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常苇贤3号
有人问,为什么有的孩子生活在一个良好环境中,却仍然会变坏呢?有人问,为什么家会伤人呢?对呀,为什么家会伤人呢?
知道前几天,看到一本书《为何家会伤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 一开始是被这书名给吸引的,后来看看介绍,真的非常想知道,到底“家为何会伤人?”到底“家如何伤人?”看了之后觉得这本书写得太好了, 书的作者将一些复杂深懊的心理学理论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案例以故事的形式说出来, 包括父母溺爱、高考压力、青少年网络成瘾等方方面面的家庭问题。使我们明白形成的原因让没学心理学的人士学会如何与家人相处, 进而促进为人父母者的成长学会如何教育孩子,不让家庭伤人的悲剧再次重演。让人可以把这本书作为一个参考一个指南,避免我们的家庭矛盾化解我们的家庭矛盾,用爱用温暖的心去爱孩子以及亲人,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这本书主要讲了父母把自己的压力,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其实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也并不真正关注孩子的成长需要,甚至都没有兴趣去了解孩子自己的真实感觉、真实想法,他们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们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这会让真实的孩子丧失自我。对于这样的孩子而言,爱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枷锁。这样孩子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父母而活。
从这一本书中,我也找到了困惑我多年的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有的孩子生活在一个良好环境中,却仍然会变坏呢?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变坏都是家长太宠他们了,当他们长大了,投入社会的时候,有很多很多的不如意,而在那个时候,却没人会去像父母一样去迁就他们,更不会像父母一样去哄他们。
如书中的一个例子,有一个女孩为了观看刘德华的演唱会,把房子和家里的所有钱都花光了,最后,她的父亲几乎要去卖肾。
溺爱是毁灭性的教育方式,它会压制而不是助长孩子的成长。可是,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在给予自己。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做父母时,这个…内在的父母‟就是我们自己。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所以,其实,溺爱并不是对孩子好的方式,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主要原因是源于父母不溺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