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主题班会的教案
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
![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c32dd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b.png)
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1、结合学校的书香读书活动,在古诗的海洋中,领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在古诗中感受到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
2、通过开展"诵读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明"主题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学生。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情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惯。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二、活动准备:1、各小组综合实践收集整理诗词。
2、物色好主持人2人。
4、各类节目准备:舞蹈、小合唱、情景剧表演、小组诗等。
活动分步: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三、活动过程:主持人揭示主题班会"诵读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明"中华古诗文诵读开始。
走进古诗文的世界,去感受诗人们朴质、真切的情思。
徜徉在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
第一部(闲情)1、舞蹈并歌唱《春晓》,引起兴趣,带入诗境。
2、看图诵诗,春夏秋冬。
3、背古诗比赛。
第二部(亲情)1、唱《游子吟》(播放《游子吟》(唱诵结合)。
2.报答母爱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怎样去报答母亲的爱呢?4、一起来看看《七步诗》的创作过程。
第三部(友情)1、以小队为单元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一队同学背诵的有关友情的古诗多2、欣赏一首古诗改编的歌《送孟浩然之广陵》3:下面请大家各自找曾帮助你研究,糊口的好同伙送贺卡,说一句感谢的话。
(放音乐《爱的奉献》)师筹办三张贺卡送给三位同学,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甚么?(当着他们的面说)第四部(乡情)1、XXX的《静夜思》最为出名,一同来表演朗读吧。
2、男、女同学为大家背诵3、情景剧表演《回乡偶书》第五部(爱国情)1、背爱国诗句《示儿》、《己亥杂诗》、《夏日绝句》等2、出示爱国名句齐读。
3、出示作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齐读)结束:闲情、友情、亲情、故乡情、爱国情,好一派迷人的情感风光。
“诵读国粹经典-传承传统美德”主题班会教案
![“诵读国粹经典-传承传统美德”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274cffcc22bcd127ff0c38.png)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传统美德”班会教案龙背小学冯家婵一、活动主题: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二、活动目的:1、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3、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三、活动时间:2017年9月20日四、活动地点:三(2)班教室五、活动对象:三(2)班全体少先队员六、活动内容:1.观看优秀人物视频。
2.诵读经典美文。
3.队员畅谈活动收获。
(二)教师准备1.深入学生,详细了解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开好队会做准备工作。
2.确定主持人,拟写班会主持词3、国学视频(三)学生准备查找并学习经典诗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八、班会活动具体过程:(一).导入主持人宣布活动目的、活动意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国学底蕴深厚绵长!中国的国学,是华夏儿女继往开来、和谐发展的文化根基!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去聆听华夏五千年的心声。
甲:张良对老人的“尊敬”让我们佩服,可见诚信也很重要。
乙:下面请次文业同学为大家讲“一诺千金”的故事。
乙:听了这么多的故事,请大家跟着音乐,舒缓一下此时的心情,进入第二个环节:文学擂台赛。
请同学们聆听《春江花月夜》、《满江红》的配乐朗诵。
甲:此时,我是小记者,我想请问各位同学,从这首《满江红》爱国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甲:说的真好,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流利地背诵出这首爱国古诗,学习先人的爱国情怀,立志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乙:中国不仅是诗的国度,还是一个礼仪之邦。
读了《论语》,才知道何为君子?读了《三字经》,才知道何为孝敬?读了《弟子规》,才知道何为圣人?下面有请第一组同学来读《三字经》,请第二组同学来读《论语》,请第三组同学来读《弟子规》,请第四组同学来读《道德经》。
甲:同学们读得很响亮,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中华经典文化。
我想请问:各位同学自己在学习经典诗文时有哪些收获?姜欣宜同学: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们明白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的道理。
论语诵读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论语诵读主题班会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69ed9d5901020206409c6f.png)
论语诵读主题班会教案三篇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
我国自古就有对少年儿童进行“诗教”的传统。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论语诵读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语诵读主题班会教案1经典诵读主题班会一、设计意图:1、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
我国自古就有对少年儿童进行“诗教”的传统。
可是,我们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以老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机械背诵为主,形式呆板,手段单一,效率低下,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所以,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探索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拓展古诗词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语文第11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是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要求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有选择地开展活动,针对学到的古诗4首后叫学生分门别类地收集古代的诗歌的要求,引领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魅力,拓展视野,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二、活动目的:1、结合学校的书香读书活动,在古诗的海洋中,领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在古诗中感受到了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
2、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情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4、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
5、检测班级的古诗的诵读情况和收集情况,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人文修养。
三、活动准备:1、各小组综合实践收集整理诗词。
2、物色好主持人6人。
3、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根据诗意画好四季图,写好有关古诗的书法作品。
课件制作。
4、各类节目准备:相声、小合唱、小提琴独奏、小组诗等。
国学经典诵唱小班教案
![国学经典诵唱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789a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f.png)
国学经典诵唱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熟练诵读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
2. 能够理解并解释国学经典中的道理和故事。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国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国学经典的诵读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国学经典中的道理和故事。
2. 如何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
1. 准备国学经典的诵读材料,如《三字经》、《弟子规》等。
2.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以便辅助教学。
3. 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或教学板书。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国学经典的音频或视频,或者展示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国学经典的诵读。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记的国学经典,如《三字经》或《弟子规》,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诵读。
教师可以通过分段教学的方式,逐步教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重点讲解其中的语言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理解国学经典中的道理和故事。
教师可以选取国学经典中的一些典故或故事,讲解其中的道理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国学经典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
4. 开展诵读比赛或表演。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比赛或表演,让学生们展示他们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诵读能力。
通过比赛或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和兴趣。
5. 总结反思。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学生分享对国学经典的感悟和体会。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国学经典对他们的影响和意义,培养他们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和尊重。
六、教学延伸。
1. 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创作和表演,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设计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1e91f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f.png)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设计品鉴经典,享受国学,传承文化,提高自身素养,增加文化底蕴。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的是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五篇,欢迎查阅!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1第一环节牛刀初试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比方有大本事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显示一下身手。
也比方有力量的人刚开头工作就表现出才能本环节即所谓必答题。
重在考察大家对国学学问常识的把握。
我们会将预备好的必答题分为5组,由参赛小组按挨次分别在5组题目中进行选择每组中共有7道题目,题目类型以选择题为主。
每个小组选出1名代表,进行答题,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在本环节中,小组代表可以询问本小组其他同学,或者选择请电脑去掉一个错误答案,环节结束后,将会有特约嘉宾对答错的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依据各小组答题得分状况,公布成果和第一环节名次状况其次环节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奇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悟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后用“高山流水”比方知音或知己。
本环节即谁来比划谁来猜。
在国学学问积累的基础上考验大家描述力量以及队友之间的默契程度。
本环节将会有3种难度可供选择。
即10分题20分题和30分题,每个分值的题目均为10个但难度不同,选择挨次按第一环节后名次倒序进行,即分数落后的小组先行选择,然后依次进行。
竞赛需要2名参赛队员完成,A通过肢体和语言进行描述,描述中不能使用口型,假如描述中消失屏幕上相同字即视为无效,下面的组员原则上不能进行提示和干扰。
规定时间为1分半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每组答题状况进行计分【如10分题,猜对一道得1分,20分题猜对一个得2分。
】第三环节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
名篇巨著诵读教案中班
![名篇巨著诵读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315326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9.png)
名篇巨著诵读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名篇巨著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对名篇巨著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名篇巨著的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名篇巨著的背景介绍和作者生平事迹,名篇巨著的诵读技巧和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篇巨著,如何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名篇巨著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名篇巨著背景介绍(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名篇巨著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名篇巨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为后续的诵读做好铺垫。
3.名篇巨著的诵读(30分钟)。
教师选择一段名篇巨著,向学生进行诵读示范,重点讲解诵读技巧和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跟读和模仿,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4.诵读实践(3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诵读练习,每组选择一段名篇巨著进行诵读,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诵读水平。
5.诵读分享(15分钟)。
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进行诵读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点赞,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诵读活动。
6.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名篇巨著的重要性和诵读的技巧,鼓励学生多读名篇巨著,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名篇巨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诵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诵读实践环节,部分学生的表现不够积极,需要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激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同时,在诵读分享环节,学生的评价和点赞也比较随意,需要教师加强规范和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诵读氛围。
希望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让名篇巨著的魅力得以展现。
朗诵古诗主题班会教案3篇
![朗诵古诗主题班会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fdeb7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6.png)
朗诵古诗主题班会教案3篇朗诵古诗主题班会教案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朗诵古诗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朗诵古诗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的本次唐宋诗词朗诵竞赛,旨在引起学习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领略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活动准备先从学生假期背诵的唐宋诗词中整理出一百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学生每组选出三名参赛选手;主持人、老师制定比赛规则。
活动时间:20xx年11月26日活动过程主持人甲:唐宋文坛,百花争艳,千姿百态,唐诗宋词更是绰约不凡,独领风骚。
它们画面形象,意境宏大,语言凝练,音韵优美。
主持人乙:唐宋诗词虽篇幅短小,然画面明晰:有的清新,犹如淙淙泉水欢腾跳跃;有的壮阔,犹如奔涌的长江狂泻不已;有的火热,犹如爆发的火山烧灼万物;有的晦暗,犹如漫天的飞沙遮天蔽日。
主持人甲:唐宋诗词虽讲求音律,但内容丰富:有的借景抒情,赞美山川,歌唱生活;有的寓情于事,揭露黑暗,鞭挞时弊。
主持人乙:诗词的创作风格更是精彩纷呈:有的朴实自然,不事雕饰;有的富丽浪漫,浓抹盛妆;有的深沉悲壮,直抒胸臆。
主持人甲、乙:让我们一起走进唐宋诗词的世界,尽情享受其无穷的魅力吧! “朗诵唐宋诗词·感悟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甲: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开创了豪放词派,《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请第一组选手朗诵。
主持人乙:李商隐,唐代诗人,他所特创的“无题”诗,大多以爱情为题材,情思缠绵,辞藻精辟,读来令人回味不已。
请第二组选手朗诵《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主持人甲:“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是啊,春光依然如此秀丽,但时世已今非昔比——这是诗人杜牧的无限感慨。
杜牧,生活在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多写社会政治题材。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传统美德”主题班会教案PPT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传统美德”主题班会教案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f9444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0.png)
教师点评
教师应对学生的演讲内容进行 点评和总结,强调传统美德的 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
学生互动交流
01
02
0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组员 之间互相交流、分享对于 国学经典和传统美德的理 解和感悟。
代表发言
每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组选派一名代表上 台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 成果和收获。
教师总结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
同学们普遍认为,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自己对于国学经典的理解更加深入,对于 中华传统美德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同学们反映,通过参与活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和增强 。
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校多功能报告厅
活动流程
开场主持人致辞、专家讲 座、学生代表发言、分组 诵读、集体合唱等环节
组织分工
• 主办单位:学校团委 • 负责人:张老师 • 参与者:全班同学及家长、特邀专家等 • 宣传组:负责活动宣传,包括海报设计、宣传单印制等工作 • 策划组:负责活动整体策划,包括活动流程、环节设计等工作 • 物资组:负责活动物资准备,包括场地布置、音响设备、照明设备、桌椅、水杯等 • 秩序组:负责活动现场秩序维护,包括学生进出场的组织、现场秩序维护等工作
活动效果评估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同学们对于国学 经典和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加深入的 认识和理解,对于提升同学们的文化 素养和道德品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
本次活动也增强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 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了同学们的 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和其他方面的
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班级整体形象 得到了提升,班级凝聚力也得到了进
幼儿园文学经典诵读教案 幼儿园文学教案
![幼儿园文学经典诵读教案 幼儿园文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977c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6.png)
幼儿园文学经典诵读教案幼儿园文学教案一、概述在幼儿园阶段,文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品格培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文学诵读教学水平,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制定一套幼儿园文学经典诵读教案是必不可少的。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3. 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三、教学内容1. 选取经典的诗歌、童话、寓言等文学作品,包括《小兔找萝卜》、《小星星》、《捉迷藏》等;2. 设计针对不同芳龄段的幼儿的文学诵读教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筛选和整合;3. 结合幼儿园日常活动,将文学诵读融入到游戏、手工、音乐等课程中,以提高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程度。
四、教学策略1. 通过根据幼儿的芳龄、兴趣等特点,巧妙设计和讲解文学作品,引导幼儿参与其中;2. 利用多媒体设备、情景再现等方式增强幼儿的感知体验,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3. 组织文学赏析小组活动,让幼儿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情感和认知体验;4. 引导幼儿在诵读文学作品时,注重表情、语音、节奏的训练,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利用有趣的游戏和故事情节,让幼儿产生对文学作品的好奇心和兴趣;2. 朗读示范:教师模仿精彩的朗读示范,激发幼儿的模仿欲望;3. 情景再现:根据文学作品的情节,设计一些角色扮演和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故事情节;4. 诵读训练:通过反复的诵读训练,培养幼儿的语音、节奏感,并注重表情和动作的配合;5. 情感交流: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在互动中共同参与文学作品的赏析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诵读文学作品时的表情和动作,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鼓励;2. 结合幼儿平时的语言表达情况,评价幼儿的朗读和表达能力,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3. 打造文学作品展示墙,展示幼儿的诵读成果,并邀请家长和其他幼儿园师生进行评价和交流。
追忆红色经典,传承革命传统,主题班会教案
![追忆红色经典,传承革命传统,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92ee2a31126edb6f1a10b7.png)
篇一:追忆红色经典传承革命传统主题班会追忆红色经典一、活动目的传承革命传统主题班会通过此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引导他们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精神。
二、活动准备资料,图片三、活动形式诗朗诵问答乐器演奏合唱四、活动过程(一)集合准备1班长:报告华老师七年级四班已全部出席“追忆红色经典传承革命传统”主题班会。
请您参加我们的班会。
报告完毕。
2、班主任:接受你的邀请,并预祝这次班会圆满成功。
3、班长:下面我宣布七年级四班“追忆红色经典传承革命传统”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二)活动过程文化篇女:当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从东方升起时。
男:当我们背上书包走出家门开始幸福的一天生活时。
女:同学们你们可否想过是谁带给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齐:是我们美丽的祖国!男:亲爱的同学们,祖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我们都热爱自己的母亲,可你了解我们的母亲吗?女主持人: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她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是世界最富饶。
海疆最宽广的国家之一。
男主持人:我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几十万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生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曾经有过震惊世界的四大发明。
女主持人:哪位同学能说出我国的四大发明?(有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男主持人: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变化万千,有雄奇险峻的名山大川、有宽广美丽的平原牧场。
女主持人: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①我国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回答:喜马拉雅山。
)②我国最大的平原是什么平原?(回答:东北平原。
)③我国最长的江是哪条江?(回答:长江。
)男主持人:祖国啊!我要对你说。
全班齐诵:我们爱您,爱您的千山万水,爱您的一草一木。
女主持: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展示祖国古代文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曾经孕育了辉煌的古代科技文明,并且在文明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还是世界上一个先进的国家。
诵读经典文明、传承中华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诵读经典文明、传承中华文明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444d4e0b1c59eef8c7b492.png)
诵读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明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巩固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古诗。
二、活动准备:1、挑选好四位(男生2位,女生2位)主持人。
2、各小组组织熟练背诵初一、初二年级学过的古诗。
3、根据诗意各小组选择一首诗配上插图,选择一首诗写好书法作品。
4、各类节目准备:诗朗诵、舞蹈、小合唱、器乐独奏。
5、收集有关“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的古代诗词。
三、活动过程:(前奏)女1: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华夏文化;男1: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铸就了经久不衰的艺术瑰宝。
女2:它犹如夏日的漫天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男2:它仿佛春日的遍野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女1: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男1: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人生教益。
女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的世界里,去感受诗人朴质、真切的情思。
男合:今天,让我们共同徜徉古诗词的长河中,去感受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
第一部(闲情)1、提琴独奏《渔舟唱晚》,全体朗诵《春江花月夜》带入诗境(多媒体展示)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乐府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2024年读书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读书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8510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9.png)
2024年读书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主题:阅读伴我成长时间:2024年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参与者:全校学生、班主任教案:一、开场(10分钟)1. 主持人引导学生们进入多功能厅。
2. 播放一段音乐作为背景音,并介绍班会主题:“阅读伴我成长”。
二、开场白(5分钟)1. 主持人向学生们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并解释为什么阅读对我们成长十分重要。
2. 引用一些名人的名言,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以激发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和思考。
三、阅读分享(20分钟)1. 每位学生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简要介绍这本书的故事情节、角色特点以及自己从中学到的东西。
2. 每个学生轮流上台分享自己心目中的“阅读好书”,可以用图片、音乐等形式辅助呈现。
3. 其他学生可提问或发表自己对书籍的看法,展开讨论。
四、名著剧场(30分钟)1. 邀请学生代表演绎一些经典名著的片段,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可以是舞台剧、朗诵等形式。
2. 通过生动的表演,展示名著中的经典形象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们对名著的兴趣,引导他们去阅读这些经典著作。
3. 演出结束后,可以就表演内容展开简单的讨论,与学生们一起分享对名著的理解和感悟。
五、阅读推荐(20分钟)1. 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向学生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包括经典名著、科普读物、文学作品等。
2. 老师们可以简要介绍这些书的内容,以及为什么他们认为这些书值得一读。
3. 学生们可以在班会之后自由选择一本感兴趣的书进行阅读,班主任可以要求学生们在阅读后写读后感或书评,并在班级内互相交流。
六、总结(10分钟)1. 主持人引导学生们回顾本次班会的内容和收获,强调阅读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定期阅读各类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维。
3. 结束语,鼓励学生们坚持阅读,成为有思想、有见识、有内涵的人。
七、闭幕(5分钟)1. 感谢学生们的参与和表现。
2. 主持人宣布本次班会结束。
以上是一个针对2024年读书伴我成长主题班会的教案,旨在通过学生们的分享、名著剧场和阅读推荐等环节,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品质。
阅读经典班会教案16篇
![阅读经典班会教案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c4b1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f.png)
阅读经典班会教案16篇阅读经典班会教案(精选篇1)一、主题升入中班以来,孩子们逐步的爱带书来幼儿园,恐龙书、故事书,品种渐渐增多,寒假以后孩子们有的幼儿带来许多新书,孩子们互相交换着看书,但缺少细致的观察,有的只看书里喜欢的人物,有的被色彩吸引,不能连贯的讲述图书内容,所以我们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读书,读懂书,把书当作真正的朋友,所以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我爱读书二、核心目标:1、喜欢看书,愿意与同伴分享读书的乐趣。
2、掌握读书的方法,看图讲述的方法及初步续编故事的方法。
3、愿意以自己的方式把读懂的书及续编的结果将给大家听。
愿意分享其中的知识与乐趣。
三、活动过程:这一学期的分享阅读是一个让孩子感受爱、享受爱的过程。
这个阅读过程是一个与教师、家长、共同游戏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幼儿的第一需要——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得不到满足,那么在幼儿眼中,这样的阅读便是一次失败的游戏。
因此在活动开始我们在家长的一封信中介绍主题的目标,以及家长需要配合的活动,在家长园地向家长们介绍了什么是分享阅读,分享活动的意义以及我们要达到目的。
我们反复宣传这种分享阅读中的分享就是强调享受——既让幼儿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也让幼儿享受到父母、老师的爱,而且这种享受是由父母、老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共同创造的。
在这种阅读活动中幼儿带者听有趣故事的平常心态和父母、老师一起阅读,阅读活动中的视觉、听觉、触觉的信息都由大脑诠释安详、惬意、深切的亲情。
因此,阅读自然就成为了孩子们的一种甜蜜的享受,孩子们纷纷带书来一起分享,我们一起认识新书。
书名,孩子们把心爱的图书绘画出来,讲述着自己的书有趣的地方,增进了交流的机会,对看书有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阅读活动的重复、深入,孩子们越来越熟悉故事中的语言,并开始从被动的听故事最终过渡到自己主动阅读讲述故事。
在阅读多个故事以后在把曾经阅读过的故事拿出来让幼儿再次阅读,这也是一种反复阅读。
此时的分享阅读,已不需要家长、老师的太多的参与或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即可,完全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独立的阅读、讲述。
《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627af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9.png)
《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教案《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教案1一、活动主题:弟子规主题(含弟子规、孝经、道德经、三字经等)二、活动标准:1.主题鲜明,材料选择内容充实,短小精悍,有知识性、兴趣性、时代性。
2.选材不少于三个内容(低段不少于两个)3.书写整洁、工整、美观,字体明晰、间距适中,适当加以艺术效果,无错别字,一年级可适当写拼音。
4.版面设计(1)通栏标题符合活动主题,提纲挈领,富有创意。
(2)板面要分栏。
可根据图文内容分两至三栏。
(3)图文及装饰布局合理,美观大方,色彩和谐,富有童趣。
(4)题花、尾花及插图在黑板报的设计作为装饰局部,不大于整个板报的三分之一,选择的图案符合主题内容。
5.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老师不得包办。
一、二年级老师可协助学生。
三、活动时间:20__年_月__日至20__年_月__日四、参与人员:一年级学生《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教案2实验小学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进步少年儿童阅读国学经典的才能,丰富和积累文学知识,创立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气氛,进步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经研究,决定开展《弟子规》的诵读比赛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争做华夏文明少年二、活动原那么:本着根底性、兴趣性、参与性、开展性、自主性的原那么,各班要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所有学生全程参与整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知识、进步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读书习惯。
三、参赛对象:一到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第一阶段〔__年11月〕:以班为单位开展《弟子规》原文诵读训练活动。
第二阶段〔__年12月上旬〕:学校组织《弟子规》原文诵读比赛活动〔详细时间待定〕。
五、比赛内容:各班围绕《弟子规》原文进展选择。
六、活动形式:1、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诵读时要求脱稿;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
2、鼓励老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3、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初中国学诵读教案
![初中国学诵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13106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7.png)
初中国学诵读教案一、指导思想本课程旨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 总体目标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 具体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诵读内容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日有所诵》中的优秀选文为主。
(其中有:《三字经》、《老子》、《论语》、《孟子》、《大学》等经典的选萃;精选中外现、当代美文等。
)以及精选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篇目。
四、教学方法1. 教师引领: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通过讲解、解析,帮助学生理解经典文言文的意义和内涵。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诵读任务。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提高诵读效果。
3. 亲子共读: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经典诵读,增进亲子感情,培养学生的家庭阅读习惯。
4.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表演、写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对经典诵读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诵读展示: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诵读展示,评价学生的诵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态度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诵读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家庭支持程度。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诵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大学经典诵读活动教案
![大学经典诵读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93918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3.png)
《大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传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我们学校决定开展《大学》经典诵读活动。
通过诵读《大学》,让学生感受经典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使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通过诵读《大学》,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诵读《大学》的过程中,感受儒家思想的魅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三、活动内容1. 诵读《大学》选段:让学生熟读《大学》选段,掌握经典语句,感受儒家思想的精髓。
2. 讲解《大学》内容:对选段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诵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诵读水平。
四、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让学生提前预习《大学》选段,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为诵读活动做好铺垫。
2. 实施阶段:(1)诵读《大学》选段:让学生自主阅读选段,体会经典语句的魅力。
(2)讲解《大学》内容:教师对选段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儒家思想。
(3)诵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比赛,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3. 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1. 学生诵读水平:通过诵读比赛,评价学生的诵读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生道德素养: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他们道德素养的提升。
3. 教师教学效果:教师对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六、活动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诵读经典,为学生树立榜样。
3.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儒家思想的魅力。
4. 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活动意义,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诵读兴趣小组教案
![初中诵读兴趣小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52cf5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9.png)
初中诵读兴趣小组教案1. 让学生了解诵读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
3. 通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词:选择一些适合初中生诵读的古代诗词,如《春晓》、《登鹳雀楼》等。
2. 现代美文:挑选一些富有思想内涵的现代美文,如《荷塘月色》、《秋天的怀念》等。
3. 经典名著选段:选取一些名著的经典片段,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4. 民间故事:讲解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诵读材料,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诵读的意义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3. 诵读环节:各小组轮流进行诵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教师适时给予点评和指导。
4. 讲解环节:教师对诵读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背后的文化底蕴。
5. 互动环节:学生就诵读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6. 总结环节: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诵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诵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通过课堂诵读和课后练习,观察学生的诵读水平是否有明显提高。
2. 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阅读,了解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是否有增强。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环节,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否有提高。
4. 学生自信心的增强: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观察学生的自信心是否有明显增强。
五、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诵读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手段,如音乐、图片等,为学生创设情境,提高诵读效果。
3. 鼓励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4.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诵读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诵读国学经典,宣扬读书之风主题班会实施教案
![诵读国学经典,宣扬读书之风主题班会实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ef985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7.png)
诵读国学经典,宣扬读书之风主题班会实施教案主题班会实施教案: 诵读国学经典,宣扬读书之风目标:1.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2.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3.引导学生学会诵读国学经典,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促进学生的国学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实施步骤:1.引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国学经典的概念和重要性,提出读书之风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
2.国学经典的选择与分组(10分钟):老师推荐几本适合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如《论语》、《大学》、《中庸》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一本,并组成小组。
3.诵读国学经典的准备(15分钟):小组成员共同制定诵读计划,分配各自的诵读任务,并确定一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诵读活动的进行。
4.诵读国学经典(20分钟):小组成员轮流诵读国学经典的经典章节,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细节。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使诵读更加生动有趣。
5.分享和讨论(15分钟):每位小组成员分享他们对诵读国学经典的感受和体会,并进行互动讨论。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国学经典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思考。
6.反思与总结(5分钟):学生对本次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进行反思,并总结收获和体会。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意见,为今后的诵读活动做出准备。
7.布置任务(5分钟):老师布置学生的课后任务,如继续研读和诵读国学经典的其他章节,或准备一个小组表演等。
期望效果: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国学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此外,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讨论,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和批判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宣扬读书之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经典主题班会的教案
中学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1、结合学校的书香读书活动,在古诗的海洋中,领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在古诗中感受到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
2、通过开展“诵读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明”主题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学生。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情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二、活动准备:
1、各小组综合实践收集整理诗词。
2、物色好主持人2人。
4、各类节目准备:舞蹈、小合唱、情景剧表演、小组诗等。
活动分步: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
三、活动过程:
主持人揭示主题班会“诵读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明”中华古诗文诵读开始。
走进古诗文的世界,去感受诗人们朴质、真切的情思。
徜徉在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
第一部(闲情)
1、舞蹈并歌唱《春晓》,引起兴趣,带入诗境。
2、看图诵诗,春夏秋冬。
3、背古诗比赛。
第二部(亲情)
1、唱《游子吟》(播放《游子吟》(唱诵结合)。
2. 报答母爱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怎样去报答母亲的爱呢? 4、一起来看看《七步诗》的创作过程。
第三部(友情)
1、以小队为单位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一队同学背诵的有关友情的古诗多
2、欣赏一首古诗改编的歌《送孟浩然之广陵》
3:下面请大家各自找曾帮助你学习,生活的好朋友送贺卡,说一句感谢的话。
(放音乐《爱的奉献》)师准备三张贺卡送给三位同学,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当着他们的面说)
第四部(乡情)
1、李白的《静夜思》最为出名,一起来表演朗诵吧。
2、男、女同学为大家背诵
3、情景剧表演《回乡偶书》
第五部(爱国情)
1、背爱国诗句《示儿》、《己亥杂诗》、《夏日绝句》等
2、出示爱国名句齐读。
3、出示作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齐读)
结束:
闲情、友情、亲情、故乡情、爱国情,好一派迷人的情感风光。
要求多学中华经典文化,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站在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膀上,面向世界,开创未来。
诵读经典主题班会
[1][2][3][4]下一页
中学班会教案
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主持人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主持人b:齐风韶韵,流传四方。
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
主持人a:灿烂的文化丰盈着我们的童年,
主持人b:沁人的书香浸润着我们的成长。
主持人a:我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自诗经开始,中国古典诗文一直洋溢着独具魅力的灵性风韵。
唐诗更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
主持人b: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尤
其是李白的绝世才华,他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财飘逸隽永,美如清水荚蓉。
现在请听李白的《古风》。
二、感受经典的魅力
诗歌朗诵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主持人a:下面请听朗诵《兰》。
明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主持人b:名着不仅具有不朽的本质,而且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与慰籍。
名着是怎样伴我成长的呢?请聆听《论语》同我行。
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主持人a:《论语》中的“孝敬之道”,塑造着我们高尚的灵魂,它的“智慧之道”,启迪着我们的思维,它的“治世之道”教会了我们仁爱,书籍是这样的神奇!同学们还给我们带来了有趣的经典故事呢!
学生1:《孔融让梨》
主持人b:小小的孔融教会了我们,与人交往要宽容。
让我们再来听听另一个故事,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学生2:《凿壁借光》
主持人a: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那么都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思考呢?或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你有哪些影响呢?
主持人b:经典名着的博大精深,真令人回味无穷。
主持人a :走进经典,我们走进生活的四季。
主持人b:走进经典,我们走进人生的四季。
主持人a:底蕴深厚的《老子》可吟读,可朗诵,
主持人b:能从耳朵钻入心中,如同一股泉水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中学班会教案
涓涓流淌,与大自然相融合。
主持人a: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
主持人b: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
主持人a: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
合:我们为了感激经典——今天在此展示自己。
主持人b:《弟子规》主要讲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为人处世,以增进团结,促进和谐。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人所称道,所敬仰。
下面请欣赏小故事《孟信不卖病牛》《孟信不卖病牛》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
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如果我们都能像孟信一样,做人诚实守信,经商公平交易。
那像“三鹿奶粉”等欺诈行为事件就不会发生。
主持人a: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孟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见没见过和他不一样的人呢?(通过小故事和同学们的评论,让孩子们明白怎样做人。
)
主持人b: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主持人a: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三、班主任总结
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头荡漾。
培根在《论读书》中这样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伦理使人庄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从《忆读书》中我们知道冰心奶奶从小就贪婪地吮吸着经典文化的营养而长大,受着古典文化的熏陶而成就了她高尚的人格。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去汲取甘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路让经典润泽我们的心灵。
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爱我中华
【活动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加强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的参与意识,在全校形成公共场合、课堂教学中说普通话的风气。
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本站提供中小学主题班会-主题班会设计-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实录。
【活动准备】
古诗词朗诵
【活动过程】
一、开场词
经典使人生变得厚重与深刻,诵读使我们获得心灵的开发与启迪。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星河中,闪耀着无数颗璀璨的星星。
这儿有诸子百家,有四书五经,有唐诗宋词……这儿有老子庄子,有孔子孟子,有杜甫李白……
这儿闪烁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这儿呢喃着前辈们的悠悠情怀。
今天,让我们走进悠远的古代,探求幽幽的情怀。
今天,让我们与圣贤为友,与诗词作伴;今天,让我们尽情歌诵,尽情吟唱。
二、诵读经典
1.《迢迢牵牛星》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中学班会教案
2.《春江花月夜》(配乐)
3.《陋室铭》《爱莲说》
4.苏轼的《水调歌头》
5.(师)刚才咱们欣赏了这么美的诗词,老师也想参与到你们中间,咱们开展一个竞赛好不好?咱们四个组,每组要说一个我限定内容的诗句,看看哪一组说的最多最好。
第一个题目由第一组说:谁能说出含有春夏秋冬字眼的诗来。
第二个题目由第二组说:谁能说出含有动植物字眼的诗来。
第三个题目由第三组说:谁能说出含有亲情意思的诗来。
第四个题目由第四组说:谁能说出含有离别意思的诗来。
三、结束语
琴声淡去,余音袅袅,诗词吟罢,口留清香。
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
子孙代代无穷已,诵完经书唱诗词。
美好的人生是文采人生,美好的人生是诗意人生,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文采,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诗意吧!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