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导论》综合复习资料解析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知识点归纳总结课后答案
第1章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环境及其组成1.人类的环境(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图1-1 人类环境的结构图1-2 自然环境的构成(2)人工环境人工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上层建筑。
图1-3 人工环境的组成2.环境要素与环境质量(1)环境要素①环境要素的定义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且环境要素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因素。
②环境要素的特点表1-1 环境要素的特点(2)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3.环境的分类通常的分类原则是环境范围的大小、环境的主体、环境的要素、人类对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的功能。
(1)聚落环境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与活动的中心,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
①院落环境是由一些功能不同的构筑物和与它联系在一起的场院组成的基本环境单元;②村落环境是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③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业、商业、交通汇集的地方。
(2)地理环境①定义地理环境位于地球的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其厚度约10~30km,它是能量的交锋带。
②特点a.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主要来自太阳的外部能量,并在此相互作用;b.它具有构成人类活动舞台和基地的三大条件,即常温常压的物理条件、适当的化学条件和繁茂的生物条件;c.这一环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呼吸、衣着和住行。
何强《环境学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对策
第15章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对策1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全球变暖与防治对策★★★1.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图15-1 全球地表温度年平均值的变化近一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1)全球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平均大约上升0.6℃;(2)全球气温的变化不呈直进式,而是呈现冷暖交替的波动。
2.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1)温室效应由于大气吸收热量多,散失少,使地球气温升高,形成了大气的温室效应。
(2)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时,就会加剧温室效应,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沿温度升高,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里昂、一氧化二氮等。
(3)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与地球变暖趋势许多科学家认为,温室气体的增多可能是近百年来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
①二氧化碳(CO2)图15-2 CO2浓度的变化与预测②其他温室气体a.甲烷的温室效应比CO2大20倍,因此它的浓度持续增长也是不容忽视的;b.氟氯烃(氟里昂)是人类的工业产品,其中起温室作用的主要是CFC-11和CFC-12,其在大气中的寿命可达70~120a;c.另一种温室气体是N2O,由于施用化肥的影响,N2O在大气中的浓度也在缓慢增长,年增长率为0.2%~0.3%;d.臭氧是大气中浓度仅次于CO2的温室气体,在近几十年里,平流层的臭氧在减少,对流层的臭氧却有所增加。
3.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1)沿海地区的海岸线变化①海水平面上升主要使沿海地区受到威胁,沿海低地有被淹没的危险,如“水城”威尼斯、“低地之国”荷兰等;②海拔稍高的沿海地区的海滩和海岸也会遭受侵蚀,需耗费巨资修建海岸维护工程;③会引起海水倒灌、洪水排泄不畅、土地盐渍化等后果,航运、水产养殖业也会受到影响。
(2)气候带移动气候带移动包括温度带的移动和降水带的移动。
①温度带移动会使大气运动发生相应的变化,全球降水也将随之改变,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增加,高纬度地区冬季降雪量也会增多,而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将会减少;②气候变暖会使高纬度地区生长季节延长,有些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可能增多,CO2的增多能促进作物生长,但是,作物分布区向高纬度移动,有时可能移到现在土壤贫瘠的地区;③对于生产力水平低、粮食储备少的国家,其农业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敏感性大,如果气温升高而降水不增加或增加很少,则有可能使干旱加剧。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1)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Environment:The surroundings of, and influences on, a particular item of interest.All the elements over which a designer has no control and that affect a system or its inputs and outputs.环境:围绕着某一事物(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客体)。
environmental issues: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harmful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ty on the biophysical environment.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Pollution:The introduction of contaminants in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at cause adverse change.Pollution can take the form of chemical substances or energy, such as noise, heat or light.环境污染: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water quality:chemical,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It is a measure of the condition of water relativ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one or more biotic species and or to any human need or purpose.水与其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环境学考研天津科大何强《环境学导论》考研复习笔记
环境学考研天津科大何强《环境学导论》考研复习笔记一、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环境及其组成★★★1人类的环境(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图1-1 人类环境的结构图1-2 自然环境的构成(2)人工环境人工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上层建筑。
图1-3 人工环境的组成2环境要素与环境质量(1)环境要素①环境要素的定义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且环境要素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因素。
②环境要素的特点表1-1 环境要素的特点(2)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3环境的分类通常的分类原则是环境范围的大小、环境的主体、环境的要素、人类对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的功能。
(1)聚落环境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与活动的中心,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
①院落环境是由一些功能不同的构筑物和与它联系在一起的场院组成的基本环境单元;②村落环境是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③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业、商业、交通汇集的地方。
(2)地理环境①定义地理环境位于地球的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其厚度约10~30km,它是能量的交锋带。
②特点a.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主要来自太阳的外部能量,并在此相互作用;b.它具有构成人类活动舞台和基地的三大条件,即常温常压的物理条件、适当的化学条件和繁茂的生物条件;c.这一环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呼吸、衣着和住行。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 生态学基础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城市生态系统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 粮食问题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能源与环境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 未来的能源供应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 我国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问题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 水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 海洋污染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 大气的污染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4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5章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对策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6章 噪声公害与微波污染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7章 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的污染及控制对策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8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9章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变化的趋势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0章 环境经济学概论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章 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环境及其组成1.人类的环境(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三同时”制度2. 自然保护区3. 污染源4. COD5. 年龄结构6. 水土流失7. 清洁生产8. 水俣病二、填空(1)人类环境具有、、、、和六大功能特性。
(2)美国、日本是型的能源结构,而印度、中国是型的能源结构所以美国,日本的大气污染物以为主,印度、中国的大气污染物以为主。
(3)按照污染源在空间分布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和。
(4)局地气流会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常见的局地气流有、、。
(5)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远期危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致”问题,即、、。
(6)在水质监测中常用主要的水质指标可分为、、 __三大类。
(7)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有、和_______ 、。
三、简答1.“水能是清洁能源,水能开发利用对环境没有危害”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请剖析之。
2. 简述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性问题?4. 简述氮肥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5. 请绘出自然保护区的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功能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6.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7.简述能源危机的主要内容。
8.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9. 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和度量指标。
10.何为农田退水,简述其对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四、论述1.全球变暖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如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荒漠化,同时给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试从C循环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及应对措施?2.2000年对我国18个主要湖泊的调查表明,其中14个已进入富营养化状态。
水体富营养化对水体生态和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试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3.你认为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对环境有哪些不利影响,请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对策。
4.我国目前酸雨污染面积占国土面积30%左右,并在一些地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仅川、黔、两广四省区的农业和森林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8亿元。
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我国酸雨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环境学导论
环境学导论本《环境学导论》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环境保护: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称为环境保护。
2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其中包括从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垃圾、炉渣、废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污泥、人畜粪便等。
3 土壤环境背景值:在理论上应该是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构成土壤自身的化学元素的组成和含量,即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含量。
4 土壤环境背景值:在理论上应该是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构成土壤自身的化学元素的组成和含量,即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含量。
5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变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6 骨痛病是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部分镉污染地区的一种公害病,以周身剧痛为主要症状而得名。
骨痛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受镉污染的河水,并食用此水灌溉的含镉稻米,致使镉在体内蓄积而造成肾损害,进而导致骨软症。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8年,长者可达10~30年。
初期,腰、背、膝、关节疼痛,随后遍及全身。
疼痛的性质为刺痛,活动时加剧,休息时缓解,由髋关节活动障碍,步态摇摆。
数年后骨骼变形,身长缩短,骨脆易折,患者疼痛难忍,卧床不起,呼吸受限,最后往往在衰弱疼痛中死亡。
从1931~1972年,共有280多名患者,死亡34人,成为轰动世界的“骨痛病”。
7环境管理学是以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目标,以研究环境管理的规律、特点、理论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
它综合运用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管理过程和运动规律,采用各种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环境学导论综合复习资料解析
《环境学导论》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1、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我们称之为。
2、所谓环境问题是指。
3、生态系统是由下列基本部分组成的、、、。
4、生态系统中信息联系的主要形式有、、、。
6、污染系数玫瑰图中污染系数的含义是。
7、化学需氧量(COD)是指。
8、在风向频率玫瑰图中共有个方位。
9、在基本建设中执行的“三同时”原则是、、。
10、比较重要的空气污染物有、、、、。
11、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大气污染源分为、、。
12、能源消费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将其分为和。
13、与环境污染较为密切的物质循环主要是、、、。
14、环境问题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5人口年龄构成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6、影响河流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因素有:、、。
17、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可分为、、、。
18、我国对一些重要污染物的排放实行和两种控制方式。
19、组成环境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
20、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称为。
21、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引起的。
22、环境科学可分三大部分、、。
23、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命环境的综合体就是。
24、所谓食物链就是。
25、系统的无序性,称为,也叫。
26、温度层结的含义是。
27、水体的污染源有两种形式即和。
28、生化需氧量(BOD)是指。
29、所谓风向频率就是。
30、控制噪声的途径:、。
31、影响大气扩散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个为,一个为。
32、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大气污染源分为、、。
33、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在于。
34、重金属在水体中迁移转化主要是下列物理化学作用、和。
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通过如下两个途径实现的:、。
36、我国的能源构成现阶段还是以为主。
37、通常所谓的空气污染发生在大气圈的层中。
38、食物链的各个环节称之为。
39、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水体是指。
40、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是指、、、、、等。
中国石油大学成人教育《环境学导论》在线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学导论》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空气污染对环境质量的贡献大于水体污染。
2、生态系统是由下列基本部分组成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无机营养分。
3、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境系统。
4、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命环境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系统。
5、环境科学仅分两大部分环境学和基础环境学。
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一次污染物?什么是二次污染物?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有哪些?3、使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4、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5、什么叫土地处理系统?6、清洁生产的定义?7、什么叫固体废物,它对环境有哪些危害?8、什么叫水体污染?9、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哪些特点?10、说明γ,γd的含义,并用二者的大小对比判别大气层的稳定程度。
三、论述题1、试举例说明,为什么利用生态学原理或规律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时,其核心思想是整体观点。
2、谈一谈,你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的认识。
《环境学导论》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判断题二、简答题1、参考答案:所谓的一次污染物是指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二次污染物时只有一次污染物与一次污染物之间或者一次污染物与大气的原有成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新的污染物质,如过氧乙酰硝酸酯、硫酸烟雾等。
2、参考答案:(1)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2)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3)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4)人口增长对能源的压力(5)人口增长对物种资源的压力(6)人口增长对大气质量的影响3、参考答案:(1)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2)导致水体富营养化(3)导致大气污染(4)导致土壤污染(5)危害人群健康4、参考答案:(1)自然方面,巨大的水库可能引起地面沉降,地表活动,甚至诱发地震,对降水、水文地表活动、小气候等有影响。
(2)地球化学方面,流入河流处水库的水质、营养素、微量元素等发生变化。
(3)生物方面,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篇一:《环境学导论》复习题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三同时”制度
2. 自然保护区
3. 污染源
4. COD
5. 年龄结构
6. 水土流失
7. 清洁生产
8. 水俣病
二、填空
(1)人类环境具有、、、、和六大功能特性。
(2)美国、日本是型的能源结构,而印度、中国是型的能源结构所以美国,日本的大气污染物以为主,印度、中国的大气污染物以为主。
(3)按照污染源在空间分布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和。
(4)局地气流会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常见的局地气流有、、。
(5)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远期危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致”问题,即、、。
(6)在水质监测中常用主要的水质指标可分为、、 __三大类。
(7)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有、和_______ 、。
三、简答
1.“水能是清洁能源,水能开发利用对环境没有危害”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请剖析之。
2. 简述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性问题?
4. 简述氮肥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5. 请绘。
环境学导论
环境学导论《环境学导论》辅导资料一、判断题1.环境是相对人类为中心并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事物。
2.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同于其他任何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等。
4.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人力所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5.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人口与环境问题、能源与环境问题和资源与环境问题。
6.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煤炭是其主要能源。
7.每天看1小时电视,半年时间所受到的剂量就超过核电站一年内的辐射剂量。
8.水电是一种经济、干净、可再生的能源,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9.森林有蓄养水源的功能,故森林有“看不见水的水库”之称。
10.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设在核心区周围,可根据本地资源特点,发展一些自然保护区特色的经营性产业或建造当地自然景观地带的人工生态系统。
11.四川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孑遗植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12.光化学烟雾是汽车排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类化合物在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形成的一种二次污染物。
13.1956年发生在日本水俣湾地区的汞中毒事件,也称水俣病。
14.通常所说的“三致”问题,是指致癌、致突变、致畸。
15.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所产生的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声音都称为环境噪声。
16.分布在河边的污水排放口属于线状污染源。
17.工厂排污口排出的无机汞通过微生物作用转化而成的甲基汞称为一次污染物。
18.若贮存的蔬菜处在通气不畅的条件下,其体内亚硝酸含量也会有明显增加。
19.辐射逆温是经常发生在无风或小风少云的夜晚,由于强烈的有效辐射使地面和近地面大气层强烈冷却降温,而上层空气降温较慢,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20.山谷风是发生在山区,由热力原因引起的夜间由谷地吹向山坡、白天由山坡吹向谷地的风。
21.全球变暖既可能带来对人类有利的影响,也可能带来不利的后果。
22.在环境科学领域中水体是包括水、水中的溶解性物质、非溶解性的微小悬浮物、水生生物以及底泥等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自然综合体。
环境学导论复习
环境学导论复习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的关注与日俱增。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而在这个背景下,环境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对环境学导论进行复习,梳理环境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环境学概述环境学指的是研究人类的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环境学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方面。
它的基本研究领域包括环境污染和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政策与管理、环境法律等方面。
二、环境学的研究内容1.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指环境的自然属性与生态功能等方面的表现。
环境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常用的环境质量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等。
环境质量的改善需要从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方面入手。
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任何物质、能量、噪声等的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环境污染不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也对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影响。
环境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家庭垃圾等。
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治是环境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3.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及对环境进行实际保护的活动。
环境保护涉及到环境法律和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现。
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健康的生活环境。
三、环境学的研究方法环境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实验研究、模拟计算、实务教学等方面。
其中,实地调查是环境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实地调查可以获取真实的环境信息,为环境学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研究则可以对环境污染源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
模拟计算和实践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四、环境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
未来环境学将会更加注重研究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注重研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推动环境科技与环境经济的有机结合。
环境学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2、可持续发展3、环境影响评价4、BOD5、土壤背景值6、可持续发展7、循环经济8、TSP二、问答题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噪声控制的技术有哪些?3、水体中主要有哪些污染物??4、什么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哪些危害?5、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是如何分类的?6、噪声控制的技术有哪些?7、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形态有哪些?分别可用何提取?8、什么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哪些危害?三、论述题1、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有哪些?2、结合本课程的学习,论述环境保护在你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
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环境影响评价指对拟议中的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为活动(包括制订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开发和单个建设项目等)进行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并进行各种替代方案的比较,提出各种减缓措施,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活动。
4、BOD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
是指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5、土壤背景值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
6、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7、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
8、TSP总悬浮颗粒物。
是指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绝大多数小于100µm。
二、问答题略三、论述题略。
环境科学导论 复习资料讲解
环境科学导论考试复习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2 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全面理解在环境当中进行资源的开发,然后进行产品的生产,产出品要使用和服务,在使用和服务的过程中,会有些废弃物排入环境中,。
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也会有些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在进行到环境中的过程,这是一个整体的循环过程。
(2)环境问题分类A 原生环境问题:火山、地震、台风等B 次生环境问题a. 环境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物种灭绝b. 环境污染与干扰噪声、震动、电磁波干扰、热干扰等。
(3)八大公害事件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危害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烟尘及SO2多诺拉烟雾事件:烟尘及SO2伦敦烟雾事件:烟尘及SO2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水俣事件:甲基汞富山事件(骨痛病):镉四日市事件: SO2、煤尘重金属粉尘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二全球环境问题1 酸沉降: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主要是H2SO4\HNO3及其前体物SOX,NOX等)通过降水(包括雨、雷、霜、雹、雾、露等形式)或在气流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造成污染的现象。
酸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湿沉降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干沉降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
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材料-按章节(精品).doc
第一章绪论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白然力或者人为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环境影响2、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范围下,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换进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在维持任意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3、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⑴诞生:标志一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2)迅速发展:标志—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⑶学科体系趋于成熟一标志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口程》。
第二、三章复习要点1、大地女神(Gaia)假说的观点1)、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不断地、主动积极的对地球环境起着调节作用。
2)、正是上述调节作用是地球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而此稳定性的实现是基于Gaia系统内部生物的各个部分相互有序、协调的合作。
3)、强调只有把生物和环境看成一个整体才能真正了解地球。
4)、在地球进化系统屮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物质环境,即强调生物对地球进化的作用和影响,气候和化学组成的调节是该进化系统的自发应变特性,进化本身是渐进和间断地结合。
2、大气圈结构组成,根据海拔不同的分类,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
对流层:平均12km平流层:约12・50km中间层:约50-80km热成层:80-800km逸散层:>800km3白然环境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食物链:,是各种生吻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工物与那种僅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2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地带分布规律:(p38)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包括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4人工环境:是在£|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 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环境学导论复习资料总结
一、1. 大气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2. 土壤净化:土壤净化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吸附、分解、迁移、转化) 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毒性、活性降低的过程。
3. 固体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4.环境背景值:环境中的诸因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人体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5.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水体富营养化的判断指标一般包括氮、磷浓度、叶绿素α含量、湖水透明度和溶解氧等项。
2. 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燃烧排放有毒气体和热带森林、温带植被破坏。
4. 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的方法有许多种、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
5.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速度取决于农药本身的溶解度、蒸汽压和近地表的空气层扩散速度。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大气还原型污染经常发生在( D )情况下。
A、高温、高湿B、低温、低湿C、高温、低湿D、低温、高湿2. 下列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B )。
A. 海啸B. 全球温室效应C. 火山喷发D. 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E. 水旱灾害3.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 规定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的大气标准为 A 。
A.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B.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c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D. 大气警报标准4. 震惊世界的日本骨痛病是由于人食用了富集( C )的食物而引起的病变。
A.铅B.甲基汞C.镉D.铬5. 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分一、二、三级处理其中三级处理的目的是为了D。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更多资料请在薇♥公重号精研学习网查找下载本书是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的配套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
本书从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并对之做了详尽的解析。
所选考研真题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第1章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当代世界环境问题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生态学基础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城市生态系统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人口的增长与控制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粮食问题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能源与环境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未来的能源供应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我国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问题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水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海洋污染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大气的污染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1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4章大气污染气象学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1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5章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对策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1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6章噪声公害与微波污染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1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7章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的污染及控制对策17.1复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1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8章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8.1复习笔记18.2课后习题详解1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9章当代世界环境问题变化的趋势19.1复习笔记19.2课后习题详解1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0章环境经济学概论20.1复习笔记20.2课后习题详解2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学导论》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1、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我们称之为。
2、所谓环境问题是指。
3、生态系统是由下列基本部分组成的、、、。
4、生态系统中信息联系的主要形式有、、、。
6、污染系数玫瑰图中污染系数的含义是。
7、化学需氧量(COD)是指。
8、在风向频率玫瑰图中共有个方位。
9、在基本建设中执行的“三同时”原则是、、。
10、比较重要的空气污染物有、、、、。
11、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大气污染源分为、、。
12、能源消费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将其分为和。
13、与环境污染较为密切的物质循环主要是、、、。
14、环境问题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5人口年龄构成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6、影响河流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因素有:、、。
17、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可分为、、、。
18、我国对一些重要污染物的排放实行和两种控制方式。
19、组成环境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
20、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称为。
21、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引起的。
22、环境科学可分三大部分、、。
23、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命环境的综合体就是。
24、所谓食物链就是。
25、系统的无序性,称为,也叫。
26、温度层结的含义是。
27、水体的污染源有两种形式即和。
28、生化需氧量(BOD)是指。
29、所谓风向频率就是。
30、控制噪声的途径:、。
31、影响大气扩散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个为,一个为。
32、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大气污染源分为、、。
33、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在于。
34、重金属在水体中迁移转化主要是下列物理化学作用、和。
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通过如下两个途径实现的:、。
36、我国的能源构成现阶段还是以为主。
37、通常所谓的空气污染发生在大气圈的层中。
38、食物链的各个环节称之为。
39、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水体是指。
40、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是指、、、、、等。
41、环境科学是以为特定的研究对象。
42、生态系统是由下列基本部分组成的、、、。
43、环境要素的属性有、、、。
44、是环境要素演变的基本动力源泉。
45、环境的特性、、、、、。
46、环境问题分为由引起的和由引起的、它又可以分为和两类。
47、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一个和。
48、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49、种群是指。
50、称为群落。
51、称为生态系统。
52、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生态系统可以分为、、。
5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和。
54、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和。
55、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有三种情况:(1);(2);(3)。
56、当前世界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分别是:。
57、能源是指。
58、水的特殊的物理性质有:。
59、水体按类型可分为:。
60、噪声的控制分为三个阶段:、、。
61、海洋的状态一般可由。
62、海洋污染的种类有:。
63、大气的组成由:、、三部分组成。
64、大气污染源按存在的形式分为:、。
65、噪声作为感觉公害,归纳起来可以分为:、、、。
66、大气污染源按污染物产生的类型分为:、和。
67、根据气体的温度沿地球表面垂直方向的变化,分为、、、和。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对打“√”,错打“×”)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组成结构的一门科学。
()2、所谓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3、环境噪声就是由不同振幅和频率组成的无调嘈杂声。
()4、环境保护就是防治公害。
()5、生态工艺属于无污染工艺。
()6、逆温有利于大气扩散。
()7、发生逆温时上层的大气温度低于下层空气。
()8、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就在于控制磷。
()9、我国工厂、车间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噪声最高不得超过85分贝。
()10、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诸环境要素中处于‘最好状态’的那个要素。
()1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12、采用无过失责任制是环保法中的通行做法。
()13、环境噪声就是人们主观上不需要的声音。
()14、保障人体健康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
()15、逆温不利于大气扩散。
()16、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17、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诸环境要素中处于‘最差状态’的那个要素。
()18、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就在于控制氮。
()19、γ大于γd说明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20、空气污染对环境质量的贡献大于水体污染。
()三、简答题:1、说明γ,γd的含义,并用二者的大小对比判别大气层的稳定程度。
2、世界人口增长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我国人口目前处于什么增长阶段?3、简述生态学具有哪些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指导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有何意义?4、举例说明什么是一次污染物?什么是二次污染物?5、举例说明什么是统计噪声级?6、环境法作用是什么?7、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是什么?8、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是什么?9、试述产生“臭氧空洞”的原因和其危害?10、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哪些特点?11、生态平衡的含义?12、什么叫土地处理系统?13、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制是什么?14、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5、我国人口的现状和特点?16、使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17、有机杀虫剂的五大特性?18、使用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9、农药对人群健康的影响?20、农药对除虫害带来的问题?21、防治农药污染的途径?22、什么是能源?23、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24、热污染的危害有哪些?25、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26、太阳能利用系统对环境的影响?27、太阳能的间接利用方式?28、水体的含义?29、污水的水质指标有哪些?30、什么叫水体污染?31、什么是海洋污染?32、海洋污染的特点?33、如何控制海洋的油污染?34、什么是大气污染?35、酸雨的危害有哪些?36、什么是噪声?37、什么是噪声级?38、噪声的危害有哪些?39、就城市噪声而言,其来源大致有哪些?40、微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哪些?41、简答固体废物的定义。
42、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有哪些?43、清洁生产的定义?44、实现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45、固体废物的一般处理技术有哪些?46、土壤的组成包括哪些?47、土壤的功能有哪些?48、什么是土壤污染?49、主要的土壤污染物有哪些?四、计算题1、在车间内测量某机器的噪声,同时还有其他机器在运转,当被测机器运转时测得声压级为80分贝,停止运转时背景噪声为72分贝,求被测机器的声压级是多少?2、在一段时间内在某场所测得几个环境噪声A声级数值为60、63、58、57、59,试用等效连续A 声级表示该场所的环境噪声是多少?3、在一段时间内在某场所测得几个环境噪声A声级数值为67、65、60、57、59,试用等效连续A 声级表示该场所的环境噪声是多少?4、某车间内放有两台机器,他们的额定声压级分别为85分贝和90分贝,加入车间内无其他的噪声源,试问两台机器同时使用时此地的噪声级为多少分贝?五、论述题1、谈一谈,你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的认识。
2、试举例说明,为什么利用生态学原理或规律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时,其核心思想是整体观点。
3、试举例说明,水力发电的利与弊。
部分参考答案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1、说明γ,γd的含义,并用二者的大小对比判别大气层的稳定程度。
答:γ和γd是两个不同的概念;γd表示的是干空气块或未发生水气相变的湿空气块上升或下降100m 时,温度下降或升高的数值。
该值近似为常数0.98⏹γ则表示高度变化100m时,气温变化的数值,所以γ又称气温垂直分布变化率⏹γ和γd是两个不同的概念;γd表示的是干空气块或未发生水气相变的湿空气块上升或下降100m时,温度下降或升高的数值。
该值近似为常数0.98⏹γ则表示高度变化100m时,气温变化的数值,所以γ又称气温垂直分布变化率。
γ< γd 层结稳定;γ=γd 层结为中性;γ> γd 层结不稳定2、世界人口增长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我国人口目前处于什么增长阶段?答:世界人口经历了,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工业革命以前;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工业革命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
目前,我国人口处于人口发展的下降期,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
3、简述生态学具有哪些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指导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有何意义?答:生态学具有如下规律: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
生态学的规律对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的意义,可以从任意一条进行讲述。
4、举例说明什么是一次污染物?什么是二次污染物?答:所谓的一次污染物是指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二次污染物时只有一次污染物与一次污染物之间或者一次污染物与大气的原有成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新的污染物质,如过氧乙酰硝酸酯、硫酸烟雾等。
5、举例说明什么是统计噪声级?答:统计噪声级是指测量中每隔一定时间读取一声级分贝值。
可在一定时间内读取一定量的分贝值,将其从大到小排列,第10%的那个分贝值L10为峰值;第50%的那个分贝值为中值,第90%的那个分贝值L90为本底值。
——常用来统计交通噪声。
如:对某一交通路段进行噪声测定,每个5分钟测定一个噪声值,共取得100个数据,将这100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第10个数据为72.3dBA,第50个数据为60.0dBA,第90个数据为52.3dBA,那么该路段的统计噪声级可以表示如下:L10=72.3dBA L50=60.0dBA L90=52.3dBA6、环境法作用是什么?答:(1)对环境管理机构的体制和权限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2)各种有效的环境政策和措施应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3)确定各种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和违法责任。
7、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是什么?答:(1)广泛开展教育,使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逐级落实人口计划指标,奖罚分明;(3)积极发展医疗、保险、养老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事业;(4)实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8、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是什么?答:(1)排放标准应尽量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2)同时考虑技术经济的合理可行性;(3)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应考虑区域的差异性。
9、试述产生“臭氧空洞”的原因和其危害?答:氟利昂物质破坏臭氧层的元凶。
氟利昂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入大气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
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造成臭氧分子的减少,从而导致臭氧空洞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