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价值,经治后NT-proBNP改变的百分数更有价值
proANP结构
ANP与MR-proANP
影响利钠肽的因素
JACC 2009;53:1784-90
ROC:心衰诊断(EF<40%)
JACC 2009;53:1784-90
MR-proANP较BNP更好预测死亡率
MR-肾上腺髓素
• 肾上腺髓素(Adrenomedullin,ADM)是52个AA多肽 • 最初从嗜铬细胞瘤中分离出,其他组织如心脏、肾上腺髓
酶
心衰标志物分类
• 心肌牵张相关 BNP、NT-pro-BNP MR-ANP ST2 MR-肾上腺髓素
• 新标志物 嗜铬粒蛋白(Chromogranin)、半乳糖凝聚素-3(Galectin-3)、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脂联素、生长分化因子15、 RDW(红细胞分布范围)、sACE2、Cystatin C(胱抑素 C)、端粒酶长度
Jaruzzi et al. JACC 2007
PRIDE: ST2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
Rehman, et al. JACC 2008
ST2增加利钠肽在急性心衰中预后价值
ST2与利钠肽同时增高较其单独增高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PRIDE: ST2增加NT-proBNP对远期预后的价值
Kaplan-Meier Curve: NTproBNP
Khan, S. Q.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7;49:1525-1532
两者联合能更好预测死亡
Khan, S. Q. J Am Coll Cardiol 2007;49:1525-1532
死亡与生存者三指标差异
Critical Care 2009, 13:R122
对死亡预测准确性
Critical Care 2009, 13:R122
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全因死亡危险的影响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one year all-cause mortality
Critical Care 2009, 13:R122
质、肺和肾脏亦有 • 具有扩血管作用,引起低血压,有正性肌力和利尿作用 • 心脏压力和容量超负荷刺激分泌 • 其前体中间片段(MR-proADM)由24-71AA组成,较ADM
本身稳定且易检测
Principle of the MR-proADM Assay
MR-proADM对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和心衰预测价值
心衰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彭道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心衰标志物的意义
• 鉴别诊断 • 预后判断 • 指导治疗
心衰生物标志物标准
• 生物化学特性稳定 • 变异系数小 • 快速检测 • 价格合适 • 提供临床外的信息 • 有助于临床决策 • 研究价值
心衰标志物分类
• 炎症相关类 CRP、TNF-a、FAS(APO-1)、IL-1,6,18 • 氧化应激相关 ox-LDL、MPO、异前列腺素、血浆丙二醛 • 细胞外基质重构相关 MMP、MMP组织抑制物、胶原前肽 • 神经激素类 NE、肾素、ATII、醛固酮、血管加压素、内皮素 • 心肌损伤相关 cTnI、CK-MB、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球蛋白轻链激
CNP由血管 内皮分泌
BNP由心 室分泌
降低外周血管 阻力(降低血 压)
增加利尿 作用
利钠肽受体
利钠肽家族(Natriuretic peptide family, NP)
心衰患者血循环中ANP及BNP的血浆水平均高于正常健康人,且随心 功分级增加而增高。利钠肽的释放被认为是心力衰竭时的一种代偿反应, 在某种程度上可对抗心衰时神经内分泌-交感神经系统RAS等激活引起的 不良作用,特别是可对抗AngⅡ的作用,这一作用在心衰早期即出现,但 在严重心力衰竭时,利钠肽的效应被强大的血管收缩和钠潴留作用所抵消。
900-1800pg/mL,300pg/mL(排除标准) • 住院时急性心衰NT-proBNP下降达30%是治疗有效的目标 • 如果没有测基线值,急性期治疗的目标应为NT-ProBNP <
4000 pg/mL • 检测NT-proBNP最理想的两个时间点:基线/发作时和病情
稳定后 • 心衰发作和经治后的NT-proBNP绝对值对心衰预后预测都
ANP与BNP比较
• BNP较ANP对心衰和预后判断更有价值 • ANP不稳定,不易检测 • 但ANP较BNP在循环中水平高10倍 • N-pro-ANP较ANP更稳定,但Pro-ANP的N、
C端均易被酶降解 • 中间区域最稳定:MR-Pro-ANP更稳定
NT-proBNP/BNP: 目前较成熟的心衰监测指标
两者联合增加预测价值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ST2
• ST2-IL1受体家族成员 有跨膜ST2和可溶性ST2(sST2)两种
• ST2基因(2号染色体) 在心衰动物模型中表达增加
• IL-33为ST2配体,心肌牵张促进其分泌
心肌细胞牵张诱导ST2表达
ST2可减少心肌细胞肥大和纤维化
PRIDE: 急性心衰病人ST2增加
Khan, S. Q.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7;49:1525-1532
Copyright ©2007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Restrictions may apply.
Kaplan-Meier Curve: MR-proADM
2008ESC心衰指南指出BNP和NT-proBNP 是最好的诊断和排除HF的生物学标记物
2008 ESC HF Guideline
NT-proBNP对HF诊断和治疗的评估建议
• 慢性心力衰竭时:NT-proBNP > 2000 pg/mL • 急性心力衰竭时: NT-proBNP不同年龄最优截定点 450-
心肌牵张相关标志物
• 利钠肽类 ANP、NT-proANP、 MR-proANP BNP、NT-pro-BNP
• MR-肾上腺髓素 • ST2
ANP: 28AA
利钠肽
BNP: 32AA
ANP由心房 分泌 抑制RAS和内 皮素
CNP: 22AA
ANP:心房利钠肽;BNP:脑利钠肽; CNP:C-利钠肽
proANP结构
ANP与MR-proANP
影响利钠肽的因素
JACC 2009;53:1784-90
ROC:心衰诊断(EF<40%)
JACC 2009;53:1784-90
MR-proANP较BNP更好预测死亡率
MR-肾上腺髓素
• 肾上腺髓素(Adrenomedullin,ADM)是52个AA多肽 • 最初从嗜铬细胞瘤中分离出,其他组织如心脏、肾上腺髓
酶
心衰标志物分类
• 心肌牵张相关 BNP、NT-pro-BNP MR-ANP ST2 MR-肾上腺髓素
• 新标志物 嗜铬粒蛋白(Chromogranin)、半乳糖凝聚素-3(Galectin-3)、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脂联素、生长分化因子15、 RDW(红细胞分布范围)、sACE2、Cystatin C(胱抑素 C)、端粒酶长度
Jaruzzi et al. JACC 2007
PRIDE: ST2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
Rehman, et al. JACC 2008
ST2增加利钠肽在急性心衰中预后价值
ST2与利钠肽同时增高较其单独增高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PRIDE: ST2增加NT-proBNP对远期预后的价值
Kaplan-Meier Curve: NTproBNP
Khan, S. Q.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7;49:1525-1532
两者联合能更好预测死亡
Khan, S. Q. J Am Coll Cardiol 2007;49:1525-1532
死亡与生存者三指标差异
Critical Care 2009, 13:R122
对死亡预测准确性
Critical Care 2009, 13:R122
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全因死亡危险的影响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one year all-cause mortality
Critical Care 2009, 13:R122
质、肺和肾脏亦有 • 具有扩血管作用,引起低血压,有正性肌力和利尿作用 • 心脏压力和容量超负荷刺激分泌 • 其前体中间片段(MR-proADM)由24-71AA组成,较ADM
本身稳定且易检测
Principle of the MR-proADM Assay
MR-proADM对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和心衰预测价值
心衰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彭道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心衰标志物的意义
• 鉴别诊断 • 预后判断 • 指导治疗
心衰生物标志物标准
• 生物化学特性稳定 • 变异系数小 • 快速检测 • 价格合适 • 提供临床外的信息 • 有助于临床决策 • 研究价值
心衰标志物分类
• 炎症相关类 CRP、TNF-a、FAS(APO-1)、IL-1,6,18 • 氧化应激相关 ox-LDL、MPO、异前列腺素、血浆丙二醛 • 细胞外基质重构相关 MMP、MMP组织抑制物、胶原前肽 • 神经激素类 NE、肾素、ATII、醛固酮、血管加压素、内皮素 • 心肌损伤相关 cTnI、CK-MB、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球蛋白轻链激
CNP由血管 内皮分泌
BNP由心 室分泌
降低外周血管 阻力(降低血 压)
增加利尿 作用
利钠肽受体
利钠肽家族(Natriuretic peptide family, NP)
心衰患者血循环中ANP及BNP的血浆水平均高于正常健康人,且随心 功分级增加而增高。利钠肽的释放被认为是心力衰竭时的一种代偿反应, 在某种程度上可对抗心衰时神经内分泌-交感神经系统RAS等激活引起的 不良作用,特别是可对抗AngⅡ的作用,这一作用在心衰早期即出现,但 在严重心力衰竭时,利钠肽的效应被强大的血管收缩和钠潴留作用所抵消。
900-1800pg/mL,300pg/mL(排除标准) • 住院时急性心衰NT-proBNP下降达30%是治疗有效的目标 • 如果没有测基线值,急性期治疗的目标应为NT-ProBNP <
4000 pg/mL • 检测NT-proBNP最理想的两个时间点:基线/发作时和病情
稳定后 • 心衰发作和经治后的NT-proBNP绝对值对心衰预后预测都
ANP与BNP比较
• BNP较ANP对心衰和预后判断更有价值 • ANP不稳定,不易检测 • 但ANP较BNP在循环中水平高10倍 • N-pro-ANP较ANP更稳定,但Pro-ANP的N、
C端均易被酶降解 • 中间区域最稳定:MR-Pro-ANP更稳定
NT-proBNP/BNP: 目前较成熟的心衰监测指标
两者联合增加预测价值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ST2
• ST2-IL1受体家族成员 有跨膜ST2和可溶性ST2(sST2)两种
• ST2基因(2号染色体) 在心衰动物模型中表达增加
• IL-33为ST2配体,心肌牵张促进其分泌
心肌细胞牵张诱导ST2表达
ST2可减少心肌细胞肥大和纤维化
PRIDE: 急性心衰病人ST2增加
Khan, S. Q.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7;49:1525-1532
Copyright ©2007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Restrictions may apply.
Kaplan-Meier Curve: MR-proADM
2008ESC心衰指南指出BNP和NT-proBNP 是最好的诊断和排除HF的生物学标记物
2008 ESC HF Guideline
NT-proBNP对HF诊断和治疗的评估建议
• 慢性心力衰竭时:NT-proBNP > 2000 pg/mL • 急性心力衰竭时: NT-proBNP不同年龄最优截定点 450-
心肌牵张相关标志物
• 利钠肽类 ANP、NT-proANP、 MR-proANP BNP、NT-pro-BNP
• MR-肾上腺髓素 • ST2
ANP: 28AA
利钠肽
BNP: 32AA
ANP由心房 分泌 抑制RAS和内 皮素
CNP: 22AA
ANP:心房利钠肽;BNP:脑利钠肽; CNP:C-利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