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正式)
2024年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024年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800b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e.png)
2024年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___年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背景近年来,我国煤矿行业发展迅猛,但由于煤矿顶板事故处理不当、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煤矿顶板事故频发,给煤矿企业和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有效处置煤矿顶板事故,保障煤矿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制定本方案。
二、事故处置原则1.安全第一:确保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的安全。
2.迅速响应: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3.科学施救: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确保救援效果。
4.统一指挥:由专家组成的事故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救援工作。
5.全力救援:调动一切力量进行救援,确保被困人员生命安全。
三、事故现场处置步骤1.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2.由现场指挥部负责解析矿井结构、了解事故情况以及制定现场救援方案。
3.救援队按照现场救援方案有序进入事故现场。
4.在进入事故现场前,救援队首先要做好自身安全防护,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5.救援队进入现场后,要迅速找到被困人员的位置,并与其保持联系,了解其身体状况和安全情况。
6.救援队根据被困人员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方法,如救援通道开设、抢救器材使用等。
7.在救援过程中,救援现场要保持通风畅通,并在必要时采取抽瓦斯、灭火等措施。
8.当找到被困人员后,要根据现场条件采取恰当的救援方法,确保救援过程安全高效。
9.救援队要及时将被困人员送出事故现场,并紧急处理其受伤情况。
10.事故处理完成后,总结救援经验,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善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救援队伍组成和职责1.现场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救援工作。
2.救援队伍:由专业救援人员组成,负责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
3.医疗队伍:由专业医疗人员组成,负责对被困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4.后勤保障队伍:负责提供救援所需的物资和保障工作。
五、事故处理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1.顶板来压导致车间瓦斯呛人:救援队应迅速开展瓦斯抽放和排风通风工作,以确保救援安全。
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8ddc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1.png)
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煤矿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是指地表以上的煤矿工作面的矿层漏落或崩塌,导致顶板失稳或坍塌的情况。
这种事故会对矿井运营造成严重影响,严重危害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非常必要。
1. 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迅速确认事故范围和情况。
根据事故范围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 进行现场勘察,了解事故煤层的特性、顶板的结构和稳定性等相关信息。
有了这些信息,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事故的原因和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
3. 及时排除和修复事故区域的电力和供气设备,以消除引发次生事故的可能性。
4. 制定短期和长期疏散预案,确保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撤离。
5. 针对事故区域进行封堵和支护工作,防止进一步坍塌和顶板失稳。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利用专业设备对事故区域进行加固,以确保人员安全。
6. 针对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例如,如果事故是由于煤层漏落导致的,可以通过注水、注浆等方法来增加其稳定性。
如果事故是由于矿层崩塌导致的,可以通过清理堆积物等方法来恢复顶板稳定。
7. 配备足够的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进行紧急救援工作。
救援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培训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救援设备。
同时,救援人员也要做好自我防护,确保在救援过程中不受伤害。
8. 事故现场进行事故状况的记录和调查,随时掌握事故发展情况和应急处置效果。
9. 在进行事故现场处置的同时,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根据要求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10. 事故处理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完善应急处置措施,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能力。
总之,煤矿顶板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故,需要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通过合理、科学的处置方案,可以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营。
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f5cb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f.png)
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矿井顶板事故是指矿井井下岩层突然冒顶或者崩落导致的事故。
这类事故常常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因此在矿井作业现场必须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以确保相关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应急响应程序1.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按照矿井应急预案的规定组织矿井救援队伍进行处置。
同时,要通知相关部门、单位以及井口附近其他矿井的管理人员。
2.确保现场的安全,立即组织人员在事发点周围设置警戒线,并对可能导致二次事故的危险点进行标识和隔离。
3.救援队进入井下后,应迅速进行初步勘察,了解事故范围、原因和存在的风险。
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救援方案和队伍的部署。
4.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救援队应利用设备和工具对事故点进行封堵或加固,减少顶板继续崩落的风险。
5.对事故现场周围的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治。
确保事故点周围的人员安全撤离,并组织救援队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6.在对现场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之后,制定详细的救援方案,并组织救援队开始救援作业。
要充分考虑救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隐患,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7.根据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根据需要调动更多的救援力量进行增援。
二、应急救援措施1.针对严重顶板事故,救援队员应配备好必要的救援装备,包括头盔、防护服、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
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2.救援队员在救援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自身的防护,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3.在进行救援作业时,应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援方式和方法,例如采取进行固定加固、人力拨井、爆破疏导等。
4.救援队员应按照救援方案的要求进行正常工作流程,避免盲目行动和冒进,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和安全。
5.在救援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的通讯和指挥调度。
通过现场指挥中心和救援人员之间的通讯,及时了解救援进展,确保指挥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6.救援队员在救援结束后,应对现场进行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矿业公司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矿业公司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87df2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1.png)
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风险分析(一)事故类型局部冒顶事故;大面积冒顶事故。
(二)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1、掘进工作面开切眼附近、地质构造带附近、老巷附近、倾角大的地段、顶板岩层含水地段等都可能导致大冒顶。
2、采面初采初放、上下隅角、老巷附近、倾角大的地段、顶板岩层含水地段、地质构造带等都可能导致大冒顶。
(三)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掘进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几率较高的在夏季。
造成的危害程度可能为: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虽无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其风机或风筒已被压、埋,已经或可能影响通风系统安全运行;造成设备损坏、生产中止。
2、采煤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几率较高的在夏季。
造成的危害程度可能为: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虽无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但已经或可能影响通风系统安全运行;造成设备损坏、生产中止。
(四)事故发生前的征兆1、掘进工作面冒顶发生前的征兆⑴巷帮及顶板预兆:冒顶前有压力显现,巷道两帮煤(岩)受压力影响松散脱层片帮增多,顶板连续发生断裂或变形下沉,顶板掉渣漏顶或有明显的断裂痕迹等危险信号。
顶板有响声、掉渣、片帮、裂缝、离层、漏顶、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顶板的淋水量增大等现象。
⑵支架的预兆: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支架受压变形或被压坏折断并发生壁裂声。
单体支柱突然卸压急速下降(或下缩)也发生很大声响。
2、采煤工作面冒顶发生前的征兆⑴顶板的预兆。
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这是由于直接顶和老顶发生离层,或顶板切断发出的声音。
有时采空区内顶板发出像闷雷的声音,这是老顶和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或断裂的声音。
顶板岩层破碎下落,称之为掉渣。
这种掉渣一般由少逐渐增多,有稀而变密。
顶板的列缝增加或裂隙张开,并产生大量的下沉。
⑵煤帮的预兆。
由于冒顶前压力增大,煤壁受压后,煤质变酥变软,片帮增多。
使用电钻打眼时,钻眼省力。
⑶支架的预兆。
当顶板压力继续增加时,支架活柱迅速下缩,连续发出“咯咯”的声音,或工作面支柱整体向一侧倾斜。
顶板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
![顶板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f2908d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c.png)
一、背景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将对人员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提高矿井应对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矿在顶板事故发生时,对事故的应急处置、救援、恢复生产等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事故应急指挥部事故应急指挥部由矿长担任总指挥,下设现场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通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等。
2. 各组职责(1)现场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的组织、指挥、协调和调度,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2)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现场勘查、排除险情等。
(3)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和转运工作。
(4)物资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物资供应,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通讯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确保救援信息畅通。
(6)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生活物资、设备等。
四、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1. 预警及报告(1)当发现顶板事故隐患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现场指挥部报告。
(2)现场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2. 事故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2)救援组迅速进入事故现场,开展人员搜救、现场勘查、排除险情等工作。
(3)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及时转运至安全地点。
(4)物资保障组提供必要的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 通讯保障(1)通讯保障组确保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畅通,及时传递救援信息。
(2)现场指挥部与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等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4.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救援人员的生活、饮食等需求。
(2)对事故现场周边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畅通无阻。
5. 事故善后处理(1)事故应急指挥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矿井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矿井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6020c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2.png)
矿井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事故特征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4号煤层:煤层顶板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粉砂岩,厚度1.-5.m,平均2.74m。
这类岩石水浸后易膨胀破碎而发生冒落掉渣事故,开采中必须加强支护管理。
底板大多为泥岩或细砂岩。
8号煤层:煤层顶板为灰岩,厚度2.20〜10.m,平均5.10m。
据力学试验资料,石灰岩顶板抗压强度为160.0〜180.0MPa,平均为172.0MPa。
属难冒落的坚硬顶板。
底板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泥质砂岩、炭质泥岩或细砂岩,厚度1.40〜8.40m,平均4.20m。
抗压强度为15.2〜19.6MPa,平均为18.0Mpa。
9号煤层:煤层顶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炭质泥岩或粉砂岩,厚度1.-8.4m,平均3.94m。
抗压强度为104.0〜118.0MPa,平均为110.9MPa,属难冒落的坚硬顶板。
底板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泥质砂岩、炭质泥岩或细砂岩,厚度,平均4.20m。
抗压强度为10.0〜11.2MPa,平均为10.4MPa,据该矿开采情况,顶底板较易管理,底板未出现底鼓现象。
冒顶类型:采煤工作面、掘进迎头、修复巷道冒顶。
顶板发生冒顶事故会造成埋人、堵人等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有缺陷、顶板支护工程质量差、空项作业、违章指挥作业等造成。
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的名称顶板事故主要是在从事矿井井下掘进、采煤等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建设),冒顶事故在夏季雨季多发。
为此必须强化生产(建设)过程顶板管理和雨季顶板管理。
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发生没有季节性(1)无论是局部冒顶还是大型冒顶,事故发生后,一般都会推倒支架,埋压设备,造成停电,停风给安全管理带来困难,对安全生产不利。
(2)如果是地质构造带附近的冒顶事故,不仅给生产造成麻烦,而且有时会引起透水事故的发生。
发生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发生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d4d80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1.png)
发生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背景在矿山井下作业过程中,顶板是比较敏感的部分,一旦发生顶板事故,不仅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还会对矿山正常生产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避免和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对于已发生的顶板事故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方案。
2. 现场处置方案2.1 事故初期的处置一旦发现井下顶板出现异常情况,有可能发生顶板坍塌事故,必须立即通知现场管理人员和相关救援人员。
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尽快组织成立应急救援队伍,采取以下措施:•确定事故范围:仔细观察井下顶板坍塌现场,确定事故范围的大小和顶板破坏程度;•集中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集中救援人员和必要的救援装备,切勿向事故范围内违规进入,要注意安全;•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根据各自职责要求,指派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和清理工作;•开始救援工作:救援工作要有条不紊的进行,根据需要采取吊装、破拆等方式进行事故现场清理和救援;•进行伤员救护:在发现受伤人员后,立即进行救护和转移,保障伤员人身安全。
2.2 事故后期的处置在初期救援工作结束后,需要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安排事故分析:分析事故原因,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为后期工作提供分析和参考依据;•进行防范教育:根据事故原因,加强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开展事故善后工作:对事故现场进行彻底彻底清理,及时恢复矿山正常生产,避免对下一步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组织检查工作:对井下顶板和支架进行细致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生产和作业的顺利进行。
3. 注意事项在井下顶板事故处置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着重安全和人员生命的保障;•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要及时反馈和处理,不能拖延;•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技能。
4. 结论顶板事故的发生不可避免,但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方案是减少事故扩大,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59040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7.png)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煤矿在采掘过程中顶板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矿所有采掘工作面、巷道等区域发生的顶板事故。
三、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1. 事故类型:(1)采煤工作面顶板大范围垮落;(2)陷落冒顶巷道或掘进工作面的片帮、冒顶;(3)采煤工作面漏顶事故。
2. 危害程度:顶板事故严重威胁井下人员生命安全,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设备损坏等。
四、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矿长;(2)副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2)制定应急救援方案;(3)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4)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3. 各小组职责:(1)技术处理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技术处理;(2)抢险救灾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伤员救治;(3)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人员疏散;(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卫生防疫;(5)信息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上报、发布。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发生:发现顶板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应急救援:各小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4. 伤员救治: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 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6. 事故善后处理: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事故原因调查、责任追究、恢复生产等。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应急响应、救援处置、事故善后处理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本预案要求,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煤业有限公司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煤业有限公司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33798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6.png)
煤业有限公司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其开采量逐年上升。
然而,煤矿生产过程中,顶板事故频发,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提高煤矿顶板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故损失,制定一套完善的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至关重要。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协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组、技术支持组、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等,各组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负责具体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救援组:负责组织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援工作,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4. 技术支持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指导现场救援工作,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5. 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疏散人员等工作,确保现场安全。
6. 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救治工作。
7. 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事故调查、家属慰问、赔偿等。
三、事故风险评估及预警1. 定期对矿井进行地质调查,评估顶板稳定性,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 建立顶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矿井顶板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预警。
3. 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发生:当发生顶板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迅速撤离现场。
2. 报告:现场负责人立即向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等。
3. 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 救援:应急救援组组织救援队伍,携带救援设备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5. 技术支持:技术支持组提供技术指导,分析事故原因,指导现场救援工作。
6.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根据伤情进行转运和救治。
矿井顶板事故应急预案
![矿井顶板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7f3b3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a.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井发生的各类顶板事故,包括顶板冒落、片帮、坍塌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事故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矿井主要负责人。
(2)副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
(3)成员: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基层单位负责人。
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矿井顶板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 事故应急小组(1)技术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技术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物资供应、人员疏散等工作。
(4)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宣传报道工作。
四、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发生顶板事故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救援需求等。
2. 应急响应(1)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2)技术救援组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开展现场勘查、分析,制定救援方案。
(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做好伤员转移工作。
(4)后勤保障组确保救援物资、设备及时供应,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宣传报道组对事故进行报道,确保舆论导向正确。
五、应急救援措施1. 事故现场处理(1)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
(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 人员救援(1)组织救援队伍,迅速开展人员搜救。
(2)对被困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救援效率。
(3)确保救援人员安全,避免发生次生事故。
3. 伤员救治(1)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2)将伤员及时转移至医院进行救治。
(3)做好伤员家属安抚工作。
六、应急恢复1. 事故现场清理(1)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2)对受损设备进行维修、更换。
2. 事故原因调查(1)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查明责任。
顶板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顶板事故应急处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efa84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f.png)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矿井顶板事故,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矿井发生顶板事故时的应急处理。
二、事故分类及危害程度1. 事故分类(1)顶板冒落:指顶板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发生局部或大面积垮落。
(2)顶板片帮:指顶板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发生局部或大面积滑落。
2. 危害程度(1)人员伤亡:顶板事故可能导致人员被埋压、窒息、骨折等严重伤害。
(2)财产损失:顶板事故可能导致矿井设备损坏、资源浪费等经济损失。
(3)环境污染:顶板事故可能导致矿井周围环境恶化。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负责全面指挥、协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具体事务。
(3)成员:负责各专业小组的协调、沟通及现场指挥。
2. 专业小组(1)抢险救灾组:负责事故现场抢险、救援和伤员救治。
(2)技术处理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技术鉴定和措施制定。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转运和医疗保障。
(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人员调配和现场生活保障。
(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发布和舆论引导。
四、应急处理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现场抢险(1)抢险救灾组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转运。
(3)技术处理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技术措施。
3. 应急处置(1)现场人员应按照应急指挥部指令,进行现场处置。
(2)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4. 信息发布(1)信息宣传组负责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及时发布。
(2)对外发布事故情况,引导舆论。
5. 应急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现场救援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对事故原因进行总结,制定改进措施。
五、保障措施1.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023年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2023年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67d8c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9.png)
2023年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矿井严重顶板事故是矿山安全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发生时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紧急情况,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一个针对2023年矿井严重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仅供参考:一、应急组织与指挥体系的建立1. 创建应急指挥部:由现场主管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指挥长,由现场主管负责人、安全主管、技术负责人等组成;指挥部设立指挥中心,由指挥长负责指挥、协调、调配救援人员和物资。
2. 通讯保障:搭建临时通信网络,确保现场与外界的通讯畅通,采用无线对讲机、移动通信设备等。
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二、事故发生初期的应急处理措施1. 事故现场的划定:立即划定现场安全区域,确保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设立警戒线及告示牌。
2. 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对事故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确保采取合适的应急处置措施。
3. 快速疏散人员:迅速疏散作业人员,并组织井下作业人员进行现场排查,确保没有人员被困。
三、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措施1. 井下救援:组织矿井救援队伍进行井下救援,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救援队伍应配备足够的救援设备和器材,并按照应急预案有序进行救援。
2. 井口救援:组织井口救援队伍进行井口救援,负责组织伤员转移、运送救援设备和物资等。
井口救援队伍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具备救援技能。
3. 外部支援:及时调动外部救援力量,包括警察、医疗队、消防队等,协助现场救援工作。
四、现场救护与伤员转移1. 快速救护:井下救援队伍在救援被困人员的同时,进行紧急救护,包括止血、包扎、抬担等。
2. 现场伤员转移:将伤员及时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进一步治疗,根据伤情轻重优先安排转运顺序。
3. 伤员疏散:将救援的伤员迅速疏散到医疗救治点、医院或暂时安置点等,对伤员进行全面的救治。
2024年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2024年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c081c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0.png)
2024年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____年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事故背景及概述____年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顶板事故作业事故,导致矿井的大部分顶板倒塌,工作面及周边区域出现严重的坍塌和冒顶现象。
此次事故造成多名矿工被困,现场形势紧急且复杂,需要进行迅速而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
本处置方案旨在指导现场救援人员合理组织、高效应对,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失,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事故现场的评估与安全措施1. 首先,到达现场的救援人员应进行现场评估,确定能否进入事故区域,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积水、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
在评估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好防护装备、远离危险区域等。
2. 根据评估情况,制定分工合理的施救方案。
确定施救的先后顺序,确保每个被困人员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援和帮助。
三、饮水和食物供应1. 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将食物和饮用水送至现场。
2. 在事故区域内设立临时的饮水和食物供应点,确保被困人员能够及时获得充足的水和食物供应。
四、通风与瓦斯抽放1. 在事故发生初期,应立即实施通风措施,为被困人员提供良好的空气环境。
2. 同时,要组织人员进行瓦斯抽放,确保事故区域内的瓦斯浓度处于安全范围。
五、搜救和救援方案1. 救援人员应按照事发区域的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搜救和救援方案,确保救援过程安全有效。
2. 在搜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采取适当的救援措施,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
3. 救援人员应根据被困人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援装备和工具,进行救援操作,确保被困人员尽快获救。
六、医疗救护和后续处理1. 救援人员应随时关注被困人员的身体状况,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进行急救和护理。
2. 一旦被困人员成功获救,应立即进行初步的医疗救护。
3. 被困人员获救后,应尽快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带,再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医疗救治。
七、事故调查与整改1.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小组,进行事故的原因及责任的调查。
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de5a2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8.png)
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煤矿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一种事故。
顶板事故是指在煤矿作业过程中,由于采煤等作业引起的煤层顶板垮落、坍塌等情况,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
为了有效应对煤矿顶板事故,保障人员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置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事故现场安全处置1.确定事故范围: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周边区域划定,确保范围内不再有人员进入,防止事故扩大。
2.发出警报:通过煤矿内的警报系统及时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工人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3.组织救援:立即向事发煤矿所在地当地政府和救援部门报告事故,请求相关救援人员和设备的支援。
4.停止作业:对事故区域附近的采煤作业进行立即停工,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5.撤离人员:将事故现场的人员进行快速而有序的撤离,确保所有人员安全。
二、人员伤亡救援1.发现受伤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搜查,寻找被埋伤者。
在发现受伤人员后,立即进行急救或紧急抢救,确保及时救治。
2.救援人员安全:为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必须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安全评估,确保不再有顶板垮落及次生事故发生,然后组织专业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工作。
3.协调医疗资源:在发现事故现场有多人受伤时,及时协调周边医院并安排救护车进行转运。
4.提供心理支持:对伤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工作,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帮助其重新适应环境。
三、现场维护与救援设备1.现场维护:救援人员在进行救援前,应对事故现场进行维护工作,包括加固顶板、清理垃圾、疏通通风等,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2.救援设备使用:救援人员使用专业的救援设备,如抽水泵、挡板、风机等,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和维护。
3.通风与瓦斯检测:对事故现场进行通风处理和瓦斯检测,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四、事故调查与整改1.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及时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98db8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2.png)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矿井对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井因地质条件、采掘作业、支护措施等原因引起的顶板事故。
三、事故类型1. 采煤工作面顶板大范围垮落;2. 陷落冒顶巷道或掘进工作面的片帮、冒顶等事故;3. 矿井其他部位因地质条件等原因发生的顶板事故。
四、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顶板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和事故现场的安全保障。
(2)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人员疏散、物资供应、设备调配等。
(3)技术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工作,包括监测数据、方案制定、技术指导等。
(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生活物资、医疗救护、通讯联络等。
(5)安全检查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
(6)通讯与信息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和信息传递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顶板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救援。
3. 现场救援组迅速展开救援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4. 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人员疏散、物资供应、设备调配等。
5. 技术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工作,包括监测数据、方案制定、技术指导等。
6. 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生活物资、医疗救护、通讯联络等。
7. 安全检查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
8. 通讯与信息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和信息传递工作。
六、应急结束1. 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无人员伤亡,现场恢复正常。
2. 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恢复正常生产。
七、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开展顶板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c5cafe5022aaea998f0f92.png)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9 页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2)职责:全面负责本班现场应急工作,应急措施宜贯和培训。
承担自救、互救和避灾职责,承担第一时间报告预警信息和事故灾害信息的职责,执行本班组现场预警处置和灾害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伤亡人员善后和安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应急工作。
1.2班组人员应急岗位责任制(1)组长全面负责本班应急管理工作。
根据相关预警处置方案,承担第一时间报告事故预兆的职责,落实预警处置措施。
在作业现场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承担事故报告的职责,并按照相关预案的现场处置程序,承担组织本班组现场人员的自救、互救和避灾的责任。
(2)副组长协助组长完成相关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3)班组长发现和报告事故预兆,落实预警处置措施。
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按照相关预案的现场处置程序,承担组织本班组现场人员的自救、互救和避灾的责任。
(4)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发现与本岗位相对的事故预兆,承担第一时间预警信号报告的职责。
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协助现场应急指挥者进行自救和避灾,不断发现避灾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和危害。
2、班组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第 2 页共 9 页2.1分险分析(1)矿井严重顶板事故灾害危险性分析我矿所采的二1煤直接顶板一般为深灰色,灰黑色砂质泥岩或砂岩,岩性致密,厚度0~5.76m,平均2.08m。
老顶为灰褐色长石中粒石英砂岩,含大量暗色矿物,钙质胶结,埋藏稳定,厚度2.27~16.91m,平均9.1m。
伪顶一般为0~0.4m炭质泥岩。
2.2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的原则(1)出现事故预兆和出现事故后,第一时间汇报,同时撤离人员的原则。
(2)汇报时要沉着冷静,内容要准确完整、详细客观:地点、类型、影响区域、破坏程度、现场风流变化、作业人员数目、伤亡人员情况。
煤矿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煤矿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a3e37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e.png)
煤矿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一、引言煤矿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其发生往往会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煤矿顶板事故,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特制定本应急处置方案。
二、应急处置原则1. 迅速反应:一旦发生顶板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救。
2. 科学救援: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救援措施,确保救援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安全第一: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始终将矿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救援工作的安全进行。
4. 协同配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
三、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报告:一旦发生顶板事故,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2. 现场勘查: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了解事故情况,确定事故原因和影响范围。
3. 救援组织:成立救援指挥部,组织救援队伍,明确各救援队伍的职责和任务。
4. 救援措施: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如支护加固、通风排烟、疏散人员等。
5. 人员搜救:组织人员进行人员搜救,利用各种救援工具和技术,尽快找到遇险人员,并进行救援。
6. 事故处理: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清理事故现场,修复受损设备设施,防止事故扩大。
7. 总结评估: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处置保障1. 人员保障:加强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应急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充足的救援物资,如支护材料、通风设备、救援工具等,确保应急响应的物资需求。
3. 技术保障:加强救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救援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信息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及时收集和传递事故信息,为应急处置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
五、总结煤矿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顶板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煤矿顶板事故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56cf5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1.png)
一、总则为提高我矿应对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范围内发生的各类顶板事故,包括但不限于采煤工作面顶板大范围垮落、陷落冒顶巷道或掘进工作面的片帮、冒顶等事故。
三、事故预警1. 预警信号:监测系统发出预警信号或现场人员发现顶板异常情况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2. 预警措施:- 立即停止相关作业,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报告矿调度指挥中心。
四、应急处置1. 启动应急预案:矿调度指挥中心接到预警后,立即报告矿长,启动本预案。
2.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矿长担任总指挥,下设现场指挥部、医疗救护组、抢险救援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
3. 现场指挥部:- 组织指挥救援工作;- 指挥救援队伍进行抢险救援;- 指挥医疗救护组进行伤员救治;- 指挥安全保卫组维护现场秩序;- 指挥后勤保障组提供物资保障;- 指挥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信息。
4. 抢险救援组:- 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救援方案;- 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 恢复通风系统,确保人员安全;- 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5. 医疗救护组:- 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 将伤员送往医院;- 指导现场人员自救互救。
6. 安全保卫组:- 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监督救援工作,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对救援现场进行警戒。
7. 后勤保障组:- 提供救援所需的物资;- 确保救援车辆、设备正常运行;- 为伤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8. 信息宣传组:- 及时发布事故信息;- 向外界通报救援进展情况;- 报告上级部门。
五、恢复生产1. 现场稳定后,经现场指挥部确认,可恢复生产。
2. 恢复生产前,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安全。
3. 恢复生产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矿井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矿井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43db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e.png)
矿井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事故背景与概述1.1事故背景1.2事故概述矿井顶板事故可分为突然塌落和逐渐下沉两种情况。
突然塌落往往发生在已经形成的空洞或隧道内,如煤矿的工作面、巷道等地方;逐渐下沉则是指顶板逐渐下陷或形成裂隙的情况。
矿井顶板事故常常引起瓦斯、煤尘等次生灾害,对矿工造成严重威胁。
二、应急处置组织与指挥2.1应急处置组织(2)现场救援队:由矿工、救援人员以及必要的医疗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搜救和救援工作。
2.2应急指挥体系(1)事故指挥部:设立事故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决策和统一指挥现场救援工作。
(2)联络员:负责与外界沟通和协调救援资源。
三、应急处置措施3.1事故发生初期(1)确保人身安全第一,迅速向事故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通知相关部门和机构,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确保相关救援力量到达事故现场。
3.2事故处置过程(1)启动事故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
(2)进行现场勘察,判断事故情况,评估事故影响范围。
(3)确保现场安全,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4)展开搜救和救援行动,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
(5)对事故现场进行科学排水,控制事故扩大范围。
3.3事故处理后期(1)追查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并启动事故责任追究程序。
(2)协助受伤人员的伤情评定和医疗救治。
(3)安抚相关人员情绪,做好事后处理工作。
四、应急处置能力4.1各级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构和专业队伍。
4.2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专业素质。
4.3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装备,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进行。
五、预防与控制措施5.1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事前预防,控制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
5.2加强矿井监测,实时观测矿井顶板的变化情况。
5.3增加矿工安全意识和安全培训,提高矿工自救和互救能力。
5.4在矿井顶板易发部位设置防护结构和支护措施,增加矿井顶板的稳定性。
六、应急处置方案的完善和修订6.1定期对应急处置方案进行评估和演练,发现问题及时修订和改进。
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a3fc5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5.png)
矿井严重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矿井作业中,顶板事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安全事故。
当矿井顶板出现异常变形,崩塌、坍塌、断裂等情况时,容易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矿井作业中,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置方案,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矿工的安全。
一、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当矿井顶板出现异常变形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人员赶赴现场。
在赶到现场之前,应对现场进行初步评估,了解被困人员的数量、位置、伤势情况,以及救援条件、设备等情况。
进入矿井救援前,必须配备足够的人员和必要的设备。
在现场时,要确保矿井内部的通风、照明、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如果存在通风不畅或其他问题,必须先处理好这些问题。
在进行救援时,必须要遵循以下步骤:1. 确定救援方案: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救援方案。
首先要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选择安全通道进入现场。
然后要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并确定最佳的营救方案。
2. 救援人员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达到要求。
进入现场之前,要佩戴好全部必要的安全装备,并按照预先制定的救援方案执行任务。
3. 营救被困人员:在进行营救时,必须要注意安全、稳定和高效。
如果被困人员受伤较重,需要及时进行紧急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4. 救援结束:当所有被困人员全部救出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保证场地安全。
同时要对救援过程中的情况进行记录,以便今后参考。
二、事故后处理方案在救援结束后,还需要对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处理。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工作:1. 安全检查:对矿井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在救援过程中没有出现其他问题。
2.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责任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确定责任方,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3. 事故报告:将事故情况及处理结果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以便今后参考。
4. 事故处理:对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害进行赔偿和处理。
对个人和企业进行补偿,并采取相关措施,确保今后不再出现类似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矿井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162-97 矿井顶板事故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事故特征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4号煤层:煤层顶板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粉砂岩,厚度1.00-5.00m,平均2.74m。
这类岩石水浸后易膨胀破碎而发生冒落掉渣事故,开采中必须加强支护管理。
底板大多为泥岩或细砂岩。
8号煤层:煤层顶板为灰岩,厚度2.20~10.00m,平均5.10m。
据力学试验资料,石灰岩顶板抗压强度为160.0~180.0MPa,平均为172.0MPa。
属难冒落的坚硬顶板。
底板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泥质砂岩、炭质泥岩或细砂岩,厚度1.40~8.40m,平均4.20m。
抗压强度为15.2~19.6MPa,平均为18.0Mpa。
9号煤层:煤层顶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炭质泥岩或粉砂岩,厚度1.00-8.4m,平均3.94m。
抗压强度为104.0~118.0MPa,平均为110.9MPa,属难冒落的坚硬顶板。
底板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泥质砂岩、炭质泥岩或细砂岩,厚度1.40-8.40m,平均4.20m。
抗压强度为10.0~11.2MPa,平均为10.4MPa,据该矿开采情况,顶底板较易管理,底板未出现底鼓现象。
冒顶类型:采煤工作面、掘进迎头、修复巷道冒顶。
顶板发生冒顶事故会造成埋人、堵人等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有缺陷、顶板支护工程质量差、空项作业、违章指挥作业等造成。
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的名称顶板事故主要是在从事矿井井下掘进、采煤等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建设),冒顶事故在夏季雨季多发。
为此必须强化生产(建设)过程顶板管理和雨季顶板管理。
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发生没有季节性(1)无论是局部冒顶还是大型冒顶,事故发生后,一般都会推倒支架,埋压设备,造成停电,停风给安全管理带来困难,对安全生产不利。
(2)如果是地质构造带附近的冒顶事故,不仅给生产造成麻烦,而且有时会引起透水事故的发生。
(3)在有瓦斯涌出区附近发生冒顶事故将伴有瓦斯的突出,易造成瓦斯事故。
(4)如果是采掘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一旦人员被堵或被埋,将造成人员伤亡。
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
煤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出现折梁断柱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束萎缩,也发出很大的响声,有时也可能听到采空区内煤层顶板发生断裂的响声。
(2)掉碴:煤层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就要增加,随着就出现煤层顶板掉碴现象。
掉碴越多,说明煤层顶板压力越大,掉下的碎石、煤碴更多,工人叫“煤雨”,这就是发生冒顶的危险信号。
(3)片帮:冒落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片帮煤增多,煤质变软,这就说明有冒顶危险。
(4)裂缝:煤层顶板的裂缝,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隙,一种是由采空区煤层顶板下沉引起的采动裂隙。
(5)脱层:煤层顶板快要冒落的时侯,往往会出现脱层的现象。
检查煤层顶板时要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煤层顶板完好;若煤层板发出“空空”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离层。
(6)漏顶: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在大面积冒顶以前,有时因为背顶不严和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
漏顶如不及时处理,会使棚顶托空、支架松动,煤层顶板岩石继续冒落,就会造成没有声响的大冒顶。
(7)瓦斯增大:在含瓦斯的煤层中,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
(8)淋头水增加:煤层顶板的淋头水量有明显的增加。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1、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跟班科(队)长全面领导采掘巷内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班长副组长:组长、安全员成员:全部作业人员2、自救的形式应急自救由当班队长在班前会讲述井下发生水害事故的自救方法和基本知识,并且在井下现场作业环境下发生事故后的自救方法b)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1)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①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②带领全班组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①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②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三、应急处置1、顶板事故应急处置程序矿井各采掘工作面一旦发生顶板事故,由脱险人员利用最近的电话报告调度室,调度室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启动顶板应急救援预案,同时组织应急分队人员入井抢险,现场人员则根据实际情况切断通往该冒顶区域内的电源。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综采工作面冒顶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
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的征兆,而当时难以采取措施,防止工作面顶板冒落时,最好由现场班组长带领工作面所有人员迅速撤退到皮顺或轨顺的安全地点。
遇险时要靠支柱贴身站立避灾。
从工作面冒顶的实际情况来看,顶板沿煤壁冒落是很少见的。
因此当发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遇险者靠工作面支柱贴身站寂静避灾,但要注意煤壁片帮帮伤人。
另外,冒顶时可能将支柱压断或推倒,但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压垮或推倒质量后格的支柱。
因此遇险者可撤至支柱处避灾。
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冒顶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砸伤,掩埋或隔堵,冒落基本稳定后,遇险者立即采用呼叫,敲打,如敲打物料,岩块(如可能造成新的冒落时,则不能敲打,只能呼叫),以便救护人员和撤出人员了解实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遇险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
冒落后被煤、物料等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在条件不允许时切采用猛烈挣扎的办法脱险,以免造成事故扩大。
被冒落隔堵的人员,应在遇险地点有组织的维护的自身安全,构筑脱险通道,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为提前脱险创造良好的条件。
(2)掘进工作面冒顶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
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的征兆,而当时难以采取措施,防止工作面顶板冒落时,最好由现场班组长带领工作面所有人员迅速撤退到下山安全地点。
遇险时要靠支柱贴身站立避灾。
从工作面冒顶的实际情况来看,顶板沿煤壁冒落是很少见的。
因此当发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遇险者靠工作面支柱贴身站寂静避灾,但要注意煤壁片帮帮伤人。
另外,冒顶时可能将支柱压断或推倒,但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压垮或推倒质量后格的支柱。
因此遇险者可撤至支柱处避灾。
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冒顶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砸伤,掩埋或隔堵,冒落基本稳定后,遇险者立即采用呼叫,敲打,如敲打物料,岩块(如可能造成新的冒落时,则不能敲打,只能呼叫),以便救护人员和撤出人员了解实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遇险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
冒落后被煤、物料等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在条件不允许时切采用猛烈挣扎的办法脱险,以免造成事故扩大。
被冒落隔堵的人员,应在遇险地点有组织的维护的自身安全,构筑脱险通道,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为提前脱险创造良好的条件。
(3)独头巷道迎头冒顶被告堵人员应急措施遇险人员要正视已发生的灾害,切忌惊慌失措,坚信矿领导和同志们一定会积极进行抢救,应迅速组织起来,主动听从组长和有经验的老工人指挥,团结协作,尽量减少体力和隔堵区的氧气消耗,有计划的使用饮水,食物和矿灯等,做好较长时间避灾的准备。
如人员被困地点有电话,应立即用电话汇报灾情,遇险人数和计划采取的避灾自救措施,否则,应采用敲击钢轨,管道和岩石等方法,发出有规律的呼救信号,并每隔一定时间敲击一次,不间断的发出信号,以便营救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维护加固地点和人员躲避处的支柱,并派人检查,以防止冒顶进一步扩大,保障被堵人员避灾时的安全。
如人员被困地点有压风管,应打开压风管给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并稀释被隔堵空间的瓦斯浓度,但要注意保暖。
3、顶板事故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顶板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联系方式(1)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调度室:8035 0358--4037686(2)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①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发生顶板事故后,事故地关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危害程度并迅速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它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危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它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断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
②发生顶板事故报告的基本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队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情况。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计。
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事故发生的组织抢救,取的安全措施及事故灾区的控制情况。
事故报告单位(队组)四、注意事项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1)在遇有独头巷道冒顶有害气体超限的情况下,被困人员应立即使用自救器,沿着避灾路线,迅速撤离现场。
(2)佩戴者在使用时,应首先拉掉氧烛启动针,使气囊鼓起,然后迅速把口具塞拔掉,含口具,夹鼻夹。
(3)在有条件撤退的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地撤离,步行速度根据情况可以稍快或稍慢,在十分紧急情况下,快跑是允许的,但快跑呼吸阻力会增大,耗氧增加,保护作用时间相对缩短。
(4)在整个逃生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口具、鼻夹戴好,不漏气,绝不可以从嘴中拿出口具说话,需要联络可以打手势。
(5)吸气时,气体比吸外界正常大气干热,这是生氧剂化学反应造成的,表明自救器在正常有效的工作,对人无伤害,千万不可摘下自救器。
(6)发现囊体积瘪而不鼓,渐渐缩小,这表明自救器的使用时间到终点。
(7)使用压缩氧自救器时,高压氧气瓶储装有20兆帕的氧气,携带过程中要防止撞击磕碰,或当坐垫使用;携带过程中严禁开启扳把。
2、事故现场采取的救援措施(1)当冒落的煤、矸埋压住人时,不要惊慌,要在有经验的干部或老工人指挥下,严密监视冒落的煤层顶板及两帮情况,先由外向里进行临时支护,打通安全退路,防止煤层顶板继续冒落伤人,再组织人力迅速抢救被埋在煤、矸下面的遇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