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栓塞

合集下载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应用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应用

内, 脾动脉 栓塞前造影进一步 明确损伤程度 ; ②虽有 轻 中度休
克, 但经快速补 液能迅速纠正者 ; ③意识 清楚 , 能配合治疗者 。
也 有 对 于 C L I级 脾 损 伤 者 行 P E治 疗成 功 的报 道 [ A LV S 4 1 。 此 外 , 行 P E治 疗 时还 应 注 意 : 术 前 积 极 抗 感 染 、 充 在 S ① 补
术后密切观察 , 防治 P E术后并发症。本组均一次插管止血成 S 功, 除发热 、 左上腹 痛以及部分患者发现左 侧胸腔积液外 , 无严 重并发症。 分析原因可能为 : ①本组年轻人相对较多 , 基础疾病 少; ②本组病例脾损伤程度相对较轻 , 脾梗 面积较小 ; ③本组 为单纯脾破裂或合并腹 内其他脏器轻 度损伤 。
疗 效 和 经 验 『1 J. 放 射 学 杂 志 ,0 3 1 (2 : 1— 1. 中华 20 ,2 1 )7 2 7 4
I] K iu , o e , n k aH, t 1He s e u a cet u : i - 5 o mi I u Yo e w e . mou c s n rai s da z J n S a p c g
A dm I aig2 0 ,6 2 )7 — 1 b o m gn ,02 3 (7 :7 8 . ( 稿 日期 :00 0 一 6 收 2 1 —4 O )
基层医学论坛 2 1 0 0年第 l 4卷 1 2月中旬刊
1 一般资料 . 1
本组 3 例 , 2 1 男 2例 , 9例 , 龄 2 女 年 0岁 ~
容量 、 纠正休克 、 保持生命体 征平稳 ; ②术 中严 密监测 , 充分做
4 8岁 , 均 年 龄 3 平 2岁 。 均 为 腹 部 闭 合 性 损 伤 , 中 车 祸 伤 其

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金项目]2021年浙江省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2021KY397)。

▲通讯作者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李敏献1 王 博1 周 龙2▲1.厦门长庚医院肝胆血管外科,福建厦门 361028;2.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肝胆血管外科,浙江台州 318000[摘要] 目的 评估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临床效果,探讨影响治疗结果及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台州市立医院、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63例创伤闭合性脾破裂并且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

结果 63例创伤闭合性脾破裂并且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的病例,抢救成功60例、死亡2例、介入术后转开腹1例,成功率为95.24%。

治疗过程出现并发症15例。

经ROC 曲线分析,当创伤严重评分(ISS)≥27.5分时,其对并发症诊断最为敏感,此时敏感度达到46.70%,特异度达到77.10%;单因素分析,血红蛋白(H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脾损伤分级(AAST)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多因素分析,APTT 和Hb 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因素(P < 0.05);应用nomogram 预测模型,APTT>36 s 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是≤36 s 的17.936倍,Hb[130,175)g/L 的并发症风险仅仅是Hb[70,90)g/L 的6%。

结论 ISS ≥27.5分时,其对并发症诊断最为敏感;Hb、APTT、AAST 是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出现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且APTT 和Hb 水平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因素。

[关键词] 脾动脉栓塞;脾破裂;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 R65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4)07-0176-05DOI:10.20116/j.issn2095-0616.2024.07.40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splenic ruptureLI Minxian 1 WANG Bo 1 ZHOU Long21.Hepatobiliary and Vascular Surgery, Xiamen Chang Gung Hospital, Fujian, Xiamen 361028, China;2. Hepatobiliary and Vascular Surgery, Taizhou Municipal Hospital, Zhejiang, Taizhou 318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splenic rupture, and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that affect treatment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63 cases of traumatic closed splenic rupture treated with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at Taizhou Municipal Hospital and Xiamen Chang Gung Hospital from January 1, 2015 to January 1, 2022, with thei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s affecting prognosis analyzed, and predictive models established. Results Among 63 cases of traumatic closed splenic rupture treated with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60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rescued, 2 cases died, and 1 case underwent laparotomy afte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with a success rate of 95.24%.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15 cases during the treatment process. According to ROC curve analysis, when the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was ≥ 27.5 points, it was most sensitive to the diagnosis of complications, with a sensitivity of 46.70% and a specificity of 77.10%;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mong hemoglobin (Hb),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and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 (AAST) splenic injury scale (P < 0.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PTT and Hb 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P < 0.05); the nomogram prediction model showed that the likelihood of complications occurring in APTT > 36 s was 17.936-fold higher than that occurring in APTT ≤ 36 s, and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Hb [130, 175) g/L was only 6% of that in Hb [70, 90) g/L. Conclusion When ISS is ≥ 27.5 points, it is the most sensitive for the diagnosis of complications. Hb, APTT, and AAST 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in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treatment of traumatic splenic rupture, and APTT and Hb levels are independ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Key words]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Splenic rupture; Risk factor; Multivariate analysis随着社会发展,创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首要危害。

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

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

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脾功能亢进症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通常由于先天性脾功能畸形或其他疾病引起脾脏功能亢进所致。

脾功能亢进症的主要症状包括贫血、出血、脾脏肿大等。

对于脾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其中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是两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比较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部分脾动脉栓塞是通过介入手术将脾脏的一部分血液供应终止,从而减少脾脏的代谢负担,达到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目的。

该方法相对较为温和,治疗过程中对身体的创伤较小,术后康复较快,一般可以在数天内出院。

部分脾动脉栓塞对于患者的脾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保留,可以有效缓解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症状,同时又不会完全剥夺脾脏的功能。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优点在于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同时可以保留一定的脾脏功能。

这一方法适用于一些较为年轻、体质较好的患者,对手术术后的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此种方法。

二、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脾切除是将整个脾脏切除的手术方法,可以完全摆脱脾脏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是一种彻底的治疗方法。

脾切除手术对于脾功能亢进症的治愈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完全解除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脾切除手术适用范围广泛,不限于年龄、健康状态的患者,对于脾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效果较为可靠。

脾切除手术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脾切除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和肿瘤发生的风险;同时还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增加出血的风险。

对于一些运动力较强的患者,脾切除手术后需要进行长期的抗生素预防治疗,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是目前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两种常见方法,它们各自有着优缺点。

部分脾动脉栓塞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但保留了一定的脾脏功能;脾切除彻底解除了脾功能亢进症的症状,但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出血风险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治疗方法选择上,医生应对患者做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

部分脾动脉栓塞临床应用PPT课件

部分脾动脉栓塞临床应用PPT课件
患者为老年男性,因肝癌就诊,肝功能较差,无 法耐受手术切除。
治疗方案
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但术中出现意外情况, 导致脾脏严重缺血坏死。
失败原因
手术操作失误,导致脾动脉栓塞范围过大,引起 严重并发症。
谢谢
THANKS
优势与效果
与传统的脾切除手术相比,部分脾动脉栓塞具有保留脾脏功能、减少并 发症等优势。患者术后恢复较快,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
03
适用人群
适用于脾功能亢进合并明显出血、感染等症状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脾
切除手术的患者。
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其他疾病治疗
部分脾动脉栓塞还可应用于其他需要降低门静脉压力的疾病,如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等。 通过栓塞部分脾动脉,降低门静脉压力,缓解患者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部分脾动脉栓塞临床应用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部分脾动脉栓塞概述 • 部分脾动脉栓塞的原理与技术 • 部分脾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 • 部分脾动脉栓塞的效果与前景 • 部分脾动脉栓塞的案例分享
01 部分脾动脉栓塞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部分脾动脉栓塞是通过导管将栓塞物 质送至脾动脉分支,选择性阻断部分 脾动脉血流,使脾脏部分梗死,进而 实现减瘤减症的一种治疗方法。
优势与效果
相较于传统手术,部分脾动脉栓塞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栓塞后肿瘤缩 小,肝功能得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适用人群
适用于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等症状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和 有凝血障碍的患者。
在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
01 02
脾功能亢进治疗
部分脾动脉栓塞可用于治疗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 等症状。通过栓塞部分脾动脉,降低脾脏功能,减轻脾亢症状,改善患 者的出血和感染风险。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操作方法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操作方法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操作方法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脾脏疾病或者控制脾脏出血。

以下是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一般操作方法:
1. 患者位于手术台上,并接受全身麻醉。

2. 医生通过在大腿或腕部的血管插入导管,将导管推入脾动脉以接近目标位置。

3. 通过X 射线或血管造影技术,确保导管的位置正确。

4. 一旦确定位置准确,医生注入血管造影剂,以清晰地显示脾动脉和其分支。

5. 医生使用一种特殊的栓塞物质(例如聚乙烯丙烯酸栓塞颗粒)或者线圈将脾动脉远端的一个或多个分支进行栓塞。

6. 在栓塞完毕后,医生再次进行血管造影以确保栓塞效果。

7. 在确定栓塞效果满意后,医生缓慢取出导管,进行止血措施,观察患者病情。

8. 患者通常需要留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并进行相关的抗感染或止痛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有一定风险的介入治疗方法,只能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患者在接受该手术前,应与医生详细讨论手术风险和利益,并进行适当的准备和后续治疗。

脾动脉栓塞手术临床护理

脾动脉栓塞手术临床护理

脾动脉栓塞手术临床护理脾栓塞术是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创伤性小,易恢复等优点.由于外科脾切除术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和出血,目前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开展及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门脉高压是指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

门脉血流量增加或门脉血流阻力增加均可导致门脉高压。

病因可分为肝前肝内型和肝后型三种,其中肝内型如肝硬化最常见,本文以一年内来院2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采取了脾动脉栓塞治疗为例,介绍此病例的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是国内唯一以“现代”、“进展”为主要特点的普通外科专业杂志,遵照编委会顾问、中科院院士、普外科专家裘法祖教授提出的“在‘现代’中获得启迪,读‘进展’后有所创新”的办刊特点,既迅速向国内介绍国外普外科研究的前沿动态,同时又及时反映国内普通外科新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外先进科研成果的及时交流,发挥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普通外科学术动态的载体作用。

1 前言门脉高压症是指因由各种原因所致门静脉血循环障碍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病症[1]。

病因可分为肝前肝内型和肝后型三种。

其中肝内型如肝硬化最常见。

很多患者还伴有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及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等并发症。

2011年来我院治疗的2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都取得良好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此类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2 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32-63岁,其中4例患者肝硬化门脉高压伴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

通过食管内窥镜检查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19例患者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手术前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及骨髓细胞学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均符合脾功能亢进诊断标准[2]。

2.2治疗方法术者在B超和X线透视观察下,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采用Seldinger 技术穿刺右股动脉,插人导管超选择性地进人脾动脉近脾门处,在透视下缓慢推注明胶海绵颗粒和造影剂的混悬液,作部分性脾动脉栓塞。

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

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

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脾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由于脾脏功能亢进引起的疾病,常见于患有慢性肝病或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

脾功能亢进可导致脾肿大、脾功能过度活跃,甚至出现溶血性贫血等并发症。

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

那么这两种治疗方法究竟有何不同?它们的疗效如何?接下来我们将对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部分脾动脉栓塞是利用介入手术的方法,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脾脏动脉,导致脾脏部分栓塞,从而减轻脾脏功能亢进引起的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等并发症的患者。

部分脾动脉栓塞的优点在于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不会完全丧失脾脏功能,同时还能有效减轻脾脏功能亢进引起的症状。

部分脾动脉栓塞也存在着部分患者术后脾功能恢复速度缓慢、术后肝脏功能不全等风险。

二、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脾切除是通过手术将患者的脾脏完全切除,从而消除脾脏功能亢进引起的症状。

脾切除手术常见于患有严重的脾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等并发症的患者。

脾切除的优点在于能够完全消除脾脏功能亢进引起的症状,同时避免了部分患者术后脾功能恢复缓慢的情况。

但脾切除手术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如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从目前的临床观察来看,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在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效果上并无显著差异。

大多数患者在术后都能够有效缓解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症状,获得良好的疗效。

而且部分脾动脉栓塞的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也更快,不会完全丧失脾脏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对于一些严重的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脾切除可能是更为适合的治疗方法。

因为脾切除能够完全消除脾脏功能亢进引起的症状,对于一些已经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选择脾切除可能会更为有效。

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进行手术治疗前,患者应该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选择。

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

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
术 ,疗 效 满 意 ,现 报 告 如 下 。
脾 功能亢进 简称脾亢 ,是一种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脾大 , 常见于慢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 表现为血常规一种或多种血细 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 。 部分性脾栓塞既能达到部 分脾切除的作用 而缓解 临床症状 , 改善患者血液学状况 , 又保
留了脾 的免疫功 能,是 当前公认 的比较安全有效的方’ I。我 法” 院对 2 5例脾 功能亢进患者采 用了经微 导9月 学术版 下半月 总第 2 7 00 1期
C ia el hn H at h
有 不同程度食管静脉 曲张,8例有上消化道 出血病史 ,全部经 血象 、骨髓象、US T、钡餐检查,确诊 为脾大、脾亢 。 、C 1 方法 . 2 1 . 术前准备 .1 2 1 . 使用器材 .2 2 除普通的血管造 影准备外 , 术前 3天应 日本 岛津 15mAC臂 DS 20 A机,5 F脾 口服抗生素 ,术前 8 1h联用庆大霉素、青霉素滴注 。 ~ 2 管或 C ra导管,泥鳅导丝 ,3 ob F微 导管 ( 配有微导丝),造
23 精神支持 ,加 强宣 教,避免意外发生在临床过程中, . 对未婚 妇女进行科 学的整体 护理 ,给她 们讲解常用 的避孕方 法 ,以及发生意外后 的紧 急补救措施 , 使她们 了解避孕 的重要 性及人工流产手术对她们 生理和心 理上的损 害。 2 . 家庭及社会支 持,防止消极行为对于极度抑郁患者, 4
时停止栓 塞。结果 结论
临床症状均有 明显 改善 ,脾 纵径 缩小 ,血 象恢复至 正常水平, 出血倾向停止 ,不 良反 应、并发症 少。
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 术是 治疗 脾亢的有效疗法 ,行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 塞该叶段脾 实质 ,防治脾动脉分 支短期再

脾和肾梗死的常见原因

脾和肾梗死的常见原因

脾和肾梗死的常见原因脾和肾梗死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常见原因可以归纳如下:脾梗死是指脾脏的血供中断导致的组织缺血和坏死。

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血栓形成:血栓是导致脾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脾脏供血主要来自脾动脉和脾静脉,当这些血管中的血栓阻塞时,会导致脾脏的血液供应中断。

2. 动脉瘤破裂:脾脏中的动脉瘤是指血管壁的局部膨胀,当动脉瘤破裂时,会导致血液流入腹腔,从而引发脾梗死。

3. 脾动脉栓塞:脾动脉栓塞是指脾动脉受到栓子阻塞,使得脾脏的供血中断。

该病因主要与脾动脉内的血栓形成有关。

4. 血小板聚集:脾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造血器官,它负责濾除陈旧的红血细胞和破坏性的血小板。

当血小板在脾脏中聚集过多时,会导致脾脏供血中断从而引发脾梗死。

肾梗死是指肾脏的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肾脏组织缺血和坏死的疾病。

常见的肾梗死病因包括以下几点:1. 血栓形成:肾动脉是供应肾脏血液的主要血管,当肾动脉中的血栓阻塞时,肾脏的血液供应会中断,引发肾梗死。

2. 肾动脉栓塞:肾动脉栓塞是指肾动脉受到栓子堵塞,从而导致肾脏的血供中断。

常见的栓子来源包括心脏、腹主动脉等。

3. 肾静脉栓塞:肾静脉是运输经过肾脏的血液的主要静脉,当肾静脉发生栓塞时,肾脏的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肾脏缺血引起肾梗死。

4. 动脉瘤破裂:肾脏的动脉瘤破裂也是引发肾梗死的一种常见原因。

动脉瘤破裂会导致肾脏血管破裂,从而中断肾脏的血液供应。

5. 肾血管疾病:一些肾血管性疾病,如肾动脉狭窄、肾静脉狭窄等,会导致肾脏的血液供应不足,引发肾梗死。

值得注意的是,脾梗死和肾梗死的发病原因可能与个体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方面有关。

在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家族病史以及生活习惯等,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30例临床观察

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30例临床观察

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30例临床观察标签:脾功能亢进;细胞;动脉【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93-01脾功能亢进(脾亢)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因脾亢导致血小板、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从而引起出血倾向、抵抗力下降及重症感染,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有手术脾切除、脾动脉栓塞、超声引导脾内注射硬化剂等方法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我院对30例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男25例,女5例,年龄35~65岁,平均46.岁。

30例均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按Child分级法,肝功能属A级6例,B例24例。

30例患者白细胞均低于/L,血小板低于100 /L,以及皮肤、粘膜出血倾向。

20例有少量腹水,2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8例有轻度黄疸,20例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8例有出血史。

脾脏肋下2~10cm。

B超:脾厚41~68cm,平均53.6cm。

具有明显的脾功能亢进征象。

1.2 治疗方法经皮股动脉穿刺,先行脾动脉造影,观察脾动脉主干及分支走行、分布情况。

然后将导管头端超选择插入脾动脉中下极分支,用明胶海绵(约1mm×1mm×1mm 大小)栓塞该分支。

造影复查栓塞程度,满意后拔管。

一般栓塞脾脏2/3,但不超过80%。

术后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出现发热、脾区疼痛、恶心等栓塞后症状则给予对症处理。

2. 结果2.1 两周后复查血象、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显著增高(见附表),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无明显变化。

随访1年,26例白细胞仍保持在正常水平,血红蛋白及红细胞3个月稍有上升,半年后始明显增加,16例保持正常水平。

2.3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7例鼻出血消失;3例齿龈出血消失;4例皮肤出血消失,1例好转;8例术前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者,随访1年无复发。

2.4 肝功能及肾功能ALT、AST、AKP、BUN、Cr、血浆白蛋白术前术后变化不明显。

脾栓塞护理PPT课件

脾栓塞护理PPT课件
熬夜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焦虑和抑郁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避免
暴饮暴食
保持良好的卫 生习惯,避免
感染和疾病
保持良好的运 动习惯,增强
体质
定期检查和随访
01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 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 潜在疾病
02
随访:对 高危人群 进行随访, 了解病情 变化
03
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 及家属的 健康意识, 预防疾病 发生
04
抗凝血酶药物:如肝素、低 分子肝素等,预防血栓形成 和复发
生活护理
01
饮食护理:注意饮食清淡,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

02
休息护理:保持充足的休息, 避免劳累和熬夜
03
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焦虑和紧张
04
运动护理:适当进行运动,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05
环境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避免潮湿和闷热
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02
运动指导:建议患者进行适度的
03
药物指导: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04
定期复查: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
05
心理指导: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谢谢
提供心理辅导,帮助
04 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
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帮助 患者缓解焦虑、 恐惧等负面情绪
心理支持:鼓励 患者保持积极心 态,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心理教育:向患 者及其家属普及 疾病知识,提高
自我护理能力
心理干预:针对 患者心理问题进 行针对性干预,

脾动脉栓塞术

脾动脉栓塞术

脾动脉栓塞术脾脏在人体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个免疫器官,也起着促进髓外造血灭活衰老的细胞的功能,还能调节门脉压.过去采用外科切脾,将导致激素缺乏淋巴细胞核巨噬细胞吞噬清除作用下降.IgM减少使静脉来的抗原不能形成抗体.故易产生脾切除后的严重感染.脾部分栓塞术是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准确的置入脾动脉的主干,并用明胶海绵块,每块缓慢的漂浮进入脾脏的供血动脉内部,阻断部分脾脏的血供使脾部分区域梗死核机化,产生脾切除效应.脾栓塞术适应证:(1)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脾功能亢进;(2)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脾脏肿瘤。

脾栓塞术禁忌证:脓毒血症为绝对禁忌,巨大脾、严重黄疸、大量腹水为相对禁忌。

脾栓塞术治疗目的:(1)解决脾动脉亢进;(2)缓解脾大;(3)降低门静脉压力;(4)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5)治疗食管胃底曲张破裂出血。

脾栓塞术前护理:术前完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常规等检查纠正低蛋白血症,术前24小时服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3次/天,术后连续服用3天,术前4小时禁食、水、备皮,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脾栓塞术后反应观察与护理脾栓塞后出现发热、疼痛及恶心、呕吐等为栓塞术后综合症,常持续5-7天。

(1)发热与脾组织缺血、坏死所产生的吸收热有关。

鼓励病人多饮水,温水擦浴,高热持续不退的可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或冰敷,体温下降出汗较多及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根据情况补液。

(2)疼痛与栓塞后梗死与肿胀、包膜紧张度增加有关。

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主要位于左上腹或左下胸部,疼痛程度与梗塞面积呈正比,多于术后12-24小时出现,7-14天逐渐减轻,一般使用止痛药可控制,如布桂嗪、曲马多、杜冷丁,同时还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和感知程度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

(3)胃肠道反应:术后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术后使用胃复安或昂丹司琼,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后观察及护理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后观察及护理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后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

方法对33例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股动脉穿刺插管行PSE治疗并予精心的护理。

结果除1例脾动脉严重畸形而未成功外,其余3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3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疼痛,6例术后有恶心呕吐,2例术后尿潴留,2例插管处淤斑,2例反应性胸膜炎,均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结论掌握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部分性脾动脉栓塞脾动脉亢进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脾功能亢进是一种临床综合症,表现为脾大,外周血一系或两系血细胞减少或全血减少,而骨髓相应的造血细胞增生,摘除脾脏或毁坏脾功能后血细胞减少缓慢或恢复正常[1]。

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PSE既缓解脾功能亢进,又能保留部分脾脏免疫功能[2],己成为脾亢患者的首选。

我院于2010年4月~2012年6月共开展在DSA下行脾动脉栓塞术33例,取得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3病例,1例因脾动脉严重畸形而失败,实际病例3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为72岁,最小28岁,平均年龄50.25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30例,B级2例,C级为0。

乙肝肝硬化30例,丙肝肝硬化2例。

1.2 方法于右侧腹股沟韧带下1.5~2.0cm股动脉搏动明显的内侧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s法穿刺,置动脉鞘以肝管选择性插管至脾动脉门脉处,造影示:脾动脉增粗、迂曲,脾脏明显增大,可见脾口下叶动脉,再以微导管送至脾下叶动脉,即注入浸注头孢呋辛之明胶海绵细颗粒之混悬剂,透视证实部分血管闭塞后拨除导管,穿刺处压迫20分钟后加压包扎,平车返回病房。

2 结果分析32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栓塞术后外国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13例患者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达到正常值(术后三周)。

脾动脉栓塞术腹部护理措施

脾动脉栓塞术腹部护理措施

脾动脉栓塞术腹部护理措施脾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性手术,用于治疗脾脏出血、肿瘤、脾梗死等疾病。

手术后的腹部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脾动脉栓塞术后的腹部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术后护理要点。

1. 保持休息。

脾动脉栓塞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活动。

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倦和乏力,这是正常的现象,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来恢复。

2. 观察伤口。

术后的腹部会有一个手术切口,需要定期观察伤口的情况。

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

如果伤口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3. 饮食调理。

术后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清汤、米粥、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4. 避免便秘。

脾动脉栓塞术后,患者需要避免便秘,因为便秘会增加腹部压力,影响伤口愈合。

可适量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5. 注意个人卫生。

术后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干净,避免感染的发生。

定期更换衣物、洗澡,保持皮肤干燥,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6. 定期复查。

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包括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病情进展情况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 心理护理。

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家属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关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

可以适当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8. 定期锻炼。

术后的患者需要适当进行体力锻炼,如散步、简单的体操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康复速度。

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消耗过大的活动。

9. 遵医嘱用药。

术后的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如有不适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10. 注意休息。

脾动脉栓塞术

脾动脉栓塞术

脾动脉栓塞术脾脏在人体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个免疫器官,也起着促进髓外造血灭活衰老的细胞的功能,还能调节门脉压.过去采用外科切脾,将导致激素缺乏淋巴细胞核巨噬细胞吞噬清除作用下降.IgM减少使静脉来的抗原不能形成抗体.故易产生脾切除后的严重感染.脾部分栓塞术是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准确的置入脾动脉的主干,并用明胶海绵块,每块缓慢的漂浮进入脾脏的供血动脉内部,阻断部分脾脏的血供使脾部分区域梗死核机化,产生脾切除效应.脾栓塞术适应证:(1)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脾功能亢进;(2)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脾脏肿瘤。

脾栓塞术禁忌证:脓毒血症为绝对禁忌,巨大脾、严重黄疸、大量腹水为相对禁忌。

脾栓塞术治疗目的:(1)解决脾动脉亢进;(2)缓解脾大;(3)降低门静脉压力;(4)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5)治疗食管胃底曲张破裂出血。

脾栓塞术前护理:术前完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常规等检查纠正低蛋白血症,术前24小时服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3次/天,术后连续服用3天,术前4小时禁食、水、备皮,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脾栓塞术后反应观察与护理脾栓塞后出现发热、疼痛及恶心、呕吐等为栓塞术后综合症,常持续5-7天。

(1)发热与脾组织缺血、坏死所产生的吸收热有关。

鼓励病人多饮水,温水擦浴,高热持续不退的可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或冰敷,体温下降出汗较多及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根据情况补液。

(2)疼痛与栓塞后梗死与肿胀、包膜紧张度增加有关。

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主要位于左上腹或左下胸部,疼痛程度与梗塞面积呈正比,多于术后12-24小时出现,7-14天逐渐减轻,一般使用止痛药可控制,如布桂嗪、曲马多、杜冷丁,同时还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和感知程度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

(3)胃肠道反应:术后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术后使用胃复安或昂丹司琼,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脾梗塞常见原因

脾梗塞常见原因

脾梗塞常见原因脾梗塞是指脾脏发生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脾脏组织缺血、坏死和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脾梗塞常见的原因有多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脾梗塞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血栓形成可能由于血液流变异常、血管内皮损伤、血液凝块形成等因素引起。

例如,脾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发生在肝硬化患者中,肝脏的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脾静脉内的血液淤积,形成血栓,最终导致脾梗塞。

2. 脾动脉栓塞:脾动脉栓塞是指脾动脉血流受阻,导致脾脏组织缺血、坏死和功能障碍的情况。

脾动脉栓塞可能由于血栓、气栓、肿瘤栓塞等原因引起。

例如,心脏瓣膜病变、心房颤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心血管疾病可以导致脾动脉血流受阻,引起脾梗塞。

3. 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是指脾动脉短暂性收缩,导致脾脏血流量减少的情况。

血管痉挛的原因可能是局部缺氧、神经介质的异常释放、体温变化等。

例如,寒冷、休克、低血压等情况下,脾动脉可能发生痉挛,造成脾脏缺血,最终导致脾梗塞。

4. 动脉栓塞:动脉栓塞是指动脉内产生的栓子堵塞了脾动脉,导致脾脏组织缺血和坏死的情况。

动脉栓塞的栓子可能来自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空气栓塞等。

例如,心脏瓣膜病变、心脏手术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等情况下,栓子可能经血液循环输送到脾动脉,造成脾梗塞。

5. 肝脏疾病:肝脏疾病也是脾梗塞的常见原因之一。

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功能减退,可导致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使得脾脏的血液回流受阻,脾脏饱受压力和损伤,长期积聚下来可能导致脾脏组织缺血和坏死,最终导致脾梗塞。

6. 造影剂不良反应:使用造影剂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时,可能出现脾梗塞的情况。

造影剂可能对脾动脉产生刺激,引起脾动脉痉挛或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导致脾脏缺血和坏死。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外,脾梗塞还可能与感染、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溶解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总之,脾梗塞的发生与多种原因密切相关,包括血栓形成、脾动脉栓塞、血管痉挛、动脉栓塞、肝脏疾病等等。

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脾梗塞。

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应急预案

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应急预案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并发症应急预案
1. 胸腔积液、顽固性呃逆:少量积液可自行吸收,积液较多时应给予抗生素治疗,术后3天取半坐卧位,鼓励患者深呼吸,重视患者术后疼痛,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如胸腔大量积液者可胸穿抽液。

顽固性呃逆处理原则是先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如无效可用药物或针灸疗法,同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思想顾虑。

2. 肺炎、肺不张: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症处理。

3. 腹水:应适当补充白蛋白、血浆及加强护肝、利尿等对症处理,同时改善饮食结构,促进腹水吸收、预防感染。

4. 脾脓肿:抗感染,酌情行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术。

5. 脾假性囊肿和脾破裂:是PSE术后严重的并发症,脾假性囊肿可行经皮穿刺引流术;脾破裂时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行外科手术。

6. 肝功能损害:术后注意休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应用保肝药物。

7. 异位栓塞:程度轻者,对症处理;严重者需相关专科处理。

8. 门静脉血栓形成:及时予以抗凝、溶栓治疗。

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

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

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脾功能亢进症是由于脾脏异常增生导致脾功能过度激活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临床表现为脾脏巨大、质硬、功能亢进,可出现脾功能亢进的各种症状和并发症。

脾动脉栓塞和脾切除是目前常用的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方法,下面将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

脾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目标是降低脾脏的负担,减轻脾功能亢进引起的各种症状,并且要尽可能保留脾脏功能,避免免疫功能下降和并发症的发生。

脾动脉栓塞和脾切除在达到这一治疗目标上有不同的优缺点。

脾动脉栓塞是通过介入手术阻塞脾动脉,使脾脏供血减少,从而达到降低脾功能亢进的效果。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脾脏的损伤较轻,可以尽量保留脾脏功能。

脾动脉栓塞的治疗效果与栓塞程度和范围有关,如果栓塞程度不够彻底,脾脏的供血仍然足够,脾功能亢进的症状可能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

相比之下,脾切除是将脾脏完全切除,彻底解除脾脏的功能亢进。

脾切除的优点是能够确保脾功能亢进得到明显的缓解,适用于脾脏异常增大且功能明显亢进的情况。

脾切除后,脾脏的免疫功能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因此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

疗效比较方面,对于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来说,脾切除可以达到更彻底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症状,减轻脾脏的负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脾切除手术的创伤较大,术后需较长时间的康复和观察。

而脾动脉栓塞虽然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脾脏功能的保留更好。

对于脾功能亢进症的治疗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评估,权衡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综合考虑患者的治疗需求和生活质量。

在选择脾动脉栓塞时,要确保栓塞程度彻底,充分达到降低脾功能亢进的效果。

而对于脾脏异常增大且功能明显亢进的患者,脾切除可能是更适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需注意感染的预防和管理。

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

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

部分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
脾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特征是脾脏疾病引起过度的脾功能,导致相关症状和并发症的出现。

对于脾功能亢进症的治疗,脾动脉栓塞和脾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脾动脉栓塞是通过介入手术将脾动脉栓塞物注入脾动脉,使脾脏供血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脾功能的目的。

脾动脉栓塞可以选择性地闭塞血管,减少脾脏的血流量和血氧供应,从而减轻脾功能亢进症的症状。

脾动脉栓塞手术简单,创伤较小,恢复期短。

但由于脾动脉只占12%的脾脏血流灌注,所以脾动脉栓塞可能无法完全减轻脾功能亢进症的症状。

脾切除是将整个脾脏切除的手术,可以完全摘除脾脏,从而彻底解决脾功能亢进症的问题。

脾切除手术通过直接切除脾脏,使得脾脏的功能完全停止,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脾切除手术具有直接明确的效果,能够彻底解决脾功能亢进症,但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期较长,并且有较高的手术风险。

对比脾动脉栓塞和脾切除,脾切除的效果更明显,能够完全解决脾功能亢进症,但伴随着较大的手术创伤和恢复期。

而脾动脉栓塞则具有较小的手术创伤和恢复期,但其效果可能不如脾切除彻底。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对于轻度脾功能亢进症的患者,脾动脉栓塞可能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治疗选择,可以通过简单的手术减轻症状。

而对于严重脾功能亢进症的患者,或者存在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脾切除手术,以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动脉栓塞术
脾脏在人体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个免疫器官,也起着促进髓外造血
灭活衰老的细胞的功能,还能调节门脉压.过去采用外科切脾,将导致激素缺乏淋
巴细胞核巨噬细胞吞噬清除作用下降IgM减少使静脉来的抗原不能形成抗体.故易产生脾切除后的严重感染.脾部分栓塞术是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准确的置入脾动脉的主干,并用明胶海绵块,每块缓慢的漂浮进入脾
脏的供血动脉内部,阻断部分脾脏的血供使脾部分区域梗死核机化,产生脾切除效应.
脾栓塞术适应证:
(1)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脾功能亢进;
(2)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脾脏肿瘤。

脾栓塞术禁忌证:
脓毒血症为绝对禁忌,
巨大脾、
严重黄疸、
大量腹水为相对禁忌。

脾栓塞术治疗目的:
(1)解决脾动脉亢进;
(2)缓解脾大;
(3)降低门静脉压力;
(4)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5)治疗食管胃底曲张破裂出血。

脾栓塞术前护理
术前完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常规等检查纠正低蛋白血症,术前24小时服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3次/天,术后连续服用3天,术前4小时禁食、水、备皮,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脾栓塞术后反应观察与护理
脾栓塞后出现发热、疼痛及恶心、呕吐等为栓塞术后综合症,常持续5-7天。

(1)发热与脾组织缺血、坏死所产生的吸收热有关。

鼓励病人多饮水,温水擦浴,高热持续不退的可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或冰敷,体温下降出汗较多及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根据情况补液。

(2)疼痛与栓塞后梗死与肿胀、包膜紧张度增加有关。

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主要位于左上腹或左下胸部,疼痛程度与梗塞面积呈正比,多于术后12-24小时出现,7-14天逐渐减轻,一般使用止痛药可控制,如布桂嗪、曲马多、杜冷
丁,同时还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和感知程度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

(3)胃肠道反应:术后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术后使用胃复安或昂丹司琼,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脾栓塞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1)胸腔积液、顽固性呃逆:由于部分脾组织缺血发生坏死,炎症刺激胸膜波及膈肌,包膜紧张引起的胸膜反应,少量积液可自行吸收,积液较多时应给予抗生素治疗,术后3天取半坐卧位,鼓励患者深呼吸,重视患者术后疼痛,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如胸腔大量积液者可胸穿抽液。

顽固性呃逆的患者处理原则是先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如无效果可用药物或针灸疗法,同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思想顾虑。

(2)腹水:腹水的出现及其程度主要与脾栓塞面积和患者术前肝功能状况有关,术后着重观察有无腹水及腹水量的变化,出现腹水或腹水加重的患者,应适当补充白蛋白、血浆及加强护肝、利尿等对症处理,同时改善饮食结构,促进腹水吸收、预防感染。

(3)脾破裂:是PSE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因栓塞脾脏组织液化坏死或形成局限性脓肿、假性囊肿,由于外伤或剧烈活动而使脾脏破裂。

发生脾破裂时可出现上腹剧烈疼痛、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对脾破裂要早发现,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行外科手术。

(4)肝功能损害:脾大,脾功能亢进,患者多源自肝硬化(失代偿)门静脉高压伴一定程度肝功能损害;
PSE术后脾脏组织大部分液化坏死,坏死组织的吸收排除可进一步加重肝脏负荷而致肝功能损害。

术后护士应指导患者注意休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