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布氏杆菌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合集下载

布氏杆菌病检测方法

布氏杆菌病检测方法

布氏杆菌病检测方法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临床
症状多样,包括发热、关节炎、乏力等,严重影响了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布氏杆菌病成为了防控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见的布氏杆菌病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细菌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
检测。

血清学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抗体来诊断布氏杆菌病,包括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低,易受其他交叉反应的影响。

细菌学检测则是通过分离和培养布氏杆菌来进行诊断,包括血液培养、骨髓培养、脑脊液培养等。

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且操作繁琐,不适合于临床快速诊断。

分子生物学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其利用PCR技术对
布氏杆菌的DNA进行扩增和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且能够在短时间内
得出结果。

此外,还可以利用引物链反应(LAMP)技术进行快速检测,进一步提
高了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

除了上述常见的检测方法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检测技术,例如免疫
芯片技术、质谱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目前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

总的来说,布氏杆菌病的检测方法多样,各有优缺点,临床医生在选择合适的
检测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会有更多更准确、快速、便捷的布氏杆菌病检测方法出现,为布氏杆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控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布氏杆菌病国家治疗方案

布氏杆菌病国家治疗方案

布氏杆菌病国家治疗方案第一章:布氏杆菌病的概述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通过感染病畜的乳汁、肉类及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给人类。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尤以发展中国家感染率较高。

临床上常表现为持续性发热、关节痛和生殖系统病变等。

布氏杆菌病对人畜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

第二章: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布氏杆菌病的早期诊断对于及早治疗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细菌培养和血液学检查。

在细菌培养中,采用接种培养基,并密切监测细菌生长情况。

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培养、抗体检测和PCR等,可以通过检测布鲁氏菌或布鲁氏菌抗体来确定感染的存在。

此外,临床上还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超声检查和组织活检等进一步确定疾病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第三章:布氏杆菌病的治疗目前,布氏杆菌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疗法,包括联合用药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多西环素、硫胺素、利福平和阿米卡星等。

治疗方案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部位来确定,一般包括两个阶段的治疗。

首先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以杀灭感染的细菌。

然后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药物耐药情况和治疗效果,必要时可以进行药物调整。

此外,对于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应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第四章:预防和控制布氏杆菌病预防和控制布氏杆菌病是阻断其传播的关键措施。

对于农民、畜牧业者和兽医等职业人群,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布氏杆菌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同时,加强对患者和感染动物的隔离和处理,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防止病情蔓延。

在医疗机构,应建立布氏杆菌病的监测和报告系统,以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

此外,加强食品和水源的监测和检验,确保食品安全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预防控制。

在疫苗研发方面,应加大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力度,提供更有效的预防手段。

综上所述,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并加强防控措施,以期减少其在人类和动物中的传播。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
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细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羊和其他反刍动物。

本文将介绍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方法以及防治策略。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主要通过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来完成。

下面是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
1. 细菌分离:可以采集羊的粪便、肠道和组织样本,将样本接种到富含羊血素和酪蛋白的培养基上,利用细菌的营养需求来培养和分离出布氏杆菌。

2. 生化鉴定:通过观察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特点来鉴定菌株。

羊布氏杆菌在厌氧条件下有较好的生长,并能产生酶和毒素。

3. 分子检测:应用PCR技术检测布氏杆菌的特异基因或DNA序列,以确定是否存在该菌株。

这种方法可以更快速、准确地鉴定病原体。

对于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策略:
1. 养殖环境卫生:保持羊圈、饮水设施和饲料槽等养殖设施的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废料,避免污染和细菌扩散。

2. 饲养管理措施:给予高质量的饲料,避免过度饲养和营养不良,保持羊的免疫力和健康状态。

3. 疫苗接种:可使用布氏杆菌疫苗对羊进行预防接种。

在疫区或高风险场所,定期接种疫苗可有效减缓疫情扩散。

4. 药物治疗:对于发生疫情的羊群,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进行药物治疗,有效控制羊布氏杆菌的繁殖和扩散。

5. 隔离和早期发现:对于羊布氏杆菌的感染个体,应及时隔离并进行早期检测和治疗,以防止病情扩大和传播给其他羊。

对于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和防治,关键在于有效控制细菌的扩散和繁殖。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率和疫情的发生,保障羊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分析与细菌学检测方法

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分析与细菌学检测方法

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分析与细菌学检测方法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症状多样化且类似于其他感染性疾病,因此需要通过血清学分析和细菌学检测方法来确诊。

本文将对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分析和细菌学检测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血清学分析是布鲁氏菌病确诊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感染布鲁氏菌后,人体会产生特异性抗体作为免疫反应的体现。

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样本中的抗体水平,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布鲁氏菌感染。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鲁斯菌血凝试验(RBPT)、红细胞沉降试验(RBT)、血凝凝集试验(CFT)、鲁斯菌凝聚试验(SAT)等。

这些血清学检测方法基于对患者血清中布鲁氏菌抗体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

鲁斯菌血凝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初筛试验,通过观察血清与鲁斯菌悬液的凝集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布鲁氏菌。

如果血清中存在布鲁氏菌抗体,凝集反应会发生,并形成凝集现象。

红细胞沉降试验和血凝凝集试验则可以更准确地测定患者血清中布鲁氏菌抗体的滴度,用于判断感染程度。

鲁斯菌凝聚试验则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试验,通过将鲁斯菌的抗原与患者血清混合,观察是否会发生凝聚反应,来确定是否感染布鲁氏菌。

除了血清学分析,细菌学检测方法也是布鲁氏菌病确诊的重要手段之一。

细菌学检测方法主要通过从患者的体液(如血液、淋巴结组织等)或粪便中分离和培养布鲁氏菌,然后进行鉴定来确诊。

常用的细菌学检测方法有无菌抽取、培养和染色等步骤。

其中,无菌抽取是从患者体液或组织中取得标本,并采用无菌技术处理,以避免细菌污染。

接着,标本会被接种于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条件和条件的控制,使布鲁氏菌得以生长和繁殖。

最后,通过染色技术如格拉姆染色、新西兰染色等,可以观察和鉴定生长在培养基中的细菌是否为布鲁氏菌。

细菌学检测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检测布鲁氏菌的存在,并可以对感染量进行定量分析。

此外,细菌学检测还可以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该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辅助临床治疗的选择。

布病检测方法

布病检测方法

布病检测方法
布病也叫布鲁氏杆菌病,在临床上表现是反复发热,迁延不退,表现的热型是波状热。

病人常是以发热为主诉就诊,除了发热,其他可能会有乏力,头晕等症状,但是症状不典型。

布鲁氏杆菌的检查比较难,需要行血液培养及骨髓穿刺。

如果是考虑布氏杆菌病,常规的医院和一般普通医院诊断有难度,需请疾控中心帮忙,一般地市级的疾控中心可以做布鲁氏杆菌的血培养培养,一般需要5-7天培养出来以后,基本可以确诊布鲁氏杆菌病,这个病是人畜共感染的疾病,大多数是与牛羊接触比较多的人群发病。

布病针对布鲁菌病原学方面的检查,临床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细菌培养,可以采集血、骨髓、脑脊液等体液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布鲁菌病在急性期,布鲁菌培养的阳性率相对来说比其他的细菌要高,所以怀疑布鲁菌病,常规应该做细菌的培养。

第二、血清的凝集试验,临床比较常用的是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该方法一般是作为布鲁菌病的初筛试验。

还有试管凝集试验,相对来说准确性比虎红平板试验要高。

如果虎红平板试验阴性,可以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来
帮助诊断。

此外,血清学还包括补体结合试验,一般临床应用的相对会少。

第三、针对细菌的NGS检测,也就是针对血液或者其他体液进行细菌的二代测序检查,通过测序的方法来检测是否有布鲁菌的感染。

布病检查项目

布病检查项目

布病检查项目
布病即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为了确诊布鲁氏菌病,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沉、肝酶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2.病原学检查:这是确诊布鲁氏菌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骨髓、关节液、脑脊液、尿液、淋巴组织等标本,进行培养和分离,如果找到了布鲁氏菌,即可确诊。

3.免疫学检查:包括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免疫反应和病情,并对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4.其他特殊检查:如果医生怀疑患者出现了心脏、神经系统等并发症,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特殊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腰椎穿刺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医疗机构和实验室可能会有不同的检查项目和方法,具体的检查流程和注意事项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同时,如果出现布鲁氏菌病的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和旅行史等。

布病体检项目

布病体检项目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其排泄物传播。

为了及时发现和诊断布病,定期进行体检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布病体检项目:
1. 血液检测:血液检测是诊断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2. 肝功能检查:布病可能导致肝脏受损,因此肝功能检查也是体检的重要项目之一。

通过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可以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

3. 肾功能检查:布病还可能引起肾脏损伤,因此肾功能检查也是必要的。

通过检测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功能。

4. X光检查:对于疑似肺部感染的患者,X光检查可以帮助发现肺部病变。

5. 超声检查:对于疑似腹部病变的患者,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发现腹部器官的异常。

6. 布鲁氏菌抗体检测:通过检测布鲁氏菌抗体,可以确定是否感染了布鲁氏菌。

抗体检测通常采用ELISA或凝集试验等方法进行。

总之,为了预防和控制布病,定期进行体检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您有疑虑或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

了解布氏杆菌病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了解布氏杆菌病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国际社会对布氏杆菌病的关注和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布氏杆菌病 列为全球重点传染病之一
国际社会加大对布氏杆菌病研究的投 入,推动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国际非政府组织(如世界动物卫生 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积极开展 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和治疗工作
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布氏杆 菌病带来的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接种时间:根据当 地疫情和流行病学 特点确定
接种方式:皮下注 射或肌肉注射
疫苗选择:根据当 地流行菌株和疫苗 效果选择合适的疫 苗
改善饲养和生产条件
加强动物管理:定期体检、疫苗接种、隔离病畜 改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粪便、消毒、通风换气 加强饲料管理:选用优质饲料、避免饲料污染 加强人员管理: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培训、佩戴口罩和手套
症状:发热、乏力 、肌肉酸痛、关节 疼痛等
治疗:主要是抗生 素治疗,如四环素 、链霉素等
传播方式和途径
直接接触:与 病畜或病畜产 品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通 过污染的水源、 食物、空气等 间接接触
母婴传播:孕 妇感染布氏杆 菌病,可能导 致胎儿感染
实验室感染: 实验室工作人 员操作不当, 可能导致感染
临床症状:发热、乏力、关 节疼痛等
血清学检测:检测患者血清 中布氏杆菌抗体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基 因测序等方法检测布氏杆菌
DNA或RNA
影像学检查:X光、CT、 MRI等检查方法了解病变情

布氏杆菌病的预防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布氏 杆菌病的认识
教育公众采取预 防措施,如勤洗 手、不吃生肉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布氏杆菌 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如切除感染部位等。
免疫治疗:通过注射疫苗或免疫 球蛋白等方法提高机体免疫力, 帮助对抗布氏杆菌病。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羊布氏杆菌病(orf,又称羊疫)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绵羊和山羊,但也可感染人类。

以下是关于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的介绍:一、检测1. 临床症状观察:羊布氏杆菌病的症状包括皮肤病变、疱疹、溃疡、结块、脓疱等。

通过仔细观察患羊群体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羊布氏杆菌病。

2. 病理检测:对病死羊的病理标本进行检测,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变组织,寻找杆菌的存在和病变特征,并进行病原学鉴定。

3. 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提取和检测患羊体内的病原DNA,如PCR检测等,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羊布氏杆菌病。

4.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患羊的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羊布氏杆菌。

二、防治策略1. 强化环境清洁:定期清理、消毒羊栏和饲料场地,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减少传染的机会。

2. 疫苗预防:开展疫苗接种,提高羊只的免疫力,减少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接种疫苗可以采取针对特定病毒株的活疫苗或灭活疫苗。

3. 强化饲养管理:加强对饲养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对羊布氏杆菌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要注意合理供给营养、加强羊只的体力锻炼,提高免疫强度。

4. 患羊管理:对于已经患病的个体,应迅速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病原扩散。

加强对患羊的伤口处理,防止继发感染和交叉感染。

5. 防虫防蚊:羊布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虫媒和蚊媒。

在防治过程中,应加强对虫媒和蚊媒的防治,采取有效的灭虫措施,减少病原传播途径。

6. 监测和报告: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系统,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治疗和防疫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通过早期发现、及时隔离、科学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降低羊群的感染风险。

布病检验方案

布病检验方案

布病检验方案1. 引言布病,又称为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该疾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家畜、食用未经充分加热处理的感染动物产品或与感染动物接触的环境等途径传播。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布病的传播,就需要进行布病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布病检验的方案。

2. 布病检验方法2.1 血清学检验血清学检验是目前常用的布病检验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通过检测患者或动物的血清中是否含有布鲁氏菌感染的特异性抗体来判断其是否感染了布鲁氏菌。

血清学检验的常用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凝集试验和中和试验等。

2.2 分子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布病检验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检测样本中的布鲁氏菌核酸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布鲁氏菌。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

这些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患者或动物体内的布鲁氏菌。

2.3 组织学检验组织学检验是一种直接观察布鲁氏菌在患者或动物组织中的存在和病变情况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采集患者或动物的组织样本,并经过特殊染色方法后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中是否有布鲁氏菌的存在和组织病变的情况。

3. 布病检验方案3.1 检验样本采集对于患者或动物的布病检验,需要采集相应的样本进行检验。

常用的检验样本包括血清、尿液、粪便、淋巴结组织等。

在采集样本时,需要注意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样本受到污染。

3.2 检验方法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进行布病检验。

鉴于血清学检验方法简便易行,常常作为常规检查方法进行布病的筛查和初步诊断。

而分子生物学检验和组织学检验方法则常用于进一步确诊和病情监测。

3.3 检验结果解读根据不同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对布病检验结果进行解读。

对于血清学检验,常根据抗体滴度的高低来判断感染情况。

而对于分子生物学检验和组织学检验,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验结果来进行综合判断。

3.4 报告撰写根据检验结果,编写相关的检验报告。

布氏杆菌病诊断金标准

布氏杆菌病诊断金标准

布氏杆菌病诊断金标准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染上感染源的血液、脏器和组织等途径传播。

该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确诊布氏杆菌病,制定了一系列诊断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金标准。

布氏杆菌病的金标准诊断方法是通过直接检测病原微生物并分离出病原体进行诊断。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
1.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布氏杆菌抗体(如IgM、IgG等)来诊断病情。

2. 细菌学检测:通过对组织、血液、骨髓等样本进行培养和分离,检测布氏杆菌的存在。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PCR技术检测患者体液或组织样本中的布氏杆菌DNA,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以上三种检测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也有利于及时进行治疗和控制病情。

因此,布氏杆菌病的金标准诊断方法必须采用直接检测病原微生物并分离出病原体的方法。

- 1 -。

布氏杆菌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布氏杆菌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布氏杆菌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血常规、补体结合试验(CFT)、抗人球蛋白试验、布氏杆菌凝集试验、肝肾功能、大便常规
1.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偏低,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

血沉在急性期增速,慢性期亦偏高。

贫血不清,仅见于严重患者或有延徒性病灶者。

2.细菌培养需时较长,4周后仍无生长方可放弃。

骨髓培养的阳性率高于血液,慢性期尤然。

急性期羊型患者的血培养阳性率可达60%~80%。

3.免疫学试验(1)血清凝集试验试管法乃直接检测脂多糖抗原的抗体,效价≥1:160为阳性,但注射需乱菌苗后也可呈阳性,故应检查双份血清,若效价有4倍或以上增长,乃提示近期布氏杆菌感染。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该法的阳性率高
于凝集试验,且检测IgM及IgG的敏感性相似。

因慢性患者的抗体属IgG型,故本法可同时用于急、慢性病人的诊断。

近来有采用亲和素酶联试验,较ELISA更敏感。

4.其他检查脑脊液检查适用于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增多(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增高,其余均正常。

心电力产可示P-R新时期处长、心肌损害、低电压等。

骨、关节的X 线检查可见软组织钙化、骨质修复反应强而破坏性小,椎间盘和椎间隙变窄等。

肝功能及脑电图的改变的均属非物异性。

布氏杆菌病诊疗常规

布氏杆菌病诊疗常规

布氏杆菌病【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接触牛、羊等家畜史,或职业为皮毛销售人员,饮用未消毒的乳制品。

2.临床表现:①急性期:发热、间歇热(波浪热)常见。

多汗。

关节痛、神经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睾丸肿痛。

②慢性期:神经精神症状,似神经官能症(头痛、疲乏、多汗、失眠等),可有反复发作的关节和肌肉疼痛,可伴有骨、关节损害。

3.实验室检查:血、骨髓培养阳性,或PCR阳性。

血清学检查:试管凝集试验抗体效价≥1:160有诊断意义。

【辅助检查】1.血尿便常规2.血培养,脑脊液、淋巴结穿刺液、浓汁培养3.心电图4.心肌酶谱、肝功、肾功5.胸部正侧位像6.骨关节像7.凝集实验,补体结合实验,PCR等【治疗原则】一、急性和亚急性感染1.对症和一般治疗2.病原治疗:(1)首选方案:利福平(600~900mg/d)和多西环素(200mg/d),连用6周。

(2)四环素和利福平联合治疗(3)有神经系统受累者:四环素2g/d,6周,加链霉素1g/d,3周。

二、慢性感染1.病原治疗:与急性和亚急性感染相同,必要时重复几个疗程。

2.脱敏治疗:少量多次注射布氏杆菌抗原。

3.对症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夏秋季有蚊虫叮咬史2.临床表现:起病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重型患者可有呼吸衰竭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80%以上脑脊液: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液或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辅助检查】1.血尿便常规2.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3.脑脊液乙脑特异性IgM抗体4.血清乙脑特异性IgM抗体5. 单纯疱疹、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特异性IgM抗体6. 心肌酶谱、肝功、肾功7. 心电图8. 胸部正侧位像9. 头部磁共振检查?脑脊液细菌培养?血细菌培养?【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隔离、防蚊,加强护理,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足够的热量二.对症治疗:1.高热: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持续高热伴反复抽搐者可用亚冬眠疗法2.抽搐:去除病因及镇静止痉(因高热者降温为主;脑水肿者加强脱水;痰阻脑乏氧者吸痰、通畅呼吸道;脑实质病变者镇静剂)3.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减轻脑水肿、人工呼吸器、呼吸兴奋剂、改善微循环4.循环衰竭:强心剂、升压药、补充血容量、注意酸碱及电解质平衡三.肾上腺皮质激素:慎重,如使用早期、短程用于重症病人四.抗菌治疗:如继发细菌感染选用抗生素五.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治疗:加强营养、护理,防止褥疮,避免感染,功能锻炼等麻疹【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冬春季节,未接种麻疹疫苗者易感2.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口腔粘膜斑,发热3—4天后皮肤充血疹,出疹3-5天后,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有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

布氏杆菌病怎样检查布病患者必做的三项检查【健康小知识】

布氏杆菌病怎样检查布病患者必做的三项检查【健康小知识】

布氏杆菌病怎样检查布病患者必做的三项检查
文章导读
杆菌病怎样检查布病患者必做的三项检查
布氏杆菌病对人体的健康损害是特别大的,因此我们在出现布氏杆菌病的症状后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切莫道听途说的乱用治疗药物,而因此耽误治疗让身体健康遭受更严重的伤害。

那么布氏杆菌病的确诊需要做怎样的检查呢?其实只需要做血象检查、细菌学检查、免疫学检查这三种检查就可以了。

一般布氏杆菌病在通过血象、细菌学检查以及免疫学检查之后就可以对此病进行准确的确诊了,而具体检查方法介绍如下:
1、血象检查,有百分之六十患有布氏杆菌患者在进行这项检查之后就可以发现白细胞有轻度减少的现象,而淋巴细胞却有相对增多的现象发生,并且在这种现象发生的同时大多数的患者血沉还会有增速的现象,而病程比较久的患者还会有轻度和重度贫血的症状发生。

2、细菌学检查,一般采用血液、鬼祟。

乳汁以及子宫分泌物都可以进行细菌培养,但由于要求严格的环境,因此在采集标本的时候最好是采用两份,一份用于含肝浸液的肉汤做培基之后在CO2孵箱中培养;而另外一份则放在一般的环境中进行孵育,一般培养的时间要超过两周才可以有比较准确的结果出现。

3、免疫学检查,这项检查主要包括的有血清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人球蛋白。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查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查

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动物和人不产生持久免疫 , 病 后再 感染 者不 少见 。牧 民接 羔为 主要传 染途 径 , 兽 医 为病 畜接 生 也 极 易 感 染 。此 外 , 剥牛 、 羊皮 , 剪 打 羊
毛, 挤乳 , 与病羊接触等均可感染 , 病 菌 从 接 触 处 的
破损 皮肤 进人 人体 。实验 室 工作 人员 常可 由皮肤 、 黏 膜感染细菌 , 进 食 染 菌 的生 乳 、 乳 制 品和 未 煮沸 病 畜

2 5 %抗原 被凝 集 , 仅 仅可 见颗 粒 , 液体 浑浊 ,
记 录符 号 为 “ + ”。无凝 集现 象 , 记 录符 号 为 “ 一 ”。
判定 标 准 。平 板 凝 集 试 验 的血 清 量 0 . 0 8 、 0 0 4 、 0 . 0 2和 0 . 0 l 毫 升加 入抗 原后 ,其 效 价相 当于试 管凝 集价 的 1: 2 5 、 1: 5 0 、 1: 1 0 0和 1: 2 0 0 , 判定 标 准也

吸管吸取 0 . 5 %石 碳 酸 生 理 盐 水 加 人 血 清 稀 释 管 内 2 . 3毫升 , 其 他 四管加 人 0 . 5毫升 。取被 检血 清 0 . 2毫
升加第一管混匀 , 吸取 1 . 5 毫升弃于消毒缸 内, 再 吸 0 . 5毫 升于 第 二管混 匀 ,再 从 第 二管 吸 0 . 5 毫 升 于第 三管 , 如此 类推 , 到最 后一 管 混 匀后 吸 0 . 5 毫 升弃 去 。
牲畜 , 则 判 为 阴性 。
2 平 板 凝 集 反 应
操 作 方 法 。取 清 净 玻 板 于其 上 用玻 璃 笔 划 成 4 个 方格 。试 验前 , 将 试验箱 电灯打 开 , 使 玻板 微 温 , 血 清 与抗原 的温度应 提 高到 与室 温近似 。 用0 . 2毫 升吸

布氏杆菌病的诊治

布氏杆菌病的诊治

布氏杆菌病的诊治概述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常见于家畜和野生动物,也可通过食物或水源传播给人类。

该病的症状包括持续发热、虚弱、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等,如果不及时诊治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诊断临床表现布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常表现为全身不适和轻微发热。

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长时间的高热、乏力、食欲不振、关节疼痛和运动障碍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肝脾肿大、皮肤疹子和心、脑等器官损害症状。

实验室检查布氏杆菌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检查:•血清学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来确定是否感染布氏杆菌;•细菌培养:通过宠物或野生动物的血液和组织标本进行培养,寻找布氏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 和 ELISA 等技术,可以对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布氏杆菌DNA 进行检测。

治疗抗生素治疗布氏杆菌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有:多西环素、链霉素、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头孢菌素等。

抗生素的选择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选择。

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针对不同的病情,医生还可以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方法。

如:•对于发热患者,可以采用退热药进行对症治疗;•针对肝脾肿大症状,可以采用止痛药和抗炎药进行治疗;•对于严重贫血或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可以采用输血或补液等支持性治疗。

预防布氏杆菌病的预防摄取措施是关键,包括:•合理的饮食卫生:避免喝未经消毒的水、吃未煮熟的食物等;•加强卫生防疫:保持宠物和家畜的卫生健康、定期消毒环境;•预防接触:避免接触有可能感染布氏杆菌的动物及相关物品;•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搔抓伤口等。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严重传染病,如果不及时诊治,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

而合理的卫生防疫和预防接触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需要大家关注并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羊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传染病,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如家畜、野生动物等)以及人类。

本文将介绍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方法和防治策略。

1. 检测方法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布鲁氏菌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2) 细菌学检测:通过培养和鉴定布鲁氏菌来确诊。

可以从患者的血液、骨髓、脑脊液、尿液等样本中分离出菌株,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检测和鉴定布鲁氏菌的核酸,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

(4) 其他检测方法:还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抗体检测等技术进行检测。

2. 防治策略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动物源控制:及时发现病畜,进行隔离和淘汰,防止蔓延感染。

同时加强饲养和管理,提高动物的抵抗力,减少传染风险。

(2) 人群防控:对于高风险职业人员(如养殖工作者、检疫人员等),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预防意识,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3) 疫苗接种:根据不同地区的病情和流行情况,选择安全、有效的疫苗进行接种,提高动物和人的抵抗力,减少感染和传播风险。

(4) 环境清洁消毒:加强养殖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如定期清理粪便、灭鼠杀虫等,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5) 健康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康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疫情,加强报告和信息共享,提高疾病控制的效果。

(6) 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共同研究布鲁氏菌的防治策略,提高疫情的监测和控制水平。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和防治策略是多方面的,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动物和人群的管理和防控工作,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风险,保障动物和人的健康。

布氏菌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布氏菌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布氏菌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血清学检查、肝脾B超、血象、免疫学1.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

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加。

有时可出现少数异型淋巴细胞。

血沉在急性期增速,慢性期则正常或偏高,持续增速提示有活动性。

2.病原体分离可从血液,骨髓,脑脊液,尿液,脓液等进行分离。

牛型布鲁菌初分离时不易生长,需有适当的二氧化碳环境。

因布鲁菌生长较慢,故各种培养需经孵育2~4周后仍无细菌生长,才能判为阴性。

但有人报告,如采用BACTEC9240血培养系统,则93%(90/97)可在5天内或97.6%(41/42)可在2~6天内检出。

最近的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血培养均可在7天内,骨髓培养均在4天内获得阳性结果。

一般认为血培养阳性率急性期高,慢性期低。

骨髓培养的阳性率较血培养高。

必要时可将标本接种豚鼠以分离布鲁菌。

有人建议,先将标本,特别是慢性布氏菌病的血液注入鸡蛋的卵黄中,37℃培养5天后,再将卵黄液转种到琼脂斜面上,37℃2~3天后观察,认为可提高阳性率。

3.免疫学检查(1)血清凝集试验:方法很多,常用者有试管法和平板法。

前者较灵敏,操作也较简单,特异性也较好,故一般实验室常用;后者操作更简单,灵敏性也高,但可有假阳性,故适用于筛查。

平板法也有很多种,其中以虎红缓冲液玻片凝集试验(RBPT)效果最佳。

凝集试验于病程第1周即可出现,第2~3周常呈强阳性。

试管法1∶100以上有意义。

病程中效价有4倍以上升高者意义更大。

但接种过霍乱菌苗、兔热病菌苗,布鲁菌菌苗或做过布鲁菌素皮内试验者均可使凝集效价增高,应当注意。

另外凝集反应可有前带现象(低稀释度时阴性,而高稀释度时反阳性)故稀释度至少应在1∶100以上。

发生前带现象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存在IgA抗体,有人认为与:IgA,IgG,IgM的比例有关,当以IgA抗体为主时就可出现前带现象。

凝集反应在急性期时阳性率很高,可达80%~90%,慢性期则较低,仅30%左右。

布氏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要点及注意事项

布氏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要点及注意事项

布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狗、猫等动物体内一种传播疾病的病原体,被认为是一种对人类有害的致病菌。

对于布氏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布氏杆菌微生物学诊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布氏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要点1. 标本的采集:在进行微生物学检测之前,需要采集患者相应的标本,常见的标本包括血液、骨髓、脑脊液等,其中以血液标本的检测最为常见。

2. 布氏杆菌的培养:采集到标本后,需要将标本进行培养,以寻找可能存在的布氏杆菌。

布氏杆菌的培养通常需要在富含营养物质的琼脂培养基上进行。

3. 布氏杆菌的鉴定:在培养出疑似布氏杆菌的菌落后,还需要进行鉴定确认。

常用的方法包括生化鉴定、血清凝集试验等。

4. 分子生物学检测:近年来,PCR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布氏杆菌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5.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一旦确诊患者感染了布氏杆菌,还需要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以确定对药物的敏感性,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布氏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注意事项1. 安全防护:在进行布氏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职业暴露。

2. 标本的有效采集:标本的采集是微生物学诊断的第一步,要确保采集到的标本具有充分的代表性,避免外界污染。

3. 培养条件的控制:在进行布氏杆菌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以保证培养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4. 鉴定方法的准确性:在进行布氏杆菌的鉴定时,需要使用多种方法相互佐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5. 结果的解读和报告:微生物学诊断的结果需要进行准确的解读,并及时报告给临床医生,以指导治疗。

通过以上要点及注意事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布氏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布氏杆菌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害的病原体,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布氏杆菌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又称波浪热,由布氏杆菌引起,临床上以长期低热、关节酸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的传染病。

(1)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检查:WBC正常或减少,其中淋巴细胞(L)或单核细胞增多。

(2)血清学检查:用凝集试验、ELISA等法,特异性抗体测定可为阳性。

(3)皮内试验:以布氏杆菌做皮内试验,如阳性,表示曾感染或正在感染本病。

(4)布氏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定:如为阳性,有确定诊断意义。

(5)病原学检查:血、骨髓、淋巴组织、脓性物或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培养,均可为阳性,其中以骨髓培养阳性率最高。

布氏杆菌病检查项:
1、白细胞(WBC或LEU)
2、白细胞分类(DC)
3、脑脊液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
4、T淋巴细胞
5、外斐反应(变形杆菌凝集试验,WFR)
6、布氏杆菌凝集试验(BAT)
7、腺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8、呼吸道合胞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

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临床意义】
(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白细胞分类(D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百分比(常用1.0表示100%)
【正常值】
(1)嗜中性粒细胞(N):成人0.40~0.75(40%~75%),儿童0.30~0.65(30%~65%)。

(2)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0.5%~5%)。

(3)嗜碱性粒细胞(B):0~0.01(0~1%)。

(4)淋巴细胞(L):成人0.20~0.45(20%~45%),儿童0.3~0.56(30%~56%)。

(5)单核细胞(M):成人0.02~0.06(2%~6%),儿童0.02~0.08(2%~8%)。

【临床意义】
(1)嗜中性粒细胞(N):增多或减少,同白细胞(WBC)。

(2)嗜酸性粒细胞(E):①增多。

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蚓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

②减少。

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

(3)嗜碱性粒细胞(B):①增多。

常见于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及铅、锌中毒等。

②减少。

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L):①增多。

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急慢性血液病、药物反应、变态反应、溶血性贫血等。

②减少。

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x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j素或淋巴细胞毒素等),免疫缺陷病,霍奇金病及尿毒症等。

(5)单核细胞(M):①增高。

常见于感染、血液病、胶原性疾病等。

②减少。

无临床意义。

脑脊液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阴性,但有时可见到一些污染菌,如枯草杆菌、葡萄球菌和类白喉杆菌等。

【临床意义】
如从脑脊液中查出细菌,而又非污染或误入,均应视为病原菌,对神经系统的细菌或真菌感染有诊断意义,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性疾患无诊断意义。

病理性脑脊液标本中可能出现的细菌如下:革兰阳性菌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消化链球菌、四联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炭疽杆菌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革兰阴性菌有脑膜炎奈瑟菌、卡他布兰汉菌、流感杆菌、沙门菌、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

其他还有新生(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钩端螺旋体。

T淋巴细胞(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百分比(%)
【正常值】
抗体致敏红细胞花环法或碱性磷酸酶一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为71.5%±6.2%。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和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

(2)降低:见于病毒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原发性细胞免疫缺陷病、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等。

外斐反应(变形杆菌凝集试验,WFR)(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OXl9≤1:40,OX2≤1:40,OXk≤1:40。

【临床意义】
一般情况下,1:40~80为可疑,1:160以上者可确定诊断。

效价增高,可能为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感染。

OXl9效价升高者,可能为流行性、地方性斑疹伤寒;OXK效价升高者,可能为恙虫病;OX19和OX2同时升高,为患洛杉矶斑疹热。

布氏杆菌凝集试验(BAT)(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小于1:40。

【临床意义】
效价增高,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双份血清测定,第二次凝集效价比第一次上升4倍者,有诊断意义。

腺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急性呼吸道疾病、结膜炎、婴儿肺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如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及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等。

原文地址:/jibing/37.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