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脉输液治疗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情况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情况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情况静脉输液作为一种常用的给药方式,在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住院患者中。

然而,静脉输液治疗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不能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还存在更多安全隐患,增加了不必要的医疗成本。

本文将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静脉输液使用的现状1. 静脉输液使用率较高在医疗机构中,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较高。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医疗机构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在90%以上。

其中,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最高,达到95%以上。

2. 静脉输液药物种类繁多在静脉输液治疗中,药物种类繁多,包括抗生素、电解质、营养液等。

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同时使用多种静脉输液药物。

这使得静脉输液治疗在医疗机构中变得复杂和繁琐。

3. 静脉输液治疗时间较长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时间较长,部分患者需要连续输液数天甚至数周。

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还可能增加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二、静脉输液使用中的问题1. 静脉输液治疗不合理部分医疗机构在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例如,对于一些轻微疾病,医生可能会过度依赖静脉输液治疗,而忽视其他更安全的治疗方式。

2. 静脉输液药物管理不规范部分医疗机构在静脉输液药物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例如,部分医院在静脉输液药物配置过程中,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措施,可能导致药物质量不稳定,增加患者治疗风险。

3. 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风险较高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风险较高,包括静脉炎、过敏反应、感染等。

部分患者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三、改进措施1. 规范静脉输液治疗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规范管理,制定明确的静脉输液治疗指南和规范。

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合理选择静脉输液治疗方式。

2. 加强静脉输液药物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静脉输液药物的管理,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

医院应建立严格的药物采购、储存、配置和发放制度,加强对药物质量的监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国内外静脉输液的现状与发展

国内外静脉输液的现状与发展
?输液实践的风险 ?输液管理
国内外静脉输液现状比较
国外
INS(美国静脉输液协会) IV-TEAM
静疗护士 带手套操作 螺旋式连接 观念:保护病员和医护人员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完全密闭式输液
并发症少
国内
静脉输液委员会
很少,主要集中在三甲医院
Title in her任e 何护士都可以操作 Title
基本不戴
上海浦东新区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公利医院
《输液护理实践指南》 (INS) 2.患者护理
输液治疗的开始和给药的医嘱 知情同意 护理计划
上海浦东新区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公利医院
《输液护理实践指南》 (INS)
3.护理文件
信息准确、实际、完整、清晰、及时 文件应反映护理的连续性、质量和安全性 在职业范围、法律范围内的机密性 异常事件和警惕事件:护士报告、记录;创造鼓励报告的环境; 管理部门:RCA分析、制定实施方案;沟通讨论 产品的评价、完整性和缺陷的报告 产品和药物的验证:正确识别药物,报告容易混淆的药物标签;输液导管
加温方式(不能控制温度和感染的风险,如微波炉、 热水浴等) 止血带:单人使用;预防过敏;能摸到动脉搏动
上海浦东新区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公利医院
规范静脉止血带的应用(INS)
止血带的应用
距穿刺点 6cm
能摸到动 脉的搏动
时间<2min 伸入1指
一人一根
止血带的位置应 尽可能靠近选择 穿刺部位近端
30%
个别医院使用
比较关注经济,安全1、0%质量意识25不% 足
60%

静脉输液自查报告范文

静脉输液自查报告范文

静脉输液自查报告范文尊敬的领导: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预防和减少护理纠纷,保障患者安全,我对我院近期静脉输液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

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一、静脉输液工作现状1. 静脉输液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我科室每天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数量较多。

2. 输液室环境整洁,布局合理,符合卫生要求。

3. 护理人员配备合理,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4. 输液设备齐全,使用正常,消毒措施到位。

5. 输液流程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守药物配伍禁忌。

6. 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良好,能够及时了解患者需求,解答患者疑问。

二、自查发现的问题1. 部分护理人员对输液药物配伍禁忌掌握不够熟练,容易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2. 输液过程中,部分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不够细致,未能及时发现患者不适症状,如局部疼痛、肿胀等。

3. 部分护理人员对患者宣教工作不到位,患者对输液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导致患者紧张、焦虑。

4. 输液记录不规范,部分护理人员对输液时间、药物剂量记录不准确,影响后续治疗。

5. 输液室环境管理有待加强,如患者候诊区座椅不够,部分患者需站立等待。

6. 输液应急预案不够完善,如发生突发事件,如药物过敏、输液反应等,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输液药物配伍禁忌掌握程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 加强输液过程中患者病情观察,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不适症状的敏感度,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3. 加强患者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输液相关知识的了解,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4. 规范输液记录,确保输液时间、药物剂量记录准确无误,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5. 改善输液室环境,增加候诊区座椅,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6. 完善输液应急预案,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定期开展输液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2. 加强护理人员与医生的沟通,提高医护配合度,确保患者治疗效果。

门诊静脉输液管理情况报告

门诊静脉输液管理情况报告

门诊静脉输液管理情况报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门诊静脉输液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本文将从门诊静脉输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门诊静脉输液的现状1. 静脉输液在门诊治疗中的应用广泛:随着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和治疗方法的日益完善,静脉输液在门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许多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2. 门诊输液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各级医疗机构纷纷加大对门诊输液环境的投入,提高输液室的环境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输液环境。

3. 静脉输液技术不断改进: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如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静脉输液更加安全、方便、高效。

二、门诊静脉输液管理存在的问题1. 输液反应发生率较高:由于输液药物的种类繁多、配伍禁忌复杂,加之患者个体差异,使得输液反应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 静脉输液操作不规范:部分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如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未充分评估患者血管条件等,容易导致静脉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 输液药物管理不完善:部分医疗机构在输液药物的管理上存在漏洞,如过期药物未及时清理、药物配伍禁忌未充分了解等,容易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4. 患者及家属对静脉输液认知不足:部分患者及家属对静脉输液的认知不足,容易导致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三、门诊静脉输液管理对策1. 加强输液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输液反应的监测,一旦发现输液反应,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停药、对症治疗等,确保患者安全。

2. 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医疗机构应制定完善的静脉输液操作规范,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

3. 完善输液药物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输液药物的管理,严格执行药物采购、储存、配制、使用等环节的监管,确保输液药物的安全性。

美国静脉输液专职护士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静脉输液专职护士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借鉴

4、推动了护理专业发展:PIC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职业,需要具备丰富的专 业知识和技能,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护理专业的发展。
四、结论
通过对美国静脉输液专职护士(PIC)发展概况、职责及在临床实践中的作 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PIC在提高静脉治疗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推动护理 专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加强PIC的培养 与认证工作,推动我国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化发展。
三、PIC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1、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PIC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丰富的静脉穿刺经验, 能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和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 痛苦。
2、提高了工作效率:PIC负责整个病区的静脉治疗工作,通过集中管理,提 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3、促进了患者康复:PIC在操作过程中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心 理支持,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1993年我国首次引进PIC护理模式,1995年4月北京成立了静脉输液护理学会, 并开展PIC培训,培养了中国第一批PIC专职护士。
二、PIC职责
1、静脉治疗前的评估:包括患者血管状况、治疗方式、药物性质、病人需 求等方面的评估,为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提供依据。
2、静脉治疗中的管理:PIC对患者进行首次穿刺时,要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 书;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根据血管条件及患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 穿刺工具;PIC对患者进行置管、拔管等操作时,要保证患者的安全与舒适;在 操作过程中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D.尽量选择上肢静脉 正确答案是:ABD
3、静脉输液时,如何确定穿刺 针的角度?
A. 5度进针 B. 15-30度进针 C. 30-45度进针 D. 45-60度进针

2024年静脉输液针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静脉输液针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静脉输液针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况静脉输液针是一种用于将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注射途径输送到人体的医疗器械。

在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

本报告旨在对静脉输液针市场进行综合调查和分析。

1.1 市场规模静脉输液针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稳定增长,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中仍将保持增长的势头。

根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静脉输液针市场的价值将超过X亿美元。

1.2 市场主要参与者目前,静脉输液针市场上存在着多家主要参与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公司:•公司A•公司B•公司C•公司D1.3 市场驱动因素静脉输液针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推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增长的慢性疾病患者群体•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二、市场分析2.1 市场分段目前,静脉输液针市场主要被分为以下几个细分市场:1.不锈钢静脉输液针2.塑料静脉输液针3.其他材料静脉输液针2.2 市场竞争在静脉输液针市场中,各个参与者存在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价格、品牌知名度、销售渠道等。

2.3 市场前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静脉输液针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未来,市场可能出现更多的细分市场和新的竞争参与者。

三、市场趋势3.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一代的静脉输液针产品相继问世。

这些产品在材料选择、注射速度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满足了医疗行业对高效、安全的输液器械的需求。

3.2 医疗成本控制随着医疗成本的上升,医疗机构对于设备和耗材的采购成本也越来越重视。

因此,在购买静脉输液针时,医疗机构往往会注重价格和性价比。

3.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增长的同时,静脉输液针市场也面临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由于大量的使用和废弃,传统的静脉输液针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研发和推广可重复使用或可降解的静脉输液针成为未来市场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市场挑战4.1 临床风险由于静脉输液针的使用涉及到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不正确的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

国内静脉输液的现状

国内静脉输液的现状

国内静脉输液的现状
静脉输液的要求:
病人要求安全、有效、经济。医院要求病人投诉 少、满意度高、医疗成本低、效益高
静脉输液护士的要求:
要求护士掌握相关知识、熟练静脉治疗技术、制定 优化输液治疗方案。要求从过去简单的输液上升到 程序化的地步,从皮肤清洁、穿刺点的选择、实施 穿刺,保护静脉、留置的保护等方面展开培训。
腔静脉。PICC操作简便,穿刺危险性小,并发症少,护士经过培训即可独立操作。静脉留置时间
长,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行化疗、TPN、临时血透的患者以及早产儿、家庭病床及缺乏外周通
路的患者。
国内静脉输液的现状
静脉输液理念的变化
1
传统静脉输液教学中关于静脉输液血管的 选择是:从远端到近端,从小血管到大血 管。随着静脉输液工具的变化以及人们对 静脉输液的危害原因认识的深入,现在, 人们选择血管与输液工具的基本原则是: 根据病人的病情、疗程的长短、输液的速 度、药物的特性等选择不同的血管及不同 的穿刺工具。
国内静脉输液的现状
国内静脉输液的现状
5 输液理念、技术落后,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未受重视,先进静脉穿刺工具的推广应用缓慢。 6 随着输液工具的变化,静脉穿刺部位有了更多的选择。 7 外周浅表静脉仍是临床静脉最常见的选择,但已不是输液的唯一途径。 8 静脉输液技术的变化也随部位选择的多样化而发生变化。
国内静脉输液的现状
对于化疗药、刺激性强的,PH高、渗透
择最小、最细、最少腔的导管为最佳。一
压大、毒性大、发泡剂等药物的输入时,
般头静脉适合留置针的穿刺与留置,贵要
应选择管壁粗、血流快的血管。
静脉适合PICC导管,锁骨下静脉适合中
心静脉导管。
谢谢观看
汇报人:落尘

静脉输液管理工作总结

静脉输液管理工作总结

静脉输液管理工作总结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输液在临床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静脉输液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对静脉输液管理工作的总结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静脉输液管理工作的现状1. 静脉输液治疗的应用日益广泛,涉及的病种和药物种类繁多,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对静脉输液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 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药物不良反应、感染、静脉炎等,给患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4. 部分医院静脉输液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如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规程不规范、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等。

二、静脉输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规范的静脉输液管理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2. 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优质的静脉输液管理可以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3. 降低医疗风险,保障医院声誉。

规范的静脉输液管理可以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医院声誉。

4. 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医疗效益。

合理的静脉输液管理可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益。

三、静脉输液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1.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静脉输液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强化护理人员责任意识。

2. 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3. 规范操作规程,确保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静脉输液操作规程,确保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

4.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依从性。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静脉输液治疗的认识和依从性。

5. 强化监督检查,落实整改措施。

加强对静脉输液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静脉输液治疗会议发言稿

静脉输液治疗会议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静脉输液治疗会议,旨在提高静脉输液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医疗风险。

在此,我代表全体参会人员,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静脉输液治疗工作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一、静脉输液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输液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仍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1.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医护人员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导致患者痛苦、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 护理规范执行不到位。

部分医护人员对静脉输液治疗的相关规范掌握不全面,导致操作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等问题。

3. 护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部分医护人员对静脉输液治疗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不足,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4. 患者对静脉输液治疗的认知不足。

部分患者对静脉输液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依从性差,影响治疗效果。

5. 静脉输液设备更新滞后。

部分医疗机构静脉输液设备陈旧,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影响治疗效果。

二、提高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的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措施,以提高静脉输液治疗质量: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举办静脉输液治疗培训班,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操作规范。

2. 严格执行护理规范。

加强对医护人员护理规范执行的监督检查,确保操作规范、用药合理。

3. 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规范操作流程。

4. 加强患者教育。

通过宣传、讲座等形式,提高患者对静脉输液治疗的认知,增强患者依从性。

5. 更新静脉输液设备。

积极引进先进的静脉输液设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

6. 强化质量管理。

定期开展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患者安全。

三、加强静脉输液治疗工作的重要性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静脉输液治疗工作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通过提高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治愈率。

静脉输液的发展趋势

静脉输液的发展趋势

静脉输液的发展趋势
静脉输液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微创化:传统的静脉输液需要通过穿刺或者插管等方式进行,而现在的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患者疼痛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推行微创手术技术,如使用微钢丝导管、超声导引等方式进行静脉插管,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伤。

2. 自主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已经出现了可以自动调节输液滴速以及监测患者生理指标的智能静脉输液设备,使输液过程更加安全、准确、便捷。

3. 个性化: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尽相同,传统的静脉输液是根据一般的剂量和速度进行给药的。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推动个体化输液的发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临床检测和数据分析,制定出适合每个患者的个性化输液方案。

4. 智能化: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静脉输液的监测和管理将会越来越智能化。

未来可能会出现能够实时监测输液过程、提供预警和即时干预的智能化输液系统,从而进一步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替代技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替代静脉输液的新技术,如口服给药、皮下注射等。

这些替代技术可能会更加方便、易操作,并且能减少
输液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成为静脉输液的有力竞争对手。

中国静脉治疗发展现状

中国静脉治疗发展现状

中国静脉治疗发展现状
中国静脉治疗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静脉治疗来改善健康状况。

首先,专业的静脉诊疗机构和医院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增多。

这些机构和医院提供各种静脉治疗服务,包括静脉穿刺、输液、静脉护理等。

同时,他们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够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其次,中国的静脉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随着国内外专家的不断研究和经验积累,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

比如,微创技术在静脉穿刺和导管植入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可,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此外,静脉治疗在医疗保险政策方面也得到了支持。

近年来,政府对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进行了扩大,许多静脉治疗项目也被纳入了医保支付范围,使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治疗服务。

然而,中国静脉治疗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上存在一些不合规的私人诊所和机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难以保证。

其次,静脉治疗的费用较高,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来说,可能难以承担。

综上所述,中国的静脉治疗行业发展迅速,技术和设备水平逐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需要加强监管,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和效果。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降低治疗费用,让更多人受益于静脉治疗。

2024年静脉输液针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静脉输液针市场发展现状

静脉输液针市场发展现状概述静脉输液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和家庭护理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静脉输液针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产品类型、主要厂商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对静脉输液针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静脉输液针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

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静脉输液针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在过去五年中保持在10%以上。

2019年,全球静脉输液针市场规模约为10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亿美元,增长势头强劲。

产品类型静脉输液针主要包括下述几种类型:1.塑料静脉输液针:这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类型。

塑料静脉输液针具有价格低廉、易于生产和使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和家庭护理中。

2.不锈钢静脉输液针:不锈钢静脉输液针相较于塑料静脉输液针更为耐用,适合长期使用或需要较高耐受性的情况。

不锈钢静脉输液针在某些特定的医疗环境下有着广泛的应用。

3.智能静脉输液针: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智能静脉输液针被引入市场。

该类型静脉输液针能够实时监测输液情况,并自动调整输液速度和剂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主要厂商静脉输液针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主要厂商,他们在市场上占据着较大的份额。

以下是其中几家知名厂商:1.BD(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BD是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公司,提供各种医疗器械和服务,包括静脉输液针。

BD凭借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广泛的市场渠道,在静脉输液针市场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2.Braun:Braun是一家德国医疗器械制造商,其静脉输液针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医疗机构。

该公司以其高品质和可靠性而闻名。

3.Terumo:Terumo是一家日本医疗器械制造商,其静脉输液针产品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该公司致力于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

市场前景静脉输液针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静脉输液针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住院静脉输液管控方案及措施

住院静脉输液管控方案及措施

住院静脉输液管控方案及措施一、住院静脉输液的现状与问题。

1.1 现状。

在住院治疗中,静脉输液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治疗方式。

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很多患者都经历过。

医护人员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静脉输液工作。

1.2 问题。

这里面存在不少问题。

一方面,存在过度输液的现象,有些医生可能习惯了“多多益善”的想法,觉得输液能让患者好得快,这可就大错特错了。

另一方面,输液过程中的护理也有不到位的地方,比如说输液速度有时候控制不好,就像开车没踩好刹车和油门一样。

二、管控方案。

2.1 规范输液指征。

医生得像精明的管家一样,严格把握输液指征。

不能患者一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输液。

只有当患者确实需要通过静脉补充药物、液体,而且口服或者其他给药方式无法达到治疗效果的时候,才考虑输液。

这就好比打仗的时候,不能一上来就用重型武器,得先看看小股部队能不能解决问题。

2.2 建立评估机制。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机制。

对于每个需要输液的患者,要从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估。

就像量体裁衣一样,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得个性化对待。

不能所有患者都用同样的输液方案。

2.3 医护人员培训。

医护人员就像战士,得不断训练。

要加强对他们关于静脉输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不仅要让他们知道怎么扎针,更要让他们明白输液背后的道理。

不同药物的输液速度要求,就像不同的人走路速度不一样,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也有快有慢,得按照规矩来。

三、具体措施。

3.1 严格医嘱审核。

医院要有专门的团队来审核医生开的输液医嘱。

一旦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就得像交警拦违规车辆一样,及时纠正。

这是把好输液的第一关,不能让不合理的输液医嘱流到患者身上。

3.2 输液过程管理。

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要像守护天使一样,时刻盯着输液情况。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不舒服的情况,得像消防员灭火一样迅速处理。

同时,要做好输液记录,就像记账一样,每一笔都要清清楚楚。

静脉输液管控不是一件小事,这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静脉输液调研报告

静脉输液调研报告

静脉输液调研报告1. 引言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它通过将药物或液体注入静脉血管,以实现快速输送药物或滋润患者体内的目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静脉输液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旨在了解静脉输液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静脉输液的现状静脉输液是医疗领域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科室。

目前,静脉输液的使用率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对于一些严重患者,静脉输液可以提供迅速的治疗效果,为其恢复健康创造条件。

3. 静脉输液的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静脉输液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一方面,输液器和静脉穿刺器具的研发为静脉输液的操作提供了更为方便和安全的条件。

另一方面,静脉输液的药物种类和输液液体也在不断扩大和改进,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4. 静脉输液存在的问题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静脉穿刺对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操作风险较大。

其次,静脉输液设备的质量和维护情况直接关系到输液效果和患者安全。

另外,药物选择和剂量的准确性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5. 改进措施为了改进静脉输液的质量和提升患者的体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减少静脉穿刺的并发症风险。

- 健全输液设备的质量监控制度,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和质量。

- 加强药物与剂量的管理,确保选用正确合适的药物,并准确计算剂量。

- 推广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如可穿戴式输液装置等,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和舒适的服务。

6. 结束语静脉输液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在临床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静脉输液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信在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下,静脉输液将会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静脉治疗现状与发展趋势PPT课件

静脉治疗现状与发展趋势PPT课件

2017/10/7
静脉输液发展
学术组织---BAVAC(血管通路协会)
•1985年成立 •其使命是为提高医疗安全、舒适度和 治疗效果,定义血管通路专业,提供有 利的公共环境政策,优化专业人员的知 识和技能,分享成功的案例和促进血管 通路的研究
静脉输液发展
学术组织---中华护理学会
1999年12月 中国静脉输液学会在 北京成立
• 在没有血液充分稀释的情况下,这些刺激性 药物损伤内膜 • 血管毒性药物则对内膜损伤巨大,并可能造 成渗出坏死
PICC给病人带来的好处
医师:
保护病人外周血管 保持治疗通道--“生命线” 无威胁生命的并发症:血气胸,大血管穿孔 插管并发症少
PICC给病人带来的好处
病人:

CVC
PICC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港
头皮钢针的危害
头皮钢针仅用于患者
单次采集血标本及2小时以内的静脉输液
使用头皮钢针会增加渗出的概率,从而导致化学性和机械性 静脉炎的发生,增加CRBSI(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护士易发生职业暴露
钢针对血管的损伤是终身不可修复的
留置针的 临床应用
六十年代初期 九十年 代初期 欧美
七十年代末期
亚洲发达 国家和地区
中国
静脉留置针
• 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 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血管中进行输液 的一种输液工具。
留置针
优点:
导管选择的标准
根据2011年INS的最新标准,在满 足静脉输液治疗的前提下,尽量选择 导管最短、直径最小的留置针。
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的隐静脉 (新生儿)、颈外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 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输液治疗的发展现状-49页精选文档

静脉输液治疗的发展现状-49页精选文档
治疗基础—世界生理学之父 1656年 英国医生克里斯多夫和罗伯特将药物注入狗的
静脉内—历史首例药物注入流的医疗行为
静 脉 输 液 治 疗 发 展 史—2
1662年 (德)约翰首次成功完成人类静脉注射 1666年 Lower首次尝试动物自人的输血实验 1667年 (法)Denis成功将羊血输入人体 1687年 禁止法案:150年静脉治疗没有发展 1795年 (英)Philip Syng Physick发现输血
静 脉 输 液 治 疗 发 展 史—4
• 19世纪营养支持的认识
1852年 Bidder和Schmidt发现蛋白质与维持营养平衡、 增加体重、保持机体良好状态的关系
1866年 人们认识到营养支持的概念 1878年 Krug报道:神经性厌食者输注牛奶 1896年 Biedl和Krause肯定了输注葡萄糖
后能降低产科出血患者死亡率
静 脉 输 液 治 疗 发 展 史—3
• 19世纪
1818年 (英)布伦达尔第一次人与人之间输血,2 天后病人死亡;之后9例:5活4死
1831年 苏格兰霍乱流行,Dr.William O Shaughnessy 认识到病人水和盐丢失的意义
1832年 英格兰医生托马斯据此为病人输注盐水成功 治愈病人,成为第一位成功奠定静脉输液 治疗模式的医师
溶液的作用
静 脉 输 液 治 疗 发 展 史—5
• 19世纪后半叶,静脉输液得到安全保证 1860年 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发现微生 物引起感染 1867年(英)约瑟夫.李斯特发表论文“喷洒石 碳 酸作为消毒剂”,奠定的消毒和灭菌理 论最初框架使静脉输液 治疗有了安全的保证
静 脉 输 液 治 疗 发 展 史—6
• 1929年,德国医生Forssman自身PICC置管尝试 • 1945年发明了塑料导管,需要通过刺入血管的金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奠定了静 脉输液治疗的基础
1656年,英国医生克里斯朵夫和罗伯特用羽毛管 针头和动物膀胱,将药物注入狗的静脉内,为历 史上首例注入血流的医疗行为
1662年,德国的约翰医生,首次将药物注入人体
19世纪后半叶,英国医生查斯特创立了无菌的理 论和方法
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 越南战争的爆发,静脉输液技术迅速发展,护士 责任范围得以扩展
静脉输液治疗的现状
护士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静脉输液治疗上 血管通路装置越来越普遍使用,高科技产品和方
法的发展 护理安全、优质护理的要求
2003年我国对156所医院静脉输液的调查显示:73%— 90%的住院病人使用静脉输液的治疗方式
静脉输液护理的目标
成功穿刺
血管保护
安全留置
静脉输液治疗技术的发展史
若使用正确,可以使病人迅速达到预期的治疗目 脉输液治疗发展现状
房县人民医院 樊慧
内容提要
静脉输液的定义 静脉输液治疗的现状 静脉输液护理的目标 静脉输液治疗技术的发展史 我国静脉输液的使用现状
静脉输液的定义
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 (药液)或血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 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基本护理技术操作, 是医院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
20世纪60年代是静脉输液治疗迅速发展的里程碑, 有超过200种的静脉输注液体,静脉输液给药方 式、输液工具、技术水平也开始多样化
我国静脉输液的使用现状
中国是输液大国
各国年输液用量比较: 中国 人均8袋 发达国家 人均3.33袋
目前,静脉输液已成为医疗工作中最主要的手段 之一,
其目的是病情恢复快,且能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 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