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河与天津历史文化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确切一点说是中国 近代历史文化名城。但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 离不开海河。 由于海河具有河海通津的优越条件, 天 津一直是首都北京的出海口和东大门,所以中国近 代史上的每一重大历史事件—— —从鸦片战争到平津 战役—— —差不多都பைடு நூலகம்通过海河演绎,都要进入天津 彰显, 七八十年前就有人深刻指出, 近百年来, “ 吾国
%##& 年第 . 期 /3+.2%##&
理 论 与 现 代 化
!"#$%&
’()
*$)#%(+,’!+$(
%##&)!! /012%##&
浅析海河与天津历史文化的关系
罗澍伟
+
海津镇的出现则 确 立 ,*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三岔河口一带的直沽寨是天津最早的城市胚胎,
了天津地区河海通津的重要地位。从金元时期开始, 作为天津城市前身的直沽, 经济、 文化中心即在三岔河 口沿河一带, 天津设卫建城后这种情况未尝稍改, 从而为天津确立了河海通津、 南北交融的文化品格。开埠 后, 各国租界自海河上游向下发展, 不但形成了 天 津 城 市 发 展 夹 河 而 立 的 总 格 局 , 也决定了“ 百年风云看天 津” 和东、 西文化荟萃的文化走向。 天津城市; 天津文化 -./* 海河;
!"#$% %&’武经总要 (影印刻本 ( %$’宋史 (中华书局标点本( %)’金史 (中华书局标点本( %!’元史 (中华书局标点本( %*’明史 (中华书局标点本( %+’畿辅通志 (河北人民出版社标点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天津通志・附志・租界(天津:
’’
天津历史文化研究 外事尽萃于天津, 外交之利害, 全国之安危, 而恒于 是乎卜之, 故往往动中外人之视听。 ” 这就是说, 百年 间的风云变幻, 无不在海河与天津留有深深的迹痕。 长驻天津的直隶总督手握军政大权,其衙署被视为 中国的第二政府和影子内阁,开埠以后, “ 国家维新 之大计, 擘画经营, 尤多发轫于是邦( 指天津) , 然后 渐及于各省, 是区区虽为一隅, 而天下兴废之关键系 焉。” 此后, 天津更出现了名人名居星罗棋布现象, 其 实, 这种现象也是由天津的特殊的“ 政治后院” 地位, 在民国初年继续延伸而决定的。由此可见, 一条河海 通津的海河, 对近代天津政治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开埠后的 !" 多年中,在天津海河两岸有九国 租界之设。租界无疑是旧中国屈辱和痛苦的象征, 但 是封闭的坚冰却因此而打破。正是由于被迫开放和 租界的“ 窗口效应” , 使西方先进的工业、 技术、 科学、 思想、 文化、 教育、 艺术得以通 过 天 津 , 来到中国, 从 而带来了城市的国际性和先进性。近代天津涌现出 一批先进的历史人物, 在许多方面开中国风气之先, 决非偶然,海河对近代天津思想文化的影响也是深 远的。 在近代中国, 没有哪一个城市像天津那样, 遭受 过如此众多的外来侵略;也没有哪一个城市像天津 那样,紧紧地把城市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 起。天津城市的风云变幻, 海河两岸的潮起潮落, 在 一定意义上说, 就是近代中国的缩影。通过海河开发 重现中国近代的历史,已经刻不容缓地提到了我们 的议事日程之上。另一方面也应看到, 历史的烟云已 经成为过去,八国租界林立构成的世界上独有的人 文景观, 早已成为人民手中的财富, 这是海河收藏的 历史积淀, 也是海河独有的文化结晶。因此, 把原有 的租界区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设定标志, 有条件 地恢复或重建被损坏的各国风貌建筑与公园、 广场, 让人们在一个城市里, 用一天的时间, 就可以欣赏到 世界各地的景观风 物 , 实现“ 坐地日行八万里” 的梦 想, 这将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天津城市的国际性带来了世界上少见的城市人 文景观的多样性。由于世界各国不同风格的建筑艺 术得以荟萃于海河上游两岸,所以租界社区被视为 “ 万国建筑博览会” ,联结海河两岸租界的桥梁被叫 做“ 万国桥”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 天津的“ 小洋楼” 竟 能与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北京“ 四合院” 分庭抗礼。这 难道不是从一个侧面代表了近代天津城市文化在中 国、 在世界的特殊地位么? 坐落在海河岸边的天津, 从其诞生之日起, 就不 是一个封闭型的城市; 南北文化的交汇, 东西文化的 碰撞, 赋予了海河、 也赋予了天津独特的魅力。而这, 正是我们在开发海河两岸时必须着力弘扬的。一条 能在一百年的时间里, 托起了一座 #$ 公里长的河流, 国际化的大都市,承载了一部与国家紧密相连的历 史, 彰显了一种交汇型的文化, 代表了一个特殊时代 的脉动。这样影响于一个城市和城市文化的流, 在中 国, 在世界, 都是绝无仅有的。这对天津来说无疑是 得天独厚的天赐良缘。海河干流短, 但赋予了天津离 海近的优势, 这也是邻近的其他大城市所不具备的。 因此, 依托“ 两海” ( 海河, 渤海) 优势 , 重现海河浓缩 的岁月风光, 发展特色旅游, 带动名河、 名城建设, 应 是天津城市发展的“ 捷径” 。
01234**%’!+%!
56789*,
%##&=#.)##.-)#& 5:;4*!##&)!-#% <
海河,对于天津这座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和 港口城市来说, 无疑是一条浓缩了岁月风光, 收藏着 历史积淀, 装载了无数过去的河流。 海河不但带来了 天津的历史, 而且决定了天津的文化走向。
口以西、南运河南岸一带早已形成的商业区,采取了 “ 局部封闭, 总体开放” 的规划原则, 使这些沿河地带仍 旧可以保持着与海河、 运河的密切联系。 天津城的“ 总 体开放” , 也可以说是直面海河的“ 开放” 。 以致明清以 来, 在天津城市平面上, 经济中心始终不在城内, 而是 在城外河干的“ 环城开衢” 。 在这里, “ 商贾辐辏, 骈填逼 侧” , “ 百货交集” , 以致“ 素封巨室, 率萃河干” , 而卫城 之内则是“ 屋瓦萧条, 或为蒿莱” 。 清代不再实行卫所制, 先是将三卫并为一卫, 后 来干脆统一为行政建置,改为比县的级别稍高的天 津州, 旋即升为行政层次同于府一级直隶州, 不久又 开府置县, 天津府 管 辖 一 州 六 县 , 府、 县衙门同处一 城, 而且府、 县官都是“ 冲、 繁、 疲、 难” 的四字最要缺。 特别是天津府, 还属于清代的“ 请旨缺” , 即缺出, 先 由军机处将奉旨记名人员进单请旨,最后再由皇帝 钦定, 应当说, 这一切都与天津城市依河傍海, 密不 可分。
责任编辑: 王之刚
+#

天津的设卫筑城是在 !"#" 年( 明永乐二年) , 这 与金、 元以来沽河的航运发达, 以及直沽“ 河海冲要” 的地位是紧密相连的。 这一年,有人向永乐皇帝朱棣建议说,直沽是 “ 海运商舶往来之冲, 宜设军卫” 。 因为朱棣在做皇帝 以前,长期镇守元代的大都—— —明初已经改名北平 了, 自然知道直沽地位的重要。 而且在四年前即 !"## 年( 建文二年) , 朱棣从他镇守的北平发兵, 与其侄子 争夺皇位, 由直沽渡 河 , 在沧州旗开得胜, 直沽遂成 为天子车驾经过的渡口,于是便将在直沽所设的军 卫命名为天津卫。 明代在天津设有左、 中、 右三个卫, 因为卫在明代 是一种军事建置, 并不涉足地方行政事务, 所以建设卫 城的时候,避开了三岔河口以下的海河右岸和三岔河

近代以降, 西方侵略者骎骎东向。他们认定, 天
!"#$$%##&%#’%#%
, 男,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邮编: !’&()) &##!’! &’()* 罗澍伟(
.-
天津历史文化研究 津是北京的出海口和东大门,只要封锁或占领了天 津, “ 比毁灭二十个沿海或边境上的城市还要有效” 。 这是 !""多年来外国侵略者遵循的信条。 清道光二十年) 英国军舰八艘驶抵大沽 !#$" 年( 口, 向清王朝递交了所谓的抗议书, 导致了林则徐的 被免职, 以及严禁鸦片运动的失败。 清 !#%#&!#’" 年( 咸丰八 & 十年) 英法联军三次攻 打 大 沽 口 , 两次占领 大沽炮台, 最终占领 了 天 津 城 , 并攻陷北京, 最终天 津被辟为通商口岸。 清光绪二十六年) 以镇 !("" 年 ( 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 八国联军自大沽口登陆, 占领 了天津和北京。 日本的增援部 !()* 年七七事变爆发, 队自塘沽登陆, 京津沦陷。 在天津开埠的当年, 英、 法、 美三国即在靠近天 津城厢的海河右岸开辟了租界;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德国在美租界之下、日本在法租界之上的海河右岸 分别开辟了租界。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期间, 已在天津 设有租界的各国, 纷纷对租界进行扩张; 没有租界的 俄国、 意大利、 奥地 利 三 国 , 则以他们在海河左岸的 占领区,划定为本国的租界。比利时当时并没有出 兵中国,这时也乘机在俄租界之南,划定了比租 界。至此,天津海河上游两岸,共有九国租界之 设 ; !("+ 年 ( 清光绪二十八年)美租界并入英租 界, 天津仍有八国租界。 这在中国、 在世界, 都是独一 无二的的历史现象。 由于海河与海河水系造成的特殊地理环境, 使 天津具备了宜于集散贸易发展的优越区位和便利条 件, 所以天津中心市区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海河。 各国 租界在开辟之时, 为取得自身的发展, 无不是沿海河 的走向而划定, 而且相互毗连。 即从天津城厢东部的 繁华区以下, 沿着海河向下延伸。 由于海河上游水深 河阔,各国租界都在海河沿岸修筑了条件良好的停 船码头,这就为租界发展成为天津港口的航运中心 创造了条件。 天津的开埠和租界的设立, 极大地改变 了天津的城市地位,海河和海河流域蕴藏的经济火 花很快迸发出来, 并迅速燃烧, 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 间里, 天津便一跃成 为 中 国 北 方 的 经 济 中 心 。 譬如, 开埠前, 天津作为水旱码头城市, 仅仅是区域性的经 济中心: 开埠后成为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特别是港口贸易发展, 被外国人认为是天津城市“ 潜 在的力量” , “ 来日的发展自不待言” 。到 +" 世纪 )" 年 代初,天津港的进出口总额已占到华北地区的 ’", , 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天津的近代工 业出现在 !" 世纪 ’" 年代,但在 !("" 年的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中几乎全部遭到破坏。经过 +" 世纪初期的重 建,发展很快,到 )" 年代已经形成为完整的工业体 系, 并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工业投资总额仅低于 上海, 居全国第二位。 天津在商业方面也成为了北方 的中心, 当时天津的腹地有华北、 西北和东北三个地 区, 同时也是这三个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 进出口贸 易和工 商 业 的 发 展 , 又 拉 动 了 天 津 金 融 业 的 发 展 , 中外各大银行差不多都开设在毗邻海河的英租界中 街 ( 维多利亚路)和法租界大法国路 ( 即今解放 路) ,因此这两条路被称为 “ 银行街”或 “ 金融 街” 。天津城市的迅速繁荣,反映出天津作为工商 业和港口城市财富的集中、人口的集中和经济实力 的集中;也反映出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的特 定地位这时已经形成。 就城市的空间来说, 整个天津南北长, 东西狭, 夹河而立, 主要街道均与海河平行或垂直; 市区被海 河分割成东、 西两个部分, 需要依靠桥梁和渡口来联 结。 城市的中心繁 华 区 , 开埠前在海河上游右岸, 开 埠后随着租界的沿河发展而不断向下延伸,从而奠 定了日后天津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 经过长期发展, 天津虽然成为了中国北方著名的港口城市,但港口 却在海河上游, 而不直接靠海。 到 +" 世 纪 )" 年 代 , 因 海河自身条件的限制,地处市区的内河港已不能适 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只能移向河口新建的人工港 区—— —天津新港。 由于有海河干流的联结, 下游的河 口地区迅速得到开发,并成为天津密不可分的一部 分。 这也就是今日天津“ 一根扁担( 指海河) 挑两头 ( 指中心市区和滨海新区) ” 城市格局的由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