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浅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依靠单一学科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科学技术人才的新要求,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作为个案进行分析,对美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和相关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力求对我国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字]: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人才培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

中图分类号:g61

一、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及自身的办学条件,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的系统组合形式的简要表述。[2]那末,如何界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呢?武汉大学的娄延常教授认为,跨学科人才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人才。[1] 通过以上关于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涵义的简要界定,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

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针对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和广播知识面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制定的一系列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的系统组合形式。本文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跨学科项目作为个案来分析美国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个案

卡内基梅隆大学是美国一所具有雄厚实力的私立的研究性大学。它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尤为出众。学校共设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内的共计31个跨学科学位和项目。下面以卡内基梅隆大学本科的人文与艺术学院间的学士学位项目(简称bha项目)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bha项目是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迪特里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dc)和美术学院(cfa)共同发起的,结合了双方的优势。是专为在学术和艺术方面才华横溢的学生设计的学位,学生们力图发展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兴趣,同时也热衷于研究人文和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学生可以从美术学院中的建筑、艺术、设计、戏剧或音乐等五个学院中选择自己的课程体系(concentration)。人文与艺术学士学位项目对于学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综合他们的兴趣,并探索出他们所选择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该项目还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以便拓宽或加深他们研究的课程体系,并探索出他们可能会感兴趣的其他领域。

学生可以获得广泛的建议和指导。bha项目的学业导师是主要的咨询顾问,同时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美术学院之间的联络人。

每个学生都有两个额外的学业导师:一个是美术学院的指导教师,致力于指导他们的艺术,另一个是迪特里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指导教师来指导他们的在人文或社会/行为科学。

人文与艺术学士学位项目课程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课程要求,美术合成课程要求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总体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大量的自己选择的课程体系中所规定的课程。每个学生学习的课程是独一无二的,是基于他们的背景和兴趣的,课程可以在各自所在的学院中选择。

(一)、通识教育

除学位规定的通识课程之外,学生必须完成一个新生的研究讨论课任务,一个初级研讨

三、美国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1、打破专业壁垒,拓宽跨学科渠道。

跨学科人才培养可以应用在相关专业,也可以应用在相关性很低的专业之间,甚至可以跨越不同的学院。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全方位的人才,bha项目还规定了相当比重的的自由选修课学分,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人社会科学学院和美术学院之外的其他感兴趣的课程。

2、专业的教师指导是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保障。

bha项目中每个学生都有两个导师对他们的学业进行指导,这不仅避免在跨学科选课时的盲目性,还增加了选课的科学性,在未来的学习中也可以获得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在我国,大学的

跨学科师资队伍明显不足,少有跨学科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学科导师共同指导的情况。

3、独特的授课形式是美国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

bha项目中的通识教育部分采用新生研讨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学校和所要学习的课程,以及学校的管理和组织等,以便及时改变学习方法,快速适应新环境。在教授主持下,借助某一师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教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小组方式讨论与探究。[5]

参考文献:

[1]娄延常.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与理性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3)

[2]胡恩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3]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