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腰椎小关节不稳症(小关节半脱位,小关节错位)

腰椎小关节不稳症(小关节半脱位,小关节错位)

腰椎小关节不稳症(小关节半脱位,小关节错位)【病因】(一)发病原因腰椎小关节由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与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所组成。

关节面被透明软骨覆盖,具有一小关节腔,其周围有关节囊包绕。

关节囊松而薄,内层为滑膜,能分泌滑液,以利于关节的活动。

当腰椎受到过大的垂直负荷应力或是腰椎过分旋转的剪力作用时,小关节容易发生损伤性滑膜炎,导致关节面软骨营养不良,软骨表面变薄、出现裂隙,关节面不平整。

软骨下的骨松质也会发生退行性改变,骨质变硬。

关节囊在承受超负荷应力或剧烈旋转应力后可以撕裂,并形成纤维瘢痕化。

当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时,可致小关节囊松弛,直接造成小关节半脱位。

(二)发病机制腰椎小关节的关节囊由纤维结构和滑膜两层组成。

滑膜上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分布于小关节突的神经为脊神经后支,后支分为内、外侧支,两支又均有小的分支,形成一种很丰富的神经结构,即小关节感受器。

当滑膜受到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时,便产生明显的疼痛。

腰段的关节面排列近似矢状面,前方有黄韧带加强,后方有部分棘间韧带加强,腰椎的旋转活动受到小关节突的限制。

当腰椎小关节突遭到旋转暴力时,很容易发生损伤。

脊柱屈曲50°~60°时,损伤主要发生在腰段。

腰前屈时,小关节分离。

腰后伸时,小关节会聚。

椎体发生扭转时,小关节一侧合拢,另一侧张开。

人到成年后,椎间盘、韧带等组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如果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做脊柱旋转活动如腰部扭转、弯腰取物、扫地等均会因椎体及椎间组织在不稳定状态下承受较大的力,而使小关节咬合不良或错位。

腰5的活动范围较大,容易发生小关节张开。

当其张开时,小关节腔内的负压增加,关节囊滑膜被吸入、嵌夹,形成小关节滑膜嵌顿。

近来有人通过对腰椎后关节内“半月板样结构”的解剖和组织学研究,认为该结构可能是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及小关节综合征的结构基础。

该结构的神经末梢可能是一种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ive rece ptors),当半月板样结构本身受到卡压刺激时,便会产生疼痛。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中医治疗(附126例报告)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313000)卢立炳周茹建王宝虎王小军徐俊涛临床上有些腰痛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常找不到明确诱因,有的文献称之为“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1],还有人以各种综合征来命名,如脊神经后支综合征[2]、腰臀综合征、腰肌劳损[3]等。

如X光摄片见腰椎骨质增生改变,许多医生便以“腰椎退变”命名之。

目前多数学者推测这类腰痛来源于脊神经后支末梢所支配的结构,特别是小关节、椎旁肌、棘间韧带等。

它的病变部位应该是脊神经后支在腰椎小关节部位受到刺激、卡压,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戴力扬认为此类下腰痛应称之为“小关节综合征”[4]。

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理想者却不多。

邵振海等[5]用冷冻治疗1997例取得较好疗效,据报导优良率达到94.4%。

但冷冻治疗受设备仪器、临床经验限制,普及推广有一定困难。

我们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4月采用中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为了总结经验,加以推广,现作回顾性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48例患者,男84例,女64例;年龄27~73岁,平均49岁;病程1~9年,平均2.1年;单纯腰痛112例,腰痛伸臀痛29例,腰痛伴臀部及大腿后部放射痛21例,全部患者均有腰痛症状。

1.2症状体征患者初起以腰痛为主,逐步发展伴有臀部及大腿后侧的放射痛,而皮肤感觉正常,疼痛不超过膝关节以下,大部分患者有后半夜腰痛难以入眠,下地活动后能使腰痛减轻。

体格检查有部分患者腰部活动度减少,腰部僵硬,CT及MRI检查无椎间盘突出与膨出,X光摄片可正常,部分患者有腰椎骨质增生或小关节增生肥大。

1.3诊断标准参照邵振海[2]与戴力扬[4]的标准,我们认为小关节综合征应符合以下六点:⑴急慢性腰痛,可伴臀部和大腿后部痛,但腿痛不超过膝关节。

⑵下腰主诉痛区上方2~3个脊柱节段的横突根部有压痛点。

该点是脊神经后支主干的体表投影点,即小关节周围。

多排螺旋CT对成人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价值

多排螺旋CT对成人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价值

sa ea dn mbro e erl a e jit nevr ba ds sae ad d ni .R sl :Al a e t h p n u e f r ba fct on,i re e r i h p n e sy eut vt t t l c t s l p t ns i
C o aut u a ct on dsae Tfr d l lmbrf e jit i s.Me o s 7 ae f u b rf e jit i aew t sfc n a e t d : csso m a a t on ds s i uf i t h 1 l c e h i e
c i ia n ma i g i f r t n we e a ay ie er s e tv l .Th b e v d f au e n l d hel so ln c la d i gn n o ma i r n l sz d rto p ci ey o e o s r e e t r si cu e t e in
b n yt eeeai n e ea iua uf e cssso e au m p e o e o i fon o ecs s gn rt nu d r h rc l sr c .1 ae h w d vcu h n m nn s no it id o t t r a 8 g j sae n 2e ss i oa o r u lxt n 7cssso e ac ct naon e on cpue t p c ,ad1 ae s ct no bu a o , ae h w dcl f ai ru dt it a sl.A dl i s i i i o hj
C ieeJunl f a dc e2 l j6, hns o 排 螺 旋 C T对 成 人 腰 椎 小 关 节 病 的诊 断 价值

腰椎小关节紊乱

腰椎小关节紊乱

腰椎小关节紊乱定义腰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腰椎骨错缝或小关节滑膜嵌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急性腰痛的常见原因,伤后立即发生异乎寻常的剧烈腰痛。

多由于腰部的不协调动作而引起腰椎后小关节解剖位置的细微改变。

病人往往屈身侧卧,腰不能挺直,不敢动弹,惟恐别人触碰,常被误诊为急性腰肌扭伤。

其实,确切的诊断应是腰椎关节滑膜嵌顿,或叫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俗你小关节紊乱。

疾病解剖每个腰椎有3个关节即3点系统,两个后关节和1个椎体间关节,腰椎后关节面呈矢状位,第5腰椎后关节面接近呈冠状位。

各小关节外由关节囊包绕,内衬以滑膜,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刺激或炎症反应极其敏感.腰椎小关节属微动关节,腰部作旋转运动时主要由两个后关节作运动,腰椎小关节主要维持脊柱的稳定和起一定范围的导向及限制作用。

病因病理腰椎作屈伸运动时,小关节的关节囊亦随之作移动,腰椎前屈时关节囊紧张,后伸时松弛.当腰部在不正确的姿势下负重,突然闪扭时,使脊柱后关节的关节突受到牵拉,而造成关节位置的移动失常,小关节间隙张开,在小关节腔内造成负压,使滑膜进入关节间隙,而出现剧烈疼痛,同时又造成腰背肌肉的反射性痉孪,使被嵌顿物受到更大的挤压,造成疼痛持续不断.本病从病理上可分为后关节单纯性半脱位,滑膜嵌顿性半脱位,后关节炎3类.中医学认为,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或因跌仆闪扭,则发生机枢错位,不能步履.<<医宗金鉴>>记载:"跌打损伤,瘀聚凝结,身必俯卧,若欲仰卧,皆不能也,疼痛难忍,腰筋僵硬."指出本病多由外伤因素所引起.临床表现腰部在作前屈或旋转运动后直腰时(不如刷牙),突然发生腰部疼痛,坐卧不安,稍一活动疼痛明显加剧,强迫体位,甚者连床都上不去,疼痛多局限于腰部,有时疼痛可向下肢放射,咳嗽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

体征及检查1.触诊腰部肌肉紧张,压痛明显,压痛点通常在第3腰椎至第1骶椎之间,偏于棘突一侧,叩击痛阳性。

2.腰部活动明显受限,腰部处于某一特殊被动体位。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wee er s ci l r r t O pe tvey a l e R e u t M an CT r p e e a i ns: top nayz d. sls i e r s nt tO Os e hyt f r aton, ha e om i c nge i s n t he
s ynd o e. rm
[ y WO d ] lmba pn ;f ctjit s n r me o u e o g a h Ke K s u r si e ae on y d o ;c mp td tmo r p y;X-ry c mp tr a o u e
腰 腿 痛 ,是 中老 年 人 的 常 见 病 和 多 发 病 ,有 文 献统 计 其 发 病 率 可 达 6 % ~8 %…。腰 腿 痛 的病 因 0 0
【 要 】 目的 探 讨 c 对 腰 椎 小 关 节退 行 性 改 变 的诊 断 及 其 临 床 价值 。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1 例腰 椎 小 关 摘 T 0 2 节退行性改变的c 征 象及 临床 资料 。 结果 椎小关节病的主要 c 表现:关节突骨质增生 ,关节 间隙改变, T T
腰 腿 痛 命 名 为 椎 小 关 节 综 合 症 [】 2 。据 国外 学 者 统
计 ,该 病 的 发 病 率 大 大 超 过 椎 间 盘 突 出症 。 国 内 常 剑 虹 [】 统 计 的 一 组 数 据 显 示 椎 小 关 节 病 的 发 3等 生 率 为 椎 间盘 病 变 的 2. 倍 。 因 此 ,认 识 椎 小 关 4 节 病 有 较 大 的 临 床 意 义 。本 文 对 l 经 CT 诊 0例 2 断 的 腰 椎 小 关 节 病 做 一 回 顾 性 分 析 ,并 探 讨 其 诊
a d e o g v d n e f r t e d a n ss o a e o n y d o n n u h e i e c o h i g o i f f c t j i t s n r me.I s t e fr t h ie o xa n n t t i h is c o c f r e mi i g he

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基本认识及影像评价(一)讲解

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基本认识及影像评价(一)讲解

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基本认识及影像评价(一)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特点为关节突关节软骨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

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引起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常被外科医师忽略。

为什么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或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后神经根性疼痛消失,但却常常发生腰部明显的局部疼痛,这种疼痛是否与非手术节段仍然存在椎小关节骨关节炎有关。

本文阐述对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一些基本认识,目的在于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1 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基本问题腰椎关节突关节可以单独存在,但更多地与腰椎退变性疾病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退变性侧凸等合并存在。

随着人口老龄化,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逐渐上升,对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和受累关节分布,不同的研究结果有明显差别。

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15%~85%。

在正常人群中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较颈段和胸段高〔1,2〕。

在腰椎中以L4,5关节突关节最为严重,一侧关节面骨关节炎重于对侧,但上、下关节面的骨关节炎发病率无差异。

年龄小于30岁者关节结构基本正常,30~45岁组发病率约为30%,45~50岁组为65%。

L4,5和L5S1发病率最高为55%,在L1,2和1,2和L5S1节段,右侧发病率比左侧高10%。

X线普查发现至少存在一侧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者占健康成年人的30%以上。

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通常与退变性椎管狭窄、退变性侧凸等并存,关节突关节的退变是腰椎退变的重要部分。

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学有一定规律,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最常累及L4,5和L5S1,此外还有地区和人种差异,可能与职业、生活方式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2 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腰椎椎小关节骨关节炎与四肢关节骨关节炎相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与腰椎继发性骨关节炎有关的病因包括先天性畸形、特发性侧凸、感染和创伤等。

腰椎关节炎治疗指南

腰椎关节炎治疗指南

腰椎关节炎治疗指南1.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2.风湿关节炎,颈肩腰腿疼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3.退化性关节炎有哪些症状?退化性关节炎治疗方式有哪些?4.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治疗?5.腰椎骨性关节炎总不好怎么办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脊神经的受压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痉挛,这样不仅导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状,而且还会构成腰椎的列线不正。

牵引疗法,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

(3)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在牵引时,若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而有利于突出物的还纳。

对于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牵引可合粘连组织和挛缩的韧带、关节囊牵开使椎管间隙相应增宽,两侧狭窄的椎间孔也可同时被牵开,从而缓解或消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对减轻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较好效果。

二、物理疗法(1)短波、超短波疗法:在起病的初期,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可能产生的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减轻因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电疗法。

治疗时二个极板可在腰骶部对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侧并置。

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钟。

15-20次为1疗程。

(2)间动电疗阖:可用小圆形电极,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经走行区逐点治疗,密波2-5分钟;疏刻波5分钟;间升波5分钟。

每日1-2次,15-20次为1疗程。

CT扫描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CT扫描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 年7 月第1 卷第4 期 Chio J M D ‘A od 二 即1.Ju12007 ,ol. I N 4 V o
CT 扫
尤国庆
描 对 腰 椎 小 关 节 综 合 征 的 诊 断 价 值
【 关健词】 cT 扫描;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诊断价值 腰椎痛是 临床常见病 ,h~ ley 把椎小关节 退变伴腰腿 G 痛命名 为椎小关节综 合征 。该病 在常规 x 线检查 中不 易被 发现 , 去曾一度被 忽视 , 过 随着 CT 在脊柱 中的广泛 应用 , 该 L4 发生率最高 , / 、 ‘ , / L。 与 次之 , 3及 L比最 少。单节段 病 s 与 变 15 例 , 双节段病变 3 例 , 及 3 个以上节段病变 8 例 。单 7 3 侧病变 1 例 , 6 双侧病变 4 例 2. 3 并存症 6 例椎小关节病中有 5 例 并存有一种或数 种 0 6 其他病 变, 9 , % 。其 中: ①腰椎间盘膨出 3 例( 6 % ) , 占3 3 6 0 3 5 个椎间盘 , 其中 5 例 1 个椎 间盘有 “ 真空 ” 象; ②腰 椎 现 间盘 突出 2 例 ( 4 .6 % ) , 个 椎间盘 , 5 1 咒 其中 5 例 6 个椎 间盘 有“ 真空 ” 象; ③施 莫 氏结节 1 例 ( 2 .6 % ) , 个关 节 现 6 6 7 4 面 ;④锥 体后 缘软 骨结节 1 例 ( 2 . 6 % ) , 3 1 7 泉及 1 个锥 体; 4 ⑤脊椎滑脱 3 例 ( 5% ) , 中椎 弓崩裂致滑脱 1 例 , 其 退变致 滑 脱 3 例 ;⑥后纵韧 带骨化 5 例 ( 8 3% ) , 累及 8 个 节段 ;⑦ 黄 韧带肥厚 3 例 ( 5% ) ;⑧椎 管狭窄 3 例( 5 % ) , 其中 2 例退 变 性 , 例先天性 ;⑨陈旧性骨折 1 例( 1. 6 % ) 。 1 7

16层螺旋CT在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运用

16层螺旋CT在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运用
位 、矢状 位等 多平 面重 建 ( R) MP 。重 建 方式 采取 骨 窗和 软组织 窗观察 。
2 结果
及骨 化 、腰肌 劳损 以及 由此继 发 的骨质增 生等 。在
平 时工作 中,往 往对 腰椎 间盘膨 、突出症 给予足 够
重视 ,而 对椎 小关节 退变 忽略 或认识 不足 。多层 螺 旋c T可 充 分 显 示 椎 小 关 节 的 解 剖 结 构 和 病 理 改 变 ,为椎小 关 节 病 的 诊 断 提 供 了可 靠 的影 像 学 依
32 椎 小 关 节 病 与 并存 症 的相 关 性 :椎 小 关 节 病 . 是椎 小关 节 承受超 负荷 的压 力及 小关 节 的一部 分或 全部损 伤 、退 变等 因素 造成 的 ,椎 间盘退变 、椎 体
的治疗 结果 及实 验研究 证 明腰痛 并非 全部来 自椎 间 盘突 出 ,Sade 等首 先 提 出小 关 节综 合 征 ,腰 椎 t ar n t 小 关节病 疼 痛 占 l% ~4 % ,其 病 理 是 小 关 节 所 5 0
圈 1 增 生的上 关节和 下关节突形成杵
白征 。 间隙增 宽
圈2 k . 轻度滑脱 。 5 椎体和小关节增生
田 3 圈 4 上关节 和下关节增生。 、 关节
问隙变窄
圈 5 椎小关节 间隙不均 匀地变 , 右侧 _。 小关节不对称 . 半脱位
3 讨 论

3 1 椎 小关 节 病 的临 床 相关 性 :腰 椎 小 关 节 退 变 . 可引起 腰背 痛 ,特别 是下腰 痛被 认 为是腰 椎 间盘 突 出所致 ,随着对椎 间 盘病变 的深 入 了解 ,越 来 越多
l 年 。初 次就 诊 时 大 多 被 诊 断 为 椎 间盘 突 出或 坐 8 骨 神经痛 、梨 状肌 综合征 等 。

腰椎小关节紊乱病历模板

腰椎小关节紊乱病历模板

腰椎小关节紊乱病历模板病历模板:腰椎小关节紊乱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初次发病时间:首次就诊时间:既往病史:家族史:现病史:1. 疼痛特点:位置、程度、性质、放射部位、疼痛诱因、缓解方式等。

2. 活动受限情况:包括弯腰、抬重物、行走等动作的受限程度。

3. 牵涉神经症状:如坐位或行走时的下肢放射痛、麻木、刺痛等。

4. 相关检查:如X线、MRI、CT等结果及结论。

5. 诊断: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给出初步诊断。

体格检查:1. 外观:如身高、体重、体态、站立姿势等。

2. 步态:包括姿势、平衡、正常步幅及步速等。

3. 感觉:检查患者的下肢感觉、皮肤温度等。

4. 神经系统:包括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等。

5. 生理曲线:检查患者的背部曲线,如颈椎曲度、腰椎曲度等。

辅助检查:1. X线检查:注意腰椎小关节的位置、形态及间隙。

2. MRI或CT检查:可以观察腰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变化。

3. 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诊断:腰椎小关节紊乱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按摩、理疗、牵引等,用于缓解症状、改善活动受限情况。

2.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药、肌松剂、镇痛药等。

3.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随访计划:1. 定期复查: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定期复查,包括疼痛程度、活动受限情况等。

2. 药物监测:注意药物副作用,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等。

3. 生活指导:指导患者改善姿势、减少体力活动、保持适当的体重等。

注意事项:1. 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 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避免受凉。

3. 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观察疗效及疾病进展情况。

以上仅为一份腰椎小关节紊乱病历模板,具体内容需结合医生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

若您需要更精确的病历模板,请您向您的医生咨询。

腰椎小关节病的CT诊断

腰椎小关节病的CT诊断
5 ) 其中以腰 5骶 1 7 , / 椎小关节发病率最高 , 4 5 腰 / 椎小关
节次之 。
8 0 一 60 “ 空 ” 可 见 于 单 个 小 关 节 腔 , 可 见 于 多 o~ 0 ,真 征 亦
个关节腔 , 气体 充满 整 个 小 关 节 腔 内 , 可 位 于 小 关 节 腔 内 也 某一部分 ( 图 3 见
匀或不均匀变窄 , 当问隙宽度<2  ̄ mm即可确认 为狭窄 2 5 椎 小关节骨性 关节面改变 . 共计 4 例 ( 4 . ) 累 5 占 17 , 及 7 个关节 面。C 5 T表现 为 : 性关节 面 凹凸不平 , 骨 关节 面 不规则 、 模糊 , 常伴骨皮质下囊性改变( 图 2 。 见 ) 2 6 椎 小关节“ . 真空” 征 共计 1 例 ( 9 3 ) 累及 1 O 占 . 4个
2 1 病 变部位 .
18 0 例腰 椎小关 节病患 者中单节椎 小关 节
受累 6 例 , 6 双节椎小关 节受累 3 , 2例 三节椎小关节 受 累 1 0
关节面 。C T表现为 : 小关节 腔内低密 度空气 影 。 T值约 为 C

例 。单侧发病 4 ( 4 ) 双侧 或多关 节发病 6 ( 6例 占 3 , 2例 占
关 节 面 。C 表 现 为 : T 在椎 小关 节 骨 性 增 生 性 肥 大 基 础 上 “ 杵
, 本 组 25例 患者 主因腰腿痛就 诊 , 程 2 4 病 d
1 6年不 等, 初诊 大 多被诊 断 为腰椎 间盘 疾 患 , 随行腰 椎
状” 刺状 ” 或“ 骨性赘 生物 。骨性增 生及骨赘形 成可导致侧 隐
的患者 , 通过 C T检查确诊为腰椎小关节病 18例 。结果: T能有 效地显示关节突增生 、 0 C 肥大 , 骨赘形成 关节 间隙

腰椎小关节面综合征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

腰椎小关节面综合征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

an s fa e it i ae poiigitiv,ulmaig i teb s w yt da n s c ton y do . g oi o ct on s s, rvdn ut e fl i gn ,s h et a i oef e jit n rme s f j de n i o g a s 【 ywo d 】L mb rS ljit C Ke r s u a; malons T ;
而 引起 关 节 问隙变 窄 。软 骨 下 骨质 反应 性 密 度增 高硬化 . 关
节边 缘 骨质 增 生并 形 成骨 赘 。 节 囊变 松 弛 而导致 小 关 节半 关 脱 位 , 时还 可 由于滑 膜 和软 骨关 节 间 隙充 满 了从 细 胞 外液 有 产 生 的气 体 出现 “ 空 征 ” 。 真 上关 节 突增 生 还可 使椎 间孑 变 L 小 , 一 步压 迫 神经 , 进 最终 导 致椎 小 节周 围明 显纤 维 化 . 后 从 方 压迫 硬膜 囊 , 造成 椎 管狭 窄嘲 。若 伴有 椎 问 盘 突 出或 膨 出 .
尽 可 能 与 椎 间 隙 平 行 , 个 椎 间 隙 扫 描 四 层 , 厚 5mm , 每 层 间
隔 3mm, 分病 例 加层 扫描 及 2m 层 厚 的薄 层扫 描 。标 准 部 m 重建 . 常规 拍 摄软 组 织窗 和 骨窗 , 时观察 。 同
2 结 果
2 1发 病 部 位 .
Co cu in L mb rfct on i aeicd n ei hg ,sa mpr n co a s gtelw bc an C o ed— n ls u a ae jit s s n ie c ih i ni ot tf tr ui o a kp i. T frt i o de s a a c n h h

小关节综合症

小关节综合症

腰椎小关节综合症The facet syndrome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自20世纪初,腰椎小关节病变即被认为是引起腰痛及腰腿痛的重要原因。

Goldth-wait(1911)曾指出小关节病变可产生腰椎失稳及腰痛;Putti(1927)认为坐骨神经痛与小关节病变有关;Ghormley(1933)第一次描述小关节综合征(The facet syndrome)。

次年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现,引开了对小关节的注意力。

虽然1941年Badgley曾指出从解剖上看小关节可参与腰背痛的发病,但直到1954年Hirsch及其同事经注射高渗盐水于小关节内,证明可产生腰痛、臀部痛及大腿痛。

Mooney 等(1976)又发现注射盐水产生的疼痛可注射利多卡因于关节腔内而缓解。

近些年国内对此亦给予重视。

曾昭荣等还对此进行了专题的解剖学研究。

临床所称的小关节综合征多指小关节本身病变,因增生导致的椎管狭窄和退变滑脱,另有章节讨论。

腰椎小关节由相邻椎骨的下及上关节突关节面及关节囊组成,关节间隙在腰椎多呈向后内开放的弧形。

成人前1/3近冠状位,关节软骨厚,后2/3呈矢状位,软骨较薄,在腰椎自上而下逐渐由矢状趋于冠状位。

Van Schaik等用CT研究了不同腰椎关节间隙,在L3、4两关节夹角为74.2度,L4、5为96.4度,L5S1为106.2度。

腰骶关节形态变化较大,据笔者统计:略呈冠状位者为71.5%,弧形后臂近矢状位者10.5%,两侧不对称者18.0%。

下关节突与躯干横截面几呈垂直位,弯腰时上关节突的冠状位部分承重,并限制椎骨前移;矢状位部分则起导向作用并限制旋转幅度,整个腰椎仅有向左右各10度-15度的旋转。

关节囊也分滑膜及纤维囊两层,前有黄韧带加强,以防止下关节突过度前移。

上下两端形成折皱,以适应腰椎的屈伸活动。

囊腔在上下两端形成憩室,使全囊腔呈哑铃形,上下端有脂肪垫,在屈伸时起缓冲作用。

关节囊上端的脂肪垫与椎间孔脊神经周围的脂肪相连,关节囊肿胀或炎症时可影响脊神经。

腰间关节小关节病的临床与CT分析

腰间关节小关节病的临床与CT分析
C T值为负值 。 () 7 关节囊及关 节周 围钙 化 : 6例 , 1% , 现为条 索 占 2 表
选择 2 0例 因下腰 痛作 C 1 T检 查 的病 例 , 发现 腰椎 小关
节病共 5 0例 , 中男 2 其 8例 , 2 女 2例 , 龄 2 年 0—7 0岁。扫描
用西 门子双螺旋 C T扫 描机 , 阵 为 5 0×50, 矩 2 2 扫描 条 件为 10k 30mA, 2 、5 层厚为 5mm, 隔 2m 患 者仰 卧 , 间 m, 腿屈 曲, 作靶 C T成像扫描 , 所有 患者均用软组织窗及骨窗进行 观察 。
5%, 中 l 2 其 3例有椎 问盘突出。
() 3 关节突增生 、 肥大 : 4 共 8例 , 9 % , 现 为关节 突 占 6 表 缘 状增 生、 肥大 , 向后方 、 侧方 增生较 明显 , 增生 明显 时 , 如 宛 上关 节突“ 包绕 ” 下关 节 突 , 多系两 侧小 关节 同时出现 增生 ,
3 C T表 现
关节囊及其辅 助韧 带 的作 用 主要是 限制 脊柱 的运动 方 向和
范 围, 以往腰椎小关节承受 的压缩 载荷 常被忽视 , 已证 明 , 现
腰椎小关节承受 的压 缩载 荷 占腰椎 总 载荷 的 1 % , 8 当腰椎 承受剪切载荷 时 , 腰椎小关节 大约承受 总载荷的 13 其余 2 /, /
2 临床 表现
状及斑块状高密度影 , 与关节囊 附着处 相一致 , T值为 10— C 0
10H , 5 u 多在 1c 以 内 。 m
4 讨论
通过本文观察 , 可以看到 , 腰痛 患者 中 , 不少 是 由腰 椎小 关节 病引起 , 腰椎 小关 节 的生物 力 学功 能主 要是 承受 压 缩、

腰椎小关节滑膜炎诊断与治疗

腰椎小关节滑膜炎诊断与治疗

腰椎小关节滑膜炎诊断与治疗钟远声;巩月江;胡希军;阎桂华;黄丽萍;李琳;李春君【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04(025)004【摘要】目的重视腰椎小关节滑膜炎常见疾病的诊断,探讨其临床诊断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对临床上无明显阳性体征及客观指标的腰痛患者,采用腰椎小关节穿刺及局封等特殊诊断措施,结合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诊断,同时采用糜蛋白酶、曲安奈得、利多卡因复合药液,行病变小关节注射,并配合中药熏蒸,有针对性的局部治疗.结果723例诊断为腰椎小关节滑膜炎,约占无明显阳性体征腰痛患者的60%,治疗后经一年半随访,优575例(79.53%);良112例(15.49%);36例(4.98%)症状复发,二次治疗后好转.结论寒冷潮湿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其次是外伤及退变;腰痛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减轻,以晨起时尤甚是其临床特点;腰椎小关节穿刺及局封是其主要诊断措施;局部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总页数】2页(P279-280)【作者】钟远声;巩月江;胡希军;阎桂华;黄丽萍;李琳;李春君【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10医院,辽宁,大连,116021;解放军第210医院,辽宁,大连,116021;解放军第210医院,辽宁,大连,116021;解放军第210医院,辽宁,大连,116021;解放军第210医院,辽宁,大连,116021;解放军第210医院,辽宁,大连,116021;解放军第210医院,辽宁,大连,116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相关文献】1.腰椎小关节滑膜炎局部复合用药疗效观察 [J], 耿辉;宋丽晶;耿霞2.微创介入治疗腰椎小关节滑膜炎166例疗效分析 [J], 周立亮;刘建平3.局部封闭治疗腰椎小关节滑膜炎723例 [J], 阎桂华;黄丽萍;李琳;王天忠;钟远声4.微刨介入治疗腰椎小关节滑膜炎166例疗效分析 [J], 周立亮;刘建平5.复合药液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滑膜炎623例 [J], 钟远声;巩月江;胡希军;阎桂华;黄丽萍;李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述・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詹玉林 范家伦中图分类号 R68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478(2002)08-0822-02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乌鲁木齐市 830000作者简介:詹玉林(19712),男,乌鲁木齐人,主治医师,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脊柱外科。

电话:(0991)4362829 下腰痛作为一种多发病,病因一直未明。

本文通过对腰椎小关节解剖的回顾,从而对引起下腰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

1 腰椎小关节的解剖学脊柱的关节由椎间盘的微动关节与关节突关节组成。

相邻椎体的上下关节突及其表面的透明软骨与周围的软组织一同构成了关节突关节。

腰椎关节突关节由脊神经后内侧支支配,通常认为L 1~L 4脊神经的后内侧支自脊神经发出后,经横突与关节突交界处向后走行,环绕上关节突的根部并经由横突、关节突、乳突—副突韧带(mamillo 2acccssory ligmcnt )构成的骨纤维管后,分支到同一节段及下一节段的关节囊。

L 5的后支较其它腰椎的后支长,走行于骶骨翼的后侧表面〔1〕。

2 腰椎小关节病的发生机制1911年,首先由G oldthwait 描述了椎间小关节可能是腰背痛的原因。

随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大部分的下腰背、腿痛来源于关节突关节的病变。

但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2〕。

对于关节突关节的疼痛,目前有几个机理对之进行解释:(1)关节突关节软骨损伤后出现的疼痛。

关节应力通过局限性坏死的软骨而到达软骨下骨时应力相对增大,作用于对疼痛敏感的软骨下骨引起疼痛〔3〕。

(2)疼痛与关节突关节继发性退变或老化有关,此变化可造成神经根的动态和静态的压迫〔4〕。

(3)疼痛来自关节突关节滑膜皱襞嵌压。

我们认为,该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由不同的主导因素来引起疼痛。

早期,可能是脊椎力学、某些小结构的轻微改变,这时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不适。

到了中期是关节的无菌性炎症改变,关节囊肿胀、关节腔积液、炎性渗出物对周围组织的刺激与压迫产生炎性疼痛。

临床上表现为广泛的、定位体征不明确的腰背部疼痛。

而到了晚期是关节软骨破坏、关节突肥大增生、骨赘形成、关节结构紊乱、神经根受压,此时则有定位明确的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

3 腰椎小关节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3.1 临床表现腰椎小关节病的临床表现较复杂。

国内赵定麟认为其症状与体征为:(1)腰痛 持续性钝痛或酸痛,活动后加剧。

(2)根性症状 下肢放射痛,疼痛并不完全按照神经根分布区域扩散。

(3)体征 小关节处固定性深压痛,急性发作时可有局部软组织压迫后的凹陷征〔5〕。

Moran 等提出腰椎小关节病的临床特点为:(1)腰痛常放射至臀及大腿,后伸时产生疼痛或加剧。

下腰部僵硬,特别是晨起、未活动时。

腿部的痉挛性疼痛,主要位于膝关节以上。

(2)变换体位及姿势可缓解疼痛。

(3)小关节区压痛。

(4)下肢无神经系统的病理体征〔6〕。

RevelM 等通过对80名、两组病人的腰椎关节突关节内封闭的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对关节内封闭治疗反应良好的病人所具有的特点为:(1)年龄>65岁。

(2)咳嗽时腰痛无加重。

(3)腰部过伸时疼痛无加剧。

(4)前屈时腰痛无加重。

(5)由前屈变为伸直时腰痛无加重。

(6)后伸旋转时腰痛无加剧。

(7)卧位时腰痛明显减轻〔7〕。

该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为:X 线平片无特异性。

CT 对其的诊断率相对较高,表现为:(1)关节突增生、肥大,双侧关节不对称,骨皮质局部异常增厚或变形,上下关节突可相互包绕。

(2)骨赘形成,关节突边缘形成的均质性赘生物。

(3)关节间隙变窄,小于正常的2~4mm ,均匀或不均匀的变窄。

(4)骨性关节面改变,骨性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面软骨下骨硬化、侵蚀或囊变。

(5)关节“真空”征,椎小关节间隙内异常透亮,CT 值在—100Hu 以下。

(6)关节脱位或半脱位,上下关节突的骨性关节面对合错位,常伴有关节间隙不均匀增宽或同节段双侧小关节间隙不对称,甚可伴有椎弓或关节突骨折。

(7)关节囊或其周围组织的钙化,小关节间隙内或/和外侧缘出现斑点状或新月形钙化。

(8)侧隐窝或椎间孔变窄。

(9)椎体退行性滑脱。

以上这些变化以L 4、5、L 5S 1部位之关节突发病率最高〔8~11〕。

3.2 诊断根据以上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在排除其他可以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之后,则可以诊断。

也可以行关节腔内注射,若注射高渗生理盐水、造影剂后症状明显加剧或复制出与病人相似的症状,或在注射局部麻醉药后症状好转,则有利于该病的诊断〔6〕。

3.3 鉴别诊断3.3.1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有典型的症状与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

而当椎间盘突出在影像上表现不太重,又伴有椎间关节病的影像表现时,应相当慎重。

因对于这两种病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前者以手术摘除髓核,而后者在无明显神经根受压的情况下以保守治疗为主。

特别是随着腰椎间盘术后症状不能缓解或加重的病例的增多,我们认为该病在其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故对于可能伴有腰椎小关节病的病人,应先行保守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3.3.2 腰椎管狭窄多由退行性变引起,常合并有椎管的先天发育狭小、骨赘增生、椎板肥厚、韧带肥厚骨化、椎体的退变滑移、纤维组织的增生等。

临床上腰痛具有姿势依赖性,后伸、仰卧伸腿时腰痛加重及间歇性跛行,体检时无明确的神经受损体征。

从腰痛的性质上可与腰椎小关节病区别。

从广义上来讲,腰椎小关节病是腰椎管狭窄的一个部分或病因,关节突的增生、肥厚、内聚即可引起腰椎管狭窄。

4 腰椎小关节病的治疗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大致分为以下几类:4.1 关节突关节腔内封闭。

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局部麻醉药的混合液进行关节腔内注射以诊断与治疗腰椎小关节病,常用剂量2~5ml。

Revel M等采用双盲法对病人随机分组、生理盐水对照后,对关节腔内封闭的疗效进行评估,认为关节腔内注射利多卡因较生理盐水能明显缓解病人的腰背痛的症状〔6、12、13〕。

其有效率波动于16%~55%。

Schleifer J等通过对32名病人经CT引导下的腰关节突关节腔内封闭的前后情况比较得出指尖—地面距离、Schober指数、脊椎旋转度、腰痛程度、假性神经根痛(pseu2 do radicular pain)五项指标可作为评估腰椎关节突关节病的严重程度及关节封闭后疗效随访的指标〔14〕。

也有人对这项治疗持怀疑态度,认为关节突关节内封闭不是一个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而好的预后则依赖于脊椎自然的退变过程及腰痛患者良好的社会心理素质〔6〕。

对于如何选择需要进行封闭的关节突关节,常用的方法有关节造影法(facet arthrography),手法按压局部疼痛最明显者,关节内注射造影剂或生理盐水诱发疼痛者,或常规进行三个椎间孔的封闭〔6〕。

对于病人的选择,除了以上介绍的一些方法外,Holder L E等提出用高分辨率的核素扫描来进行关节突关节封闭病人的筛选〔15〕。

临床医生如何去选择要进行封闭的关节的数目、部位,病人的选择以及每次注射药量的多少,都直接影响到疗效的好坏。

另外,对关节腔内进行类关节液物质的补充(玻璃酸钠等)是否会改善症状,尚无报道。

4.2 手术治疗4.2.1 椎体或/和关节突融合术是指单纯行椎体融合术或椎体融合术加关节突关节融合术或单纯行关节突关节融合术。

Park YK运用改良的Mc bride技术并辅以椎弓根螺钉进行关节突融合〔16〕。

另外常用的方法还有经椎板螺钉固定,Louis钢板固定,Cotrel2Dubousset 设备,Graf的软稳定技术〔17〕。

4.2.2 关节突切除术关节突切除后会导致腰椎不稳,故此方法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4.2.3 对支配关节突关节的神经行切断术,但因创伤过大并发症过多已基本不用。

4.3 加强背部伸肌力量的训练,恢复紊乱的脊椎力学结构〔18〕。

4.4 经皮关节突关节射频脊神经切断术〔19〕。

4.5 Brault J S等报道了1例部分椎体切除以解除关节源性腰痛的病例〔20〕。

参考文献:〔1〕 戴力扬.腰椎关节突关节的临床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1,9:179.〔2〕 Schwarzer AC,Aprill CN,Derby R,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pa2 tients with pain stemming form the lunbar zygapophysial joints.Is the lumbar facet syndrome a clinical entity J?S pine.1994,19(10):1132.〔3〕 Beaman D,G lover R,Graziano GP,et al.Substance P innervation of lumbar facet joint C.7th meetin g of the north American Spine So2 ciety,Boston,Massachusetts.1992,J uly9~11.〔4〕 Y ong2Hing K,K irkaldy2Willis WH.The three joint complex.In We2 instein J N,Wiesel SW,eds M.The lumbar s pine,Philadelphia:WB Saunder.1990:80~1.〔5〕 赵定麟.脊椎外科学M.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589~590.〔6〕 Moran R,Oconnel D,Walsh M G.Diagostic value of facet joint injec2 tionJ.S pine.1998,13:1407.〔7〕 Revel M,Poiraudeau S,Auleley GR,et al.Capacity of the clinical picture to characterized low back pain relieved by facet joint anesthe2 sia.Proposed criteria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painful facet jointsJ.Spine.1998,23(18)1972.〔8〕 张仲伟,童国海,谭令,等.腰椎小关节病的CT检查和表现J.上海医学影像学杂志.2000,9(1):33.〔9〕 丁国成,孟波,宋伟.CT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0,8(2):111.〔10〕常剑虹,赵卫东,宋大庆,等.椎小关节病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3):175.〔11〕朱亮,张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1,25():175.〔12〕el2Khoury CY,Renfrew DL.Percutaneous procedures for the diag2 nosis and treatment of lower back pain:discography,facet2joint injec2 tion,and epidural injection J.AJ R Am J Roent genol.1991,157(4):685.〔13〕Schleifer J,Fenzl G,Wolf A,et al.The treatment of lumber facet joint syndrome by CT2guided infiltrat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joints J.Radiolo ge.1994,34(11):666.〔14〕Schleifer J,K iefer M,Hagen T.Lumbar facet syndrome.Recom2 mendation for staging before and after intra2articular injection treat2 ment J.Radiolo ge.1995,35(11):844.〔15〕Holder L E,Machin JL,Asdourian PL,et al.Planar and high2resolu2 tion SPECT bone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facet syndrome J.JNucl Med.1995,36(1):37.〔16〕Park YK,Chung HS.Instrumented facet fusion for the degenerative lumbar disordersJ.Acta Neurochir(Wien)1999,141(9):915.〔17〕Markwalder TM,Merat M.The lumbar and lumbosacral facet syn2 drome.Diagnostic measures surgical treatment and results in119pa2 tientsJ.Acta Neurochir(Wien).1994,128(1~4):40.〔18〕Mehta M,Parry CB.Mechanical back pain and the facet syndrome J.Disabil Rehabil1994,16(1)2~12.〔19〕Cho J,Park YG,Chung SS.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lumbar facet rhizotomy in mechanical low back pain syndromeJ.StereotactFunc Neurosurg.1997,68(1~4pt1):212.〔20〕Brault JS,Sm ith J,Currier BL.Partial lumb osacral transitional vertebra re2 section for contralateral facetogenic painJ.S pine,2001,26(2):226.(收稿:2001212230 修回:20022012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