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安机关对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监督管理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规定》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6.09•【字号】冀政办字〔2021〕70号•【施行日期】2021.0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规定》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河北省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规定》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6月9日河北省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切实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依规做好本地本部门本行业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第三条县级以上政府负责交通安全责任制的组织实施。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和本行业、本部门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承担全面领导责任;分管道路交通安全的负责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承担直接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承担相应领导责任。
第四条县级以上政府设立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是同级政府实施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的议事协调机构,由负有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的相关部门组成,负责统筹指导、整体推进、督促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河北省人民政府4号令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0〕第4号《河北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规定》已经2010年6月26日省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
二○一○年六月三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公路路产路权,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公路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对货运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及相关违法行为实施治理(以下简称治超),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治超工作应当坚持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自律、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超工作。
交通运输、公安、发展和改革、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利、国土资源、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物价等部门应当按有关规定,履行各自在治超工作中的职责。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治超工作的领导,完善治超工作机制,落实治超工作人员,安排必要的治超工作经费,对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治超工作实施目标任务考核、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保障治超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货运车辆为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一)车货总重超过五十五吨(不含五十五吨);(二)单轴承重超过十吨(不含十吨);(三)由汽车和全挂车组合的汽车列车,被牵引的全挂列车总重超过主车总重的;(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章通行管理第七条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不得擅自在公路上行驶。
除运输重型不可解体物品确需超限超载行驶公路的货运车辆外,公路管理机构不得为其他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办理通行许可证件。
第八条公路管理机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治超检测站对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实施治理,也可以根据本省有关规定设立流动检测卸载点。
第九条治超执法人员在进行治超工作时,可以设置车辆缓冲带和自动路障装置,保障治超工作的正常进行。
河北省道路安全管理条例

河北省道路安全管理条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公路安全第三章机动车和驾驶员第四章非机动车和行人第五章公路交通管理第六章交通事故处理第七章奖励与处罚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畅通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我省具体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公路交通管理贯彻“集中统一,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第三条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由各级交通部门负责,公安部门密切配合,按照交通法规进行管理。
第四条全省城乡一切单位和组织,有责任对所属人员进行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讲道德,守纪律,遵守和维护交通秩序的良好风尚。
第五条在我省公路上通行的一切车辆和行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对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任何人都有权进行劝告、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本条例适用于我省交通部门现行管理的国、省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及专用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
第七条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公路两旁已划定的用地)都是国家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
第二章公路安全第八条公路上和公路两旁留地范围内严禁建房搭棚、埋设管线、竖立电杆、挖沟引水、开山采石、挖土采砂。
已埋设的管线、电杆,有协议的按原协议执行;没有协议的,由公路部门与有关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具体情况协商解决。
空中架设跨越公路的管线、横幅等距地面的净空高度,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农田灌溉需要引水跨越公路时,须事先经公路部门批准,并采取措施,保护公路。
第九条严禁在公路上、排水沟内打场晒粮、堆积或碾轧物料、摆摊和进行集市贸易。
第十条在公路和公路桥梁下及对其有影响的范围内开采矿藏,开采单位必须先向当地公路部门报送有关开采范围、沉陷程度、修复措施等有关资料,经批准方可开采。
第十一条公路上设置的交通标志及其他附属设施,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动用、迁移、损坏与涂改。
第十二条遇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公路时,必须经公路主管部门批准,占用单位要按规定设置标志或安全防护设施,如对公路有损坏应按原标准在限定时间内修复。
河北省道路交通管理实施办法完整版

河北省道路交通管理实施办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河北省道路交通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道路上通行的车辆、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除必须遵守《条例》外,还必须遵守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本实施办法未明确的条款以《条例》为准。
第四条《条例》和本实施办法由本省各级公安机关负责实施。
第二章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第五条交通标志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和辅助标志。
第六条交通标线分为:车行道中心线、车道分界线、车行道边缘线、停止线、减速让行线、人行横道线、导流线、车行道宽度渐变段标线、接近路面障碍物标线、停车位标线、港湾式停靠站标线、出入口标线、导向箭头、左转弯导向线、路面文字标记、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路边线轮廊标。
第七条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应按国家《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制作和设置,不准自行增设其他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八条有关单位需要在道路上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时,必须征得公安机关的同意。
第三章车辆第九条经批准制造、改装的机动车辆,由公安机关实行技术监督。
严禁用维修配件拼装机动车辆。
第十条机动车号牌必须按下列规定安装:(一)正式号牌、教练号牌、试车号牌应分别安装在车体前端中部或偏右和后端中部或偏左明显部位。
(二)临时号牌、补牌证、移动证应贴在驾驶室前挡风玻璃的明显位置,无驾驶室的贴在车辆前部明显位置。
(三)挂车号牌安装在车体后端中部或偏左明显位置。
第十一条机动车保险杠除悬挂车辆号牌外,不准悬挂其他牌、匾。
第十二条凡领有正式号牌的大型客车、客货两用车、货运汽车挂车、后三轮摩托车、拖拉机挂车的车厢后面,必须按规定喷刷本车号牌放大号。
两侧车门应喷刷单位名称或车主地址,并保持字迹清晰、完整。
小型出租汽车必须安装“出租”字样的顶灯。
河北省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省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河北省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省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委员会•【公布日期】•【字号】冀直交安字[2004]1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家安全正文河北省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省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冀直交安字[2004]1号)省直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强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提高省直机关后勤服务水平,推进省直机关形象建设,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今年7月成立了河北省省直机关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河北省省直机关绿化委员会、河北省省直机关人民防空委员会、河北省省直机关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委员会(冀办字[2004]42号,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直机关爱卫会等五个事务性专门委员会的通知》)。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为抓好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委员会工作职能的落实,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委员会于2004年9月16日召开了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北省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工作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研究落实。
河北省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工作管理办法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切实加强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直机关爱卫会等五个事务性专门委员会的通知》(冀办字[2004]42号)精神和省交通安全有关规定,结合省直机关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指导思想河北省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抓不懈、与时俱进”的方针,遵循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依法参与交通活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省直机关办公效率和质量的原则,不断强化交通安全意识,努力搞好省直机关的交通安全工作,确保省直机关交通安全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2021年)

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9.29•【字号】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4号•【施行日期】2021.09.29•【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2006年11月25日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21年9月29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北省技术市场条例〉等十四部法规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增加对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和科技管理手段的投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道路交通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予以表彰、奖励。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督促辖区单位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及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负责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登记和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的核发,以及驾驶人的考试和驾驶证的发放、审验、使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建设、规划、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环境保护、卫生、监察、教育、财政和物价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及时发布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广告、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河北省公安厅关于印发

河北省公安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公安厅处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执法暂行规范》的通知--------------------------------------------------------------------------------发布时间:2009-6-8内容提供:公安局各市公安局,冀中公安局: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法》于5月1日在我省顺利实施,规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执法行为,统一执法标准,省厅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总结《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我省交通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考虑我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河北省处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执法暂行规范》(以下简称《暂行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单位要立即组织全体民警学习和掌握《暂行规范》的内容,保证基层交警队和民警做到能够规范运用《暂行规范》的相关标准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为了确保全省范围内道路交通执法工作的统一,现对执行《暂行规范》作以下说明:一、《暂行规范》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的依据。
《暂行规范》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的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的有关条款。
《暂行规范》中条、款或项结尾处括号中注明的文字代表是引用《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实施条例》中的条、款或项的编码。
如第五条 ...... (二)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的;(法63条) ...... “(法63条)”代表《暂行规范》第五条第(二)项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制定的。
在制作法律文书时,需要叙述违法行为时,文书中违法行为写为“跨越(或倚坐,只能是其中一种)道路隔离设施”,不能直接写为“《暂行规范》第五条第(二)项”。
二、《暂行规范》中的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依据。
《暂行规范》中的对行人、乘车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第八十九条;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第九十条;《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另有规定的,处罚依据是相应的法条。
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实施办法》

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实施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9.07•【字号】•【施行日期】2018.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其他规定正文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全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有效保障公务活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节约型机关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务用车,是指党政机关配备的用于定向保障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包括机要通信用车、应急保障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以及其他按照规定配备的公务用车。
机要通信用车是指用于传递、运送机要文件和涉密载体的机动车辆。
应急保障用车是指用于处理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或者其他紧急公务的机动车辆。
执法执勤用车是指中央批准的执法执勤部门(系统)用于一线执法执勤公务的机动车辆。
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是指固定搭载专业技术设备、用于执行特殊工作任务的机动车辆。
第四条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定向保障、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五条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统一制度规范、分级分类管理。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为省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负责对省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统一编制、统一标准、统一购置经费、统一采购配备、统一处置管理,指导监督下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工作。
第二章编制和标准管理第六条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编制管理。
车辆编制根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工作需要等因素确定。
省级党政机关机要通信用车、应急保障用车和其他按照规定配备的公务用车编制,由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并送省财政厅作为安排部门有关经费预算的依据;省级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编制,由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并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备案;各地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编制,由本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交通安全管理【发文字号】冀政[2013]4号【发布部门】河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3.01.15【实施日期】2013.01.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13〕4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精神,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水平,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核心,以解决影响和制约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性、源头性、根本性问题为重点,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
创新机制,夯实基础,加强管理,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格局,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安全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使道路交通安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全面加强人、车、路、企业和设施建设,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着力解决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源头性、根本性问题,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基础。
坚持落实责任,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依法严格追究事故责任。
坚持科技引领,信息主导,加大科技装备投入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道路交通管理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
坚持创新管理,深化全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严格监督执法,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科学管理与执法服务水平。
二、落实运输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一)严格管理责任。
河北省道路运输条例(2023年修正)

河北省道路运输条例(2023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1.30•【字号】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9号•【施行日期】2023.11.3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河北省道路运输条例(2017年7月28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23年11月30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北省体育设施管理条例〉等九部法规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道路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道路运输经营包括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出租汽车客运、货运经营等活动。
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道路运输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汽车租赁等活动。
第三条道路运输业发展应当遵循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节能环保、安全便捷的原则,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进交通物流业发展,促进道路运输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同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领导,将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道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落实用地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保障道路运输管理、应急处置等经费。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公安、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道路运输相关工作。
第六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应当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后,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条件,依法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并依照批准的经营许可事项从事经营活动。
河北执法车辆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河北省执法车辆的管理,规范执法行为,保障执法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省各级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其他依法配备执法车辆的机关、单位(以下简称执法机关)的执法车辆。
第三条执法车辆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配置、规范使用、严格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执法机关应当加强对执法车辆的管理,确保车辆安全、高效、文明、规范地使用。
第二章车辆配置与编号第五条执法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具备执行任务的基本条件。
第六条执法车辆的配置应当根据执法机关的职能、任务和实际需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第七条执法车辆的编号应当由省公安机关统一规定,编号格式为“冀XX”+“执法车辆编号”。
第八条执法车辆的编号应当喷涂在车辆明显位置,不得随意更改、遮挡或者污损。
第三章车辆使用第九条执法车辆主要用于执行公务,不得擅自用于其他活动。
第十条执法车辆行驶时,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确保行车安全。
第十一条执法车辆执行公务时,可以根据任务需要,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
第十二条执法车辆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并按照规定车道行驶。
第十三条执法车辆在执行公务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保持车辆整洁、完好,不得擅自改装、拼装或者加装设备;(二)不得将车辆交由非执法人员驾驶;(三)不得将车辆用于非公务活动;(四)不得擅自改变车辆编号、标志和装备。
第十四条执法车辆不得擅自驶入禁止通行的区域,确需进入的,应当事先报请有关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执法车辆在执行公务时,应当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第四章车辆维护与保养第十六条执法车辆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车辆性能良好。
第十七条执法车辆维护和保养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按照规定周期进行保养,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二)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三)不得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配件;(四)不得擅自改变车辆结构。
河北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规定

现场处理
第六条发生交通事故后,有关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必须保护现场(遇有特殊情况必须移动 现场时,须标明原位置),积极抢救伤者和财产,迅速报告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或附近执勤的交通民警(以下简称 民警),听候处理,不得自行协商解决。
经济赔偿
第二十五条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对事故造成的他人人身伤害和财物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内容包括:医疗费(合现场抢救费)、护理费、误工费、就医路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补 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抚恤费、财物直接损失费,以及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同意参与事故处理的当事人的 亲属或者代理人的误工费、路费和住宿费。 第二十六条赔偿费由交通事故责任者按责任程度承担。 (一)负全部责任的承担百分之百。 (二)负大部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八十至九十。 (三)负主要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六十至七十。 (四)负同等责任的承担百分之五十。 (五)负次要责任的承担百分之三十至四十。 (六)负小部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十至二十。 第二十七条对交通事故造成伤、残、亡者的赔偿费,按下列计算
处罚
第十七条对有违章行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视其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给予处罚。 第十八条对教唆、指使、迫使他人交通违章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应给予处罚,并由其承担事故的经济责任。 第十九条凡非法扣留人质、车辆、车辆牌照、货物和当事人的有关证件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 第二十条对造成交通事故的责任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河北省道路交通管理实施办法》和其他有关道 路交通管理法规处罚外,一律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一)肇事后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隐瞒事故真相嫁祸于人的。 (二)酒后驾车造成事故负全部或大部责任的。 (三)醉酒驾车造成交通事故的。 (四)驾驶员将车交给无驾驶证人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需要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
河北省公安机关对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监督管理办法

河北省公安机关对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监督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公安厅•【公布日期】2014.06.04•【字号】冀公交[2014]55号•【施行日期】2014.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公安机关对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监督管理办法(河北省公安厅2014年6月4日冀公交〔2014〕55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督促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加强其对重点车辆及驾驶人交通安全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冀政办函〔2014〕38号)等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监管概念】对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监督管理,是公安交管部门依法对辖区内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履行交通安全内部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其重点车辆和驾驶人交通违法、交通事故信息,督促整改交通安全隐患,完善管理制度,监督其落实交通安全责任的管理措施。
第三条【监管对象】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单位,使用校车(含7座以上经教育部门备案的接送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载客车辆)的学校及幼儿园,乡镇政府及街道办事处。
道路运输单位是指道路客货运输企业、校车服务机构以及拥有5辆以上重点车辆的机关团体企事业等较大有车单位。
道路客货运输企业包括公路客运企业(含旅游客运企业)、公共交通运输企业、拥有10座以上大中型客车的出租汽车公司、公路客运场站和有5辆以上中重型货运车辆的货运企业(含危险物品道路运输企业)。
重点车辆是指10座以上大中型载客汽车(不含教练车)、中重型货车或牵引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城市大型工程车(仅指水泥罐车、工程渣土车)、车辆所有人登记住址为乡镇(村)的7座以上载客面包车(简称农村面包车)。
河北省公路条例(2021年)

河北省公路条例(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11.23•【字号】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5号•【施行日期】2022.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一百零五号)《河北省公路条例》已由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21年11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2021年11月23日河北省公路条例(2021年11月23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公路发展规划与建设第三章公路养护第四章公路保护第五章农村公路特别规定第六章收费公路特别规定第七章公路区域协同发展第八章保障与监督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路建设和管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促进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保护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公路,包括公路桥梁、隧道和涵洞,按照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其中,县道、乡道、村道统称农村公路。
公路按照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第三条公路发展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建养并重,绿色智能、安全畅通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路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公路事业的投入,将公路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加强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实现公路网与其他基础设施网融合发展,持续提升交通保障能力。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行政、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应急管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公路相关工作。
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2024年修订版

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2024年修订版《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已由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24年3月28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3月28日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2017年1月12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24年3月28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安全生产一般规定第三章安全生产特别规定第四章从业人员权利义务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有关法律、法规对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遵循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安全生产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安全生产规划。
安全生产规划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将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国家安排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严格监督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工作方案的通知-冀交政法[2011]376号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工作方案的通知-冀交政法[2011]376号](https://img.taocdn.com/s3/m/7440a1c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8.png)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工作方案的通知(冀交政法[2011]376号)各设区市交通运输局,厅直有关单位、厅机关有关处室:现将《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贯彻实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六月三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贯彻实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工作方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将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为切实做好《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确保《条例》在我省得到全面落实,根据交通运输部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依法行政和推进公路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总体要求,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学习培训,深入开展宣传,严格履行法定职责,确保《条例》规定的各项制度得到充分落实,切实维护我省公路的安全、完好、畅通。
二、组织领导为确保《条例》宣贯工作的有效开展,省厅成立以高金浩厅长为组长,宋晓瑛副厅长、杨国华副厅长、康彦民局长为副组长,厅办公室、政法处、财务处、科教处、运输安全处、公路局、运管局、宣传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条例》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贯彻实施活动中的组织协调、信息收集、资料准备等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厅公路局,王江帅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附后。
各设区市、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厅直有关单位也要比照省厅做法,建立相应机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三、工作任务(一)认真做好《条例》的学习培训工作。
河北省公路路政管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08号

河北省公路路政管理规定正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08号)《河北省公路路政管理规定》已经1997年12月18日省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叶连松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三十日河北省公路路政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公路路政管理,保护公路路产,保障公路完好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的路政管理。
专用公路和乡村道路的路政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和县(县级市、区)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的权限,在公路路政管理方面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实施有关公路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二)负责管理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和分管范围内的公路附属设施;(三)依法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进行路政监督检查;(四)依法对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进行的建设活动进行审查;(五)审批公路的特殊占用、利用和超限运输;(六)维护公路养护作业秩序;(七)依法查处违反路政管理规定的行为;(八)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实施公路路政管理,应当遵循管养一体、综合治理、预防为主和依法治路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领导。
各级公安、建设、土地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职责,协助同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第七条公路用地已依法办理征地手续的,其地界以批准文件界定的区域为准;未办理征地手续或者土地权属未确定的,其地界按照从公路两侧边沟或者坡脚护坡道、坡顶截水沟外缘向外延伸不少于一米的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并依法办理用地手续。
河北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规定(202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22〕第1号

河北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规定(2022年)正文:----------------------------------------------------------------------------------------------------------------------------------------------------河北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规定(2007年5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7〕第8号公布根据2011年10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1〕第10号第一次修正根据2022年1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22〕第1号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高速公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上通行的机动车驾驶人、乘车人以及其他与高速公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依法、便民、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主管全省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省人民政府公安机关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公安机关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按规定的职责,具体负责高速公路的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处理、治安管理和刑事案件的先期处置等项工作。
高速公路沿线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发展改革、气象等有关部门以及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按规定的职责,做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省公安机关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省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定期对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对发现的交通事故易发路段,由有关单位按规定即时采取改进措施。
高速公路存在重大交通安全隐患的,省公安机关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
河北省公路管理条例-河北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3号

河北省公路管理条例正文:---------------------------------------------------------------------------------------------------------------------------------------------------- 河北省公路管理条例(1986年5月7日河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1986年5月7日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十三号公布,1986年8月1日起施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公路建设第三章公路养护第四章路政管理第五章养路费的征收与管理第六章奖励与惩罚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路管理,保证安全畅通,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路管理必须贯彻全面规划,重点发展,加强养护,积极改善,科学管理,保证畅通的原则。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境内的国家干线公路、省级干线公路、县级公路、乡级公路(以下简称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以及专用公路的管理。
第四条公路管理等级的划定和批准权限:国道由国家划定和批准;省道由省交通行政部门划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交通部备案;县道由市(地区)交通行政部门划定,经省交通行政部门批准;乡道由县交通行政部门划定,经市(地区)交通行政部门批准,报省交通行政部门备案;专用公路经省交通行政部门确认后,列入公路统计里程。
第五条省交通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全省的公路事业;市(地区)、县(自治县)交通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公路建设、养护以及路政管理工作。
各级交通行政部门对本条例的实施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
第六条凡在本省境内的一切单位、个人和过往车辆,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二章公路建设第七条公路建设应按照批准的计划进行,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应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公安机关对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监督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冀公交[2014]55号
【发布部门】河北省公安厅
【发布日期】2014.06.04
【实施日期】2014.07.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河北省公安机关对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监督管理办法
(河北省公安厅 2014年6月4日冀公交〔2014〕55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督促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加强其对重点车辆及驾驶人交通安全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冀政办函〔2014〕38号)等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监管概念】对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监督管理,是公安交管部门依法对辖
区内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履行交通安全内部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其重点车辆和驾驶人交通违法、交通事故信息,督促整改交通安全隐患,完善管理制度,监督其落实交通安全责任的管理措施。
第三条【监管对象】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单位,使用校车(含7座以上经教育部门备案的接送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载客车辆)的学校及幼儿园,乡镇政府及街道办事处。
道路运输单位是指道路客货运输企业、校车服务机构以及拥有5辆以上重点车辆的机关团体企事业等较大有车单位。
道路客货运输企业包括公路客运企业(含旅游客运企业)、公共交通运输企业、拥有10座以上大中型客车的出租汽车公司、公路客运场站和有5辆以上中重型货运车辆的货运企业(含危险物品道路运输企业)。
重点车辆是指10座以上大中型载客汽车(不含教练车)、中重型货车或牵引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城市大型工程车(仅指水泥罐车、工程渣土车)、车辆所有人登记住址为乡镇(村)的7座以上载客面包车(简称农村面包车)。
第四条【协作配合】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的监督管理实行属地负责、动态监管、分色预警、分类管控,建立内部协作工作机制,加强与同级交通运输、安全监管、教育行政、城市建设(管理)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表彰奖励】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应当对认真落实交通安全责任的单位和表现突出的交通安全员及重点车辆驾驶人给予通报表彰。
第二章职责与管辖
第六条【管辖分工】有管辖区域的县级以上公安交管部门负责对本单位辖区内监管对象的监管工作。
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共同的上级公安交管部门指定管辖。
在本省注册登记但实际经营地在省外,且所属车辆已在实际运营地公安交管部门进行年检备案的,由道路运输单位提供书面材料后,不列入本省日常监管范围;在省内注册登记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所属车辆已在实际运营地公安交管部门进行年检备案的,由道路运输单位提供书面材料,可由经营机构实际所在地的公安交管部门负责监管工作。
第七条【职责机构】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应当组建交通安全责任监督管理机构,选调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场所和设备,履行以下工作职责:(一)掌握辖区内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和重点车辆及其驾驶人基本情况;
(二)督促指导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三)监督检查道路运输单位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四)督促辖区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整改安全隐患;
(五)依法查处监管工作中发现的交通违法行为;
(六)依法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道路运输单位进行责任倒查和追究;
(七)向相关部门和交通安全责任单位通报辖区交通安全状况和交通事故、交通违法信息,指出交通安全隐患,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公安交管部门监管人员应当从事交通管理工作3年以上,工作认真负责,廉洁自律,熟练掌握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熟悉机动车安全技术要求,熟练操作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第八条【职责分工】省市两级公安交管部门监管机构负责对下级业务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监督检查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措施,维护监管工作信息系统,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检查等相关活动。
县级公安交管部门依照工作职责,履行监督落实交通安全责任的相关具体工作。
本省籍重点车辆发生致人死亡道路交通事故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公安交管部门应当配合同级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按照一次死亡5人以上、3-4人、1-2人的标准,分别由省、市、县公安交管部门对车辆所属道路运输单位的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倒查。
第九条【平台使用】省市公安交管部门应当依托“交通安全监管服务平台”,及时审核录入工作信息,下达监管工作任务,发布工作动态和交通安全提示,开展对下级公安交管部门监管工作的绩效考核。
县级公安交管部门应当指导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的信息录入和应用,并对道路运输单位定期录入的月度交通安全工作情况进行核查,确保各项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有效,并依据“交通安全监管服务平台”信息对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的交通安全工作进行评查和交通安全状况评价排名。
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单位和重点车辆驾驶人在“交通安全监管服务平台”中的信息记录应当作为对其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表彰的依据。
第十条【信息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