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城市规划与预测模型(新)
技能认证城乡规划基础知识考试(习题卷14)
技能认证城乡规划基础知识考试(习题卷14)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74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下列关于详细规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B)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C)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建设项目规划学科的依据D)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对所在地快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2.[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基本工作内容?( )A)确定城市干路的控制纵坡度B)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高程C)平整土地、改造地形D)分析地面坡向、分水岭、汇水沟、地面排水走向3.[单选题]城市用电负荷一般分为( )级。
A)五B)四C)三D)二4.[单选题]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未构成范围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 )。
A)罚款B)责令停职检查C)取消执法资格D)行政处分5.[单选题]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不被禁止的活动是( )。
A)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B)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C)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D)在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6.[单选题]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从工程建设特点来考虑,主要能采取的保护环境的措施是替代方案、生产技术改革、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加强管理几个方面,其中( )的最终目的是使选择的方案具有环境损失最小、费用最少、生态功能最大的特性。
A)替代方案B)生产技术改革C)环境保护工程措施7.[单选题]我国首座佛寺是( )。
A)洛阳白马寺B)北魏洛阳永宁寺C)徐州的浮屠祠D)山西五台山佛光寺8.[单选题]下列行政处罚种类中,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行使的是( )。
A)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B)强制拆除C)查封施工现场D)行政拘留9.[单选题]投资为主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超过( ),或者虽未超过( )但能起到控股或者实施支配作用。
中国BIM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BIM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博研咨询&市场调研在线网中国BIM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正文目录第一章、BIM行业定义 (3)第二章、中国BIM行业综述 (4)第三章、中国BIM行业产业链分析 (5)第四章、中国BIM行业发展现状 (7)第五章、中国BIM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8)第六章、中国BIM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9)第七章、中国BIM行业发展规划建议 (10)第八章、中国BIM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12)第九章、中国BIM行业分析结论 (14)第一章、BIM行业定义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简称BIM)是一种数字化技术,通过创建和使用智能三维模型,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中的各个阶段,为设计团队、施工人员以及项目所有者提供协同工作的平台。
BIM不仅限于可视化,它还包含了项目的完整信息数据库,能够帮助决策者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并提高质量。
1.1 BIM技术概述BIM的核心在于“信息”二字,它超越了传统的CAD图纸,将建筑物的所有组成部分及其属性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三维模型中。
截至2023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75%的大型建筑项目采用BIM技术进行管理和实施。
这一比例预计在未来五年内进一步提升至90%,反映出该技术在全球建筑业中的普及程度日益增加。
1.2 BIM的应用领域BIM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乃至后期运营维护等多个环节。
在设计阶段应用BIM可减少约30%的设计错误;而在施工过程中,借助BIM 进行精细化管理能够平均节省10%的项目成本,并缩短工期达20%。
BIM还有助于实现绿色建筑目标,通过模拟分析建筑物性能,指导材料选择与能源效率优化,从而降低碳排放量。
1.3 BIM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末首次提出概念以来,BIM经历了从初步构想到广泛应用的发展历程。
2000年至2010年间,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及专业软件工具的开发,BIM开始在北美和欧洲的部分国家得到推广。
城市交通需求预测与预测模型研究
城市交通需求预测与预测模型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如何准确预测城市交通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措施,成为了城市规划者和交通部门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的意义,并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预测模型。
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的意义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是指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分析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交通的需求情况。
这对于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至关重要。
首先,准确的交通需求预测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
通过预测得出的数据,可以确定新的道路建设需求,确定公共交通线路以及站点的合理设置,以及制定拥堵缓解措施等。
如果没有准确的预测数据,城市规划者很难制定出针对未来交通需求的有效规划。
另外,交通需求预测也对交通部门运行和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预测数据,交通部门可以合理调配交通资源,提前做好交通组织和管理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交通瓶颈和压力。
这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至关重要。
常见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1.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是通过分析历史交通数据的趋势和周期性规律,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这种模型适用于预测短期和中期交通需求,且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效果较好。
例如,通过对历史一周内交通流量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可以推测未来一周内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
2. 回归分析模型回归分析模型是通过分析交通需求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这种模型适用于多变量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将多个相关因素考虑在内。
例如,通过分析城市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用地规划等因素,建立回归模型,预测未来交通需求的增长趋势。
3. 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通过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预测未来交通需求的模型。
这种模型适用于非线性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学习和发现隐含在数据中的规律。
例如,通过输入历史交通流量、道路容量等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未来交通需求的变化。
第七章 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的含义和作用
第七章市场预测第一节市场预测的含义和作用一、市场预测的含义所谓预测,概括地说,是指对未来不确定事件的一种预计和推测。
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各种各样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后果,事先所作的分析和估计。
预测是研究未来的,人们称它为“探索未来之窗”,人们之所以要研究未来,就是为了能更好的指导自己当前的行动。
如果未来的事情变化是确定的,在时间上和数量上可以肯定,那就用不着预测了。
然而,客观世界许多事情的未来变化都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在行动之前,往往又需要知道同目前行动有关的未来事件的演变趋势,以便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
预测的意义在于使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小,使人们的认识能基本接近未来的客观实际,以减少不确定性对其行为的影响。
所以,预测活动所要解决的就是客观上在未来事件不确定性与主观要求未来事件确定性这个矛盾,整个预测过程就是一个力求解决这对矛盾的分析判断过程。
预测的研究范围很广,几乎涉及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社会发展预测、科学技术预测、经济预测等等。
其中每个领域的预测又可细化为许多分支。
就经济预测为例,则可按部门分成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财政、金融、交通运输等预测。
也可按行业分为机械行业预测、食品行业预测、纺织品行业的预测等等。
对于每一个分支还可再细化为若干专题预测。
如需求预测、资源预测、价格预测等。
各经济专题预测还可以再行细分。
市场预测是经济预测的一个分支。
所谓市场预测就是根据市场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资料、用科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未来市场供求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其他相关因素所作出的具有根据性的判断。
市场预测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作为一种追求,总希望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未来能取得成功。
由于未来因素是不确定的,这就需要预测。
预测结果的准确程度,取决于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
人们能否把握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即能否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是预测能否接近未来实际的关键。
城市生命线风险预测模型
城市生命线风险预测模型
城市生命线风险预测模型是指利用各种数据和指标对城市生命线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和预测的模型。
城市生命线指的是城市基础设施和重要设施,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交通等。
城市生命线风险预测模型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1. 数据收集与整理:收集城市生命线系统相关的基础数据,如供水质量数据、电力负荷数据、交通流量数据等,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数据,如自然灾害历史数据、城市规划数据等。
2. 风险指标构建: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指标,构建城市生命线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可靠性指标、韧性指标、容错性指标等。
3. 模型建立:利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建立城市生命线风险预测模型。
常用的模型包括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等。
4. 模型验证与优化:使用历史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5. 预测与应用:利用优化的模型对城市生命线的风险进行预测,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轻风险对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影响。
城市生命线风险预测模型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做出相应的决策,优化城市规划和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少潜在的灾害风险损失。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规划实验报告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规划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也开始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
本实验旨在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规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实验背景(一)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发展趋势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投入资源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智能交通、智能能源管理、智能安防、智能环境监测等。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三、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模式和方法。
2、评估人工智能技术对智慧城市规划的影响和效果。
3、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规划的建议和策略。
四、实验方法(一)数据收集收集了城市的地理信息、人口数据、交通流量、能源消耗、环境质量等多方面的数据,为后续的分析和规划提供基础。
(二)模型构建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构建了城市规划的预测模型和优化模型,如交通流量预测模型、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城市用地优化模型等。
(三)实验设计设计了多个实验场景,对比了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规划方法的效果,包括城市交通拥堵缓解、能源消耗降低、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
(四)评估指标确定了一系列评估指标,如交通拥堵指数、能源消耗率、环境质量指数等,用于评估城市规划方案的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交通规划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预测,优化了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道路的布局,使交通拥堵指数明显降低。
实验结果显示,在高峰时段,交通拥堵时间减少了____%,平均车速提高了____%。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1-12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①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①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②出现城市仓储用地③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④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⑤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①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③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②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③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①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②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③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①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关于“灰色预测模型”讲解
集成学习可以通过组合多个基模型的预测结果来提高整体 预测性能。可以将灰色预测模型作为基模型之一,与其他 预测方法一起构建集成学习模型。
与模糊逻辑融合
模糊逻辑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可以与灰色预 测模型相结合,提高模型在处理不确定信息时的预测性能 。
THANKS
感谢观看
灰色差分方程
灰色预测模型的核心是建立灰色差分方程,通过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累加或累减 生成,构造出具有指数规律的数据序列,进而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进行求解。
适用范围及优势
适用范围
小样本建模
适应性强
预测精度高
灰色预测模型适用于数据量较 少、信息不完全、具有不确定 性和动态性的系统。它可以在 数据序列较短、波动较大、趋 势不明显的情况下,进行有效 的预测和分析。
04
灰色预测模型检验与评 估
残差检验法
01
02
03
残差计算
通过比较实际值与预测值 之间的差异,计算残差序 列。
残差分析
对残差序列进行统计分析 ,包括计算均值、方差等 指标,以评估模型的预测 精度。
残差图
绘制实际值与预测值的散 点图,以及残差序列的折 线图,直观展示模型的拟 合效果。
后验差检验法
金融市场分析
灰色预测模型可以用于分析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 趋势,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3
物价水平预测
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可以对物价水平进行短期和长 期预测,为政府制定物价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社会领域应用案例
人口数量预测
通过收集历史人口数据,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可以对未来人 口数量进行预测,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提供参考。
关于“灰色预测模型 ”讲解
城市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城市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规划和管理愈发困难。
而城市预测模型的建立和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
一、城市预测模型的建立为了建立一个城市预测模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城市本身。
城市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空间系统,包括了人口、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
因此,城市预测模型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具体来说,建立城市预测模型的步骤如下:1. 数据收集。
收集城市的人口、经济、环境等数据,包括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
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历史数据可能存在误差和缺失,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处理。
2. 变量选择。
根据城市预测的目标和问题,选择合适的变量。
例如,预测城市人口增长,可能需要考虑的变量包括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率、就业机会等。
3. 模型建立。
根据所选变量,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建立。
常用的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
同时,还需要对模型进行参数调整和模型优化。
4. 模型验证。
将建立好的模型应用于测试数据,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准确性。
二、城市预测模型的优化城市预测模型的优化是一个不断提高预测准确性和应用价值的过程。
下面介绍一些城市预测模型的优化方法:1. 多源数据融合。
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融合,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覆盖率,并更好地反映城市的真实状况。
例如,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可以更准确地估计城市的人口数量和分布。
2. 模型结构优化。
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根据所选变量进行模型调整以达到更好的预测效果。
例如,为了预测城市交通拥堵,可以将天气、时间、路况等因素同时考虑,进一步优化模型结构。
3. 模型参数调整。
优化模型参数可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例如,在时间序列模型中,可以调整模型的预测窗口大小、滞后阶数等参数,以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
4. 实时更新数据。
随着城市发展和变化,数据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实时更新数据可以保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城市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建立及使用研究
城市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建立及使用研究在现代城市中,交通流量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规划师与政府的难题。
如何预测交通流量并作出有效的规划,成为了城市管理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这个前提,建立城市交通流量预测模型成为了一种必要的研究形式。
本文将探讨建立城市交通流量预测模型的方法以及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个模型。
一、城市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分类城市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古典统计模型、机器学习模型、混合模型以及强化学习模型。
1. 古典统计模型古典统计模型主要针对的是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以及时间序列预测。
这些模型的优势在于它们能够建立在大量的历史数据上,可以很好地预测未来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
但是,古典统计模型在一些非线性数据上表现并不理想。
2. 机器学习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可以根据大量的数据自主学习,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干预,因此在建立交通流量预测模型方面表现优异。
常见的机器学习模型包括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
这些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如果数据不足则容易产生过拟合的问题。
3. 混合模型混合模型结合了古典统计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的优势,可以获得更好的预测效果。
混合模型通常包含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模型,另一个是基于算法自主学习的机器学习模型。
4. 强化学习模型强化学习模型主要用于决策问题,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系统并能够为我们制定决策策略。
公众出行领域的交通流量问题非常适合强化学习模型来解决。
但是,强化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其运行时间通常比较长,并且也需要一定的计算能力和算法知识。
二、城市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建立1. 数据收集要建立一套可靠的城市交通流量预测模型,首先需要收集足够数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历史交通流量数据、天气数据、事件数据、经济指标数据等。
而且,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对模型的质量也非常重要。
2. 数据清洗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还需要进行清洗和处理。
数据清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噪声,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
基于人口流动模型的城市人口预测与规划
基于人口流动模型的城市人口预测与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准确预测城市人口的变化趋势以及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基于人口流动模型的城市人口预测与规划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人口流动模型的概述人口流动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和预测人口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流动的数学模型。
它基于人口的迁移、流入和流出等因素,通过建立数学方程来模拟和预测人口的变化。
常用的人口流动模型包括引力模型、马尔可夫链模型和时空交互模型等。
引力模型是一种经典的人口流动模型,它基于牛顿引力定律,认为人口流动的强度与人口数量和距离成反比。
该模型简单易懂,但在预测长期的人口流动趋势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马尔可夫链模型是一种基于概率转移矩阵的人口流动模型,它假设人口的迁移只与当前所在地的状态有关,与之前的状态无关。
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人口的短期流动趋势,但在长期预测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时空交互模型是一种综合考虑时间和空间因素的人口流动模型,它将人口流动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考虑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间分布的变化。
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人口的长期流动趋势,但对数据的要求较高,需要充分考虑人口的特征和城市的发展规律。
二、城市人口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城市人口预测是指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现有情况的分析,利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来预测未来城市人口的变化趋势。
在基于人口流动模型的城市人口预测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等。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预测方法,它基于历史数据的时间序列模式,通过对趋势、周期和季节性等因素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的人口变化。
该方法适用于稳定的人口流动趋势,但对于突发事件和非线性变化的预测效果较差。
回归分析是一种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预测人口变化的方法,它基于人口流动模型和相关因素的统计关系,通过对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来预测未来的人口变化。
智能城市人口流动的模型建立与预测
智能城市人口流动的模型建立与预测1. 引言人口流动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现象之一,对于智能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智能城市能够利用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对人口流动进行模型建立与预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规划与管理。
本章将介绍智能城市人口流动的模型建立与预测方法。
2. 智能城市人口流动模型的建立智能城市人口流动模型的建立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的,通过收集城市居民的移动数据、交通数据、社交数据等多维度信息,利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决策树等方法进行模式识别,并基于此构建人口流动的模型。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数据收集和预处理通过智能传感器、手机定位等手段,收集城市居民的定位数据、交通数据和社交数据等信息。
同时,对大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包括去除数据噪声、填补缺失数据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特征提取和选择在数据预处理后,需要进行特征的提取和选择。
通过特征选择算法,筛选出对于人口流动具有较大影响的特征,并将其转化为可供机器学习算法处理的格式。
2.3 模式识别和建模利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决策树等方法进行模式识别,并基于此构建人口流动的模型。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可发现不同城市区域人口流动的规律和趋势,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智能城市人口流动的预测方法基于已建立的人口流动模型,可以对未来的人口流动进行预测,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预测方法:3.1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历史人口流动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以获得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口流动趋势。
常用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有ARIMA模型和分析。
3.2 机器学习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对历史人口流动数据的学习和训练,构建出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未来的人口流动进行预测。
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等。
3.3 空间分析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人口数据和空间数据,对城市区域的人口流动进行分析和预测。
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人流量预测模型
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人流量预测模型城市人流量预测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的重要课题。
准确预测城市人流量对于优化交通流、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以及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人流量预测模型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将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人流量预测模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对其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
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城市中。
这导致了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准确预测和管理城市人流量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传统方法回顾在深度学习技术出现之前,传统方法主要依赖于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来进行人流量预测。
例如,基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建模并进行预测。
然而,这些方法往往依赖于特征工程,并且对数据质量和数据分布有较高的要求。
同时,传统方法往往无法处理大规模和高维度的数据,对于复杂的城市环境和交通网络无法提供准确的预测结果。
三、深度学习技术概述深度学习技术是一种模仿人脑神经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机器学习方法。
它通过多层次、多阶段的神经网络结构来提取数据中的高层次特征,并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和优化。
深度学习技术具有自动特征提取、端到端训练等优势,可以处理大规模和高维度数据,并且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四、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人流量预测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人流量预测模型主要包括数据准备、特征提取和建模三个步骤。
1. 数据准备在进行人流量预测之前,需要收集并整理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历史人流量数据、天气数据、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等。
同时,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例如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等。
2. 特征提取在深度学习模型中,特征提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往往需要手动定义特征,而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自动从原始数据中学习到更加抽象和高层次的特征。
在城市人流量预测中,可以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等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特征提取。
晋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晋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晋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05•【字号】晋城市人民政府令第7号•【施行日期】2024.05.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晋城市人民政府令(第7号)《晋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业经2024年2月5日市人民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薛明耀2024年3月5日晋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维护城市市容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山西省城乡垃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和其它废弃物。
第三条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措施和资源化利用扶持政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处理建筑垃圾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做好本辖区内建筑垃圾管理的组织、宣传、指导等日常工作。
第五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是本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县(市、区)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市管理、交通运输、行政审批服务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制度。
建筑垃圾产生单位及个人应当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建筑垃圾运输、处置单位应当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人流量预测模型
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人流量预测模型城市人流量预测一直是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重要课题,它对于优化城市交通、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人流量预测模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将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人流量预测模型的原理、方法以及应用前景。
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集中在大中型城市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然而,过高集中的人口会带来交通拥堵、公共服务压力大等问题。
因此,准确预测和管理城市人流量成为了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传统方法存在问题在过去,研究者们通常使用传统统计模型(如线性回归模型)或基于规则的方法(如传感器数据分析)来进行人流量预测。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数据处理复杂、模型拟合能力有限以及对领域知识依赖性强等问题。
三、深度学习在城市人流量预测中的应用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技术,具备处理大规模数据、自动提取特征以及建模复杂关系的能力,因此在城市人流量预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数据预处理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人流量预测模型中,数据预处理是一个关键步骤。
通常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标准化和特征提取等操作。
清洗数据可以去除异常值和噪声,标准化可以将不同尺度的数据转化为统一尺度,特征提取可以从原始数据中自动地学习到有意义的特征。
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的深度学习模型。
在城市人流量预测中,可以将地理信息和时间信息编码为图像形式,并利用CNN来提取空间和时间上的特征。
通过多层卷积和池化操作,CNN能够自动地从图像中提取出不同尺度、不同抽象级别上的特征。
3.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模型长短期记忆网络是一种适用于序列数据处理的深度学习模型。
在城市人流量预测中,可以将历史人流量序列作为输入,通过LSTM网络学习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
LSTM通过门控机制来控制信息的输入、输出和遗忘,能够有效地处理序列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j
ij
Si
X
i
ij
Dj
5、城市交通数学模型
建立交通量最优分配模型需要考虑的因素:
1、道路功能的合理划分; 2、交通流对速度的要求;
3、道路使用的经济性;
4、对交叉口流量的限制。
6、学校规划模型
学校规划模型可表述为
{Tij ,W j }Z lg Tij f (W j )W j max
7、城市总体规划数学模型
综合城市模型特点: 1、多层次、多子系统,大或超大规模的数学模型; 2、制约关系复杂; 3、模型的通用性和特殊性; 4、可分解性; 5、子模型之间的共性; 6、数据和信息收集上的困难; 7、模型的高阶性;理论背景与数学模型密切关系
7、城市总体规划数学模型
模型建立的指标
2、城市人口数学模型
1、线性增长模型(linear growth model) p1=p0+a p2=p1+a=(p0+a)+a=p0+2a p3=p2+a=(p0+2a)+a=P0+3a -----pn=pn-1+a=(p0+(n-1)a)=p0+na 其中,基础年人口数;是单位时间内人口 的增长数;是时间单位数
3、土地利用规划模型
第七子模型 EjRk=bk(ck∑pjexp(-tCij)+dkEjs) Ejs为j小区总职工数 EjRk为j小区零售或服务业的职工数 ck为比例常数,相当于商业服务业千人职工指标 t为距离或出行时间费用参数 dk为各零售业与j小区职工数有关的参数 bk为标准化因子
3、土地利用规划模型
w 1 w 2
4、住房预测和住房数学模型
威尔逊模型可转化为: Tijkw=BjwWijkwEjw 式中 w Bj 1 kw W ij
ik
i小区k类住房居民用于住房的全部费用可以用下 式表示
Dik Pi k Tijkw
jw
Dik表示i小区居住在k类住房的居民的全部住房支 T 表示在j小区从事k类职业并居住在i小区类 出; 住房的人数;Pi表示i小区住房价格。
Iij表示两区域之间相互作用量 Ki与i区域相关的比例因子 Lj与j区域相关的比例因子 Oj区域j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影响能力的测度 Di区域i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影响能力的测度 dij两区域离散性的测度,或者是相互作用困难程度 的测度 F(dij)代表相互作用的阻抗力
5、城市交通数学模型
2、交通量发生模型
分析:1、指数模型假定增长率是常数,人口数值呈几何级数增长;2、取适当的时段 求出比较复合实际情况的a是预测的关键;3、指数模型会产生假象。
2、城市人口数学模型
3、修正的指数模型(modified exponential model) 假定一个可能的人口上限p∞,并假定在单位时间内人口增 长以同样的速率趋近这个上限: (p∞-pn)/(p∞-pn-1)=a a表示增长速度递减率 p∞-p1=a(p∞-p0) p∞-p2=a(p∞-p1)=a2(p∞-p0) p∞-p3=a(p∞-p2)=a3(p∞-p0) -----p∞-pn=a(p∞-pn-1)=an(p∞-p0)
城市交通数学模型主要有:交通量发生 (Travel generation);交通量分布 (Travel distribution);交通方式选择 (Model split);交通量分配(travel assignment)等模型
5、城市交通数学模型
5、城市交通数学模型
1、引力模型理论
Iij Ki L j O j Di F (dij )
kw ij jw
4、住房预测和住房数学模型
小区类住房总供给价格为
C (
k i
(1) k
(1) k
k ( 2) i i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k i
表示k类住房建筑的费用; k i 表示i小区k类住房的平均用地规模; i( 2 ) 表示I小区地价; H ik 表示要求解的i小区k类住房的数量。
5、城市交通数学模型
A、经济效益指标 1、衡量城市经济水平的指标 2、衡量城市资源利用水平的指标 3、衡量资金利用水平的指标 4、衡量城市对外经济流动水平的指标
k w w Tijkw Aik Bw H E exp( cij ) j i j
式中,i表示居住区;j表示就业区域;k表示住房类 型;w表示各种职业;Tijkw表示住在i小区k类住房 而工作在j小区的从事w种职业的人数;Aik表示i小 区k种住房类型的吸引力参数;Bjw表示j小区w种职 业的吸引力参数;Hik表示i小区k种住房数;Ejw表 示j小区k种职业人数;βw是与距离(或出行时间和 费用)有关,并与职业有联系的参数;Cij表示从居 住i小区到i就业地点的距离。
第七章 城市规划与预测模型
提纲
1、引言 2、城市人口数学模型 3、土地利用规划模型 4、住房预测和住房数学模型 5、城市交通数学模型 6、学校规划模型 7、城市总体规划数学模型
1、引言
城市数学模型就是以数学符号、数字表达式简化、 抽象表示城市及其发展过程的模型。 城市数学模型有许多优点: 1、可以作为把握城市系统及其因素演变过程的 有效工具 2、可以定量表示城市各要素间的数量关系和质 量界限 3、具有可试验性和可操作性 4、可以通过一定的算法求解、优化,从而为规 划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5、制作费用低而效用却很高
第八子模型
∑j EjRk =EsRk EjRk为j小区k零售或服务业的职工数 EsRk为k零售或服务业的职工总数
3、土地利用规划模型
第九子模型
EjRk≥ZRk ZRk为k零售或服务业允许的最小职工数 EjRk为j小区k零售或服务业的职工数
3、土地利用规划模型
第十子模型
AjR=∑kekEjRk AjR为小区零售或服务业用地 EjRk为j小区k零售或服务业的职工数 ek为常数,与零售或服务的行业有关
2、城市人口数学模型
5、生长模型(logistic model)
人口的净增长率随人口的增加而减小,且 当pt趋近于p∞时,净增长率趋于0。 dpt/dt=a(1-pt/ p∞)pt pt= p∞/(1+(p∞/p0-1)e-at)
2、城市人口数学模型
6、分组生存模型(cohort-survival model) w(t,t+T)=w(t)+b(t,t+T)-d(t,t+T)+min(t,t+T)-mout(t,t+T) t表示基准年 T表示时间间隔 w(t)表示t时刻人口 b(t,t+T)表示出生人数 d(t,t+T)表示死亡人数 min(t,t+T)表示迁入人口 mout(t,t+T)表示迁出人口 用矩阵元素的形式表示出各年龄组的情形 w(t,t+T)=Cw(t) w(t,t+2T)= C2w(t) w(t,t+3T)= C3w(t) -----w(t,t+nT)= Cnw(t)
5、城市交通数学模型
平衡运输模型(假定生产量等于消费量)
Z Cij X ij min
i j
X
j
i
ij
Si
Dj
生产量约束 消费量约束
X
ij
5、城市交通数学模型
不平衡运输模型(假定全部消费量小于生 产量;全部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Z Cij X ij min
i j
Yi a0 aij X ij
i 1 m
式中,Xij表示区域的第种特征数值; aij由回归分析确定。
5、城市交通数学模型
3、交通量的最优分配模型 交通量在交通网中的最优分配分成两种:一 是客流,往往采用最短路径算法,以出行 距离最小为原则。二是货流,一般采用线 形规划中的运输模型解决。
2、城市人口数学模型
4、重指数模型(double exponential model) 假设t年人口数受最终规模p∞的制约并且有 下面的形式 t b pt= p∞a t=1,2,------,n 两边取对数得 lgpt=lg p∞,+btlga lg(p∞,/pt)=-btlga=btlg(1/a)
4、住房预测和住房数学模型
住房、居住用地已是构成罗利模型的中心 之一。第一子模型就是针对居住用地建立 的。但完整的住房数学模型涉及居民对工 作的选择、住房类型的选择极其相互关系, 这方面的工作在70年代才引起注意,并且, 实际上是研究交通问题的扩展。
4、住房预测和住房数学模型
根据引力模型,城市中的交通是住房、就业及距离 的函数。在区别工作性质、住房类型和地点时,重 力模型可以写成:
3、土地利用规划模型
第四子模型
∑jpj=ps pj为j小区人口 ps为城市总人口
3、土地利用规划模型
第五子模型 pj≤ZjhAjh Zjh为j小区允许的最大人口密度 Ajh为j小区面积 pj为j小区人口数
3、土地利用规划模型
第六子模型 EsRk=akps EsRk为第k个零售或服务部门的职工总数 a为第k个零售或服务部门职工与总人口相 关参数(如千人指标) ps为总人口
2、城市人口数学模型
2、指数增长模型(exponential growth model) 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增长速度稳定: pn+1-pn=apn a=(pn+1-pn)/pn a表示稳定的增长率 则 p1-p0=ap0 p1=(1+a)p0 p2-p1=ap1 p2=(1+a)p1=(1+a)2p0 p3-p2=ap2 p3=(1+a)p2=(1+a)3p0 -----Pn-pn-1=apn-1 pn=(1+a)pn-1=(1+a)n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