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习题 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的范围和自然特征、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
2.东北地区黑土、林区、湿地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措施的分析。
一、自然环境
1.范围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基本特征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自然条件
(2)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①热量: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南北差异较大。
②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壤肥沃
(1)黑土: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
(2)黑钙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中西部。
2.土地资源丰富
(1)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量全国最高,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2)宜农荒地多,荒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在吉林省、辽宁省也有少量分布。
3.土地开发
(1)荒地开发
(2)沼泽保护
①沼泽作用: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②保护措施:对陆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不再开垦三江平原的荒地,对已开垦的荒地逐步还林、还草、还湿地。
(3)现状: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
三、农业生产和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
①结构:比较完整,以耕作业为主导。
②地位: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2)林业
①地位: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其中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
②分布: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大林区。
2.农业布局
(1)特点:明显的地域性。
(2)基本格局
①自东向西:以林为主的林农交错地带—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牧业地带
②自南向北:海洋渔业地带—农耕地带—农林牧交错地带
四、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黑土开发
(1)问题: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表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2)对策: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注意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
2.林业的发展
(1)问题
森林资源不断减少,覆盖率日益下降。
(2)对策
①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
②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3.湿地的保护
(1)问题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植物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2)对策
①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
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供应举足轻重,东北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供应基地之一,其发展农业具有的优越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类,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1)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与气候的关系
东北地区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自南向北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降水量受距离海洋远近的影响,东西差异也较大,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所以农业布局也有差异。如下图所示:
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及成因
东北耕地平坦、肥沃、集中连片,尤其适合机械化作业,同时东北地区人口较少,其人均占有耕地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左右,所以农产品的商品率较高,加之机械化生产又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区内的地理环境差异又有利于地区专业化生产,所以东北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特点及成因如下:
4.区域农业发展地理条件的分析思路
[对点演练]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1~2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但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
①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③不合理的灌溉,土壤盐碱化④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B 2.A 第1题,太阳辐射和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热量、积温等,影响降
水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第2题,土壤盐碱化是我国华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反映的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及谷物单产(千克/公顷)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4)为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你认为黑龙江省可采取哪些措施实现粮食增产?
解析:本题以东北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谷物产量为背景材料,考查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不利条件及今后发展的措施。第(1)题,东北商品粮基地商品率高,主要是因为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余粮多。第(2)题,东北商品粮基地增产潜力大,宜农荒地多;其他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下降,增产潜力不大。第(3)题,东北平原单产低是气候(热量)、技术及农业投入等原因造成的。第(4)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提高单产。
答案:(1)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人口较少,人均耕地多,余粮多。
(2)有道理。东北平原目前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增产潜力大;同时还有宜农荒地可开垦。而其他一些商品粮基地,由于人口增加、城市发展等原因,耕地面积会有所下降;同时目前单产较高,增产潜力已较小。
(3)纬度高,热量条件差,生长期较短,复种指数低;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业投入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