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数字产品定价策略
《电子商务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电⼦商务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电⼦商务经济学》复习⼀、思考题(20道)1、电⼦商务经济学与⽹络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电⼦商务经济学(economics of e-commerce)是伴随因特⽹和电⼦商务的迅速发展⽽形成的⼀门新兴应⽤经济学分⽀。
电⼦商务经济学是将电⼦商务市场或在线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形成的⼀门新兴经济学,主要运⽤⼀般经济学⽅法分析电⼦商务市场的运⾏。
相同点:都属于信息经济学的范畴不同点:电⼦商务经济学侧重研究基于因特⽹或⽹络基础设施基础上的经济活动偏微观⽹络经济学侧重研究⽹络设施或⽹络服务定价等经济现象偏宏观2、摩尔定律的含义及对信息技术产业与IT⼚商发展的影响摩尔定律(1)含义信息技术产品的价格将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快速下降,信息技术产业的性能价格⽐将呈现不断递增趋势。
(2)意义※解释了信息技术产业⾼速增长的动⼒源泉;※摩尔定律对于分析电⼦商务市场中的⼚商技术创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3、梅特卡夫法则的含义及对电⼦商务市场的影响含义: ⽹络价值等于⽹络节点数的平⽅,⽹络价值随着⽹络⽤户数量的增加⽽呈指数增加。
梅特卡夫法则的意义*⽹络存在边际效⽤递增效应.*⽹络价值取决于⽹络规模.*⽹络内的⽤户在信息产品兼容和共享基础上,能提⾼兼容⽹络的价值⼤体⽽⾔,摩尔定律加上产业合流现象形成到处信息化,梅特卡夫定律再把到处信息化的企业,以⽹络外部性的乘数效果加以连结,终于造就⼀个规模可与实体世界相媲美,充满了⽆数商机及成长潜⼒惊⼈的全球化电⼦商务市场。
梅特卡夫定律指出了从总体上看消费⽅⾯存在效⽤递增-即需求创造了新的需求。
4、⽹络市场的外部性表现与启⽰外部性含义*在⽣产或消费过程中给他⼈带来⾮⾃愿的成本或收益,⽽这种成本或收益并未由引起成本或接受收益的主体承担(萨缪尔森)*⼀个经济主体的⾏为对另⼀经济主体的福利产⽣影响,⽽这种影响并未在交易⽅函数中加以体现。
(2)外部性的分类按照外部性的类型划分消费的外部性、⽣产的外部性技术的外部性、环境的外部性按照外部性的影响划分外部正效应、外部负效应(3)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公共产品含义任何⼀个经济主体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他⼈对同⼀产品消费所获得的效⽤。
新产品的定价策略
价值导向定价
总结词
根据产品的价值来制定价格。
详细描述
这种定价策略侧重于产品的功能、品质、品牌形象等价值因素。通过评估产 品的价值,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价格,以反映产品的质量和价值。
03
定价策略的方法
单一产品定价法
成本导向
根据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成 本、研发成本等来设定价格,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需求定价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特点、 购买习惯、支付能力等因 素来动态调整价格,以实 现销售最大化的目标。
市场定价
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竞争 对手的定价等因素来动态 调整价格,以实现销售最 大化的目标。
04
定价策略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Apple的定价策略
高端市场定位
苹果产品一直以高质量和独特 的设计著称,定价上也采取了 高端市场定位,确保产品在市
如何平衡消费者需求和企业利润
需求调研
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挖 掘消费者痛点和期望,为 产品定价提供依据。
竞争分析
关注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 和产品特点,为企业制定 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
灵活定价
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态势 和企业目标,灵活制定和 调整价格,实现消费者和 企业双赢。
如何优化定价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微软采用软件即服务(SaaS)定价模 式,将软件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用 户按需付费使用,降低了用户的初始 投入成本。
微软将多个产品捆绑在一起销售,如 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套件捆绑 在一起销售,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 销售额。
03
高价策略
微软在某些领域采取高价策略,如企 业级市场和高性能计算市场,以确保 利润最大化和技术领先地位。
根据产品特点、市场需求、成本等因素,制定合理的 价格策略。
数字产品定价中传统经济学方法失灵原因及定价策略_曹萍
就可以越高;相反,消费者对低市场规模的产品只愿
意出较低的价格。另一方面,由于数字产品的边际成
本几乎为0,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渐
下降。
如果以供给量为自变量,价格为因变量,可以
仿照传统经济学中的供给曲线推导出数字产品的
供给曲线(如图7)。由于数字产品市场中供应量(市
场规模)对价格的影响作用,所以可归纳为:随着产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所以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
斜,而边际成本递增效应又使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
斜。市场均衡点是唯一的、确定的,它就是需求曲线
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可见均衡原理产生的实质是消
费者的边际效用递减和厂商的边际成本递减,它产
生的是一种负反馈机制,使产品的市场移动和市场
份额最终能达到一种可以预见的均衡。
而在数字产品市场中,通过前面对市场中供给
种压力下,很多企业不得不以此作为吸引顾客的一
种手段。为了在未来市场中占有先机,获取利润,免费
定价策略是很有效的手段。首先,网络中有不收费的
传统,消费者往往认为网络信息应该是免费的;其
次,由于因特网的开放性、互动性以及信息透明度
的提高也给网络营销定价带来了向下的压力。
(三)捆绑销售
由于对侵犯版权的担心和实物市场的影响,一
价 格 P
Q*
需求量Q
图6 网络产品市场需求曲线图
传统经济学中,供给曲线朝右上方倾斜,是由
于边际成本递增的原因。然而,在边际成本递减和
不变(如数字产品)的情况下,产品的供给曲线是什
么样的呢?
数字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为0,数字产品供应商
的平均成本无限接近于0。因此,对厂商来说,价格对
其愿意提供的产品数量的影响十分有限,即使产品
软件产品价格定价策略指南
软件产品价格定价策略指南第一章简介软件产品价格定价策略是指软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特性和竞争环境等因素制定的销售价格。
正确的价格定价策略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盈利并满足市场需求。
本指南旨在探讨软件产品价格定价的一些常用策略,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策略。
第二章竞争定价策略竞争定价策略是基于对竞争对手定价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而制定的。
企业可以选择领先定价、跟随定价或差异化定价。
领先定价即优于竞争对手的定价,可以通过在产品特性、性能、服务等方面进行增值来实现。
跟随定价则是与竞争对手的定价保持一致,适用于竞争激烈的市场。
差异化定价是基于产品差异化特性而制定的,通过提供独特的功能或服务以赢得客户。
第三章价值定价策略价值定价策略是基于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而制定的。
通过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愿意为产品付出的价格,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品牌形象来决定定价。
基于产品的创新性、品质和性能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品牌的声誉和信誉,企业可以制定高于市场平均价的价格。
同时,还需考虑客户对产品的认可程度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以确保定价的合理性。
第四章成本定价策略成本定价策略是基于产品生产和运营的成本来制定的。
企业需要全面了解产品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确定所需的利润率。
通过将成本与预期销售量相除,得出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再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决定适当的定价水平。
成本定价策略适用于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以确保企业能够实现盈利并覆盖成本。
第五章折价定价策略折价定价策略是通过对产品进行价格优惠来吸引客户。
折扣可以通过季节性促销、购买多件获得折扣、特定群体的折扣等形式实施。
折价定价策略适用于促销销售、清库存以及吸引新客户等情况。
然而,企业应注意折扣力度的控制,避免长期折扣对品牌形象和利润率造成负面影响。
第六章动态定价策略动态定价策略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来调整价格。
通过使用价格弹性模型和市场数据分析工具,企业可以确定最佳的定价水平。
常见的几种定价策略
常见的几种定价策略来源:互联网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中不同变化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制定出适合市场变化的商品价格,进而实现定价目标的企业营销战术。
(一)新产品定价策略新产品的定价是营销策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它关系到新产品能否顺利地进入市场,能否站稳脚跟,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外关于新产品的定价策略,主要有三种,即取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和满意定价策略。
1、取脂价策略取脂定价策略,又称撇油定价策略,是指企业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投入期或成长期,利用消费者的求新、求奇心理,抓住激烈竞争尚未出现的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将价格定得很高,以便在短期内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尽快地收回投资的一种定价策略。
其名称来自从鲜奶中撇取乳脂,含有提取精华之意。
案例1:柯达如何走进日本柯达公司生产的彩色胶片在70 年代初突然宣布降价,立刻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挤垮了其它国家的同行企业,柯达公司甚至垄断了彩色胶片市场的90%。
到了80 年代中期,日本胶片市场被富士所垄断,富士胶片压倒了柯达胶片。
对此,柯达公司进行了细心的研究,发现日本人对商品普遍存在重质而不重价的倾向,于是制定高价政策打响牌子,保护名誉,进而实施与富士竞争的策略。
他们在日本发展了贸易合资企业,专门以高出富士l/2 的价格推销柯达胶片。
经过 5 年的努力和竞争,柯达终于被日本人接受,走进了日本市场,并成为与富士平起平坐的企业,销售额也直线上升。
2、渗透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又称薄利多销策略,是指企业在产品上市初期,利用消费者求廉的消费心理,有意将价格定得很低,使新产品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吸引顾客,占领市场,以谋取远期的稳定利润。
3、满意价格策略满意价格策略,又称平价销售策略,是介于取脂定价和渗透定价之间的一种定价策略。
由于取脂定价法定价过高,对消费者不利,既容易引起竞争,又可能遇到消费者拒绝,具有一定风险;渗透定价法定价过低,对消费者有利,对企业最初收入不利,资金的回收期也较长,若企业实力不强,将很难承受。
微软的营销策略
微软的营销策略微软的营销策略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微软近年来采取的一些关键营销策略。
1. 多元化产品线:微软不仅提供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还扩展了产品线,如云计算服务、搜索引擎、游戏主机等。
通过多元化产品线,微软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和用户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 创新技术:微软一直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
例如,他们发展了人工智能技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体验和解决方案。
这些创新技术也使微软更具吸引力,并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3. 云计算服务:微软通过Azure云平台提供云计算服务,吸引了许多企业和开发者。
他们提供灵活的云服务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降低IT成本并提高效率。
微软将云计算服务作为其重要的增长引擎,并通过广告宣传和合作伙伴关系来促销和推广。
4. 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微软与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如戴尔、思科、富士通等。
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帮助微软推广其产品和服务,还增强了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5. 战略收购:微软通过战略收购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他们收购了诺基亚移动业务,进军智能手机市场。
此外,微软还收购了许多其他公司,从而扩大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范围。
6. 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微软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和数字广告进行市场推广。
他们积极参与社交媒体交流和互动,并利用数字广告技术将产品和服务展示给潜在客户。
7. 教育和培训:微软通过教育和培训计划吸引用户,提高产品使用率。
他们提供免费的教育软件和在线培训资源,帮助学生和教育机构有效地使用微软产品和技术。
8. 品牌形象塑造:微软通过广告和市场推广活动塑造其品牌形象。
他们强调自己的创新能力、技术领先性和用户体验,以吸引更多客户并增强品牌忠诚度。
综上所述,微软采取了多样化的营销策略来推广其产品和服务。
通过创新技术、云计算服务、品牌塑造和战略合作等手段,微软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与竞争对手保持差异化竞争,并不断满足用户需求。
最新-数字化产品的定价策略研究 精品
数字化产品的定价策略研究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商贸领域,电子商务在商贸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中才出现了很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其中物流的配送在我国占据着企业单位成本的25--30,但在发达国家只占10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的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的2-3倍。
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而对于那些几乎不需要依赖于人力、物力来实施物流配送的产品――数字化产品的网上销售,应该说是有其独特性的优势。
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条件下,数字化产品最适宜于网上电子商务。
在营销理论中,价格策略直接决定着企业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以及市场份额的大小和盈利率的高低。
同时价格也是营销经理们所能控制的最敏感的一个变量。
由于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产品有其自身的特征,导致定价方法有别与传统的营销策略。
因此价格策略也必然是网上数字化产品营销的一个重要内容。
许多公司特别是经营信息密集型产品或服务的公司仓促拥入网络领域,新的业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数字化产品包括服务。
但是,许多企业未能认真考虑电子市场区别于有形物理市场的本质,将因特网上的商务看作传统商务的延伸或新增加的分销渠道。
他们在新的环境下应用老的商务规则和传统的营销策略,这也是目前这样的公司很少有赚钱的原因之一。
此现象意味着传统的商务和营销规则至少在数字化产品方面是不适用的。
考虑新的营销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数字化产品是指可以经过数字化并能够通过如因特网这样的数字网络传输的产品。
在目前的电子市场上,数字化产品主要是信息产品。
普遍的分类方法是将数字化产品划分为工具类、内容类和在线服务类。
工具类比如计算机软件等;内容类如股票行情和金融信息、新闻、搜索、书籍、杂志、音乐影像、电视节目、在线学习和虚拟主机的服务等;在线服务类有常见问题解答和在线技术支持、售后的客户关系管理等。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等新的商业运作方式成为我国因特网普及的推动力量,如何使其有积极性生产数字化产品或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服务,是促进其加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电子商务市场中数字产品定价策略研究
“ 网络 价值 以用 户数量 的平方 的速度 增长 ” 。这一特 性使 得顾 客在 购买前 就 已经受 到 了约 束 , 比如 在选
需要 物质 承载 和特定 形式 的包 装 。 产 品定 价是 企业 最 重 要 的营 销 决策 之 一 , 格 价 对产 品销售 量 、 市场 占有率 和获利 性都 有很 大影 响 。
产 商可 以利用 数字 产 品的可变 性升 级现有 用 户的低
版 本软 件 , 克服 由不可 破坏性 带来 的问题 。 来
四、 字产 品的定价策 略 数 由于数 字产 品具 有独特 的物理特 点和经 济学特 性 , 能简单 地应 用传 统产 品 的定价 方法 对 数字 产 不 品进行 定价 。 下面将重点 探讨数 字产 品的定价策 略。
( ) 别定价 策略 。差 别定 价策 略指的是商 家 一 差 以不 同的价格来 销售 同一 种产 品或 服务 。差 别定价
了数 字 产 品独 有 的物 理 特 点 和 经济 学 特 性 , 在此 基 础 上 分 析 了 适合 电子 商 务 市 场 中数 字产 品 的定 价 策 略 。 关 键词 : 子 商务 ; 字产 品 ; 价 策 略 电 数 定 中 图分 类 号 :0 53 F4 .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8 8 (0 )- 17 0 10 — 8 12 10 0 2 — 2
压缩 软件 , 用期 限往往 只有一个 月 , 使 之后会 提醒 消
费者 购买 。 商通过提 供这些 免费产 品 , 厂 可以 占领市
常见的几种定价策略
常见的几种定价策略来源:互联网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中不同变化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制定出适合市场变化的商品价格,进而实现定价目标的企业营销战术。
(一)新产品定价策略新产品的定价是营销策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它关系到新产品能否顺利地进入市场,能否站稳脚跟,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外关于新产品的定价策略,主要有三种,即取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和满意定价策略。
1、取脂价策略取脂定价策略,又称撇油定价策略,是指企业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投入期或成长期,利用消费者的求新、求奇心理,抓住激烈竞争尚未出现的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将价格定得很高,以便在短期内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尽快地收回投资的一种定价策略。
其名称来自从鲜奶中撇取乳脂,含有提取精华之意。
案例 1:柯达如何走进日本柯达公司生产的彩色胶片在 70 年代初突然宣布降价,立刻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挤垮了其它国家的同行企业,柯达公司甚至垄断了彩色胶片市场的 90%。
到了 80 年代中期,日本胶片市场被富士所垄断,富士胶片压倒了柯达胶片。
对此,柯达公司进行了细心的研究,发现日本人对商品普遍存在重质而不重价的倾向,于是制定高价政策打响牌子,保护名誉,进而实施与富士竞争的策略。
他们在日本发展了贸易合资企业,专门以高出富士 l /2 的价格推销柯达胶片。
经过 5 年的努力和竞争,柯达终于被日本人接受,走进了日本市场,并成为与富士平起平坐的企业,销售额也直线上升。
2、渗透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又称薄利多销策略,是指企业在产品上市初期,利用消费者求廉的消费心理,有意将价格定得很低,使新产品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吸引顾客,占领市场,以谋取远期的稳定利润。
3、满意价格策略满意价格策略,又称平价销售策略,是介于取脂定价和渗透定价之间的一种定价策略。
由于取脂定价法定价过高,对消费者不利,既容易引起竞争,又可能遇到消费者拒绝,具有一定风险;渗透定价法定价过低,对消费者有利,对企业最初收入不利,资金的回收期也较长,若企业实力不强,将很难承受。
微软公司营销策略
微软公司营销策略微软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营销策略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微软公司的营销策略的一些关键要点。
1. 多元化产品组合:微软公司的产品组合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云计算服务、网络搜索引擎、游戏和娱乐等多个领域。
通过丰富的产品组合,微软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从而提高市场份额。
2. 创新技术:微软公司一直致力于在技术领域不断创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
例如,微软推出的Windows操作系统不断更新升级,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微软的Surface系列产品引入了可触控的界面,创造出全新的使用体验。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微软能够保持竞争优势,吸引更多客户。
3. 与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微软公司与其他公司和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与硬件制造商合作,微软的软件可以预装在新电脑上,从而扩大其市场份额。
与开发者和第三方软件提供商合作,微软可以提供更多的应用和服务,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差异化竞争优势。
4. 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渠道:微软公司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渠道。
在线上,微软公司通过官方网站、电子商务平台和应用商店等渠道销售产品和服务。
在线下,微软通过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和服务中心,与合作伙伴合作,进一步提供支持和增值服务。
这种组合的销售渠道能够更好地覆盖各种市场,提高销售额。
5. 针对不同市场的个性化营销策略:微软公司针对不同的市场和客户,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例如,在发展中国家,微软公司推出了适应当地市场需求和购买力的特别优惠和定价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对于企业客户,微软提供专门的企业解决方案和支持,满足其特定需求和要求。
综上所述,微软公司的营销策略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战略,涵盖了产品组合、技术创新、战略合作、销售渠道和个性化营销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策略,微软能够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微软产品战略
微软产品战略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伟大的公司必然有伟大的产品,也必然有杰出的产品发展与营销策略.从某种意义而言,微软的成功在于通过其卓越的软件产品,在艰深难懂的电子机器和易学易用的高科技产品之间架起了一座桥,过桥收费则成就了微软.微软:系统论构建的软件帝国3月15日起,微软在中国的正版用户免费服务有效期从此前的90天延长至最少5年,这是微软在中国推广正版增值计划的最新内容之一,也是微软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战略调整.1975年,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立微软公司Microsoft,开始了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三十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微软始终保持着强大产品创新能力和和卓越的市场营销能力,建立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利润引擎,并在IT产业积累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微软对基于微软产品平台的生态系统持续进行自我更新,努力创造和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应用体验,不但巩固和扩大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并在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中创造出新的利润模式,赢得二十多年的辉煌.到2003年,微软在全球拥有60个分支机构或子公司,接近40,000名员工,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创新能力,拥有400余亿美元的现金贮备和每年平均近二百亿美元的盈收,缔造起一个股票市值超过3790亿美元,年平均销售额高达二百亿美元的软件帝国.产品客户化的典范任何营销策略都是籍于产品本身的,因此,产品的重要性在营销中就成了一个不必要谈的话题.而微软的做法,在深入分析客户需求,构建客户化产品研发机制,发展充分满足客户应用需求的产品体系方面,也堪称典范.在一定意义上,微软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其产品右上角的小叉叉为代表的客户化应用模式.因为用户一旦熟悉了该位置的关闭功能的使用,并建立了那些诸如拷贝,粘贴等方便功能,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强消费者的使用黏性和转换成本.这同时意味着习惯于使用微软的产品用户,将会很难耗费时间和精力去转换使用其他角上没有小叉叉的产品.在多年的发展中,微软逐步完善了一套模块化的产品系统架构.各个产品模块既保持相对的应用独立性,可以持续扩展和升级以强化产品应用功能;同时又可实现无缝联结,不同产品模块在应用功能上又有相通之处,方便用户在不同应用模块之间的互操作性.微软在Windows上发展了一个开放的操作系统平台,鼓励合作伙伴在微软平台发展更多的应用产品体系,进一步扩展了基于微软产品体系的应用生态系统,在成长为主流应用的进程中发展成为产业标准平台,建立了牢不可破的竞争优势.在微软的研发团队中,产品规划人员通常会做很多研究,通过跟踪市场用户,做市场调查,看行业的报告,分析市场需求,进而确定据有前瞻性产品三到五年的发展规划.产品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把产品推向市场.包括决定产品的定位、包装.最重要的一点是向用户传达一个什么信息.也就是用户为什么买你的产品,或者升级到你的产品.微软同时建立了几乎与开发人员相等的产品测试团队,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站在客户角度独立完成产品测试,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应用功能.在多年的发展中,微软始终将产品的易用性放在首位,持续增强产品功能,构建和完善了基于7个关键标准强大的产品系统架构,通过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持续的产品创新与升级机制,在培养和巩固了用户使用习惯中,建立了强大的产品控制力.持续的产品创新与发展之路在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发展历程中,大多数产品都要经历从初创期到发展期到成熟期到衰退期几个阶段,如果没有持续的产品创新,要幺是产品逐渐老化,市场日趋饱和,盈利能力迅速下降;要幺不能适应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客户所抛弃;要幺被迅速发展的竞争对手所超越.动态演进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在对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探讨中,有两种可能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有助于帮助企业建立长效的产品创新发展与运营管理机制:一种模式是改进和提高现有的产品创新机制,努力延长单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另一种模式是通过分层次实施单个产品的利润倍增模式、产品延伸、品牌拓展和多品牌策略设计,将单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发展为系统的动态演进过程,有效延长整个系统的生命周期,以保持系列企业品牌的持久影响力,降低系统风险,为企业创造稳定的长期利润,帮助企业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产品生命周期动态演进管理模式图回眸望去,在微软发展的历史上,Windows不断地升级换代对微软的成功至关重要.随着不断升级的Windows,微软画出了一张由数条生命周期组成的卓越的始终处于成长期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为微软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微软紧密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容量的变化及时推出创新产品,其产品体系基本上每两、三年实现一次升级.在旧版Windows的市场趋于饱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时,微软即时推出新版的性能更加完善,功能更为强大的Windows,并且随着Windows等系列产品的每一次升级.微软公司都提前散布市场消息,发布测试版,开展声势浩大的市场活动.微软在1995年推出了Windows95,在1998年的时候出了Windows98,2000年的时候推出了Windows2000, 2002年推出了XP.微软通过不断地产品升级,激发新的市场应用需求,推动客户升级,使Windows总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始终处于成长和发展期中,拉开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差距,保持了更加强劲的增长能力和盈利能力.微软WINDOWS系列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图大巧若拙的模仿创新策略在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高科技行业,新产品开发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众多产品创新中注定要失败很多次才能涌现出一两个成功者,无数企业在耗去无数的人力、时间和费用后中遗憾的失败甚至走向消亡.依托雄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微软在紧密跟踪技术发展前沿,实施资助创新研发的同时,也有意识地部分采取“技术跟随”的战略.微软紧盯着市场上冒出的任何新的技术动向,密切观察新技术对市场的潜在影响力,分析新技术与微软现有产品技术的结合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制高控制力.许多新技术产品在研发阶段就因不成熟而夭折了,或未能通过消费市场的残酷检验,有少数生存下来的可能就代表着未来的强大生命力.当这少数新技术生存下来并被证实了巨大的潜在价值时,微软即可实施“跟随”策略,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产品,或者直接购买原创产品直至公司,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对于暂时没能为己所用的产品,微软则会适时宣布“正在研发同类产品开发,近期上市”的消息,影响大众的消费预期,打击该类产品公司的投资者和订单收入,因为客户宁可等待微软……通过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有效的“技术跟随”战略,微软省去了大量的研发经费、人力、时间,最有效地利用全行业的创造智能,避免了过多投资在错误的研发方向,并且始终主导着产业发展的方向.灵敏快速的产品创新能力微软的比尔盖茨及其精英团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常常能够敏锐地发现那些可能拥有广泛市场前景和清晰盈利模式的产品,并且敢于承担风险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研发力量,用最快的速度去寻找和开发出相应的产品.在很多时候,微软并非最佳的技术先驱,但却是最佳的产品大师和市场领袖.微软擅长“不择手段”地去快速获取新技术,并对有市场前景的某项技术上进行深入地探索和完善,并有效地将那些原来并不相干的技术组合到一起形成具有某些全新功能的产品,然后在第一时间把这种也许还不完美但绝对有创意且方便操作的产品推荐给客户.虽然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直到Windows95才开始算得上一种较为稳定的产品,但从开始,人们已经接受并开始越来越迷恋上了这个所见及所得的创造性的应用产品,虽然及产品漏洞百出而饱受批评,但毕竟满足了消费者在一定阶段的应用需求,并且占据了行业的有力位置,随着产品持续的更新发展,以及日益强大的应用功能,和的让产品的应用日趋广泛,微软以在桌面操作系统中占据了牢不可破的市场主导地位.守正出奇的营销策略客户化的产品命名体系微软的多数产品外观消费者只需有100个左右的英文词汇及可识别, 同时微软设计了众多形象美观的LOGO图形,方便大众的认知、记忆与传播,便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并节省了大量的产品或品牌的推广费用.如:1.文字处理工具 Word 意义:词、单词,谈话、言语,消息、音信;承诺,诺言,保证;命令、口令;格言2.商业排版出版工具 Publisher 意义:出版者,发行人3.因特网浏览器 Explorer explorer意义:探索者、勘探者,探测员、探险者,探测机、探查器,探索器具.借此反映因特网浏览器所具有的浏览、探索、探险功能.微软LOGO实例与产品研发密切配合的营销策略二级众所周知,在微软的发展历程中,很多产品在推出时并非完美,饱受诟病.但从营销战略的角度望去,微软的市场活动与产品开发和推广配合的在微软30年的产品发展历程里,微软将技术型的产品命名发展完善为简单、直观、通俗易懂的产品命名和LOGO设计体系,并营销技术日趋炉火纯青,很好地扩大了产品的品牌认知度.精彩绝伦,颇为经典.微软通过率先发布产品研发信息,广为发布测试版软件,有效的打击了竞争对手,抢占市场先机.在产品研发阶段,微软就持续发布产品研究计划和开发进度信息,创造客户期待、打击竞争对手.随着产品开发的进展,微软发布持续更新的测试版产品,进一步了解用户需求,修改完善产品、培养使用习惯、预热市场.同时微软及时向推出产品占领市场, 围绕产品升级和新品发布开展强有力的市场活动,并大力宣传新产品的新特性,推动客户升级产品.例如微软对其新版的Office2003产品就重点强调对XML等网络应用,追加了能够顺利地对部门内部文件进行管理的功能等;强调Word中最大的改进是“同一部门中的多名用户同时编辑同一个文件”、即在协同工作中非常有效的新功能“Document Workspace文件工作室”.尤为重要的是微软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判断和快速反应能力.微软在发展中屡屡抢占先强占市场先机,能够适时研发和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抢占市场,再进一步通过持续地补丁和升级完善产品,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高举高打的市场推广活动一直以来,微软在市场推广方面都不惜血本,微软公司的一系列的销售活动也都紧跟着微软市场推广活动的鼓点大步前进.1995年,微软在发布性能日趋成熟的Windows95的时,耗资5亿美元在全球大力推广,并邀请摇滚歌王演出助阵.Windows95之发布如火山喷发般灿烂,也让微软及其视窗操作系统更加声明远扬,为后来的微软系列产品的市场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10月25日,微软在纽约一家豪华剧院如期举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仪式,以热烈庆祝最新版的操作系统旗舰产品Windows XP的上市,盖茨说,“我们想通过这件事让整个世界知道,纽约仍然是实力与意志的象征.”在后面几个月内,微软在系列产品营销方面投入10亿美元,单单Windows XP一件产品,就拨出了2亿美元,用于在电视和印刷媒体上做广告.2003年10月25日,微软公司举行了MSN 8盛大的发布活动.市场宣传费用超过3亿美元,在发布会上,盖茨宣布微软将与迪斯尼合作,在MSN 8网络服务中推出迪斯尼公司的内容产品.在其它高科技公司营销活动相对低调,尽力缩减广告开支的大环境背景映衬下,微软强有力的市场营销独树一帜.发展产业生态系统,成就王者之道在成就微软辉煌的众多因素中,客户至上的发展原则、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和卓越的产品创新能力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微软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适应社会和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致力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由客户、硬件制造商、第三方软件软件开发商和程序员团体等组成的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系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微软的培训认证体系,微软一举占据了软件人才培养和应用的核心高地,通过培养和扶持大量基于微软架构的程序开发阶层和合作伙伴,巩固了微软在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基础.建立BASIC语言标准地位在1975年微软创立时期,大型机还处于市场主导地位,微型电脑市场尚处于开拓时期,软件业只居于硬件设备的从属和配套地位.没有优质产品的微软,通过移植了他人开发的相对成熟的BASIC,获得了为计算器制造商MITS开发了牛郎星电脑Altair的程序语言的合同.通过对BASIC程序设计语言的逐渐丰富和完善,微软建立了在微机生态系统领域的初步积累.微软还将价格作为重要的营销手段,以低廉的价格和大量承诺来扩大订单范围,先后向40多家硬件供应商出售产品,从而建立了多元收入流,并通过硬件供应商的营销能力推动客户大规模的市场应用.到1979年,微软的销售额超过了100万美元,以稳固的市场份额来强化自己的语言标准地位,并将领先地位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基于DOS操作系统的生态系统二级1980年,当IBM决定进入迅速发展的个人电脑市场,需要并委托开发相应的软件和外购微处理器.微软又一次看到并抓住了业界巨人IBM所提供的历史性的合作机遇.没有操作系统的微软为获得定单,购买了数字研究公司的Q-DOS并予以开发和拓展,改名为MS-DOS,又一次成功实施了客户导向的策略,赢得了定单.微软采取了铺天盖地、凶猛而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依托MS-DOS生态系统发展的优势,微软通过设备制造商的紧密联系和销售渠道,以增强的战略控制能力保证了在每台新PC上都预先安装Windows,成为微软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大武器.而苹果电脑为了维持自由操作系统与电脑主机的垄断利润,坚持将同样性能优异MAC操作系统与苹果电脑捆绑销售,没有获得更多的电脑厂商和经销商的支持,在市场份额也日渐萎缩.微软的卓越之处,在于微软始终紧密跟踪社会和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持之以恒进行创新和变革,推动系统处于良性的自我更新进程.基于核心技术的多元化发展手机产业的产品生态系统目前全球手机的生产主要被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和索尼爱立信等少数手机巨头所控制,如诺基亚一家公司就占领了30%的手机市场份额.与早期的PC情况相同的是,手机的生产并非基于开放架构.现在手机的芯片设计、配件、软件等都由诺基亚等手机厂商和配套厂商独立控制.手机操作系统主要由SYMBIAN有限责任公司控制,而它是由诺基亚、爱立信等多家移动电话制造商和英国的掌上电脑生产商PSIONPLC公司组成的企业联合体.微软在手机领域建立生态系统,确立产业标准的道路异常艰难.在2001年拉斯维加斯的COMDEX大会上,微软推出基于Windows 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平台Stinger“毒刺”.Stinger结合了手机与PDA的功能,标志着微软在移动互联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在随后的整个2001年中,微软一直努力地寻求手机行业领导厂商对Stinger操作系统的支持力图搭建手机领域的生态系统.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头担心微软对手机操作系统的控制会最终威胁其产业价值链,相继拒绝合作.后来,微软转向与中国台湾宏达等多家小型手机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微软试图通过开放的手机操作系统架构和丰富的产品应用优势,扶植众多小型手机厂商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成本相对低廉,功能强大的手机产品,帮助小型手机厂商迅速成长.近些年来,微软广泛寻求与强化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并先后与德国电讯公司、英国电讯公司、韩国移动运营商KTF等多家主流移动运营商签定合作协议,大力扩展未来的无线服务业务,继续为搭建更广泛的生态系统集聚着力量.发展Xbox数字娱乐产品平台,应对Sony竞争2002年11月8日,微软以Windows XP的嵌入版本作为,隆重发布了个人游戏终端Xbox游戏平台,进军家庭游戏市场.与SONY畅销的PLAYSTATION2游戏平台展开了激烈竞争.隐藏在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SONY在家庭娱乐市场的崛起.SONY通过其畅销的PLAYSTATION2游戏平台以及丰富的游戏内容在全球极为畅销,身旁还围绕着一个基于PS2平台的游戏开发产业群体和营销产业链.基于雄厚的家用电子和影音设备制造实力,和旗下SONY音乐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拥有的丰富的娱乐内容.SONY也正加大PS2游戏平台的研发投入,试图通过另一条道路建立数字娱乐平台的产业标准.视频游戏只是微软与索尼战争的开始.索尼2000年发布的PS2销量已经超过了2700万台,而微软的Xbox只卖出了200多万台.尽管持续亏损,微软仍在加大在Xbox上的开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微软增强了Xbox的配置,CPU速度要比PS2快两倍,图形效果也更生动,甚至内置以太网接口,附加了宽带接入功能,相对于售价499美元的PS2,微软只以低于成本价的299美元销售Xbox以增强竞争优势.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SONY,在发展游戏产业生态系统,建立成功的盈利模式的征途上,微软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微软在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微软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在中国市场更多采取的是短视的套利行为.一段时间里,微软试图通过法律侵权诉讼等形式推动正版软件的应用,但是效果欠佳,很多客户纷纷批评微软全球统一定价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极其不公平的.一场反微软的运动反而很快形成.昔日的中国大型企业用户开始支持Linux,到2002年,中国政府公开鼓励微软的竞争对手Linux.迫于压力,微软开始和中国政府合作,支持发展中国的本土软件工业.2002年,微软保证3年内,连续投资亿美元,用于培训中国软硬件工程师,同时提供大量免费产品试用.微软在中国36所大学赞助开办了计算机课程.2003年访问中国,微软一次性捐款1000万美元,帮助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并与中国政府妥协,达成了共享Windows源代码的协议.微软新的陈永正上任后开始一系列改革,简化了分公司和美国总部的汇报流程,创办了微软客户俱乐部,开通24小时客服热线.2004年6月,微软在四川与长虹掌门人倪润峰签订了“强强合作”协议书,宣布双方将在多媒体领域正式开始全面合作.微软同时积极寻找行业联盟伙伴,成为中国软件行业联盟的首位外资会员.2004年,中软、神码、浪潮和创智科技与微软签约,成为微软全球战略的四家中国合作伙伴.在于创智科技的合作模式中,创智科技依托近年来在电信、社保、广电、房地产、钢铁等领域的研发和营销上积累了较多的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为微软所看重,承担着微软未来最为看好的MBS 新业务在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版本的本土化工作.双方合作的盈利模式大致是,微软获取MBS 产品许可收入、带动技术平台销售获得收入;部分情况带动Windows+office的销售;带动企业协议Ea,以及Sa销售等;本次协议的签订将给创智带来的收入预计包括:微软委托创智进行MBS系列产品本地化收入即外包收入;MBS系列产品和行业化产品代理销售收入;基于MBS平台的服务收入客户化、维护、升级、培训、咨询等服务收入.由此不难发现,微软新的中国市场战略是走上层路线,着重培养鼓励大型企业和政府客户购买正版软件.具体措施包括参与发展基于微软产品系统的中国软件业,输出更多的软件核心技术,提供更及时的客户服务,以及放松对盗版软件购买使用者的打击.。
网络营销教学实验——网络定价策略
网络营销教学实验:网络定价信息透明度1.实验目的(1)使学生了解常用的网络营销定价策略。
(2)使学生掌握定价决策的分析方法。
(3)定价决策分析2.实验内容和步骤(1)低于进价策略用低于进货的价格进行定价或者免费赠送的定价策略。
(2)零价位策略在网络上,有许多产品的价位定位为零,特别是对于许多数字产品,如网络上的免费邮箱、免费订阅等服务。
(3)差别定价策略对不同的市场和用户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
这种定价原则是根据消费者以往的购买经历以及对该企业的忠诚度来定价的。
(4)高价策略主要是应用于一些独特的商品和对价格不敏感的商品。
比如艺术品。
(5)竞价策略厂家可以给出一个最低价,然后让消费者竞拍。
采用这种方式,厂家的销售成本相当的低。
(6)集体砍价参加购买的人越多,价格就越低。
(7)捆绑定价策略捆绑定价策略就是将不同的产品达成一个包裹,以一个价格出售。
如微软的office。
2.网上销售的商品价格体验。
浏览因特网,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举出几种网上销售的商品价格,并说明是哪种定价策略。
商品名称商品价格定价策略苏菲糕饼8.8 集体砍价买床送的抱枕0 低于进价策略沙琪玛(一个大的一个10.5 捆绑定价策略小的捆绑在一起)(2)登录卓越网(),了解其有哪些定价策略。
请搜索某一品牌与规格的产品,了解其价格,然后再分别登录比价网上购物搜索引擎网站:一淘、比价网等,搜索同一品牌与规格型号产品,比较各网上商店定价的高低。
在表5-2-1中填写。
产品名称与规格资生堂泊美凝皙美白防晒隔离霜SPF25PA++40g 网站价格定价策略卓越网()43.20 低于进价策略一淘47.00 高价策略比价45.00 差别定价3.以下是网络营销定价分析的模板,请以杀毒软件(如瑞星、金山毒霸、江民、Norton Antivirus)或某种你熟悉的产品或企业为例,尝试进行价格分析。
请填写表格或回答问题。
(1)开展网络营销的成本分析确定以下计划的每个因素所需花费的成本,如表。
试析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
试析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是指企业在推广数字产品时所采取的定价策略。
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是数字产品推广中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从定价策略的相关理论出发来对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定价策略的理论基础在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中,我们需要关注到定价策略的理论基础,这能够为我们选取合适的定价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一)价格弹性理论价格弹性理论是最为基础的定价理论之一。
根据价格弹性理论,市场上的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价格弹性,即该产品的价格变动对其销售量的影响程度。
价格弹性系数通常用绝对值的形式表示,值越大则说明该产品越敏感,反之则说明该产品越不敏感。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价格弹性来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以获取既能使产品较快地销售的效果,又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
(二)成本驱动理论成本驱动理论是衡量数字产品定价的另一重要指标。
在该理论中,企业需要根据总体成本预算来确定数字产品的售价。
成本驱动理论常被用于企业初步进入市场时。
在该阶段,企业需要决定数字产品的售价,以达到自身目标,并同时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在进行定价决策时,企业需要考虑自身的成本结构,以及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
(三)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基于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感受来制订定价策略的一种方法。
根据效用理论,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其认为能够带来更大满足度的产品。
因此,在进行数字产品定价时,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认知和行为特征,以及其对原始产品或品牌的意向和偏好来制订合适的定价策略。
二、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对于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价策略高价策略是指企业在销售数字产品时,采用较高售价的定价策略。
这种策略适用于高端消费市场或某些高档数字产品市场。
高价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字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声誉,提升品牌的听证会,为企业带来更为稳定的盈利收入。
(二)低价策略低价策略是指企业在销售数字产品时,采用较低售价的定价策略。
微软公司环境分析
微软公司环境分析摘要:微软公司是世界PC机软件开发的先导,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
微软公司现有雇员6.4万人,2005年营业额368亿美元。
其主要产品为Windows操作系统、Internet Explorer网页浏览器及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套件。
本文从微软的历史发展入手全面的分析了微软帝国成功崛起的原因与现在所面临的危机。
从而简单探讨的由此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微软 windows 成功启示一、引言微软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的跨国电脑科技公司。
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
其最为著名和畅销的产品为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和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
公司于1975年由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创立。
初期主要为艾尔塔8800发展和销售BASIC解释器,在1980年代中期凭借MS-DOS在家用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上取得长足进步,后来出现的Windows使得微软逐渐统治了家用桌面电脑操作系统市场。
同时微软也开始扩张业务,进军其他行业和市场:与NBC合资创建MSNBC,拓展有线电视新闻业务;创建MSN门户网站以及英卡特多媒体百科全书;计算机硬件市场上,微软鼠标及Xbox、Xbox 360、Zune和MSN TV家庭娱乐设备也在不同的年份出现在市场上。
公司于1986年首次公开募股(IPO),此后不断走高的股价为造就了现在的微软帝国。
二、微软发展历程回顾论及微软的发展不得不提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从一代代windows系统的发展中我们可以领略这个现代IT业巨头的诞生与成长。
1979年,微软公司正式改名为“Microsoft”。
1981年8月,IBM推出内含Microsoft的16位元操作系统MS-DOS 1.0的个人电脑,之后也陆续推出了数个MS-DOS操作系统版本,在当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2种盈利模式——微软
22种盈利模式——微软22种盈利模式——微软:创立行业标准的企业设计行业标准模型〔defactotandardprofitmodel〕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性。
在规模收益递增的行业,大量的竞争者〔从起点的设备制造商,至应用开发商,到用户〕被吸入行业标准持有人的“引力场”。
进入这个系统的人越多,这个系统的价值就越高。
于是,随着系统价值的增加,行业标准持有人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微软公司将其采用的根底产品模型过渡到行业标准模型,后者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利润引擎。
Oracle公司通过建立关系数据库领域的行业标准,也导致了类似的良好效果。
美利坚航空公司的ABRE系统是航班订票的行业标准,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回报。
整个行业依据这些标准进行重组。
在行业标准的竞争中失利的公司〔例如苹果公司和ybae公司〕不得不靠边站,利润不断下降。
微软公司的企业模式就是创立行业标准。
这种模式逐渐广为人知,以至于许多公司都在讨论如何采用“微软的战略”或“微软方法”。
不为人知的是,尽管基于行业标准的企业设计,是一种最有价值的企业设计,但它也是惟一最难建立的企业设计。
自1976年以来,微软公司从两个整天泡在计算机实验室里的电脑迷开始,已经成长为一个市场价值高达1700亿美元的大公司。
就销售额而言,微软在计算机行业中远不是最大的公司,但它拥有最高的市场价值。
先赢得客户,再提供技术在1975年,个人电脑产业尚未形成,更不用说标准了。
当哈佛大学的一名二年级学生比尔·盖茨,和他的朋友保罗·艾伦在1975年1月的《群众电子学》上读到牛郎星电脑时,他们确信自己可以编写代码,让这台机器成为有用之物。
为了编写代码赚钱,他们必须先赢得与MIT的合同。
这意味着致力于一种并不完美、但在一段时期内能管用的简化产品。
以利润为中心的根本理念告诉他们,在一年之后拿出一件完美的产品更是劳而无功的。
时机之窗很小,而且稍纵即逝。
微软的创立者从一开始便本着实用原那么制定了战略:先赢得客户,再提供技术。
数字营销技术中的关键定价策略方法
数字营销技术中的关键定价策略方法数字营销技术在当今商业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与消费者互动的机会,还通过各种工具和平台为企业赢得了市场份额。
然而,在数字营销中,定价策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
本文将介绍数字营销技术中的关键定价策略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有效的定价策略。
1. 竞争定价策略竞争定价策略是数字营销中常用的一种策略。
通过对竞争者的定价策略进行分析,企业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定价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竞争定价策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价格领先策略、价格跟随策略和价格引领策略。
价格领先策略是指企业以较低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这种策略常用于新进入市场的企业,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建立品牌认知和购买习惯。
价格跟随策略是指企业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来定价。
通过及时跟踪竞争对手的价格,企业可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价格以获得竞争优势。
价格引领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制定较高的价格来树立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并引导市场价格的形成。
这种策略常用于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能够通过高价定位来传达产品或服务的高品质形象。
2. 差异化定价策略差异化定价策略是数字营销中另一种常用的策略。
通过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不同的产品定价,企业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增加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差异化定价策略可以分为多元定价、区域定价和时间定价。
多元定价是指企业将同一产品或服务根据不同功能和特性的组合设置不同的价格。
这种策略可以满足各类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不同需求,并最大化销售额。
区域定价是指企业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来定价。
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习惯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来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得更好的销售业绩。
时间定价是指企业根据不同时间段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来定价。
通过根据旺季和淡季的价格差异来调整产品或服务的定价,企业可以更好地平衡供需关系并提高盈利能力。
新产品的定价策略有哪些
新产品的定价策略有哪些新产品的定价策略有哪些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新产品的定价策略有哪些,定价策略的案例又是什么?为你带来了“定价策略的相关知识,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的市场,低价可以使销售量迅速增加;其次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明显,本钱能随着产量和销量的扩大而明显降低,从而通过薄利多销获取利润.试销价格(trial pricing)试销价格是指企业在某一限定的时间内把新产品的价格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以赢得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认可和接受,降低消费者的购置风险.如微软公司的Acceess数据库程序在最初的短期促销价为99美元,而建议零售价那么为495美元.试销价格有利于鼓励消费者试用新产品,而企业那么希望消费者通过试用而成为企业的忠实顾客,并建立起企业良好的口碑.该策略也经常被效劳性企业所采用,如开业之初的特惠价等.但只有企业的产品或效劳确实能使消费者感到获得了很大的利益时,此种策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很多厂家都担忧订货会会变成“血本甩卖会。
上海是中国钟表行业的老大,各地钟表厂商的眼光自然盯着上海,并纷纷询问讯息。
当得知上海手表不准备降价时,都放了心,原先准备降点价的厂家也改变了主意,全都挂出70元、80元的老价格。
订货会开了两天,两家在会上转来转去,只询价,不订货。
正犯愁时,上海在第三天一大早,突然挂出了“所有沪产手表降价30%的牌子,从70多元钱一块哗啦降到40元一块。
这一手,把外地钟表厂家打懵了。
等请示研究后,也决定降价30%,但已两三天过去,上海人已把生意全做完了。
与此同时,深圳的天霸表不仅没降价,而且还悄悄地涨,从一百二三涨到一百八九,变一个样涨一次,反而在消费者中树立了高品质的形象。
那年他们赚了多少,没人统计过,但从市场情况看,卖得相当好。
他们用的也是那种方法:人降我涨,制定出奇制胜的价格,进行地毯式轰炸般的广告宣传,垄断一个特定的市场。
定价策略:9.99元和10元的区别9.99元和10元有什么区别?客观地讲,区别不大。
微软营销策略
微软营销策略Office软件是微软财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拥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但正版率偏低一直让微软未得到完全的回报。
随着最新版Office2010的发布,微软将改变Office的营销策略,未来PC厂商或许会像预装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预装Office个人版软件。
从北京时间6月18日起,微软将联合多家主要的PC厂商,在全球市场预装微软Office简化版,虽然这一版本只有Word和Excel两款软件,但这仍对以往以激活授权销售模式为主的微软来说,是一大突破。
目前宏碁有部分的新PC预装完整版的Office,据微软人士透露,微软还在和更多的厂商商谈合作,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新出厂PC预装完整版Office。
预装并非免费需要明确的是,虽然消费者在购买新PC后可以不再付费即可使用简化版Office,但这笔费用实际上已经包含在新PC的价格中。
据内部人士介绍,预装的方式和操作系统Windows 7类似,由微软向PC厂商以一定价格提供,并由后者打包出售给消费者。
据微软大中华区信息工作者业务群总经理邱立孟介绍,大部分知名的PC品牌都会预装Office简化版,而至于具体的品牌,会在18日公布。
不过,简化版的Office除了只有两个基本软件外,其功能还有一定的简化。
另外,使用者会在简化版的软件中看到一个广告板块,这个板块无法去掉。
微软还针对此简化版推出了专用的升级密钥包,即用户购买了密钥包即可把简化版升级为各个版本,其中升级为家庭学生版的密钥包定价为299元。
个人版走低价策略 同专业版相差上千元除了渠道外,微软还在Office 2010的营销中继续降低个人用户购买的价格,而在专业版套装中继续以往的价高价格,以区分市场。
Office 2010分为家庭学生版、小企业版和专业版。
其中家庭学生版为针对个人用户,有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 2010和OneNote 2010,小企业版还包括Outlook 2010,专业版有Pulbisher 2010和数据库软件Access 2010。
市场控制的例子
市场控制的例子
1. 宝洁公司助销理念:宝洁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其成功的市场控制模式被广泛赞誉。
宝洁公司通过助销理念,将经销商视为密切合作伙伴,并借助经销商的力量进行终端铺货、陈列等工作。
同时,宝洁公司还会派驻厂方代表管理经销商及下属销售队伍,确保销售活动的顺利进行。
2. 丰田公司的Just-in-Time库存管理:丰田公司通过采用Just-in-Time库存管理,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
这种库存管理方式将生产计划、库存和供应商管理紧密结合,以实现零库存、零浪费和零缺陷的目标。
通过这种方式,丰田公司有效地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3. 微软公司的产品定价策略:微软公司采用了一种名为“捆绑定价”的策略,即将多种产品或服务打包在一起,以低于单独购买的总价出售。
这种定价策略可以帮助微软公司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客户忠诚度,并增加交叉销售的机会。
4. 星巴克的市场定位策略:星巴克通过独特的市场定位策略,成功地塑造了高品质、时尚、文化气息的品牌形象。
星巴克的市场定位策略包括提供高品质的咖啡和饮品、舒适的环境、优质的客户服务等,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
5. 麦当劳的品牌形象塑造:麦当劳通过品牌形象塑造,成功地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麦当劳的品牌形象包括快乐、安全、卫生、公平等价值观,以及独特的“M”标志和品牌口号。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
麦当劳独特的品牌形象,并吸引了大量忠诚的消费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软的数字产品经济问题与思考摘要:数字产品是一种以比特流的方式通过网络传播和销售的特殊产品,是电子商务市场的主力。
本文介绍了数字产品独有的物理特点和经济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适合电子商务市场中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
关键词:电子商务;数字产品;问题策略;微软背景在当今世界,Intel兼容的Pc在市场占Pc市场占有绝对优势,而Intel兼容的Pc操作系统在就在Pc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绝对优势。
两者之间的网络效应是明显的。
Intel兼容Pc操作系统的价值会随着使用Intel兼容Pc的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增加,而Intel兼容Pc的价值也会随着某种Intel兼容Pc操作系统知名度的提高而提高。
一、微软产品的价格问题一个厂商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以及产品价格高出自由竞争价格的程度是衡量其产品市场垄断程度的重要标准。
在学术界,美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微软的价格是比自由竞争价格高得多的垄断价格,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不以为然。
现在,让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看问题。
(一)Milgrom Roberts垄断限价模型的启示在现实经济运行中, 许多经济学家观测到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一般低于传统理论所确定的最优垄断价格。
对于网络产品,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就微软产品而言,Windows 的价格为40- 50 美元。
与操作系统的历史价格及其他操作系统的现行价格相比,是比较低的。
对于现实中观察到的垄断企业产品价格低于传统理论所认为的垄断价格的现象, 有一种重要的解释是垄断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低价来阻碍进入。
关于限制性定价的概念是这样解释的: 如果进入之前的价格和进入的速度或程度如果存在着正向的关系,那么垄断性企业就确实存在削减价格的动力。
限制性定价理论有关潜在进入者形成的进入威胁会影响垄断者定价行为的结论, 对解释为什么微软产品的定价不是很高是有启发作用的。
(二)科斯猜想与软件价格软件与其他易耗产品不同,它从来不会被损耗。
用户一旦得到了某软件, 该软件就可以永久地使用而不会给用户带来额外的成本, 也不再给软件供应商带来新的收入。
因此,每个软件供应商实际上在与自己的产品竞争。
微软的这种看法涉及到了有关耐用品垄断者的理论。
与非耐用品情况不同的是,今天购买了耐用品的消费者, 明天就不会去购买同一商品。
可见耐用品垄断者在不同时期提供的商品是互为替代品,而不是互补品。
为此,垄断者往往会采取跨时价格歧视行为, 随时间调整产品的价格。
他首先用高价向最急于购买其商品的消费者出售,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为了满足剩余的需求,他就会降低价格。
但是消费者会预期到价格的下降, 因此,他们今天愿意接受的价格, 就会受他们对明天价格预期的影响。
因为对于耐用品,今天购买是明天购买的一种替代。
消费者会因预期价格的下降而抑制今天的购买。
垄断者随时间调整价格的灵活性实际上会使垄断者遭受利润损失。
在频会使垄断者遭受利润损失。
在频繁调整价格时,利润损失会非常大。
耐用品垄断者定价行为会遇到的抑制因素。
为了从用户网络中赢得收入,像微软这样的软件供应商就必须大幅度地改进产品的性能,以吸引人的价格提供新版本软件。
(三)网络效应与价格从上述有关耐用品垄断者的科斯猜想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 消费预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实与普通产品相比,预期在网络产品的市场均衡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例如,对于由PC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之间构成的虚拟网络, 理性的消费者在购买前必然会对将来由操作系统支持的应用软件的价格、质量、种类等做出预期。
如果消费者预期某个网络系统会被广泛采用, 消费者就会纷纷购买,结果该网络系统就会真的被广泛采用。
例如,消费者预期微软的Windows 将广为流行如,消费者预期微软的Windows 将广为流行结果Windows 便广为流行了。
这样形成的网络效应却给经济学理论出了难题, 因为在存在网络效应的情况下, 市场均衡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也可能存在多重均衡,就网络产品的市场运行而言,福利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可能将不再适用。
Katz and Shapiro建立了一个有关网络竞争的静态的局部均衡寡头垄断模型,用来分析网络产品市场的一些重要特征。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网络产品有别于普通产品的特点及复杂性。
模型把消费者的预期作为网络产品市场的重要特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将建立在其预期的网络规模的基础之上。
我们在评价Windows 价格的合理性时,不但要考虑消费者对Windows 的基本支付意愿,而且还应充分考虑网络效应给他们带来的利益。
先假设某厂商为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整体垄断者。
该垄断者往往会说服消费者相信将来的应用软件将以较低的价格供应市场。
一旦消费者被锁入, 同一垄断者就有可能把价格提高到垄断价格的水平。
这样,对消费者来说, 以什么作为他们预期软件价格的依据就成了关键问题。
由于网络效应, 目前操作系统的销售量可以作为将来应用软件价格的一种信号。
如果应用软件的生产因传统的规模经济或熟能生巧的分工效应而使边际成本下降的话, 那么操作系统的用户网越大,应用软件的销量就越大,应用软件的边际成本就越低, 从而其价格也就越低。
同样, 操作系统用户网越大, 软件的种类就越多,质量也越高。
由于这种效应, 该垄断者就有动力降低操作系统的价格以扩大用户网络。
如果操作系统的销售是跨时期逐步进行的话, 操作系统生产的规模经济特性也可以向消费者发送信号。
通过今天大量地销售操作系统, 垄断者可以使人相信将来的操作系统成本和价格将降低, 最终会使整个网络更为流行,其中的应用软件也将更便宜。
(四)Windows 受到的潜在威胁与微软的定价软件产业高度动态的发展特点而使微软感受到的潜在威胁,是它不敢把Windows 价格定得过高的重要原因。
1.进入威胁抑制了微软的定价。
传统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 只有有限的企业能够生存,这些企业会获取超正常利润而不会受到新企业进入的威胁。
但Baumol,Panzar and Willig对这种理论提出了挑战, 他们认为市场中只有一家或有限几家企业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竞争,潜在的竞争会有利于规范市场企业的行为。
事实上,对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微软来说, 情况更是如此。
Linux 操作系统等,都对微软的操作系统构成了进入威胁,抑制了它的定价。
2.新平台的威胁抑制了微软的定价。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微软对可能出现的对Windows 平台构成威胁的新平台异常敏感,这种敏感度也使微软不敢抬高其操作系统的价格。
对在这种情况下, 垄断者必须注意消费者会等将来操作系统价格下降后再购买的倾向。
微软来说,可能出现的新平台对Windows 构成的威胁甚至比操作系统市场的进入威胁还要严重。
由于Internet 的兴起而得到发展的基于服务器的计算装置、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开发等等,很有可能成为削弱Windows 操作系统垄断地位的新平台,这种威胁更是成了抑制微软产品价格的现实因素。
二、IE 与Windows 的捆绑销售问题微软把IE浏览器与Windows操作系统捆绑销售的行为,是微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我们认为操作系统与浏览器是独立的两种产品, 因此把微软的操作系统与浏览器不可分开的销售行为指控为“捆绑销售”。
微软则辩解说,包含浏览器的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内容在网络时代必然扩充的结果, IE 已成为Windows 的一部分, 包含IE 的Windows 是包含Internet 技术的操作系统, 任何把IE 从Windows中去掉的行为都会破坏Windows 的整体性和功能。
那么,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一般来说,尽管“网络浏览器”一词的含义并非在所有方面都已很确切, 但对于网络浏览器提供给用户的功能,软件行业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即它能使用户选择、获取或查询各种网上资源。
而且软件行业也比较一致地认为浏览器的这些功能与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是有区别的。
在目前阶段,对许多需要操作系统但并不想浏览网络的计算机用户而言,他们根本不想要浏览器, 因为它会占据硬盘的存储空间, 降低系统的运行速度。
对于禁止员工工作时上网的公司来说,它们需要的是没有浏览器的PC系统, 以减少系统支持的成本。
由于用户对浏览器和操作系统的需求往往是分开的,对供应商而言分开供应是有效率的。
一些操作系统的厂商向消费者供货时, 给予选择不带浏览器的操作系统的自由。
另一些厂商虽然把浏览器与操作系统捆绑销售,但允许PC制造商、增值分销商及消费者不安装,或在浏览器已预装的情况下, 允许把它卸下。
而微软公司是惟一一家不允许有这种灵活性的操作系统厂商。
它把ie浏览器与其操作系统紧密捆绑,并且先是从合同内容上后来是从技术上限制PC 制造商和最终用户把IE 从Windows 上卸去。
然而,在某些销售渠道, 微软也供应与Windows分开的ie浏览器,包括零售、Internet 上的免费下载等。
为了与Navigator 竞争市场份额,也为了满足有些公司用户的某种需要, 微软公司也生产在其他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单独的ie版本。
三、兼容性及标准问题对高新技术的网络产品而言, 产品间的兼容性及标准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突出的问题。
在Intel兼容的pc领域, 由于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的市场优势, “Intel-Windows”模式已形成了“事实上的标准”, 这一现实就网络产品的兼容性及标准问题而言, 至少从静态的角度看,对消费者是有利的。
在分析兼容性问题时,理解兼容性程度的提高对均衡产量的影响是重要的。
在具有整个行业范围的兼容性的情况下,其均衡的总产量水平比任何不完全兼容情况下的均衡产量都要大。
由一家或少数几家厂商统治市场可能是网络产业中市场均衡的一个固有特征。
在纯粹网络产品市场,在完全不兼容情形下,总剩余在垄断的情况下达到最大, 因为网络外部性会随着平台的被分割而下降。
总之,在存在很强的网络外部性的领域, 有关市场结构的许多传统的分析结果都可能会被颠倒。
四、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的定价策略由于数字产品具有独特的物理特点和经济学特性,不能简单地应用传统产品的定价方法对数字产品进行定价。
下面将重点探讨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
(一)差别定价策略。
差别定价策略指的是商家以不同的价格来销售同一种产品或服务。
差别定价策源于价格歧视理论,其实质是在价格差别化形式下销售量的最大化导致利润的最大化,即以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为基础,运用有差别的价格扩大销售量,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尽管传统产品也实行差别定价,但差别定价成为数字产品市场中最基本的定价策略,是有其原因的。
数字产品差别定价最重要之处在于价格是建立在用户评价而非产品成本之上的,数字产品的零边际成本这一特性客观上要求数字产品应该采取差别定价策略。
不同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喜好和价格敏感度,相同的产品在不同的消费者眼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而且大多数数字产品都是定制的,包括不同的组成成分,因此,数字产品必须实现差别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