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

合集下载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蠲 商 现 化 26 上 刊 总 8j 场 代 "0 年l月c甸 ) 第4 1 0 2 7日
维普资讯
经 营 管 理
关系复杂化 .加大了委托人监督代理人所支付 的信息成本。 6 委托人 与代理人台谋 .共同侵吞本应属于国家的剩余 。委 .

些人( 委托人 Pi ia) r cp1委托一个人或一些人 c n 代理人Agn) et根据 全台同来约束代理人的行为 . 这就有可能使代理人做出有损于委 由于委托代理 关系存在上述几个内在矛盾.代理人可能不会 并设计一种机制或合同 . 给代理人 完全贯彻委托人意图 做出为追求个人目标利益而牺牲委托人的
2 政府 目标具有 多重性 .导致其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弱化。由 . 托人利用手中的廉价投票权进行寻租 与代理人共同截 留或侵 占 于社会保障体系尚处于完 善之中 .各项保 障措施 还未完全 到位 . 本应归属国家的剩余。有效 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保证剩余索取 政府作为公 众事务代理人 与作 为国有资产代理 者 . 其一般 经济社 权和控制权尽可能相对应 .即拥有控制权 的人应 当承担风险 否 会管理 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 能很难 完全 区分。管理 国有资产 则控制权就会成 为 廉价投票权” 对结果不 负责任的投票权 ) 廉 ( . 追求利润只是职能的一个 方面 .同时还要兼顾众多的社会 目标 , 价投票权会使得不称职的经理更有可能控制企业 滋 生权钱交易
委托代理理论 认为 现代企业是由一系列委托代理 关系组成 称的程度 的。该理论 主要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 系—— 委托代理关系以及激励约束机制问题 所谓委托代理关系
詹森和麦克林 cesn ad M c lg 17 ) Jne n eki .9 6 认为.它是 一个人或 不完全的社会 中. n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不可能在事前签订一个完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唐菊摘要: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是政府机关的附属物,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由国家代表行使所有权与经营权。

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缺少活力,企业资本难以流动。

同时,国家作为非人格化的出资人机构和经营机构,难以满足资本对利益的追求,严重束缚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

自1992 年,中央提出了针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一直十分关注。

本文从委托人和代理人两个角度研究了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字: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代理人一国有企业委托人问题1.委托人“经济人”假说。

经济人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更为普遍。

对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或国家所有,然而国家又不可能像法人一样去经营国有资产,国家只有把国有企业委托给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又委托给各级履行出资人机构( 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

经过层层委托后,履行出资人机构和各级人民政府已经不是国有企业真正的所有者了,显然他们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的代理人。

然而再由履行出资人机构和各级人民政府将国有企业委托给最终代理人的过程中,俨然成了委托人,按照“经济人”的假说,这种既是委托人又是代理人的双重地位的存在,使各级履行出资人机构既不用对国有企业经营亏损负无限连带责任,也不需要对国有企业的最终负债负责,履行出资人机构和各级人民政府必然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利益,充分体现了“经济人”的特性。

2.所有者缺位在实际运行中,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充当的是出资人的角色。

但是他同时要接受同级人民政府的监督。

表面看来,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似乎已经明确。

但实际并非如此,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并非真正的所有者,也不会将国有企业视如己出,甚至会不惜以损害国有资产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因此,在这种体制下,所有制缺位问题依然存在。

委托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问题

浅析委托代理问题【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所有者无法有效率地经营企业,因而导致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本文主要研究两权分离后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并提出对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解决方法的思考。

【关键词】:委托代理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我国国情一、引言委托代理问题是指代理人为了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做出的、能够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现象,它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其中,道德风险是指经营者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行政责任的前提下仅在道德层次上做出的不利于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逆向选择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所造成的事前和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

委托代理问题产生于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逐步分离而产生的一种契约关系,通过这一契约,委托人授权给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从事某项活动。

当资本完成了原始积累,企业从个体制发展成公司制时,委托代理关系就形成了。

在这种关系中,代理人由于相对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代理成本的产生。

二、产生原因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有宏观、微观两方面原因:(一)宏观原因这是从社会即企业外部的视角观察分析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它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这是其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二、管理职能的高度专业化分工。

管理科学的发展使得具有管理才能和专业知识的经理人才大量涌现,为企业需要的实现奠定了供给保证。

(二)微观原因一是,两权分离和目标相异。

两权分离和目标相异是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及所有者和经营者目标函数不一致。

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古典假设,每个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动机总是趋向于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经营者的行为动机决定着经营者的行为目标、所有者目标函数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经营者目标函数是经营者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从长远看存在着共同点,经济收入目标与企业盈利直接相关,但短期内可能发生矛盾,经理人员更有可能牺牲公司的长远利益,追求个人利益。

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3)要完善和加强公司的外部监督体系。把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结合起来,构建外部监督机制。发展和规范金融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自我利益驱动来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表现形成持续的跟踪监督。建立和完善经营者人才市场,通过经营者人才市场对在职经营者形成“经理替代”的压力。通过严格的淘汰和惩罚机制,对那些长期业绩欠佳的经营者或经营道德败坏、出卖国有资产利益的经营者,要及时通过市场标准予以淘汰。对有重大经营事故或违法经营的经营者,要追究刑事责任,使之受到严肃惩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把银行的监督作用引入企业的监督体系。
2.规范相关参与者的行为
(1)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可以通过股权和股票期权安排等方法让经营者拥有部分剩余索取权,增强激励,使其权责尽量一致。同时国家应改善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强化公司内部监督。包括: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构,提高监督效果;强化股东大会的职能;强化董事会、监事会对公司的监督;健全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健全经营管理者的考核制度等。
为了有效地防范委托代理问题,必须从委托方、代理方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入手。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规范代理人的行为而忽略了对委托人的治理。任何单方面的治理都是不完整的,所以,应该建立的是充分考虑了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双向均衡制约机制。针对现存的国企代理问题,结合以上论述,要做好国有企业的治理,须做好以下几点:
1.培育负责任的资产所有者
要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层面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问题,必须尽量使股东权责一致,为自己的行为负足够的责任,缩短股东层面上的委托代理链条。考虑到国企情况千差万别,需要制定不同的方案。
(1)化国有资产股权为债权。国家以价格为标准,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方式,从社会上选择合格的自然人或者法人作为代理人来运营企业的资产。国家代表全民与代理人签定规范的契约,规定代理者代理期内应履行的义务,并以代理者的财产作为担保;一旦不能履行规定义务,将以代理者的担保财产来抵偿。这些代理人的身份类似股东,承担了契约规定的风险和责任,获取扣除支付给国家合同收益后的剩余收入,并拥有挑选经营者的权力。但是,由于其用于担保的财产比起企业的国有资产要少得多,不足以承担国有资产严重受损的责任。为了防止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国家应保留对企业重大经营事项的否决权,防止出现明显危害国家利益的恶意行为;同时应当保持对企业成分的监督权,一旦发现企业亏损超过租赁人用于担保的财产时,立即制止这些代理人的所有权力与责任,并且没收其用来担保的财产。

浅析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浅析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浅析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摘要】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所有的重要经济实体,在进行业务经营时往往需要委托代理他人进行一些具体的经济活动,这就构成了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

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特点,如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等风险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合同制度和监督机制来解决。

监督机制的建立也是确保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公平、规范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管理改革。

【关键词】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特点,风险,解决途径,监督机制1. 引言1.1 引言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一直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承担着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国有企业可能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深入理解和研究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对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作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执行者,必须履行其受托人赋予的职责和义务,代表受托人的利益进行经营活动。

代理人可能存在道德风险、行为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代理人的行为不符合受托人的利益,甚至损害受托人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如何有效管理委托代理关系,减少风险,提高效益,成为了摆在国有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定义、特点、风险、解决途径和监督机制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为国有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管理委托代理关系,提升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 正文2.1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定义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国有企业通过委托与代理的方式,授权代理人代表企业进行特定的业务活动或管理决策。

在这种关系中,国有企业是委托人,代理人则承担着代理国有企业利益的责任。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摘要】在我国国企改革中,国有企业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由于双方权利不同,信息不对称,目标也不一致,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

本文从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入手,提出了改善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的一些措施,以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关键词】“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约束机制MBO一、国有企业的现状2003年4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

经过5年的努力,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国有资产监管得到加强,保值增值责任得到落实。

十六大以来,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国有企业把深化改革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围绕企业发展,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国有企业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改革之后,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现阶段国有企业中依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所有者缺位”,所有者不到位,全民所有实际上是“全民所无”。

再比如由国家统筹盈亏,盈了上交,输了国家全包,没有预算的约束。

其中争议最多的莫过于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和因此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

二、国企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根据杰森和迈克林的定义,“委托——代理”是指这样的一种显明或隐含的契约,根据它,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指定、雇用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政策权利,并根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

其中授权者就是我们所说的委托人,被授权者则是代理人。

我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制是由国家(政府)到企业经营者的层层委托、层层代理的过程,是一种多级委托代理关系。

但是实践证明,这种多级委托代理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不仅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利,还容易引发腐败问题的产生,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工作。

首先,所有者缺失。

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特点研究

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特点研究

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特点的研究摘要:我国国有企业天然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由全体人民共同所有,所以其委托代理关系与西方私有企业相比有自己的特殊之处。

本文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展开研究,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监督机制两权分离一、绪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多年,取得了很大的历史性转变,积极推行“两权分离、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权责关系,逐步开拓国有企业稳步发展的新局面。

但在近些年的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了众多不良问题,如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亏损严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少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私欲泛滥、寻租投机行为屡禁不止等等,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其中委托代理问题是关键问题之一。

二、理论基础委托代理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存在于一切组织、一切合作性活动中,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管理层次上。

所谓委托代理问题是指委托人和代理人均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并且两者的效用最大化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12.1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委托代理理论(the principal agent theory)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委托代理理论由传统的双边委托代理理论(单一委托人、单一代理人、单一事务的委托代理),发展出多代理人理论(单一委托人、多个代理人、单一事务)、共同代理理论(多委托人、单一代理人、单一事务的委托代理)和多任务代理理论(单一委托人、单一代理人、多项事务的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理论之一,国内外研究较多。

主要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委托代理关系及原因;委托代理的代理成本和激励问题。

哈里斯、拉维夫、霍姆斯特姆、罗斯、哈特等人开拓了委托代理理论,构建标准的委托代理理论,考察代理问题和委托问题。

格罗斯曼和哈特构建完整的道德祸因模型;艾克洛夫构建逆向选择问题研究的分析范式;詹森和默克林创立了实证代理理论,考察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的企业内部对管理者的激励问题。

浅谈国有企业委托代理

浅谈国有企业委托代理

浅谈国有企业委托代理这篇文章主要讲述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构建委托代理双向制衡机制的思路等问题,对其上述问题具体阐述如下:一、委托代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在现代股份制公司中,存在着众多的所有者(股东),通过选举将所有权委托给董事会行使,形成所有权代理。

董事会通过契约将经营权交由经理人员,形成经营权代理。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股东(或其代理者——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营者可能作出违背所有者利益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委托一一代理问题”。

产生代理问题的原因:一是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不一致。

对于所有者而言,其动机在于获取较大的资产收益,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股东的行为目标。

而对代理人而言,其行为动机是多元的,除了获取个人经济收入动机外,还包括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动机、扩大调动资源极力的动机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动机。

代理人行为动机的多元性,决定了其行为目标多元化,他不仅有经济收入目标,还有名誉、地位、权势等目标。

经济收入目标与企业盈利直接相关,从长远看存在着共同点,但短期内可能发生矛盾,合同期较短的经理人员更有可能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追求任期内的个人经济利益。

其他个人目标的实现,均难以保证企业的长远利益。

正因为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的不一致,因此,代理人完全可能用其个人目标代替股东利润最大化目标,损害所有者利益。

二是由于信息非对称性引起的。

股东所掌握的经营信息远劣于经营者,因而委托人想完全监督代理人是不可能的,委托人难以准确判断代理人是否尽最大努力去增进股东的利益。

代理人就可以利用这种信息非对称性采取机会主义的“搭便车”行为,损害所有者利益。

二、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由国家(政府)代表全民行使资产所有权职能。

全民财产的庞大性、复杂性和分散性,决定其最高的控制经营机构必然会进一步寻找下一级代理人,代理人最终进入企业董事会,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职能,形成企业所有权代理。

中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及解决途径

中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及解决途径

在我国国有企业同样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治理结构设计不合理,委托——代理问题更严重。

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过程中存在的“代理问题”及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若干方面:(一)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委托一代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多层委托一代理关系,委托代理链条的延长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代理人根据自己的信息优势去谋求自身的利益而放弃股东利益的可能性也加大了,委托一代理问题也就更加严重了。

(二)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不一致。

在国有企业中,没有相应建立起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其收人与企业利益相关度很小,而且几乎没有设立经理人员的责任机制,经理人员作出错误的决策可以不负担任何损失,其行为较少受到约束。

另一方面,经理人员尽力工作花费心血,搞好企业,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去争取股东利益最大化,也得不到相应的剩余收人。

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很难有压力也缺乏动力去努力工作。

(三)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很不完善的。

国有企业经理人员作为国有资产最终代理人,一方面拥有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权却不必承担多少经营风险,因而往往缺乏责任心;另一方面经理人员没有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心理极易不平衡;再者,不少人集委托人代表和代理人于一身,权力过大却又因人事权在“上级”手中,地位不稳,心存危机。

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处在这样一种激励和约束弱化、控制权和危机感又被强化的机制之下,一些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就成为必然。

此外,资本市场不发达,资本价格的高低不能真正反映企业及其经理人员的真实经营状况,这使得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缺乏市场压力和风险意识,不能完全为企业资产所有者尽力。

经理人员市场才刚刚起步,且处于分割状态,也难以充分发挥经理人员市场及其经理人员的作用。

要解决国有企业广泛存在的“代理问题”,首先要按照“抓大放小”的精神,尽可能使那些竞争行业的中小型国有企业通过转让、拍卖等形式实现民营,缩小国有战线。

通过“抓大放小”,收缩代理链条,收缩“代理问题”的影响面。

对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

对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
2 代理成 本过 高 ,代理 效率 低 下
后的 国有 企业 中 , 存在 着人 代会 、 中央政 府 、 国有资
产监督 管理委 员会 、国有 资产管理 公 司、股东 大会 、 董事 会、经理 阶层 、监事 会 与一 般职 j 等 代理层级 , 二
重大 型 国有 企业还 具有 稽察特 派 员这一 特殊 的代 理
托 代理成 本过高 。 传统 国有企 业的代理 链 条是 人代会 、 中央 政府 、 地方政 府 、 经营 人 员与一 般职 工等 代理 层级 。 在改 制
同时 , 公司的董 事长 、 总经理 等高 层管理 人 员也来 自 上级 主管部 门的行 政委派 ,公 司的决 策机构 带有很
强的政府执 行机 关的功 能 。这样 就导 致 了作 为委托 代理链 条中 间层的代理 者 不能 有效 发挥 自己的积极 性 来行使其权 利 。
包 括 了 代理 人 的 “ 德 风 险 ”和 “ 向选 择 ” 道 逆 ,数 目
则难以量化 。 一方 面 , 国企 公 司改造过 程 中, 在 代理 人有意或 无意的 经营决 策失误 和其 他损 害委托 人利
由于制度 变迁的 “ 路径 依赖 ” 以及相 关制度 的 性 不 当与短缺 ,国有企业 公 司改造过 程 中 出现 了严 重
维普资讯
发 展 战 略
对 我 国 国 有 企 业
委 托 代 理 问 题 的
口 中山大 学岭 南 学 院 王 贤彬
口 华 南热 带农 业 大学 经 济 管理 学 院 颜 洪 平 刘 民培
口 广 东轻 工职 业 技术 学 院 梁 森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 7我 国国森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出现 的问题 。然后针对 翟有企业委托 代理的现状 从规范委托人 的行为和 代理入的行为两个方面 .罔时从培毒负责任的资产所有者 。 规 范相关剩益者 . 完善外部的市场环境和宪善制度环境四个角度来构建企业的治理结构 , 以降低代理 成本 。提高企监的效益 关键词: 委托代理; 代理成本; 约束 s激勋i 圜有企业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

持续优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 展的需要,需要不断调整和完 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保 持其持续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加强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督
加强外部监管: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 合规经营。
强化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定期审计,防止腐 败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降低代理风险。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 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完善董事会制度, 提高董事会决策 效率和透明度
强化监事会职能, 加强对企业财务 和经营管理的监 督
推进职业经理人 市场建设,提高 企业管理水平
建立有效的激励 机制,激发企业 员工的积极性和 创造力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某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和成效
改革背景:国有 企业面临的问题
和挑战
改革措施:股权 改革、管理层激 励、优化治理结
构等
改革成效:提高 经营效率、增强 市场竞争力、实 现可持续发展等
经验教训:改革 过程中的困难和 挑战,以及应对
策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分析某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和教 训
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企业创新能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源自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感谢您耐心观看
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设计合理的 薪酬体系、晋升机制等方式,激 发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提
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建立约束机制:通过加强监 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 式,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 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 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平衡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 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也要注 重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避免 出现激励过度或约束不足的情 况,确保企业经营的稳健发展。

浅析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

浅析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

浅析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作者:王春莉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04期摘要: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具体而言就是国有企业要保持其竞争力和控制力,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员工的努力,更需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经营管理人才进入到国有企业。

加快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形成一支稳定的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具有关键性作用。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探讨现有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经营者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2-0067-02委托代理问题的激励研究是经济学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委托一代理激励理论中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现代经济中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随之产生,而激励约束机制就是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重点。

委托代理理论是产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理论核心是用一种合理的激励机制,给代理人提供各种激励,使代理人能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努力工作,使委托人与代理人在此过程中实现“双赢”。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考察委托人和代理人所面临的风险分担、利益分享和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的产权结构,提供激励机制的原理。

事实上激励机制的核心,就是在委托代理框架下,寻求最优的激励方案,实现最优的产权结构。

有效的激励机制设计必须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息问题,即借助相关信息选择经理人;二是激励问题,即在一定的机制中使得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

在企业两权分离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有效激励经理人的方式是使其拥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

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利益激励、目标激励、精神激励。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必须依靠约束机制使得代理人和委托人在目标、利益上的紧密联系,否则,委托人就无法控制代理人的行为,结果导致激励失效。

中国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

中国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

中国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中国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这些企业在代理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直备受。

代理成本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还可能引发腐败和浪费资源等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探讨代理成本的现状、原因和解决方法。

代理成本是指委托人委托代理人为自己办理事务所支付的报酬,以及由于代理人的行为而引起的一切损失。

在国有企业中,代理成本主要来自于企业治理结构、激励机制和监管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代理成本的计量、影响因素和后果等方面。

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在文献分析阶段,我们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价,以了解代理成本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实证研究阶段,我们收集了中国国有企业的相关数据,并采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这些企业的代理成本进行了计量和分析。

我们发现,中国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普遍较高,这主要是由于这些企业的治理结构、监管制度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我们还发现,代理成本与企业的规模、负债率和盈利能力等因素显著相关。

本文通过对中国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发现,这些企业的代理成本普遍较高,而治理结构、监管制度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是导致代理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

为降低代理成本,应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加强监管力度,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然而,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样本选择的范围和数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并考虑采用多种方法来更加准确地计量代理成本,从而更好地探讨降低代理成本的途径和机制。

本文旨在探讨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代理成本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相关数据并得出结论。

代理成本是指公司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等原因产生的额外成本。

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可能会对代理成本产生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为:大股东持股比例是否会对代理成本产生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相关背景和理论基础。

浅析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浅析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浅析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引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体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个关键且复杂的问题。

本文主要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进行浅析。

背景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财产的代表,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其特有的特征之一。

在国有企业中,所有者是国家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而经营管理者则是企业的实际经营者。

这种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定义与特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国有企业股东(委托人)将企业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企业管理者(代理人),并通过合同约定一定的约束措施,以实现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关系的特点主要包括:1.不对称信息:委托人无法完全了解代理人的行为和能力,代理人在掌握信息方面具有优势。

2.利益冲突: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并不总是完全一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

3.激励机制:委托人需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来约束代理人的行为,以确保其行为符合委托人的利益。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的影响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以下一些不良影响:1.信息不对称问题:委托人无法充分了解代理人的行为和能力,可能导致委托人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2.利益冲突问题: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并不一致,代理人可能会以谋求个人利益为目标,而忽视了委托人的利益。

3.激励机制问题:如果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代理人缺乏积极性和创造力,影响企业的发展。

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企业信息的披露,使委托人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代理人的行为。

2.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通过合理设置薪酬制度、股权激励等措施,激励代理人更好地履行职责和责任。

3.增强监督能力:加强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建立健全的内部监控机制和外部监管机构,确保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利益。

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的博弈分析

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的博弈分析
必然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假设其违规的 概率为 “ ,则其不违规的概率为 “一” q ” 1q。
l l
I 司利润
度、 道德伦理和舆论监督等 , 一旦代理
入预期违规带来 的收益高于他 冒风 险所
付 出的成本 时, 他就会铤而走 险。 代理
的同时,使其成为公 司声誉价值 的剩余
索取者。 国内的研 究主要立足于国有企业的 特殊性 ,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时重在对
业所有权结构 的决定因素 ,让经营者
成为完全剩余权益的所有者 ,可以降
低甚至消除代理成本。
2 世纪8 年代起 . o O 经济 学家将动 态博 弈理论 引入委托代理关系的研究
终都是 以实现 自身最大利益为唯一 的目 标 。该模型中的博弈参 与方包括委托人 (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 和代理人 ( 国有资 产经营者) 。
J s 和Mcl 6认为 代理成 本是 企 oe e i 9 ) nn kn 7 a1
国有企 业经营者 的 显性 激励 。张维迎
(95 19) 认为初始委托人 的监督积极性和最 终 代理人的工作努力水平随公有化程度 的提高和公有经济规模 的扩大而递减 ; 所有权共同体 的分解使初始委托人的监 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 的工作努力水 平 严格增加。
() 2 假设二= 代理人有 “ 违规” “ 与 不
重复性博弈、经理 与企业组 织的一次性 博弈研 究,提 出了国有企业经理的双重 博弈假说 ,并指出行政组织作为强激励 主体是导致国有企 业经理在长期关系 中
之 中,论证了在多次重复代理关系情
况下 , 竞争、 声誉等隐 性激励机制能够
(9 1、Ps(9 3、Mrl s1 7 ) 17 )  ̄ s17 ) i e (9 4、 o e r Hlsom 17 以及 Hr 18 ) o tr(9 9) m at 3等人 (9 开创 的委托代理理论 , 张用静态模 主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引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职责。

国有企业的管理和运营往往涉及到委托代理关系,即所有权人(国家)委托经营者(企业管理者)管理公司,并期望经营者能够以国有资产的最大化为目标,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和管理方式,委托代理关系往往存在着激励不足、激励约束不力的问题,导致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偏离了国有资产最大化的目标。

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良性运作,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1.1 激励不足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其所有权人与经营者的关系并不是市场经济中的典型关系,所有权人对于经营者的激励制度相对不足。

一方面,国有企业经营者通常受到政策性、宏观性的考核和激励,而非基于市场竞争的绩效评价和薪酬激励;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任期较长,难以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对其进行激励和约束。

在国有企业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等问题,国有企业经营者往往存在激励约束不力的情况。

信息不对称导致经营者可以轻易地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态和财务状况,从而逃避监督和追责;而利益冲突则可能使得经营者在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经营决策中存在私利行为,偏离国有资产最大化的目标。

1.3 政策环境不稳定国有企业的经营往往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政策的不稳定和频繁变动可能给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带来不确定性,削弱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到国有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二、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原则针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原则:2.1 合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在设计激励约束机制时,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各方的立场和利益诉求,确保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避免单纯扩大激励空间,而忽视了约束机制的建立,导致激励与约束不成比例而招致风险。

2.2 客观、公平的激励评价标准激励评价标准应当是客观、公平的,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者的绩效。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国有资产效率化运营制度构建探究李建军刘军亮(武汉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系统分析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认为国有企业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以及内部人控制,侵害国有资产本质上都是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并认为只要设计一系列制度安排以规范代理人行为,降低代理成本,就可以实现国有资产经营的效率化。

本文对建立国资委的情况下这一制度安排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国有资产代理成本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之所以要改,其基本的、直接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的低效率。

国有企业的低效一般来说主要是由于:其一,国有企业所有者事实上的缺位,造成内部人控制以及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国有资产流失;其二,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府的过多干预,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过多或过于依赖政府而效率低下。

从理论和逻辑上看,只要能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使经营性国有企业真正实现经营化,降低其代理成本,国有企业的效率化是可以实现的。

本文试从代理的角度系统分析国有企业低效的原因,并探求实现国有企业效率化的制度安排。

1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状况分析Michael Jenson和William Meckling把委托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名义决策权付给代理人”。

代理关系的产生随之产生了代理人成本,按Michael Jenson>和William Meckling的定义,代理成本指的是企业所有者由于缺乏关于代理人努力客观状态的充分信息所导致的权益损失。

这是一种以充分信息条件下的最优契约所实现的利润所实现的利润水平为基准,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次优契约所出现的预期利润的偏差的一种估算。

代理成本一般分为两类:管理人员(代理人)的监督成本和因对管理人员(代理人)监督不力而导致的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探析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探析

下, 委 托人为 了实 现 自身效用 最大 化 , 将 其所拥 有资
源 的某 些决策 权 授 予代 理 人 , 并 要求 代 理 人 提供 有 利 于 委托人 利益 的服务 或行 为 。在两者 利益 产生 冲
突时 , 代理人 在行 使其 权力 时 , 有 可能会 把 自己 的利 益置 于委托 人利 益之 上 , 而 损害 委托人 的利 益 , 即代 理 问题 的产生 。1 9 4 5年 , 哈 耶克 在一 篇 后来 成 为 信
2 O 1 3年 6月
太 原理 工大 学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Ta i y u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国有企 业 的病态现 象是难 以根 除 的 , 同时 , 要 限 制政 府 官员 选择 经理 的 自主 权 , 解决 问题 的一个 办 法 是 用 法律 的形 式将 用 人标 准 人 格化 。林 毅 夫 、 李 周 等 人则指 出国有企业 委托 代理 问题产 生 的真正原 因不 在 于产权制 度 , 而在 于缺乏充 分竞争 的外 部环境 , 因 此, 改 革应从 解 除企 业 目前 面 临 的各 种 政 策性 负 担 入手, 使企 业 的利润 率 能够 真 正 反 映其 经 营 绩效 的
解 决 国 有 企 业委 托 代 理 问 题 的 运 作 思 路 , 以 期 为 我 国 国有 企 业 的 改 革 及 发 展 提 供 借 鉴 。
关键 词 : 国有 企 业 ; 委 托代 理 ;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中图分 类号 : F 2 7 2 . 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5 8 3 7 ( 2 O 1 3 ) 0 3 — 0 0 2 4 — 0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摘要: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从而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

基于中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分析,提出解决国有企业外部治理机制不完备和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方案。

关键词:国有企业;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激励约束Research on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of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Sun Xudong Shuai zhiying Hukai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reformation of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 is to establish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which requests the separation of the ownership and the operation right and results a principal-agent problem. Taking the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s the background, the paper analysis the character of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and forwards the solution to the incomplete structure of bot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 Principal-agent,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centive Restrain我国的改革开放在经历了“放权让利”(1979-1982年)、“利改税”(1983-1986年)、“承包经营责任制”(1986-1991年)、试行“股份制”(1992-1993年)之后,进入第四阶段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阶段。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内部就产生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1.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理论框架委托代理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代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1976)。

在这一契约中,能主动设计契约形式的当事人称为委托人,而被动地接受契约形式的当事人称为代理人。

委托代理关系是经济生活中一个普遍现象,国有资产运营机构与国有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最为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

尽管国有企业从产权上讲,本质上属全体人民所有,但全国人民不可能都去组织和运营国有企业,于是形成多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双方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由于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利益冲突,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就存在非协作、非效率的损失,即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

2.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系列国企改革问题背后的原因都是由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解决国有企业效率问题,就是看如何解决好委托代理问题。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利益的不一致性是代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如果经营者和股东的目标利益是相同的,那么他牺牲公司利益,也导致其本人利益的损失。

(2)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形成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信息不对称在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普遍存在,内部各层次委托代理链条中信息传递渠道的堵塞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每个信息观察的层次都会有一部分的信息损失,就意味着理性的企业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谋取自身利益,从而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3)契约的不完备性,是代理问题的另一大原因。

股东在与经营者签约时,很难将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进去,因而无法订立完善的合同来限制经营者的越轨行为。

3.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模型分析标准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首先假定:第一,出资者作为委托者对产出的分布函数不起作用,即对产出没有直接贡献;第二,缺乏充分信息因而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不易直接观察。

在这两个前提条件下,委托代理数学模型有如下若干假设:令为代理人可供选择的行为的集合,代表代理人某个具体行为,。

令代表代理人和委托人都不可控制的外生随机变量,即自然状态。

假如代理人实施一个行为,那么由和外生变量共同决定一个可观测结果和一个货币收入,的直接所有权属于委托人。

令是的严格递增的凹函数,即为给定,代理人越努力,产出越高,但努力的产出率递减。

令是的严格递增函数,即的值越大,代表越有利的自然状态。

给定的分布函数,对于每一个总有一个与之对应,并且用和分别代表所导出的分布函数和分布函数相对应的密度函数。

假如委托人无法观测到和,那么就应设计一个激励合同,根据观察到的产出来对代理人进行奖惩,以便使代理人能够采取使委托人期望效用函数最大化的行为。

为分析需要,我们还假定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期望效用函数,分别是和,其中,;;,说明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风险厌恶者或风险中性者,努力的边际效用递减。

有两个可能的取值和,分别代表“工作”和“偷懒”。

则有:,,式即上文所说的个人理性约束或参与约束。

令λ和μ分别代表IR和IC的拉格朗日乘子,上述最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为:整理得这就是莫里斯—霍姆斯特姆最优合同条件。

假设委托人可以观察到代理人行动,此时,激励相容约束是多余的,因为委托人可以通过强制合同使代理人选择委托人所规定的行动。

此时令,得,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风险分担条件。

但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因为代理人与委托人信息不对称,即。

用表示由条件决定的最优风险分担合同,表示满足条件的激励合同,可以得到:假如,则;,则。

就是说,对于一个给定的产出,假如在代理人偷懒时出现的概率)大于勤奋工作时的概率),代理人在该利润时的收入所得向下调整,反之,代理人的收入所得向上调整。

以上模型分析得出两个重要结论:一方面,假如使代理人承受全部风险,相应地代理人成为剩余权益者,产权对于代理人的约束是严格的,对其激励也是充分的,那么,资源配置能够达到最优,因为企业内部来自产权结构的交易成本低。

另一方面,要使委托者预期效用最大,在委托者与代理者之间的产权安排上,代理者必须承受风险,至少是部分风险,这种代理者承受的风险责任与其在企业中对资产的权利应对应,同时与激励代理者所需要的利益相对称。

4.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方案4.1国有企业外部治理机制机制的完备(1)完善的法律环境约束经营者行为的法律规范,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对处于“市场失灵”的特殊经济领域,具有特殊性质与功能的国有企业,应分别根据其所处的行业性质、承担的政府职能内容和政策义务、经营的范围、规模、目标以及行为责任、管理原则等,制订专门法律,实行特殊规范管理,另一类是对处于竞争性行业的、以资本增值为目标的国有企业,则与其他非国有公司一样,受国家的公共法律和一般民事行为规范的约束。

同时,所有各类法律规范,应包括三方面主要内容:一是对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的内容规范。

主要任务是解决企业法人的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及其运作的范围界定、行为规范和权利保障。

二是对企业行为的约束规范。

主要包括财务、税收、投资、竞争、消费者权益等各方面内容的社会公共规范。

三是对经营者行为约束规范。

主要涉及各类经营者及其监督、制约主体在权、责、利关系上的安排与确定,具体包括责任关系质与量的界定及其履约解除或违约追究的程序、手段和处置方式的明确规定。

(2)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机制是低廉地获取企业治理信息的最好渠道。

一个竞争充分的经营者人才市场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是强有力的,它改变了行政任命的企业经营者任职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的任命市场化;它能够降低企业内部的代理成本问题,一方面可以促使经营者努力工作,保持自身良好声誉,另一方面,可以刺激经营者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价值,以获得更高回报。

经理市场竞争的择优淘汰机制,是对经营者监督约束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4.2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合理性(1)保障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约束,必须重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利益。

一方面建立多套合理的物质利益机制(报酬制度),如:强调参与式目标设置的目标管理(MBO)激励机制,强调员工参与管理的员工持股制(Esops),基于绩效和工作时间或资历的浮动工资方案(variable-pay programs,如年薪制),以及取代岗位工资的技能工资方案(variable-pay programs)等等。

另一方面从政治地位、社会荣誉、权力责任体系、职业管理体系等方面对精神激励机制加以健全完善。

(2)形成经营者的风险责任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与利益存在极强的正相关关系。

合理设置经营者的风险责任是分解国有资产的市场风险与管理风险,降低代理成本的必然选择。

经营者风险责任制度的建设,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严格考核机制的过程中,强化企业家职业风险机制,把经营者的职业命运、经济利益与其资产经营业绩直接联系起来,如将原本由委托人全部承担的赢亏风险部分地分配给代理人,使代理人也享有部分剩余索取权。

二是实行经营者资产风险抵押的损失赔偿制度。

通过合理、有效的契约关系,把国企运作的资产责任和经营责任人格化和物质化。

三是解决与风险责任制相关的社会配套机制和执行体系问题,完善独立的社会审计、评价与仲裁体系,保证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权威性,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违约赔偿的社会保险体系,增强损失赔偿的现实可行性等。

[][参考文献]:[1] Li Q. 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概念[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2] Pont M J,Beck K.时间触发嵌入式系统设计模式:使用8051系列微控制器开发可靠应用[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XC164-16 Single-Chip Microcontroller with C166SV2 Core V olume 2:System Units [R]. Gemany: Infineon Technology AG,2004[4] 吴志红,朱元,王光宇.英飞凌16位单片机XC164CS的原理与基础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