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的使用禁忌

合集下载

蔬菜上施用生物农药应注意的问题免费范文

蔬菜上施用生物农药应注意的问题免费范文

蔬菜上施用生物农药应注意的问题近年来,蔬菜生产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农药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要做到既要控制病虫危害,又解决化学农药带来的问题,生物防治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有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对蔬菜和人畜安全、经济有效等优点,同时也存在见效慢、广谱性差等缺点,在使用上存在一些误区。

根据生物农药的这些特点,在蔬菜生产中使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选择适宜的生物农药种类。

生物防治的针对性强,必须对蔬菜的病虫害做出正确的诊断,然后对症下药,按不同的作用机理选择适宜的药剂种类。

以生物杀虫剂为例,苏云金芽孢杆菌(Bt乳剂)的主要标靶害虫是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对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却无能为力;阿维菌素是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对害虫主要是胃毒和触杀作用,几乎无内吸和熏蒸作用;烟参碱是植物性杀虫剂,对害虫有胃毒、触杀和熏蒸作用。

2.掌握合理的使用浓度。

要根据防治对象准确掌握用药浓度。

不同种类的害虫或同一种害虫的不同虫态,对生物杀虫剂的敏感程度不同。

因此,必须根据害虫的敏感程度选择不同种类的生物农药,并确定合理的施用浓度,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如菜青虫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t)和阿维菌素较为敏感,可用1%的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则对其不太敏感,应施用10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3.选准防治适期。

选准防治适期是决定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生物农药起效较慢,应注意田间病虫情报的监测,提早2~3天进行防治,一般应在害虫幼龄期虫量达到防治指标时进行防治。

如Bt乳剂必须在卵孵高峰至低龄幼虫期用药;斜纹夜蛾在2龄后分散,因此宜在初孵期群聚咬食时进行喷雾防治。

对于食量大的害虫,可直接喷雾,对在叶片背面取食的害虫,需将药液喷到叶片的正反两面。

4.注意施药环境条件。

生物农药一般怕强光照射,不耐高溫干旱,最好在傍晚和潮湿条件下施用,如雨后、棚室内等,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生物农药如何使用 生物农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物农药如何使用 生物农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物农药如何使用生物农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健康意识的提升,人民越来越喜欢绿色食品,所以以绿色无污染著称的生物农药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那么,生物农药如何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果?生物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呢?生物农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生物农药既不污染环境、不毒害人畜、不伤害天敌,更不会诱发抗药性的产生,是目前大力推广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

但是,使用生物农药必须注意温度、湿度、太阳光和雨水等四大气候因素。

1.掌握温度,及时喷施,提高防治效果。

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主要由蛋白质晶体和有生命的芽孢组成,对温度要求较高。

因此,生物农药使用时,务必将温度控制在20℃以上。

一旦低于最佳温度喷施生物农药,芽孢在害虫机体内的繁殖速度十分缓慢,而且蛋白质晶体也很难发挥其作用,往往难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试验证明,在20~30℃条件下,生物农药防治效果比在10~15℃间高出1~2倍。

为此,务必掌握最佳温度,确保喷施生物农药防治效果。

2.把握湿度,选时喷施,保证防治质量。

生物农药对湿度的要求极为敏感。

农田环境湿度越大,药效越明显,特别是粉状生物农药更是如此。

因此,在喷施细菌粉剂时务必牢牢抓住早晚露水未干的时候,在蔬菜、瓜果等食用农产品上使用时,务必使便药剂能很好地粘附在茎叶上,使芽孢快速繁殖,害虫只要一食到叶子,立即产生药效,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3.避免强光,增强芽孢活力,充分发挥药效。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着致命的杀伤作用。

科学实验证明,在太阳直接照射30分钟和60分钟,芽孢死亡率竟会达到50%和80%以上,而且紫外线的辐射对伴孢晶体还能产生变形降效作用。

因此,避免强的太阳光,增强芽孢活力,发挥芽孢治虫效果。

4.避免暴雨冲刷,适时用药,确保杀灭害虫。

芽孢最怕暴雨冲刷,暴雨会将在蔬菜、瓜果等作物上喷施的菌液冲刷掉,影响对害虫的杀伤力。

如果喷施后遇到小雨,则有利芽孢的发芽,害虫食后将加速其死亡,可提高防效。

生物农药使用五大注意事项_薛华

生物农药使用五大注意事项_薛华
4.为 提 高 防 效 和 安 全 性 能 , 可与部分低毒化学农药混用, 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公害。 但 高 效 Bt 禁 止 与 杀 菌 剂 和 强 酸 性农药混用, 也不能在桑园施 用。
5.在 大 棚 、 温 室 等 保 护 地 释放害虫天敌控制虫害时, 通 风口一定要用防虫网密封, 阻 止天敌飞出。
(薛 华)
合理“间、套、混”,不用再把农药喷
研究和实践证明, 把某些 作物通过间作、 套种或混种等 形式合理搭配种植, 往往可以 控制或减轻某些病虫害的发 生,从而收到“不施农药,胜施 农药”的效果。
麦棉套种 这种配植方法 对控制棉花苗期蚜虫十分有 利。由于小麦的屏障作用,麦套 棉不仅直接阻止棉蚜迁入,棉 田 温 度 也 要 比 单 作 田 低 l℃ 左 右, 苗蚜不用施药防治即可控 制为害。
中国农资
2012 年 5 月 25 日 星期五
农药 27 版
编辑:张艳潇 电话:010-63702118 邮箱:nzzk2001@163.com
如何将草甘膦母液治理落到实处
根 据 2009 年 农 业 部 、 工 信 部 第 1158 号 公 告 , 低 于 30% 的 草 甘 膦 水 剂 , 从 2012 年 起 将 禁 止在市场上流通。 然而, 草甘膦 母液治理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草甘膦母液治理, 除了企业自身 的道德约束, 更要政府法规做支 撑, 才会有强制力。 作为企业, 工艺创新应该有环保道德底线, 作为政府, 应该有清晰的政策导 向和可实施的措施。
将草甘膦母液治理落 到实处
一、 明确禁止母液配制各类 草甘膦制剂的行为
建议农业部、 工信部对于 1158 号 公 告 的 文 件 精 神 进 行 正 式公告解释, 政策必须由模糊转 向清晰。 只有将 “禁止任何形式 的母液配制草甘膦水剂行为” 作 为明确管理规范, 各种漠视环境 影响, 一切以成本为最终考量的 开发思路才会转变, 母液各种方 式配入的乱相才能有效遏制。

农药成分知识点总结

农药成分知识点总结

农药成分知识点总结在农业生产中,农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它可以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药成分是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药成分的种类和性质直接影响农药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农药成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农药成分的分类根据农药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方式,农药成分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调节剂等四大类。

杀虫剂是一种专门用于杀灭害虫的农药,包括有机磷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吡虫啉类杀虫剂、硫酰脲类杀虫剂和氨基嘧啶类杀虫剂等。

杀菌剂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农药,包括三唑类杀菌剂、酯类杀菌剂、氨基苯甲酰类杀菌剂和苯甲酰腈类杀菌剂等。

除草剂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治草本杂草和杂草的农药,包括草甘膦类除草剂、氧化乙草酯类除草剂、拟除草脒类除草剂和硝基乙草酯类除草剂等。

调节剂是一种专门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和促进产量的农药,包括生长调节剂、抗逆性生物激素类调节剂和果实发育调节剂等。

二、农药成分的作用原理1.杀虫剂:杀虫剂主要通过影响害虫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来起到杀虫作用。

例如,有机磷杀虫剂是通过抑制虫体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来杀灭害虫,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则是通过刺激害虫神经系统引起抽搐和麻痹而致死。

2.杀菌剂:杀菌剂主要通过影响真菌细胞膜、细胞壁和核酸代谢来起到杀菌作用。

例如,三唑类杀菌剂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来杀灭真菌,酯类杀菌剂则是通过影响真菌细胞膜脂肪的合成来起到杀菌作用。

3.除草剂:除草剂主要通过影响杂草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生长发育来起到杀草作用。

例如,草甘膦类除草剂是通过抑制杂草的甘氨酸合成酶来杀灭杂草。

4.调节剂:调节剂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生长的相关激素、酶和代谢物质来调节植物生长和促进产量。

例如,生长调节剂是通过影响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来调节植物生长,果实发育调节剂则是通过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和营养代谢来调节果实的大小和产量。

使用徽生物农药误区等2则

使用徽生物农药误区等2则

农家之友2012.03在当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无公害栽培中,微生物农药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微生物活体的使用效果,在其施用时要注意使用误区。

误区一:施用时温度过低。

有些农户在施用微生物活体农药时,不注意环境因素,不选择气温较高的天气条件下施用,甚至在冬天和早春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施用,故没有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这是因为生物农药施用时都要求较高的温度。

试验表明,在25℃~30℃之间,喷施后的微生物活体农药防治效果要比在10℃~15℃之间的高出1到2倍。

误区二:在干燥的天气下施用。

如晴天上午10点钟到下午4点钟前等高温干燥的天气条件下施用,农户反映效果不佳。

这主要是因为环境湿度不够。

如白僵菌,作为真菌杀虫剂,制剂主要含白僵活孢子,施用后通过直接接触虫体,或在用物上被害虫吃入消化道,在适宜的条件下孢子萌发,在虫体内繁殖,产生白僵菌素等,导致害虫缓慢死亡。

死亡虫体上的菌丝和分生孢子,通过接触或借助于气流又传播至其它健康虫体上侵染,从而造成流行,引起大量个体死亡。

落入土壤的白僵菌还能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再侵染虫体,继续起杀虫作用,后效明显。

因此,最好选择阴天、雨后或早晨等湿度大时施用。

误区三:不避太阳光。

没有避开高温、强太阳光的中午施用,引起药效下降。

微生物活体农药,最怕强太阳光照射。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着致命的杀伤作用,而且紫外线的辐射对伴孢晶体还能产生变形降效作用,因此要选择在下午4点钟以后或者阴天使用,效果会大大发挥。

误区四:使用后遭大雨冲刷。

芽孢最怕大暴雨冲刷,因为暴雨会将喷施的菌液冲刷掉。

如果喷施后5小时~6小时遇到小雨,不但不会降低药效,反而可提高防效作用,因为小雨对芽孢发芽大为有利,害虫一旦食后会加速其死亡。

所以要根据天气预报确定施用时间。

误区五:与杀菌剂混用。

如块状耳霉菌,作为一种真菌杀虫剂,药效是通过块状耳霉菌的活孢子作用来实现的。

施用后活孢子侵染蚜虫并致死,可持续传染,引起群体大量死亡。

生物农药的应用应注意几“看”

生物农药的应用应注意几“看”

生物农药的应用应注意几“看”随着人们越来越钟爱”绿色”食品,生物农药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心和兴趣。

目前,生物农药已在大田作物、蔬菜、果树、花卉上广为使用,但其使用效果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因素,克服和避免不利因素,提高生物农药的防效。

一、看天生物农药的使用效果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实际上,生物农药从喷洒于植物到昆虫取食或接触菌体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从害虫取食到死亡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时期易受外界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湿度、光照和风。

温度不仅作用于生物杀虫剂孢子,而且还作用于害虫本身,从而影响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毒性;湿度对生物杀虫剂孢子的繁殖和扩散有直接关系,湿度大,微生物孢子繁殖和扩散快,易感染和杀死害虫;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着致命的杀伤作用,因此在施用时应尽量避开强光,如下午4时以后使用效果较好风对粉剂生物农药的飘移和扩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微风下施用粉剂,作用效果最佳。

二、看地不同地区,生物农药的使用也不尽相同。

我国地域广阔,地区差异性较大,南方潮湿多雨,北方和西部地区干旱少雨。

生物杀虫剂只有在满足其生活所需的最佳条件时,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一方面在干旱地区要加大喷药用水量,造成一种高湿环境,易于微生物孢子的存活和繁殖;另一方面可在制剂中加入一些特定的高分子物质和增加溶液粘度的物质,如淀粉、动物骨胶、草木灰浸出液等,可以减少载体从喷洒出来的沉积液中蒸发,从而避免快速干燥的发生,提高使用效果。

三、看虫害虫是生物农药作用的对象,对于不同类型及特性的害虫,生物农药的使用方法也不同。

害虫一生有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各个发育阶段对生物杀虫剂的抵抗力不同,因此了解害虫所处的发育阶段,对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菜青虫一生可分为卵、幼虫、蛹、蛾四种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期有卵壳保护,蛹期有蛹体保护,老龄幼虫又有较厚的蜡质层保护,而成虫有翅可飞行,因此只有选择低龄幼虫期法喷药,才能充分发挥生物农药的效果,从而达到”治小,治早,治了”的要求。

生物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生物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生物农药使用注意事项生物农药是指由天然产生的有害生物、微生物和植物的产品,对农业害虫、杂草、病原微生物等进行防治的一种农药。

相比传统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具有环保、无残留、长效稳定等特点。

但是,生物农药使用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首先,正确选择生物农药。

农民在选购生物农药时,要确保购买的产品具有合法注册证书。

选择时应根据作物品种、害虫类型和发生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比较,选择适合的生物农药。

同时,还需要注意农药是否适用于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比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对生物农药的影响。

第三,避免使用与生物农药相抵触的农药。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或拮抗作用,农民在使用生物农药时要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

如果需要联合使用,应先进行试验,确保两种农药之间没有相互影响,以免降低防效。

第四,掌握正确的农药施用技术。

生物农药的施用技术对其防治效果至关重要。

农民在施药时应注意均匀喷洒或撒播,避免过量或不足,保证药剂能够充分覆盖作物和害虫,提高防治效果。

同时,也要注意施药机具的清洁和维护,以保证农药能够正常喷洒或撒播。

第五,做好农药使用记录。

农民在使用生物农药时应做好农药使用记录,包括施药时间、剂量、使用情况和防治效果等信息。

这不仅有助于及时掌握农药的使用情况,还能为今后的农药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最后,保证农药的安全储存和处置。

生物农药需要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并远离食品、饮用水和饲料等。

农民在使用完农药后,要正确处置残余的农药和包装物,遵循相关规定进行回收或安全处理,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总之,在使用生物农药时,农民应该合理选择、正确使用,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只有这样,生物农药才能发挥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确保农业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安全。

生物农药使用干货

生物农药使用干货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及植物提取物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生物农药如何使用生物化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是通过调节或干扰植物(或害虫)的行为,达到施药目的。

1.性诱剂性诱剂不能直接杀灭害虫,主要作用是诱杀(捕)和干扰害虫正在交配,以降低害虫种群密度,控制虫害过快繁殖。

因此,不能完全依赖性引诱剂,一般应与其他化学防治方法相结合。

如使用桃小食心虫性诱芯时,可在蛾峰期田间始见卵时结合化学药剂防治。

开包后应尽快使用性诱剂产品易挥发,需要存放在较低温度的冰箱中,一旦打开包装袋,应尽快使用。

避免污染诱芯由于信息素的高毒敏感性,安装不同种害虫的诱芯前,需要洗手,以免污染。

合理安放诱捕器诱捕器放的位置、高度、以及气流都会影响诱捕效果。

如斜纹夜蛾性引诱剂,适宜的悬挂高度为1~1.5m;保护地使用可依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小白菜类蔬菜田应高出作物0.3~1m;高秸秆类蔬菜田可挂在支架上;大棚类作物可挂在棚架上。

防止危害益虫使用信息素要防止对有益昆虫的伤害。

如金纹细蛾性诱芯对壁蜂有较强的诱杀作用,故果树花期不宜使用。

用于测报时,观测圃及邻近的果园果树花期不宜放养壁蜂和蜜蜂。

按规定时间及时更换诱芯2.植物生长调节剂选准品种适时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会因作物种类、生长发育时期、作用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应。

使用时应按产品标签上的功能选准产品,并严格按标签标注的使用方法,在适宜的使用时期使用。

掌握使用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不是“油多不坏菜”。

要严格按标签说明浓度使用,否则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如生长素在低浓度是促进根系生长,较高浓度反而抑制生长。

药液随用随配以免失效均匀使用有些调节剂如赤霉素,在植物体内基本不移动,如同一个果实只处理一半,会致使处理部分增大,造成畸形果。

在应用时注意喷布要均匀细致。

不能以药代肥即使是促进型的调节剂,也只能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起作用。

使用微生物农药时的注意事项

使用微生物农药时的注意事项

使用微生物农药时的注意事项
如果你的植物出现了病害,就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而微生物农药比起化学农药有着很多的优势。

但是毕竟是农药,对于人体还是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在使用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观花植物
1、把握好温度。

生物农药在喷施时,务必控制在理想的20℃适温以上,其奥妙在于这类农药的活性成分是由蛋白质晶体和有生命的芽孢所组成,一旦在低于上述温度下喷施,那么芽孢在害虫机体内的繁殖速度十分缓慢而且蛋白质晶体也很难发挥其作用,往往施后显不出防治效果。

据试验资料表明,在温度25—30℃条件之间,喷施后的生物农药效果要比在10—15℃之间的杀虫效率高出1—2倍。

2、勿在干燥的天气下使用。

生物农药对湿度的要求也极为敏锐。

环境湿度越大喷施生物制剂农药的药效越显着,特别是对粉状生物制剂农药尤为明显。

3、避开太阳光。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着致命的杀伤作用,科学试验表明,阳光直射30分钟,竟会使芽孢一举杀死50%,照射1小时后,其芽孢死亡率却高达80%。

因此,施药时间在阴天或者下午四点以后。

4、使用后怕大雨冲刷。

芽孢最怕大暴雨冲刷,所以要根据天气预报进行,因为暴雨会将喷施的菌液冲刷掉,失去杀伤力。

5、忌与杀菌剂混用。

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注意事项

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注意事项

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注意事项
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生物农药:根据水稻所面临的具体病虫害情况,选择适合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不同的病虫害可能需要不同的生物农药来进行防治。

2. 遵循使用说明:在使用生物农药前,仔细阅读并遵循生物农药的使用说明。

正确按照说明进行使用,包括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等。

3. 防止过量使用:生物农药虽然相对较安全,但过量使用仍可能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按照建议的剂量使用,不要盲目增加剂量。

4. 合理施药:选择适当的施药时机和方法。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选择适当的施药时间,以确保农药的最佳效果。

5. 与其他防治措施结合:生物农药可以与其他防治措施结合使用,如合理轮作、混作、无菌播种等,以提高防治效果。

6. 定期观察和检查:定期观察水稻苗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如果发现有病虫害存在,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如增加施药频次或更换药物。

7. 注意安全防护:在使用生物农药时,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和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8. 定期轮换农药:为了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生物农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

9. 注意农药残留期:使用生物农药后,要注意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期,避免超标使用,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时,需要综合考虑病虫害的类型、防治效果、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合理选择和使用生物农药,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生物农药的使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生物农药的使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生物农药的使用技术及注意事项作者:郝东川等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14期摘要: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有效、无污染等特点,但是在推广中却举步维艰。

调查发现农民缺乏对生物农药使用技术的掌握科学合理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更好地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因化学农药过量使用带来的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问题,本文简述了生物农药使用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为生物农药的使用及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生物;农药推广;使用技术中图分类号:S4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101 生物农药推广的背景意义长期以来,人们控制病虫害的手段主要还是依靠化学农药。

化学农药在防治病害虫的同时,也一同杀伤了天敌和其他有益生物,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同时,化学农药的长期、过量使用,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近几年“毒韭菜”、“毒生姜”、“毒西瓜”事件不断出现,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生物农药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限制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减少因化学农药过量使用带来的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问题,大力推广和使用更加安全、低毒、环保型的生物农药,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 生物农药在推广中的现状及问题尽管使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生物农药在实际推广中却举步维艰,目前一些国家的生物农药产量已经达到了10%,而我国的生物农药产量仅为1%。

因为农民在选择农药时,首先关心的是农药的防治效果,由于生物农药使用技术推广不到位,农民缺乏对生物农药使用技术的掌握,大部分农民简单地认为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在使用上没有什么区别,还是按照化学农药的使用方法,用药时间用药,生物农药的药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影响了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

而农民考虑是否采用生物农药的重要依据就是它的防治效果。

生物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生物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生物农药使用注意事项这些年来,生物农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取代了一些化学农药而用于种植生产中。

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说,生物农药不会对人畜造成危害,对农产的产量质量也更有保障。

不过我们在使用生物农药的时候也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的。

那么小编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生物农药使用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1、注意温度温度是我们在使用生物农药时需要着重注意的。

因为大部分时生物农药中,其活性成分都主要是通过有蛋白质晶体以及芽孢组成的。

而如果温度过低的话,那么芽孢在害虫中的繁殖速度将会明显下降,同时还会抑制蛋白质晶体的作用。

也有过专门的调查显示,在大约28度左右的温度中使用生物农药的话,那么其药效大约要比15度的温度下高出两倍左右。

2、注意湿度除了温度之外,湿度也是需要我我们多多注意的。

生物农药中的微生物一般都是喜欢生长在一个较为湿润的环境中的。

所以我们在使用生物农药的时候,田间湿度的保持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在喷洒粉状生物农药的时候,更要适当提高田间施入。

所以我们在喷洒生物农药时,最好时能够在早晚进行。

因为这个时候田间都是有露水的,能够保证菌剂良好的黏在作物上,促进芽孢的繁殖,提高农药效果。

3、注意光照生物农药的药效与光照也是有着直接联系的。

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着非常强的杀伤作用。

如果生物农药暴露在阳光下半小时的话,那么其中芽孢的死亡率便可达到将近一半。

而如果被阳光直射超出一小时的话,芽孢死亡高达80%。

除此之外,伴孢晶体如果受到紫外线的辐射的话,那么还会降低药效。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不可在阳光下使用生物农药,同时这也是为什么要在早晚使用生物农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4、注意雨水虽然湿润的环境对于生物农药的药效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雨水却会导致药效下降。

我们在使用了生物农药之后,如果遇到下雨天的话,那么雨水会将粘附在作物上的生物菌液冲刷掉,导致生物农药失去效果。

因此我们要注意观察好天气,如果喷洒后就下雨的话,那么则要及时补喷,然后做好遮雨工作。

使用农药十“不可”(病害,杀菌剂,生根,新农药,叶面肥,内吸性)

使用农药十“不可”(病害,杀菌剂,生根,新农药,叶面肥,内吸性)

使用农药十“不可”(病害,杀菌剂,生根,新农药,叶面肥,内吸性)1. 使用农药不可一味求新:在生产中,由于大棚菜种植时间长,往往病虫害增加且抗病性也越来越强,不少菜农朋友就误认为过去的老农药的效果不如以前了,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对新农药青睐有加,听信商家宣传新药,也不问新药的药理特性,价格如何,盲目购买。

难道新药的效果真像商家宣传的那样好吗?其实,新农药虽然有自己的优势,但它不是万能的,也不能完全取代老药。

因为新农药刚刚投入生产使用时,病虫害还没有对其产生抗药性,用量少、效果好,与老农药相比,的确有很大的优势。

如银法利对黄瓜的霜霉病效果很好,阿米妙收防治番茄叶霉病效果很好。

不过新农药的针对性和专一性强,杀菌剂不杀虫,杀虫剂不杀菌,能防治这类病害的对另一类效果不一定好,这是一般的规律和常识,所以说不能认为新药万能。

至于有的商家宣传他的新药是万能的,什么'土壤菌虫病毒统杀',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从近几年国内外生产的新农药来看,都是针对某一种或几种病害或虫害而研制的,不可能对众多的病虫害都有效果,切不可过度地迷信新药,所谓病害虫害都有很好效果的农药是不可能出现的。

如确实需要购买新药时,首先要看其标明对何种病虫害有效,是否具有内吸性。

因为频繁地使用内吸性农药,病虫害很容易产生抗性,使新药失去新的优势。

另外,购买新药时,要看有效成分和通用名,从有效成分上辨认该农药是否为新农药,不要被五花八门的包装和新奇的名字所吸引迷惑,误把摇身一变的老药当成新药。

当然,我们并不是一概排斥或否认新药,毕竟新农药的问世,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更多的药剂选择,但也不应由此就否定一些老农药。

因为有不少老农药还是很有生命力是久经考验的。

如一些触杀剂,没有产生明显的抗性而且价格较低,应充分使其发挥优势,或与新农药交替使用。

如老药百菌清是非内吸性杀菌剂,对多种真菌性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福美双可预防多种土传和叶部病害,在土壤消毒和叶片保护方面仍被广泛地应用。

主要农作物施药注意事项

主要农作物施药注意事项

主要农作物施药注意事项
枇杷、李、桃、木奈、杨梅、梨、杏、樱桃、山楂、草莓等作物对有机磷农药敏感,易产生药害,不宜使用。

桃、杏、梅、无花果对波尔多液敏感,不宜使用;对高浓度氧化乐果较敏感应先做试验确定适宜用药浓度后使用。

梨、柿对百菌清敏感,不宜使用。

茶叶等作物严禁使用乙酰甲胺磷等有机磷、氰戊菊酯等菊酯类和三氯杀螨醇等有机氯农药。

柑桔成熟期不宜使用73%克螨特,防止产生药害。

高梁、玉米、甘蔗等作物对敌敌畏、辛硫磷、久效磷、敌百虫等农药敏感,易产生药害,不宜使用。

蔬菜作物严禁使用乐果、氧化乐果、久效磷、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和三氯杀螨醇等有机氯农药。

大豆、菜豆等豆类作物对敌百虫、乐果、辛硫磷、波尔多液等农药敏感,易产生药害,不宜使用。

推荐用药:甘蔗、玉米等C4作物和桃、李等果树发生病虫害,建议用大生、世高防治病害;用乐斯本、农地乐、螨即死、绿色功夫等农药防治虫害。

蔬菜、茶叶等作物发生病虫害,建议用乐斯本、杀毒矾等低毒农药和天霸、天利、BT乳剂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简述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应注意的事项

简述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应注意的事项

简述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应注意的事项
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应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 病虫害监测:定期对水稻田进行病虫害监测,了解病虫害发生和流行程度,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 生物农药选择: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对于特定的病虫害,可以选择针对性的生物农药来进行防治,同时注意生物农药的安全性。

3. 施药注意事项:在施药时,要注意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生物农药,并遵守剂量和频次。

同时,要注意天气条件,避免高温、强风或降雨时施药,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4. 喷药技术:选择适当的喷药技术,如喷雾、喷粉等,确保生物农药能够均匀覆盖到水稻叶面和植株各个部位。

5. 定期观察:进行生物农药防治后,要定期观察水稻植株的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复发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防治措施。

6. 合理轮作:通过合理的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在选择农作物轮作时,要注意与水稻病虫害的关系,避免引起病虫害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7. 生态调控:通过采取生态调控措施,如增加花草杂草的种植、引入天敌等,可以提高水稻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程度。

总之,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中,应注意合理选药、正确施药、定期观察、合理轮作和生态调控等措施的综合应用,以保证防治效果和农作物的安全。

正确使用细菌生物农药注意事项.doc

正确使用细菌生物农药注意事项.doc

正确使用细菌生物农药注意事项
细菌生物农药是当前蔬菜无公害栽培重点推广使用的新型保护药剂。

由于使用时天气条件会直接影响到细菌性农药中的细菌活性,从而影响效果,因此在使用时须特别注意天气条件。

温度细菌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质晶体和有生命的芽孢。

在低温条件下,芽孢在害虫体内繁殖速度慢,蛋白质晶体也不易发生作用。

据试验,在气温25~30℃时施用细菌生物农药的药效比在10~15℃时提高1~2倍。

湿度细菌生物农药中细菌的芽孢喜潮湿环境,因此,使用时田间湿度越大,药效越高,尤其是喷施粉状生物制剂农药更应注意田间湿度。

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有露水时喷施细菌粉剂,以利于菌剂较好地粘在作物茎叶上,并促进芽孢繁殖,提高药效。

阳光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杀伤作用。

据试验,阳光直射0.5小时,芽孢死亡率达50%左右;直射1小时,芽孢死亡率达80%。

此外,紫外线辐射会使伴孢晶体变形降效。

所以,喷施细菌生物农药应最好在傍晚或阴天进行。

雨水喷施细菌生物农药后不久,如遇中到大雨,会将喷洒在作物茎叶上的菌液淋冲掉而降低药效;但如果在施药5小时后下雨,则不但不会降低防效,反而有增效作用。

什么农药不能用,农药的使用范围.doc

什么农药不能用,农药的使用范围.doc

什么农药不能用,农药的使用范围
农药用于有害生物的防除称为化学保护或化学防治,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称为化学调控。

那么什么农药不能用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农药的使用范围。

凡已订出“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品种,均按照“标准”的要求执行。

尚未制定“标准”的品种,执行下列规定:
1.高毒农药
不准用于蔬菜、茶叶、果树、中药材等作物,不准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与人、畜皮肤病。

除杀鼠剂外,也不准用于毒鼠。

氟乙酰胺禁止在农作物上使用,不准做杀鼠剂。

“3911”乳油只准用于拌种,严禁喷雾使用。

呋喃丹颗粒剂只准用于拌种、用工具沟施或戴手套撒毒土,不准浸水后喷雾。

2.高残留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氯丹,不准在果树、蔬菜、茶树、中药材、烟草、咖啡、胡椒、香茅等作物上使用。

氯丹只准用于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3.杀虫脒
可用于防治棉花红蜘蛛、水稻螟虫等。

根据杀虫脒毒性的研究结果,应控制使用。

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内,只准使用一次。

每亩用25%水剂2两,距收割期不得少于40天,每亩用25%水剂四两,距收割期不得少于70天。

禁止在其他粮食、油料、蔬菜、果树、药材、茶叶、
烟草、甘蔗、甜菜等作物上使用。

在防治棉花害虫时,亦应尽量控制使用次数和用量。

喷雾时,要避免人身直接接触药液。

4.禁止用农药毒鱼、虾、青蛙和有益的鸟兽
什么农药不能用,农药的使用范围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欢迎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

生物农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生物农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生物农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任玲
【期刊名称】《养殖技术顾问》
【年(卷),期】2014(0)12
【摘要】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生物农药现在在农业的生产中常常被使用,因为其毒性不高,给环境也不会带来严重的污染,具有不毒害人、畜,不诱发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细菌农药属活体制剂,其杀虫原理是细菌进入虫体后大量繁殖,产生有毒的伴孢晶体,扰乱害虫正常的生理代谢,使其死亡。

【总页数】1页(P326)
【作者】任玲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西岗子镇政府 164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微生物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J], 李慧
2.生物农药的使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J], 郝东川;梁彪;谭德龙;温华良;田瑞钧
3.使用生物农药注意事项 [J], 何永梅
4.生物农药使用五大注意事项 [J], 薛华
5.细菌生物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农药使用的五大禁忌
据调查,在我国生物农药主要应用于经济作物区和有机绿色种植项目,大田粮食作物很少有农户选择。

生物农药又称天然农药,系指非化学合成,来自天然的化学物质或生命体,而具有杀菌农药和杀虫农药的作用。

近些年随着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扩大,使得生物农药的需求逐渐上扬。

有关专家预测:在未来数年内,化学农药的预估市场成长率约为2%,而生物农药则为10%到15%。

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

我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

同化学农药一样,按照防治对象生物农药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
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在使用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几点,温度、湿度、光照、雨水以及一些化学药剂。

温度。

生物农药使用温度建议在20℃以上。

有实验证明在20到30℃的条件下,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比在10到15℃的时候高出1到2倍
湿度。

农田环境湿度越大,药效越明显,特别是粉状生物农药更是如此。

因此,生物农药在雨后阴天或早晚露水未干的时候使用效果好,在蔬菜、瓜果等食用农产品上使用时,务必使药剂能很好地粘附在茎叶上,使芽孢快速繁殖,害虫只要一食到叶子,立即产生药效,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光照。

尤其是微生物农药为芽孢杆菌类物质,活性物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着致命的杀伤作用。

因此,为了确保用药效果一定要避免强的太阳光,增强芽孢活力,发挥芽孢治虫效果。

这点与微生物肥料的使用禁忌相同。

雨水。

生物农药要避免雨天施药。

尤其植物源生物农药不耐雨水冲刷,施药后遇雨应当补施。

避免与一些化学药剂混合使用。

化学杀菌杀虫剂农药对生物农药真菌、细菌孢子、菌丝、芽孢生长有抑制损害作用。

特别是有机磷类抑制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发育达90%。

如块状耳霉菌,作为一种真菌杀虫剂,药效是通过块状耳霉菌的活孢子作用来实现的。

施用后活孢子侵染蚜虫并致死,可持续传染,引起群体大量死亡。

但作为一种活体真菌,如果与化学杀虫杀菌剂混用,主导作用物质被致死,自然就失去作用。

所以在使用生物农药时一定要格外注意。

(河北农粮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