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鸟作品赏析及示范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56641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8.png)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1521-1593),明代画家,生于苏州。
徐渭是明朝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大胆、豁达、意境古奇的气息。
特别是在花鸟画方面,他的表现手法更是采用了写意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徐渭大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风格。
一、富于极大写意性
徐渭的花鸟画,最为人所称赞的便是他的大写意。
徐渭所画的花鸟,不仅在形态上不受约束,而且在色彩、构图上也十分具有创新性。
他凭借不拘一格的思想,甚至把角度、经验和道德规范化诸多因素完全丢到脑后,这种放手一搏的大胆举措使得花鸟画得到了更大的表现空间。
二、用笔境界高超
徐渭在笔境上也有其独到之处,以笔力雄浑、韵秀多姿见名知意。
他的笔境不仅在构图上讲究方寸有度,而且在色彩中颜料丰富多样、墨色黑白明显等方面也举手投足自如。
三、直观感受与本真境界
在徐渭的花鸟画中,直观感受和本真境界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他在每幅作品中都独具一格的表现了这些元素。
他所营造出的花鸟画境界,从根本上体现了大写意在境界上所表现的独到风格。
四、景祯《天启上刻版识》中评论
《天启上刻版识》中这样评价徐渭:“意致兼工,自成一家。
纤微之笔,显曜歧于他人。
精简之辞,别具一格究其奥妙,无不直指其万千。
”这充分说明了徐渭的画艺在当时的画坛中所取得的地位。
总之,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充满了自由、豁达、大胆创新和深邃。
他的艺术风格简短明了,清新悦目,独树一帜。
徐渭的作品对于我们了解明代文人画的艺术风范和历史价值都有着极大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入古出新_妙悟自然——罗胜利工笔花鸟画作品赏鉴
![入古出新_妙悟自然——罗胜利工笔花鸟画作品赏鉴](https://img.taocdn.com/s3/m/7a20784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3.png)
28◆黄丹麾( 北京 )新 妙悟自然罗胜利的工笔花鸟画来自宋人传统。
总的来说,其画风精细严谨,格调优美工致,意境清新脱俗具有一种典雅卓异的艺术精神。
罗胜利的工笔花鸟画大多采用“折枝式”构图,这种“截断法”构图在作画的过程中往往适当删减,只取自然景物的最精妙之处,即所谓“剪头去尾,写其精英,不落全相”,其目的在于给观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和再造的空间。
罗胜利的工笔花鸟画用笔极为精湛,体现出深厚的白描功底和线描造诣。
她的线描汲取书法的用笔技巧,线条力透纸背而又富于变化,注重传达表现对象的情态,这种“以线存形”的“线性”造型手法既注重展示物象的客观真实感,又具备了线条的自律性美感,真正做到了“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的艺术效果;罗胜利的工笔花鸟画在设色上亦极为讲究,其花鸟画在施色上既有浓重艳丽之美也有淡雅素洁之妙。
很显然,罗胜利并不是一个因循守旧者,她不满足于对宋人工笔花鸟画精髓的承继与赓续,而是大胆地予以解构和创新,着丛中笑 国画 罗胜利力另辟蹊径,自成一家,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其一,她的工笔花鸟画打破了传统花鸟画的“留白”之法,而是以背景色取而代之,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视觉冲击力,使作品在色彩上更加丰富,以消解传统工笔花鸟画在设色上的单一与狭隘;其二,她的花鸟画在造型并没有一味使用传统线描因多点透视而形成的平面性,而是积极地将西画中的焦点透视引入其中,进而使画面具有了立体感和空间性;其三,她在题材上也突破了传统工笔花鸟画惯用的花草、禽鸟、走兽、虫鱼等题材,将玉米、公鸡等颇具生活气息的物象植入画面,从而拓展和扩大了工笔花鸟画的表现范畴;其四,她打破花鸟画与山水画的界科局限,将山水画与花鸟画二者整合于同一画面;其五,她善于将设计等因素吸纳到花鸟画的构图之中,使作品更加具有现代性和时尚感。
我格外喜欢《憩》这幅作品。
该作以山水画的格局和意境来描绘群鸟,它们或在水中嬉戏,或在巨石上休憩,鸟类有长有幼,品类和神态不一而足,让人顿生怜爱之情。
清朝中期扬州画派陈撰六幅精品花鸟绘画作品赏析
![清朝中期扬州画派陈撰六幅精品花鸟绘画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3713f1866fb84ae55c8d2c.png)
清朝中期扬州画派陈撰六幅精品花鸟绘画作品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
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
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
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
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
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代中期,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
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
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些职业画家,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般指金农、黄慎、郑燮、李鱓、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
另外,也曾列入八怪的画家还有华喦、高凤翰、边寿民、闵贞、李勉、陈撰、杨法等人。
由于人数众多,故有“扬州画派”之称。
我们一起分享陈撰绘画作品,绝对不会失望的。
陈撰(1677-1758),字楞山,号玉几、玉几山人等。
浙江鄞县人。
常游走与江淮间,并流寓扬州,遂归为“扬州八怪”画家群体之一员,亦被称为扬州八怪中唯一不以卖书画为生计的画家。
此处无形胜有形——论八大山人大写意花鸟画的余白美
![此处无形胜有形——论八大山人大写意花鸟画的余白美](https://img.taocdn.com/s3/m/1f20bb9adaef5ef7ba0d3cd8.png)
三 、心境 淡泊
禅 意深远
禅 宗 认为 “ 万法 皆空 ” ,虚 空 是世 界 的本质 。禅 宗 主张 明心 见性 , 即心 即佛 。它 崇 尚简 易之 道 ,摆 脱繁 琐 空洞 的经 义之 学 , 强调 只要 把握 “ 指人 心 ,见性 成 佛 ”的禅 门宗 旨,顿 悟禅 机就 直 可 以 了,不 强 调长 修 苦炼 , 为在 日常生 活 中也 能 参禅 悟 佛 。悟 认 是其 修 行 的最 根本 方 法 , 张 瞬 间顿 悟 的 思 维 方式 , 点 在 于看 主 重 破红 尘 ,不计 较世 俗 事务 。在 日常 生活 中保 持 一份 宁静 平淡 的心 境 ,从 日常 的行 、住 、坐 、 卧中发 展 出…种 极 为朴 素和 充满 智慧 趣味 的思 想 。悟 是一 种感 性直 觉至 上 ,充 满 了非理 性 、非逻 辑等 特点 的思 维 ,在这 方 面艺 术 与禅 宗的倾 向十分相 合 :禅 宗对 中国 在恰当的位置题款押 印,而是有整体的构图规 麓 麓 : 0警 绘画 艺术 产 生最深 刻 影响 的是造 就 了 能体现 禅 宗精神 的画派 ,许 划 , 使每 一 个 物象 都 在 布 局 中起 到 至 关 重 要 的 ; 。 多禅 僧 都 具有 很 高 的艺 术修 养 , 多 文人 也 经 常在 诗 画 中流 露禅 许 机 。禅 宗 的这 种 淡泊 平静 、透 彻 了悟 的 审 美心 境, 疑是 八 大绘 无 作 用 ,不 多 , 不 少 ,不 繁 , 不散 ;充 分 体现 了 叠 恰 到好 处 的 理 念 。例 如 《 禽 图》 。 ( 一 ) 孤 图 画崇 尚平 淡简 约之 美 的直接 心 理契机 。14 年 ,八 大 山人 出家为 68 僧 ,倾全 身 精力 学佛 悟禅 ,出家人 “ 四大 皆 空 ”,正 因为如 此 , 小 鸡在 画 面 中右 偏下 , 以小 鸡 为着 眼 点 , 将画 , 面 分割 成 四大 块虚 空 间 ,每 块 空 间都 不 一 样大 在其 绘 画 中处处 都流 露 出道骨 仙风 的 空灵 之气 ,而空 灵 境界 的产 生来 源于 作 品简 约的 美感 ,这 与禅 宗 的 尚简之 道如 出一 辙 。何绍 小 ,平 衡 而 富 变化 。这 些 虚 空 间仿 佛 是 有 张力 的 “ ’形 ,给 人 以无 尽 的 联想 ,余 味 无 穷 。 实 基在 《 八 大 山人双 鸟 图》 中说 : “ 题 愈简 愈远 ,愈 淡愈 真 。天真 壑 古 ,雪个 精神 ”。 - 八大 山人 的代 表 作 品 《 画册 》之五 所绘 杂 而 画 面上 的题 款 和押 韵 又 在 视觉 上 起 到 突 破平 衡 和丰 富 内容 的 作用 。显 然 有 时候 少 画 , 反而 鱼 的形象 极 其简 略 ,寥寥 几 笔便 把鱼 的神态 表 图 一 现得 淋漓 尽 致 。形象 概括 ,展现 了禅 宗 所崇 尚 思 想 的容 量 更 大 “ 而 不 陋 、疏 而 不 散 ” 是 简 八 大 山人 绘 画 构 图 的独 到 之 处 也 是他 的得 意之 的简 易要 旨,影 响 了后 来 的写 意花 鸟画 风 。八 孤鸟 图 》只用 容 容数 笔就 画 出一 棵 处 。又如 《 月 图》 的处理 ,月亮 的形 象夸 张较 大 ,仅露 一 小部 大 山人 的 《 藤 分 。使人 产生 一种 身 临其境 的感 觉 ,画 面 留有大 片空 白,这片 余 小树 ,一 只 小鸟 立在 枝头 ,周 围 留出 了大 片 空 白的处理 使人 在原 画 的意境 天地 里 做 出不 同的无 限遐 思 ,也把 画 白。 《 眠鸭 图 》 ( 图二 )在 空 阔 的画纸 的偏 左 面 的空灵 之美 发挥 到 了极致 。或 者 说我们 的视觉 还会 产 生去 画外 下方 只 画 了一只 蜷身 的 鸭子 ,别 无他 物 , 画面 的现 实 空 间 中 寻 找 ‘ 中断 ’的 部 分 ,这 使 得 残 月 获得 更 多 的 动 中 的其余 部 分 留给天 地 。这 些空 白具 有 无 限的 态 ,与画 面藤 絮 的下坠 形成 合 力 ,加 剧 了形 态 的不稳 定 因素和 刺 延伸 性 ,物 象触 入在 茫 茫宇 宙之 中,使 人产 生 激力 ;画 面上 形外 有形 的丰 富 感令 实空 间虚 化 ,虚 空间 实化可 见 无 边 的 冥 想 ,体 悟 到 宇 宙 的 空 旷 和 存 在 的 虚 作者 的用心 良苦 。 无 。猫 是八 大 山人 写意 花 鸟画 中经 常 出现 的题 材 。如 《 石 图》 、 《 猫 猫石 杂 卉 图》 、 《 猫石 二 、虚 实相 生 笔墨得 当 图二 “ 计 白 当黑 ,奇趣 乃 出 ”。 常 ‘ 白当黑 ”在 画 面上 最基 葡 萄 图》等 。猫 的性情 温和 ,喜好 睡觉 ,给人 计 种 无 忧无 虑 的感 觉 ,就犹 如 得道 高僧 般 心定 本 的 要求 是 黑 自得 当 。这 种 “ ”可 以 说成 “ ” 。 “ ”不 白 空 空 是 没 有 ,不 是 空 泛 , 不 是真 的空 。 “ 白 当黑 ” , 白与 黑 同样 气 闲 。八大 山人 笔下 猫 的形 象 多为眯 着眼 睛 睡大 觉 ,这种 形象 很 计 重 要 ,留 白更 费画家 的心 思 。因 为这种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7abcd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2.png)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徐渭(1521年-1593年),字元仲,明代大画家,人称徐元仲。
他擅长绘制花鸟画,并创造了独特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被誉为“大写意花鸟之祖”。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徐渭的艺术风格。
一、笔墨酣畅,意境深远徐渭的花鸟画即使是写实的作品,眼前的事物也不是他描写的主题。
他已将笔淋湿了,意念±氤氲起来,蓦地画出一只百灵、一朵梅花,笔墨简略、酣畅淋漓,达到神韵之妙。
在画中,梅花即是梅花,瘦鹅即为瘦鹅,同时又是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以感召人心的姿态出现在作品中。
二、构图富有变化,布置雅致和谐徐渭的花鸟画构图始终以画面感为先,尤其是对比和借鉴日本绘画的大胆布局,更是为徐渭的花鸟画构思和创作带来了不少启示。
他往往将画中花鸟放入山石流水之中,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画面中的花鸟和背景相互呼应,既有对比之美,也有和谐之美。
三、色彩凝重素雅,气韵生动徐渭的花鸟画的色彩相对浓重,多以墨色为底,少用蓝、绿等高级色彩,而是以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红、黄、白等为主要色调,这样画出来的花鸟画色彩虽然不太华丽,但却有凝重素雅的美感。
通过笔墨的表现手法,不仅能够表现花卉的婉转柔美、鸟儿的灵动可爱,还能够把画面中天地之间的气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四、传统文化意境浓郁徐渭的花鸟画风格虽然大写意,但其中不乏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意境。
他非常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深度,往往能够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寓意相结合,使作品既有追求自然美的品质,又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传统文化的珍品。
总之,徐渭以其独特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赢得了艺术界的高度评价,也为后世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础。
他的作品不仅精美绝伦,而且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是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灵感和启发的艺术珍品。
吴昌硕写意花鸟的艺术特色——以《菊石图》为例
![吴昌硕写意花鸟的艺术特色——以《菊石图》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eedd9f3ad02de80d5d8404f.png)
SHUIMODANQING 水墨丹青吴昌硕写意花鸟的艺术特色——以《菊石图》为例■ 付伟伟 曲阜师范大学〔摘 要〕近现代中国经历了从衰落到民族复兴的艰苦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变革,社会思潮发生着剧烈的冲突与斗争,这一时期的“海派画家”吴昌硕把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相结合,不仅继承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更把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
〔关键词〕写意画;审美特点;绘画特征;影响一、审美特征吴昌硕的写意花鸟艺术以阳刚之美反驳了当时的时代主流,他以篆笔写梅花,狂草做葡萄,他的写意花鸟画艺术是从金石篆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也是从石鼓文中领悟出来的。
他的绘画理念坚持似与不似之间的信条,画气不画形。
并且因以“草篆书”入画,所画物体不求写实,形成了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笔墨形式。
篆刻功力对他的写意花鸟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画面之间的布局结构,墨法特征、色彩运用、虚实疏密都起到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分析吴昌硕的绘画作品和他的绘画风格,菊花中有高耸挺拔的岩石,有装满菊花的竹篮,有花架上装有兰花的器皿,有高而瘦的古瓶等,对于整体的画面相映成趣,他的菊花颜色多为西洋红和黄色,它们的颜色鲜艳亮丽;吴昌硕画的梅花枝干以大篆和草书笔法画出。
他也非常喜欢画兰花,喜欢浓或淡的墨色相互穿插交映,用笔特别苍遒有力;他画竹竿时墨色以淡轻抹,竹叶用浓墨点出,富有变化。
他画竹子时经常把松树和梅花、石头一块画出。
在吴昌硕晚年的时候,他又喜欢画牡丹,牡丹的颜色以亮丽的胭脂红设色,再挥洒浓密的枝叶相衬出,给人一种花色娇艳、生机盎然的趣味,富有其独特的魅力。
二、作品赏析(一)《菊石图》作品简介《菊石图》是一幅大写意花鸟画,在1917年由吴昌硕所作,立轴,纸本设色,纵138厘米,横68厘米,藏处不详。
此幅《菊石图》是吴昌硕先生晚年的精品之作,这幅写意花卉画作,笔力老辣,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采用了对角斜取势的章法,从左下向右上取势。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5ccb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2.png)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徐渭(1786-1846),字子树,号八斋,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他是江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大写意花鸟画而著称。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特点,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下面将对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进行深入浅析。
一、笔墨运用灵动自如,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以笔墨运用灵动自如而著称,他善于利用淡墨、拖笔、点染等技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擅长以简洁而不失生动的笔墨表现出花鸟的形态,注重用墨的浓淡变化和笔法的灵动性,通过简练而精湛的画面,表现出画家对花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鸟禽的活泼形态和花草的自然姿态,非常具有生动感和表现力。
二、以意传情,以情显意,寓意深远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表现形态的更注重作品背后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他善于以意传情,以情显意,通过作品中的花鸟形象和寄寓其中的情感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花鸟的形态刻画,更是对心灵境界的表达。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感受到画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寓意深远,情感真挚。
三、突破传统,注重表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他不拘一格,注重表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在继承传统笔墨技法的他还融入了自己对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在画中常常用寥寥几笔就能够表现出花鸟的形态和生动性,让人感受到画家的艺术功底和个性魅力。
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展现出他在艺术上对于自由、个性化的追求。
四、影响深远,为后世大写意花鸟画家树立了典范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当时就已经颇受青睐,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他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为后世大写意花鸟画家树立了典范,开阔了画家们的艺术视野,也促进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在他的影响下,许多画家受到启发,纷纷效仿他的笔法和风格,使得大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徐渭被誉为大写意花鸟画的“宗师”。
13清朝中期蒋廷锡二十幅精品花鸟绘画作品赏析
![13清朝中期蒋廷锡二十幅精品花鸟绘画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897dc1a300a6c30d229fba.png)
清朝中期蒋廷锡二十幅精品花鸟绘画作品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
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
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
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
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
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代中期,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
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
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我们一起分享蒋廷锡精品绘画作品。
蒋廷锡(1669—1732),字酉君、杨孙,号南沙、西谷,又号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是清朝康熙、雍正时期官员、画家。
清初恽寿平在花鸟画坛起衰之后,蒋廷锡学其没骨画技,变其纤丽之风,开创了根植江南、倾动京城的“蒋派”花鸟画。
传世画作有《海棠牵牛图》、《塞外花卉图》、《梅竹图》、《芙蓉鹭鸶图》、《兰石图》、《萱花图》、《梅雀图康熙帝书雪梅诗折扇》、《梅竹图康熙帝临米芾书折扇》、《柳蝉图》、《长春富贵图》、《富贵寿考图》、《大吉图》、《赐莲图》、《兰竹图》、《御园瑞蔬图》、《行书五言》、《长寿富贵图卷》、《蜀葵萱花图》、《花鸟》、《四瑞庆登图》等。
中国写意花鸟画欣赏
![中国写意花鸟画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0c4ef709b14e852459fb577f.png)
近代写意花鸟画介绍
在现代画坛,花鸟画整体上己不引人注 目,但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出现, 亦独成高峰。吴昌硕以金石入画,创造 了前无古人的风格类型,齐白石则画了 许多前人从未画过的题材,如虾老鼠蚊 子苍蝇等等,其造谐令后人却步。而徐 悲鸿的马,潘天寿的雁荡山花,李苦禅 的鹰,李可染的牛,均已造型与笔墨的 独特占据了各自应有的地位。
中国写意花鸟画 欣赏
写意畫是指以较自由流畅的描绘方法,
注重意境神韵的表达,讲求意到笔不到, 不求形似,具有飘逸潇洒的情趣。
花鸟畫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
卉和禽鸟外,还包括了畜兽、虫鱼的动物 ,以及树木、蔬果等植物。
写意花鸟画发展概述
中国花鸟写意画历史悠长,源远流长, 发端在魏晋六朝,成熟于唐代,鼎盛于 五代两宋。至此,花鸟画已形成工整和 粗放两种面貌。其后又经发展变异,花 鸟画不再取悦于工丽,而以清淡的水墨 写意为主,成为元代花鸟画发展的一个 特点。明清以降,直至近百年,是写意 花鸟画真正确立和大发展的时期。画家 不再拘泥于“形似”,开始崇尚笔墨和 形 式的意趣,强调寓意抒情,更注重写 “胸中逸气”。
所作「花卉册」共二十幅,册首有文彭以隶书 题「写意」二字,绘花卉、蔬果,水墨淋漓,颇得 絪缊之气。选其二幅,「石榴图」(下图)以淡墨写出 细枝,两颗石榴有成熟沉甸甸的感觉,妙在笔断而 枝意仍连。
「墨蟹图」(上图)写水面浮出墨蟹,伸出粗壮的 双钳,取食低垂的稻谷,笔意简敛而形态生动,稻 穗、稻叶则以细笔淡墨,飘逸有致。江南水乡的平 凡小景物,赋以笔情墨趣而生机盎然。
《红叶玉鸦》
大千题画时曾说,「青城山中樟柟漆树,未秋先 红,璀灿如锦」,指得就此画中的这种红叶,是他在 青城山居时秋冬间庭院中的实物。枝上栖息的白羽鸟 ,大千名之为「玉鸦」,有时也称作「雪鸦」,是大 千在青城及成都所蓄养的一种异鸟。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608ea0f121dd36a32d8266.png)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春江水暖陈之佛1953年纸本设色85cmx 40cm中国美术馆藏“意境”是画家赋予作品的特殊的艺术生命,是画家将那些花鸟草虫。
经过艺术创作,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和深意。
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赋予他每一幅作品都具有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春江永暖》画中点点桃花,红白相间,前后相映,几枝摇曳的绿竹,穿插其中,更显出桃花的娇艳。
一只色彩斑斓的花鸭,悠然自得的嬉戏在流水中.追逐着飘落的花瓣,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
此幅作品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脍炙人口诗句的意境。
春意图王师子1959年纸本设色147cmx 77cm朵云轩藏王师子(1885—1950),原名伟,字师梅,40岁后改名师子,江苏省句容人,历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新华艺专教授。
王师子的《春意图》着力于对春意盎然的表现。
画中所作皆为贞祥之物,显然是老株的白玉兰枝干遒劲,花开繁茂;红艳似火的茶花枝叶舒展,迎风怒放;几株修篁虽被遮挡,但其劲健的精神却透过夹缝透露出来;地面上的蒲公英也已开花,在淡绿的草丛中与玉兰、茶花争奇,就连无生命的太湖石也作风卷云状。
再加上立于玉兰树上的一只禽鸟,使画中花树,湖石的风姿呈现出灵动奇秀之态,画中题有“禽语贞吉,竹报平安”之句,把画家良好祝愿的心意与图中景物融为一体。
《浴雁》陈之佛1940年至1947年间陈之佛创作过大量以雁为题材的作品,如《寒汀孤雁》、《月雁》、《浴雁》、《秋江双雁》等。
这幅《浴雁》描绘了一双大雁在塘边栖憩的情景,一只浴后伫立岸边,静穆养神,一只正在水中涤羽嬉沐,一静一动相互映照,盛开的芙蓉和在微风中摇曳的芦苇与修竹处理得繁而不乱。
这种幽美的境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白鹇秋色卢振寰1953年纸本设色130cmx 66cm广州美术馆藏画卢振衰(1889—1979),笔名浮山老人。
广东省障罗人。
原任职广州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达恬艺境笔墨传情——曾庆明写意花鸟画赏析
![达恬艺境笔墨传情——曾庆明写意花鸟画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3ad8e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2.png)
1072017/ 01文 /郝幸田达恬艺境 笔墨传情——曾庆明写意花鸟画赏析可。
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书画大展,曾分别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深受书画爱好者及收藏家青睐,一些作品被海内外人士收藏。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南岸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重庆市名人事业促进会会员,重庆巴渝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签约画家),重庆磐溪书画院理事,中外画廊画师。
近年来,庆明先生在中国写意花鸟画领域不断进行探索实践,他“师古而不泥古”,注重师法传统,也注重师法自然,长期坚持深入实地写生,向大自然猎取艺术创作的源泉,在继承中国画笔墨精神的同时,博采众家之长,融古今绘画精华,并结合中西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
他的作品无论花卉、禽兽、瓜果、虫草或山水,都给人以明朗、清新、简练、生机勃勃之感,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达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境界。
庆明先生擅长画牡丹,坊间有“曾牡丹”之称。
其牡丹画技法独特、用笔苍润、浓艳淋漓、色彩多变、娇容如醉、自然生动、格调高雅、富有生命力,如《紫气东来》《国色天香》《春韵》等。
中国画以牡丹为题材的作品可谓数不胜数,但他独创的金色牡丹,在传统画派的基础上,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种别具韵味的表现形式,其作品《花香富贵》就很有代表性。
金色是一种最辉煌的光泽色,是大自然中至高无上的纯色,具有华丽、高贵、神圣等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温暖与幸福,也具有照耀人间、光芒四射的魅力。
庆明先生创作的金牡丹花朵与重饱和度的墨绿花叶相互交织成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就像金色的阳光洒下,簇拥的花朵均身披金衣闪闪发光,散发出一种温暖、安宁与恬静感,象征着富贵满堂、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作者以画抒情,旨在把最美好的祝福献给祖国。
在他的笔下,古典精神与现代情趣相融,于传统题材中展现出焕两年前我幸识庆明先生,他面庞清癯,身躯瘦削,如今虽年过六旬,满头银发,却仍然精神矍铄,中气十足;而头扎马尾,颈佩挂珠,颇有艺术个性,令人印象深刻。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abec7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a.png)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摘要】徐渭是中国明代著名画家,他擅长大写意花鸟画。
大写意画注重形神兼备,追求形象的生动和意境的超凡,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个性化风格。
徐渭的花鸟画作品在创作特点、传统与创新、色彩运用、线条表现和意境营造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善于运用鲜明的色彩和简洁而富有韵律感的线条,营造出优美而富有生气的画面。
徐渭的作品既传承了传统的技法和审美标准,又注入了个人独特的情感和审美理念。
他的大写意花鸟画风格深受后人喜爱与传承,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在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创作特点、传统与创新、色彩运用、线条表现、意境营造、艺术领域、艺术价值、评价、总结、展望1. 引言1.1 介绍徐渭大写意花鸟画徐渭(1748-1823),字圣原,号兰谿,安徽桐城人,清代大画家。
徐渭是南画大家,世称“徐兰谿”。
他集中了南宋、元、明、清各朝家学之大成,得徐祺、杨洲、文徵明等画家之真传,尤以杨洲为师而事雷仲、吴仲二家,又师法文徵明。
工诗书画,兼工篆刻,亦善黄山,人物尤工。
作画设色浓淡合宜,笔法意境赅妙,其水墨勾勒简洁含蓄,即立带写,性得疏实,浑密相济,着格细处,多减繁就简,注重情致而韵于境界。
常以潇洒健逸、守雪深秀为美。
画海(《大石湖图》)高湖山(《松雪图》)名山,在异境胜境中还能凭其崭解境体,注蕴画鳞具象,逐渐形成个人的艺术画风。
通过形成其画风,将当时画师的绘画方法造诣得力的发展,成为南画的大家。
1.2 阐述大写意画的特点大写意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风格,它强调表现画家主观感受和情绪表达,而非客观写实。
大写意画家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充满活力的笔触,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境界。
大写意画在形式上追求生动简洁,追求意蕴和情感的表达。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绪化表现:大写意画强调画家自身的情感和情绪,画家通过笔触和线条的运用,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境界,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情感共鸣。
中国美术馆藏李苦禅《松树鹤鸟》作品赏析
![中国美术馆藏李苦禅《松树鹤鸟》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860e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1.png)
2023/08 No.258李苦禅(1899—1983)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
其擅长写意花鸟画,兼工书法。
画法汲取石涛、八大山人、齐白石等人的中国画传统技法,兼用自己的审美观点和表现手法,造型上师法自然,同时又注重意象创造,其大写意绘画极具特色,形象鲜明,自成一派文化品格。
李苦禅先生虽出身贫寒,却自幼深受家乡优秀文化的熏陶,坚守品格,毕生执着于对绘画艺术的追求。
他创作的禽鸟树石题材的绘画作品笔简意繁、气势磅礴、形象鲜明,以写实为基础,而不拘泥于对物象的描摹,重凝练创造,意在表达拙朴与刚健之意。
《松树鹤鸟》(图1至图3)现藏于中国美术馆,是李苦禅先生难得一见的兼工带写、风格细腻的绘画代表作品之一。
这幅中国画作品《松树鹤鸟》描绘的主体为一棵老松、一只成年雌性灰鹤及三只灰鹤雏鸟。
老松树干遒劲有力,虽有部分枯枝,但新生的松针枝叶繁茂,画家有意营造出树干自然弯曲生长的态势,使弯折的枝干俨然形成一个鹤鸟栖息的天然巢穴;一只雌鸟、三只雏鸟居于画面中上部,三只雏鸟张开鸟喙朝向雌鸟,雌鸟则低头看向三只幼鸟,舐犊情深。
刚劲的松树与柔弱的禽鸟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对比。
自然界中的成年雌性灰鹤的头部为灰棕色,而雏鸟则呈棕褐色,艺术家有意在绘画的过程中区分出了成年灰鹤与雏鸟的毛色差别,足见李苦禅先生观察生活的细致与写实功底的深厚。
李苦禅先生创作的花鸟画作品讲究“经营位置”,构图力求“章法”合理。
这幅作品李苦禅先生使用的是对角式构图,画面起自右下,向左上延伸,松树自然盘桓向上生长,鹤鸟稳居画面之中,使得画作更具稳定之势。
作品上下留白,空间得以延伸,辅以若干枯枝自然穿插,松针的国家美术典藏中国美术馆藏李苦禅《松树鹤鸟》作品赏析文_周晓路中国美术馆图1 李苦禅 松树鹤鸟131cm×63.1cm中国美术馆藏20图2 李苦禅 松树鹤鸟(局部一)浓密与枯枝的稀疏形成了紧与松的对比。
松枝环抱簇拥着鹤鸟,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画面氛围。
初中美术《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美术《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e5d1f0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a.png)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适用年七年级上册级所需时三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组成:中国花鸟画从古至今。
单元重难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与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千年不衰,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从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到文同的《墨竹图》、朱耷的《游鱼》,再到齐白石的《蟹篓图》……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
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
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
本课以名家画作为切入口,围绕花鸟画家如何描绘自然,又如何表达情意而展开。
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评析,逐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七年级美术第一课中国花鸟画课件
![七年级美术第一课中国花鸟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04dc8f84868762caaed580.png)
龙港区双树实验学校 张立成
本节课主要内容:
•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 小结和思考
自然界中的动物
自然界中的植物
现 实 中 的 鸡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鸡
现 实 中 的 荷 花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荷 花
现 实 中 的 樱 桃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樱 桃
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在 中 国 画 中,以 花 草 、 竹 石 、鸟 兽 虫 鱼 为 题 材 的 作 品 都 属 于花 鸟 画 范 畴。它 是 以 动 植 物 为主 要 描 绘 对 象 的 中 国 画 传 统 画科。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 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 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 菊)。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曾以 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 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唐代 的《五牛图》属工笔花鸟画,而 清代的这一幅《鸭》则是属写意 花鸟画。) 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 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 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 花鸟画。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作品赏析
《荷花双禽图》画面结构以一枝自左下向上斜出的荷叶和另一枝 自右下向左上斜出的荷花交搭成基本的架势,其间又穿插三叶两 花,丰富了荷塘的空间进深;下方为一巨石,石上栖一对小禽, 均单足独立,耸肩敛羽,虽不作“白眼向天”的本色,但清冷的 表情一以贯之。画法随意点,点、线、面的安排似不经意而无懈 可击,直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荷梗拉得极长,而略无飘忽, 更可见画家功力所聚。
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徐渭《墨葡萄图》评析
![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徐渭《墨葡萄图》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65cb8b8bd63186bcebbcea.png)
水墨自是有深笔信手拈来自有神——徐渭《墨葡萄图》赏析一根独枝,孤寂寥寥,细枝纷繁,却遒劲挺拔,硕果累累。
如此丰富的墨色,如此自在的用笔,如此大胆的构思,只有在徐渭的大写意水墨画《墨葡萄图》中才看得到这一片生机盎然。
此图纯以水墨写葡萄,随意涂抹点染,任乎性情写出葡萄珠的晶莹剔透之感,显得淋漓酣畅。
画中藤条纷披错落,向下低垂。
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畅。
是文人画中趋于放泼的一种典型,表现出文人画作画状物不拘形似,仅略得其意,重在寄兴遣怀的特点。
就总体审美来讲,本图以水墨画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枝头,鲜嫩欲滴,晶莹透彻,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葡萄枝则用干墨勾勒,对比鲜明,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但无处不神似,代表了徐渭大写意花卉的风格,也是明代写意花卉高水平的杰作。
就技法来讲,构图奇特,信笔挥洒,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以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是典型的大写意花鸟画。
整体构图较为工整,是写实风格,但笔墨极为桀骜不羁,有一气呵成之感,仔细观察局部更是能强烈的感受到画家的癫狂之气,完全没有条理,又是典型的热抽象之极,体现了情绪与动作美。
作者通过整体的构图形成了整体的意境,将热抽象与写实风格较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完成了这幅佳作。
画家天才卓异,但一生坎坷,出生百日就丧父,此后灾难接踵而至,长兄经商失败,不久弃世,妻子早亡,八次应乡试未中。
后又因恐受胡宗宪的连累,于嘉靖四十四年(时年四十四岁),自书墓志铭,并雇工匠做好棺木,蓄意自杀。
曾用利斧击破自己头颅,血流满面,头骨皆折,不死;后又用锤子击碎自己的肾囊,仍不死。
如此“九死辄九生,丝断复丝续”。
那时,他的精神状态已接近疯狂,最后终因疑心继室张氏不贞,失手将她打死,被捕下狱,监禁了六年。
出狱后佯狂益甚,贫病交加,数千卷书籍变卖殆尽,七十三岁时,结束了“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悲惨一生。
《墨葡萄图》上的题诗,正是徐渭才情满腹而不得施展,历经劫难,心中愤懑悲歌的不平之鸣!画面构图大胆突破,整体采用三角形布局。
宋代花鸟画赏析
![宋代花鸟画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4e144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f.png)
宋代花鸟画赏析千百年来,中国绘画史上最光辉灿烂、最有成就、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莫过于宋代绘画了。
它标志着中国绘画由五代之后呈现出衰退与沉寂而进入另一发展阶段。
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花鸟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尤以花鸟画为甚。
从传世作品来看,无论宫廷贵族,文人雅士还是民间艺人,所绘花鸟鱼虫,均情趣盎然,生机勃勃。
画风工写结合,多用水墨,敷色鲜丽明亮,注重物体结构和动态神韵,并富于诗意和笔墨情趣。
其题材广泛,有池塘游鱼、竹石芭蕉、禽鸟花卉、草虫、蔬果、耕牛、牧放、闲适、歌舞、戏婴等。
总的来说,北宋时期的花鸟画逐渐摆脱了勾线填色的形式,追求“意足不求颜色似”的效果,讲求诗意,追求文人士大夫的清高、恬淡、幽雅和文人趣味。
其一,花鸟画多反映现实社会生活。
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科,形成于五代,在北宋中期开始兴盛起来。
当时主要描写自然界花鸟虫鱼,以此来寄托文人们的思想感情。
另外,它还常常被文人作为一种自我表白的手段,抒发个人的胸臆和怀抱。
如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柳宗元的《小桃》、《黄鹂》,郭熙的《寒鸦图》等等。
这些作品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寓于对花鸟的观察、描绘中,使画面洋溢着一股生气。
第二,工笔花鸟画。
北宋时期是工笔花鸟画最为成熟的时期。
由于朝廷的喜爱,画院制度的形成,使得绘画技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画院内设有专门的科目和职责,同时,选拔了一批较高素养的画家。
画院中集中了众多的名家,他们将绘画作为毕生的事业,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佳作。
仅张择端存世的《清明上河图》,即是一幅杰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这一时期,花鸟画创作,既继承了唐代的勾勒填色的传统技法,又发展了五代的没骨技法。
“咫尺应须论万里,纵横自可穷千毫”。
宋代花鸟画,能够成为中国画坛的中坚力量,正是因为它在写生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而且,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推陈出新,在花鸟画的语言和表现手法上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界,尤其是写意花鸟画的极大发展,标志着中国画创作已经完全走向了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