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政治学家及其著作
政治学经典著作
![政治学经典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f9e39e3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8.png)
政治学经典著作1、柏拉图:《理想国》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3、马基雅维利:《君主论》4、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5、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6、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19827、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8、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9、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轮》,商务印书馆10、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11、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12、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13、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1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15、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6、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17、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8、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本,三联19、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商务199620、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21、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2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23、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24、塔尔蒙:《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25、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译林出版社2003年26、邦亚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27、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28、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29、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30、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31、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32、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3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沈阳出版社,199934、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35、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36、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37、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38、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载《文化与公共性》,三联200539、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载《文化与公共性》,三联200540、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译林出版社,2001年41、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译林出版社,2002年42、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43、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下),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44、卡西勒:《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45、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46、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7、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86年48、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49、列奥·施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上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50、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51、彼得·沃森:《20世纪思想史》(上下),上海译林出版社,2008年52、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53、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54、应奇:《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200355、顾肃:《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56、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7、石元康:《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三联58、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三联书店2002年59、(美)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60、(美)诺齐克著,《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版61、俞可平:《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2、卡尔·曼海姆:《保守主义》,译林出版社63、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65、马克思《1844年哲学与经济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66、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希腊人和希腊文明》67、内莫:《民主与城邦的衰落》《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
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著作必读书目
![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著作必读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0cbd15ba65ce0508763213d4.png)
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著作必读书目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反杜林论》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唯物史观五书信):《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致尼.弗.丹尼尔逊》(1892年6月18日)、《致弗梅林》(1893年7月14日)、《致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国家与革命》斯大林:《论民族问题》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普列汉诺夫:《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普列汉诺夫:《唯物主义史论丛》(以上二篇见《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著作必读书目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反杜林论》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唯物史观五书信):《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致尼.弗.丹尼尔逊》(1892年6月18日)、《致弗梅林》(1893年7月14日)、《致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国家与革命》斯大林:《论民族问题》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普列汉诺夫:《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普列汉诺夫:《唯物主义史论丛》(以上二篇见《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
政治学读书清单推荐
![政治学读书清单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73ae0e0f8c75fbfc77db230.png)
66 西达·斯考切波 找回国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政治学基础理论 国家中心主义的核心代表著作之一
书店
贾恩福朗哥·波
67
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
齐
上海人民出版社
政治学基础理论 理解国家概念的必读书目
68 安东尼·唐斯 民主的经济理论
代表了将现代经济学的标准分析方法——一般均衡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政治学基础理论
政治学基础理论 一本西方比较政治文化研究方面划时代的巨著
政治学基础理论 当代比较政治学结构功能主义著作
如果你想对利益集团理论有深刻的理解,那么这本 政治学基础理论
书无论如何是必须一读书。
本书是达尔对自己多年来民主理论研究总结的一部
民主理论
力著,也是试图以精练的语言将复杂的民主理论通 俗化的尝试。要了解民主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本
政治学读书清单推荐
序号
作者
书名
出版社
归属类型
推荐理由
奥尔森于本书所阐明的理论和方法是一种重要而独
41 奥尔森
国家兴衰探源
商务印书馆
特的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它不仅 政治学基础理论
适用于西方各国,而且对研究东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42 李普塞特
政治人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以论述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为主旨的政 政治学基础理论
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 论民主 经济与社会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政治哲学导论
出版社
归属类型
推荐理由
东方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新知三联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https://img.taocdn.com/s3/m/19a1e4d0b14e852458fb577d.png)
一、名词解释1、康德: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
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著作:《政治权利原则》、《论永久和平》、《道德形而上学》。
其政治思想以中庸的立场解读革命思想,将现时政治要求解析为软弱空洞的道德原则。
认为道德是内在自觉的,而法律是外在而强制的。
从人,社会,国家的关系中认识国家的本质,发展国家学说。
契约是国家建立的基础,但国际并不是真实存在。
将共和制国家作为理想目标推至彼岸世界。
永久和平是政治的最高目标和道德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人性政治论:政治思想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用人的眼光”从“人的经验”出发来观察和说明社会政治问题,将政治思想奠基在“人性论”之上的理论基础。
3、人文主义:是14世纪酝酿,15世纪兴起,16世纪鼎盛的代表资产阶级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它提倡以人和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中心任务是打破封建桎梏。
提倡理性,反对身形,提倡个性自由,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
把人的理性,自由,追求个人幸福看作是人类普遍的,永恒的本性。
人文主义的兴起于古典文化的研究及复兴紧密相连的。
4、社会契约论:是16世纪以来在西方乃至全世界都极有影响的一种国家学说。
西方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将国家的起源归因于上帝,将国家看作是上帝创造的。
而契约论是一种将国家与法律看作是人们通过契约而产生的理论。
这种理论在古希腊既已有其萌芽,中世纪曾为暴君可抗论的理论基础。
在17、18世纪,契约论成为解释国家与法律起源的最流行的一种理论。
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等思想家都运用这一理论。
在他们看来,国家成立之前人们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人们都是自私的,是自由平等的,生命,自有财产是人的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由于自然状态不安全,不方便,理性即自然法引导人们订立此契约。
政治学领域最好的译著
![政治学领域最好的译著](https://img.taocdn.com/s3/m/6537c56c783e0912a2162a23.png)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商务印书馆,1963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上、下),商务印书馆
[英]边沁:《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1995
[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
达巍等编:《消极自由有什么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一本围绕伯林两种自由理论展开讨论的文集)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华夏出版社,2005(经济学自由主义的开山之作)
[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商务印书馆(第一本对自由主义进行宏观描述的著作)
[英]巴利:《古典自由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西]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法]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三联书店,2005
[英]卡斯佛特:《革命与反革命》,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美]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十五.其他
[美]彼得?辛格:《实践伦理学》,东方出版社,2005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美]曼斯菲尔德:《驯化君主》,译林出版社,2005
[意]莫斯卡:《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译林出版社,2002
[美]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第5版),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加]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
[英]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新华出版社,2005
经典政治学家及其著作
![经典政治学家及其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9c75a25fbe23482fb4da4cb7.png)
一、对法律定义的探讨。孟德斯鸠把近代思想中的理性主义精神运用到法律的研究中,探讨了法的精神。他认为,广义的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派生出来的必然的关系”,法律和地理、土壤、气候、人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口和商业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法的精神就是这些关系的综合。上帝有上帝的法,人有人的法,世界万事万物莫不遵循一定的法。
名词对比:洛克与卢梭或《政府论》与《社会契约论》
区别:
(1)契约订立方上:
洛克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订立契约,政府也受契约的约束
卢梭是个人与社会、全体之间订立契约,政府不受契约的约束
(2)权利转让上
洛克认为要把个人的一部分权利转让给国家和政府
卢梭认为要把个人的全部权利转让给社会和全体,政府不是由契约建立的
密尔的代议制民主思想对19世纪下半叶乃至20世纪的英国和世界立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西方学者公认为议会民主的权威,其中许多内容已被多国立法所吸收。
(3)在政体问题上:
柏拉图主张贤人政体,即哲学王思想,让有才能、德行高的人治国;
亚里士多德在把政体分为正常政体与变态政体两种类型后,认为最佳的政体是共和政体,主张国家要形成一个稳定的中产阶级
联系:
(1)都是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2)都探讨和思考了国家与社会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
(3)两人都强调法治,认为法治优于人治
l莫尔《乌托邦》
莫尔(1478——1535)是十六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作为资产阶级活动家的莫尔却以其阐发的社会主义思想而名垂史册。
《乌托邦》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当时英国和欧洲各国的社会制度的批判,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剥削的基础——私有制,认为只有废除私有制,人类生活才能真正幸福;第二部分是对未来美好的乌托邦社会的设想和描写。
十大政治学经典著作
![十大政治学经典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8f5360f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1.png)
1. 《政治学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2. 《君主论》(The Prince)-尼科洛·马基雅维利
3. 《国家论》(Politics)-亚里士多德
4. 《资本论》(Capital)-卡尔·马克思
5. 《社会契约论》(The Social Contract)-让-雅克·卢梭
6. 《法治政府》(The Rule of Law)-弗朗茨·范克拉夫特
7.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Diamond Sutra)-不动明王
8. 《民主的困境》(The Democratic Dilemma)-亚当·普林斯
9. 《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10. 《自由选择》(Free to Choose)-米尔顿·弗里德曼
这些著作代表了政治学领域的经典作品,涉及了各种政治思想、政治体制、政府理论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份简要的示例,政治学领域拥有众多经典著作,选择权仁些许主观。
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深入研究和探索其他相关著作。
政治学说史 萨拜因读书笔记2000字
![政治学说史 萨拜因读书笔记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421af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c.png)
萨拜因读书笔记一、概述萨拜因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学家之一,他的作品《政治学说史》是政治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萨拜因的这部著作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析,试图深入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政治学思想。
二、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1. 政治学的起源和发展在《政治学说史》一书中,萨拜因对政治学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他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20世纪初的政治学理论发展历程,系统地阐述了政治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里程碑,使读者对政治学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2. 政治学的主要学派和思想家萨拜因在书中介绍了政治学的主要学派和思想家,包括现实主义、自然法学派、利己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理想主义等。
他对每个学派和思想家的政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评价,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3. 政治学的核心概念萨拜因在《政治学说史》中对政治学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剖析。
他从权力、国家、社会契约、公民权利等方面阐述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和演变,为读者深入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4. 政治学的现实意义萨拜因不仅关注政治学理论的发展,也关注政治学的现实意义。
他在书中深入探讨了政治学在解释现实政治现象、指导政治实践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读者展现了政治学对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现实意义。
三、萨拜因政治学思想的影响1. 对当代政治学的启示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为当代政治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他对不同学派和思想家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为当代政治学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借鉴。
2. 对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影响萨拜因在书中对政治学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对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重视,为当代政治学研究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 对政治实践的指导作用萨拜因的政治学思想也对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他在书中强调了政治学对现实政治生活的指导作用,为政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四、结语通过对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我们不仅对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对其对当代政治学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中国政治学经典著作
![中国政治学经典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114a8c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5.png)
中国政治学经典著作
中国政治学领域有许多经典著作,以下是部分推荐:
-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
该书被翻译成英文、法文,编入英国出版的“国际文库”。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著。
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作。
- 《中国政治思想史》:萧公权著。
中国政治思想学奠基之作,运用西方实证治学方法。
除上述著作外,牟宗三的《中国哲学十九讲》《中国哲学的特质》《<孟子>讲演录》《<老子>讲演录》、韦政通的《儒家与现代中国》、余英时的《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等也是中国政治学经典著作。
政治理论学习资料
![政治理论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aeaaa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7.png)
政治理论学习资料导言:政治理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提高政治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背景下,政治理论的学习已经成为学生和专业人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政治理论学习的资料,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经典政治理论著作1.《政治学》(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的政治著作,被誉为政治学的奠基之作。
该书论述了政治的定义、政治制度的分类,以及民主、寡头政治等各种政治形式的优点和缺点。
对于政治公共事务的目的、政治合理组织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对于理解政治理论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2.《君主论》(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哲学家马基雅维里的著作,被誉为现代政治学的鼻祖。
该书通过对君主政治的研究,提出了“政治手段正当化”的观点,并提出了君主如何巩固政权的策略和方法。
马基雅维里的思想对于政治行为的理论化和政治实践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3.《自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自由》是英国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方自由主义经典著作。
该书从自由的概念、原则和历史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强调个人自由、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对于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政治理论导论教材1.《政治学导论》(威廉·蒙迪克)《政治学导论》是一本系统介绍政治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教材,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廉·蒙迪克所著。
该书从政治学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政治理论的基本框架。
2.《政治学原理》(埃姆·蓝德维斯)《政治学原理》是美国政治学家埃姆·蓝德维斯的教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的政治学课堂。
该书系统介绍了政治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涵盖了国际政治、比较政治、行为政治等不同领域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政治理论学习资料。
政治学专业推荐必读书目
![政治学专业推荐必读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e408a81279563c1ec5da71ce.png)
在《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一书中,肯尼思·米诺格向我们推荐了一些政治学的经典书目: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霍布斯《利维坦》洛克《政府论》(下篇)卢梭《社会契约论》埃德蒙·伯克《法国大革命沉思录》(法国革命论)约翰·密尔《论自由》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民主在美国)他还推荐了在政治学、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经典著作,因为它们大多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路易斯·哈茨《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维巴诺曼·尼《美国的参与》在《政治科学新手册》中,古丁和克林格曼也对政治学中最常被引用的书籍作了列表: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等就我个人的阅读范围来看,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几本书是: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萨托利,《民主新论》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和贡当斯是法国思想家中难得的两个在思想气质上偏向英美思想的人,这本书是整个近代文明中基础性的学术著作。
2、卢梭《社会契约论》3、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尽管卢梭的思想近来多被指责为法国激进主义的源头,但正如有人指出,我们与欧陆思想之间的差距,其实远远大于欧陆与英美之间的思想差距。
这两本书无论如何也是基础性的。
4、洛克《政府论》5、洛克《论宗教宽容》:作为英式启蒙的代表人物,现在洛克比卢梭自然更受关注。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之间路数的差异,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的差异。
6、梅因《古代法》:在这本书中梅因提出了一个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著名公式:从身份到契约。
这是从法律角度对现代自由主义的最佳诠释。
7、霍布斯《利维坦》:一个非自由主义的国家,就是一只巨大的怪兽。
西方政治思想史人物
![西方政治思想史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888b5ea36f1aff00bfd51e14.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人物总结1、柏拉图柏拉图继承苏格拉底对希腊现实政治的批判和关于“知识即美德”的观点。
柏拉图以城邦为基础,首先确认权利(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支配)是政治的核心问题,但权利只是手段,目的是保证知识。
他的政治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著作《理想国》中。
人类才能是单一的,社会是多面的,因此社会分工与合作,国家基于这种分工和人的相互依赖而产生。
他将不同天性人的划分成不同的等级。
正义是各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国家有掌握真正知识和美德的哲学王统治,理想的国家是实现正义的国家。
同时要在统治者和守卫者阶级消灭私有财产和家庭。
强制性公民教育思想。
随着理想国的政治实践的失败和认识的深化,柏拉图从理想国向二等好的国家转变,著有《法律篇》。
其中,对私有财产和家庭方面有所松动。
强调法治与民主。
他强调,为圣贤所制定的法律不可轻易更改,同时为了保证法律和城邦的生命力,又要始终为贤者们保留发挥智慧的渠道。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政治是最高层次的科学,努力实习实现制度的稳定、完善和为人所接受。
城邦的目的是至善。
在政治学的研究上,他指出政治学要研究优良的政体,同时要考量不同城邦的具体情况和比较之间的差异,还要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法律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人必须服从法律,法治优于人治。
他相信,真正的理性是相信人类的理性是不完美的,因此法律也是不完美的,但不能轻易地改变法律,以防止法律权威的丧失,人治大行其道。
3、公民与城邦古希腊人的特点是与物质财富相比,他们更注重精神追求,个人对城邦高度依赖,生活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个人只有成为城邦的一部分才能实现本质。
同时城邦在公民的教育、财产、信仰的众多方面有特殊的权力。
4、自然法自然法指人类所共有的权利或正义体系。
西塞罗认为首先正确的理性与自然是一致的,人的理性能够把握自然规律。
其次自然规律构成了“真正的法律”的基础。
罗马的自然法观念来自于他们的政治和法律实践。
政治学著作摘抄(经典著作)
![政治学著作摘抄(经典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78d3c85c312b3169a451a40c.png)
政治学著作摘抄1.社会与国家苏格拉底:人类最初是散居的,也没有城市。
结果人类被凶猛野兽所推毁,因人与兽相比不堪一击。
而且他们的技能仅够裹腹之用,而不能和野兽进行战斗:他们拥有食物,但却没有管理的技能,而战争的技能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不久以后,自我保护的欲求使他们聚集一起组成了城市;但当他们聚集于一起时,没有管理技能,却彼此以恶相向,于是又一次陷于分离、毁灭之境。
宙斯怕整个人类会毁于自相残杀,他于是将赫耳墨斯派到人间,带来了尊严和正义,这些便成为城市秩序的原则以及友谊和睦的纽带。
柏拉图:《普罗泰哥拉》320A人是一种政治动物,其天性就是要大家在一起生活。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1169 618当若干村落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其规模足以维持自给自足状态的时候,城邦也就产生了。
可以说,城邦的产生是出于生活的基本需要,而它继续存在是为了优良的生活。
因此,既然早期各级社会组织形式是自然生成的,那么城邦也是如此,因为城邦是这一过程的完成,也是自然的产物。
无论是一个人、一匹马成一个家庭,它的自然本性也就是它的充分发展的形态。
此外,事物的终极原因和目的是至善,所以自给自足也就成了这个社会团体的目的和至善了。
因此很明显,城邦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在性上也正是一种政治动物。
凡是在本性上,而不是仅仅出于偶然的原因,不归属于城邦的人,他不是一个鄙夫,就是一位超人……。
进一步来说,械邦在本性上先于家庭和个人,因为整体必然先于部分。
例如。
假若全身被毁,那么也就无所谓手足了。
脱离了身体的手足同石制的手足无异,它们无从发挥手足的实用。
只是在含糊的名义上仍旧称之为手足而已。
事物是由它们的作用和能力采规定的。
如果它们不再具有正常的性质,我们就不应该把它们看作是和原采相同的东西,它们只不过还有一个相同的名号罢了。
我们确认城邦是自然的产物并且先于个人,就因为每一个隔离的个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因此他就康构成全体的一个部分和大家一起组成城邦全体。
现代西方著名政治理论家及其经典著作
![现代西方著名政治理论家及其经典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3c53ddd75901020206409c83.png)
现代西方著名政治理论家及其经典著作1。
伊斯顿的政治输入输出系统(政治系统的宏观运行模式)――《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南大版《宏观政治学》P120-121以及笔记上有相关内容)2。
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系统论――《比较政治学》(以世界各个国家为研究对象)①政治体系论A.用政治体系代替国家,功能代替权力,角色代替职位B.一切政治体系都与两种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国际、国内),政治体系是社会在国际、国内环境中有意识地制定和追求集体目标的工具C.结构和文化是了解政治体系的两个重要概念D.政治体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输入――转换――输出②比较政治理论A. 政治制度的分类。
1956年,伊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分为英美型、工业化、集权化、欧洲大陆型;1966年,认为可分为原始、传统、现代型。
经济上可分为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治上可分为民主体系与独裁体系B。
比较政治的标准――与政治发展相连政治发展是在社会经济现代化较为广泛的发生的过程中,政治体系、过程、政策的变化,其标志有:结构日益分化、公民相应价值观念和态度的变化等3.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论――《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关于政治发展理论的专著(1968)本书主要内容:①从宏观上论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强政府理论”。
二战后亚非拉一大批国家纷纷摆脱原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而独立,并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但到 20世纪 60年代除少数国家以外,大多数国家不仅没有摆脱贫苦和落后,反面陷入了政治的动荡和暴力冲突,本书分析了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动荡的原因,指出一个国家如何才能避免政治动荡实现政治稳定中的发展,获得现代化的成功②在本书中,作者指出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就在于现代化,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亨廷顿在考察了许多国家的情况后指出,经济发达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政治上都比较稳定,而发生政治动荡的大都是经济上有一定程度发展的国家。
西方政治学名著选读
![西方政治学名著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3e17305bfe4733687e21aa18.png)
第二模块
官员行为的剖析
共同的局限与偏见 环境、动机和目标 行为类型
官员行为的剖析----共同的局限与偏见
西蒙在其提出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中,指出决策 者的手段目的存在矛盾,决策时由于客观条件限 制,只能追求有限理性和满意标准。唐斯在书中 对西蒙的观点进行了细化,认为决策者决策时面 临局限,这些局限源于时间、信息获取、官员能 力的不足。但与西蒙不同的是,唐斯还指出了影 响决策的主观因素,即官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会在信息传达、方案选择、命令遵从和责任承担 方面产生偏见。
全 书 的 核 心 内 容
本书构建了一种有用的决策理论,该理 论通过对官员动机、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分 析来帮助人们认识官僚组织的行为,从而 提高决策质量。作者将官员分为权力攀登 者、保守者、狂热者、倡导者、政治家等 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官员的动机、 目标和行为对官僚组织决策的影响,探讨 官僚组织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及其所处的环 境对其结构、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在这部分析官员行为动机与官僚组织运 行机制的经典著作中,作者用简明的语言 为我们展现了一部美国版的《官场现形 记》,让我们洞悉官员的心理与行为,把 握官僚组织的决策机制,从而加深对官员 和官僚组织的理解。
市场经济的民主社会中需要政府职能的原因:(36) • 巨大的外部收益或成本(外部影响) • 不可分割性收益(公共物品) • 收入的再分配(慈善机构) • 垄断的管制(技术) • 保护无知或弱势消费者(政府管制机构) • 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或缺陷 • 开发无组织的领域(农业) • 创立法律以及其他社会规则 • 维持政府自身的运作
官僚组织的职能分类依据
• • • • • • • • 官僚组织职能被界定的清晰度 理解官僚组织的行为结果并评估其有效性的难易程度 官僚组织的内部技术环境在一定时期的稳定性 官僚组织的外部环境在一定时期的稳定性 不同职能运作的相互依赖性 职能的复杂性 职能的范围,即职能所包含不同活动的幅度 官僚组织环境的权威设定,即其制度环境的本质
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
![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5617155a376baf1ffd4fad3b.png)
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一.柏拉图 ( 《理想国》 )柏拉图,古希腊城邦时代也就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得哲学家与思想家之一。
就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有系统得政治学著作传世得思想家,其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
其中最有影响得就是《理想国》。
二、政治思想:(1)正义论:①回答了什么就是“城邦得正义”,即就是:我们建立这个国家得目标不就是为了某一个阶段得单独突出得幸福,而就是为了全体公民得最大幸福。
②认为一个完善得城邦具有这样一些美德:智慧得、勇敢得、节制得与正义得③认为国家就是社会分工得产物,国家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者、辅助者与生产者。
认为只有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就实现了正义(2)哲学家统治:①哲学王统治得思想。
哲学家执政就是柏拉图理想国得核心内容。
②让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才能保障城邦正义。
③哲学家能够掌握正义本身、善本身得知识,能够按照神圣得原理描绘出理想得政治制度,就是个人与公民幸福。
④能够瞧到“美善、正义。
勇敢、智慧、节制等理念世界中得原型(3)政体得演变:柏拉图根据国家制度得品德与掌握国家最高统治权得人得品质把政体区分为两类五种:一就是善得、正义得政体——王政或贵族政治。
一就是恶得、非正义得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治、民族政治与僭主政治。
二.亚里士多德 ( 《政治学》 )一.亚里士多德就是古代最伟大得政治思想家,就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得学者与思想家,西方政治学得创始人。
她得《政治学》被誉为政治学科得开山之作。
其著作有:《政治学》、《尼各马克伦理学》、《雅典政治》等。
二.政治思想:(1)人与城邦:①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来就就是政治动物”,过城邦式得生活就就是人得本能,直接参与城邦事物就是公民谋取幸福、实现集体之善得必要途径,也就是公民权得本质。
②认为城邦就是至高而广泛得社会团体,其目得就是完成某些善业。
③城邦就是自然得演化(2)法律得统治:①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了法律统治得重要性。
现代西方著名政治理论家及其经典著作
![现代西方著名政治理论家及其经典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545f7eceb8f67c1cfad6b8de.png)
现代西方著名政治理论家及其经典著作1.伊斯顿的政治输入输出系统(政治系统的宏观运行模式)――《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南大版《宏观政治学》P120-121以及笔记上有相关内容)2.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系统论――《比较政治学》(以世界各个国家为研究对象)①政治体系论A.用政治体系代替国家,功能代替权力,角色代替职位B.一切政治体系都与两种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国际、国内),政治体系是社会在国际、国内环境中有意识地制定和追求集体目标的工具C.结构和文化是了解政治体系的两个重要概念D.政治体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输入――转换――输出②比较政治理论A. 政治制度的分类。
1956年,伊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分为英美型、工业化、集权化、欧洲大陆型;1966年,认为可分为原始、传统、现代型。
经济上可分为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治上可分为民主体系与独裁体系B. 比较政治的标准――与政治发展相连政治发展是在社会经济现代化较为广泛的发生的过程中,政治体系、过程、政策的变化,其标志有:结构日益分化、公民相应价值观念和态度的变化等3.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论――《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关于政治发展理论的专著(1968)本书主要内容:①从宏观上论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强政府理论”。
二战后亚非拉一大批国家纷纷摆脱原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而独立,并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但到20世纪60年代除少数国家以外,大多数国家不仅没有摆脱贫苦和落后,反面陷入了政治的动荡和暴力冲突,本书分析了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动荡的原因,指出一个国家如何才能避免政治动荡实现政治稳定中的发展,获得现代化的成功②在本书中,作者指出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就在于现代化,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亨廷顿在考察了许多国家的情况后指出,经济发达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政治上都比较稳定,而发生政治动荡的大都是经济上有一定程度发展的国家。
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生平、著作和观点
![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生平、著作和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ba76b3551810a6f4248608.png)
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生平、著作和观点————————————————————————————————作者:————————————————————————————————日期:ﻩ布阿吉尔贝尔一、生平及著作法国经济学家,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重农主义先驱者之一。
布阿吉尔贝尔出生于鲁昂的一个贵族之家,曾担任鲁昂地方议会的法官和路易十四的经理官。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经济严重衰败的时期。
他任法官时,对农村经济衰落和农民贫困有了较多了解,深切同情人民的境遇。
后因反对柯尔培尔政策和支持重农学派先驱者之一沃邦元帅,而一度被流放。
于1714年逝世于鲁昂。
布阿吉尔贝尔是自由竞争的早期拥护者,他的经济自由思想和重视农业的观点为后来的重农学派所继承和发展。
著有:《法兰西的详情》、《谷物论》、《货币缺乏的原因》和《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等。
二、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1.强调农业在社会经济中有重要地位他认为,农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
他写到:“只有衣食等物品才应当称为财富”,“一切财富来源于土地的耕种”,“耕种者繁荣昌盛是一切其他等级财富的必要基础”。
他认为,社会财富来自农业生产,来自土地的耕种。
一国的繁荣和富裕取决于农业。
2.价格和价值的理论(1)商品价格的理论①各种W的价格必须保持一定比例。
②主张以谷物价格为基准来调整各种W的价格比例。
(2)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他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一般劳动时间。
在分析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费用时,他提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思想。
他认为,商品交换必须按“公平的价格”(或“一定比例的价格”)进行交换,这个价格能偿付生产费用。
公平的价格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的比例”。
这就是商品交换的自然平衡或者和谐。
评价:他是在法国第一个提出了这种看法的思想家,这是十分难得的。
缺陷:只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探讨价值,把创造价值的劳动混同于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
3.经济自由思想布阿吉尔贝尔是在阐述法国社会经济问题时,提出经济自由思想的。
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
![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9265133883c4bb4cf7ecd1d2.png)
作为柏拉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继承: 1、城邦是最高的善(德性政治);人天生就 是政治的动物(经济只是私人问题)。经济只 是服务于人,而不应该主宰人。 2、教育是达至理想政治的基本途径
发展: 1、柏拉图城邦的缺陷:家庭作为自然的产物, 在政治中没有地位。而这就是亚里斯多德政治 构思的起点。 2、亚里斯多德:家庭是政治的原型。 3、(古典)公民政治是政治的一般特色。
1、生平:BC427-348,祖先为BC7世纪中叶的雅典执政官; 同BC404年克里提亚集团关系密切。 2、信念:受伯利克里影响,坚持贵族政治。他深信哲学 家如果时机来临,作为政治家和立法者,其天职就是 要贡献他的最佳年华为同胞作出崇高的牺牲(泰勒)。 3、和苏格拉底的结缘:幼年相识,青年从而学之,壮年 撰述,深受苏格拉底之死的刺激,对民主政治从此失 望。立意寻找最合适的城邦政治制度。 对思想家而言,经历一定会成为其思想的一部分。
政体思想 四种有缺陷的国家制度及其相应的代表人物 分别是:第 一种被叫做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 受到广泛赞扬;第二种叫做寡头政制,少数人 的统治,有很多弊端;第三种叫做民主政制, 比寡头政制还差一些;最后.第四种.是城邦 最后的祸害,这就是僭主政制 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政制就有多少种不同类型 的人格,政治制度产生于城邦公民的习惯,习 惯的倾向决定其它的方向。
2、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体系的传承者: 《理想国》的体系性 1、正义作为当时社会的核心问题: (1)波拉马霍斯与克法洛斯:欠债还钱(施, 32-34))或给予个人应得的。 (2)色拉叙马霍斯:强者的利益; (3)格劳孔:遵从习俗(遵从意愿、约定俗成。 古典契约说)。 (4)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正义)
第三是节制。节制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望,实际 就是高尚的品质控制卑劣的品质,正如在理想 国中少数优秀的人物控制着下层等级一样。节 制与勇敢、智慧不同,后两者因体现在国家的 不同阶层而使国家成为勇敢的和智慧的。节制 则贯穿于所有公民之中,把三个等级和谐地联 系起来。天性优良的统治国家,天性低劣的自 觉接受统治——这就是和谐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托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莫尔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的理性批判。《乌托邦》在当时欧洲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它的第二部分。它详尽地阐述了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它包括实行民主的、平等的政治制度;一切财产公有的经济制度;按需分配的劳动制度。
l康帕内拉《太阳城》
继《乌托邦》之后又一个空想社会主义的方案
亚里士多德对国家与社会作了区分,对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作了区分:A、国家是高于其他社团的完善社团,国家与其他社团的区别在于其统治性,B、努力就现实出发创造国家的理想,而不是去构思“理想国”
(2)在研究政治问题的方法论上:
柏拉图开创了西方政治哲学思辨式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亚里士多德则是实证研究的先驱
(一)西方传统政治学家及其经典著作
l柏拉图《理想国》
l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名词对比: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或《理想国》与《政治学》
区别:
(1)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
柏拉图认为国家正义论是建立在社会分工论基础上的,认为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由此产生社会分工。由于人们的各种需要和社会分工,又不能自给自足,于是便组成社团,建立国家。国家是互换劳务的体系,国家与社会相混淆;
经典政治学家及其著作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3、中世纪西欧:阿奎那《神学大全》《论君主政治》
4、16世纪西欧: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布丹《国家六论》、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
5、17世纪欧洲大陆: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普芬道夫《自然法与万民法》
三、在《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特别地探讨并强调了政治、法律同地理环境的关系。他认为地理环境对政治法律制度的形成有极大的作用,法律的制定要受到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土壤等的决定影响,他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地理环境决定论”
l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从自然状态假设出发,认为人人是自由、民主、平等的,驳斥了霍布斯的人天生性恶论,反对其战争状态的说法,提出人性本善的思想,认为人天生具有怜悯之心
密尔按照自己的理论标准,认为英国虽然是采取代议制政府的形式,但有很多弊病,即议会中的普遍无能和无知,有受到和社会普遍福利不同的利益的危险。因此,密尔提出要按照他的标准改革英国的议会,其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国会应采取单一制,不应设两院,议员应当一律选举产生,不应任命;第二、国会只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应当由政府行使;第三、扩大选举范围,不分男女,全体公民都应有选举权;第四、实行复票制度,受过大学教育的一人可以有两票选举权;第五、实行少数代议制,全国人数应按法定“商数”而有比例代表;第六、实行直接选举制度;第七、议员任期要短;第八、议员应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议员应尽自己的义务;第九、妇女不仅应有选举权,还有参政权,这无论对妇女本人,对社会都是有益的。
(2)权利转让不同:
《利维坦》转让全部的、绝对的权利,主权者权力是无限的,不受契约约束
《政府论》转让的是部分的权利,政治权力是有限的,政府掌权者也受契约的约束,因为政府也受签订契约的一方
(3)同意说不同:
《利维坦》以“强迫”贯穿始终
《政府论》将“同意”贯穿始终,国家与政府初建立时是必要的,建立后控制大众服从政府时也是必要的
(4)霍布斯倾向于集权;洛克主张分权
(5)霍布斯主张把个人的全部权利转让给政府,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威,是不受约束的;洛克的社会契约的核心原则是约束政府
联系:社会契约论存在两种经典模式,即《利维坦》与《政府论》
名词对比:《社会契约论》与《利维坦》或霍布斯与卢梭
区别:
(1)契约订立方上:
卢梭认为是个人与社会、全体订立契约
在书中,马基雅维利最惊世骇俗的观点是:君王须兼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他的观点自问世以来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恨之者斥之为“暴君的导师”,爱之者尊其为“民族主义国家的理论先驱”、近代“政治学之开山鼻祖”。
全书由26章。前11章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下去,强调有势力保护国家容易、否则难,君主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第12——14章阐明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是君主唯一的专业。后12章是全书的重点,全面论证马基雅维利的术治理论。
(1)批判私有制,将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看作是培养罪恶的学校,揭示了各种恶劣品质和习性与私有制的联系。
(2)在批判的基础上,认为要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引导人们走向公有制的理想社会
(3)主要内容:A、有明确的共产主义原则;B、实行宗教与俗界共享统治权的国家;C、统一计划下的生产运动;D、有统一的法律;E、共妻制度,优生优育
密尔区分优劣政府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进步”。最有利于进步的政府形式就是:“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最高支配权力属于整个集体的那种政府;每个公民不仅对该最终的主权的行使有发言权,而且,至少是有时,被要求实际上参加政府,亲自担任某种地方的或一般的公共职务。”显然,这就是代议制政府。在这种理想的代议制政府下,“全体人民共同享有自由”、“被统治者的福利是政府唯一的目的”,人民在道德和智力上是进步的,有着最好的法律,最纯洁和最有效率的司法,最开明的行政管理,最公平和最不繁重的财政制度。
l莫尔《乌托邦》
莫尔(1478——1535)是十六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作为资产阶级活动家的莫尔却以其阐发的社会主义思想而名垂史册。
《乌托邦》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当时英国和欧洲各国的社会制度的批判,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剥削的基础——私有制,认为只有废除私有制,人类生活才能真正幸福;第二部分是对未来美好的乌托邦社会的设想和描写。
(3)在政体问题上:
柏拉图主张贤人政体,即哲学王思想,让有才能、德行高的人治国;
亚里士多德在把政体分为正常政体与变态政体两种类型后,认为最佳的政体是共和政体,主张国家要形成一个稳定的中产阶级
联系:
(1)都是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2)都探讨和思考了国家与社会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
(3)两人都强调法治,认为法治优于人治
6、17世纪英国:霍布斯《利维坦》、洛克《政府论》、休谟《人性论》
7、18世纪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8、18世纪美国:潘恩《常识》《人权论》、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
9、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康德《法律哲学》《政治权利原则》《论永久和平》《道德形而上学》、洪堡《论国家的作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2)私有制是人类产生不平等的真正根源
(3)在批判不平等的基础上,提出财产平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l密尔《代议制政府》
约翰密尔(1806——1873),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著名的自由主义法学家,西方代议制的创始人。
《代议制政府》是西方第一部论述代议制的专著,是密尔政治思想特别是国家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约翰密尔的代议制理论主要包括代议制政府的形式、职能、民主制、选举权、议会以及地方代表机关和民族等问题。
(具体再加上各人的生平简介,在西方政治思想史或政治学史上的地位,有何重要著作,有什么重要思想等内容即可)
l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1469——1527)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作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他们的方式、论世袭的君主国、论混合的君主国、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国在他死后没有背叛他的继承者、对于那些被占领前生活在他们自己的法律之下的城市或君主国应该如何管理等。
名词对比:洛克与卢梭或《政府论》与《社会契约论》
区别:
(1)契约订立方上:
洛克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订立契约,政府也受契约的约束
卢梭是个人与社会、全体之间订立契约,政府不受契约的约束
(2)权利转让上
洛克认为要把个人的一部分权利转让给国家和政府
卢梭认为要把个人的全部权利转让给社会和全体,政府不是由契约建立的
《论法的精神》共六卷31章,体系完整,包含了孟德斯鸠多方面的丰富的思想。除法律与政治外,还涉及哲学、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法律定义的探讨。孟德斯鸠把近代思想中的理性主义精神运用到法律的研究中,探讨了法的精神。他认为,广义的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派生出来的必然的关系”,法律和地理、土壤、气候、人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口和商业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法的精神就是这些关系的综合。上帝有上帝的法,人有人的法,世界万事万物莫不遵循一定的法。
密尔的代议制民主思想对19世纪下半叶乃至20世纪的英国和世界立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西方学者公认为议会民主的权威,其中许多内容已被多国立法所吸收。
(3)洛克主张分权;卢梭倾向集权(主权不可分割、不可代表、不可转让)
(4)洛克推崇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卢梭推崇直接民主
联系:
两者都是社会契约论的重要人物,其著作是社会契约论的经典之作。两书中都论述了自然状态、社会契约、主权、国家和政府的起源等内容
l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