饭桌上的教养,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深度好文)
成功的饭桌教育
![成功的饭桌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65d5d7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e.png)
成功的饭桌教育作者:徐忆敤来源:《家教世界·V家长》2023年第09期小时候,父母很注重我们的餐桌礼仪,给我们讲了很多规矩:比如吃饭时必须双唇紧闭,不能发出吧唧嘴的声音;夹菜时不能挑挑拣拣;等到长辈上桌才能动筷子,绝不能自顾自先吃……父母说:“一个人的修养、为人,在这些小地方就能体现出来。
”长大成人后,踏入社会,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我发现父母的话果然没错。
一个人在餐桌上的吃相,确实和他平时的为人、素养很一致。
因此,有了孩子后,我也非常注重餐桌上的教育。
从小事着手,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习惯、生活习惯,以后孩子也自然能将这些习惯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意识,我对餐桌教育的重要性有了特别的感悟。
我发现,虽然餐桌只占了家庭的一个小小角落,却包含了教育孩子的大窍门。
不要在餐桌上批评孩子现在的家长工作繁忙,精力有限,全家人难得聚齐。
于是,很多家长便自然而然地把饭桌当成了教育孩子的最佳场所。
“这次考试成绩怎么这么差?”“你今天又在班上淘气了吧,班主任都打电话告诉我了,说你和同学打架。
”“上课为什么偷看课外书,你还想不想好好学习了?”诸如此类的话,相信不少家长都在饭桌上对孩子说过。
批评完之后,家长生气,孩子害怕,一顿饭谁都没吃好,大家不欢而散。
那时,儿子欢欢刚上小学,一次,他因为下课和同学打闹,推了同学一下,使那个同学撞到了墙上,班主任打电话给我告知了情况。
我赶紧和对方家长沟通,还好他们通情达理,觉得孩子们在一起打打闹闹也是正常的。
但我心里非常憋闷。
等我忙完工作回到家,老公已经做好了饭菜,爷儿俩正围坐在桌邊等我呢。
一看欢欢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看到他拿着筷子,准备去夹他最喜欢的红烧排骨,我的怒气“腾”就上来了,说:“你还有心思吃饭?看看你今天都做了什么好事!”欢欢的筷子一抖,一块刚夹起的排骨掉回了盘子里。
“为什么要推同学?幸好你的同学今天没啥事,可下次就不一定这么幸运了。
幼儿园餐桌礼仪:从细节中教育,从感恩中成长
![幼儿园餐桌礼仪:从细节中教育,从感恩中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db8e5b7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c.png)
幼儿园餐桌礼仪:从细节中教育,从感恩中成长在幼儿园教育中,餐桌礼仪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在餐桌上教育幼儿园学生礼仪,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还可以教会他们感恩和尊重的态度。
今天,我们将从细节中探讨幼儿园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并从感恩中帮助幼儿园学生成长。
1. 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餐桌上,良好的餐桌礼仪可以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爱惜食物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乱扔食物、不大声喧哗、不随意离开餐桌等。
这些细节看似微小,但对幼儿园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2. 从细节中教育在教育幼儿园学生餐桌礼仪时,我们要注重从细节中教育。
教育学生应该如何正确使用餐具,如何盛食物,如何与同桌同学交流等。
通过这些细节的教育,可以让幼儿园学生养成良好的餐桌习惯和礼仪行为,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从感恩中成长餐桌礼仪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感恩和尊重的态度。
通过在餐桌上教育学生感恩的重要性,可以让他们在享用美味食物的懂得感恩父母和厨师的辛勤劳动。
这种感恩的心态,将伴随幼儿园学生一生,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4. 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餐桌礼仪不仅教育了孩子们正确的行为举止,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感恩和尊重的品质。
这种礼仪教育不仅仅停留在餐桌上,更是影响着孩子们的一生。
幼儿园餐桌礼仪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回顾:通过对幼儿园餐桌礼仪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看到,餐桌礼仪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从细节中教育,从感恩中成长,这是幼儿园餐桌礼仪教育的核心价值。
希望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能够更加重视这为幼儿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指导。
幼儿园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备受关注,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还是培养孩子们感恩和尊重的品质的重要途径。
在日常的生活中,如何展示出良好的餐桌礼仪和习惯,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餐桌礼仪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
在餐桌上,孩子们需要保持端正的坐姿,不大声喧哗,不随意离开餐桌。
餐桌上的这4件事 决定孩子未来的成就
![餐桌上的这4件事 决定孩子未来的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68fb426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c.png)
餐桌上的这4件事决定孩子未来的成就01餐桌上,藏着孩子的独立在很多的家庭,孩子吃饭是全家人最为费心的一件事,一到饭点,孩子就不往饭桌上来,得花费父母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孩子请来饭桌。
父母还总担心孩子吃不饱、吃不好,或者是怕孩子吃的满地都是,就拼命地跟在身后喂,宁愿这样累着自己,也不让孩子饿着,结果等孩子上学都还不会自己吃饭。
但是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早在孩子会跑会跳,开始有自己的想法,知道吃饭时自己夹菜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慢慢把吃饭的权利教给孩子,因为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就是在一件件生活小事中培养起来的。
如果我们始终都不放手,从盛饭、夹菜到饭后收拾碗筷统统包办,孩子很大程度上就会变得懒散、举止轻浮,对待家人的付出没有任何感恩,更不会有独立的生活能力。
02餐桌上,藏着孩子的感恩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时候,一般都会很宠溺孩子。
当饭菜上桌,孩子也许就会开始嚷嚷,不是不爱吃就是想吃别的,当看到自己爱吃的菜时,又自己霸占着,不让别人碰,不愿与别人分享,因为他知道,家里自己最大,有人护着就是自己说了算。
其实每个孩子,最在意的除了玩,就是吃,所以在吃这件事情上,很多孩子不愿意分享,这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我们给了孩子”唯我独尊“的感觉,孩子就会慢慢以自我为中心,任何人都不愿意分享。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加以引导,比如有好吃的东西,要学会分享,让孩子分给家人,他才知道这个家,除了他还有别人,或者让孩子常常收拾餐桌,他才知道维持一个整洁的家有多么不容易。
03餐桌上,藏着孩子的教养吃饭事小,但很多时候它在不经意间,毫不留情地显露了一个人的教养。
从小父母就会和我们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一举一动都是有规矩的,尤其是在饭桌上,绝对不能造次,因为餐桌上的礼仪,与一个人背后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小时候不会拿筷子,每次夹菜也不会管别人,散落地到处都是。
有一次爸爸和老友聚餐,双方都带着家眷,菜刚上齐的时候,我一眼就看到了爱吃的盐焗虾,因为筷子夹不住,就想直接伸手抓到碗里,这时候爸爸直接瞪了我一眼说:“客人没动你怎么就上手了?筷子都不会拿吗?像什么话!”从那以后,爸妈就开始教育我什么是“餐桌礼仪”,在餐桌上应该要如何与他人相处。
家长餐桌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家长餐桌礼仪教育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f6e8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c.png)
家长餐桌礼仪教育工作总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和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餐桌礼仪教育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餐桌礼仪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还可以传承家庭的文化传统。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家长餐桌礼仪教育工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工作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注重了家长的示范作用。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因此,我们在家长餐桌礼仪教育中,特别强调了家长的示范作用。
我们鼓励家长在餐桌上展现出礼貌和谦逊的态度,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模仿学习。
其次,我们注重了实践和引导。
在家长餐桌礼仪教育中,我们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教育,更是通过实际行动和引导来让孩子学会正确的餐桌礼仪。
我们组织了一些餐桌礼仪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摆放餐具、学习用餐礼仪,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我们注重了家校合作。
家长餐桌礼仪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长也需要积极参与进来。
因此,我们与家长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和合作,让他们了解到餐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家中也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发现孩子们的餐桌礼仪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们在用餐时更加有序,懂得了尊重他人,懂得了感恩,也更加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
这些都离不开家长餐桌礼仪教育工作的开展。
总的来说,家长餐桌礼仪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坚持,我们相信孩子们会在这样的教育中茁壮成长,成为品德高尚、懂礼貌的人才。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谈让餐桌成为书香家庭的主场5篇
![谈让餐桌成为书香家庭的主场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4689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0.png)
谈让餐桌成为书香家庭的主场5篇第1篇示例:在现代社会中,家庭餐桌已经不仅仅是专门吃饭的地方,更多地成为家庭成员交流、互动和团聚的主场。
如何让餐桌成为书香家庭的主场,传承家庭智慧,培养家庭成员的修养和情操,是每个家庭都应该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要打造书香家庭的主场,餐桌应该被看作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场所。
父母应该将餐桌作为与孩子交流、传递价值观念、教育孩子的平台。
在家庭聚餐时,可以通过谈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话题,引导孩子思考、探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情感智慧。
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可以不断拓展家庭成员的认知视野,增强家庭成员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使得家庭成员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更多的教育和熏陶。
餐桌也应该是家庭成员阅读和学习的地方。
在餐桌上放上一本书,或者读一段名言警句,不仅可以增加家庭成员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开阔家庭成员的思维范围,提升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
家庭成员可以在餐桌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互相启发和交流,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通过在餐桌上进行阅读和学习,可以使家庭成员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修养。
餐桌还可以是家庭成员展示自己才华和创造力的空间。
家庭成员可以在餐桌上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手工艺品、写作作品等,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通过展示和分享,可以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让家庭成员更加亲近和和谐。
家庭成员可以相互欣赏、倾听、鼓励和赞赏,激发彼此的创造力和潜能,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要让餐桌成为书香家庭的主场,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培养和发展自身的修养和情操。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一同准备、制作餐点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通过细心用心地摆盘和装饰餐桌,培养协调能力和审美意识;通过分享美食文化和传统习俗,传承家庭智慧和家风家训。
只有家庭成员共同努力,齐心协力,才能真正让餐桌成为书香家庭的主场,传承家庭文化,弘扬家庭美德,培养家庭成员的修养和情操。
吃饭礼节与家庭教养
![吃饭礼节与家庭教养](https://img.taocdn.com/s3/m/c874ba3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0.png)
吃饭礼节与家庭教养民以食为天,吃饭这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家庭教养的体现。
在家庭的餐桌上,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反映出了自身的修养和家庭的教育。
吃饭时的坐姿,是最基本的礼节之一。
我们应该保持身体正直,不弯腰驼背,也不能过于随意地瘫坐在椅子上。
这样的坐姿不仅能够展现出我们的精神风貌,也是对同桌用餐者的一种尊重。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在餐桌上歪歪扭扭地坐着,不仅会影响他人的用餐心情,还可能会因为不小心碰撞到餐具或者食物而造成尴尬的局面。
餐具的使用也有诸多讲究。
比如,拿筷子的时候,手指不能随意乱指,也不能用筷子在菜盘中翻搅挑拣。
正确地使用筷子,既能方便我们夹取食物,又能体现出我们的文明素养。
而使用勺子时,要注意不要把汤汁溅得到处都是。
在喝汤时,尽量不要发出过大的声响,这是对他人的一种关照,也是自身修养的体现。
用餐的顺序同样不容忽视。
通常,应该等待长辈或者主人动筷之后,晚辈们再开始用餐。
这一小小的举动,传递的是对长辈的尊重和谦逊。
而且,在夹菜时,要考虑到他人的需求,不能只顾着自己把喜欢的菜都夹到自己碗里,要懂得分享和照顾他人的感受。
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在吃饭礼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孩子开始能够坐在餐桌旁用餐时,家长就应该耐心地教导他们正确的用餐方式。
比如,告诉孩子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这样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避免噎着或者呛着。
同时,要教育孩子珍惜食物,不浪费每一粒粮食。
我曾见过一个家庭,在餐桌上,孩子总是挑食,把不喜欢吃的食物随意乱扔。
而家长却对此视而不见,没有及时加以纠正。
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不良的用餐习惯,在外出就餐时也表现得毫无规矩。
这不仅让旁人侧目,也反映出了这个家庭在教养方面的缺失。
相反,另一个家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次用餐时,父母都会以身作则,坐姿端正,餐具使用规范,并且轻声细语地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分享美食。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良好的吃饭礼节,并且在待人接物方面也表现出了较高的素养。
母亲的饮食教育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幸福
![母亲的饮食教育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幸福](https://img.taocdn.com/s3/m/7d1f55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4.png)
母亲的饮食教育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幸福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身体健康和幸福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的角色尤为重要。
母亲负责孩子的饮食教育,她们的选择和引导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状态、心理健康以及未来的生活方式。
母亲是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她们的行为和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养成至关重要。
良好的饮食教育是母亲为孩子健康幸福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环。
首先,母亲应该重视自己的饮食健康,做出积极的示范。
母亲的饮食习惯和选择将深深地影响孩子的饮食观念。
母亲应该给孩子传递正确的饮食理念,培养孩子对健康饮食的兴趣和认识。
比如,母亲可以选择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慢慢减少对垃圾食品的依赖;母亲可以把食物制作过程变成一次愉快的亲子活动,让孩子学会认识食材、烹饪方法和食物的营养成分等等。
其次,母亲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均衡饮食。
母亲可以教孩子认识各类食物,如五谷杂粮、肉类食品、蛋类、乳制品、水果蔬菜等,告诉孩子每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以及它们在饮食中的比例和摄入量。
同时,母亲可以通过合理的菜肴搭配、合理的时间安排来保证孩子的营养摄入,培养孩子的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孩子的饮食教育过程中,母亲应该注意避免极端的饮食观念。
有些母亲可能因为过于追求健康而落入“洁癖”或“营养恐惧症”的误区,盲目地限制孩子的饮食,从而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极端地排斥肉类食品,结果导致孩子缺乏一些必要的营养素,影响身体健康;或是过分追求“有机食品”,导致食材供应不足,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母亲应该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避免过度限制孩子的饮食,确保孩子能够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除了饮食的内容,母亲还可以通过饮食的方式传达对孩子的关爱和关心。
母亲可以学会一些美味又健康的菜肴,用心做好孩子的餐桌,给予孩子愉悦的用餐体验。
母亲还可以借助餐桌上的交流,与孩子分享生活、学习与成长的点滴,增进母子/母女之间的感情。
最后,母亲的饮食教育还需要与其他方面的教育相结合。
饭桌上的教养,决定孩子的一生(深度好文)
![饭桌上的教养,决定孩子的一生(深度好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ce143c02768e9950e73817.png)
周六和朋友吃饭,其中有对夫妇带了个9岁的小男孩。
席间小孩子一直没消停,没吃几口就到处乱跑,从其他客人身边挤进餐桌,扒着自己喜欢的菜吃,最后自己碗里放了一堆菜没吃完。
可孩子妈妈像没事人一样,只顾着跟周围的人聊天,仿佛没有看到好几个客人被孩子溅了一身的汤汁。
虽然孩子很优秀,可从那以后,我给这对母子打上了没教养的标签。
如果孩子不改变,将来很可能要绊倒在“教养”两个字上。
因为饭桌上的教养,决定了孩子将来的生活。
一、孩子的教养,决定未来的发展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讲了他们公司招聘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有个应聘的新人,名牌大学毕业,简历漂亮极了,笔试高分录取,被邀参加公司高管出席的面试饭局。
饭局中,他高谈阔论,唾沫星子横飞,视其他客人为无物,令人大失所望。
最后,公司告诉他:虽然他能力优秀,但是不懂得尊重别人,没有教养,不能录取他……餐饮礼仪非常重要,因为餐饮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
我们和同事一起吃饭、和朋友一起吃饭、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饭桌上谈生意,在饭桌上联络感情,在饭桌上发展关系。
可以肯定的说:养成良好用餐礼仪,这是保证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后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
这种教养的养成,是父母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这种资产是永恒而无限的。
二、培养孩子餐桌礼仪,父母必须重视在餐桌上,越来越多的父母们关注着孩子的营养,却对孩子的教养关心甚少。
我们见惯了孩子吃相上的不雅:有看到喜欢的菜不顾一切往自己碗里夹的,有喝汤时吧唧着嘴呼呼有声的……对此,家长却见怪不该、习以为常,甚至宠溺的一笑置之。
当你忽视了孩子的餐桌礼仪,你就关闭了孩子展示自己的一扇门。
餐桌上,孩子通过的坐姿、动作、神态、表情、目光等,已经用无声的、丰富的语言在告诉人们你是谁、你有什么心态,甚至你的生活态度。
一顿饭的时间,足够让你了解一个人。
因此,培养孩子餐桌上好的肢体语言,还意味着帮他矫正一种猥琐、散漫的失败者的坏习惯,养成一种得体、有度的成功者习惯。
三、孩子在餐桌上要养成的好习惯1、用餐前(长者先,幼者后),家人各就各位,全家人坐定后,方可动筷;2、学习正确端碗、用大拇指在碗边缘、其余四个指头放在碗底;3、用餐过程中,随时保持桌面的整洁;4、用餐时,细嚼慢咽,餐食在口中不说话;吃东西,喝汤不出声;5、不翻捡盘中食物,有些菜食使用公筷;筷子上沾有食物时不夹菜;6、不可挥动餐具指人;7、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暴食,珍惜食物不浪费;8、退席时要将残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内,坐椅放正,向同桌上告退说:“请慢用,我先走了”。
宝宝的教养 就在每天的餐桌上
![宝宝的教养 就在每天的餐桌上](https://img.taocdn.com/s3/m/9ea511813186bceb19e8bbbd.png)
宝宝的教养就在每天的餐桌上周末跟几个朋友相聚,中午吃饭的时候,隔壁桌刚好是一家大小,孩子大概4、5岁的样子,比我们晚一点儿到。
还没上菜的时候,小孩坐不住,跑来跑去,小编也就多注意了一下。
我们正吃着的时候,突然听到孩子大声说:“爷爷,这是我的,我要吃这个!”只见孩子一把将爷爷夹着的炸南瓜丸子抢过来,塞到自己嘴里。
本以为爷爷会批评孩子,谁知爷爷一点也不生气,还把孩子喜欢吃的几个菜,都推到孩子跟前,跟他说:“好,爷爷不吃,你吃!”看到这,小编愣住了,我们常常很注意给孩子提供好的营养,但是却忽略了教他最基本的用餐礼仪。
从每天的餐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世界礼仪大师威廉·汉森曾说:“善于观察的人,一顿饭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吃,虽说就是一种简单的行为,但这行为后面,却常常能看出人不同的教养。
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要和一个追求她很久的小伙子约会,她很纠结,不知道怎样判断这个人好不好。
她的朋友给她推荐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和他吃顿饭吧!如果这个人,在吃饭时能够帮你拉椅子,能照顾你的胃口,吃过后能把桌子稍微清理一下,这虽然不能说明这个人一定有多好;但是,如果这个人吃饭,总是抢着第一个夹菜,专挑自己喜欢的吃,把骨头吐得到处都是,那么大概在生活中,也好不到哪里去。
孩子的用餐礼仪,应从小培养家长可能会觉得,不过孩子还小,还不懂事,就由着他吧。
不,孩子的教养和品格是从小就需要注重培养的,这样方能等待花开,结出硕果;如果从小就已经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长大后再让他改,就比较困难了。
比如,下面这些基本的用餐礼仪,就都能够教给孩子:吃饭前:要洗手。
从宝宝会自己抓饭开始,就要让他养成饭前洗手,讲卫生的习惯。
帮忙摆放餐具:大一点的孩子,能够让他帮家长做点事,培养孩子的动手水平,让他有参与感,而且,潜移默化中,会形成一种吃饭的仪式感。
吃饭时:人齐开饭。
不能菜一上桌,长辈还没到齐,就自己先开吃了。
母子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
![母子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b444d8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1.png)
母子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在培养孩子的良好餐桌礼仪方面,母子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示范,母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养成良好餐桌礼仪的意识,并引导他们在餐桌上表现出文明、礼貌的行为。
下面是一些方法,旨在帮助母亲在母子教育中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
一、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当不仅在言传身教上,还要在餐桌礼仪方面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母亲应该以身作则,展示出自己良好的餐桌礼仪行为,例如动作稳雅、不喧哗、不乱丢垃圾等等,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
二、与孩子共同制定餐桌规则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的餐桌规则,让他们参与其中,并对规则有一定的共识。
这些规则可以包括不说脏话、不玩手机、不玩具等等,以及餐食摆放、就餐顺序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与孩子共同商量制定这些规则,他们会更加容易接受并遵守。
三、教育孩子正确的餐桌礼仪在餐桌上,母亲应教育孩子正确的餐桌礼仪,例如:在用餐前要洗手;用餐时要保持坐姿端正;慢慢咀嚼食物;不用嘴大声咀嚼;不要谈论与食物无关的话题等等。
通过反复强调和教育,让孩子牢记这些规则,并培养出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
四、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在孩子表现出良好的餐桌礼仪时,母亲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够让他们更加愿意遵守这些规则并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母亲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其它人的好榜样,培养孩子学习他人优点的意识。
五、利用游戏和故事教育孩子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的过程中,母亲可以利用游戏和故事教育孩子。
例如,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游戏来让孩子体验到不同的餐桌礼仪行为,并指出其中的差异。
同时,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工具,母亲可以通过讲述有关餐桌礼仪的故事来引导孩子。
六、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成为孩子们的常见伴侣,然而在餐桌上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孩子的餐桌礼仪。
母亲应该限制孩子在饭桌上的电子产品使用,并帮助孩子养成不使用电子设备的习惯。
培养孩子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餐桌礼仪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7eafde9084254b35eefd34e7.png)
培养孩子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家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也是培养孩子诸多好习惯的重要场所。
培养良好的餐桌礼仪不仅是文明的体现,也对孩子终身成长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教诫儿子道:“不学礼,无以立。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礼,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良好的餐桌礼仪是一个人人品和素质的基本体现,是家庭长期熏陶的结果,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从小就养成遵守良好的餐桌礼仪的好习惯,使我们这种优良的传统代代相传。
促进孩子情绪情感的发育。
良好的用餐礼仪不仅保证了用餐的质量,而且长期熏陶会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情绪、情感的养成。
例如在用餐时,可以鼓励孩子分享食物,这样不仅会使孩子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还可以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社会性的发展。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吃饭时要专心,不说话、不撒饭粒、不可以发出咀嚼的声音,诸如此类的用餐礼仪可以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让孩子知道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培养孩子得社会规则意识。
培养孩子的文明素养。
礼仪教育之所以重要,因为人有社会性,我们每天都与周围的人接触、联系,而饭桌就是发展社会关系的重要场合。
养成一个文明、儒雅的用餐习惯,是保证孩子将来社会规范上的适应,人际互动上的和谐,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
从小培养孩子文明的用餐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同时也是父母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幼儿园教案:餐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案:餐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9042530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a.png)
幼儿园教案:餐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餐桌文化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比起其他的教育内容,餐桌文化教育好像不太被人所重视,但这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事实上,餐桌文化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它可以提高幼儿的文化素质和道德观,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发展自我的情感和认知能力。
一、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餐桌往往是一个家庭成员围坐在一起、交流互动的场所。
餐桌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帮助幼儿学会倾听和表达、分享和合作,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幼儿还可以通过餐桌文化教育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体验到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际交往的真谛,减少因行为不当、表达不适当等问题所产生的异化和矛盾。
二、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餐桌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在培养幼儿的日常生活道德和社交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方面做出贡献。
在餐桌上,通过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尊重餐桌礼仪等,有助于幼儿学习更多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理解和鉴别能力。
例如,教育幼儿知道饮食营养学、食物营养搭配等,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营养意识,同时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人格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幼儿的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幼儿时期,餐桌文化教育也是发展幼儿情感和认知能力的有效手段。
研究表明,通过餐桌文化教育可以让幼儿从饮食、交往等方面获得美感的体验,促进幼儿感性认知和审美情感的发展。
同时,餐桌文化教育也可以让幼儿建立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愉悦、开朗、自信都与家庭餐桌文化如何塑造幼儿个性息息相关。
餐桌文化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餐桌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和道德观,促进幼儿的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值得学校和家长更加关注和重视。
饭桌上的教育学
![饭桌上的教育学](https://img.taocdn.com/s3/m/3a665be603d8ce2f016623d6.png)
饭桌上的教育学将来你的宝贝也许会有非凡的成就,但今天她的成就是学会自己吃饭!我一直记得这句话,或许没有什么比饭桌上,桐宝认真地吃饭来得更幸福了。
有孩子的父母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段,孩子不肯吃饭或者是不好好吃饭,这时候该怎么教育孩子呢?如果未来亲子学校开课,我希望有一门是饭桌上的教育学。
不同国家的饭桌,都有值得深思的家庭教育。
中国人的饭桌,孩子渐渐成为小皇帝和小公主,家庭地位极高。
父母永远是追着孩子跑,一遍又一遍地在饭桌上督促孩子多吃点。
而那些年迈的老人,更像是“海底捞火锅店”的服务员,只要能好好吃饭,平板手机甚至是爷爷当马骑都可以。
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孩子容易养成一切理所应当的坏习惯,不懂得感恩。
韩国人的饭桌上,气氛略显严肃。
父母是家庭的长者,家中年纪最小的孩子,要按从老及幼的顺序给屋内的人盛饭端饭添饭,完毕,还得目不斜视,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对饭桌上的长辈们说:“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么一顿丰盛的饭菜!韩国人希望在饭桌上教会孩子们感恩。
美国人的饭桌上,孩子相对是自由的。
在孩子能拿得动勺子的时候,父母就不会再给孩子喂饭。
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美国父母只是会提出建议,蔬菜和肉类都应该摄入,至于最终孩子是喜欢是肉还是吃蔬菜,美国父母是从来不管的,孩子吃多少饭,父母更不愿意再管。
因为在美国家长眼里,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需要为自己负责。
因而美国的孩子吃饭时表现的是一种独立的品格。
吃饭等生活行为是家庭教育最经常、有效的教化,具有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的作用。
韩国的家庭在饭桌上是在通过氛围来教化孩子,让孩子不知觉中懂得感恩;美国的家庭在饭桌也是通过习惯来教化孩子,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学会独立和承担责任。
而中国人的家庭却只关注孩子吃饱了吗?错过了饭桌时间里的一个正确的教化引导,我们对你的关怀,不仅是因为你是孩子,而是因为我们对你的爱。
更重要的是,本可以告诉孩子,我们给你的爱是让你知道,你要学会回报他人,学会爱他人。
结果,在这种没有教化的“教化”下的孩子,当他们长大后,他们除了认为你父母应该做的之外,满眼都是父母的错:自己没有找到好工作,是父母的错;自己没有房子住,是父母的错;自己没有找到媳妇,是父母的错……他们长大后想起来的都是种种父母的不是。
饭桌上的教育经
![饭桌上的教育经](https://img.taocdn.com/s3/m/1d180e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e.png)
爷爷叶圣陶到北京任新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的第三年,我出生了。
因为他太忙,我们的相处并不多,更不用说他对我有什么“耳提面命”的教育了。
后来总有人问我:大教育家叶圣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想了又想,实在总结不出条条框框的法则来。
倒是小院里的那张八仙桌,像个临时课堂,留下了很多琐碎记忆。
在八条胡同里,一大家人每天都要围着八仙桌吃晚饭。
首先,入席就是要讲规矩的。
爷爷和奶奶先坐,小辈们再依次坐下。
后来孙辈越来越多,几个小的只能轮流上桌。
爷爷在八仙桌上教我识字。
印象最深的是在冬天,北京烧炉子,屋内暖和些。
爷爷一回家就换上棉袍,在八仙桌前坐定,掏出几张识字卡片——他将用过的台历裁成方纸,拿红色的毛笔写上字,教我认。
爷爷建议,在饭堂的电话旁放一块小黑板,让我在接到电话后,用粉笔记录通话内容,留言给其他人看。
爷爷时刻关注着黑板上的各种小字,遇“佳作”一则,还会在饭桌上表扬一句。
爷爷的意思是,让我们在生活细节中,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
当然,爷爷也有严厉的时候。
有一次,我急匆匆扒拉了两口饭,放下碗筷蹦达着离开,不小心“咣”的一声摔了门。
爷爷“噌”地起了身,厉声叫住我,“重新关一次门”。
结果他越严厉,我就跑得越快,躲到了北屋,不肯出来。
爷爷吃完饭,跑去北屋,揪着我的耳朵,一字一句地要求我,“把门再关一次”。
我只能老老实实,轻手轻脚地,又关了一次门。
这件事情,我现在想起,仍然记忆犹新。
这些零零碎碎的生活日常,就是爷爷的“教育”。
他总在细枝末节的地方严厉苛刻,跟我们较劲儿,却从不列什么书单,也不过问我们的成绩。
1968年念初一的我去陕北延安插队,姐姐叶小沫已经到了黑龙江依兰,爸爸去了河南“五七”干校,一家人南北东西,互通消息全靠写信。
即便如此,爷爷每次回信,都要先一一挑出错别字,发现用法不当的词,还要仔细分析一番。
叮嘱完毕,再进入正题。
爷爷说过:“我想,‘教育’这个词,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含义。
餐桌上的家庭教育作文
![餐桌上的家庭教育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c7c2c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3.png)
餐桌上的家庭教育作文
餐桌上的家庭教育是一种独特而有趣的教育方式,它不仅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也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
每当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父母就可以借助这个良机向孩子传授人生智慧和道德观念。
餐桌上的谈话内容丰富多彩,既可以是对孩子学习生活的关心和指导,也可以是父母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会了做人的原则和品德修养。
除了言语教育,餐桌上的行为举止也是一堂生动的课程。
孩子们会从父母整洁有序的就餐方式中学会良好的餐桌礼仪;从父母谦逊有礼的态度中领会到谦虚谨慎的品质;从父母互相尊重、关爱有加的相处方式中体会到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伴随孩子一生,成为他们可贵的品德财富。
家长们应该珍惜餐桌上的家庭教育时光,用爱心和智慧滋养孩子的心田,用美好的家风熏陶他们的品性,让餐桌不只是进餐的地方,更是传递美德、培养人格的重要场所。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好公民。
吃饭时不要这样教育孩子读后感
![吃饭时不要这样教育孩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36a39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a.png)
吃饭时不要这样教育孩子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篇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题目是《吃饭时不要这样教育孩子》,让我对教育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餐桌上教育孩子的一些误区和负面影响。
作者指出,吃饭时教育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情绪紧张,影响食欲和消化,甚至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作者建议家长在吃饭时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能够放松心情,享受美食。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刻意识到在餐桌上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孩子在吃饭时需要放松身心,以便更好地吸收营养。
如果在这个时候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和紧张,影响孩子的食欲和消化。
此外,孩子在餐桌上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挑食、浪费食物等。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和饮食习惯。
这篇文章提醒我们,教育孩子需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餐桌氛围,让孩子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正确的餐桌礼仪和生活技能。
同时,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中国孩子的教养作文(3篇)
![中国孩子的教养作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f637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1.png)
中国孩子的教养作文(3篇)中国孩子的教养作文(精选3篇)中国孩子的教养作文篇1人若是拥有爱心,这就是教养有方,这就是父母教养的成果。
每个人生活在与众不同的家庭,因此教养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对于穷人来说,父母和老师将教养他要拥有一颗恒心、爱心,从而要从平凡中闪烁出不同寻常的光彩。
而对于勤奋的人来说,人们教养他要矢志不渝,坚持不懈地学习,他们相信勤能补拙,坚持就是胜利。
而就我个人而言,父母和老师教养我要做一个勤奋而诚实的人,他们教养我,在学习上要温故而知新,千万不要学而不思,要正视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面对压力,我们毫不畏惧,决不退缩,我们要酬情满怀;面对压力,我们要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们要把这一切一切的压力与挫折当作过眼云烟。
在生活中,父母教养我要学会战胜失败,要学会面对困难,要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挫折与失败,要敢于从荆棘上踏越而行,遇到坎坷,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因为父母时时刻刻都教养我们成为一个真正坚强和成功的人。
在学习上,老师教养我们要先成人后成才。
他教养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他教养我们要如何面对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老师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来浇灌我们这幼嫩的绿芽,将我们慢慢地培育生长,将我们浇灌成一颗最最刚劲有力的树木,不会因为严寒酷暑而死去,也不会因为风吹雨打而垮下,更不会因为没有阳光就散失了力量等等。
教养是世界上每个人走向成功的必经过程。
教养一个成功的人,需要拥有一颗恒心和坚定的毅力。
拥有宽广的胸怀,拥有一颗永恒的爱心这都需要有人的教养。
孔子教养我们要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要有勤奋、思考的意志和头脑。
文天祥的一句千古名言曾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教养我们要有一颗爱国之心。
著名的大音乐家贝多芬,他不畏自己的痛苦,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创造出世间的绝唱。
这就让我们要学会坚强,要有一颗希望之心。
的教育竟然藏在餐桌上
![的教育竟然藏在餐桌上](https://img.taocdn.com/s3/m/ef20cc0e0b4c2e3f57276372.png)
的教育竟然藏在餐桌上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曾说:“水平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水平无法补;水平有限,责任无限。
”可见,责任心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得重要。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能够从餐桌这块阵地入手。
父母完全能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务,比如在饭前让孩子去分发筷子、勺子,饭后让孩子帮忙撤盘子、抹桌子……通过参与家务,让孩子知道:家庭中的成员就要学会分担,谁都没权利随便要求别人伺候自己!那他对家庭的责任感也会油不过生。
餐桌上,能够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很多家庭在吃饭的时候,喜欢对孩子搞特殊化,有什么好吃的先给孩子,只关心孩子爱吃什么、要吃什么。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孩子自私、不愿分享、唯我独尊的性格。
而这种性格的孩子,在以后进入集体、步入社会后,常常会碰壁,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
所以,为了孩子,家长们要摒弃那一套以孩子为中心的观点,让孩子在餐桌上学会礼让、分享。
这些看起来虽然微不足道,但是日积月累,却会带给孩子长远的影响。
餐桌,是教养的课堂有人说:从一个人拿筷子的样子就能看出他的出身,一个人在吃饭时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举止最能看出他的修养与内涵。
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对了。
相信很多人都在餐厅遇到过这样的“熊”孩子:食物乱丢,杯盘弄得乱响;在盘子里拨来拣去,只扒自己喜欢的菜吃;跑来跑去,从客人身边挤进餐桌;……通常,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这孩子没什么教养。
而且,没有教养的孩子,实在是不怎么招人喜欢。
礼仪教养不是高高在上,它其实就藏在饭桌这样的细节之处。
家长能够给孩子立几条“餐桌规矩”,比如用餐前,长者先,幼者后;吃菜的时候不翻拣盘中食物;夹了一块食物就不能再更换了;吃饭的时候不许玩手机等等。
这些在饭桌上的“小”动作虽然不经意,透露的却是孩子的风度和修养。
餐桌,让孩子学会自理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基本就该自己吃饭了,给孩子一把小勺子,然后就不要过多地去干涉他了,吃什么、吃多少,都让孩子自己决定。
当孩子不愿意再吃的时候,就放他一边玩去吧,千万别逼他多吃,或者端个碗在屁股后头跟着喂。
励志教育文章:饭桌上的教养
![励志教育文章:饭桌上的教养](https://img.taocdn.com/s3/m/b928fe3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a.png)
励志教育文章:饭桌上的教养周六和朋友吃饭,其中有对夫妇带了个3岁的小男孩,席间小孩子一直没消停。
我问妈妈,是不是比较少带他出来?妈妈回答:不是,也经常出来的。
很明显,孩子缺少的不是出门机会,而是饭桌上的规矩。
餐桌上的规矩,来自家庭教育次参加集体活动,一个小学高年级孩子,每上一道菜他第一个夹,想吃哪个菜就转到自己面前,常常别人正夹菜时,盘子就被他转走了,筷子悬在空中很是尴尬。
菜少人多,有人没菜下饭,可他盘子里堆得满满的,最后吃不掉全剩下。
我和他妈妈聊天,妈妈说了很多孩子学习的事,各科成绩都挺好,个儿高长得帅,是班上的升旗手。
即便这样妈妈还不满意,说打算给孩子报一个外面的培优班。
照趋势发展下去,30年后,这个孩子会不会变成一个高工资、高成就和高社会地位的“三高”人士?我觉得,他恐怕要绊倒在“教养”两个字上。
在餐桌礼仪中,越过别人去夹菜很没礼貌还记得正宗“白富美”林黛玉刚进贾府时处处小心,唯恐说错话、做错事被人耻笑吗?因为贾府规矩多啊~社会阶层越高,规矩越大。
现代也一样,婚宴规矩不大吗?你用筷子扒拉下,或者砸吧嘴试试看?不引人侧目才怪。
所以,那些声称要“富养女”,却任由孩子没规矩的妈妈,还是不要做培养“白富美”的梦了,“白富美”只有出在妈妈也是“白富美”的家庭。
哪怕普通老百姓,礼貌也是最起码的要求,一个人没有礼貌,在人群中是很扎眼的。
礼仪教育之所以重要,因为人有社会性,我们每天都与周围的人接触、联系,而饭桌就是发展社会关系的重要场合。
我们和同事一起吃饭、和朋友一起吃饭、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饭桌上谈生意,在饭桌上联络感情,在饭桌上发展关系。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弟子规里讲“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与现代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毫不夸张地说:真正的教养在饭桌上。
孩子在饭桌上的行为,体现了父母的素质。
餐桌是重要的社交场合,餐桌礼仪的培养是必须的。
别以为这些等孩子大了,或者出门时再教也不迟。
再讲一个故事有个人埋头苦吃酒店的自助餐,根本没空理睬旁人,而这些人中恰好有一个是出身大富之家的外国人,又恰好是他老板的老板,据说当场就要辞退他……虽然后来没炒成,但他因贪吃沦为笑柄,现在做着一份高不成低不就的工作,与他的高学历不相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饭桌可看出一个孩子的教养。
曾看过这样两则故事:婚宴上,一桌人有说有笑的吃着饭。
其中有位宝妈带了孩子来,小男孩打扮得像个小潮男。
由于够不着菜,小男孩直接把脚踩在了椅子上,拿着筷子在碟子里扒来扒去,弄得一片狼藉。
这位妈妈看见了,也不管孩子,还顺手把虾、鱼等菜都倒进孩子面前的盘子里,笑着说“孩子就喜欢吃这些”。
因为考虑客人的面子,所以大家笑笑就过去了。
同样是婚宴,一位小女孩跟着妈妈坐在一桌,很安静地坐在椅子上。
看到有人过来,会站起来向对方甜甜地问好。
在吃饭过程中,小女孩一直安静地吃着自己盘子里的菜,别人夹菜给她,她都会说一声“谢谢”。
吃到自己喜欢的菜,还会像个小大人一样给妈妈夹,一桌人很是融洽。
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在饭桌上的表现竟相差甚大。
第一则故事中的小男孩,别人看到了只会在心里暗暗地表示:没有教养。
而第二则故事中的小女孩,给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觉得这是一个十分有教养的孩子。
饭桌上的表现,体现着孩子的礼貌和规矩,更折射着孩子对他人的尊重,和其中蕴含的规则意识和自我约束。
在小小的饭桌上,最是能体现一个孩子的教养。
而孩子的教养,往往暴露出了一个家庭的教养。
饭桌上的教养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自古民以食为天,讲究一日三餐,吃饭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平常但也尤为重要的事。
而教养,则是一种由内而外,都让人舒服的品质。
一个人的教养里,藏着他的未来。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应聘一家公司,他的简历十分漂亮,笔试高分录取,被邀请参加公司高管出席的面试饭局。
饭局上,这位年轻人视其他客人为无物,高谈阔论,唾沫星子横飞。
席间,上了一盘鱼,而这位年轻人拿着筷子在盘子里扒来扒去,令人十分尴尬。
最后,公司告诉他:虽然他能力出众,但不懂得尊重别人,没有教养,不能录取。
饭桌礼仪十分重要,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
我们和家人一起吃饭、和朋友一起吃饭、和同事领导一起吃饭,在饭桌上联络感情,在饭桌上发展关系。
可以肯定地说,养成良好的饭桌礼仪,这是保证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后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
饭桌上的教养,将决定孩子日后的成功程度。
这样教养的养成,才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孩子饭桌上的几种坏表现。
孩子在饭桌上的表现,反映了他的个人教养。
因此,对孩子的饭桌教育不容忽视,关系到孩子未来人际交往与处世之道。
首先,先来了解下孩子在饭桌上的几种坏表现:
1.敲打餐盘在饭桌上,有些孩子会淘气在饭桌上“铛铛铛“地敲碗敲盘子,这种行为无疑会让人感到反感。
2. 先动筷子在家里,为了让孩子及时吃上热饭,父母总会在饭菜快要好的时候就叫孩子吃饭,养成了孩子先动筷子的坏习惯。
2.挑挑捡捡孩子吃饭的时候,把自己爱吃的挑拣着全吃了,不爱吃的一口不吃,甚至还随意翻动饭菜。
3.吃独食在吃饭的时候,孩子只顾着自己,根本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把自己喜欢的菜全挪到自己的盘子里。
5. 大吵大闹吃饭席间,孩子不顾及场合,随便乱跑,吵吵闹闹。
饭桌上的这几种行为,是孩子最常见的,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千万不能纵容孩子。
家长从小要教给孩子的餐桌礼仪。
生活细节,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素质。
对于餐桌上的小礼仪,家长一定要从小给孩子培养。
第一,请长辈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在长辈还未动筷之前,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
第二,吃饭时要保持挺拔的姿态,要坐正坐直,这样不但好看,还有利于消化。
第三,吃东西时,要注意到要为别人留一些,除非大家明确表示自己不再要了,否则不能自己就清空菜盘里的食物。
第四,不要轻易抱怨饭菜不合自己胃口,更不要挑挑拣拣。
第五,夹菜的时候,不宜一次夹太多,把自己碗里的吃完再去取菜。
第六,别人给你夹菜时,要说声“谢谢”。
第七,咀嚼食物的时候,嘴巴注意要闭着点,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
第八,在饭桌上,切忌挠痒、用手抠牙缝等不雅行为。
第九,如果吃完饭要先离开餐桌,需要获得家长的同意。
第十,在别人用餐时,注意不要大吵大闹,更不要随意跑动。
吃饭,是一场修为。
孩子的教养,就体现在吃饭方式上。
文明的餐桌礼仪应从小培养,父母自己更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好榜样。
日常无小事,在细节上培养好,孩子的未来也能够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