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织物组织与应用2.pptx

合集下载

【组织设计】第三章织物组织与应用2

【组织设计】第三章织物组织与应用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j
Kj
上机:经锯齿斜纹采用照图穿法; 纬锯齿斜纹采用顺穿法
使用范围:床单、服装、装饰用织物。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九、芦席斜纹
芦席斜纹(entwining twills):由一部 分右斜和一部分左斜组合而成,具有芦席编织外 观,故称芦席斜纹。
在毛织物中用于各类花呢和女线呢织物。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十、螺旋斜纹(捻斜纹)
螺旋斜纹是以起点不同的两个相同的斜纹组织或 两个不同的斜纹组织为基础组织,将两个组织的纱线 (经纱或纬纱)按1:1顺次穿插排列而成的组织称为 螺旋斜纹组织。
选择两个基础组织的原则: 必须使组成的新组织的各个相邻的经(或纬) 纱的经纬组织点大部分相反。
的两倍 Rw=两个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十一飞断斜纹
嘉兴学院 Jiaxing University
教学内容: 织物结构与设计
授课对象: 纺织111、2 教 师: 徐老师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八)锯齿形斜纹
锯齿形斜纹(zigzag twills)与山形斜纹的不同之处在于斜纹的转 折点(山峰)不在同一水平线(垂直线)上,从而使各个山峰高低 (左右)不平,形成锯齿状,故称为锯齿形斜纹。在方格纸上,每一 格顶高(低)于前一齿顶的方格数称为锯齿飞数。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1)
(2)
(3)
组织图的绘作
(4)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

2.结构特点: • 正、反面线圈纵行不在同一平面上。正 、反面线圈纵行间的沉降弧从前至后或从 后至前,产生较大的弯曲和扭转,由于纱 线的弹性,纱线力图伸直,使相邻的正反 面线圈纵行相互靠近,彼此潜隐半个纵行 。


3.表示方法 用数字代表其正反面线圈纵行数的组合
• 1+1
•2+2
•3+3

1.罗纹组织的特性

•其中原组织和变化组织合称为基本组织; •纬编基本组织分为: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 双反面组织和双罗纹组织。 •花色组织:提花组织、集圈组织、纱罗组织、 波纹组织、添纱组织、毛圈组织、 •衬垫组织。

纬平针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纬平针组织的结构 (plain stitch, jersey stitch)
脱散性:顺编织和逆编织方向均可脱散 纵、横向有较好的延伸性
2.用途:
内衣、袜品、毛衫 等




3.多三角机的编织工艺
机器特征(单针筒舌针圆纬机); 筒径—762-965mm(30英寸-38英寸); 路数—3-4路/英寸筒径,90-120路; 针道数——1-4 ,较多为4 。
产品种类——平针、彩横条、集圈、 衬垫、毛圈等;


二、提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1.特性: 1)由于浮线的存在,织物延伸性小。 2)脱散性小,织物厚,平方米克重大。 3)生产效率低。 2.用途 1)服装用布 2)装饰用和其他产业用

•三、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
生产设备:具有选针功能的针织机 选针机构的分类: 1.直接式选针 ——通过选针机件(三角、钢米)直接作用于针

2.常见组织:
(1)只在织物的一面形成集圈,两个横列完 成一个循环称之为半畦编组织。

织物组织与结构培训教材(PPT270页)

织物组织与结构培训教材(PPT270页)

5.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经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经纱 数,用Rj表示;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纬纱根数称为 组织循环纬纱数,用Rw表示。 6.在一个组织循环中,当其经组织点数等于纬组织点数时 称为同面组织,当其经组织点数多于纬组织点数时称为经 面组织,当其纬组织点数多于经组织点数里称为纬面组织。 组织循环有大小之别,其大小取决于组织循环纱线数的多
第六章 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一节 表、里接结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二节 表、里换层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七章 起毛起绒组织 第一节 纬起绒组织 第二节 毛巾组织
第八章 织物分析
第一章 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一节 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
一、织物组织的概念
1.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做织 物组织。 2.在经纬纱相交处,即为组织点(浮点)。 3.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称经组织点(或经浮点);凡纬组 织点浮在经纱上,称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4.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 组织循环(或完全组织)。
穿综的原则是: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 页综片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 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穿综图至少画出其 不一个穿综循环。
现将常用的穿综方法分述于下。 1、顺穿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根经纱逐一地顺次穿在 每一页综片上,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Rj)等于所需的 综片页数(Z)。此种方法的穿综循环经纱数(r)也与Rj、 Z相等,即Rj=Z=r。
第二节 织物的上机图
1.上机图是表示织上机织造工艺条件是图解。生产,仿造 或创新织物时均需绘制与编制上机图。
2.上机图是由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 排列成一定的位置而组成。上机图中各组成部分排列的位 置,随各个工厂的习惯不同而有所差异。

织物组织结构WovenFabricStructures.pptx

织物组织结构WovenFabricStructures.pptx

3. 组织点(浮点) :经纬纱线相交处
• 经组织点:经纱浮于纬纱之上的组织点。 • 纬组织点:纬纱浮于经纱之上的组织点。
4. 组织循环(完全组织):
• 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 组织循环
• Rj: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经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 经纱数。
• Rw: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纬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 纬纱数
– 照图穿法
• 应用场合:织物的组织循环大或组织比较复杂,但织物中 有部分经纱的浮沉规律相同。此法在小花纹织物中广泛采 用。
• 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页中,可以减少使用 综页的数目,又可称为省综穿法。
• r =Rj>Z。
– 山形穿法(人字穿法、对称穿法)
• 应用场合:组织循环大且对称的组织。
第三章、三原组织及其织物
一.原组织
1. 原组织的特征(构成条件):
穿筘的原则:
– 每筘穿入数的多少应根据织物的经纱密度、特 数及织物组织和布面风格而定。
常用织物:平布-2入;府绸-4入;Rj=4斜纹-4入
– 每筘穿入数应尽可能等于其组织循环经纱数或 是它的约数或倍数。
– 边纱的穿入要增加,以保证后续加工之需。
– 不同规格织物依靠筘号和每筘经纱穿入数来控 制经密和幅宽。
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经、纬)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 织机上根据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
经纱:织物内与布边平行,纵向排列的纱线
纬纱:织物内与布边垂直,横向排列的纱线
织造过程:开口、引纬、打纬、送经、卷取
三.织物组织的基本知识
1. 织物组织:
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
2. 织物结构:
根据纬纱的不同屈曲而形成的不同空间状态。

常见的机织物组织课件

常见的机织物组织课件

斜纹组织的织造原理
要点一
总结词
斜纹组织的织造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织机的织造参数,如 梭子投射角度、经纬纱张力等,来减少经纬纱的交织次数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织造斜纹组织时,需要调整织机的织造参数。其中,梭 子投射角度是关键参数之一,它决定了梭子在垂直方向上 的位置,进而影响经纬纱的交织程度。通过调整梭子投射 角度,可以使得经纬纱在交织过程中形成斜向的纹路。此 外,经纬纱张力也是影响斜纹组织的重要因素,适当的张 力可以使得经纬纱更好地贴合在一起,形成更加清晰的斜 纹效果。
性。
双层组织的织造原理
总结词
双层组织的织造原理包括两个独立的织口和交织点, 通过控制两个织口的运动和交织点的位置来实现双层 组织的织造。
详细描述
在织造双层组织时,需要设置两个独立的织口,分别 控制上下两层纱线的交织。同时,需要精确控制两个 织口的运动和交织点的位置,以确保上下两层纱线能物组织的分类
根据交织规律
可分为简单组织、复杂组织和联合组织。
根据纱线在组织中的交织形态
可分为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
织物组织的功能与特点
功能
织物组织决定了机织物的外观、质地 、性能和用途。
特点
不同的织物组织具有不同的交织规律 和形态,从而产生不同的外观和性能 特点。
02
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03
斜纹组织
斜纹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斜纹组织是一种机织物组织,其特点是经纬纱交织次数减少,形成明显的倾斜纹路。
详细描述
斜纹组织是由经纬纱交织而成,但与平纹组织不同,其交织次数较少,使得经纬纱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织物更加柔软、舒适。斜纹组织的纹路呈明显的倾斜状,与平纹组织的交叉纹路不同,给人以动态 、活泼的感觉。

第三章织物组织与应用2PPT课件

第三章织物组织与应用2PPT课件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图3-21 阴影斜纹组织图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图3-21 阴影斜纹组织图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图3-21 阴影斜纹组织图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十二、夹花斜纹
夹花斜纹是在斜纹组织中配以方平、重平或其他小花 纹组织,使织物外观活泼、优美、增加花色品种。
三、 缎纹变化组织 构成:采用增加经(或纬)组织点、变化组织点飞数或延
3
该类加强缎纹用于刮绒织物,因增加了经组织点可防 止纬纱的移动,同时增加了织物的强力。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11 纬面缎纹,在其单独组织 7 点的右上方添加三个经组 织点而构成。
采用此种组织再配以较大的经 密,就可以获得正面呈现斜纹而 背面呈现经面缎纹的外观效应, 故称其为缎背华达呢。该类织物 多用于纯毛或仿毛的服装织物。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二、斜纹变化组织 (twill derivatives )
图3-20 芦席斜纹组织图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上机及应用:
上机:织制芦席织物时,穿综采用顺穿法或照图穿法。 应用:在棉织物和化纤织物中用于女线呢、仿毛花呢等,
(2)在方格纸上画出组织图的范围及每个锯齿的范围。并按照锯 齿飞数画出每个锯齿第一根经纱的起始组织点,如图3-18中符号所 示。 (3)在已确定的组织循环范围内,从第一根到Kj根经纱按顺序填 绘基础组织。从第(Kj+1)根经纱开始,按与基础组织相反的方 向填绘斜纹线组织点,直至一个锯齿画完。 (4)按照同样方法绘作其他各锯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服装用织物结构

服装用织物结构

(2)罗纹组织:由正面线圈纵行与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的组合规律配置而成 用数字来表示正、反面线圈纵行的配置情况 罗纹组织中的—个最小循环单元称为—个完全组织 1+1 2+2 5+3
¾织物不卷边,横向具有极高的延伸性和弹性,密度越大,弹性越好。 ¾织物沿逆编结方向脱散,而不沿顺编结方向脱散。 ¾织物表面有各种宽窄不同的纵条外观,织物厚度和蓬松度较大。 ¾用于需要有较强伸展性和弹性的服装,如弹力衫、毛衫、T恤衫、运动 衣裤、领口、袖口、裤口、下摆等处。
纬编针织物
基本组织 经编针织物
纬平针组织 罗纹组织 双反面组织 经平组织
经缎组织
1.线圈 由圈干和沉降弧(延展线)组成。圈干包括圈柱和针编弧 2.线圈横列与纵行 线圈沿横向连接的列称横列,沿纵向串套的行称纵行。 3.圈距与圈高在线圈 横列方向上,两个相邻线圈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称圈距。在线圈纵行方向 上,两个相邻线圈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称圈高。
¾双罗纹针织物厚实、平整、结构稳定 ¾织物挺括且悬垂,抗勾丝和抗起毛起球性都较好 ¾常用于棉毛衫裤、文化衫、T恤衫、运动衣裤、休闲服、童装等。
The End
6.针织物的密度
¾横向密度:线圈横列方向5cm内的线圈纵行数 ¾纵向密度:线圈纵行方向5cm内的线圈横列数 ¾总密度:是25cm2内的线圈数,它等于横密与纵密的乘积
密度较大: 9织物较厚实、强力大、尺寸稳定性较好 9保暖性、抗起毛起球性、抗勾丝性均较好 9柔软度和透气性较差
(二) 针织物组织
1、纬编针织物基本组织及其特性 针织物的组织:针织物线圈行列间互相串套的规律 ①基本组织(又称原组织) ¾平针组织(单面) ¾罗纹组织(双面) ¾双反面组织(双面) ②变化组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组织复合而成的,即在一个基本 组织的相邻线圈纵行之间,配置着另一个或者另几个基本组织,以改变 原来组织的结构与性能。 ¾变化平针(单面) ¾双罗纹组织(双面)

第三章 织物组织

第三章 织物组织

第三章 织物组织第一节 织物组织的概念 一.织物组织的定义及表示方法在织物内的经纬线按一定规律相互浮沉交织,这种相互浮沉交织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当织物组织发生变化时组织外观及内在性质也发生变化。

经纬线交织处称为组织点,经线浮在纬线之上称经组织点或经浮点,纬线浮在经线之上称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排列规律在织物中所需的重复一次所需的丝线根数称一个组织循环或一个完全组织。

构成一个完全组织的经线或纬线根数,称为经线或纬线循环数,用Ri 或Rw 表示织物组织可以用图形表示,这种表示织物的图形称为组织图。

有意匠低表示法和直线表示法两种,常用意匠低表示。

1. 意匠低表示法:即把织物组织描绘在印有小方格的意匠纸上,纸上小方格纵行代表经线,次序自左至右;横行代表纬线,次序自上而下。

在方格内绘有符合者表示经线浮在纬线之上,称为经组织点,常用× ○ 表示。

方格内不绘符号者表示纬线浮于经组织线上,下图中:1为组织图,2为结构图, 3为第一根经线剖面图 ,4为第一根纬线剖面图。

图1 图2 图3 图4 2.直线表示法:以垂直方向的直线代表经线,以水平方向的直线代表纬线,垂直线与水平线相交之处为组织点,经经组织点用符号×在交叉处做标记,纬组织点不做任何标记。

二.织物组织的分类:根据参加交织的经、纬线组数及交织规律作下分类 (一).简单组织:一组纬线与一组经丝交织。

1.原组织:各种组织的基础组织平纹、斜纹、缎纹; 2.变化组织:由尾组织变化而成;3.联合组织:两种或两种以后原组织或变化组织按不同方式联合而成。

(二)复杂组织:多组经、纬线交织而成的组织。

1.重纬组织 ;2. 重经组织 ;3. 双层组织 ;4. 多层组织 ;5. 起绒组织,纱罗组织。

第二节 原组织原组织是各种组织的基础,包括平纹、斜纹、缎纹。

原组织在一个组织循环内,每一根经线或纬线只具有一个组织点,其余都是纬或经组织点。

如果经组织点占优势,称经面组织,否则称纬面组织。

第三章织物组织与应用起绒组织

第三章织物组织与应用起绒组织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织物组织与应用起绒组织
2、纬起绒组织织物的起毛方法: 1)开毛法:利用割绒机将绒坯上的浮长线割断,然后
使绒纬的捻度退尽,使纤维在织物表面形 成耸立的毛绒。 如:灯芯绒织物、纬平绒织物 2)拉绒法:将绒坯覆于回转的拉毛滚筒上,使绒坯与 滚筒作相对运动,而将绒纬中的纤维逐渐 拉出,直至将绒纬拉断为止。 如:拷花大衣呢 3、纬起绒组织织物的分类: 1)灯 芯 绒:毛绒在织物的表面沿经向形成直条; 2)花式灯芯绒:毛绒在织物表面形成各种模纹的花纹; 3)纬 平 绒:均匀的毛绒被覆于整个织物的表面; 4)拷花大衣呢:纤维的毛绒凸起。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织物组织与应用起绒组织
绒纬的浮长为五个经组织点。 绒纬a和b分别与第5根和第6根经纱交织。 其中第5、6根经纱称为压绒经或绒经,绒纬与压绒经 的交织点称为绒根。 割绒时,从第2、3根经纱之间进刀将绒纬割断,经 刷绒整理后,绒毛耸立,成条状沿经向排列于织物表面。 3、灯芯绒织物的分类: 1)按织物外观形成的绒条的宽窄不同分为: a)特细条灯芯绒:在25mm内有20条以上纵向绒条者; b)细条灯芯绒:在25mm内有11条以上纵向绒条者; c)中条灯芯绒:在25mm内有9—11条纵向绒条者; d)粗条灯芯绒:在25mm内有6—8条纵向绒条者; e)阔条灯芯绒:在25mm内有6条以下纵向绒条者。
•1
•2
•1 •平纹
•1 •斜纹和纬重平等组织
• 我们知道:地组织的作用是固结绒毛和承受织物经纬向的外力作
用。采用不同的地组织,可以使织物具有不同的物理指标和手感特征,
同时织物的脱毛程度也不尽相同。
•例如:当选用 •1
•平纹作为地组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
•1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模板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4、绘图步骤:
①确定基础组织, 如
↗,取Sj=2
②计算组织循环纱线数
③画出组织图的范围,并在第一根经纱上按照分式 的规律填绘组织点。
④按照Sj的规律画其它的组织点,完成组织图。
PPT文档演模板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二)缓斜纹组织(reclining twills) Sw﹥1,构成斜纹线的倾斜角度θ<45°。 Rj= 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PPT文档演模板
•图2-14(2)
图2- 14(3)
•花式变化方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4、织物上机: 穿综:与纬重平组织相同——顺穿法或照图穿法 穿筘:一般将两根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分别穿在不 同的筘齿中
5、外观及应用: 织物表面较平整,呈大小不同的方块形纹样。2/2方 平组织应用于精纺花呢(板丝呢)、女式呢、仿麻 呢,各种织物的布边组织。
1、经山形斜纹 构成:以斜纹线方向改变前的第一及第Kj根经纱作 为对称轴,组织点左右对称。
PPT文档演模板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①斜坡长度的概念:Kj为变化方向前的经纱根 数
•②表示方法:
斜纹为基础,Kj=8
PPT文档演模板
•山形斜纹外观模拟图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③组织图画法:
•步骤:例:以
为基础组织,Kj=8 的山形斜纹
•a、 计算组织循环Rj 、 Rw
•b、 标出画图范围和Kj的位置。
•c、 在第一根经纱与第Kj根经纱范围内画基础组织,
• 从第Kj+1根经纱起,以第Kj根经纱为对称轴, 填绘组织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右半部,从第l根斜纹线的顶端向上移动基础组织的连 续组织点数,以此为起点,向下画相反方向的斜纹线。
(5)画其他各条右斜的斜纹线,其长度与第1条斜纹线一样 长,且对前一条斜纹线按基础组织的组织点规律向右下方移动基 础组织连续组织点,使左右斜纹线不连续即可。
(6)同理,描绘其他左斜纹线,其组织点位于前一斜纹线向 右上方移动基础组织连续组织点的距离。芦席斜纹一般用于服装 及床单等织物
在毛织物中用于各类花呢和女线呢织物。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十、螺旋斜纹(捻斜纹)
螺旋斜纹是以起点不同的两个相同的斜纹组织或 两个不同的斜纹组织为基础组织,将两个组织的纱线 (经纱或纬纱)按1:1顺次穿插排列而成的组织称为 螺旋斜纹组织。
选择两个基础组织的原则: 必须使组成的新组织的各个相邻的经(或纬) 纱的经纬组织点大部分相反。
(2)在方格纸上画出组织图的范围及每个锯齿的范围。并按照锯 齿飞数画出每个锯齿第一根经纱的起始组织点,如图3-18中符号所 示。 (3)在已确定的组织循环范围内,从第一根到Kj根经纱按顺序填 绘基础组织。从第(Kj+1)根经纱开始,按与基础组织相反的方 向填绘斜纹线组织点,直至一个锯齿画完。 (4)按照同样方法绘作其他各锯齿。
5)在右半部分,从第一根 斜纹线的顶端向上移动基础 组织的连续浮长线数以此作 为起始点,向相反的方向画 斜纹线。
6)画其他各条右斜纹线, 其长度与第一条斜纹线长度 相同,且对第一条斜纹线向 右下角移动的经纱数为基础 组织的浮长线数。时左、右 斜纹不连续。
7)画其他各条左斜纹线,其组织点的起始点位于第一条 左斜纹 线的右上方,移动的纬纱数为基础组织的浮长 线数。
(1)首先确定基础组织,一般是以双面加强斜纹为基础组织。 (2)计算组织循环纱线数。Rj=Rw=基础组织的循环纱线数×同 一方向的平行斜纹线条数。 (3)把组织循环沿经向分为相等的两部分,然后在左半部从左下 角开始,按基础组织描绘第一条斜纹线。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螺旋
织为基础,将两个组织的纱线(经纱或纬纱)按1:1的 顺序相间排列而成的组织。 选择两个基础组织的原则:
必须使组成的新组织的各个相邻的经(或纬)纱的经 纬组织点大部分相反。
4 3
经螺旋斜纹组织循环纱线数为: Rj=两个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的最小公倍数
每一锯齿内的经纱根数=2Kj-2-S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6 Rj=
6与3的最大公约数
(2Kj-2-3)


13=26 3
Rw=R基=6
4)按锯齿飞数画出每一锯齿的起始点; 5)从左下脚开始,从第1根经纱到第9根经纱,按基础组织 的沉浮规律填绘,第10根经纱开始改变斜纹线的方向,直至 将第一锯齿斜纹的组织点填完为止; 6)按同样的方法填第二、第三锯齿斜纹的组织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Kj
Kj
上机:经锯齿斜纹采用照图穿法; 纬锯齿斜纹采用顺穿法
使用范围:床单、服装、装饰用织物。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九、芦席斜纹
芦席斜纹(entwining twills):由一部 分右斜和一部分左斜组合而成,具有芦席编织外 观,故称芦席斜纹。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1)
(2)
(3)
组织图的绘作
(4)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图3-20 芦席斜纹组织图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二、斜纹变化组织 (twill derivatives )
[例]作出以2/2↗、 3/3↗为基础,同一方向的斜纹线为3、2条 的芦席斜纹组织图。
图3-18所示是以 21 斜纹为基础组织,斜纹线变换前的纱线根数 12
Kj=9,锯齿飞数=4, 而绘作的经锯齿形斜纹,其构图方法如下:
在计算Rj之前,首先需计算一个锯齿内的经纱数=(2Kj一2)一锯齿 飞数=(2×9-2)一4=12。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图3-18 锯齿斜纹组织图及穿综图
3-19 锯齿斜形纹示意图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作图:
1)确定基础组织:
2 1
1 2
2)确定Kj和S: Kj=9
S=3
3)确定Rj与Rw,圈定组织图范围
Rj=锯齿数 每一锯齿内的经纱根数
Rw=R基 其中:锯齿数=
R基 R基与锯齿飞数的最大公约数
的两倍 Rw=两个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十一飞断斜纹
织物组织的斜纹线朝一个方向跳跃式延伸,在斜纹线 的跳跃处存在明显的断界,断界处的相邻纱线的组织点相 反,而斜纹线的方向不变,这种斜纹变化组织称为飞断斜 纹组织
图3-20 芦席斜纹组织图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作图:
1)首先确定基础组织 3
加强斜纹

2)确定同一方向斜纹线的条数,本例为3条
3)确定Rj与Rw Rj=Rw=R基 同一方向平行斜纹线的条数 =6 3=18
4)将组织循环沿经向分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从左半部 分的左下角开始,按给定的基础组织的沉浮规律,画左半 部分的第一条斜纹线。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二、斜纹变化组织 (twill derivatives )
图3-20 芦席斜纹组织图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上机及应用:
上机:织制芦席织物时,穿综采用顺穿法或照图穿法。 应用:在棉织物和化纤织物中用于女线呢、仿毛花呢等,
嘉兴学院 Jiaxing University
教学内容: 织物结构与设计
授课对象: 纺织111、2 教 师: 徐老师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八)锯齿形斜纹
锯齿形斜纹(zigzag twills)与山形斜纹的不同之处在于斜纹的转 折点(山峰)不在同一水平线(垂直线)上,从而使各个山峰高低 (左右)不平,形成锯齿状,故称为锯齿形斜纹。在方格纸上,每一 格顶高(低)于前一齿顶的方格数称为锯齿飞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