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第二课时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第二课时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cabf4c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8.png)
碳反应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5节,是在完成了光合作用概述以及捕获光能的色素、光反应之后的内容,依据新课标,碳反应是“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这一重要概念下的子概念,也可以具体表述为“碳反应将CO2还原成糖,并将能量最终储存在糖分子中”,本节课将围绕此概念,以科学史和科学探究的思路展开,分析生产生活实践材料,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二、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的过程”及“光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等内容,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提供良好的知识背景,学生虽然已有“光合作用能将CO2转化为糖”的概念,但对具体CO2转化为糖的过程,特别是这个过程当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高一学生探究生活现象与规律的兴趣较高,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得探究活动的开展成为可能,但往往会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和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故本节课教师可提供相关科学史情境,通过对科学家相关实验的学习,理解并强化概念。
三、教学目标1.通过重温卡尔文科学研究实验过程、探究CO2还原成糖的途径,阐述碳反应过程的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化过程,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生命观念)2.通过构建碳反应过程的概念图,以文字和图示的方式说明碳反应的过程,发展模型与建模的能力,根据概念图分析条件变化使得五碳糖含量的变化,形成稳态与平衡观。
(科学思维、生命观念)3.重走卡尔文探究碳反应之路,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具体过程,领域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碳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2.教学难点:NADPH和ATP中的化学能如何转化到糖分子中五、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在学生已建构起光合作用整体概念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光合作用是如何将CO2转化为糖的?学生通过分析CO2和糖都属于含碳化合物,作出假设:CO2是通过许多中间产物转化为糖的,也可以将这个过程称之为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设计意图】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对光合作用能将CO2转化为糖的概念有着模糊的认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辨析其本质上是碳的转移过程,也会后续提出碳反应的概念奠定基础。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第一课时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第一课时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c991af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7.png)
光反应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5节,是在完成了光合作用概述以及捕获光能的色素之后的内容,依据新课标,光反应是“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这一重要概念下的子概念,也可以具体表述为“光能在类囊体膜上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释放氧气”,本节课将重点介绍光能如何转变成生物体能够利用的化学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光反应的过程是在特定的场所发生,需要部分条件的支撑,建构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物质是能量的载体,建构物质与能量观。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发生场所,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完成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活动的学习,因此对光合作用的发生过程有一个模糊的了解。
除此之外,学生已经知道细胞中的能量形式有化学能、势能、电能等、知道能量是可以转化的,也知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和细胞的储能物质、光和色素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等。
但是不知道光能如何转化成生物体能够利用的化学能?氧气是如何释放的?这部分内容可以由教师提供实验情境,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来理解和强化概念,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得到锻炼与增强。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其探究生活现象与规律的兴趣很高,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得探究活动的开展成为可能,但往往会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和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构建光反应的概念,认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体验物质与能量观。
(生命观念)2.通过对希尔反应的实验验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在这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3.通过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总结并阐明光反应过程中伴随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科学思维)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光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2.教学难点:NADPH和ATP的形成;光能如何转变为NADPH和ATP中的化学能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设疑激趣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光合作用总反应式,认识光合作用的本质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浙科版(2019)必修一 3-5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课件(70张)
![浙科版(2019)必修一 3-5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课件(70张)](https://img.taocdn.com/s3/m/4f3c103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7.png)
碳反应总结
场所: 叶绿体的基质中 C5糖(RUBP):二磷酸核酮糖 C3酸:三磷酸甘油酸
条件:多种酶、NADPH 、ATP CO2
CO2的固定: 3CO2+3RUBP 酶
ADP+Pi+能量 酶 ATP
NADP++H++2e- 酶 NADPH 能量变化:光能 电能 ATP、NADPH中活跃
化学能
条件:光、色素、酶
五、碳反应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糖
1
二磷酸核酮糖
1 CO2的固定
五
碳
糖 的
5/6
1个六碳分子(CO2进入卡尔文 循环后的第一个有机物)
三碳酸的还原
2
再
生
2
三碳糖(磷酸) (第一个糖,关
成蔗糖
三碳糖多数用于五 碳糖的再生(卡尔 文循环),少数离 开卡尔文循环。
离开的三碳糖少数 在叶绿体内:作为 原料用于淀粉、蛋 白质和脂质的合成。 大部分运至叶绿体 外:蔗糖供细胞利 用。
七、光反应阶段和碳反应阶段的比较
项目
光反应阶段
碳反应阶段
场所 区 条件
物质 变化
别 能量 转化
类囊体薄膜 光、色素、酶
CO2 H2O CO2 H2O
光能
ATP中活跃 的化学能
碳的转移途径:
(CH2O)中稳定 的化学能
CO2
C3
(CH2O)
光
6CO2+12H2O 叶绿体C6H12O6 +6O2+ 6H2O
课堂思考
2022-2023学年浙科版(2019)必修一 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课件(60张)
![2022-2023学年浙科版(2019)必修一 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课件(60张)](https://img.taocdn.com/s3/m/666686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7.png)
能否直接测出光合速率?为什么? 不同条件下,植物细胞消耗CO2情况 1、黑暗时: 只有细胞呼吸,没有光合作用
O2
CO2
2、弱光下: 光合作用强度〈 细胞呼吸强度 O2 O2
(光照强度
主要限制因素: 外因:CO2浓度、温度 内因:色素、酶
0
光饱和点
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
co2 吸
收p
量
C
表观 光合 速率
0 B 光补偿点 D光饱和点
CO2
呼吸速率=光合速率
释放
量 qA
呼吸速率
A点: 仅呼吸 AB段: 光合<呼吸 B点: 光合=呼吸 BC段:光合>呼吸
NADPH的合成 H++ 2e- + NADP+
NADPH
能量变化: 光能转变为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O2 H+、 e-
NADP+
(氧化型辅酶Ⅱ)
NADPH
(还原型辅酶Ⅱ)
4.2 碳反应
场所?
卡尔文循环从1个五碳糖(RUBP)开始。
能量变化?
①在A等酶T有的P催和机化N物作A中用D下稳PH,定中1个的活C化O跃2学分的子能化与五学碳能糖转结变合,为形糖成类1个六碳分子。
(3)应用: ①温室生产中,适当增强光照强度 ,以提高光合速率,使作物增产;
②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 阳生植物低,间作套种农作物,可合理 利用光能。
5.2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温度
(1)原理: 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一公开课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一公开课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https://img.taocdn.com/s3/m/7361da7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3.png)
肉细胞内的C3化合物、C5化合物和ATP含量升
B. 下降;上升;下降
C. 下降;上升;上升
D. 上升;下降;下降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模式图中A、B、 C、D分别对应曲 线上的哪个点?
6. 多因子外界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小结
化能合成作用
自养生物
光能自养生物
以光为能源,以CO2和H2O(无机物)为原料合成 糖类(有机物),糖类中储存着由光能转换来的能量。
例如绿色植物。
异养生物
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 命活动。例如人、动物、真菌及大多数的细菌。
大田要“正其行,通其风”,多施有机肥; 温室内可适当补充CO2。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2. 光照时间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
①图中A点含义: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 ; ②B点含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称为光;补偿点 ③C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称为;光饱和点 ④若甲曲线代表阳生植物,则乙曲线代表 阴生 植物。
1、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掉
的是( B )
A、[H] B、C5化合物 C、ATP D、CO2
2、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是( A )
①H2O
②ATP ③ADP
④CO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C02条件
下。如果将环境中C0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此时叶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H2O
B
C
光
A
D
F CO2
G
E+Pi
J
H
I
①图中A是__色_素___,B是___O__2 __,它来自于___水___的分解。
浙科版(2019)生物必修1: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教案
![浙科版(2019)生物必修1: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c5df22ba0d4a7302763afa.png)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说明光反应和碳反应过程及相互联系;概述光合作用的意义;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掌握思维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形成科学的精神和态度,认同科学方法在科学发展上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反应和碳反应过程与意义;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难点: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与联系教学流程设计】1. 问:叶绿体中含量最多的色素种类和颜色分别是什么?2. 问:推测色素位于叶绿体的哪个结构上?3.告知学生: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位于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
绿体的结构图推知色素位于类囊体膜上。
绍色素,确定色素及酶的具体场所,为光反应和碳反应具体场所、条件的推导埋下伏笔。
三、展现科学史,体会探究乐趣(一)探究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O 的来源1.分组讨论:光合作用释放的O2 是来自同是气体的CO2 ,还是H2O ,还是两者兼有?如何用实验证明?2. 在副板上根据学生描述画出实验简图。
3. PPT 展示经典实验及实验结果,请学生说出实验结论:(二)借助科学史探究光反应过程1. 探究光反应的物质变化(1)光反应中除了水的分解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物质变化?以音频的形式配合图片展示科学史——资料1:美国科学家阿尔农将叶绿体从植物中分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四人一组就实验方法和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展开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①可以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O2中的O 的来源。
② O的同位素为18O 。
③描述实验思路:取两支试管,编号为A和B。
A 试管加入C18O2 和H2O,B 试管加入CO2 和H2 18 O 。
观察产生的O2 是否带有标记。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根据资料1 推断学生通过分组讨论,锻炼了实验设计的能力,也明白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是来自水。
浙科版(2019)生物必修1:3.5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课件(共42张PPT)
![浙科版(2019)生物必修1:3.5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课件(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fe0721be23482fb4da4ca7.png)
色素提取的过程: 1.烘干、研磨: (研钵)菠菜叶 二氧化硅: 为了研磨充分 碳酸钙: 保护叶绿素分子不被破坏 95%乙醇: 溶解色素 2.过滤: 小玻璃漏斗 尼龙布:减少色素吸附
3.制备滤纸条
滤纸条剪去两角:
宽1 cm 长
10 cm
层析液同步到达滤液细线
4.点样
要求: 一是越细越齐越好(避免色素带重叠)
a
e
CO2的浓度
农业生产启示:温室栽培植物时适当提高室内CO2浓 度,如放一定量的干冰或有机肥。
4.水分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缺水时植物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进入叶肉细胞; 缺水,则叶片淀粉水解减弱,糖类堆积,光合产物输 出缓慢。 因此,植物体水分减少会使光合速率下降。
农业生产启示:合理浇灌。
5.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光合效率降低。
总结
1.光合作用的概述。 2.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3.光反应和碳反应。 4.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谢谢
二是待干燥后再重复2-3次(增加色素的量)
5.分离色素
要求: A、滤纸条要斜靠烧怀壁 B、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 C、试管加软木塞
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色素含量: 叶绿素a>叶绿素b 叶黄素>胡萝卜素 叶绿素约占 ¾ 类胡萝卜素约占 1/4
溶解度: 胡萝卜素>叶黄素> 叶绿素a>叶绿素b
+ 的 还 物N质AD变PH化:co2 C5 酶多2种C3酶酸(CO2的CO固2的定固)定
原
NADP+ 三碳62三三(糖碳碳21/6酸糖)C51A3个个TP、(N酶5A三3/6DC)碳P5H糖(C2R5三五u碳B碳糖P再(糖三生R碳C)uO酸B2P的还原)
能量变化在:叶A绿T体P、内N或A运D到PH中活跃五化碳学糖能再生 叶绿糖体类外等被利有用机物中的稳定化学能
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1
![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3a5321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b.png)
读教材·相信我能行 攻难点·让我更出色
解析:不同植物对光的波长和光强度的需求不同,可根据植 物生长特点调控光的波长和光强度;为保证植物的根能够正 常吸收水分,该系统应控制培养液的浓度适当小于植物根部 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 的进行,让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 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其少分解有机物,故合理控制昼夜 温差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适时通风可提高生产系统内的 CO2浓度,进而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
影响因素 光照
CO2浓度 温度
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①延长光照时间:通过轮作,延长全年内单位土 地面积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②增加 光强度
施用有机肥;温室栽培植物时,可以适当提高室 内CO2浓度;大田生产“正其行,通其风”可提高 CO2浓度,增加产量 增加昼夜温差,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迁移应用]
任务一 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
[任务突破1]
综合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1)单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影响 因素
光强度
CO2浓度
温度
曲 线
读教材·相信我能行 攻难点·让我更出色
①图1和图2都表示在一定
A点:只进行细胞呼吸; 范围内,光合速率随CO2浓 AB段:随光强度增大,光 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CO2 合速率也逐渐增大,但 浓度增加到一定范围后, 温度主要通
读教材·相信我能行 攻难点·让我更出色
[典例1-2] (2022·北斗联盟高一期中)茶树的产量取决于树冠的 整体光合能力。为研究不同冠层叶片的光合能力,某同学摘取茶 树不同冠层的叶片,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 如图。
读教材·相信我能行 攻难点·让我更出色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b59ae102020740bf1e9b7d.png)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含答案)1.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所含的光合色素有叶绿素(叶绿素a 和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等);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 紫光。
2.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 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同时进行,相辅相成。
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NADPH 和A TP ;碳反应利用A TP 和 NADPH ,促进光反应的进行。
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产物是O 2、NADPH 和A TP ;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产 物是糖类等有机物,但蔗糖在叶绿体外合成。
4.当光照突然减弱时,短时间内C 3(三碳酸)含量上升,C 5(RuBP) 含量下降。
当CO 2含量减少时,短时间内C 5(RuBP)含量上 升,C 3(三碳酸)含量下降。
5.光合速率受光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 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强度提高而加快。
对应学生用书 P60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原理绿叶中的光合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95%乙醇中。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实验用品及作用[连线]3.实验流程提取色素⎩⎪⎨⎪⎧新鲜叶片烘干粉碎后,取2 g 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SiO 2、CaCO 3和2~3 mL95%乙醇→研钵→研磨→过滤→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管口↓制备滤纸条⎩⎪⎨⎪⎧剪滤纸条:将滤纸剪成长10 cm 、宽1 cm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铅笔画线:在距去角一端1 cm 处用铅笔画 一条细的横线↓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线: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 ↓待滤液干后,重复画细线2~3次↓色素分离⎩⎪⎨⎪⎧①倒入试管3 mL 层析液②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插入层析液中③棉塞塞紧试管口↓观察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如下图乙所示:[巧学妙记]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自上而下的分布依次是“胡叶ab ”。
浙科版(2019)生物必修1: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学案设计(含答案)
![浙科版(2019)生物必修1: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学案设计(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4b2ef058fb770bf78a55df.png)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学习目标】1.理解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能2.了解色素的种类和功能及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分析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4.阐明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及其相互关系。
5.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学习重点难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及相互关系。
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学习探究】、基础知识(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自养生物是指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_ 生物,例如___________ ;异养生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_ 生物,例如___________ 。
2.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___ ,利用________ ,把 ______ 和_______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__ 的过程3.光合作用的过程4.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并标明其中产生的氧气中的氧的来源5.光合作用的实质:把_____ 转变成________ ,把________________ 转变成有机物中的 ______ 。
(二)色素的提取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_____ 。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__________ 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___________ ;反之则___________ 。
2、结果: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自上而下: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 。
3、注意:95%乙醇的用途是 __________________ ,层析液的的用途是___________ ;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色素的位置和功能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
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1
![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662a81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6.png)
①
分离
色素
滤纸条预先干燥处理
攻难点·让我更出色
使层析液在滤纸条上
的扩散速度快
②
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
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
的边缘处扩散过快
③
滤液细线要细、齐、直
使分离的色素带平齐、
不重叠
④
滤液细线干燥后重复画,
共画3~4次
使分离的色素带清晰
便于观察
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防止色素直接溶解在
层析液中
⑤
读教材·相信我能行
直接进食
读教材·相信我能行
攻难点·让我更出色
解析: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
导致色素不能在滤纸条上扩散;光合色素能溶于有机
溶剂,可以用95%的酒精提取光合色素;用毛细吸管吸
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画的横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
的线,待滤液干后,再画3~4次;层析液中的苯有毒,实
验结束后需要用肥皂洗手,不能不洗手直接进食。
和色素Ⅳ属于叶绿素,都是含镁的有机分子;强光照和
正常光照相比,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
增加,可见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
光照。
读教材·相信我能行
攻难点·让我更出色
正常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约
正常绿色 为3∶1,且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正常叶片
总是呈现绿色
寒冷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
叶色变黄 较稳定,叶片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叶
子变黄
秋天降温时,植物体为适应寒冷,体内积累
了较多的可溶性糖,有利于形成红色的花
叶色变红
青素(存在于液泡中),而叶绿素因寒冷逐
任务一
[任务突破]
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1
![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7d554c6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01.png)
读教材·相信我能行 攻难点·让我更出色
3.1个二氧化碳与1个五碳糖结合,形成2个三碳酸,然后2个三碳 酸被还原成2个三碳糖。( √ ) 4.卡尔文循环中,ATP在叶绿体基质中将三碳酸还原为三碳糖。
(× ) 提示:三碳酸还原过程中,ATP和NADPH提供能量,还原剂为NADPH。 5.碳反应不需要光,必须在黑暗条件下才能进行。( × ) 提示:碳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NADPH,发生条件可以是在光 照下,也可以不在光照下。
读教材·相信我能行 攻难点·让我更出色
(3)明确光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光反应为吸能反应,能 量 来 源 为 光 能 , 经 过 光 反 应 , 能 量 由 光 能 转 化 为 ATP 和 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4)明确光反应的生理过程与酶催化的关系:光合色素吸 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催化,其他反应过程均需要酶的催化。
(2)三碳酸的还原:
物质 变化
①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NADPH和ATP的能量,被NADPH还原形
成三碳糖; ② 五碳糖 的再生。
(3)在叶绿体内,三碳糖作为原料用于 淀粉、蛋白质和脂质 的
合成。大部分三碳糖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成 蔗糖 ,供植物
体所有细胞利用
能量 变化
NADPH和ATP 中的能量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物 O2和电子(e-);
2个三碳酸;
②H+和e-将NADP+还原 ②三碳酸分子的还原:三碳
质
为NADPH;
酸+NADPH+ATP→三碳糖分
变
③吸收光能产生ATP, 子+NADP++ADP+Pi;
化
O2被释放到叶绿体(或 ③五碳糖的再生:三碳糖分
浙科版(2019)必修一 3-5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课件(66张)
![浙科版(2019)必修一 3-5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课件(66张)](https://img.taocdn.com/s3/m/480726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7.png)
3、碳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第一个糖:三碳糖
4、若要一个三碳糖分子离开卡尔文循环,需要循环几次? 3次
5、碳反应能在无光条件下持续进行吗? 不能
光反应阶段
碳反应阶段
进行 部位
夜温(℃) 17
33.2cm 24.9cm 10.9cm
23 19.9cm 15.8cm
—
温室栽培中,白天可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 低温度,适当提高昼夜温差,从而提高作物产量(有 机物积累量)。
3、CO2浓度—直接影响碳反应
光 合 速 率
0
A
CO2浓度
光
1. 如何提高大田和温
合 速
室中的CO2含量?
叶绿体中的色素种类及含量
光合 色素
胡萝卜素(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1/4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 叶绿素a (蓝绿色) 3/4 叶绿素b (黄绿色)
不同年龄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曲线图:
含
量
叶绿素(镁元素)
类胡萝卜素
0 叶龄
为什么绝大多数植物叶片是绿色的? • 为什么有些植物叶片在不同时期颜色不同呢?
外膜 内膜
叶绿体基质
含有多种与光合作用有 关的酶和少量的DNA
在类囊体薄膜(光合膜)上 存在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和色素;空腔内含有多种与 水裂解有关的酶
原理 提取:光合色素(脂溶性物质)能溶解在酒精等有 机溶剂中,所以可用95%酒精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分离: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使四种色素随 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而分离
ATP合成: ADP+Pi 酶2 ATP
浙科版(2019)必修一 3-5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课件(64张)
![浙科版(2019)必修一 3-5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课件(64张)](https://img.taocdn.com/s3/m/fe50a3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8.png)
判断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对错
1、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碳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 X 2、提取中绿体中色素就可进行光反应 X
3、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 碳反应
4.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
程发生在线粒体中X 5.当对植物突然停止光照以后,碳反应也马上停止 X 6.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含有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酶和色素 X
光照强度
光饱和点
下图是某植物叶片在夏季晴朗天气里一天的光合作用变化曲线。
1.DE段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的原因是
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减弱
,
故该段时间内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光照强度 ,
从而应影响了 光反应 阶段,导致三碳酸含量 增加 。
下图是某植物叶片在夏季晴朗天气里一天的光合作用变化曲线。
B
C
CO2↑ 缺Mg
左移 右移
右上 左下
真正 光合 速率 光照强度
D 右移 左移
光 合 速 率
0
AB
阳生植物 阴生植物
光照强度
阳生植物光饱和点 > 阴生植物光饱和点
生产应用:间作套种
(二)CO2浓度
光 合 作 用 强 度
a
CO2浓度
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最低CO2的浓度
(二)CO2浓度
CO2 吸 收 量
放出_O___2_的过程。 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吸能反应)
判断:
1、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有叶绿体? 2、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 3、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一、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1.形状: 球形或椭球形
类囊体(连成一体)2.膜: 双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