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思政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社会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建设成就。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支教、环保、扶贫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如敬老院、社区服务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奉献精神。
2. 校园文化活动(1)举办思政理论课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讨论时事热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如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精神。
3. 创新创业实践(1)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2)开展创业讲座,邀请成功创业者分享经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3)组织学生参与创业项目实践,如创业团队组建、市场调研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国际交流与合作(1)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夏令营、短期交流等,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2)邀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发展状况。
(3)组织学生参与国际志愿者项目,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实践教学实施步骤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2. 组织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 背景介绍思政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实践教学在思政理论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实践教学大纲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 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思政理论课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4)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道德与法治教育(6)心理健康教育2. 教学安排(1)课程总学时:32学时(2)教学方式: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研讨交流、社会实践等相结合(3)实践教学学时:16学时三、实践教学形式与内容1. 实践教学形式(1)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科技园区等,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2)社会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能力;(3)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4)主题研讨:围绕思政理论课相关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交流,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5)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6)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企业实习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实践教学内容(1)参观考察:如参观革命圣地、历史博物馆、科技园区等;(2)社会调查:如调查民生问题、教育问题、环保问题等;(3)志愿服务:如支教、关爱留守儿童、社区服务等;(4)主题研讨:如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等;(5)案例分析:如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重大政策等;(6)社会实践:如社区服务、企业实习、实习支教等。
思政实践课教学计划模板(3篇)
第1篇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思政实践课2. 课程代码:XXX3. 课程类型:必修课/选修课4. 学分:2学分5. 学时:32学时6. 适用专业:全体学生7. 教学对象:本科生/研究生8. 教学学期:第1学期/第2学期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2)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3)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2)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1)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2)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和内容;(3)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经验分享。
4. 道德与法治教育(1)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2)法律的基本知识和法规;(3)道德与法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思政理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4. 角色扮演法: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课程背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 第二周至第四周:系统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思政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实践教学主题: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创新精神教育。
2. 实践教学活动:(1)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一: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纪念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我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二:红色歌曲演唱比赛组织学生参加红色歌曲演唱比赛,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2)社会责任感教育活动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环保宣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培养奉献精神。
活动四:社区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区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创新精神教育活动五:科技创新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创新项目。
活动六: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主题活动(1)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相关纪录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2)社会责任感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培养奉献精神。
(3)创新精神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创新项目。
思政课实践教学策划案(3篇)
第1篇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课”)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树立正确价值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本实践教学策划案。
一、实践目标1. 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其领导才能。
二、实践内容1.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博物馆等,了解我国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支教、扶贫等志愿活动,锻炼其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 科研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开展自己的科研活动,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4. 企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文化和运作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5. 模拟活动:开展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等模拟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国际视野。
三、实践组织与实施1. 组织机构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负责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评估。
下设办公室、实践部、宣传部等部门,分别负责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宣传报道和后勤保障。
2. 实践方案制定根据实践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明确实践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
3. 实践实施(1)社会实践活动:提前联系相关单位,安排好行程,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2)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报名、分组,明确分工,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科研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企业实践活动:与企业协商,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确保实习质量和安全。
(5)模拟活动:提前准备相关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活动,提高其实践能力。
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指导思想本大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素养,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实践。
(2)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与实践。
(3)宪法、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实践。
2. 道德品质教育与实践(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道德规范教育。
(3)诚信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
3. 文化素养教育与实践(1)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
(2)科学素养教育。
(3)国际视野教育。
4. 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1)创新创业教育。
(2)科学研究与实践。
(3)科技竞赛与实践。
5.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与实践(1)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
(2)就业创业指导。
(3)国防教育。
四、实践教学方式1. 课堂教学与讨论:结合思政课程,开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活动。
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名城等,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
3. 实验室教学:利用学校实验室资源,开展科学实验、科技创新等活动。
4. 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活动。
5.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课程、在线讨论等活动。
五、实践教学考核1. 课堂教学与讨论:学生参与度、发言质量、案例分析等。
思政课实践教学_规划(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特制定本实践教学规划。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其在集体中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实践教学活动(1)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历史博物馆等,了解我国革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2)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的社会调查活动。
(3)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支教、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创新创业: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创业项目孵化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实践教学课程(1)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
(2)形势与政策教育: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形势,提高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
(3)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实践教学实施1.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1)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历史博物馆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2)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机会。
2. 制定实践教学方案(1)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制定实践教学方案,明确实践教学内容、时间、地点、组织形式等。
(2)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制定差异化的实践教学方案,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书(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课”)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为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本实践教学项目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将思政课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增强“四个自信”,提升综合素质。
二、项目目标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项目内容(一)实践教学模块1. 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如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深化对党史、国史的学习。
-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2.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支教等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开展“三下乡”活动,让学生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国情民情,锻炼实践能力。
3. 创新创业实践:- 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 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支持学生开展创新项目。
(二)实践教学形式1. 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名城等,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感受历史、了解国情。
2. 案例教学: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模拟教学:通过模拟法庭、模拟选举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政治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4. 讨论教学:组织学生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思政实践课教学教案(3篇)
第1篇课程名称:思政实践课授课班级:高二(1)班授课教师: [您的姓名]授课时间: 2023年10月25日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思政实践课的意义和目的。
-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互助精神。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教学内容: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思政实践课?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思政实践课?2. 介绍思政实践课的意义和目的。
二、课程内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3. 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讲解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步骤,包括选题、分组、活动方案制定等。
- 通过模拟实践,让学生体验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过程。
4. 团队合作与沟通- 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 通过团队游戏,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5. 问题分析与解决- 讲解如何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个社会实践主题。
2. 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预期效果等。
3. 学生分组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活动结束后,每组进行总结和汇报。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思政实践课的意义和目的。
2. 教师简要介绍思政实践课的内容和安排。
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
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一、实践教学的目的1、制订本大纲,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2、在教学改革中,把实践教学纳入整个教育改革,其目的是深化课堂理论教学,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
3、在实践教学中,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4、通过实践教学,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理论学习知识,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使他们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教学的要求本课程社会实践教学包括“选题——实践——论文成果——小组交流”四个主要环节,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际调研,运用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
总的要求是:第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观点指导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努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
第二、学生从开始社会实践选题、成立社会实践课题小组,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任课教师和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撰写调研报告或实践论文。
第三、社会实践课题要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主题,最终完成的实践成果要以本课程学科理论为支撑。
第四、成绩评定由社会实践过程评价、实践成果评阅等方面组成。
第五、务必提醒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注意个人人身与财产安全。
三、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方法社会实践以分组调研的方式来进行,老师提供实践参考课题,学生可按自愿组合的原则形成学习小组(每小组人数5-10人),每个学习小组推选出1至2名课题负责人。
根据学习小组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定一个研究课题(一般不鼓励自拟题目),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每个学习小组的课题研究计划包括课题名称、大纲、人员分工和进度等。
整个活动在任课教师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进行。
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课”)在社会各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本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组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实现思政课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 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教学内容1. 社会实践的基本理论- 社会实践的定义与意义- 社会实践的原则与方法- 社会实践的类型与特点2. 社会实践的组织与实施- 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与准备- 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 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与评估3. 社会实践的主要领域- 社会调查与调研- 志愿服务与社会公益- 企业实习与就业体验-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参观学习4. 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实践中的道德教育四、教学过程1. 前期准备- 确定社会实践主题和内容- 制定社会实践方案- 组织学生进行前期培训2. 实施阶段- 指导学生分组,明确分工- 定期召开小组会议,讨论活动进展-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访谈等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提出改进措施3. 总结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成果展示- 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进行社会实践总结与评估- 分享社会实践经验,撰写心得体会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社会实践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践的特点和意义。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
厦门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为了规范实施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指导和考核,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一、实践目的独立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在课堂之外进行的各项旨在促使学生认识自我,了解民情,服务社会,自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项活动。
该课程是一门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中学到的基本原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力所能及地解决问题。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使学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更深切地感受民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拓展能力,增长才干,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二、指导思想适应学校转型的需要,强化实践育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既要开展校园活动,更要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社会调查、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艺术创作,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参观学习等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组织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单位,负责实践教学的实际运行。
思政部全体专职教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指导教师,每名教师负责指导1-2个教学合班的实践教学活动。
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南(3篇)
第1篇一、前言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旨在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原则1. 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实践教学应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2. 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实践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3. 系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实践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
4. 实用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5. 安全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实践教学应确保学生的安全,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实践教学内容1.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等,了解国家历史、革命精神。
2. 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支教、环保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学术竞赛等,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节、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5.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五、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内容、时间、地点、人员等。
完整版)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
完整版)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XXX编写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旨在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该课程为必修课程,学时为32学时,2周,适用于本科专业,学分数为2.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和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以及“的要求去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该课程旨在:1、巩固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的、严谨的进行社会调查工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判断有关我国各行各业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变化事实,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和训练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各种社会问题,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热情和能力,增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自觉性,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使“思政课”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共识,坚定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通过深入了解和感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可以进一步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6、在研究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时,需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地点的选择1、可以选择德育实训基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地点。
2、也可以选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地点。
3、还可以选择学生家乡、单位及学生选择单位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地点。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1、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前,需要进行研究和动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在社会调查过程中,需要记好调查日记,以便后续写社会调研报告或专题分析。
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思政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文化意识、社会意识的重要任务。
为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制定本实践教学方案。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思政理论素养,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友善、公正、正义的道德观念。
三、实践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组织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民族精神教育: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公民道德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开展团队拓展训练、集体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实践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巩固理论知识。
2. 实地考察与模拟演练相结合: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等,同时开展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案例教学与互动教学相结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个性化与集体化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开展个性化实践教学,同时注重集体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合唱与指挥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音乐学原理》
-《合唱指挥技术与艺术》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为将来的音乐学习与艺术实践打下坚 实基础。同时,本课程也将培养学生实践》课程思政教 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教 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课程背景与目的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 美情趣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和思想品德素质。 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部分:合唱基本理论 合唱音乐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合唱指挥基本姿势与技巧 合唱指挥的基本节拍与节奏控制 第二部分:合唱实践 合唱排练与演出技巧 合唱团队协作与指挥沟通 第三部分:指挥基本理论 指挥的基本姿势与动作
指挥的节拍与节奏控制 指挥与乐队/合唱团的协作 第四部分:指挥实践 指挥技巧的实际应用与演示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课程采用讲授与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实践课程采用师生互动、示范演示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考核与评价 平时表现(出勤、参与、作业)占30% 期中考试占30% 期末考试占40% 参考教材 《合唱指挥学》
(完整版)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2010年5月河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编号:120000011 适用专业:本科学时数:32学时,2周学分数:2课程性质:必修(实践教学环节)执笔者:侯菊英审核人:周玉清编写日期:2010年5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2008.9.23)文第17条明确要求“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完成教学计划,现制定本大纲。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去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地、辨证地看待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各种社会问题,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热情和能力,增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自觉性,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使“思政课”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共识,坚定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政部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格
思政部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格《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教学大纲(非独立开课课程)开课系(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课程类型:实践课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2其中实践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全院本科各专业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先修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程简述本课程是研究当代社会主义,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发展道路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是一门最具有指导性、实践性的课程。
该课程的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全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1、实践目的: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目的是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的要求,为了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
2、基本要求:学生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及指导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掌握并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论内容,做好社会实践的各项准备工作,选定社会实践的课题,确定社会实践对象、方法与时间,确定课题小组的社会实践的实施计划,及时整理、分析调查成果并进行归纳总结,完成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践方式与注意事项1、集中理论指导与分散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相结合。
2、遵循“就近就便,经济高效”原则,加强安全防范、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严禁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所属学科:马克思主义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专业
修读方式:本科4年
课程类别: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学时:2周, 2学分
先修课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2008.9.23)文第17条明确要求“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完成教学计划,现制定本大纲。
一、实践教学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去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地、辨证地看待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各种社会问题,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热情和能力,增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自觉性,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使“思政课”
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共识,坚定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的、严谨的进行社会调查工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判断有关我国各行各业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变化事实,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和训练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能力。
5、深入了解和感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其社会主义信念。
6、发现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针对性。
二、实践教学地点的选择
1、德育实训基地
2、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学生家乡单位及学生选择单位
三、基本要求
1、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前的学习、动员教育。
通过动员教育,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对“如何做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方法”、“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方法与要求”等有较全面的认识,端正态度,充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调查中去。
2、在社会调查过程中要记好调查日记。
把社会调查的内容、搜集的资料,学习的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
使日记成为学生写社会调研报告或专题分析的主要资料依据。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结束后,要写出社会调研报告。
按实践教学指导书,全面系统地总结社会调研收获与心得体会,也可以对社会实践中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要求报告字数不低于3000字。
4.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各专业选拔出1%的优秀学生,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带领进行集中社会实践,社会实
践地点、时间、内容由政法学院统一安排;其余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分散社会实践。
5.参加集中社会实践1%优秀学生的选拔办法是:两学年已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成绩排名本专业前5%且思想道德、日常思想政治表现优良的学生,由各院(系)党委(党总支)负责选拔本院系各专业参加集中社会实践的学生,并将名单报政法学院。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
1、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选拔优秀学生组成参观团,参观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等,使学生了解党史国情,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并写出心得体会。
2、影视教育。
组织学生观看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相关纪录片,为真实全面地理解伟人们的思想奠定基础;观看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等方面的纪录片,如《复兴之路》、《大国崛起》等,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影视资料中深化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撰写观后感。
3、社会调查理论教育。
指导教师在学生做调研之前负责讲解“社会调查理论”,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的一般原理;社会调查的方法、途径;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方法与要求等。
4、开展社会调查。
由指导教师拟定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育教学内容相关的调查方向或调查报告的选题指南,指导学生利用假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组织社会调查。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绩的考核
1、平时作业:调查的相关资料,社会调查日记。
2、社会调研报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结束前,学生应围绕社会调查内容写出社会调研报告,要真实地写出自己调研的收获和体会。
由指导教师批阅,并结合社会调研期间的表现,按5级评分定成绩。
3、指导教师从所指导学生中选出不超过2%的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优秀调研报告,经政法学院组织评审出当年度优秀的调研报告,统一整理汇编成册;政法学院进行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展示、交流和宣传,优秀调查报告推荐发表。
同时学校对获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优秀调研报告的学生和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六、注意事项
1、社会调研学生要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生活中相互关心爱护,努力为调研单位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2、调研期间要认真、虚心向指导老师请教。
3、要遵纪守法,注意维护学校的声誉,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形象,尤其在公开场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4、爱护公私财物,对所借用的卷宗、书籍、材料等一定要精心、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和带出社会调研单位以外,努力做到随借随还。
5、严格遵守调研单位保密纪律、制度,对摘录、了解到的调研资料等要注意保密,不能随意散发、散布和丢失。
6、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守纪律,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离开社会实践场所,有事须向社会实践单位的老师请假;向指导教师请假的,指导教师必须与社会实践单位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取得同意后,方可准假。
请假须离开社会实践单位三天以上时,须向政法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请假,由组长批准。
7、对违纪的社会实践的学生,经教育无效,指导教师有权报请政法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停止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单位的指导老师有权拒绝对经教育无效的严重违纪的学生继续指导,将该学生交给所在学校处理。
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
从2008级本科生开始在本科第二个暑期(暑期第2、3周)中进行,集中安排2周社会实践活动,由教务处和政法学院负责组织实施。
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评价表
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表
河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总结表--- 学年第学期暑假期间(指导教师填写)
注:1.实践教学工作总结由指导教师集体讨论后写出,交教研室、院(系)主任审阅后送交教务处。
2.本表一式三份,在实践结束后两周内一份交教务科,一份院(系)留存,一份教研室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