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场地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分析

三、基坑止水帷幕设计

四、基坑降排水设计(建议)

五、土方开挖设计(建议)

六、基坑支护设计

七、基坑位移监测设计

八、设计计算书

九、施工图

十、其它

详细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工程规划用地面积16266m2,地上总建筑面积26813m2,地下建筑面积分16850m2,地面以上3~4层,地下1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坑开挖深度约7.8m,属于深基坑。建筑安全等级为乙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场地北临上郑井村民房,东临东风中路,南临红塔大道,西临花园路与A地块相连接。场地开挖后空间狭小,东面民房密布,又紧贴城市道路,而且分布有污水管道、给水管道、电缆沟等复杂的地下管网,基坑开挖深度约7.5m,以上因素给基坑支护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基坑支护必须安全、稳定,一旦坑壁失稳,将会造成重大损失和巨大的社会影响。为确保基坑及地下室施工人员的安全,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支护措施,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据调查,场地原为耕地,经人工回填整平,现有部份为东风广场的绿化地,地形相对平坦。地貌上处于玉溪湖滨相沉积盆地东北边缘。根据勘察报告,场地除浅部人工填土(Q ml)外,地基土上部以冲、洪积相(Q al+pl)为主。上部地基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

①杂填土:褐灰色为主,上部以建筑垃圾等杂物为主,下部以可~软

塑状态粘性土组成,结构松散,层厚0.60~2.80m,分布于整个场地。

②1粘土:黄红~黄夹紫色,可塑状态,湿。层厚0.30~3.00m,分布于场地绝大部份地段。

②2粘土:黄色,含35%碎石,可塑状态,湿。层厚1.70m,仅在钻孔№19有揭露。

②粘土:黄夹灰﹑黄灰色,硬塑状态,稍湿。层顶埋深2.00~3.50m,层厚1.20~5.80m,分布于整个场地的上部。

③粉土:黄色,中密,稍湿。夹粉砂。层厚0.40~5.00m,分布于整个场地。

③1粘土:黄灰~灰色,可塑状态,局部地段为硬塑状态,湿。层厚0.80~

4.20m,分布于整个场地大部份地段。

③2淤泥:黑色,流塑状态,饱和。含有机质局部地段为硬塑状态,湿。层厚0.80~4.20m,分布于整个场约10%,层厚0.70m,呈透镜体状分布。

④粘土:灰~浅黄色,可塑状态,局部地段为硬塑状态,湿。层厚0.70~

6.60m,分布于整个场地。

④1有机质土:黑~深褐色,软塑状态,饱和,含有机质5~10%。层厚0.30~2.20m,呈薄层状分布于④层粘土之上或呈透镜状分布于④层粘土中。

④2粉土:灰~浅灰色,中密,稍湿。夹薄层粉砂。层厚0.60~2.90m,呈薄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④层粘土中。

(2)、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在地表下1.50~4.90m之间,场地地下水为土层孔隙型潜水及上部土层中的上层滞水两种类型。孔隙型潜水在基坑开挖

深度范围内主要赋存于③及④2层粉土中,水量一般,略具承压性。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生活用水补给,水位及水量随季节有一定升降。根据室内渗透试验及现场简易抽水试验的结果。

室内渗透试验结果:③层粉土渗透系数k=1.2×10-5m/s,④2层粉土渗透系数k=4.2×10-5m/s。

现场东侧民井简易抽水试验:当地下水降深到地表下0.50﹑1.70m时,渗透系数K=1.727m/d,影响半径R=57.48m,涌水量Q=48.96m3/d。

二、基坑地质条件特点及周边环境分析

(1)、基坑地质条件特点

由于场地处于湖滨相沉积盆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沉积过程中,在场地上部沉积了透水性好而且易坍塌的粉土层,整个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土层以可塑状态或稍~中密结构为主。

(2)、周边环境分析

基坑处于闹市区,周边道路纵横,根据勘察报告及现场踏勘了解的资料,基坑北面紧邻多层砖混民房(天然地基),距离不到3.0m;东侧﹑南侧及西侧分别距东风中路﹑红塔大道﹑花园市政道路边只有2.0m。场地狭小,基坑基本上沿道路或建筑红线直立开挖,不具备放坡条件。因为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①层杂填土﹑③层粉土透水性好,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止水措施,阻挡地下水涌入基坑,避免抽水引起地面沉降造成周边建筑物开裂.管网断裂,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场地周边分布有污水管道、给水管道、电缆沟等复杂的地下管网,在施工前要作1次全面的、详细的调查,查清楚基坑周边地下管网的分布情况,在施工中采取保护及避开措施。

三、基坑止水帷幕设计

场地位于闹市区,分布有透水性相对好的①层杂填土,透水性较好③﹑④2层粉土。地下水稳定水位为地面下1.50~4.90m(旱季),基坑开挖深度为地面下约7.50m,根据抽水试验结果,当地下水降深0.50﹑1.70m时,渗透系数K=1.727m/d,影响半径R=57.48m,涌水量Q=48.96m3/d。基坑降水时,场地四周的道路、建筑物、地下管网等都将在基坑影响半径范围内,降水时影响半径范围内的土体会因排水和细颗粒流失而产生沉降,从而导致道路、房屋开裂变形,地下管网开裂等严重后果,因此对地下水的处理是本基坑工程的关键所在。

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深层搅拌桩对坑壁土体进行加固并形成止水帷幕可有效阻挡地下水涌入,减小因坑内降水对坑外构筑物的影响;同时增加基坑侧壁土体强度,可有效减小基坑壁土体在开挖过程中的侧向位移,防止土体在喷锚支护体未完全起效时被破坏,也为地下室在干燥状态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宜主要采用单排深层搅拌桩对坑壁土体进行加固并形成止水帷幕。

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深层搅拌桩形成止水帷幕可有效阻挡地下水涌入,减小因坑内降水对坑外构筑物的影响,同时深层搅拌桩亦可增加基坑侧壁的土体强度,减小开挖时对坑壁土的扰动,为地下室在干燥状态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宜主要采用单排深层搅拌桩形成止水帷幕的止水措施,对东面民房一线基坑位置布置双排深搅桩,以减小因基坑开挖对其产生的变形影响。

1﹑深层搅拌桩设计参数:

A、综合考虑确定深层搅拌桩桩长为10.00m能够形成较完整的加固及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