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

它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俗称官制)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

科举是一种历史现象,它能在历史上产生、发展,直至消亡,有它深刻的历史原因。

尽管它本身存在很多弊端,并且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腐败现象,但不能不承认,它也为封建国家发现和选拔了不少人才,其中有相当多的人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不拘资历、以才取人这一点上,科举也有它的可取之处。

一、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
春秋战国以前,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官吏的选拔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统关系,子孙世代做官,国君不能随意任免,选士做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

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士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到管仲为相的齐桓公时代,已形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士位居第一。

各国为了政治和军事上的竞争,纷纷招贤纳土,就像燕昭王筑黄金台广招贤才那样;贵族和士大夫们为了提髙自己的威望,也纷纷开门养士,就像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那样,有的多达千人,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人才。

因此,这时实行的选士制度是“客卿制”,即将相重臣往往从下层军士或平民中选拔,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能够解决君主或其他统治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就可以登上政治舞台一展才干。

由秦及汉,进入封建集权时代,统治阶级需要大批为它效命的人才,所以到汉代,扩大了选拔的范围。

其基本办法有两种:一是察举,二是征辟。

所谓“察举”,就是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髙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髙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的属吏和地方学校的学生;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秀才”(才能优秀者)、“孝廉”(孝敬廉洁者)、“明经”(通晓经义者)。

对被举荐的人员,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方法是由皇帝提出政治或经义方面的问题,称为“策问、然后把这些问题按难易程度分为甲、乙等科,由被举荐者抽选答对,称为“射策”或“对策”。

朝廷根据他们的成绩分配官职。

所谓“征辟”,就是由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来做官。

“征”,是由皇帝聘请;“辟”,是由官府来聘请。

如扬雄以文才闻名当世,汉成帝就直接召用他为“郎中”;科学家张衡,最初被汉安帝征用为“郎中”,以后即升为“太史令”。

但是汉代的这些制度,很快就暴露出它的弊端。

首先是被选的范围有限,都为官僚和富豪子弟;其次是以财产为入选标准,因此所选人才未必都是贤才,以财富钻营者大有人在。

东汉初年,街头出现了这样的歌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曹操或许看到了这种弊端,所以他提倡“唯才是举”,并直接颁布了“求贤令”。

到魏文帝曹丕当政,采用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将被选者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由朝廷任命的“中正官”通过品评,然后按等录用。

那些由朝廷任命的中正官对被选者并不真正了解,因此很难做到公正。

到了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豪门显贵把持了中正的任命权,有许多中正甚至直接由他们担任,选取标准以门第为重,于是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选士制度沦为门阀制度的
组织保证。

到南北朝时,豪门士族的子弟只凭自己的显贵门第,就可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

由于这些官员的无能和政治的腐败,九品中正制受到来自庶族地主阶级的冲击,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下令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各州被举荐的人必须经过考试,才能被录用,从而拉开了科举制的序幕。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停废,终结了一千两百多年尊崇科举的历史。

二、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又在诸多科目中设“进士科”,以考试策问取人。

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科举制的实施,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历史性变革。

因为它彻底破除了魏晋以来以门阀高下作为取人标准的腐朽制度,打破了由豪门士族把持国家政权的政治格局,为广大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进身的机会,并由此壮大了中小地主阶级的政治力量,成为此后千余年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唐代继承、发展和完善了隋代开始的科举制。

因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举士,故称“科举”。

唐代的考试方式主要分作两类:一是常科,二是制科。

“常科”就是每年举行的考试,设立的科目不下几十种,常见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史科等,但以应考明经、进士两科的人数最多,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相对而言,进士科又更难。

明经科得第的,每年有一、二百人,进士科得第的,有时只有几人,有时十多人,有时二十多人,最多也不过三、四十人。

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唐众科之中,进士科的考试最受尊崇,“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进士的仕途较快,唐朝的宰相大都由进士出身。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主持,由吏部考工员外郎(约同于今司、局长)任主考,后因考工员外郎位卑望轻,唐玄宗时改由礼部侍郎(约同今副部长)主持,因此也叫“礼部试”。

考试地点在京城长安,中唐以后有时也分别在长安、洛阳两都举行。

考试时间在每年春季。

考试的内容和录取标准,各科并不相同。

考试合格被录取称为“及第”、“擢第”、“登第”、“登科”,考不上就叫“落第”。

进士及第就叫“进士第”,第一名叫“状元”或“状头”;新科进士互称“同年”,他们都是主考官的“门生”。

及第以前,他们的身份都是平民,称为“白衣”或“布衣”;及第以后,就算有了出身,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的选试,才能授予官职。

当然,考中进士以后巳经都了不起了。

首先,新进士都要到杏园去举行宴会,由两名年少英俊的进士去采集名花点缀盛宴,称为“探花使”,宴会则称为“探花宴”。

所以诗人孟郊在中举后写诗道:“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而后还要到长安城南的曲江亭聚会庆贺,称为“曲江会”。

进士们曲江大会,有时皇帝还登紫云楼垂帘观看。

达官贵人们也往往在这一天挑选女婿。

以致曲江一带车马填塞,热闹非常。

随后进士们到慈恩寺塔(即今大雁塔)下题名,称为“题名会”或“雁塔题名”,以求流芳后世。

如白居易于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考中进士,同榜进士17人,白居易年龄最小,29岁,因此作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唐代统治者通过科举特别是进士科这条渠道,网络了不少治世之才,更拴住了千千万万知识分子的心。

《唐摭言》卷一曾说唐太宗曾经悄悄来到皇宫最外边的端门,见新中第的进士鱼贯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中指射程,比喻牢笼、圈套。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英雄都掌握在我的手中了,真是一语中的!
至于“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立的科目,也叫“特科”,其内容也相当庞杂,是朝廷特选人才的一种办法。

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如进士科。

唐代张瓌兄弟八人,七人进士出身,一人制科出身。

集会时,进士科出身的不让制科出身的和他们坐在一起,并且叫他“杂色”。

兄弟间尚且如此,外人可想而知,所以《封氏闻见记》说:“制科出身,名望虽高,犹居进士之下。

”这是不错的。

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

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

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

二是礼部的考试,主考官直接由皇帝任命,而不是按例由礼部侍郎担任。

这等于是加强了皇帝对科举考试的控制,使其人才的选拔更能符合最髙统治者的心愿;
三是由宋太祖建立了殿试制度,对那些考中进士的人进行最髙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并决定录取的名次。

这就在实际上打破了唐代以来主考官与众多门生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被录取的人只对皇帝本人感恩戴德。

到宋太宗时,把殿试录取的进士按三等发榜,称为“三甲”:第一甲由皇帝赐以“及第”名义,第二甲賜以“出身”名义,第三甲賜以“同出身”名义,三甲都可直接授官,有的还能很快得到高官。

殿试以后,皇帝于琼林苑赐宴,称为“琼林宴”。

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二、三名称“榜眼”,一、
二、三名都可以称“状元”。

南宋以后,专以第一名为状元,
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其后历代成为定制。

三、明清时代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的完备阶段在明清两代,而流弊之盛也在明清
两代。

两代制度基本相同,只是清代在录取时分为满汉两榜,
满汉考生的内容也有所区别。

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
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录取,考试内容以八股为主,
每级考试都严密而繁琐。

会试以后,还要经过朝考才能分配
官职。

明清院试实际上要经过三次考试,即县试、府试、院试,
合称“童生试”。

参加考试的人,不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
“童生”,这三次考试及格以后,就叫“生员”,也叫“诸生”、
“庠生”,俗称“秀才”。

有了秀才的资格,才能参加更髙一
级的考试。

明清乡试是一省范围内的考试,参加者必须是秀才,考生及格就称为“举人”。

主考官为朝廷任命的朝官,地位髙于学政,但要回避原籍省份。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每逢子、卯、午、酉年举行,时间在秋八月,故又称“秋闱”,地点在各省城(包括京师)的贡院,贡院的外墙很髙,上植荆棘,故又称“棘闱”。

贡院内分成许多考棚,以《千字文》编为号舍,考生人场,搜查极严。

发榜时正值桂花开放,因而叫作“桂榜”。

乡试及格者都叫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是解送朝廷录用之意。

中举以后,就算正式进入了统治阶级,可以被人们称作“老爷”,既可以参加会试,继续上进;也可以要求担任教职,去做学官,甚至还可以参加大选,候补知县。

《儒林外史》描写的“范进中举”,指的就是乡试。

明清会试是全国范围内的考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即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也就是在丑、辰、未、戌年举行,时间是春三月,因由礼部主持,所以又叫“礼闱”或“春闱”,发榜时正值杏花开放,故称“杏榜”。

主考官由皇帝亲自任命,均由一、二品大员担任,并且必须是进土出身。

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是举人,已经做官与尚未做官的均可。

各省举人参试,由地方政府发给路费。

考试地点在北京贡院,就在今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

会试取中后,通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会试之后接着举行殿试,地点在今故宫保和殿,由皇帝亲自主考,有时只设御座,而由钦命大臣宣读考题,清代一般由亲王担任。

应试者必须是贡士,考中者才是进士。

发榜时采用金榜,因而考中进士又叫“金榜题名”。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一甲賜“进士及第”,二甲賜“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就叫“连中三元”。

大传胪之后,由礼部賜“琼林宴”,到孔庙拜孔子,而后由礼部将进士的名字刻碑立于国子监,称为“进士题名碑”。

殿试之后,还有一次朝考,目的是分配官职。

状元、榜眼、探花不参加朝考,按例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按会试、殿试、朝考三项总成绩分别授“翰林院庶吉士”、各部主事和知县等。

这些按规定举行的考试,称为“正科”,学生三年才有一次机会。

朝廷为了延揽人才,常在皇帝即位或其他国家大典时特别增加一次考试,这叫“恩科”。

金榜
四、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
科举制同其他事物一样,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包含了它的负面作用。

它的弊端,早在唐代已经显露出来。

这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靠其巨大诱惑力引得无数士子孜孜矻矻,只为一登龙门。

所以《唐摭言》作者慨叹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百头。

一语道破天机。

二是使一般读书人养成一种侥幸进取的心理,认为只要一登龙门,便可身价百倍,因而寻章摘句,死记硬背,并不在实际本领上下功夫。

到了明清两代,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取士,其流弊更甚于前代。

八股文形式死板,束缚思想,不能发挥一个人的真正才智。

人们为了应试,不得不学作八股,人的灵气和才思全被湮没了。

三是全国举子甚多,而录取的名额又十分有限,考中实在不易,于是举子们不得不找靠山,行贿赂,通关节,走后门,费尽心机,不择手段。

比较正直一点的人往往屡试不中。

明清以来,科举考试益发腐败,考官和考生试场作弊层出不穷。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l年)辛卯科江南乡试,在南京贡院举行。

正考官为左必番,副考官为赵晋,二人私通关节,贪赃枉法,受扬州盐商的贿赂,发榜时多取盐商子弟,结果江南举子千余人抬着财神爷到孔庙示威,用一副对联嘲讽两位考官“左丘明两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

”并且把“贡院”二字改成“卖完”。

康熙皇帝见事态严重,局势不可收拾,只好砍了赵晋的脑袋,以抚江南举子。

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科举考试舞弊案了。

即使是殿试,皇帝有时也胡乱取士,并不真正按确定的标准。

如永乐皇帝有一次见殿试状元为孙曰恭,认为“曰恭”二字组合为“暴”,于国大不吉利,一笔把他降为探花,另取一名叫邢宽的为状元,据说是“以宽压暴”。

这就近乎荒唐可笑了。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科举制。

如前所说,由于它打破了门阀制度的限制,给更多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与治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国家和民族在缓慢的历史进程中使用了较为广泛的人才;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国家管理高层的正直有才之士,也确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唐代以来的大学问家、书画家、科学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大多是通过进士及第才得以施展抱负的。

诸如刘知己、颜真卿、王维、裴度、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柳公权、李商隐、杜牧、寇准、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父子、包拯、沈括、程颐兄弟、黄庭坚、陆游、李纲、朱熹、陆九渊、王十朋、范成大、文天祥、刘基、解缙、于谦、丘浚、湛若水、王守仁、杨慎、张居正、汤显祖、董其昌、
徐光启、史可法、吴伟业、王士祯、沈德潜、郑板桥、全祖望、纪昀、钱大昕、章学诚、王念孙、阮元、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俞樾,等等。

其中有的如王十朋、文天祥、杨慎等还是头名状元。

可以说明,科举制以考试方法选用了不少比较好的人才。

这应当是事实。

因此笼统地否定科举制是不正确的。

练习
1唐代诗人陈子昂有诗《登幽州台歌》,诗中的幽州台指的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A商代殷纣王建的鹿台 B战国燕昭王筑的黄金台 C金陵凤凰台
2晋代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记录大科学家、数学家张衡“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其中“五经”具体指,“六艺”具体指这一段还的“举”“辟”涉及汉代选拔人才的两种基本办法:一是,二是。

4位期间设“进士科”,以考试策问取人,标志着科举制的真正开始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5唐代“常科”考试以应考明经、进士两科的人数最多,尤以最为人看重。

6唐代笔记小说《隋唐嘉话》载: 唐代宰相薛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不得修国史。

’”他的第一个遗憾是。

7诗人孟郊有一首诗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写的是诗人后的心情。

8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写的是唐代士子考中进士后的惯例。

9南宋以后,专以殿试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第三名为。

10下面是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的唱词,结合唱词谈一下宋代进士考试特点。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来纱帽罩婵娟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
我考状元不为作高官
为了多情李公子
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喜洋洋
就等告假回故乡
见了李公子
我送他一个状元郎
11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为、、、四级录取,考试内容以为主12明清院试考试及格以后,就叫“生员”,俗称“”。

明清乡试是一省范围内的考试,参加者必须是秀才,考生及格就称为“”。

第一名称为“”,明清会试是全国范围内的考试,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是举人,会试取中后,通称“贡士”,第一名叫“”。

13如果一个人在、、中都考取第一名,就叫“连中三元”。

14《儒林外史》描写的“范进中举”,指的是一级考试。

15清代彭元瑞自题联“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与那两级考试有关?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16“金榜题名”指的是考中。

17“名落孙山”现在指的是。

18相传明代解缙参加乡试中了第一名,闻名远近。

一次他游山口渴,向一位老者讨茶渴。

老者问他身份,解缙言语间颇为自傲。

老者以能对上他出的的对子,方能赐茶,想挫挫解缙的傲气。

因以出句: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结果解缙思考良久,没能对出下联。

请你解读上联中“解解解元之渴”。

【古代科举制度】
1B 2C 3《诗》《书》《礼》《易》《春秋》,礼、乐、射、御、书、数,察举制,征辟制 4A 5进士 6不是进士出身7考中进士 8雁塔题诗 9榜眼探花 10簪花琼林宴御街走马 11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12秀才举人会元解元 13乡试会试殿试 14乡试 15会试乡试 16进士 17没考上18第一个“解”读“jiě”音,作动词,“解渴”之“解”;第二个“解”读“xiè”,作名词,为姓;第三个“解”读“jiè”,“解元”就是乡试第一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