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精华版ppt
合集下载
《长相思》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长相思》古诗词三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7aa21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8.png)
22
民族精神传承
爱国情怀
三首《长相思》表达了诗人对故 土、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和忧国忧 民的情怀,这种爱国情怀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1/29
奋斗精神
诗词中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不屈不 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着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勇往直前,为实 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审美追求
诗词中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体现了 中华民族崇尚美、追求美的传统, 对于提高现代人的审美水平和文化 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6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 择一首《长相思》进行讨论。
2024/1/29
引导学生从诗词的意境、情感 、表达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 讨论。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 报讨论结果,分享对所选《长 相思》的理解和感受。
27
分享交流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长相思》中某一句或某一意象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探讨该诗所表现的意象 和营造的意境。
分析该诗所表达的情感 及其内涵。
11
《长相思·其三》内容解析
诗词背景介绍
阐述该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及 主题。
2024/1/29
逐句解析
对该诗的每一句进行详细的解 读和分析。
意象与意境
探讨该诗所表现的意象和营造 的意境。
情感表达
分析该诗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内 涵。
12
04
词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元素,如边塞、故园、风雪等,与中 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易于引发读者的文化认同感和情感共鸣。
艺术审美的享受
诗人运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创造出一种艺术美感,让读者在 欣赏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情感共鸣。
2024/1/29
20
06
民族精神传承
爱国情怀
三首《长相思》表达了诗人对故 土、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和忧国忧 民的情怀,这种爱国情怀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1/29
奋斗精神
诗词中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不屈不 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着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勇往直前,为实 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审美追求
诗词中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体现了 中华民族崇尚美、追求美的传统, 对于提高现代人的审美水平和文化 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6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 择一首《长相思》进行讨论。
2024/1/29
引导学生从诗词的意境、情感 、表达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 讨论。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 报讨论结果,分享对所选《长 相思》的理解和感受。
27
分享交流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长相思》中某一句或某一意象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探讨该诗所表现的意象 和营造的意境。
分析该诗所表达的情感 及其内涵。
11
《长相思·其三》内容解析
诗词背景介绍
阐述该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及 主题。
2024/1/29
逐句解析
对该诗的每一句进行详细的解 读和分析。
意象与意境
探讨该诗所表现的意象和营造 的意境。
情感表达
分析该诗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内 涵。
12
04
词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元素,如边塞、故园、风雪等,与中 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易于引发读者的文化认同感和情感共鸣。
艺术审美的享受
诗人运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创造出一种艺术美感,让读者在 欣赏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情感共鸣。
2024/1/29
20
06
长相思 课件(共20张PPT)
![长相思 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ae1dc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d.png)
【写作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 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 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 相思》及《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 冰雪未消,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 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 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 于是不由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 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
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词人通 过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与细致描写,表达了对故 乡的思念之情。
【纳兰词风】
纳兰性德的老师徐乾学说他的词“清新隽秀, 自然超逸”,况周颐说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 染”(《蕙风词话》),这都指出了纳兰词的一个 鲜明的特征:真——情真景真,意境天成。这首小 令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它以壮观的塞外景象来渲 染柔婉的乡思意绪,情意隽永;以白描手法绘景, 造语朴素,自然真切。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 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
纳兰性德自幼勤于修文习武。18岁中举,22岁 赐进士出身。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 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 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 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
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是清代最著 名的词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 善 骑射,好读书。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 作。也能诗。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课件(共39张PPT).ppt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课件(共39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e0e26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d.png)
路程长达七百多里,途径燕山,七老 图山等几十座险峻山峰;渡过北运河,永 定河等几十条湍急河流,来回一百多天。
沈阳 终点
北京 起点
山海关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夜深千帐灯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李白《长相思.其一》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碎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yú
pàn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gēng
guō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eng韵
声音延长,低沉回旋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chénɡ chénɡ
dēnɡ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g更ēn,ɡ 雪一g更ēn,ɡ 聒碎乡心/梦不ch成én,ɡ 故园/无此sh声ēn。ɡ
诗词歌赋共同织就了中国古典文 学的绝代风华,尤以诗词独领风骚, 艳冠其间。
—— 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
课后作业: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词。 2、用你喜欢的方式演绎这首词。(书法、绘画、课本剧等)
1.对照注音把词读准确。 2.读出诗句的节奏。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yú
pàn
《长相思》完美版 ppt课件
![《长相思》完美版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9d4806e518964bcf847ccf.png)
聒: 声音嘈杂。
故园: 故乡。 此声: 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
词意: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 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 篷里都点起了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意: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 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 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 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同学们想象一下,下面的诗句说 明了怎样的情景?
• 风一更,雪一更
一会刮风,一会下雪,天气非常恶劣。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 成,故园无此声。
1、想象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从哪 些词语看出。
(身在征途,心却在思念故乡。 从“乡心”、“故园”可看出。)
2、“故园无此声”的“此声”指 什么声音?
(征途中的风雪声:风一更, 雪一更。)
山一程
水一程Βιβλιοθήκη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夜深千帐灯 返回
程: 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 即山高水长。
榆关: 山海关。
那畔: 那边,此处指关外。
帐: 军营的帐篷,千帐指军营之多。
更: 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整夜风雪交加。
故园无此声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长
相 思 清
纳 兰 性 德
《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 词人之一。词风清新自然,全无矫揉造作 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列为高等学校 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北宋 以来,一人而已"。
故园: 故乡。 此声: 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
词意: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 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 篷里都点起了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意: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 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 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 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同学们想象一下,下面的诗句说 明了怎样的情景?
• 风一更,雪一更
一会刮风,一会下雪,天气非常恶劣。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 成,故园无此声。
1、想象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从哪 些词语看出。
(身在征途,心却在思念故乡。 从“乡心”、“故园”可看出。)
2、“故园无此声”的“此声”指 什么声音?
(征途中的风雪声:风一更, 雪一更。)
山一程
水一程Βιβλιοθήκη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夜深千帐灯 返回
程: 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 即山高水长。
榆关: 山海关。
那畔: 那边,此处指关外。
帐: 军营的帐篷,千帐指军营之多。
更: 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整夜风雪交加。
故园无此声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长
相 思 清
纳 兰 性 德
《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 词人之一。词风清新自然,全无矫揉造作 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列为高等学校 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北宋 以来,一人而已"。
《长相思》优秀ppt课件
![《长相思》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0623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9.png)
情感表达
《长相思》传递了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启示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关注内心情感。
文学创作
现代作家可以从《长相思》中汲取灵感,学习其 独特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创作水平。
文化自信
《长相思》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启示现代人 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05 《长相思》的实践应用
通过在企业文化中融入《长相思》的思想和价值观,可 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
总结词
促进文化交流
详细描述
《长相思》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可以在企业文化中发 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提升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06 《长相思》的延伸思考
关于诗词创作的思考
诗词创作的灵感来源
灵感是创作的源泉,对于《长相思》的创作,我们可以探讨其灵感 来源,如自然风光、历史事件、个人经历等。
生动形象
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 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富有画面感。
音韵和谐
运用平仄和韵律,使词的 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 上口。
诗词风格
婉约风格
豪放风格
词中表现出细腻、柔美的情感,语言 婉转含蓄,情感深沉。
词中表现出豪放、豁达的情感,语言 奔放有力,情感激昂。
清新风格
用自然景物描绘出清新、优美的画面, 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化创新与传承
《长相思》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融入了时代元素 和个人风格,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传承与现代价值
探讨《长相思》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如何将其中的思想、 情感和智慧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为现代人提供精神滋养 和文化认同。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长相思》传递了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启示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关注内心情感。
文学创作
现代作家可以从《长相思》中汲取灵感,学习其 独特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创作水平。
文化自信
《长相思》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启示现代人 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05 《长相思》的实践应用
通过在企业文化中融入《长相思》的思想和价值观,可 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
总结词
促进文化交流
详细描述
《长相思》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可以在企业文化中发 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提升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06 《长相思》的延伸思考
关于诗词创作的思考
诗词创作的灵感来源
灵感是创作的源泉,对于《长相思》的创作,我们可以探讨其灵感 来源,如自然风光、历史事件、个人经历等。
生动形象
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 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富有画面感。
音韵和谐
运用平仄和韵律,使词的 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 上口。
诗词风格
婉约风格
豪放风格
词中表现出细腻、柔美的情感,语言 婉转含蓄,情感深沉。
词中表现出豪放、豁达的情感,语言 奔放有力,情感激昂。
清新风格
用自然景物描绘出清新、优美的画面, 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化创新与传承
《长相思》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融入了时代元素 和个人风格,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传承与现代价值
探讨《长相思》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如何将其中的思想、 情感和智慧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为现代人提供精神滋养 和文化认同。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版长相思(纳兰性德)完美版ppt课件
![2024版长相思(纳兰性德)完美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666b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d.png)
针对性点评
针对每位学生的朗诵表现,进行具体的点评和建议,帮助学生发 现自身不足并提升朗诵水平。
朗诵技巧指导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朗诵技巧指导和建议,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词朗诵技巧。
鼓励与激励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 动力。
29
06
课堂互动环节:学生提问与讨 论
34
2024/1/28
17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现实意义
Chapter
2024/1/28
18
爱情主题及其普遍性
2024/1/28
相思之情的描绘
作品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 主人公对心爱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 尽期盼。
爱情主题的普遍性
作品所表达的爱情主题具有普遍性, 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让人 们更加珍视和追求真挚的爱情。
2024/1/28
3
纳兰性德生平及成就
•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 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 兰成德。纳兰性德号楞伽山人,清朝初年词人,
•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 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 进士出身。
21
04
纳兰性德其他代表作品简介
Chapter
2024/1/28
22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在官场中遭受排 挤,感到孤独无助,因此 写下此词来表达内心的决的形式,表 达了词人对于友情和爱情 的珍视,以及对于世俗纷 扰的厌恶和决绝。
21古诗词三首 《长相思》 课件 (共16张PPT)
![21古诗词三首 《长相思》 课件 (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2a4384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3.png)
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 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思乡之心
故乡
词意: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的声音啊。
请同学们想象词中景色,再读这首词。读 后思考:作者干什么去了?这首词的主题是什 么呢?
诗人跟随军队去关外了,很想念自己的家人。
二、请你以作者的口吻写一封信。把这 首词的内容呈现给作者的家人。
没有 如愿
醒着离家千里之外,想梦中与家人团聚又被风雪 之声吵醒。这样的情景之下,我们的作者愈发的 了。 思乡
让我们带着这份思乡之情,再次朗读诗歌。
主题概括
词人通过对远赴关外时,一路所 见的细致描写,表达了深深的 思乡之 情。
课堂演练
一、判断对错。
1.纳兰性德是清代诗人。 ( √ ) 2.这首诗中蕴含思乡的思想感情。 ( √ ) 3.这首诗中的“千帐”只有一千只帐篷。( X)
这首词的主题是思乡。
山一水程一艰程难 身向榆关那畔行
终于到了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了,面对着“夜 深千帐灯”,作者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他会想到 什么样的景象呢?
和家人团聚的景象 凄凉
孤寂 想家
雪一风更一更
我们的诗人离家千里之外,只能在梦里 和家人团聚了。但是,他如愿了吗?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字容若。纳兰
明珠长子。清朝词人。清 词三大家之一。 有《纳兰词》《通志堂集》 等流传。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yú
榆关
pàn
那畔
gēng
三更
suì
聒碎
一起解词题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精选推荐《长相思》ppt精美课件公开课(2024)
![精选推荐《长相思》ppt精美课件公开课(2024)](https://img.taocdn.com/s3/m/595db06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c.png)
排比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情 感。
篇章结构安排
总分总结构
先总述主题,然后分述各个方面,最后再总结全文,使文章条理 清晰,重点突出。
情感线索贯穿始终
以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巧妙过渡
运用过渡句或过渡段,将文章各部分紧密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 严谨。
创作灵感来源及启示
象更加立体。
情感变化轨迹剖析
璟与小夭
两人从相识到相知,经历了许多波折和误会,但最终走到 了一起。他们的感情深厚而真挚,是小说中最主要的情感 线索之一。
小夭与相柳
两人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既有仇恨和敌对,也有理解 和感激。相柳对小夭的特殊情感为小说增添了许多悬念和 看点。
璟与相柳
虽然两人是敌对关系,但在某些时刻也展现出了惺惺相惜 之情。他们之间的较量不仅体现了各自的智慧和实力,也 展现了男人之间的友谊和尊重。
意境的营造
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构 思和精湛的语言表达, 营造出一种深邃、悠远 的意境,使读者沉浸其 中,感受美的熏陶。
情感的共鸣
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与读 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产生共鸣,引发读者对 爱情、人生等主题的深 刻思考。
艺术的享受
阅读《长相思》不仅是 一次文学的盛宴,更是 一次艺术的享受,让读 者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 力量和魅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学地位
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 影响力,以及其在当时社 会中的认可度。
主要成就
作者的主要文学成就和代 表作品,包括《长相思》 在内的其他著名词作。
时代背景与文学流派
时代背景
介绍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包括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作品所反映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情 感。
篇章结构安排
总分总结构
先总述主题,然后分述各个方面,最后再总结全文,使文章条理 清晰,重点突出。
情感线索贯穿始终
以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巧妙过渡
运用过渡句或过渡段,将文章各部分紧密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 严谨。
创作灵感来源及启示
象更加立体。
情感变化轨迹剖析
璟与小夭
两人从相识到相知,经历了许多波折和误会,但最终走到 了一起。他们的感情深厚而真挚,是小说中最主要的情感 线索之一。
小夭与相柳
两人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既有仇恨和敌对,也有理解 和感激。相柳对小夭的特殊情感为小说增添了许多悬念和 看点。
璟与相柳
虽然两人是敌对关系,但在某些时刻也展现出了惺惺相惜 之情。他们之间的较量不仅体现了各自的智慧和实力,也 展现了男人之间的友谊和尊重。
意境的营造
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构 思和精湛的语言表达, 营造出一种深邃、悠远 的意境,使读者沉浸其 中,感受美的熏陶。
情感的共鸣
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与读 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产生共鸣,引发读者对 爱情、人生等主题的深 刻思考。
艺术的享受
阅读《长相思》不仅是 一次文学的盛宴,更是 一次艺术的享受,让读 者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 力量和魅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学地位
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 影响力,以及其在当时社 会中的认可度。
主要成就
作者的主要文学成就和代 表作品,包括《长相思》 在内的其他著名词作。
时代背景与文学流派
时代背景
介绍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包括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作品所反映
长相思课件(完美版)(共20张PPT)
![长相思课件(完美版)(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5e7d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a.png)
性
妹成了康熙帝的妃子。他有过如花美眷,可是诗意的
德
生活只有3年,妻子便香销玉殒。再加上上层政治党
争倾轧的污浊内幕,使他憔悴忧伤、哀苦无端。故康
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写作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 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 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 及《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于出 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消, 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 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 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思念 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 《长相思》。
行军十分艰难。
行,夜深千帐灯。乡心梦不
天气非常恶劣
成,故园无此声。
词中的“一”字用得怎样?有什么特点?
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 仗工整,还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 风更加缠绵。
作者“身” 在何方?你从哪里读出 来的?
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骑 马随军奔向山海关,他住在军营的帐篷里。一 身在征途。
作者的“心”又在何方?你是怎么 知晓的?
心系故园
置 身
同学们自由朗读词的上阕,你们的眼前出 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诗 境
我看到了跋山涉水 的画面。
,
缘
我看到了辗转反侧 的画面。
景
明 情
我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
我看到了孤独沉思 的画面。
置 身 诗
2、作者多么希望能在梦中返回故园,但 是帐外风雪交加的呼啸声使他难以入睡, 这小小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了。辗转反侧
一
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
才
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课件(共28张PPT).ppt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课件(共28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1cd57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e.png)
夜深千帐灯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再次默读这首词,你能悟出纳兰性德心中的风景吗?请你试着填一填。
纳兰性德心中的风景在
(哪里),那里有
,
有
,还有
……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卡纸上。
学习活动一:赏别样风景
山一程,水一程
1682年,康熙帝从北京出发前往盛京,祭告先祖, 最终到达吉林省,纳兰作为御前侍卫陪同,一行7万人, 队伍绵延20多里,他们跨越了3个省,往返共80多个日 日夜夜……
学习活动一:赏别样风景
风一更,雪一更
学习活动一:赏别样风景
学习活动一:赏别样风景
山一程,水一程 风一更,雪一更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北平的冬天,风既冷又硬,夹着沙土扑面而来,眼睛被吹闭上了,脑子被
吹糊涂了。人在风中就如同风前的烛光忽灭忽亮,难怪外国人说,一刮风,北平
城就成了个大香炉。
——老舍《北平的冬天》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据说,纳兰性德从二十二岁第一次护卫康熙出塞开始, 直到三十一岁去世,总共出塞十三次,甚至在二十八岁,也 就是写《长相思》这首词不久以后,作为皇帝亲信,出使梭 龙,经历寒苦恶劣的气候,完成了边境的军事考察,时间长 达四个月,为后来康熙平定边境立下大功。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学习拓展活动
课后任务: 纳兰性德短短的一生,有很多时间走在征途,也写在征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再次默读这首词,你能悟出纳兰性德心中的风景吗?请你试着填一填。
纳兰性德心中的风景在
(哪里),那里有
,
有
,还有
……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卡纸上。
学习活动一:赏别样风景
山一程,水一程
1682年,康熙帝从北京出发前往盛京,祭告先祖, 最终到达吉林省,纳兰作为御前侍卫陪同,一行7万人, 队伍绵延20多里,他们跨越了3个省,往返共80多个日 日夜夜……
学习活动一:赏别样风景
风一更,雪一更
学习活动一:赏别样风景
学习活动一:赏别样风景
山一程,水一程 风一更,雪一更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北平的冬天,风既冷又硬,夹着沙土扑面而来,眼睛被吹闭上了,脑子被
吹糊涂了。人在风中就如同风前的烛光忽灭忽亮,难怪外国人说,一刮风,北平
城就成了个大香炉。
——老舍《北平的冬天》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据说,纳兰性德从二十二岁第一次护卫康熙出塞开始, 直到三十一岁去世,总共出塞十三次,甚至在二十八岁,也 就是写《长相思》这首词不久以后,作为皇帝亲信,出使梭 龙,经历寒苦恶劣的气候,完成了边境的军事考察,时间长 达四个月,为后来康熙平定边境立下大功。
学习活动二:悟别样深情
学习拓展活动
课后任务: 纳兰性德短短的一生,有很多时间走在征途,也写在征
长相思_纳兰性德_演示文稿ppt
![长相思_纳兰性德_演示文稿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9bbc680b1c59eef8c7b4c7.png)
《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全文如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词描绘了词人身处关外,思念故乡的深情。词中通过'山一程,水一程'表达了离故乡之远和行军的艰难,'千帐灯'则展现了庞大的行军队伍。而'风一更,雪一更'则进一步加深了行军的困苦和词人对故乡的思念。译文为: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进发,夜晚千余座帐篷点起了灯。风雪交加中,将士们从梦中醒来,思念起温暖的故乡。此外,文档还提供了词中生字词的合作探究,可以得知词人的身在榆关,而心却系着故园。纳兰性德作为清代第一词人,其作品主要描写离别相思之情,而《长相思》正是他在离家远行途中有感而发创作的,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长相思-ppt课件整理.ppt
![长相思-ppt课件整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2e92c9b7360b4c2f3f64b4.png)
【写作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
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
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
日出山海关,《长相思》及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
关时冰雪未消,又离开了京城
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Leabharlann 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
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
由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
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 怀。
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 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 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精品课件.
16
【结构整合】
词人用镜头的方式向我们展现种种景物并蕴含了层层感情: 山水、榆关 —— 不舍 千帐灯 —— 孤独 风雪 —— 失眠 故园 —— 思乡
长 相 清思
()
纳 兰 性 德
.精品课件.
1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清代满族词人。 字容若,后属满洲正黄旗。 其父明珠为清康熙时大学 士。
纳兰性德自幼勤于修文习武。 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康 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 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 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 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 急病去.精品世课件,. 年仅三十一岁。 2
.精品课件.
22
1.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 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
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 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 《浣溪沙》 2. 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 世念。 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 不知年华限。 ——纳兰性德 《 纳兰词》
.精品课件.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课件(共17张PPT).ppt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课件(共17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94275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e.png)
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 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 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 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 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 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知诗意
白天舟车劳顿,夜晚。祭祖队伍安就地扎营休息, 这时候。。。
夜深千帐灯。
上阕意思: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的心态。
知诗意
故园无此声。
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 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 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结尾这一句直截地表 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下阕意思: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 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
读诗文
听示范朗读,画出节奏。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 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再读诗文
1.自由读诗歌,要求: 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 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 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 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段,下阕是该词的第二 上 段。又称上片和下片, 阕 “阙”此时等同于“片”
或“联”。阕,该字主
要字义是停止的意思, 下 如终了。在课文中用 阕 “两个空格”隔开。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知诗人
知诗意
白天舟车劳顿,夜晚。祭祖队伍安就地扎营休息, 这时候。。。
夜深千帐灯。
上阕意思: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的心态。
知诗意
故园无此声。
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 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 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结尾这一句直截地表 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下阕意思: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 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
读诗文
听示范朗读,画出节奏。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 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再读诗文
1.自由读诗歌,要求: 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 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 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 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段,下阕是该词的第二 上 段。又称上片和下片, 阕 “阙”此时等同于“片”
或“联”。阕,该字主
要字义是停止的意思, 下 如终了。在课文中用 阕 “两个空格”隔开。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知诗人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长相思课件(17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长相思课件(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1de90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8.png)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看谁说 的最好。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 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 灯。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 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故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作者在词中描画了哪些景物?
山水、山海关、风雪、 千帐灯、故园。
《枫桥夜泊》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 想感情。
《长相思》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寻思念,也 反应了词人期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读一读,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 写,想象诗句描画的景象。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两句诗中的照是静态的,清泉流是动态的。 前一句描画了一幅松林图,后一句描画了一幅清 泉流动图。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 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
复使用,突出了将士们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巨。。
风一更,雪一更,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
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 更,整夜风雪交加。
园无此声。
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
雪声。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 园无此声。
诗意: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 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故乡没有这样 的声音啊。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结尾这一句直接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爱恋 之意。
采用了映衬的写法,用帐外的寒冷来映衬故乡的 温暖,写出了战士们身处寒风暴雪之中,听到帐外的 凛冽寒风,而产生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长相思 词牌名。
清·纳兰性德
长相思精华版ppt
![长相思精华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52d90ed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f.png)
• 一程的重复出现,见出跋山涉水旅途的漫 长,同时渐行渐远意味着离家乡也越来越 远。空间的转换突出了行程中的动感。
• 一更的重复出现,见出风雪肆虐。长夜不 绝,关外风雪来势猛烈。时间的流动,展 现出长夜漫漫无休无止的绵长感。
• 上阕写山水行程。说“身”,诉诸视觉, 在空间上展开。一路跋山涉水,鞍马劳顿, 目的地只在榆关那边。清寒的时节,苍凉 的去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 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如此壮丽之景, 只从词人“夜深千帐灯”几字中,我们便 可体会无二。
板书
山水
身
(视觉 空间)
风雪
心
(听觉 时间)
灯 故园
夜 深
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千
帐
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声吵得 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家乡没有这 种声音。
下阕承接“夜深千帐灯”,继续写“夜”。 夜深了,诗人还是睡不着,风雪交加,一更 接一更。在急风飞雪的出塞路上,帐外长久 的风雪声,勾起的是对“故园”无尽的思念, 对家中的温暖的无尽的思念。
• 《长相思》则是清代的纳兰性德征旅途 中而作的 他遇到了风雪,辗转难眠。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 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 平韵。
• ①程:道程,路程。
• ②榆关:即山海关,古名榆关,明代改今 名。
• ③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 ④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 ⑤更:gēng,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
【拓展延伸】
09.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1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 一更的重复出现,见出风雪肆虐。长夜不 绝,关外风雪来势猛烈。时间的流动,展 现出长夜漫漫无休无止的绵长感。
• 上阕写山水行程。说“身”,诉诸视觉, 在空间上展开。一路跋山涉水,鞍马劳顿, 目的地只在榆关那边。清寒的时节,苍凉 的去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 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如此壮丽之景, 只从词人“夜深千帐灯”几字中,我们便 可体会无二。
板书
山水
身
(视觉 空间)
风雪
心
(听觉 时间)
灯 故园
夜 深
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千
帐
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声吵得 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家乡没有这 种声音。
下阕承接“夜深千帐灯”,继续写“夜”。 夜深了,诗人还是睡不着,风雪交加,一更 接一更。在急风飞雪的出塞路上,帐外长久 的风雪声,勾起的是对“故园”无尽的思念, 对家中的温暖的无尽的思念。
• 《长相思》则是清代的纳兰性德征旅途 中而作的 他遇到了风雪,辗转难眠。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 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 平韵。
• ①程:道程,路程。
• ②榆关:即山海关,古名榆关,明代改今 名。
• ③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 ④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 ⑤更:gēng,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
【拓展延伸】
09.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1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㈡
• 4《长相思》以具体时空推移过程,及视 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对称美 ①上一阕,山水相迭,一程接一程,主要 是写空间上的延续;下一阕,风雪交 加,一 更接一更,主要是写时间上的延续 ②上一阕,强调‚身‛,行程之中身好累。 ‚‘身’向榆关那畔行‛,下一阕,强调 ‚心‛,难眠之时心好苦 ,在思念故园,身心 对仗,‚身在曹营心在汉‛,身向榆关心却在 故园。
水 一 程 身 向 榆 关 那 畔 行 夜 深 千 帐 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声 吵得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家乡没 有这种声音。
下阕承接“夜深千帐灯”,继续写 “夜”。夜深了,诗人还是睡不着,风雪交 加,一更接一更。在急风飞雪的出塞路上, 帐外长久的风雪声,勾起的是对“故园”无 尽的思念,对家中的温暖的无尽的思念。
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 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 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 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 2.作者的“心”又在哪里?
心系故园
鉴赏㈠
• 1.写景叙事,作者通过描写他随君巡时的所见、 所闻及所感,将叙事写景完美融合,表达出表达 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 2《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 佳作 • 3.字 ①、‚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 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 风更加缠绵。 ②、‚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 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 心系故园。
鉴赏(四)
•
6.互文:即互文见义,是指在有意思相对 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 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 辞手法。互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上文里 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 已经出现的词。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它的翻 译如下: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 悲,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 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 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 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 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 灯”……差近之。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 缠绵悱恻, 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 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返回目录
风 一 更
“风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风 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这是以哀景衬 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 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 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不息 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 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
雪 一 更 聒 碎 乡 心 梦 不 成 故 园 无 此 声
聒 碎 乡 心 梦 不 成 异 家故 地 庭园 他衬的 乡 托 温无 的 暖 此 冷 声
身 向 山榆 风 海 雪 关关 感之 雪 慨夜 那 一 万 千思 更 畔 乡 行 之 情 皇 夜 帝 深 远 征 千 的 浩 帐 荡 灯
风 一 更
对仗
山 一 程
俗 语 如 那 厮 那 处
水 一 程
一 路 既走 感过 慨的 又风 峰景 回 路 转
长 相 思
清 纳兰性德
长 相 思
纳兰性德
作者简介
•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初著 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 家”。 ,康熙十二年进士。大学士明珠长子。 • 他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 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 写景逼真传神。 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为“满清第 一填词真人”。 •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侧帽》、《 饮水》集,后多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 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
一、教 学 目 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写作背景
• 这首《长相思》是纳兰性德随康熙皇 帝到东北祭祖时路上写的。当时皇帝出行 还要野营,仍保持满族传统。一个身居京 城贵族之家的青年对这种天寒地冻风雪交 加的野营生活,既不习惯,又觉新鲜,词 中写出了他的真切感受,并表达了从军出 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 《长相思》则是清代的纳兰性德征旅途 中而作的 他遇到了风雪,辗转难眠。
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 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 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 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 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 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
一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的惆怅男子,
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成容若君度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 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 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 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靡谢尽。 ——徐志摩
板书
山
(视觉
水
空间)
身
灯
风
(听觉
雪
时间)
心
故园
风 一 更 雪 一 更
聒 碎 乡 心 梦 不 成 故, 尽显非凡,作者用山,水,千帐灯, 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 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 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没 有一般边塞诗的大气、沉痛、悲凉、 雄壮,而是风格婉约,笔调缠绵,少 了抑扬顿挫的沉雄,多了小女儿的缠 绵情态。
山 一 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点出了作者的行程和路途的遥远,一个“那” 字,表现出作者远离家乡马不停蹄地向关外 行走时,对家乡的依恋与渴望,离愁别绪随 着远行的脚步渐渐浮现。 “夜深千帐灯”, 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 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 它所描绘的是夜晚深黛色的夜幕下,千帐竞 立,万灯闪烁,这是何等的雄壮与豪迈。然而辽 阔的灯光与思乡之情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又在雄 壮与豪迈中多了几丝雅致与缠绵,清冷与寂寞。
• 【翻译】: • 一路上跋山涉水,向榆关那边行进。夜 深宿营,只见无数行帐中都亮着灯火。 •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声吵得我乡心碎 乱,乡梦难圆。家乡没有这种声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一路上爬山涉水,向榆关那 边行进。夜深宿营,只见无数行帐中 都亮着灯火。
上阕写山水行程。一路爬山涉水,鞍 马劳顿,目的地只在榆关那边。清寒的时 节,苍凉的去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 帐,望去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
风 一 更 雪 一 更 聒 碎 乡 心 梦 不 成 故 园 无 此 声
“聒碎乡心梦不成”呼应上片的“夜深千 帐灯”一句,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寝的原因。 这一“聒”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 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 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 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 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
【拓展延伸】
09.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1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长 相 思
词 牌 名
【拓展延伸】
关于思乡的诗词: 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02.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03. 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0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05.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0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0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0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 下阕承接“夜深千帐灯”,继续写“夜”, 过渡自然。写出了深夜不寐时的思乡之情, 说“心”,诉诸听觉,在时间上展开。词 人身为侍卫之职,一生多鞍马劳役。急风 飞雪的出塞路上,帐外长久的风雪声,勾 起的是对“故园”无尽的思念,对家中的 温暖的无尽的思念。
1.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的?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 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 平韵。
• ①程:道程,路程。 • ②榆关:即山海关,古名榆关,明代改今 名。 • ③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 ④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 ⑤更:gēng,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 两小时。 • ⑥聒:guō,嘈杂搅人。 • ⑦故园:谓京师。 • ⑧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水 一 程 身 向 榆 关 那 畔 行 夜 深 千 帐 灯
山 一 程
“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 惜别情; “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 “夜深千帐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 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 总体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 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鉴赏㈢
•
5. 综合应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 一阕,无论是山水还是灯火,都重在写所 见,写视觉;下一阕,无论是风还是雪, 都重在写所闻,写听觉。 6.真切,缠绵而不颓废。“山一程,水 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 手拈来不限雕琢,最易引起天涯羁旅的共 鸣,“夜深千帐灯”宏伟壮观,柔情之中 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 山、水、风、雪,均为实写,不着一字修 饰。 • 一程的重复出现,见出跋山涉水旅途的漫 长,同时渐行渐远意味着离家乡也越来越 远。空间的转换突出了行程中的动感。 • 一更的重复出现,见出风雪肆虐。长夜不 绝,关外风雪来势猛烈。时间的流动,展 现出长夜漫漫无休无止的绵长感。
• 上阕写山水行程。说“身”,诉诸视觉, 在空间上展开。一路跋山涉水,鞍马劳顿, 目的地只在榆关那边。清寒的时节,苍凉 的去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 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如此壮丽之景, 只从词人“夜深千帐灯”几字中,我们便 可体会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