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管理学》书评

:佩文

学号:1016301006

《教育管理学》书评

摘要:如果说西方国家把教育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Theory Movement)的话,而我国把教育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则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在此期间涌现出大量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也出版了许多相关方面的书籍。本文以孝彬所著《教育管理学》为例,来评论和分析我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孝彬评论

我国教育管理的研究从80年代起步,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十几年来出版了100余部有关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的著作和教材,但大都是以教育行政和学校部门任务管理为线索的工作体系,对教育管理活动尚缺乏规律性的揭示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孝彬教授的《教育管理学》可以说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部教材。作者力图对教育管理学学科进行理论层面和体系结构的探讨。

本书共分为九章三编。三编分别是:教育管理的一般原理、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在第一编中包括第一至五章。着重从学科的纵向与横向的结合角度,介绍本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研究本学科同其他相关学科的在联系,同时分析了教育管理的本质,教育管理与环境、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按照三维空间理论建立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的初步设想。第二编是从宏观的角度,探索影响教育管理诸因素的特点及其在关系。参考了国外有关资料,对教育立法、教育制度、教育规划和计划、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教育经费、教育督导制以及教育行政组织和人员等问题,从概念的界定、分类、各国教育制度的比较,都作了一些研究,并对如何加强行政管理的建设与改革提出一些有益的设想;包括第六、七章。第三编包括最后两章,是从微观的角度,介绍与分析了学校中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以及公共关系的管理的意义、作用和工作程序。我们在吸收国

外学者近些年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向大家介绍一些教育管理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本书还试图从教材建设的角度突破以部门管理为主线的框架,这是我们的初步尝试。

由于是修订版本,因此存在几处较大的变动。第一,书中各部分加强了对管理基本理论的介绍和评价,除了第一部分就做专章介绍外,其他各也穿插了对新观点的引述;第二,有意将管理放在更为开阔的失业中加以理解,所以扩充了几对此容的论述;第三,补充了第一版中遗留的容,如学校的组织管理[1]。本书后是从建立学科的理论基础,将基本概念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地阐明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中的共同问题和普遍规律。本书是1999年出版的修订版,作者在书中所论述的容基本都是经过许多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的讨论和争议后说梳理的容,是比较清晰、操作性更强并且符合中国实际的教材。书中每一章后都附有思考题,点出了本章容的重点所在,也方便通过思考复习本章的容,可以说是教育管理学的经典教材。但是出版至今毕竟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有许多现代的新容都没有涉及,之后的教育管理学发展也有了新的方向。因此我还翻阅了孝彬教授最新出版的《教育管理学》[1]和绵涛教授的《教育管理学》[2]作为辅助阅读材料。

学习一门学科,首先要从概念的定义入手。书中将教育管理学定义为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这是一种循环定义的方式。按照教育管理学的对象的特点,还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这个概念在国是比较同通用的。应该说教育管理学主要研究学校、教育类型机构以及非盈利组织的管理,认识教育系统及其政策,提升管理者的认识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广义的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至今研究的对象。而狭义的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1]P4,包括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本书作者在关于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的叙述时,不时强调着“科学”这个词。指出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虽然有关于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还受到国际科学界的怀疑,但是作者的划分是得到国一些著名学者认同的[3]-[4]。

关于教育管理学的性质是一个引起许多学者讨论的问题。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即教育管理学归属于何种科学的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和颇具争议的问题。有人坚持,教育管理学属于教育科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有人提出教育管理学属于管理科学,是管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还有人强调,教育管理学属于交叉边缘科学、实践应用科学和综合科学[5]P62—88。在查阅了文献资料以后,我发现教育管理学的科学性是由来已久的。从教育管理学自身发展的角度考察,它也早就跻身于科学之列了。自19世纪末开始,一方面,它以教育为出发点,沿着传统的经验管理及其研究之路向前发展,至20世纪50年代,逐步建构起教育管理学的经验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它又以管理为始发点,沿着科学管理及其研究之路向前发展。这两条道路分别代表了现代教育管理学演进的两大源流,又共同构成了现代教育管理学不可分割的整体[6]。我们可以说教育管理学是由教育学和管理学共同组合成的,是管理学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学科,因而具有交叉性和应

用性。

一门学科的理论畴及理论逻辑,一般来说与它的研究对象有关。研究对象不同,学科的理论畴及理论逻辑也不同,教育管理学也不例外。因此有关教育管理学类的教材都会先指出学科的研究对象,有学者还专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7]-[8]。本书就这一部分并未很详细的论述,基本没有谈及,转换成另一个问题——教育管理学的教与学。个人认为这样的安排既衔接了前面四节的容,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讨论比较实际,更加贴近生活的问题。克服了现在许多教材著作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社会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当代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变革,使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应该说本书更加重视和强调对教育管理实践的研究、教育管理学的根基和土壤在教育管理实践。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学到系统的、最新的教育管理学的知识,掌握教育管理的基本技能。在本书的其他章节中,围绕着面向21世纪的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行为与教育价值观的选择、教育行政、教育法、教育计划等多个方面讨论,包括政府、学校、教师各各环节的管理。

从结构上说,绵涛教授的《教育管理学》结构更加清晰,作者由六论畴建立,即教育管理学科论、教育管理活动论、教育体制论、教育机制论、教育管理观念论和教育管理人论构成。全书都是以此为理论基础展开论证,对上述六论的理论畴及其逻辑问题进行探讨。相比之下,本书的容框架不是很明晰,涉及容比较杂,由于各章都穿插了对新概念的描述所以显得重点不太突出。正式如此许多容都有介绍,是了解相关知识、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此外在介绍的手法上也有所创新。第三章有关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的编写上表现出独特的创意和独到的见解。对世界有影响的理论的介绍, 一般的人多采用照搬的方式,但该书作者采用循序渐进的容,将每一个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都介绍的很清楚。先是该流派的中坚人物或首创始者,继而是观点延续者,直至该流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挥的作用。对于学习教育管理学的学生或想了解教育管理学的读者来说都更容易上手。如在介绍教育管理学的理论进展时,既概括了教育管理科学论、主观论、价值论、批判论和整合论的基本观点,又作了简要评论,这不仅为读者理清了脉络, 而且为后续研究者深入探研指出了门径。大段大段的文字常常会使得读者觉得厌烦。因此作者在文字描写中还穿插了言简意赅的图表。例如对费鲁姆过程分析理论的介绍。书中涉及的学科流派的介绍非常的全面,涉及许多管理学的知识,为管理学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四章针对时代背景,罗列我国21世纪教育和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总结了中国教育和教育管理改革的历史经验后,作者根据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以及市场经济新要求提出新建议。一方面为我们分析了以前在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另一方给出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文中给出很多中肯的建议,都是作者自己从实践过程中累积经验和积累思考后说出的话。把中国教育管理学理论的研究与重塑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之中,以此思考中国教育管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中国教育管理学理论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