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是“十二五”规划建设的需要
重庆三峡库区作为全国柑橘优势产区,冬季气温较高,且无霜冻,适宜发展晚熟柑橘。
重庆市将依托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柑橘产业。
在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明确:做强柑橘产业。
按照市场引导、农民主体、适地适种、连片展原则,坚持鲜食与加工相结合、新建与改建相结合,重点发晚熟品种。
以三峡库区为重点,新建标准化柑橘果园84万亩,造老果园20万亩。
将江津区、垫江县、云阳县、巫山县建成面积20亩、产量20万吨、行业产值20亿元以上的产业基地,扶持壮国家级柑橘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
到2015 年,全市柑橘基地面达到300万亩(其中晚熟柑橘15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300吨,综合产值达到300亿元,把重庆柑橘打造成中国柑橘第一品牌和全市第一优势特色产业,形“五个最大、一个第一”格局。
江津区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建设长江柑橘生态屏障带1.5万亩;改造老果园5万亩;到2020年江津全区的柑橘总面积将达到23万亩,产量达到25万吨,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等功能都较为齐全的优质晚熟柑橘生产基地。
“森林重庆”催生苗木产业化发展,统筹城乡建设为苗卉苗木带来了发展空间。
在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明确:做大林业产业。
加快森林工程建设,继续实施林业“五大重点工程”,大力推进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十二五”期末,全市林地面积达到6500万亩。
加
快发展林禽(畜)养殖、林下特色种植等,加快森林旅游业发展。
大力培育苗木和花卉市场,做大做强苗木和花卉产业。
到2015,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江津林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抓住森林重庆建设的机遇,坚持不懈地抓好森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巩固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启动绿化长江活动、长防林三期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低效林改造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做到合理开发利用。
做到宜林荒山荒地全部绿化,完成新造林46.4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改造低效林13.2万亩,开展中幼龄林抚育20万亩,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含四旁树折算面积)达到45%,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林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
二、项目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是处理好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与移民安稳致富的需要
三峡工程的建设,有百万移民需要搬迁和安置,库区移民能否稳定安置事关三峡工程建设的成败。
项目实施地是移民安置集中地,工业化程度很低,农村经济主要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本项目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带动当地移民发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资源优势明显的花卉苗木和优质晚熟柑橘产业,对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帮助移民增产增收,确保移民“安稳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的实施对于增加就业机会,解决移民剩余劳动力,对于增加财政收入,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保持三峡地区社会稳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项目建设有利于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地方库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江津区地处三峡工程库区,项目实施地江津石门镇,垦殖度较高,水土流失严重,毗邻长江,从事经济林种植,具有良好的固土保水作用。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以获得经济效益,还能很快提高当地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库区生态建设长远效益和农民收益的完善结合与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因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三峡库区生态建设,保持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