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原子质量--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817863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2.png)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包集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原子结构一、知识点精讲(知识再现)1.原子的构成:2.原子中有关量的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Z)=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的电荷数(阳离子为正,阴离子为负)3.同位素:4.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1个12C原子的质量×1/125.几种特殊粒子的结构特点:⑴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主族元素阳离子跟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相同;阴离子跟同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排布相同,如O2-、F-与Ne相同⑵电子粒子(注意主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①10电子粒子:CH4、N3-、NH2-、NH3、NH4+、O2-、OH-、H2O、H3O+、F -、HF、Ne、Na+、Mg2+、Al3+②18电子粒子:SiH4、P3-、PH3、S2-、HS-、H2S、Cl-、HCl、Ar、K+、Ca2+、(F2、H2O2、C2H6、CH3OH)③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总数均相同的阳离子有:Na+、NH4+、H3O+;阴离子有:F-、OH-、NH2-、HS-、Cl-。
6.氢原子光谱:广义上讲光即,可见光的真空波长在之间。
可见光的视觉颜色不同,根本原因是。
氢气在高压分解为原子后得到的光谱特点是,这种光谱是,原子光谱即为;而阳光形成光谱为,这种光谱特点是。
原子光谱的形成有什么特点?答:7.原子结构模型:玻尔的原子模型有哪些基本观点?答:氢光谱为什么是线状光谱?谱线的波长或频率与能级间能量差有什么关系?原子在正常或稳状态时,电子尽可能处于能量最低的轨道,这种状态称为;电子受激发处于能量高于的状态称为。
8.原子轨道与四个量子数:原子中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可以用来描述,而每个原子轨道由三个只能取整数的量子数共同描述。
⑴主量子数n:决轨道。
取值为;1,2,3,4…n越大。
n值与电子层相对,n=1表示、离核的第一电子层。
mai相对原子质量
![mai相对原子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04e010b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c.png)
mai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相对质量是指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质量比。
碳-12的质量被定义为12单位,因此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于碳-12的质量比。
要计算一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需要考虑其所有同位素的质量与其相对丰度的加权平均值。
每个同位素的质量乘以其相对丰度,并将它们加在一起,就得到了相对原子质量。
例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氧的两个主要同位素,氧-16和氧-18的质量比例来计算的。
氧-16的质量约为15.9949单位,氧-18的质量约为17.9992单位。
根据氧-16和氧-18的相对丰度(约为99.76%和0.04%),可以计算出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5.9949 * 99.76% + 17.9992 * 0.04%) = 15.9994
因此,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5.9994单位。
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内容变化与解读-最新资料
![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内容变化与解读-最新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31712480b1c59eef8c7b463.png)
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内容变化与解读一、历史的回顾——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起源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形象地展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递变关系,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相对原子质量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基本数据,是进行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石。
二者历来受到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清朝末年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批化学教科书,如190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中学教科书化学》列入了“原质简要表”(“原质”即元素)。
表中将相对原子质量称为“元重”,列举了68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和发现日期,可谓相对原子质量表的雏形。
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化学新教科书》在附录中加入了“周期律表”和“金类之比热、原子量及原子热”,开始使用了原子量[1]这一名词。
相对原子质量以前称原子量,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3102.8-1993,目前在国内教科书和文献中大都使用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
而出于习惯,部分国外组织和文献仍使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的说法,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下属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Commission on Isotopic Abundances and Atomic Weights)及其发布的《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两种说法在当下文献中均有出现,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而1907年中国图书公司出版的《最新化学理论解说》[2]中则已经出现了和现代教科书中形式非常接近的元素周期表和原子量表(图1)。
百年来,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出现在不同时期各种版本的化学教科书中,成为公众视野中化学学科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是自然界中物质固有规律和性质的具体体现,因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其基本形式百年来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化学元素背诵口诀、读音及相对原子质量
![化学元素背诵口诀、读音及相对原子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ed0be55890c69ec3d4bb7516.png)
A、按周期分:第一周期:氢氦---- 侵害第二周期: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鲤皮捧碳蛋养福奶第三周期:钠镁铝硅磷硫氯氩----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那美女鬼流露绿牙)第四周期:钾钙钪钛钒铬锰---- 嫁改康太反革命铁钴镍铜锌镓锗---- 铁姑捏痛新嫁者砷硒溴氪---- 生气休克第五周期:铷锶钇锆铌---- 如此一告你钼锝钌---- 不得了铑钯银镉铟锡锑---- 老把银哥印西堤碲碘氙---- 地点仙第六周期:铯钡镧铪----(彩)色贝(壳)蓝(色)河钽钨铼锇---- 但(见)乌(鸦)(引)来鹅铱铂金汞砣铅---- 一白巾供它牵铋钋砹氡---- 必不爱冬(天)第七周期:钫镭锕---- 很简单了~就是---- 防雷啊!B、按族分:氢锂钠钾铷铯钫——请李娜加入私访铍镁钙锶钡镭——媲美盖茨被雷硼铝镓铟铊——碰女嫁音他碳硅锗锡铅——探归者西迁氮磷砷锑铋——蛋临身体闭氧硫硒碲钋——养牛西蹄扑氟氯溴碘砹——父女绣点爱氦氖氩氪氙氡——害耐亚克先动1氢(qīng)2氦(hài)3锂(lǐ)4铍(pí)5硼(péng)6碳(tàn)7氮(dàn)8氧(yǎng)9氟(fú)10氖(nǎi)11钠(nà)12镁(měi)13铝(lǚ)14硅(guī)15磷(lín)16硫(liú)17氯(lǜ)18氩(yà)19钾(jiǎ)20钙(gài)21钪(kàng)22钛(tài)23钒(fán)24铬(gè)25锰(měng)26铁(tiě)27钴(gǔ)28镍(niè)29铜(tóng)30锌(xīn)31镓(jiā)32锗(zhě)33砷(shēn)34硒(xī)35溴(xiù)36氪(kè)37铷(rú)38锶(sī)39钇(yǐ)40锆(gào)41铌(ní)42钼(mù)43锝(dé)44钌(liǎo)45铑(lǎo)46钯(bǎ)47银(yín)48镉(gé)49铟(yīn)50锡(xī)51锑(tī)52碲(dì)53碘(diǎn)54氙(xiān)55铯(sè)56钡(bèi)57镧(lán)58铈(shì)59镨(pǔ)60钕(nǚ)61钷(pǒ)62钐(shān)63铕(yǒu)64钆(gá)65铽(tè)66镝(dī)67钬(huǒ)68铒(ěr)69铥(diū)70镱(yì)71镥(lǔ)72铪(hā)73钽(tǎn)74钨(wū)75铼(lái)76锇(é)77铱(yī)78铂(bó)79金(jīn)80汞(gǒng)81铊(tā)82铅(qiān)83铋(bì)84钋(pō)85砹(ài)86氡(dōng)87钫(fāng)88镭(léi)89锕(ā)90钍(tǔ)91镤(pú)92铀(yóu)93镎(ná)94钚(bù)95镅(méi)96锔(jú)97锫(péi)98锎(kāi)99锿(āi)100镄(fèi)101钔(mén)102锘(nuò)103铹(láo)104钅卢(lú)105钅杜(dù)106钅喜(xǐ)107钅波(bō)108钅黑(hēi)109钅麦(mài)110钅达(dá)111钅仑(lún)各种化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本表数据源自2005年IUPAC元素周期表(IUPAC2005standardatomicweights),以12C=12为标准。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及其相关计算练习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及其相关计算练习苏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9e748e0050876323112127b.png)
物质的量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Al:27 P:31 S :32 Cl :35.5K:39 Ca:40 Fe:56 Cu:64 Zn:65物质的量概念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可理解为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粒子数目C.物质的量是量度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一个物理量D.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只适用于分子、原子和离子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
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
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A.2.5×1019个 B.2.5×1022个 C.5×1019个 D. 5×1022个3. 对于物质的量相同的硫酸和磷酸(H3P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个数相等B.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C.含有的氢原子数相等D.质量相等4. 某元素1个原子的质量为a g,一个碳原子(126 C)的质量为b kg,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b a12B.a b12C.12abD.N A a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硫酸的质量与NA个硫酸分子质量相等B. NA 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C. 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 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NA6.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C.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D.1 mol Ne中含有6.02×1024个电子7.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 L氯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B)9 g水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0.5N A(C)在同温同压时, 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相同且为11.2L(D)0.1 mol甲烷分子含有的质子数目为N A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分子B.7.8g Na2O2含有0.4N A个离子C.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集体就是1molD.1mol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总数等于N A9.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N A个CO2分子的质量总和为44 g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 N AC.12.4 g 白磷(P4)中含有的磷原子数为0.4 N AD.0.1 mol·L-1稀硫酸100 mL中硫酸根个数为0.1 N A10. 4 ℃时,若20滴水恰好为1 mL,那么1滴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约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20NA B.NA/360 C.9 N A/10 D.360/NA11.欲使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则90g水中应投入金属钠的质量为[]A.10.5g B.11.5g C.21g D.23g12.2.16gX2O5中含有0.1mol氧原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1.6 (B)28 (C)14 (D)3113.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则1个铁原子的质量是g。
化学元素背诵口诀、读音及相对原子质量
![化学元素背诵口诀、读音及相对原子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159ca40a05087632311212ea.png)
化学元素背诵口诀、读音及相对原子质量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A、按周期分:第一周期:氢氦 ---- 侵害第二周期: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 鲤皮捧碳蛋养福奶第三周期:钠镁铝硅磷硫氯氩 ----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那美女鬼流露绿牙)第四周期:钾钙钪钛钒铬锰 ---- 嫁改康太反革命铁钴镍铜锌镓锗 ---- 铁姑捏痛新嫁者砷硒溴氪 ---- 生气休克第五周期:铷锶钇锆铌 ---- 如此一告你钼锝钌 ---- 不得了铑钯银镉铟锡锑 ---- 老把银哥印西堤碲碘氙 ---- 地点仙第六周期:铯钡镧铪 ----(彩)色贝(壳)蓝(色)河钽钨铼锇 ---- 但(见)乌(鸦)(引)来鹅铱铂金汞砣铅 ---- 一白巾供它牵铋钋砹氡 ---- 必不爱冬(天)第七周期:钫镭锕 ---- 很简单了~就是---- 防雷啊!B、按族分:氢锂钠钾铷铯钫——请李娜加入私访铍镁钙锶钡镭——媲美盖茨被雷硼铝镓铟铊——碰女嫁音他碳硅锗锡铅——探归者西迁氮磷砷锑铋——蛋临身体闭氧硫硒碲钋——养牛西蹄扑氟氯溴碘砹——父女绣点爱氦氖氩氪氙氡——害耐亚克先动各种化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本表数据源自2005年IUPAC元素周期表(IUPAC2005standardatomicweights),以12C=12为标准。
本表方括号内的原子质量为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最长的同位素质量数。
相对原子质量末位数的不确定度加注在其后的括号内。
1氢H1.00794(7) 2氦He4.002602(2) 3锂Li6.941(2)4铍Be9.012182(3) 5硼B10.811(7) 6碳C12.017(8)7氮N14.0067(2) 8氧O15.9994(3) 9氟F18.9984032(5)10氖Ne20.1797(6) 11钠Na22.98976928(2) 12镁Mg24.3050(6)13铝Al26.9815386(8) 14硅Si28.0855(3) 15磷P30.973762(2)16硫S32.065(5) 17氯Cl35.453(2) 18氩Ar39.948(1)19钾K39.0983(1) 20钙Ca40.078(4) 21钪Sc44.955912(6)22钛Ti47.867(1) 23钒V50.9415(1) 24铬Cr51.9961(6)25锰Mn54.938045(5) 26铁Fe55.845(2) 27钴Co58.933195(5)28镍Ni58.6934(2) 29铜Cu63.546(3) 30锌Zn65.409(4)31镓Ga69.723(1) 32锗Ge72.64(1) 33砷As74.92160(2)34硒Se78.96(3) 35溴Br79.904(1) 36氪Kr83.798(2)37铷Rb85.4678(3) 38锶Sr87.62(1) 39钇Y88.90585(2)40锆Zr91.224(2) 41铌Nb92.90638(2) 42钼Mo95.94(2)43锝Tc[97.9072] 44钌Ru101.07(2) 45铑Rh102.90550(2)46钯Pd106.42(1) 47银Ag107.8682(2) 48镉Cd112.411(8)49铟In114.818(3) 50锡Sn118.710(7) 51锑Sb121.760(1)52碲Te127.60(3) 53碘I126.90447(3) 54氙Xe131.293(6)55铯Cs132.9054519(2)56钡Ba137.327(7) 57镧La138.90547(7)58铈Ce140.116(1) 59镨Pr140.90765(2) 60钕Nd144.242(3)61钷Pm[145] 62钐Sm150.36(2) 63铕Eu151.964(1)64钆Gd157.25(3) 65铽Tb158.92535(2) 66镝Dy162.500(1)67钬Ho164.93032(2) 68铒Er167.259(3) 69铥Tm168.93421(2)70镱Yb173.04(3) 71镥Lu174.967(1) 72铪Hf178.49(2)73钽Ta180.94788(2) 74钨W183.84(1) 75铼Re186.207(1)76锇Os190.23(3) 77铱Ir192.217(3) 78铂Pt195.084(9)79金Au196.966569(4) 80汞Hg200.59(2) 81铊Tl204.3833(2)82铅Pb207.2(1) 83铋Bi208.98040(1) 84钋Po[208.9824]85砹At[209.9871] 86氡Rn[222.0176] 87钫Fr[223]88镭Re[226] 89锕Ac[227] 90钍Th232.03806(2)91镤Pa231.03588(2) 92铀U238.02891(3) 93镎Np[237]94钚Pu[244] 95镅Am[243] 96锔Cm[247]97锫Bk[247] 98锎Cf[251] 99锿Es[252]100镄Fm[257] 101钔Md[258] 102锘No[259]103铹Lr[262] 104钅卢Rf[261] 105钅杜Db[262]106钅喜Sg[266] 107钅波Bh[264] 108钅黑Hs[277] 109钅麦Mt[268] 110钅达Ds[271] 111錀Rg[272] 112Uub[285] 113Uut[284] 114Uuq[289]115Uup[288] 116Uuh[292] 117Uus[291]118Uuo[293]。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竞赛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竞赛](https://img.taocdn.com/s3/m/dd8148e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62.png)
1-1-3 原子的质量
• 特征 原子的质量很小,不等于构成它的质子和中子 质量的简单加和,存在质量亏损 例:1摩尔氘原子的质量比1摩尔质子和1摩尔中子 的质量和小0.00431225g。该差值等于核子结合成 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结合能 不同数量的核子结合成原子释放的能量与核子 的数量不成比例。
比结合能是某原子核的结合能除以其核子数,比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跃迁规则 原子内电子可由某一定态跃迁 到另一定态,在此过程中放出或吸收辐射能。
其频率γ由下式决定:
γ= E2-E1/h (E2>E1)
举例:
Balmer线系
Lyman系 Balmer系 Paschen系 Brackett系
应用:
1. 解释原子稳定存在的问题 2.计算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r、在轨道上
M .Plack量子论(1909 )
根据A.Einstein光子学说(1908 年)
D.Rutherford有核原子模型
1913年,玻尔总结了当时的最近物理学发现,建立 了氢原子核外电子模型,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后 人称玻尔理论,要点如下:
行星模型 玻尔假定,氢原子核外电子是处 在一定的线形轨道上绕核运行的
)
: 波数(波长的倒数 = 1/ ,cm-1).
n : 大于2的正整数,n=3、4、5、6时分
别对应Hα、Hβ、Hγ、Hδ四条谱线的波长.
RH : Rydberg常数, RH= R / c RH = 1.09677107 m-1vΒιβλιοθήκη 11 RH ( 22
1 )
n2
: 谱线波长的倒数, 波数(cm-1) n: 大于2的正整数 RH:里德堡常数:1.09677576107 m-1
运动行为。
高中化学计算——原子结构,相对质量
![高中化学计算——原子结构,相对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3f3ff71ea76e58fafab003c2.png)
【考纲解读】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力解读】1、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能进行计算并灵活应用。
2、掌握微粒的相对质量与微粒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几种求法。
3、掌握原子或离子结构中的质量关系,电性关系,并能进行计算。
【考点突破】1、电性关系: 原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离子所带电荷数|2、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 )3、摩尔质量和相对质量:摩尔质量以g ·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质量【考查方向】原子结构中的质量关系和电性关系是每年高考必考的热点之一,以近年最新科技成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核素和元素等概念的理解,试题一般较为简单,常常设计选择题从不同角度设计考查内容,也可以渗透在主观试题中作为某个条件考查。
二、高考真题1、(05广东.4)碘元素有多种价态,可以形成多种含氧阴离子I x O y n-。
由2个IO -26正八面体共用一个面形成的I x O y n-的化学式为A 、-492O IB 、-6102O IC 、-8112O ID 、-10122O I〖解析〗:由于I 位于正八面体中心,O 位于正八面体的顶点,两正八面体共用三个氧原子,所以每个I x O y n-中X=2,Y=9。
〖答案〗:A2.(2007年理综北京卷.6)对相同状况下的12C 18O 和14N 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解析〗两种分子中质子数都为14,种子数不等,摩尔质量不等, 若质量相等,则物质的量不等,质子数不等,A 错; 原子数相等,分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B 错;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C 正确;由于外界条件相同,分子的相对质量不等,所以密度不等,D 错.〖答案〗C 。
1.2 同位素和相对原子质量
![1.2 同位素和相对原子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3245fbd608a1284ac85043a6.png)
二、相对原子质量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根据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计算而得的平均值。
公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Ā = A1×a1%+A2×a2%+ ••• +An×an%
A1、A2••• 是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1、a2 ••• 是丰度
算一算:
Cl元素的两种同位素 氯-35 氯-37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34.969 36.966 丰度 75.77% 24.23%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 g即2.657×10-23 g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 g即9.288×10-23 g
二、相对原子质量
地球的体积是月球49倍。
碳-12的质量是氢-1的12倍。
二、相对原子质量
走进高中化学— 揭开原子结构的面纱
1.2 同位素和相对原子质量
如果我比周围的人获得更多的成就的话,那主要—不,我可以说,几乎完全是由于不懈的努力。 ——道尔顿
一、同位素
1、元素的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集合)
一、同位素
氢元素:核电荷数为1(质子数为1)的同一类氢原子。
作业布置
1、学案P4-P7全部完成(包括例题) 2、预习1.3内容并做P16思考与复习1.3 3、化学练习部分P4-P6 (复习+预习)
氕 ( H)
1 1
氘 (2 1 H)
氚 (3 1 H)
一、同位素
2、同位素的概念: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互称为同位素。
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内容变化与解读
![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内容变化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815ed44f18583d049645972.png)
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内容变化与解读作者:郭震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年第12期一、历史的回顾——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起源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形象地展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递变关系,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相对原子质量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基本数据,是进行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石。
二者历来受到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清朝末年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批化学教科书,如190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中学教科书化学》列入了“原质简要表”(“原质”即元素)。
表中将相对原子质量称为“元重”,列举了68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和发现日期,可谓相对原子质量表的雏形。
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化学新教科书》在附录中加入了“周期律表”和“金类之比热、原子量及原子热”,开始使用了原子量[1]这一名词。
相对原子质量以前称原子量,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3102.8-1993,目前在国内教科书和文献中大都使用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
而出于习惯,部分国外组织和文献仍使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的说法,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下属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Commission on Isotopic Abundances and Atomic Weights)及其发布的《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两种说法在当下文献中均有出现,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而1907年中国图书公司出版的《最新化学理论解说》[2]中则已经出现了和现代教科书中形式非常接近的元素周期表和原子量表(图1)。
百年来,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出现在不同时期各种版本的化学教科书中,成为公众视野中化学学科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是自然界中物质固有规律和性质的具体体现,因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其基本形式百年来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高中化学公式大全
![高中化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8cbfc3b87c24028915fc34a.png)
常用计算公式:(1)相对原子质量(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5)纯度(6)溶质的质量分数(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二. 化学方程式:(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3)磷在空气中燃烧(4)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5)硫在氧气中燃烧(6)铁在氧气中燃烧(7)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8)高锰酸钾受热分解(9)氧化汞受热分解(10)电解水(11)锌与稀硫酸反应(12)镁与稀硫酸反应(13)铁与稀硫酸反应(14)锌与盐酸反应(15)镁与盐酸反应(16)铁与盐酸反应(17)氢气在空气中燃烧(18)氢气还原氧化铜(19)木炭在空气不足时不充分燃烧(20)木炭还原氧化铜(21)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2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2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24)碳酸分解的反应(25)煅烧石灰石的反应(2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27)泡沫灭火器的原理(2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3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32)乙醇在空气中燃烧(33)甲醇在空气中燃烧(34)铁与硫酸铜反应(3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36)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37)硝酸银与盐酸反应(38)氧化铁与硫酸反应(39)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40)氯化钡与硫酸反应(41)氧化锌与硝酸反应(42)氢氧化镁与硝酸反应(4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44)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45)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46)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47)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48)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49)氧化钙跟水反应(50)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51)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52)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53)硫酸铜粉末吸水(54)硫酸铜与锌反应(55)硝酸汞与铜反应(56)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57)氢氧化钠与硫酸铵共热.高中化学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mol)(2)物质的量(mol)(3)气体物质的量(mol)(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1)基本公式①溶液密度(g/mL)②溶质的质量分数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①溶质的质量分数②物质的量浓度(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浓)·V (浓)=c(稀)·V(稀)](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3.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1)基本公式:①②(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3)温度不变,蒸发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4)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4.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高中化学必修一 课时第四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及核素20202021学年精品讲义)
![高中化学必修一 课时第四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及核素20202021学年精品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4bdfe4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5.png)
原子结构与核素【学习目标】1、知道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2、能够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写出常见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知道元素、核素、质量数、同位素的含义 【主干知识梳理】一、原子的表示方法、质量数及原子结构1、原子的表示方法:XAZ表示方法:X AZX A Z的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原子 2、质量数(1)概念: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后相加所得的数值 (2)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两个关系 ①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②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3、符号A Z X ±c m ±n 中各个字母的含义:4、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5、原子和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1)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如N 原子:(2)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如Na +: (3)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如S 2-:【微点拨】①任何微粒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但质子数与电子数不一定相等,如:阴、阳离子中 ②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中子,如:1H ;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电子,如:H +③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F 与OH -④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如:Al 3+和Na +、F -等,NH +4与OH -等 【即学即练1】1、下列有关钯原子(106 46Pd)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为46B .质子数为46C .电子数为46D .中子数为462、已知R 2+核外有a 个电子,b 个中子。
表示R 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 .b a RB .a +b -2 a +2R C .a +b +2 a +2R D .a +ba -2R3、已知阴离子R 2-的原子核内有n 个中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m ,则ωgR 原子完全转化为R 2-时,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A .m -n -2ω·m molB .ω(m -n)n molC .ω(m -n -2m) molD .ωm(m -n +2) mol4、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在agH m 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a A +m (A -N +m)molB .a A (A -N)molC .a A +m (A -N)molD .aA(A -N +m)mol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电子的能量(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2)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较低,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较高 2、电子层(1)概念: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能量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各电子层由内到外电子层数(n ) 1 2 3 4 5 6 7字母代号K L M N O P Q 最多容纳电子数(2n 2)281832507298离核远近 由近到远 能量高低由低到高3、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Na+Cl-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小于核电荷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按照由里向外的顺序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 (2)分层排布原则:①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 2个②最外层不超过8个 (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③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④对于主族元素,除最外层外,每一层的电子数必须为2n 2这个数值【微点拨】核外电子排布的几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必须同时满足各项要求,如:M 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18个电子,当M 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8个电子 【即学即练2】1、分别写出质子数为37、56、35、84、114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1、按要求填空(前三周期元素,1~18号元素) (填元素符号)(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有____________(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有____________(3)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有____________(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6)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____________(7)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____________(8)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有____________(9)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有____________(10)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有____________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子的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远B.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即是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排有8个电子D.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布18个电子4、在第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A.K层B.L层C.M层D.N层5、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6、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1。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f54fbdb58f5f61fb73666df.png)
1. 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mol 即n=Mm;M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2)物质的量(mol )=)(个微粒数(个)mol /1002.623⨯ 即n=AN NN A 为常数6.02×1023,应谨记(3)气体物质的量(mol 即n=mgV V 标, V m 为常数22.4L ·mol -1,应谨记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即n B =C B V aq (5)物质的量(mol )=)反应热的绝对值()量(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mol KJ KJ / 即n=HQ∆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即ρ =aqV m 液②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g g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g g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即w=100%⨯液质m m =剂质质m m m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即C B=aqBV n(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mL)1000(mL)(g/mol)1(L)(mol/L)⨯⨯⨯⨯=溶液密度溶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即C B =BM ρω1000 ρ单位:g/ml(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原则: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即浓m 稀稀浓ωωm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即c (浓)·V (浓)=c (稀)·V (稀)(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5)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的原子总是守恒的。
【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F19 Cl35.5 Br80 Cu64 Zn65 Ag108(
![【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F19 Cl35.5 Br80 Cu64 Zn65 Ag108(](https://img.taocdn.com/s3/m/0fd118850c22590103029d1d.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F:19 Cl:35.5 Br:80 Cu:64 Zn:65 Ag:108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14届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第Ⅰ卷7.A. 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 2溶液:2Cu 2++2H 2++O 2+2CuB.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 (OH )2溶液:2HCO 3- + Ca 2+ + 2OH -=CaCO 3↓+H 2O+CO 32- C. CuSO 4溶液遇到深层的闪锌矿ZnS: ZnS + Cu 2+= CuS↓+ Zn 2+D. 在H 2O 2溶液中,滴加FeCl 3溶液产生气泡:2H 2O 2 + 2Cl - = 2H 2O + O 2↑+ Cl 2↑胀,放出刺激性气体性,反应中生成C﹑SO2﹑和CO2A.①②③⑤B.①②③C.①② D .②③④⑤9.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数为N 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B.已知2CO(g)+O2(g) 2CO2(g);△H=-akJ﹒mol-1将2N A个CO与N A个O2混合充分反应放出akJ的热量。
C.常温下,0.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阴离子的总数大于0.1N AD.用石灰乳完全吸收l 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是N A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在硫酸催化作用下直接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汽油,煤油,植物油均为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C.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D.乙酸和丙二酸互为同系物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在0.1mol/L的NH3· 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能使溶液的PH减小,C(NH4+)/C(NH3· H2O)的值增大B.分别将体积各为1L的1mol/LNaCl溶液和1mol/LNaF溶液加水稀释至100L,两溶液离子总数相等C.常温下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MgCl2浓溶液后,溶液中C(Mg2+)·C(OH-)/C(H+)不变D.热水中加入氯化钠溶解至饱和,此时溶液的PH<7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一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W是常见金属,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X和Z原子序数之和与Q的原子序数相等。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相对原子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46ef43f10975f46527d3e19d.png)
原子结构He)(β射线是电子流),还存在一种不带电荷的γ射线(γ射线是电磁波)。
2.原子结构:(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Z)=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电子的质量为9.1091×10-28克,而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分别是电子的1836倍和1839倍,所以整个原子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3.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四同”:(1)同位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素异形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同系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道尔顿近代原子论的要点的是(D)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保持其不可再分性B.化合物中各种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C.物质分割只能到原子D.原子中正电荷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的例2.某元素X有质量数分别为b和c的两种稳定的同位素,X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质量数分别为b和c的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为()A.(a-c)/(b-a)B.(a-c)/(b-c)C.(a-b)/(a-c)D.(b-c)/(a-c)有三种,其式量分别为70,72,74。
三种分子的物质的例3.某元素所形成的气态单质分子M2量之比9:6: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M有三种同位素B.M的平均式量为722C.质量数为35的同位素占原子总数的75%D.M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37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同位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它们的核内中子数不同;②它们核内质子数相同;③它们的电子数目相同;④它们核的质量数相同。
钡的相对原子质量
![钡的相对原子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3e0dd4494a7302768f99393b.png)
钡的相对原子质量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常见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名称氢元素符号H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名称氢元素符号H 相对原子质量1 相对原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1碳 C 12 氮N 氧O 氟 F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钾K 钙Ca 锰Mn 铁Fe 铜Cu 锌Zn 银Ag 碘I 钡Ba 汞Hg14 碳16 氮19 氧23 氟24 钠27 镁28 铝31 硅32 磷硫39 氯40 钾55 钙56 锰64 铁65 铜108 锌127 银137 碘201 钡汞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27 Si 28 P 31 S 32 Cl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I 127 Ba 137 Hg 201氢H 碳 C 氮N 氧O 氟 F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钾K 钙Ca 锰Mn 铁Fe 铜Cu 锌Zn 银Ag 碘I 钡Ba 汞Hg子质量 1 氢12 碳14 氮16 氧19 氟23 钠24 镁27 铝28 硅31 磷32 硫氯39 钾40 钙55 锰56 铁64 铜65 锌108 银127 碘137 钡201汞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P 31 S 32 Cl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I 127 Ba 137 Hg20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u-6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14 O-16 Cu-647.在每周质检报告中,经常披露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和不合格产品,在下列生产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B.用硫黄燃烧法薰蒸粉丝C.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D.用“黑心棉”缝制棉被8.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和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A.生石灰CaCO3 盐B.纯碱NaOH 碱C.胆矾CuSO4 盐D.干冰CO2 氧化物9.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科学的是A.本染发剂为绿色植物型染发剂,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B.铝有耐腐蚀性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大量出汗后,宜补充淡食盐水D.掌握该气功后,可以发功使铜变为黄金10.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剩余固体一定没有铁B.溶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C.溶液中可能有硝酸铜D.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11.比较C、CO和H2,会发现它们有一些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有可燃性和还原性B.与氧化铜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C.都不溶于水D.燃烧时都放热1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第2课时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第2课时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093e1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8.png)
第2课时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理解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初步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理解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水平和推导思维的方法。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1.离子的形成过程。
2.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离子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课[复习]原子是如何构成的?[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讲,原子核外空间很大,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那么,电子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二、推动新课1.离子的形成[阅读]请学生阅读课本P55“离子的形成”一段内容,同时思考问题。
(1)什么叫离子?什么叫阳离子和阴离子?(2)如何来表示离子的符号呢?(3)讲述NaCl的形成过程。
(4)离子与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学生阅读,思考并讨论交流][回答]问题(1)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补充]在化学反应中,因为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容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容易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
失去电子带的是正电荷,得到电子带的是负电荷,原子失去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
[回答]问题(2)化学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以下是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所经历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其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②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③德谟克利特的古典原子论 ④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A .①②③④B .③①②④C .③②①④D .③④②①2. 下列各组互为同位素的是( )A .3517Cl 和3717ClB .4019K 和4020CaC .O 2和O 3D .H 2O 和D 2O3. 用“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等填空:(1)决定元素是否属于同一种类的是原子中的__________; (2)决定同种元素是否有同位素的是原子中的__________; (3)决定某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数是原子中的__________; (4)决定整个原子显电中性的是原子中的__________。
4. 原子是由居于________________带正电荷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带负电荷的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5. 原子中的守恒关系:(1)电性守恒:质子数=________________=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 (2)质量守恒:质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知识温习原子非常小,要直接取一个原子测量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我们还无法制造出如此精密的天平和砝码。
在研究化学反应时,科学家注意到各元素原子间的质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于是他们便想到一个间接称量原子的好办法——相对原子质量。
这是一个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好比是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砝码,用它就可以比较方便的“称量”各种原子。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他提出将最轻的元素氢中一种氢原子的质量定一个基本单位,并以此计算出氧、氮等14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860年,比利时化学家施塔尔又提出了16O 为基准的更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赢得整个科学界的公认,他提出将一个16O原子的1/16作为标准,以此为“砝码”的一个单位来测定其他原子的相对质量,而“天平”则是应用了化学反应和化学分析的方法。
比如要测定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将一定量含有该元素的物质与一摩尔氧原子(或其他已知相对原子质量的原子)充分反应,根据它们反应的质量比就可算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此后科学家不断的探索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1961年,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一致同意采用新“砝码”-----12C ,把这种原子质量的1/12作为基本单位,至于“天平”也有了许多产品,如目前使用最多的质谱仪。
一、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126C )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其符号为Ar ,在SI 制中单位为1,通常省略。
2.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新知精讲每识每课(1)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示特定原子的相对质量,不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如,一个3517Cl 原子的质量是5.80693×10-26kg ,一个126C 原子的质量的1/12是1.6606×10-27kg ,则3517Cl 相对原子质量26275.80693101.6634.968801076==⨯⨯--。
(2)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同位素的质量数。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式中A 1、A 2……为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 1%、a 2%……为同位素的丰度)注意:氯元素有两种同位素,这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34.969与36.966,丰度分别为75.77%与24.23%,因此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如下:34.969×75.77%+36.966×24.23%=35.4534.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在形式上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相同,但是公式中的A 1、A 2……表示各同位素的质量数,由于质量数与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较接近,因此在化学计算中,可用元素的质量数近似代替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1)将两种氯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替换成质量数35与37,就可求得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35×75.77%+37×24.23%=35.485(2)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35.453与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量35.485是非常接近的。
(3)课本附录的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练一练】关于氯元素的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数据如下表:35Cl 34.969 75.77% 35Cl 35 75.77% 37Cl36.96624.23%37Cl3724.23%平均 35.453平均35.485试回答下列问题:(1)34.969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5.453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5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485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4.23%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列出计算35.453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列出计算35.485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是进行二组分混合物平均量与组分计算的一种简便方法。
凡可按M 1n 1+M 2n 2=M (n 2+n 2)计算的问题,均可按十字交叉法计算。
式中,M 表示混合物的某平均量,M 1、M 2则表示两组分对应的量。
如M 表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1、M 2则表示两组分各自的相对分子质量,n 1、n 2表示两组分在混合物中所占的份额,n 1:n 2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示两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有时也可以是两组分的质量之比,判断时关键看n 1、n 2表示混合物中什么物理量的份额,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则n 1:n 2表示两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如质量、质量分数、元素质量百分含量,则n 1:n 2表示两组分的质量之比。
1.宜用范围:(1)根据二元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求两元的物质的量之比,若为气体也即体积之比。
(2)根据只含2种同位素的元素的平均原子量,求两种同位素原子的个数比或物质的量之比或在自然界中的百分含量(也称作丰度)2.题目中运用:(1)若题目要求两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之比,可先用十字交叉法求出物质的量之比后,再分别乘以各原子的摩尔质量。
== (2)若提供的是两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A%、B%,要求元素的平均原子量,则可用如下列关系直接求解.B A m m B B AA M n M n ⋅⋅BA AB M )M M (M )M M (⋅-⋅-==g/mol【练一练】某元素R 有两种同位素10R 与11R ,已知R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该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3B .1:4C .1:5D .2:3三、物质的量的计算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微粒集体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一个整体名词,用符号________表示。
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不同于物质的质量,也不同于物质的数量,不单纯只有数目或质量的含义,是一个特殊的物理量。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用符号________表示。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来表示,其值等于________。
物质的量=(_____)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和其他基本计量单位一样,有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1kmol=________mol1mol=________mmol2.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摩尔用符号________表示,常用单位是________。
摩尔质量(以g/mol 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有如下关系物质的量(n )=()3.平均摩尔质量平均摩尔质量是指混合物的摩尔质量,即1摩尔混合物的平均质量称为该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可用M 表示,单位:g/mol 。
若混合物由多种物质A 、B 、C……组成,物质的量分别为n (A )、n (B )、n (C )……,则有:M 总总n m BA MB M A 100'+'式中A%,B%,C%……分别表示A 、B 、C……的物质的量分数。
4.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数目间的关系如下:【练一练】1.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 A .4℃时10mL 的水B .0.8克硫酸C .N A 个氧分子D .54g 铝单质2.36克的H 2O 和20克的D 2O 所含质子数之比为______,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之比为______,所含氧原子之比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