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合工大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合工大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姓名:班级:通信工程15-2班学号:指导老师:孙锐许良凤2016年7月4日设计课题一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1.实验器材变压器220V-50HZ,变压器降压后V2rms=18V;整流二极管四个1N4001;稳压二极管一个1N4148;电容2200μF×2, 0.1μF×1, 1μF×1, 10μF×1;可调式三端稳压器CW317;电位器5kΩ;FU;电阻240Ω×2, 10Ω×2。

2.实验仪器示波器一台;万用表一只。

3.主要技术指标4.电路工作原理集成直流直流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组成。

5.主要技术参数的测量(1)输出直流电压Vo=+3V ~+9V接通电路,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Vo的调节范围。

(2) 测量纹波电压接通电路后,将Vo 两端接入示波器,测量其交流分量,(6)心得体会第一次我们刚开始在面包板上搭电路的时候,先搭了稳压电路,而且地线没合理布置,导致接线混乱,最后拆线重搭。

第二次在面包板上搭电路的时候,我们先布置好地线和一些节点比较多的公共线,我们从稳压电路搭起,接着搭整流滤波电路。

紧接着插上变压器并接通电源,结果在测试时,负载冒烟,我们立即切断电源。

分析原因后发现,负载20Ω电阻太小,导致电流过大烧毁负载。

第三次,我们在排除前两次的错误后,去除负载后测试,但无论怎么调电位器,万用表的电压示数始终是22V,不变。

经过我们的分析,可能电位器出了问题。

我们将电位器取下,插在面包板空的地方测试其电阻,在调电位器时,测得其阻值不变,确认了电位器有问题。

第四次,我们换了一个新的5KΩ的电位器,测试电路正常,输出电压的范围包括了3V~9V。

用示波器测量其交流分量时,。

设计课题二数据放大器1. 实验器材:集成运放LM324N (内含四运放)一个,电阻若干(1K Ω两个,2K Ω一个,100K Ω四个,10K Ω四个,47K Ω两个),电容0.01μF 两个,电位器三个(502,203,503)。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Ⅱ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姓名学号院系班级指导教师2012年 6 月目录一、目的和意义 (3)二、任务和要求 (3)三、模拟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4)1.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 (4)2. 功率放大电路的仿真 (7)3.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的仿真 (9)4. 两级电压串联反馈放大电路的仿真 (11)5. 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的测量 (14)6. 波形发生器应用的测量 (15)7. 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 (17)四、总结 (19)一、目的和意义该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2》的理论教学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应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和造就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任务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和设计完成3个项目的电路设计和仿真。

完成该次课程设计后,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技术2》课程知识的理解;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3.掌握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4.掌握简单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方法;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和仿真结果。

三、 模拟电路的设计和仿真1.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在Multisim 中构建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图(a )所示,XSC1ABG TXMM1V114.14m V 1kHz 0DegXMM2Rb280kOh m_1%Rc3.0kOh m_5%RL3.0kOh m_5%XMM3VCC12VU1C150uFC250uF(a)仿真电路1) 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Au,输出电阻R0,输入电阻Ri 的计算 电路中三级管的β=50,'bb r =300Ω ; 计算得Ω==Ω==-=++====-====-=k R R R r R I r R R r R U U A VR I V U m AI I uA RbU V I C b be I EQbb L C beL I O U C C CC CEO BQ CQBEOCC BO 3954//3.7826)1()//(979.5007.219.400''ββββ 2) 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在图(a)中电路仿真后,可从虚拟示波器观察到u i 黑色和u o 红色的波形如图(c )所示。

合工大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合工大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合工大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与特性。

2. 学习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能够阅读并分析典型的电子电路图。

3. 掌握基本的电路仿真与测试方法,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并进行调试与优化。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常见的电子仪器和工具,进行电路搭建与测试。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电子项目的设计与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电子垃圾的处理方法,倡导绿色环保的电子技术应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特点:合工大电子技术课程面向大学二年级学生,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技术基本理论:-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并深化对电路基本定律、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

- 电子元件特性:学习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的原理和特性。

- 放大电路与滤波电路:学习放大电路的设计原理,掌握滤波电路的类型及应用。

2.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 电路设计方法:学习基本的电子电路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电路设计、元件选型等。

- 电路仿真技术:运用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电路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 电路搭建与测试:根据设计图纸,搭建实际电路,进行调试与测试。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报告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书桌上,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份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

这十年来,我已经写过无数个方案,但每一次都仿佛是一个新的开始,充满了挑战和激情。

一、项目背景想起那个炎热的夏天,我第一次接触模拟电子技术,就被它深深吸引。

如今,时代在变迁,模拟电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技术,我们决定设计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课程方案。

二、设计目标这个方案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模拟电路。

这个目标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三、课程内容1.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

这部分内容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至关重要。

我们会从最基本的电子元件讲起,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模拟电路设计我们将教授学生如何设计模拟电路。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黑夜里寻找光明,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实践。

我们会让学生从简单的电路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电路设计。

3.实践操作理论知识毕竟只是理论,我们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模拟电子技术。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大海里航行,需要勇敢地面对风浪。

我们会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让他们亲自动手,完成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模拟电子技术的大门。

我们会采用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检验理论知识的最好方式。

我们会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就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时代的气息。

我们会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

五、课程评价1.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工大模电课程设计

工大模电课程设计

工大模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关键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 学习并识别常用的模拟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了解其特性与应用。

3. 掌握分析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电路图阅读和简单电路的设计。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Multisim等仿真软件搭建并测试模拟电子电路。

2. 培养学生对电路问题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3.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路设计和搭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认识到基础知识在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性。

3. 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基础课,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模拟电子电路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工科大二学生,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和电子学知识,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手段,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确保教学设计和评估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达成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反馈放大器的类型与特性、滤波器的分类和设计方法、振荡器的起振条件及其稳定性分析。

教材章节:第一章至第四章2. 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详细介绍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元器件的基本特性、选型和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3. 模拟电子电路分析方法:教授节点分析法、环路分析法、等效电路法等基本分析手段,并进行实例讲解。

教材章节:第六章4. 电路设计与仿真:引导学生学习Multisim等仿真软件的使用,通过软件搭建和测试电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模拟电子技术作为电子技术的基础,对于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通过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电子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模拟电子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设计内容和方法1.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以及模拟电路设计与实验实践。

2.设计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独立学习,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电路分析方法和设计技巧等知识。

(2)实验实践:通过完成一系列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3)课程设计:通过一个综合性的课程设计项目,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设计步骤和结果1.设计步骤(1)理论学习: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电路基本定律、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内容。

(2)实验实践:根据教学要求,完成一系列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包括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验、滤波电路的设计与实验等。

(3)课程设计:选择一个相关领域的实际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和实施。

2.设计结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模拟电路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设计评价本次课程设计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并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该设计,学生在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五、总结本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实验实践和课程设计项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模拟电子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该设计,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电子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合肥工业大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停车场车位管理

合肥工业大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停车场车位管理

合肥工业大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目录一.内容提要二.设计内容及要求三.系统概述四.单元电路设计、仿真与分析五.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六.心得体会七. 参考文献一.内容提要:该实验电路图实现的是实时检测进车出车,显示停车场空余的泊车数目、最大停车的位数可手动设定、无空位时会告警提示的“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

进出车由1、2开关模拟,无空位时锁存,便于车辆进出的控制和车辆的准入控制。

该电路经过了模块设计,组合,仿真模拟和安装调试这些程序,验证了它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某停车场为了便于车辆进出的控制,需要自动通知欲停泊的车辆有无空位,及车辆的准入控制,试设计一个由电子电路实现的、实时检测进车出车、显示停车场空余的泊车位数目、最大停车位数可设定、无空位告警提示的“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

主要要求及指标:1.设一个强制清空键。

清空后, 显示停车场最大泊车位数(如40)。

设两个手动调整键(个位,十位),方便调整现场实际空余泊车位数,此键应去抖动。

两位LED显示.2.设计一个方向识别电路供加/减计数器使用,进车后空余的泊车位数目减1,出车后空余的泊车位数目加1 。

3.当无空位时应将无空位告警提示灯点亮,此时若有车强行进入,无空位状态要保持不变, 若有出自动解除无空位状态。

4.(*) 设计两个红外线光发射/接收传感器电路供方向识别电路使用,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需整形处理。

三.系统概述1.设计思路由设计要求可知,首先需要的是方向控制电路,车辆的进出都要产生输入信号,而且不同。

由车位可加可减知需要可逆计数器连接LED显示车位,进出车产生的脉冲实现加减!其次需要两个控制键分别调整个位和十位,最后需要设计一个反馈电路在LED显示40和0时锁存。

2.参考电路3.各功能模块的划分与组成:此电路分成四个模块,分别是方向辨别电路模块(主要由两个JK触发器组成)、可逆计数显示电路模块(主要由两个74LS192和两个LED组成),手动调整电路模块(主要由去抖动电路和4个电阻及两个开关组成)、译码锁存电路模块(主要由各种门电路和74LS373组成)。

合肥工业大学模拟电子线路EDA课程设计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模拟电子线路EDA课程设计报告

(1)在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找到并用鼠标双击Protel 99 se应用程序——Client 99 se,打开Protel 99 se的主窗口。

(上图)(4)元器件查找点击FIND按钮,依据所需元器件在软件中所表示的型号,便可以找到所需器件,随后点击PLACE按钮便可以放置所查元器件。

(5)创建网络表点击如图所示的Design按钮cerate netlist选项,便是生成网络表点击后变成了下图的Netlist Creation的界面,点OK选项便可生成网络表。

(6)创建元器件表下图为最终生成的元器件的列表。

内含器件类型,器件型号,封装号以及原件描述,从表格可以清晰的看出所使用的器件,便于查询和比较原理图是否缺少相关器件。

装载在前面生成的网络表,当然要尽量避免网络表节点和封装准确标准化装载网络表出错后要及时排错。

如果没有错便会有All macros没有错误的话便会生成下图的形式,元器件之间用绿线相连,同类型器件排列在一起。

电气有效体间安全间距,双击修改属性。

下图设置单面板和双面板的选项界面,单面板是:“Top layer”选“Not Used”,双面板是则是如图所示的选项。

下图以测量放大器电路为例生成了双面板图样。

(二)、实验对象1、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实验电路图:(3)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网络表:(4)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元器件表(5)用Protel软件绘制印刷电路板版图。

单层板:2、测量放大器电路(1)电路原理图(3)测量放大电路网络表(5)用Protel软件绘制印刷电路板版图。

单面板双面板(3)整流稳压电路网络表:(5)用Protel软件绘制印刷电路板版图。

单面板三、EDA训练总结与体会本次课程设计实习持续了一个星期,每个过程我都认真的完成了,而且从中收获了很多,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对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的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本次课程设计学习了Protel软件的使用,并掌握了绘制电路原理图和PCB板的基本方法。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在课程设计的收尾阶段,教学内容将包括以下要点:
1.对学生设计的放大电路进行测试与性能评估,确保电路满足预定的技术指标;
2.分析测试数据,识别电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3.介绍放大电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
4.强调电路设计中遵循的工程规范和标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质量意识;
8.结合实验,对放大电路进行调试与优化,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教学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续
继前两章节内容,本节教学重点继续深化如下:
1.研究反馈电路的稳定性分析,包括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的概念;
2.探讨不同类型的滤波器设计,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原理与应用;
3.学习模拟信号运算电路的设计,如模拟乘法器、除法器和模拟开关;
4.分析电压控制振荡器(VCO)的原理,了解其频率稳定性和调谐方法;
5.研究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结构,理解其重要参数,如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失调电压等;
6.通过案例分析,掌握放大电路在信号处理、通信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7.强调电路设计中电源去耦、地线处理、信号完整性等工程实践问题;
8.实施课程设计项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模拟放大电路系统,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应用。
2.介绍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符号表示及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
3.分析反相、同相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输入输出电阻的计算;
4.学习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包括比例、求和、积分和微分电路;
5.探讨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应用,如比较器、方波发生器等;
6.研究放大电路中的噪声来源、噪声特性和噪声系数的计算;
7.通过实例分析,学习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方法与注意事项;

合工大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合工大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合工大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关键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 学习并识别常见的模拟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并了解其特性及应用。

3. 掌握电路分析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分析,并解读模拟电路的原理图。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适当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对模拟电路进行搭建、调试和故障排查。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课程设计项目,独立完成小型模拟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针对特定需求,设计并优化模拟电路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模拟电路及电子工程领域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课程设计和实验过程中学会相互协作、共同进步。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注重实践操作的安全性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合肥工业大学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模拟电路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电子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课程设计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要求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同时强调实践环节,确保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路基础理论- 放大器原理及其分类- 滤波器、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模拟电路中常见的反馈类型及作用2. 模拟电路元件- 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及应用- 二极管、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参数- 运算放大器、比较器等集成电路的功能与应用3. 电路分析方法- 简单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交流、直流电路分析方法- 模拟电路的频率响应分析4. 课程设计项目- 小型放大器电路设计- 滤波器、振荡器电路设计- 模拟电路综合设计案例5. 教学大纲与进度安排- 第1周:模拟电路基础理论- 第2周:模拟电路元件及集成电路- 第3周:电路分析方法- 第4周:课程设计项目启动,分组讨论- 第5-7周:课程设计项目实施与调试- 第8周:课程设计项目验收与总结教学内容关联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1-3章,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内容;《电子线路》第4-6章,涉及电路分析方法和模拟电路元件;《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作为课程设计项目参考。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_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_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1.设计的主要内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选题可以多样化,可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作为设计的内容:防盗报警器、音乐彩灯控制器、波形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OCL功率放大器、三极管值测量分选仪、电压/频率变换器、其他与本课程相关的题目。

选题具体描述,在后面有附录供参考。

2.设计的要求1、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2、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手册,形成电路方案和完成原理图设计;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原则;4、学会电子电路的仿真设计与调试;5、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包括所设计电子产品的名称、设计技术指标、原理、电路设计图、电路参数计算、元器件的选用及上机设计、仿真调试等,报告中可包含心得与体会。

报告封面格式《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日期附录:选题一、防盗报警器(一)任务与要求1、设计任务设计制作一台防盗报警器,适用于仓库、住宅、机关办公楼等地防盗报警。

2、设计要求(1)防盗数可根据需要任意扩展;(2)值班室可监视多处安全情况,一旦出现偷盗,用指示灯显示报警地点,并发出音响;选题二、音乐彩灯控制器(一)任务与要求1、设计任务设计一台音乐声响与彩灯灯光相互组合的彩灯控制电路。

2、设计要求(1)有三路不同控制方法的彩灯,用不同颜色的LED表示:(2)第一路为音乐节奏控制彩灯,按音乐节拍变换彩灯花样;(3)第二路按音量大小控制彩灯。

音量大时,彩灯亮度加大,且彩灯被点亮的数目多,反之亦然;(4)第三路按音调高低控制彩灯,低音时,某一部分灯点亮;高音时,另一部分灯点亮。

选题三、波形发生器(一)任务与要求1、设计任务设计制作一台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发生器。

2、设计要求(1)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20KHz且连续可调;(2)正弦波幅值为±10V,失真度小于2%;(3)方波幅值为10V。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2011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一、设计任务1.设计制作一个学生实验用的“连续可调直流稳压电源”2.主要技术指标与要求:(1)输入电压在220V±10%时,输出电压从5-12V可调(且尽量向低端扩展),输出电流大于0.5A;(2)输出纹波电压小于5mV,稳压系数小于5×10-2,输出内阻小于0.2欧;(3)主要调整元件由晶体管构成;3.发挥部分:(1)具有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功能:输出电流超过0.7A时电路自动过流保护,输入交流电压超过250V时电路自动过压保护。

二、设计目标与要求1. 基本目标(1)通过一个小规模电子系统设计,掌握电子电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设计流程,了解现代电子电路设计过程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及其使用方法,逐步培养电子技术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采用以分立元件为主实现系统功能,根据课题要求,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等,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

2. 具体要求(1)巩固和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

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设计原理与方案选择1、稳压电源的组成原理电子设备一般都需要直流电源提供电。

这些直流电除了少数直接利用于电池和直流发电机外,大多数是采用把交流电(市电)转变为直流电的直流稳压电源。

图1 直流稳压电源框图直流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电网供给的交流电压U1(220V,50HZ)经电源变压器降压后,得到符合电路需要的交流电压U2,再用滤波器滤去其交流分量,就可得到比较平直的直流电压U3。

但这样的直流输出电压,还是会随交流电网电压的波动或负载的变动而变化。

在对直流供点要求比较高的场合,还需要使用稳压电路,保证输出直流电压更加稳定。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班级:测控 001学号:10010341姓名:张东引言:PSpice是一款集电路绘图、模拟仿真、图形处理和元器件符号制作等于一体的功能强大而又应用广泛的计算机软件。

其以图形方式输入,自动进行电路检查,生成图表,模拟仿真电路。

通过PSpice软件我们不仅可以优化设计电路、分析电路。

还可以应用到我们所学的课程当中,从而辅助教学让我们更好的接受这些庞大而有繁杂的电路分析。

一、单管放大电路分析电路输入1000Hz,Ui=10mV,C1=C2=10uf,C e=50uf1.模拟实验电路图及连线。

2.利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信号3.静态分析结果。

4.电压放大倍数及频率特性如下。

5.找出上下线截止频率和频带宽。

由放大倍数的0.707倍即得76,可在上图中读出上限截止频率202.5Hz和下限截止频率29.36MHz.6.输入阻抗7.输出阻抗由上图得出输出阻抗为74KΩ。

二、低通滤波电路(1)设计一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Hz f H 870=,Q=0.8,H f f >处的衰减速率不低于30dB/10倍频程。

(2)绘制电路图,其中运算放大器使用μa741。

μa741的4管脚接V- =–15V ,7管脚接V+ =+15V (由于元件库中缺短μa741,遂用功能相似的放大器741来替换)1.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电路图2.输入,输出波形。

3.(1)1KHZ对应的分贝数为-10.473dB.3.(2)10KHZ对应的分贝数为-50.651dB。

4.将C1接4.(1)C1接地后1KHZ对应的分贝数-13.997dB。

4.(2)C 1接地后10KHZ 对应的分贝数-50.658dB 。

5.F F R R 2'输入输出波形5.(1)1KHZ对应的分贝数-6.868dB。

5.(2)10KHZ对应的分贝数6.(1)F F R R 2'= C 1接地后,1KHZ 对应的分贝数-10.586dB 。

6.(2)当F F R R 2'=C 1接地后10KHZ 对应的分贝数-47.365dB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成绩:目录课程设计概述----------------------------------------- 3 课程设计任务----------------------------------------- 4 设计的具体实现--------------------------------------- 5 心得体会---------------------------------------------- 12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概述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学生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掌握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包括: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调查研究和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选择元件、安装电路、调试改进;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询工具书和参考文献来寻找解决方案,掌握电路测试的一般规律;能通过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般故障;能对实验结果独立地进行分析,进而做出恰当的评价。

3、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生产流程及安装、布线、焊接等基本技能。

4、巩固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技能。

5、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设计实践,逐步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

6,要求完成实物制作和设计报告,设计报告格式符合要求。

二、课程设计任务一.课题概述课题一:窗口电压检测电路设计一个窗口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范围为4-8V(可根据需要调整电压检测范围),当输入电压在检测范围内用示波器检测输入端的波形,与检测范围外的波形进行比较。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郑州科技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作品)题目基于LM358的呼吸灯设计姓名廖兴仓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学号 2 0 1 5 4 7 1 2 9指导老师李亚民完成时间 2018年5月17日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 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 3课程设计的步骤--------------------------- 23.1明确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23.2方案选择-----------------------------------------------33.3单元电路设计、数计算和元器件的选择------33.4画出这整机电路图-----------------------------------43.5审图------------------------------------------------------53.6组装、焊接及调试-----------------------------------54设计方案与论证--------------------------- 54.1设计方案分析-----------------------------------------54.2设计电路-----------------------------------------------64.3调试------------------------------------------------------65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7 6单元电路的设计--------------------------- 76.1LED灯----------------------------------------------- 76.2电阻--------------------------------------------------- 86.3电容--------------------------------------------------- 86.4三极管----------------------------------------------- 106.5LM358------------------------------------------------ 107硬件的制作与调试-------------------------117.1电路焊接-------------------------------------------- 117.2功能实现-------------------------------------------- 117.3外观-------------------------------------------------118总结-----------------------------------11参考文献----------------------------------13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14附录2:实物图-----------------------------15附录3:元件清单---------------------------161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一个侧重点。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这篇文档将关注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方案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个低通滤波器,并验证其性能。

第一步是研究和分析低通滤波器的原理和特性。

我们注意到,低通滤波器的目的是过滤掉高频信号,只保留低频部分。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使用RC滤波器或者二阶滤波器。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选择了二阶蝶形结构低通滤波器。

我们通过计算和模拟找到了最适合我们要求的滤波器的设计参数,包括质量因数Q和截止频率。

我们选择使用多种软件(例如LTSpice和MATLAB)进行模拟和优化,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我们开始实践。

我们使用印刷线路板来制作滤波器电路。

然而,我们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面对着印刷线路板设计和制作的挑战。

该过程需要仔细计算电路参数和选取元件,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精度。

我们一直遵循了高质量的标准,以确保电路板与所选元器件相适应。

其次,我们发现在测试电路时,由于元器件的误差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该电路的表现略有不同于理论预期。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来解决。

我们尝试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模拟,并针对每项参数进行调整和微调。

此外,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实用的技巧,比如额外添加校准电路和使用特定的测试仪器来确保滤波器的实际性能。

最终,我们成功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高效、高精度的低通滤波器。

我们的电路在理论计算值和实际表现之间表现出非常好的一致性,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幅度响应均符合我们的预期。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促使我们采取各种创新方法和解决方案,同时也加强了我们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最后,可以得出结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作,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将学习设计和实现各种电子电路,并提高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2网络工程(2)本**:**学号:***********课题:OTL功率放大器一、设计任务书1、应用意义音频功率放大器是音响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将音频信号放大到足以推动外接负载,如扬声器、音响等。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要求是获得不失真或较小失真的输出功率,讨论的主要指标是输出功率、电源提供的功率。

本课题主要设计一个OCL功率放大器,来满足设计要求。

OCL功率放大器即为无输出电容功率放大器。

采用两组电源供电,使用了正负电源,在电压不太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省去了输出端的耦合电容。

使放大器低频特性得到扩展。

OC功放电路也是定压式输出电路,其电路由于性能比较好,所以广泛地应用在高保真扩音设备中。

OTL功率放大器,它具有非线性失真小,频率响应宽,电路性能指标较高等优点,也是目前OTL 电路在各种高保真放大器应用电路中较为广泛采用的电路之一。

2、设计要求(1)分析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分析单元电路设计计算。

(3)采用衰减式音调控制电路。

(4)说明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5)画出完整电路图。

(6)小结和讨论。

3、音频放大器的共组原理4、极限参数5、功率的计算6、具体实现7、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输出信号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失真,对此我调解了电阻的阻值,经过多次调解输出波形的失真度渐渐减小;同时还应更改二极管的型号以及三极管的型号已达到减小失真度的目的。

最好是事先通过合理的计算得出各个电阻的大小以及各个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型号,这样会使用仿真软件仿真的时候会方便快捷的多。

在焊接电路板时往往会和电路图不一样,由于平时一直都在看电路图,对电路板接触较少,不能及时转换思维,造成焊接时错误频繁发生。

对此我多次试验,积极分析,把电路图与电路板有效的联系起来,最终发现电路图和电路板其实是一样的。

不过在焊接电路板时把电路图中的元件符号换成实际的原件而已。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及电子工艺实习报告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及电子工艺实习报告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及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模拟电子课程设计及电子工艺实习报告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2、学会电子电路的独立设计、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技能;3、通过查阅资料和装配、调试,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完成设计课题;5、能够准确使用电烙铁进行焊接电路板及学会相关防护措施。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1、多种波形发生器设计设计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A741组成的能产生频率为1.6kHz,幅度为—6V的正弦波、方波、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的多种波形发生器,并用虚拟电子平台仿真实现。

要求:1)输出的各种波形工作频率范围20Hz~20kHz连续可调;2)正弦波幅度为-6V,失真度小于1.5%;3)方波幅值土10V;4)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

2、有源滤波器设计1)自行设计一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f o=2kHz,Q=0.7,f>>f o处衰减速度不低于-30dB/10倍频。

2)设计一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f0=100Hz,Q=1,通带放大数A0=2。

3、设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从741组成的交、直流电压、电流表和欧姆表的实际测量电路1)设计并仿真一个直流电压表,其测量范围为0-15V;2)设计并仿真一个交流电流表,其测量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0-10mA ;3)设计并仿真一个欧姆表,其量程为0-1k Q。

三、基本电路设计设计一:多种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案:由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作为波形发生器的起始端,然后接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方波经过积分电路后被积成为三角波,若在积分电路之前加双向二极管、滑动变阻器,可通过调节滑变器来产生锯齿波。

原理框图如下:正弦波积分电路三角波具体电路图如下: 具体仿真图如下:经过Multisim 2001仿真后,得到的实验结果符合要求,波形未出现失真,f=1.6kHz(即T=0.625ms),幅值为6V,且波形的频率、幅值均可通过滑变起来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年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通信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孙锐许良凤
目录
课程设计一、集成直流稳压电源P 3
课程设计二、数据放大器P 7
课程设计三、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信号发生器
P 13
课程设计一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
1.设计指标及要求
输出直流电压可调范围V o 9~3V ++=,输出电流最大值mA o 800I max =, 输出电压变化范围
mV
p op 5V ≤∆-,稳压系数
3
v 103S -⨯≤。

2. 实验用仪器以及已知条件
变压器220V-50HZ ,变压器降压后V2rms=18V ;整流二极管4个1N4001;稳压二极管一个1N4148;电容2200μF ×2,0.1μF ×1,1μF ×1, 10μF ×1;可调式三端稳压器CW317;电位器5k Ω;电阻240Ω,10Ω×2。

3.工作原理
4.电路设计与调试
首先应在变压器的副边接入保险丝FU,以防电路短路损坏变压器或其他器件,其额定电流要略大于Iomax,选FU的熔断电流为1A,CW317要加适当大小的散热片。

先装集成稳压电路,再装整流滤波电路,最后安装变压器。

安装-一级测试一级。

对于稳压电路则主要测试集成稳压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其输人端加直流电压V≤12V,调节RP,输出电压V。

随之变化,说明稳压电路正常工作。

整流滤波电路主要是检查整流二极管是否接反,安装前用万用表测最其正反向电阻。

接人电源变压器,整流输出电压V.应为正。

断开交流电源,将整流滤波电路与稳压电路相连接,再接通电源输出电压V。

为规定值,说明各级电路均正常工作,可以进行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

对于图所示稳压电路,测试工作在室温下进行,测试条件是I。

=500mA,RL= 18Ω
实物连接图:
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5 误差分析
电阻与电容的实际值与理论值有偏差,导致最后电位器调节过后,输出电压幅度有偏差,交流分量也被放大了。

6.元件明细表
7.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
在这次的设计中,我了解到,搭建电路的每一个部分后都要测量这一部分是否符合所要求的技术指标,避免当整个电路搭建好后出现问题,难以检查。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认识了CW317三极管,懂得了如何利用万用表分辨三个管脚。

课程设计二 数据放大器
1.指标要求
总体要求如下:
Ω≥M R id 10 kHz f d H 13= dB K CMR 60≥
带外衰减速率大于等于-30dB/10倍频
差分放大器指标要求: dB A vf 54≥ Ω≥M R id 10 dB K CMR 60≥
RC 有源滤波器指标要求: kHz f d H 13=
带外衰减速率大于等于-30dB/10倍频
2.实验用仪器以及已知条件
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示波器1台 交流毫伏表1台 万用表1个
VCC = +12V ,VEE = -12V ,R L =2KΩ,
运算放大器LM324N ,运算放大器741,Vi =10mVpp.
3.实验分析及研究
前置级
电压放大级
RC 有源滤波器
差分放大器
输入
输出
数据放大器由差分放大电路和二阶RC 低通滤波电路组成。

左边部分由函数信号发生桥式电阻连接,产生差模输入信号。

中间部分由差分放大器组成,负责主要的放大工作,提高输入电阻,抑制共模信号。

右边部分为RC 有源低通滤波器,抑制高频信号通过,实现小部分放大任务。

4.电路工作原理:
面包板搭建
9.5K Ω
5.1K Ω
5.电路设计与调试
设计:
桥式电阻的阻值影响产生的差模信号的大小,R1=R3=R4=1KΩ, R2=2KΩ。

产生的差模信号大小为函数信号发生器10mVrms大小的1/6,理论值应为Vi=1.67mV。

调试:
①由于指标要求差分放大器放大倍数大于等于54dB增益,约为500倍,选用R6=R5=1.5KΩ, R14=R15=2KΩR11=R12=R13=100
Ω.则增益应为A
v =−R14
R12
(1+2R5
R11
)=−2k
100
(1+2∗1.5K
100
)=−620
总放大倍数要大于60dB,约为1000倍
图中RMS=2.17V,放大倍数1299大于1000倍,满足要求
②理论上Rid趋近无穷大的要求,K cmr≥60dB,即共模抑制比≥1000,
图中当共模输入变为1V有效值时,RMS=160.2mv<1v,放大倍数小于1;此时K
≥60dB,满足要求
cmr
③截止频率f=1KHZ, 带外衰诚速率大于等于-30dB/10倍频。

测量方法:用示波器分别接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如上图电表XMM1, XMM4。

然后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测试100HZ, 500HZ, 1KHZ, 10KHZ时的读数。

100HZ时:
500HZ时:
1KHZ时:
10KHZ时:
带外衰减速率:-1165倍符合实验要求
6.元件明细表、所用仪器
7.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实验,我对于差分放大器和滤波电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还了解了LM324N管脚位置关系,以及其内部结构,明白了其管脚作用。

设计三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信号发生器
1 已知条件
LM324N集成运放一个、电容1μF两个、二极管IN4001两个、电阻10kΩ两个、1kΩ、2kΩ、电位器2kΩ两个、5kΩ一个
2 主要技术指标
幅度频率连续可调,频率范围 100-200Hz 方波Up-p<=24V,三角波Up-p <6V
3 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一台,示波器一台
4 电路工作原理
5 5 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我们选用RC正弦波振荡电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共同组成的正弦波一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电路框图如上图.先通过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再通过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最后通过积分电路形成三角波。

此电路具有良好的正弦波和方波信号。

正弦波振荡电路是一种自己振荡电路,其实质是放大器引正反馈的结果。

由放大电路、正反馈网络和选频网络组成。

它没有输入信号,而是通过电路中的噪声经过选频产生。

该方案思路清晰,产品易制作,所以本次实验课设我们采取该方案。

6 主要技术指标的测量
将正负10V的稳压电源接入电路,将示波器按照电路图中所示接口一一接入,调节正弦波时旋转振荡电路中的电位器,测试输出频率范围
正弦波最高频率大于200HZ
正弦波最低频率100HZ
方波Vpp为20V
三角波Vpp为4.68V
7 误差分析
电阻与电容实际值与理论值有偏差,电位器的精度不够准确,导致正弦波的输出不太符合实验预期的结果,如果选用适当阻值的电阻进行替代,应该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8 元件明细表
9 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
认识到了各种波之间的转化与整合,也明白了振荡电路的波形产生过程,没有输入信号,而是通过电路中的噪声经过选频产生的。

了解了过零比较器和积分器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