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放射性测量基本知识概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参考教材
• 核辐射测量方法
葛良全等编著 成都理工大学自编教材
• 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
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原子能出版社(1997年)
• 放射性测量勘探方法
章晔,华荣洲,石柏慎.原子能出版社,1995
• 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
程业勋等编著
地质出版社(2005年)
课程的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按照:
1903年, Becquerel 和Marie Curie夫妇分别获得物理 诺贝尔奖。
1911年, Marie Curie 获得化学 Nobel Prize for isolating radium( Pierre died in 1906)。
Marie Curie died in 1934 at the age of 67 years as a result of prolonged exposure to radioactivity Ra.
①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就 如同散布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它 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②在受到激发时,电子会离开原子,产生 阴极射线。
卢瑟福完成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散射实验),否认了葡萄 干面包式模型的正确性。
原子的核式模型:
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核式模型:原子的 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按照一定轨道围绕着 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
首先发现放射性:1896年,贝可勒尔(Becquerel)发现 铀矿石使胶卷暴光,称之为radiation actives。
1898年,施密特发现钍(Th)具有与铀矿石相同的特征。
1899年,卢瑟福(Rutherford)和欧文斯(Owens)发现 射气(emanation)现象。
1901年,Pierre 和Marie Curie发现镭(Ra)之后又发 现了钋(Po)。通过研究铀钍矿石的放射性,发现Ra比铀、 钍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于是从沥青中提炼出镭。
x ray
中子
第一章 放射性测量的基本知识
§1.1 §1.2 §1.3 §1.4 §1.5 §1.6
原子和原子核 核衰变 放射性系列 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射线谱 放射性核素衰变的基本规律 中子辐射
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
一、原子的概念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
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
汤姆逊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 葡萄干蛋糕模型,是第一个存在着亚原子结构 的原子模型,汤姆逊认为:
4 2
He(
)174N
187O11H
(
p)
或 14N (, p)17O
214Po α 7.68 MeV
1919年,卢瑟福
1932年,发现中子(neutron)。
1934年,人工放射性核素合成成功。
产生机理:
地-空界面上伽玛射线的来源
从空间分布角度
宇宙射线 12.8% 电离成份 10.5% 中子 2.3%
陆地放射性 80.0% 铀系列核素 钍系列核素 钾-40 其它核素
人工放射性 7.2% 大气核试验
核工业与核技 术应用
核医学诊断
一些核辐射的特征:
Type of particle symbol
neutron Proton Deuteron Triton Alpha particle positron
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回答问题、课堂 测试等) — 占30%;
注:课堂点名3次不到者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核科学的发展历程(放射性的历史)
自从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以来,核科 学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
核科学的诞生及其发展不仅对自然科学本身起 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社会也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
放射性(radioactivity)这一名词首次被利用是Marie Curie。 在1898,她首先用来描述能发出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 的物质的外部特征,进一步证明了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的差别。
放射性的最早研究者:伦琴(Roentgen);1895年,伦 琴用阴极射线(电子束)在放电管壁上的作用产生x射线(x –ray)。
n p d t α β+ e+
Electrons or beta particle
µ meson meson Gamma ray neutrino Fission fragment
β- e-
µ γ v
Charge (relative)
0 1 1 1 2 1
Approximate rest mass 1 1 2 3 4 1/1840
-1
1/1840
±1
210/184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276/1840
0
0
20
95
Rest mass
1.008982 1.007593 2.014187 3.01645 4.002777 0.000549
0.000549
0.115 0.152 0 0
核辐射的分类:
电子 带电粒子辐射
重带电粒子
非带电辐射
γ ray 电磁波(辐射)
核式模型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
①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 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 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绕核运动。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1913年,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 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即电 子不是随意占据在原子核的周围,而是在固 定的层面上运动,当电子从一个层面跃迁到 另一个层面时,原子便吸收或释放能量。
成都理工大学核自院 主讲教师: 杨 佳
《辐射探测技术基础》课程讲授的 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理论学时2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 放射性测量的基本知识(4学时);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4学时);
核辐射测量单位及核辐射防护(3学时);
带电粒子测量方法(6学时); γ射线测量方法(3学时); 核辐射测量的统计误差和数据处理(4学时);
1911年,卢瑟福(Rutherford)用α射线轰击各种原子, 测到α射线发生偏折,从而确定了核结构,并提出了原子结 构的行星模型,从而奠定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结构的研究 基础。
此后不久,玻尔提出了原子的壳结构和电子在原子中的 运动规律,同时建立了描述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
1919年,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实现了人工核蜕变核反应, 它是用α粒子轰击氦核能放出质子,反应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