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转喻和认知转喻的类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转喻和认知转喻的类比研究
摘要: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扩展和深入,“转喻”这一概念在其不同的领域分科中被提及和应用,学术研究容易混淆。

因此,本文从定义本质、分类、作用、理论依据等方面对“转喻”在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领域中的不同应用作类比研究,使得语言学研究道路更加严谨与科学。

关键词:修辞转喻;认知转喻;类比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213-01
一、定义及本质类比
转喻(metonym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a change of name”(改变名称)。

它是英语修辞学中最常见的修辞格之一。

其构成是用一个事物的名称代替与它相关的另一个事物的名称,在汉语中通常被译为转喻,也有的译为借代。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中首次对借代下了定义:“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

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

”汉语《辞海》对修辞转喻的定义是:“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甲事物的,叫借代(修辞转喻)。


由此可见,不管是英语中的metonymy,还是汉语中的修辞转喻
(借代),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与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

传统修辞学研究把转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人们在交际中惯用的装饰。

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lakoff和johnson的合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的出版,转喻则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是一种心理机制,即认知转喻。

认知转喻往往是指在同一认知域中用一个突显的事物来代替另一事物,比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赵艳芳2001:116)。

认知转喻的本质是以事物的邻近联想为基础,在同一认知域内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指称。

所以,现代认知语言学一般认为转喻不是词语的替代关系,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作用类比
语言表达中恰当地运用修辞转喻(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文笔简洁精炼,使语言形象和富于变化。

例如:“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有的人》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认知转喻的作用则体现在其语用功能上。

话语具备最佳关联的
标准,是看听话人能否用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在许多情况下,转喻话语能够构建出与当时情境更贴近的认知语境,产生更好的语境效果,因而被广泛使用。

三、理论依据类比
修辞转喻(借代)是利用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人或事物。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因为联系而产生,都是互相依存的。

任何原有的事物都有其相应的物体,通过中介实现临时代替,这就是修辞转喻(借代)形成的哲学依据。

相对于修辞转喻的哲学依据来说,认知转喻的理论依据则显得更为丰富。

理论1:理想化认知模式(icm)
所谓icm就是现实世界的结构在人脑中的反映。

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还对转入的信息进行重组,这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理想的认知框架。

认知转喻是指在同一个icm之内表述和理解“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知现象,即可用一个部分来认识另一个部分或整体,或通过整体来认识部分,两者具有接触或邻近关系。

基于这种认识,认知语言学家们达成了一个广泛的共识:认知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radden & k ·vecses,1999)。

理论2:激活扩散模型
所谓“激活扩散模型”就是指大脑在贮存信息时,是以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的。

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在该概念结点就产生激活,然后激活的动力就沿着该结点的各条连线同时向四周扩散。

认知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部分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的机制运转的。

这符合前面论述的激活扩散模型,即一个概念的启动会导致相关联概念的激活。

四、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类比,转喻在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应用逐渐明晰。

不过我们也应注意到修辞转喻与认知转喻之间的联系,即认知转喻也是修辞转喻(借代辞格)形成其中之一的动因。

所以,坚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研究道路将会更加宽广。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