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浅谈当前高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的必要性
![浅谈当前高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a04ef5d7482fb4daa48d4b0d.png)
作者: 蒋潇潇
作者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出版物刊名: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8-129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7期
主题词: 国际形势 高校 国防教育
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素质修养的群体,是未来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在高校中开展国防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与其他课程相比较,国防教育课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就高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现状及对策分析
![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现状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f1a24a33687e21af45a9ce.png)
[ 摘 要 ] 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包括泰籍华人汉语教师和新生代泰国籍华文教师。当前泰国本土汉语教 师培训模式既有泰国本土汉语教师来华研修, 又有泰国国内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其特点为培训模式多样、 培
训内容实用、 培训范围广泛。当前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还有诸多不足之处, 应采取调查和分析培训需求、 将 培训作为一个系统来抓、 尝试新的培训授课方式、 对培训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等措施来提高培训效果。
华人 汉语 教师 和新 生代泰 国籍 华文教 师 。泰 国本 土
教师 一般 长期 居住在 泰 国某个地 区 , 流 动性 小 , 这 就 保证 了汉语 教学 的稳 定性 。 另一方 面 , 泰 国本 土教 师
语 教师 的专业 素质 有待提 高 。据泰 国朱拉 隆功亚 洲 研 究所 中 国研 究 中心 2 0 0 8年 的调 查 , 1 4 2位 普通 中
随着汉 语 国际推 广的深 入 以及 泰 国政府对 汉语
的重视 , 泰 国学 习汉语 的人数 与 日俱增 。 很多泰 国学 校 还 以开设 汉语课 为教 学特色 加 以宣传 。 “ 据朱 拉 隆 功 大学 亚 洲研 究所 中 国研 究 中心 2 0 0 8年 的 研 究报 告 显示 , 全 泰 国 己有 4 5 8所 公 立学 校 和 1 3 8所 私立
语志 愿者 。我 们所说 的泰 国本 土汉语 教师 包括泰 籍
合 适 的汉语 老师 而被迫 暂 时停开 汉语课 。有 的学 校 如 泰 国西 部 叻 丕 府 的 S a i Th a mma c h a n中学 , 仅 有
两 位汉 语教 师 , 但 学 习汉语 的学生 多达 1 7 5 8 人。 此外, 从 学历 层次和 专业 背景来 看 , 泰 国语教师; 培训; 对策 [ 中图分类 号]H 1 9 5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0 0 1 — 6 5 9 7 ( 2 0 1 3 ) 0 4 . 0 1 4 0 — 0 7
2020年广西师范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四大工程”培育人选
![2020年广西师范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四大工程”培育人选](https://img.taocdn.com/s3/m/823bc4315acfa1c7aa00ccc1.png)
入选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培育人选 刘迪迪 孙艳庆 李文军 李燕林 杨磊 肖超 邱建华 陆苹 陈丽平 赵锦山 段再昱 侯满福 袁卫华 晏振 陶斌智 常保瑞 董家新 蔡小菊 潘理安
入选工程 独秀学者 独秀学者 独秀学者 独秀学者 独秀学者 独秀学者 独秀青年学者 独秀青年学者 独秀青年学者 独秀青年学者 独秀青年学者 独秀青年学者 独秀青年学者 独秀青年学者 独秀青年学者 独秀青年学者 独秀青年学者 叠彩工程 叠彩工程 叠彩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育才工程
所在学院(部) 电子工程学院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健康管理学 院
体育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化学与药学学院 法学院 法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法学院
教育学部 化学与药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设计学院
沈洪涛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独秀学者
宋树祥
电子工程学院
16
独秀学者
陆元兆
体育学院
17
独秀学者
周岐海
生命科学学院
18
独秀学者
赵燕华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19
独秀学者
钟慧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
独秀学者
侯莉敏
教育学部
21
独秀学者
唐绍清
生命科学学院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广西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及导师介绍
![广西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及导师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61868f4770bf78a6529544e.png)
广西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及导师介绍/school/school/gxnu/Column2/more1.htm刘绍忠,1963年生,广西临桂人,中共党员,1997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国家重点学科点,师从何自然教授,主攻语用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中青年拔尖人才,广西语言学会副会长,广西青年联合会委员,桂林市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会员,国际世界语协会会员,国际世界语教师协会理事、国际语用学会会员,国际中国语言学会,国际关联网络研究会会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语教学》编委、《外语与外语教学》编委、《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特约编委,《英语研究》副主编等。
从事语用学、跨文化交际、汉语、英语、世界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和参与过2项省、校级课题研究,目前承当省校级课题4项,先后在《外国语》、《外语教学》、《现代外语》、《外语研究》等国内外本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近80篇论文,主编教参9本,副主编并出版著作1部,参加编撰用法大词典3部,独立翻译或合译著作5部(本),编辑和审校书著10余部。
其中,在michael byram主编的encyclopedia for language teachers上发表的"pragmatics"、《外国语》上发表的"语境与语用能力"、"'请'字用法汉英对比与语用迁移"、《现代汉语》上发表的"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国外语际语用学研究现状和我国语际语用学研究的思考"、《外语研究》上发表的"论语用学的非模块性"等论文,在语用学界已经产生较大影响。
李晓,女,教授,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导师,现任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广西师大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师大语言文字委员会委员,基础教育新课程国家级培训员。
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a65c5d1bcd126fff6050bd8.png)
作者: 唐蕾
作者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出版物刊名: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页码: 115-116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3期
主题词: 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教学
摘要:能愿动词又称助动词,作为汉语中一个独具特点的封闭词类,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重难点,加之汉语不少能愿动词在泰语中都能找到对应的词,因此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能愿动词更是难上加难。
本文在对搜集的语料进行分析后,筛选出有代表意义的偏误加以分析,探究其形成的原因,为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广西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度校级单项奖学金推荐人选名单
![广西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度校级单项奖学金推荐人选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f67aba51168884868762d689.png)
附件4:广西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度校级单项奖学金推荐人选名单(1351人)一、文学院(78人)刘洪娟廖荣美廖先华杨芷梁洲敏罗美坚劳学丽丘丽炜黄秋凤黄松英余秋兰郑闯潘柳如叶耕利崔硕韦静谢阳婷高汉平苏栩于婧李柳琳唐顺源吴沛清曾芳李婧思毛晔翎朱露露劳庆雯纪翠伦廖程洁林华徐秋兰黄丽敏彭思雅李春艳梁荷王霖姣韦滢滢林文董博黄文杰张淇翔覃小梅梁德萍石正萍覃雪妮庞通陈权黄祥凤李炳良韦明覃婕潘嘉健严敏张笑颜谢潇万荟彬夏东茂黎彩玉唐秋靖田莉覃相云古会珍容冬春刘露陈晓意覃美玉赵俊乔覃沁曾雨璐梁方妹潘源廖德文张芸瑶张丽莉方晓张信子杜金聘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53人)李卓程家耀刘文柱黄美芳刘祖承胡诗悦葛晨韦敏慧李玲陈琛卓小敬廖增凤莫樟秀曹庆韦惠玲杨波韦雅静杨彬栗颖李杰亮刘楚妍白文越陶镇连黎静玲杨文清朱红艳孙家勤韦承谟刘灵丽黄春映黄荣珍黎夏宜罗丽娜玉燕军邵九生韩雯雯唐秀玉王成星谢佳秀李茜茜凌月成蒋静华陈彩霞罗金玖范文倩陈丽婷张明娇邓安相劳熙乔查卓李慧君卢萍李治兴三、马克思主义学院(21人)刘超群喻兰超梁梦妃梁彩萍苏莉荔徐邦波宗鹏飞唐荣姐黄萍黄静丽檀翠兰苏隆耀何冬滢庞瑜黄叶玉冼倩妮龙燕珍刘晓燕蓝凯覃雄庆可海琼四、政治与行政学院(35人)韦海荣陈永海黄梅霞何殷凤王艺李敏霞汪占中刘济铭蒙秋宇王慧倩李天旭梁国宁王雨覃杰邹建玲黄飞琴韦远祥李小红李娜罗启迎何健婷易覃格翁敏婷杨皖舒琳焱施怡周慧江覃庆华汤玉官冯奇源张艺戴海清凌小燕向华韦牡玉五、法学院(87人)韦卫华廖家展覃小薇黄雪静段志华刘圆韦银锋邓水金梁智永李旸吴罡宁蓝雲沥王议平施琴黄滢沈为杰李春平黄琪淇韦云帆刘明晶郑纷芬张秋萍覃秀渊苏莉冼盟杰覃龄娇邱慧玲任倩周露佳邓丽程赵佳欢石碧钰钟静胡燕李定花黄程素翁明红翚梦娜黄丝雅叶允任李丹胡立刚赵甫遴黄金春周波周淑钧韦小恋邓贤覃朋张正王爱华邰晨曦吴莉莉李小思罗小玲杜宁唐周蓝覃婉霞朱绍杰张倩蒋苗苗莫中健梁宇宸廖莹林金娇区露云侯家栋赵国勇杨艳谢晚婷陆丽求蒋荣芳曹云杨东娇滕艳宁覃力徐丽庞毅文周晗盛刘碧筠黄蕾晔吴沙黄晓芬蒙桂兰彭丹梅黄凤梅范炳婵六、经济管理学院(98人)岑国波顾梦瑶岑汝萍梁馨文陈天乐陆志辉黄敏婵黄英丽薛红茂陈艺文贾宥凌晏晓姣李慧李晟尹应阳梁志峰湛玉文陈思洁何武林梁杰高煊黎东冬李会成秦秋雨宋展达张梅玲唐琳何子沛王翠翠张玮李涛黄红果陆彦求李艳玲卢薇朱晓瑜刘悦钟晓珊张靖雪夏紫露万媛媛王敏桑蕾吴甲斌季伟杨金玉王静静蒋璐黎方舟韩曌婷邱璇阳玉琼黄理灵黄麒琏黄玥黄都福颜桂庭邓梦如黄健东闫恒涛黄丽鲜梁小璇方贵英翟思霖陈思昕黄劲梅曾令端符佳西黄伟英甘金妹杨楚楚苏奕敏许桂彬韦向荣韩雅山陈静李紫薇梁少平梁晓蕾卢琼谢寒丽曹宇张清清陈迎春刘炜琦张丽莹梁文娟陈君鸿莫兵黎宜农秋桃庞云庞舒文廖黄宇洪泓聂治平黄世旺黄慧君七、教育科学学院(48人)赵甜甜梁梦姣蒙晓琳唐彬彬黄士夏邹叔燕马钦文李保春黄莉惠郑弘扬邓春荣蓝户笙贝锦明黄娇艳杨娟赵宇循黄琼仪潘艳王萍钟赞良黄莉洁蒙红杏蒋祝希王鑫王申春李佩环程敏球黄雪梅黄自友张敬锋黄海慧蒋小萍梁晓宁李玥婧刘飞凤李佳璘卢美杏张芹福李平贵黄柳春向阳吴崇华辛永乐郑琪吴东宝丛子柱梁小玲莫天保八、外国语学院(117人)李抒洋饶力曼黄薇钟丽华许静陈美洁刘昭君吴玲玲朱懋军孙张珩黄晓云毛梦云陈图图梁凤枝黄金爱宋玉仙许美缘郑甜覃燕林黄蓓蓓董天宝林丹媚罗浩龙娜张哲宁钟东韦舒婷郑国栋陈雪阳叶芍宏杨露周梦嘉于杭艳黎翔杨谨如朱晓丹莫冬梅钟富如甘紫仪黄柳梅陈宁馨苏燕李文戈潘姿徐玲玲莫文静韦冬梅包梦梦邱诗荃莫婷婷梁兰芳范湘雯许昕黄翠萍李军朱博文龚静颖肖诗瑶李言李丽香巫惠姣黄伟堃袁媛陈姹谷陈敏萍林家健韩龙韦达奎黄秀彩刘燕蓝菊芳韦湘文洁孙丽华李敏雅郑秋凤冯美玲黄小瑜卢秋韵谭楚陆金妹裴偲宇陆丹泉龙蓬云梁雪梅刘珊珊黄璐李洋安罗寂方闭佳倩宁文懿颜子钧陈宁蒋雨舟黎丹肖瑶黄京霞苏丽堃韦倩倩谢雯璐黄自信董焕瑾韦柳茵古萍胡广英李珩鑫陈冲李基莲覃冬冬杨昕梅何倩李梓洁许萍萍陈敏黄秋雪周鹏黄带九、美术学院(31人)陈冰宋薇李文晓张有哲王雪梅张桂连郭利亚田培育陈长仲高兵王萌谢琦安春辉彭秋平冯庆晓魏翔宇蒋鸣韬蒋文婷方妮梁李雪潘萍萍陆欣翊李宏沛何正皎何宛珊赵子涵胡丹彤徐德红黄晴榆汪静莫永义十、音乐学院(41人)王静蕾吕菲菲陈佳斐王成耀张肖黄青周菁龙麒伊刘辉白雪彭程戴凝宁张松松王龙冀静武欣陈佳耿杰种明蒋理昊潘若倩刘潇潇胡楠孟煜曹佩旖门甜甜张文波王田桃刘聪慧朱振宇王婧覃佩瑶罗丽玲刘思秀杨芳田长江金城乐邱维维吴彬黎钰怡张帆舒扬十一、数学科学学院(47人)罗燕红蔡玉汉党淑娟陈勇玲张飞飞陈利芬雷莉芳陈成通禤俏伶周姬蔡东玲赵志成曾泓顺陈信超周超仪王耀彭淑敏梁秋娥朱芸罗蓝梁爱萍刘梦云韦彩玉颜驹覃秀敏区炜周志恒盘映云项彩罗闯刘恋刘思燕宁艳玲冯璐何佳维欧伟涛黄一娉陈燕萍欧海英班宁莫倩华陈焕崔长皓吴圣华张开翼谢东明彭翾十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35人)廖永兰曾奇兴农芳艳覃小玲潘柳凤陈凯梁咏丽朱家来肖沐慧李光卿罗有焕叶倩妮阙晓强陈韶阳周润祥韦祥官吴云西席海燕苏春梅匡都甘俏姗黄波成王勇生于童琳曾媛媛张蕊杜嘉珺张广凤许晓芝李兴盛黎冬霞方丽青黄雷康娟劳剑波十三、化学化工学院(53人)苏世春袁丽宁施大宁叶红艳区晨程覃艳姣黎洁敏高岩石凤清黄玉凤方利娜石炬灵陈雪琪韦利娜潘越劳丽纪智哲韦美玲吴爵琳蔡夏洁段天佑蓝肖刘锦玲梁文倩傅淼燕鲍继宇蓝吉柳黄宏秀李文霞刘长城陈俞先李丽叶蓝倩倩吕秋菊钟丽李丽丽莫羽苏小萍兰庭影朱晓捷李嫚廖丽祯林丽云潘海金谭翠环谭谭陈一敏黄竹梅方功荣钟天丽颜志明原茵莫长宁十四、生命科学学院(43人)韦朝满郑裕璇何静姚家丽黄娇丽潘莎娜谭梦玲赵颖雷少莉张铁南姚娇田丰陈素娟蒲智勇赵芳燕李雪梅伍学恒宋自爽梁静黄夏冰刘成桃覃启剑苏薪俨黄敏梅何金妮黄娇喜陈美伶汪丽君杨佳敏黄颖梁碧霞黄丽苗张媛梦何频黄凤妹严小芳樊慧丹钟勇黄其成黄慧敏姚惠文张琪粟广旺十五、环境与资源学院(30人)孙瑛敏李萍霞蓝柳荔宁振峰李娜鲁晓婷韩旭覃玉婷林静黄丝丝吴玉溪吴白冰何剑虹莫柳巧胡海兰滕明鑫李留洋周育民陈飞红李一夫廖婉伊黄子玲罗丹鸿张杰梁安琳农新武志立李桃韦笑周健十六、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72人)马建文李娟芬莫栩黄雄梁彩芳钟林范强华苏彦铭韦善林李金香韦念欣何弦秦守治范昌富李观保单玉华郭沛权李燕萍万翠金罗翠文顾春燕刘霞辉姚高林蒋曾好王定菲张传号宋海珍吴春兴黄炫陈裕丰韦春玲张侠飞周永权陈良屏苏秋燕毛贻强高宁梁雪梅陈雯鑫李倩茹袁韵杰陈思婷黎婷韵韦雪芳孙惠琳但博文成宇彩蒋翔廖克珍高瑞镔赵金想邬文耀傅嘉文严红瑞朱丽宇龙纯歌陈昌妙苏晓博梁岚吴尉宁谢树琴杜恒范佳梁晓何华镛卢聪妮黄捷翁明兰韦健邓彬谢玉玲欧阳兆丰十七、体育学院(83人)徐雄张富李洲韦凯旋蒙昊志胡伟梁钟明洪黎余李默涵陈梦迪秦贵宁庞璐刘诚彬彭俊翔李金姬骏彭绍峰刘文丰黄瀚梁冬茗刘开康周仕坚覃俊皓唐权黄培刚温学良林金玉吕松苏妹娟陈清凤韦福利陈裕佳黄红玉兰贵彬韦杰英陈渝唯戴福彪莫彩鲜林园园卓严军孙莉杰卢琪琛谢明培贾富强李泓韬黄睿汪鑫汤棠皓范勇莫丽娟姚頔黄龙胜凌永宁陶华国韦鹏何晶朱勋尧黄厚芳兰浩莫任本韦德进陈文文朱博文曹婷贺海涛余文杰张石彧李前锋朱嫦玲梁培荧赵海涛张唐钟佳作蔡魏希赵珊萱宋奕宏苏冬杨永银徐东柠张恩玮梁天意肖近欧阳浩宇十八、电子工程学院(70人)李苑伟郑树文邱少华曾颖陆作沛谢美芳李明倩肖一华杨业焕马珍珍黎豫临卓义链张翠黄婧宇潘新英范婷婷陆幸李梅英廖竟植黄祺曹明权吕晓茵梁栋易桂妃江浩兰天翔张铭肖大连苏铭明罗义华韦泽光韦乃文吴东玲覃阳青黄震宇韦振鹏周伟东高世李蒙文浩邹川覃冬雷陈君毅孙浩然喻春霞刘关祥李观凤林承祚梁运恺黄立强王毅燕周健彬刘亚琴张克振黄青霞谢翠翠谢子明林意刘建民施佳彤余瑞伟吴昌钻陆泽锋周敏欢陆华乾张桂何桂莲龙保成迟晓丹王秀志张金旺十九、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62人)谢易余包家达周晓华赵俊仟黄东芳廖梓西陈柳园闭真发韦丽娟傅子娟韦佳张子莹张秋云吴妙蓉刘晓青曾翠霞龚雪娟覃海珊莫海英梁丁邹超群韦翠玉陈招琼曾麟刘科创陆治韦金秀庞清林黄志婵王英姿陈叶林邓媛樊凌云黄思莹黄江宪李兰琪刘静庞曼覃素云韦璐航韦玮谢朝旭罗秀苗陈璟张丽红黎圆周宏庭范徽亮华杨潇李宽谭光新陈松亮黄宏斌黎诗虹韦小线冯文信莫程凌赖晓彤陈秋月陈彦羽谭英红周小诗唐一丹陈培玉陈悦雷梦瑶林艺青叶舒平苏宁覃庆媚卢蓉黄想设梁标陆胜芳文清华古欣艳黄阳嫔廖羚茜叶小凤胡巧露熊雪莲梁星秀韦薇易小华满双红卓志涛张喜凤阳芳玉漆湘芸李铸倩刘晓薇黄雯秦靖黄春华陈洁夏珂黄千容蓝彩文苏乐钟蓉蓉王红摄蒙冬霞陶凤叶绍波苏杰宁游金生莫耀柒陈名学唐艺玉超潘柳冰韦欢茹凤宁梁全珊陈美华梁泉许文洁马海蓉张晓敏古凤华麻兰芝韦依辰黄芸邓秀林李杨黄枝兰马庆雅庞芸姗梁添维凌焕明韦婷婷王丹赖誉升徐子寒陶娜杨锦福温梦诗劳可晓黄国靖朱志勇曾子原黎业祥蒙欣远粟月秀黄小龙粟月秀蒙雷庞广刘标永曾洋敏杨观胜甘婷陈亮宇邓丽娜唐静杨奥慕海琪蒙奕多徐嘉恩冉祥平刘天信邓慧芬二十、国际文化教育学院(59人)邓梦芸廖凯石燕飞黄容玲黄园琦郭文婷覃栌慧张雨欣李苗唐佳佳刘珂莹陈斯婷陆张楣罗悦嘉黄保万孙德霞谭小婷周海淇文雯林苡先张云帆王家洁李颖王姝尹徐柳青唐晓晴翟宇靖廖羽宁黄中旸黎冰卢美琪梁心熊斯斯姜双蕾龙雪萍林妍彭乐琪苏紫兰蔡莹黄航赖剑平陆敏婕黄声汉易山棋王思衍梅逸韵王羽思陆文婷董倩杨静黄文婷陈良聪敬一霖鄢何慧唐愈顾小琳白柳玉王娜娜韦欧湘韵二十一、设计学院(88人)董琳艳潘杰罗婧茹李文波李亚黄金玲陈昕张明梁秀惠岑楚杏宋锡温伍朝友钟森刘思卉陈月娴吴梓敏覃成枝严嘉莉黎璐谢辉任卢梦云邓惠清唐丽群郭俊贾婷婷武秀财赵宇蔡媛媛韩之阳郝亭亭张翡崔颖粟柱锦庄凯丽李婷徐爱彬刘春伶卢茂政萧文杰孙田庞东辉黎剑华李泳蓉兰淳惠周燃麦婷婷吴孙媚廖华志肖金月吕雄鹏潘思鹏朱蓉蓉包尔汉陈曦万斯廖晓谭晶晶刘文海魏金金陈林子陈嘉琦杨秋月张子璇李维维李会奎孙庆鲁杨笑黄维苏全才王昌富黄亮宏施哲李家福杨雅雪严超蒲迎张若男梁小艳张丹毛蓉邓小燕张达迅梁君蓉李素萍钱沼澒刘健冯韵黄景宜秋。
汉语“给”和越南语对应词“cho”对比分析
![汉语“给”和越南语对应词“cho”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2a8374d4d8d15abf234e19.png)
作者: 李蓓 阮明芳
作者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出版物刊名: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页码: 151-15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0期
主题词: 给 cho 动词 介词 助词
摘要:汉语"给"和越南语"cho"是一组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具有较高相似性的对应词。
本文从词性的角度较为细致地对比分析了两者作为动词、介词、助词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动词是其基本用法;其介词用法最为丰富,异同点最多,是学习和使用的难点;作为助词其虚化程度最高,"cho"还可用于句尾表示语气。
偏误分析和教学建议
![偏误分析和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17ecc2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4.png)
偏误分析和教学建议唐永宝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定义:“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背景介绍50年代末,Lado1957的跨文化的语言学出版,该书被认为是对比分析的经典着作;书中提出了“对比分析法”Contrastive Analysis;他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外语教学,解决第一语言转移First Language Transfer的问题;他提倡的方法是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语音、语法等方面一步一步地进行比较;对比分析法Lado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生们最难学的方面就是与他们母语最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方面或类似的方面则是学生容易掌握的方面;所以他认为第一语言转移对第二语言习得既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就是我们常说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好的一面是“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人们甚至一度认为,通过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研究,可以预测到学习者可能遇到的所有困难,并推测学习者语言中可能发生负迁移的部分,从而将这些部分在教学中加以重点突出,达到避免或减少学习者错误的的目的;据统计,学生初级阶段的大多数语音错误、半数以上的语法都来自语际干扰,有些化石化错误也来自语际干扰;因此,利用对比分析往往能找出学生的错误根源,并发现学生学习目的语中的难点和重点;比如:visit一词相当于汉语的“访问、参观、看望”等词,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造出“我回老家参观我爷爷”这样的句子;显然是把visit仅仅和“访问”这一语义挂上了钩;再比如与汉语相比,泰语的语法形式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汉语的修饰语多在中心语之前,泰语的修饰语多在修饰语之后;即:汉语:修饰语 + 中心语泰语:中心语 + 修饰语汉语的表达习惯是从大到小,泰语的表达习惯是从小到大,如:汉语:今天是2010年1月28日;泰语:今天是1月28日2010年;汉语:我们在国教院门口见;泰语:我们见在门口国教院;教师如果把外语和学生的母语进行了对比的话,如果对这两种语言的差异十分清楚,就会清楚地了解什么是学生学习中的主要问题,并为此做好充分准备;讲解汉语的某些难点时就能做到以少驭多,一语中的;对比分析主要目的是帮助外语教学,解决第一语言迁移First Language Transfer的问题;这种方法主要从“教”的角度把目的语和母语进行对比,预测可能出现的错误,从而有意识的减少错误的发生;母语干扰并不是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的唯一来源,对比分析也不可能准确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但对比分析不仅能够揭示出学生某些错误的根源,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分析,我们能够揭示出汉语的某些特点;因此,对比分析在语言教学中应用还是很广泛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都存在;对比分析法的作用和不足Lado的对比分析法以及他的外语学习理论对60年代的西方外语教学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以早期行为主义的观点Bloomfield1933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语言学习理论,他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一种习惯的形成过程,要掌握一套语法结构,就要反复不断地进行机械练习,形成一套完整的语言习惯;当学生处于某一语言情景时,就会出现条件反射,所形成的语言习惯会在不需要任何思维的情况下自动地产出;按照这一理论,语言的习得是一种语言习惯积累的过程:1十1=2+1=3十1=4;这一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便是60年代风靡一时的句型替换练习PatternDrills;应该指出的是,句型替换练习在教学的某一环节中,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尚可接受,但是如果将其看作是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形成语言习惯,这在理论上是很难让人信服的;这一理论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人类头脑的创造力;人的大脑对语言信息的吸收不仅仅是积累的过程,而且是通过对其分析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说大脑对语言信息处理的公式不是简单的1十1=2,而是1+1>2;对比分析法的不足对比分析法的严重缺陷是它不是以学生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实际使用来预测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难易,而是抛开学生,单纯从对两种语言本身的比较来预测学习中的难易;语言习得涉及到学习的主体和客体的方方面面,而对比分析却仅仅局限于语言系统的对比,忽略了学习者这一主体以及作为学习客体的学习过程,不能解释除母语的负迁移以外的其它的偏误的原因,忽视了心理学的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预测的不准确,有些真正的难点,对比分析并没有预测到;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人们发现,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不同之处并不总是给学生造成很大困难,而两种语言近似之处则有时却是学生掌握的难点;差异不明显的部分却往往是学习者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偏误分析的提出由于对比分析法对第二语言习得不论是在实际预测中,还是在理论上,都过于简单化,人们便开始探索新的理论;人们开始意识到,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不能只注重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的异同;他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一个特定阶段,学生使用的实际上是一套独立的语言体系;这套体系既不是学生母语的语言体系,也不是第二语言的体系,而是学生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偏误分析的提出因此,这些学者便开始把学生自己产生的语言作为研究重点,而不是像对比分析法那样只注重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比较;在这一背景下,Pit Corder于1967年发表了“学习者偏误的意义”TheSignification of Learner Errors一文,在认知心理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偏误分析”理论,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与“对比分析”不同的是,“偏误分析”不是母语和目的语的简单比较,而是以学习者使用的语言为研究材料,把目的语作为基准,对语言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更为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偏误分析理论偏误分析理论认为,学生的语言偏误反映了学生对目的语的掌握情况,是学习者对目的语语言规则进行判断与整理的结果,它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科德还给出了偏误分析的具体步骤:1、选择、收集、分析语料;2、鉴别、确认其中的偏误;3、对偏误进行分类;4、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5、评价偏误的严重程度;早期的偏误分析中,由于各研究者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因此归纳出的偏误类型也各不相同;Richards1974认为偏误有:1 “语际偏误”母语干扰2 “语内偏误”过度概括、忽略规则限制、不完全应用规则3 “发展性偏误”不正确的假设,不能正确理解目标语的区别Corder1971根据偏误出现的系统性把偏误分为以下三种:1、形成系统前的偏误pre-systematic errors,出现在学习者并不知道在目标语中存在着相应的规则的情况下;不知不改2、系统性偏误systematic errors,出现在学习者已经发现了这个规则,只是它是一个错误的规则的情况下;知而不改3、形成系统后的偏误post-systematic errors,出现在学习者知道正确的目标语规则,但不能总是正确使用如差错的产生;知而且改Dulay、Burt和Kraashen1982从评价的角度,根据偏误对交际产生的影响把偏误划分为全局性偏误影响交际和局部性偏误不影响交际;中介语理论Selinker的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偏误分析”理论;“中介语”是Selinker在1969年提出的;中介语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语言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介于第一语言向目标语言之间的一个发展“连续体”continuum,该理论着眼于对语言学习者心理语言过程的描述,对中介语中出现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偏误是语言学习者语言发展状况的标志;中介语理论认为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语言迁移,学习者使用了其母语的语言特征语音、词汇、语法、或语用的,而不是目标语的语言特征;2、过度概括化、扩大化,学习者把适合于其他目标语结构的某项规则不恰当地扩大到某个结构所致;3、简化规则,学习者不恰当地使用省略,另外还有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和第二语言交际策略等原因;此外,中介语理论还认为,偏误的出现表明学习者在建立其中介语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假设——验证,不断修正那些偏离目标语语言规则的语言现象,使之接近目标语系统,直到达到本族语使用者的语言水平;与此相近的概念还有Corder1967的“过渡语言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和Nemser1971的语言学习者的“近似语言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他们虽然提法不同,但观点相似,他们认为,只有把研究重点放在学习者自己产生的语言上,才能真正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汉语偏误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严格意义上的对外国学生汉语偏误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1984年鲁健骥先生发表了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一文,带动和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界同仁对学习者语言偏误的研究;鲁先生在该文中首次引进“偏误”和“中介语”两个概念,并给“偏误”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他说:“学习外语的人在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时,从整体上说,他所使用的形式与所学外语的标准形式之间总有一定的差距,这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如语音的、语法的、词汇的、篇章的、语用的;我们把这种差距叫做‘偏误’;‘偏误’与通常所说的‘错误’不同;错误是偶发的、无规律的,例如口误;人们说自己的母语的时候,也会发生错误;而偏误则是学习外语的人才会有的,是多发的、有规律的;学习外语的人只有经过反复纠正偏,他所使用的外语才能逐步实现该语言的标准形式;”鲁健骥先生关于语音、语法、词语、语用的一系列研究文章1984,1987,1993,1994开启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偏误分析之先河,建立了一定的分析框架;以后的偏误研究多受其影响;鲁文之后相继出现了一大批研究着作和文章,论述的范围涉及到语音、语法、词汇、汉字、语用、篇章、标点符号、学习策略等各方面;鲁健骥的偏误归类鲁健骥1994从形式语法的角度将汉语语法偏误归结为遗漏omission、误加addition、误代overrepresentation、和错序misordering四种;具体如下:1、遗漏少成分,遗漏不是省略,而是句子成分的残缺,如:“他打球得很好”,在助词“得”前面遗漏了动词“打”;再如:打球打了三个钟头;/你不要做那件事;他有照相机,也有收音机;2、误加多成分,误加是不该加而加,如:“他常常去了商店”,动态助词“了”误加;再如:他非常很高兴;从前我每个星期都看了一个电影;房间已经被打扫干净了;3、误代所用不当,误代是从几个形式中选择了不适合的形式,如:“明天还是后天,我去看你”;陈述句中应该用“或者”表示选择,用了“还是”就是误代;还有语法的误代,如:太晚来应用补语“来得太晚”而误用为状语句式的误代,如:请你带这本词典给小李;应用“把” 字句;4、错序词序有误也即句子成分放错了位置,如:“我学习在中山大学”,应该说“我在中山大学学习”;再如:常常我们去旅行;一个我的朋友另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如田善继1995从认知的角度将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的语法偏误概括为替代、类推、回避、简化和诱发五种,称之为“非对比性偏误”,即与母语迁移无关的“有问题的句子”;王绍新1997则将视角放在超单句偏误上,主要从交际目的、事理逻辑、语用偏误、时间系统、民族文化背景与语言交际策略五个方面阐述了超越了语言形式之上的语义语用偏误问题;徐子亮2000把汉语的各个方面同认知结合起来,从环境、教学、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学习者主体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述,认为这些方面也是造成学习者偏误的原因;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对偏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传统的分类方法是按语音、词汇、语法等不同的方面的偏误来分类;这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教师最习惯的方法;”显性偏误指那些明显的带有结构形式错误的句子,隐性偏误指语法虽然正确,但在一定的语境或交际情境中显得不恰当的句子;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一显性偏误出现的领域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显性方面的偏误,表现明显的是词汇和语法方面;1.词汇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言是用一个个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的;留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词汇的时候经常出现各种错误;尤其是在运用多义词、惯用语、成语和熟语的时候,经常由于理解的错误而产生偏误;例如在运用多义词的时候,一个词有很多的义项,经常出现搭配错误;林杏光写过一则语言趣谈,说是有一位外国朋友问一位刚外出回来的中国同志:“您到哪儿去了”中国同志回答“:我打酱油去了;”外国朋友惊奇地问:“你为什么打酱油它有什么罪你为什么打它”中国同志解释说:“这‘打’是买的意思,打酱油就是买酱油;”这位外国朋友知道“打”就是“买”,“买”就是“打”;后来,有一天,他去买豆腐,张口就说“:我要打豆腐;”卖主顿时慌了手脚,说:“你可别打,一打就成豆腐渣了;”旁边一位中国同志对这位外国朋友说“:你只能说捡豆腐;”后来,这位外国朋友回国前想送给一位中国朋友戒指、项链和耳环,中国朋友觉得受之有愧就婉言谢绝了;外国朋友便说“:你收下吧,这些都是我捡来的;”这样一说,中国朋友更不敢接受礼物了;虽然这只是趣谈,却由此可以说明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词语搭配非常困难,原因在于多义词由于义项的不同,搭配也就不同;成语是汉语的一个亮点,留学生对中国的成语有浓厚的兴趣,但成语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有些有很多的典故,要是不了解成语的典故容易闹笑话,需要老师很好的引导,要把成语中的隐含义说清楚,以便于留学生进行理解与记忆,避免偏误;2.语法方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一直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语法学习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很难的;一提起“把”字句和“被”字句,留学生都会说很难;有的学生可能学了很长时间的汉语,但仍然不会使用这两个句型,还有“着、了、过”的用法也给留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不少困惑;下面举例说明留学生在语法方面经常出现的偏误:1他学汉语两年;正确的表达法是他学汉语学习了两年而在英语中这句话是这样表达的He has studied Chinese for two years.2我上个月来了中国;学生把“了”理解为英语的过去时态,也可能是混淆“了” 与“过”的区别二隐性偏误出现的领域隐性偏误主要表现在语用知识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上面,这两方面需要留学生认真揣摩;1.语用知识语用知识在学习汉语时尤为重要,如果语用上失误,就会造成表达的误区;王德春先生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他说,一个意大利学生曾经写信打听她喜爱的一个文学家是不是“死”了;这里的“死”就用得不得体应该用“健在”或者用“近世”、“去世”之类的委婉词语,这不是说学生不知道在提到“死”时应使用委婉词语;因为在外语中也避免直接说“死”;可是这个学生是个初学汉语者,她只知道“死”这祥一个表示“大概念”的词,而那些委婉词语还没有学到,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失误;2.文化之间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集中表现在语言和交际中;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大量的文化因素,这些往往成为理解和使用汉语的障碍;对留学生来讲,掌握广博、深厚的汉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保证;中国人历来把传说中的动物“龙”视为权利、地位、力量的象征,而在英国人眼里却是一种恐怖的怪物,其英语释义为“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dragon”在英语中有“悍妇”的意思;中国人心目中的龙与英美人心目中的龙有着天壤之别;中国十二生肖里有龙,皇宫里有龙;“龙”在中国遍及各个角落,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刘殉先生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教师教过了“拍马屁”这个词语后,没讲清其文化内涵;一次,这位教师夸奖一个留学生汉语发音好时,学生竟然说“:哪里,哪里,老师您在拍我的马屁”这些例子说明,文化差异会影响语言交际的质量,汉语学习决不能脱离文化的学习;汉语学习和汉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是学好汉语的捷径;因此留学生除了学习好汉语言文字的知识外,还要花很大的功夫学习汉语文化,这样会使他们学习的汉语更地道,更好的进行文化交流;“偏误生成学”的提出朱其智偏误生成学的范围和方法 2009借鉴Carl James等人的研究体系,吸收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的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偏误生成学”这一名称,并对其范围和方法进行探讨,将偏误分析这种操作层面的方法上升为一种系统的知识;试图初步建立起偏误生成学的系统框架;他的“偏误生成学”包括偏误类型、偏误成因和偏误严重度三个主要方面;一、偏误类型types of errors偏误类型types of errors有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和杂糅五种;多了杂糅杂糅blends杂糅又叫结构纠缠、结构混乱;周小兵在他的专着第二语言教学论中,首次将“杂糅”归纳为一种对外汉语偏误类型;他确定了杂糅的两种亚类型:叠加和拼接;杂糅blendsA、叠加;它是指将两种结构简单相加;如:“我们要买书包,但是价钱有点儿贵,所以我们商量商量一下”;动词的重叠形式表示“短暂”义,它与表短暂的词汇形式“一下”不兼容,即不能同现,二者只应选其一;作为一种杂糅次类型的叠加,与误加偏误有什么不同呢误加偏误只需要将误加的成分删除就可以了,而叠加偏误的改正方法则有两种;例如:①他常常地看电影;②他非常很高兴;例①中“地”误加,删去且只能删去“地”;例②中“非常”和“很”叠加,可以删除“非常”,得到正确句子“他很高兴”;也可以删除“很”,得到正确句子“他非常高兴”;“叠加”也可分很多种,例如:1词语叠加;例如:④那天是十一多年以前,不过我和那个女孩现在是很好的朋友;⑤他往到一个小湖走;例④为有确切个位数的数词与概数“多”叠加,表概数的“多”不能跟在个位数后面,只能跟在十位数以上的整数后面;此例当改为“十一年”或“十多年”;例⑤为介词“往”与“到”叠加,当我们选择介词“到”时,动词“走”必须移位至“到”前,即此例在杂糅偏误中还有错序;2句法结构叠加;例如:13我对语言也很感兴趣,特别是汉语和英语;这个也是为什么我要来到中国留学的原因; 14但对我来说,觉得它们指防盗网太不顺眼了,住在这样的房子人像是被关在监狱似的; 15逛大概十五分钟他们找到一个眼镜店,看起来他们觉得好;例13是“为什么”与“原因”叠加,而“为什么”与“原因理由”不能同现,应改为“为什么要来到中国留学”、“我要来到中国留学的原因”;例14和例15分别是插入语与感觉动词叠加;这一类插入语表示说话者的主观看法,用了此类插入语如“对我来说”、“看起来”等,就没有必要再用“觉得”,也可以删除插入语只保留“觉得”;B、拼接;拼接不是两种结构的简单相加,而是两种结构在杂糅过程中有所取舍;1 、词语拼接;例如:16好一会儿他看到旁边的妻子,大吃惊一跳;17BANDUNG是一个很难以忘的地方;上面例16的偏误点“大吃惊一跳”是“大吃一惊”和“吓了一跳”两种结构有所取舍拼接而成的;例17是“很难忘记”、“难以忘记”和“难忘”拼接而成的;2、句法结构拼接,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类型1平行拼接;平行拼接是两个结构交错在一起而形成的杂糅偏误;例如:21 开始学习的时我觉得很难过;22 有一次他当小张的面前露出一脸骄傲的神色;例21将“……时”与“……的时候”拼接为“……的时”;例22将“当……的面”与“在……的面前”拼接为“当……的面前”;2前后拼接;藕断丝连如:第一弟弟是二十九岁;他住在韩国工作;“他住在韩国”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可是没有就此断句,而又接上了动词“工作”,从而造成前后拼接;此句应该改为“他住在韩国,也在那儿工作;”汉字偏误举例误代,如:“欢”字写成“人+欠”,是“又”被“人”误代,而“部件形似”也应该属于这一类,不过是因为部件形似而误代;误加,如:“苹果”的“苹”写成“萍”,“国”顶上加一横一竖,象“上”的上边两笔;错序/错位, 如:“欢”写成“欠+又”;遗漏:“缺部件”当然是“部件的遗漏”,如:“色”字写成“巴”字;杂糅如:“该”写成“讠+应丢了一点”,明显是“应”和“该”的杂糅;二、偏误成因的分析偏误成因causes of errors有:母语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y;误导inducement 四种;一母语负迁移是母语对于目的语学习的负面影响;如:“这是我住在的房间”;相应的英语句子为“This is the room which I live in.”这是英语背景的留学生受英语语法影响,造成的偏误;再如:“他遇到很多苦难,虽然,他还不放弃”;此例是“虽然”用错了,应该用“然而/但是/可是”等表转折的连词;越南学生误用为“虽然”,是因为在越南语里“tuy nhiên”是一个表示转折的连词,它是一个汉越词,“tuy”对应于汉字“虽”,“nhiên”对应于汉字“然”;而汉语中“虽然”并不表示转折,而是表示姑且承认某个事实;二学习策略从认知角度cognitive view来研究偏误成因,主要是要研究学习者使用的策略,探讨他们在学习和交际过程中某个阶段出现的一种心理上或行为上的活动;采取不恰当的学习策略可能导致偏误,一般可以分为下列七种学习策略;错误类推false analogy错误分析misanalysis规则的不完整应用incomplete rule application利用羡余exploiting redundancy忽略同现限制overlooking cooccurrence restrictions矫枉过正hypercorrection过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七种学习策略;下面分别介绍:1 错误类推错误类推是根据已有的形式类推出不存在的形式,如:汉语单音节动词有“V了V”和“V了一下”两种形式:如“看了看”和“看了一下”等,而双音节动词只有“Vv了一下”一种形式:如“研究了一下”等;留学生错误类推出“Vv了Vv”的形式:“研究了研究”,究其原因,是因为双音节动词的规则化程度不如单音节动词;邓守信、周小兵认为规则化程度不高,则容易出现错误类推;形容词也是这样,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不如单音节规则,容易出现错误类推,留学生根据“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就会类推出“幸幸福福”这样的形式;2 错误分析错误分析是指留学生对汉语形成了错误的假设、错误的概念因而产生偏误;如:高级班的学生,有形成这样错误的假设,认为汉语中“爱”是动词做谓语,而“爱情”是其相应的名词做主、宾语;因此说出“父母对孩子的爱情”这样的偏误;其实汉语中“爱”也可以当主、宾语,而且是用在更加宽泛的意义上,所以原句应该改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的留学生将这个短语理解为“发展中国的家庭经济”;主观上由于留学生还没有学到“中”作为继续体的标志,客观上由于汉语没有按词连写,而且“中国”又是高频组合,因而使留学生发生理解上的偏误;3 规则的不完整应用规则的不完整应用,是指对于一个语法点,只应用了其中某一规则,而另一些规则没有落实;如:将“进行”这个形式动词运用到像“认真地研究历史”这短语中,必须遵守两个规则,1将状语改变为定语,即“认真的研究”;2用“对于”将原句中的宾语“历史”前置,从而转换成“对于历史进行认真的研究”;而当有的留学生只部分习得了这个转换过程,只应用了第一个规则,因而造成偏误“进行认真的研究历史”;4 利用羡余利用羡余;所谓的羡余,是指语言中有时既用词汇形式,同时也用语法形式来表达某一个范畴;如英语,既用数词,也用词尾“s”来表示复数;研究表明,学习英语的人,单用一个名词时,“s”不会遗漏:books;如果前面有数词,则往往遗漏了“s”:three book;这是学习者利用语言的羡余现象,将语言系统简化;汉字羡余度redundancy比拼音文字要大,留学生利用汉字的羡余现象,从而造成汉字偏误;如:“鲤鱼”、“鲨鱼”等词中,因为有类名“鱼”存在,专名“鲤”和“鲨”字中的形旁“鱼”就是羡余的,留学生因而就写成“里鱼”、“沙鱼”,写了别字;而在“锦鲤”和“大白鲨”等词语中,没有类名“鱼”存在,“鲤”和“鲨”字形旁就没有遗漏;5 忽略同现限制忽略同现限制;汉语中量词和名词组合没有问题,但是,哪些量词和哪些名词能够同现,是有限制的;如:“一条衣服”,量词“条”不能与“衣服”同现,应该用“件”;量词是汉语特有的词类,留学生往往会忽略其同现的限制而造成偏误;。
汉语感叹句形式特点浅析
![汉语感叹句形式特点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a3fc2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8.png)
The Analysis of Grammatical Forms of Chinese
Exclamatory Sentences
作者: 王光和
作者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广西桂林551004
出版物刊名: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5-90页
主题词: 感叹句;功能;语调;语气词;叹词;句法结构;汉语;语法形式
摘要:感叹句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
大部分的语法著作都只是根据语气把汉语的句子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但都没有对如何判定感叹句、构成感叹句的语法形式是什么等问题进行明确的阐释和细致的描写。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感叹句应该以它的主要表达功能为依据,而表达功能则是由句子的功能语气来表达的。
感叹句有显形和隐性之分,显形的(典型的)感叹句有它特定的语调、语气词以及相应的句法结构。
而隐性的感叹句则必须借助于语境才能判断出来。
广西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度校级单项奖学金推荐人选名单
![广西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度校级单项奖学金推荐人选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8f31063bf111f18583d05a91.png)
附件4:广西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度校级单项奖学金推荐人选名单(1351人)一、文学院(78人)刘洪娟廖荣美廖先华杨芷梁洲敏罗美坚劳学丽丘丽炜黄秋凤黄松英余秋兰郑闯潘柳如叶耕利崔硕韦静谢阳婷高汉平苏栩于婧李柳琳唐顺源吴沛清曾芳李婧思毛晔翎朱露露劳庆雯纪翠伦廖程洁林华徐秋兰黄丽敏彭思雅李春艳梁荷王霖姣韦滢滢林文董博黄文杰张淇翔覃小梅梁德萍石正萍覃雪妮庞通陈权黄祥凤李炳良韦明覃婕潘嘉健严敏张笑颜谢潇万荟彬夏东茂黎彩玉唐秋靖田莉覃相云古会珍容冬春刘露陈晓意覃美玉赵俊乔覃沁曾雨璐梁方妹潘源廖德文张芸瑶张丽莉方晓张信子杜金聘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53人)李卓程家耀刘文柱黄美芳刘祖承胡诗悦葛晨韦敏慧李玲陈琛卓小敬廖增凤莫樟秀曹庆韦惠玲杨波韦雅静杨彬栗颖李杰亮刘楚妍白文越陶镇连黎静玲杨文清朱红艳孙家勤韦承谟刘灵丽黄春映黄荣珍黎夏宜罗丽娜玉燕军邵九生韩雯雯唐秀玉王成星谢佳秀李茜茜凌月成蒋静华陈彩霞罗金玖范文倩陈丽婷张明娇邓安相劳熙乔查卓李慧君卢萍李治兴三、马克思主义学院(21人)刘超群喻兰超梁梦妃梁彩萍苏莉荔徐邦波宗鹏飞唐荣姐黄萍黄静丽檀翠兰苏隆耀何冬滢庞瑜黄叶玉冼倩妮龙燕珍刘晓燕蓝凯覃雄庆可海琼四、政治与行政学院(35人)韦海荣陈永海黄梅霞何殷凤王艺李敏霞汪占中刘济铭蒙秋宇王慧倩李天旭梁国宁王雨覃杰邹建玲黄飞琴韦远祥李小红李娜罗启迎何健婷易覃格翁敏婷杨皖舒琳焱施怡周慧江覃庆华汤玉官冯奇源张艺戴海清凌小燕向华韦牡玉五、法学院(87人)韦卫华廖家展覃小薇黄雪静段志华刘圆韦银锋邓水金梁智永李旸吴罡宁蓝雲沥王议平施琴黄滢沈为杰李春平黄琪淇韦云帆刘明晶郑纷芬张秋萍覃秀渊苏莉冼盟杰覃龄娇邱慧玲任倩周露佳邓丽程赵佳欢石碧钰钟静胡燕李定花黄程素翁明红翚梦娜黄丝雅叶允任李丹胡立刚赵甫遴黄金春周波周淑钧韦小恋邓贤覃朋张正王爱华邰晨曦吴莉莉李小思罗小玲杜宁唐周蓝覃婉霞朱绍杰张倩蒋苗苗莫中健梁宇宸廖莹林金娇区露云侯家栋赵国勇杨艳谢晚婷陆丽求蒋荣芳曹云杨东娇滕艳宁覃力徐丽庞毅文周晗盛刘碧筠黄蕾晔吴沙黄晓芬蒙桂兰彭丹梅黄凤梅范炳婵六、经济管理学院(98人)岑国波顾梦瑶岑汝萍梁馨文陈天乐陆志辉黄敏婵黄英丽薛红茂陈艺文贾宥凌晏晓姣李慧李晟尹应阳梁志峰湛玉文陈思洁何武林梁杰高煊黎东冬李会成秦秋雨宋展达张梅玲唐琳何子沛王翠翠张玮李涛黄红果陆彦求李艳玲卢薇朱晓瑜刘悦钟晓珊张靖雪夏紫露万媛媛王敏桑蕾吴甲斌季伟杨金玉王静静蒋璐黎方舟韩曌婷邱璇阳玉琼黄理灵黄麒琏黄玥黄都福颜桂庭邓梦如黄健东闫恒涛黄丽鲜梁小璇方贵英翟思霖陈思昕黄劲梅曾令端符佳西黄伟英甘金妹杨楚楚苏奕敏许桂彬韦向荣韩雅山陈静李紫薇梁少平梁晓蕾卢琼谢寒丽曹宇张清清陈迎春刘炜琦张丽莹梁文娟陈君鸿莫兵黎宜农秋桃庞云庞舒文廖黄宇洪泓聂治平黄世旺黄慧君七、教育科学学院(48人)赵甜甜梁梦姣蒙晓琳唐彬彬黄士夏邹叔燕马钦文李保春黄莉惠郑弘扬邓春荣蓝户笙贝锦明黄娇艳杨娟赵宇循黄琼仪潘艳王萍钟赞良黄莉洁蒙红杏蒋祝希王鑫王申春李佩环程敏球黄雪梅黄自友张敬锋黄海慧蒋小萍梁晓宁李玥婧刘飞凤李佳璘卢美杏张芹福李平贵黄柳春向阳吴崇华辛永乐郑琪吴东宝丛子柱梁小玲莫天保八、外国语学院(117人)李抒洋饶力曼黄薇钟丽华许静陈美洁刘昭君吴玲玲朱懋军孙张珩黄晓云毛梦云陈图图梁凤枝黄金爱宋玉仙许美缘郑甜覃燕林黄蓓蓓董天宝林丹媚罗浩龙娜张哲宁钟东韦舒婷郑国栋陈雪阳叶芍宏杨露周梦嘉于杭艳黎翔杨谨如朱晓丹莫冬梅钟富如甘紫仪黄柳梅陈宁馨苏燕李文戈潘姿徐玲玲莫文静韦冬梅包梦梦邱诗荃莫婷婷梁兰芳范湘雯许昕黄翠萍李军朱博文龚静颖肖诗瑶李言李丽香巫惠姣黄伟堃袁媛陈姹谷陈敏萍林家健韩龙韦达奎黄秀彩刘燕蓝菊芳韦湘文洁孙丽华李敏雅郑秋凤冯美玲黄小瑜卢秋韵谭楚陆金妹裴偲宇陆丹泉龙蓬云梁雪梅刘珊珊黄璐李洋安罗寂方闭佳倩宁文懿颜子钧陈宁蒋雨舟黎丹肖瑶黄京霞苏丽堃韦倩倩谢雯璐黄自信董焕瑾韦柳茵古萍胡广英李珩鑫陈冲李基莲覃冬冬杨昕梅何倩李梓洁许萍萍陈敏黄秋雪周鹏黄带九、美术学院(31人)陈冰宋薇李文晓张有哲王雪梅张桂连郭利亚田培育陈长仲高兵王萌谢琦安春辉彭秋平冯庆晓魏翔宇蒋鸣韬蒋文婷方妮梁李雪潘萍萍陆欣翊李宏沛何正皎何宛珊赵子涵胡丹彤徐德红黄晴榆汪静莫永义十、音乐学院(41人)王静蕾吕菲菲陈佳斐王成耀张肖黄青周菁龙麒伊刘辉白雪彭程戴凝宁张松松王龙冀静武欣陈佳耿杰种明蒋理昊潘若倩刘潇潇胡楠孟煜曹佩旖门甜甜张文波王田桃刘聪慧朱振宇王婧覃佩瑶罗丽玲刘思秀杨芳田长江金城乐邱维维吴彬黎钰怡张帆舒扬十一、数学科学学院(47人)罗燕红蔡玉汉党淑娟陈勇玲张飞飞陈利芬雷莉芳陈成通禤俏伶周姬蔡东玲赵志成曾泓顺陈信超周超仪王耀彭淑敏梁秋娥朱芸罗蓝梁爱萍刘梦云韦彩玉颜驹覃秀敏区炜周志恒盘映云项彩罗闯刘恋刘思燕宁艳玲冯璐何佳维欧伟涛黄一娉陈燕萍欧海英班宁莫倩华陈焕崔长皓吴圣华张开翼谢东明彭翾十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35人)廖永兰曾奇兴农芳艳覃小玲潘柳凤陈凯梁咏丽朱家来肖沐慧李光卿罗有焕叶倩妮阙晓强陈韶阳周润祥韦祥官吴云西席海燕苏春梅匡都甘俏姗黄波成王勇生于童琳曾媛媛张蕊杜嘉珺张广凤许晓芝李兴盛黎冬霞方丽青黄雷康娟劳剑波十三、化学化工学院(53人)苏世春袁丽宁施大宁叶红艳区晨程覃艳姣黎洁敏高岩石凤清黄玉凤方利娜石炬灵陈雪琪韦利娜潘越劳丽纪智哲韦美玲吴爵琳蔡夏洁段天佑蓝肖刘锦玲梁文倩傅淼燕鲍继宇蓝吉柳黄宏秀李文霞刘长城陈俞先李丽叶蓝倩倩吕秋菊钟丽李丽丽莫羽苏小萍兰庭影朱晓捷李嫚廖丽祯林丽云潘海金谭翠环谭谭陈一敏黄竹梅方功荣钟天丽颜志明原茵莫长宁十四、生命科学学院(43人)韦朝满郑裕璇何静姚家丽黄娇丽潘莎娜谭梦玲赵颖雷少莉张铁南姚娇田丰陈素娟蒲智勇赵芳燕李雪梅伍学恒宋自爽梁静黄夏冰刘成桃覃启剑苏薪俨黄敏梅何金妮黄娇喜陈美伶汪丽君杨佳敏黄颖梁碧霞黄丽苗张媛梦何频黄凤妹严小芳樊慧丹钟勇黄其成黄慧敏姚惠文张琪粟广旺十五、环境与资源学院(30人)孙瑛敏李萍霞蓝柳荔宁振峰李娜鲁晓婷韩旭覃玉婷林静黄丝丝吴玉溪吴白冰何剑虹莫柳巧胡海兰滕明鑫李留洋周育民陈飞红李一夫廖婉伊黄子玲罗丹鸿张杰梁安琳农新武志立李桃韦笑周健十六、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72人)马建文李娟芬莫栩黄雄梁彩芳钟林范强华苏彦铭韦善林李金香韦念欣何弦秦守治范昌富李观保单玉华郭沛权李燕萍万翠金罗翠文顾春燕刘霞辉姚高林蒋曾好王定菲张传号宋海珍吴春兴黄炫陈裕丰韦春玲张侠飞周永权陈良屏苏秋燕毛贻强高宁梁雪梅陈雯鑫李倩茹袁韵杰陈思婷黎婷韵韦雪芳孙惠琳但博文成宇彩蒋翔廖克珍高瑞镔赵金想邬文耀傅嘉文严红瑞朱丽宇龙纯歌陈昌妙苏晓博梁岚吴尉宁谢树琴杜恒范佳梁晓何华镛卢聪妮黄捷翁明兰韦健邓彬谢玉玲欧阳兆丰十七、体育学院(83人)徐雄张富李洲韦凯旋蒙昊志胡伟梁钟明洪黎余李默涵陈梦迪秦贵宁庞璐刘诚彬彭俊翔李金姬骏彭绍峰刘文丰黄瀚梁冬茗刘开康周仕坚覃俊皓唐权黄培刚温学良林金玉吕松苏妹娟陈清凤韦福利陈裕佳黄红玉兰贵彬韦杰英陈渝唯戴福彪莫彩鲜林园园卓严军孙莉杰卢琪琛谢明培贾富强李泓韬黄睿汪鑫汤棠皓范勇莫丽娟姚頔黄龙胜凌永宁陶华国韦鹏何晶朱勋尧黄厚芳兰浩莫任本韦德进陈文文朱博文曹婷贺海涛余文杰张石彧李前锋朱嫦玲梁培荧赵海涛张唐钟佳作蔡魏希赵珊萱宋奕宏苏冬杨永银徐东柠张恩玮梁天意肖近欧阳浩宇十八、电子工程学院(70人)李苑伟郑树文邱少华曾颖陆作沛谢美芳李明倩肖一华杨业焕马珍珍黎豫临卓义链张翠黄婧宇潘新英范婷婷陆幸李梅英廖竟植黄祺曹明权吕晓茵梁栋易桂妃江浩兰天翔张铭肖大连苏铭明罗义华韦泽光韦乃文吴东玲覃阳青黄震宇韦振鹏周伟东高世李蒙文浩邹川覃冬雷陈君毅孙浩然喻春霞刘关祥李观凤林承祚梁运恺黄立强王毅燕周健彬刘亚琴张克振黄青霞谢翠翠谢子明林意刘建民施佳彤余瑞伟吴昌钻陆泽锋周敏欢陆华乾张桂何桂莲龙保成迟晓丹王秀志张金旺十九、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62人)谢易余包家达周晓华赵俊仟黄东芳廖梓西陈柳园闭真发韦丽娟傅子娟韦佳张子莹张秋云吴妙蓉刘晓青曾翠霞龚雪娟覃海珊莫海英梁丁邹超群韦翠玉陈招琼曾麟刘科创陆治韦金秀庞清林黄志婵王英姿陈叶林邓媛樊凌云黄思莹黄江宪李兰琪刘静庞曼覃素云韦璐航韦玮谢朝旭罗秀苗陈璟张丽红黎圆周宏庭范徽亮华杨潇李宽谭光新陈松亮黄宏斌黎诗虹韦小线冯文信莫程凌赖晓彤陈秋月陈彦羽谭英红周小诗唐一丹陈培玉陈悦雷梦瑶林艺青叶舒平苏宁覃庆媚卢蓉黄想设梁标陆胜芳文清华古欣艳黄阳嫔廖羚茜叶小凤胡巧露熊雪莲梁星秀韦薇易小华满双红卓志涛张喜凤阳芳玉漆湘芸李铸倩刘晓薇黄雯秦靖黄春华陈洁夏珂黄千容蓝彩文苏乐钟蓉蓉王红摄蒙冬霞陶凤叶绍波苏杰宁游金生莫耀柒陈名学唐艺玉超潘柳冰韦欢茹凤宁梁全珊陈美华梁泉许文洁马海蓉张晓敏古凤华麻兰芝韦依辰黄芸邓秀林李杨黄枝兰马庆雅庞芸姗梁添维凌焕明韦婷婷王丹赖誉升徐子寒陶娜杨锦福温梦诗劳可晓黄国靖朱志勇曾子原黎业祥蒙欣远粟月秀黄小龙粟月秀蒙雷庞广刘标永曾洋敏杨观胜甘婷陈亮宇邓丽娜唐静杨奥慕海琪蒙奕多徐嘉恩冉祥平刘天信邓慧芬二十、国际文化教育学院(59人)邓梦芸廖凯石燕飞黄容玲黄园琦郭文婷覃栌慧张雨欣李苗唐佳佳刘珂莹陈斯婷陆张楣罗悦嘉黄保万孙德霞谭小婷周海淇文雯林苡先张云帆王家洁李颖王姝尹徐柳青唐晓晴翟宇靖廖羽宁黄中旸黎冰卢美琪梁心熊斯斯姜双蕾龙雪萍林妍彭乐琪苏紫兰蔡莹黄航赖剑平陆敏婕黄声汉易山棋王思衍梅逸韵王羽思陆文婷董倩杨静黄文婷陈良聪敬一霖鄢何慧唐愈顾小琳白柳玉王娜娜韦欧湘韵二十一、设计学院(88人)董琳艳潘杰罗婧茹李文波李亚黄金玲陈昕张明梁秀惠岑楚杏宋锡温伍朝友钟森刘思卉陈月娴吴梓敏覃成枝严嘉莉黎璐谢辉任卢梦云邓惠清唐丽群郭俊贾婷婷武秀财赵宇蔡媛媛韩之阳郝亭亭张翡崔颖粟柱锦庄凯丽李婷徐爱彬刘春伶卢茂政萧文杰孙田庞东辉黎剑华李泳蓉兰淳惠周燃麦婷婷吴孙媚廖华志肖金月吕雄鹏潘思鹏朱蓉蓉包尔汉陈曦万斯廖晓谭晶晶刘文海魏金金陈林子陈嘉琦杨秋月张子璇李维维李会奎孙庆鲁杨笑黄维苏全才王昌富黄亮宏施哲李家福杨雅雪严超蒲迎张若男梁小艳张丹毛蓉邓小燕张达迅梁君蓉李素萍钱沼澒刘健冯韵黄景宜秋。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一)——蔡昌卓院长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一)——蔡昌卓院长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76acbc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a.png)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F0002-F0002页
主题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文化;院长;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国优秀教师;简介;人民政府
摘要:蔡昌卓,1962年8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现任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院长、国际交流处处长和港澳台办公室主任。
先后主持4项国家级和3项省级研究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30部,计65万册,2100多万字。
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广西第七、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被评为广西师范大学首届十佳青年和拔尖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曾获得广西优秀教师、广西人民政府颁发的劳动荣誉勋章、广西人民政府劳动勋章和美国肯塔基州州长颁发的“KENTUCKY COLONEL”荣誉称号。
偏误分析和教学建议
![偏误分析和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137fc4daef8941ea76e05e0.png)
偏误分析和教学建议唐永宝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偏误分析( Error Analysis )定义:“偏误分析( error analysis )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 背景介绍50年代末,Lado(1957) 的《跨文化的语言学》出版,该书被认为是对比分析的经典着作。
书中提出了“对比分析法”( Contrastive Analysis )。
他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外语教学,解决第一语言转移(First Language Transfer) 的问题。
他提倡的方法是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语音、语法等方面一步一步地进行比较。
对比分析法Lado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生们最难学的方面就是与他们母语最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方面或类似的方面则是学生容易掌握的方面。
所以他认为第一语言转移对第二语言习得既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不好的一面就是我们常说的“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 。
好的一面是“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
人们甚至一度认为,通过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研究,可以预测到学习者可能遇到的所有困难,并推测学习者语言中可能发生负迁移的部分,从而将这些部分在教学中加以重点突出,达到避免或减少学习者错误的的目的。
据统计,学生初级阶段的大多数语音错误、半数以上的语法都来自语际干扰,有些化石化错误也来自语际干扰。
因此,利用对比分析往往能找出学生的错误根源,并发现学生学习目的语中的难点和重点。
比如:visit 一词相当于汉语的“访问、参观、看望”等词,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造出“我回老家参观我爷爷”这样的句子。
显然是把visit 仅仅和“访问”这一语义挂上了钩。
再比如与汉语相比,泰语的语法形式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汉语的修饰语多在中心语之前,泰语的修饰语多在修饰语之后;即:汉语:修饰语+ 中心语泰语:中心语+ 修饰语汉语的表达习惯是从大到小,泰语的表达习惯是从小到大,如:汉语):今天是2010年1月28日泰语):今天是1月28日2010年汉语):我们在国教院门口见。
论口译教学中的数字口译训练
![论口译教学中的数字口译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7162aa8b0717fd5360cdcf7.png)
兆等。这种数字进制 的区别就决定 了译员在翻译数字时,不仅 要进行英汉语言 间的转换 ,还要进行数 字进
制间的转换,无形 中增加 了译员工作 的难度 。
格法 的具体操作是,让 口译 学习者在其 口译笔记本
上画一个表格,如图: 表 1 数字转换表
略 百 万 十 万 千
T o s n h ua d
百
十
个
M l in 万 i lo
5
( )数 字敏感度 练 习 一
要进行数字 口译 ,首先必须提高译 者的数字敏 感度 ,译者必须跳 出中英两种语言数字进制不 同的 局 限,在听到数字时 ,短时间内启动大脑 中相应机
关键 词: 口译教 学;数 字 口译;训练
中图分类号:H 5 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1 5( 02 5 0 5 — 3 0 9 8 2 1 )0— 15 0 3
引 言
数字贯穿着我们 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人 口、面积、收入等 内容的介绍 。对于 口译来说 ,数字翻译是其 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关于数字 口译 ,学者们也进行 了相关研究 ,其成果总结为一个字 “ ” 难 。一项调查结果 披露 :7 %的口译人员认为 “ 0 数字翻译 ”是 口译工作 的难 点之一【l 。冯建 中口l 亦在其著作中指出 ,面 l叭 】 J 对数字 ,译员一般都是用母语来 思考 ,而不是用外语思考 。所 以超过 “ 万”的数字 的口译 不只年轻的译 员常常要碰到麻烦, 就是有经验 的译员也难免马失前蹄。 鉴于数字 口译对 口译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 笔者认为有必要在 口译教学中加 强对数字 口译 的训练 ,以提高 口译学习者的整体翻译 能力 。
广西师范大学中外校际交流项目全日制-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
![广西师范大学中外校际交流项目全日制-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https://img.taocdn.com/s3/m/c495a5120c22590103029d63.png)
附件广西师范大学中外校际交流项目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教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范我校中外校际交流项目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以下简称“项目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的“中外校际交流项目”是指我校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与国外友好学校以不另设教育机构的方式,以中国公民为招生、培养对象,通过互认学分的形式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的适用对象为我校中法“2+2”项目(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合作)、中英“2+2”项目(与英国格林多大学合作)和中美“2+2”项目(与美国威斯康星拉克罗斯大学合作)和中加人才培养项目(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瑞尼森学院合作)及其他中外校际交流项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其中,中法“2+2”项目、中英“2+2”项目和中美“2+2”项目为双学士学位项目。
第四条项目学生在国内学习阶段,应当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修读课程并获得规定的学分;在国外学习阶段,应当按照合作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修读课程并获得规定的学分。
第五条项目学生在国内学习阶段,按我校经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缴纳相关费用;在国外学习阶段,按合作学校的规定缴纳相关费用。
第六条学生修完我校两年项目期的课程之后,取得项目要求总学分的70%(含)以上者,可以申请参加专业分流;未取得项目要求总学分的70%者,不能参加专业分流,将被编入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下一年级学习,其学习费用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编入下一年级学习一年后,仍未取得项目要求总学分70%(含)以上者,按照退学处理。
第七条达到项目分流条件的学生,经本人提出申请,由学校审批后,分别按照本办法第八条和第九条的规定进行分流。
第八条中法“2+2”项目学生和中英“2+2”项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按以下方法分流到学校相应专业的下一年级继续学习:(一)中法“2+2”项目经济学专业学生分流到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学习;(二)中法“2+2”项目法学专业学生分流到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学习;(三)中法“2+2”项目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分流到旅游管理(职教师资班)专业学习;(四)中英“2+2”项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分流到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或职教师资班)专业学习;第九条中英“2+2”项目英语专业学生、中美“2+2”项目英语专业学生和中加人才培养项目学生按照以下原则、模式、依据和程序进行分流:(一)分流原则1(项目学生分流要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分布和专业容量确定分流专业范围和人数;2(项目学生分流应根据学生的学科知识背景进行指导,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后续的专业学习,高考文科考生可申请分流到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高考理科考生可申请分流到学校所有专业。
中国谐音吉祥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谐音吉祥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acb690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7b.png)
中国谐音吉祥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李蓓【摘要】中国谐音吉祥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当前汉语国际教育领域,谐音吉祥文化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可以说谐音吉祥文化的相关教学存在比较严重的缺失。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需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从课堂教学、课后引导等方面加强中国谐音吉祥文化教学。
%Homophony is a special language phenomenon in Chinese ,it is also a unique 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ex-press the auspicious meaning ,and widely used in Chisese social life.Homophonic auspicious culture is very important to ICE.however ,this problem has not been given due attention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lack of relevant teaching content ,so it is necessary to put the knowledge of homophonic auspicious culture more into ICE ,strengthen homophonic auspi-cious culture teaching.【期刊名称】《高教论坛》【年(卷),期】2013(000)010【总页数】4页(P54-56,60)【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谐音吉祥文化;教学建议【作者】李蓓【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谐音吉祥文化,是以谐音为媒介,通过象征或隐喻的方式赋予事物某种涵义,从而表达吉祥意义的语言文化现象。
汉越第一人称代词对比研究
![汉越第一人称代词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2d818fa227916888486d7e0.png)
汉越第一人称代词对比研究作者:唐蕾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6期唐蕾(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人称代词系统是人类语言交际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汉语和越南语的第一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基本相同,但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两种语言在其意义、数量、感情色彩、使用功能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关键词]第一人称代词;汉语;越南语;对比[中图分类号]H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6-0015-02[基金项目]广西越南育才学校汉语教学及其社会影响研究(QNYB13049)。
[作者简介]唐蕾,女,广西人,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对外汉语教学)。
一、人称代词的定义本文参照大部分语法学家的定义方法如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林祥楣在《代词》;朱庆明在《现代汉语实用语法分析》中的观点把人称代词定义为:“人称代词就是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语。
”[1]7在越南语中,人称代词的定义跟汉语的是一致的。
根据HuuDat在《Co’so’TiêngViêt》;DiêpQuangBan在《NguphápTiêngViêt》中,把“人称代词”定义为:“Daitunh�nxunglànhungtunguthaythêchonguoiho�cv�ttrongquátrìnhgiaotiêp.”[2]117(人称代词就是一些代替人或事物的词语。
)二、汉语第一人称第一人称用来指称说话的人,现代汉语第一人称有单数和复数形式,单数有“我、咱”;复数有“我们、咱们”。
(一)汉语第一人称单数1.“我”。
“我”是汉语表示中性的单数第一人称,它本身不带着态度、感情色彩等,在任何场合(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都可以使用,具体功能如下:(1)称自己,如:我是中国人。
哪吒神形象动漫叙事与民俗文化认同
![哪吒神形象动漫叙事与民俗文化认同](https://img.taocdn.com/s3/m/45f32590783e0912a3162acb.png)
作者: 梁娟美[1,2]
作者机构: [1]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广东广州510275;[2]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113-117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5期
主题词: 民俗元素;民俗当下性;文化认同;双刃性;哪吒
摘要:国产动漫通过对传统民间文学题材的改编,精妙运用民俗元素,展现出具有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记忆。
哪吒神形象的动漫叙事,一方面固守民族的文化核心精神的创作主题;另一方面通过动漫叙事在不同时空坐标下的改编,汲取时代与文化精髓,为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不息的活力。
与此同时,对民俗文化认同的强调要警惕其自身的双刃性。
过度坚守地方性民俗文化认同易于陷入地方主义、民族主义陷阱,过度拥抱全球化文化创造则有泛民族主义的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第六期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培训方案
(2009年3月23日)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培训大纲(试行)、培训工作实施办法和培训课程大纲为指导培训工作的准则和依据,认真负责,保证质量,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二、机构设置
以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化系为主体,设立“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培训中心”。
成员为:
蔡昌卓(主任)覃小禾(副主任)戴家毅王光和蓝伟全裕慧
林源廖恩喜赵燕华曾洁唐永宝李丽丽
李蓓易丽丽王晚霞秦晓洁李翼
三、师资力量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共有专职对外汉语教师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7人。
以上人员均能承当培训课程的主讲教师。
名单如下
教授:蔡昌卓
副教授:覃小禾王光和全裕慧蓝伟林源廖恩喜赵艳华
讲师:戴家毅李丽丽唐永宝李蓓易丽丽刘香君秦晓洁
四、培训时间
2009年3月27日-----2009年5月10日
五、教学场所
实施培训工作的所有教学场所均在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所属的留学生教室。
六、培训内容及教材
(一)志愿服务与汉语教师志愿者
(二)教学与管理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教出版社
2.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初、中级)培训大纲及培训教材
3.刘旬《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语出版社
4.陈宏、吴勇毅《对外汉语课堂教案设计》华语教学出版社
5.杨惠元《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北语出版社
6.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技巧》北语出版社
7.周健《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北语出版社
8.张和生《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要素篇》商务印书馆
9.赵金铭《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技能篇》商务印书馆
10.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精品课程书系北京
大学出版社
(三)教学观摩与实践
(四)现代教育技术
(五)当代中国国情与中华文化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研社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研社
(六)中华才艺
(七)能力拓展
(八)涉外教育
(九)赴任指导
(十)赴任国语言
七、教学模式和教学特点: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以课堂教学、课下自学、课堂讨论与教学观摩和教学实习等五个部分作为培训的主要方式。
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互动,教师在授课时,要求学员主动发言、讨论。
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利用多媒体教室上课。
八、教学管理和考核办法
分为实践考核和考试
实践考核:满分100分
考试:国家汉办统一考试:满分100分九、课程安排表
8:40—10:10 (2学时)/全
裕慧
文化
/李
蓓
国情
/李
蓓
泰
友
好
交
流
史
/
李
蓓
活动
/李
蓓
文化
活动
/李
蓓
试讲
/全
中国
国情
中国
国情
专
题
策划
文化
策划
文化
蓓中午
14:30—16:00 2学时)基础
泰语
/曾
洁
民族
舞蹈
/吴
日霞
基础
泰语
/泰
国教
师
专
题
制
作
/
李
蓓
民族
舞蹈
/吴
日霞
基础
泰语
民族
舞蹈
基础
泰语
专
题
中华
才艺
第六周(32学时现代教育技术、泰语、当代中国国情与中华文化、中华才艺、教学观摩、
/赵燕华/赵燕华
10:30—12:00 (2学时)现代
教育
技术
/王
茁
制作
教学
课
件,
制作
宣传
材料
/赵
燕华
制作
教学
课
件,
制作
宣传
材料
/赵
燕华
制作
教学
课
件,
制作
宣传
材料
/赵
燕华
洁霞国教
师王晚霞
16:10—17:40 (2学时)基础
泰语
/曾
洁
剪纸
/
王晚
霞
基础
泰语
/泰
国教
师
剪
纸
/
王
晚
霞晚上
19:00—
中午
14:30—16:00 2学时)基础
泰语
/曾
洁
中国
画/
陈东
基础
泰语
/泰
国教
师
中国
画/
陈东
涉外
侨务
及宗
教政
策/
戴家
毅
试讲
16:10—17:40 (2学时)基础
泰语
/曾
中国
画/
陈东
基础
泰语
/泰
中国
画/
陈东
涉外
礼仪
/戴
试讲
志愿服务与汉语教师志愿者 8学时
教学与管理70学时
教学观摩与实践20学时
现代教育技术20学时
当代中国国情与中华文化24学时
中华才艺 30学时
能力拓展 28学时
涉外教育 8学时
赴任指导 22学时
赴任国语言56学时
教学观摩由学生根据自己白天的时间情况,自由选班听课,必须听满10个课时和4个不同课型,多听不限。
试讲,每人15--20分钟。
总计:296课时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