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第二章
新教材2023版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2.7抛物线及其方程2.7.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课件
答案: C
解析:如图所示,过点P作PM⊥准线l,垂足为M, 则|PF|=|PM|,当且仅当A,P,M三点共线时, |PF|+|PA|取得最小值|AM|=2+32=3.5.
(3)若位于y轴右侧的动点M到F(12,0)的距离比它到y轴的距离大12.求 点M的轨迹方程.
解析:设所求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x(p≠0),A(m,-3),
由抛物线定义得5=|AF|=
m
+
p 2
.
又(-3)2=2pm,∴p=±1或p=±9,
故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2=±2x或y2=±18x.
题型2 抛物线定义的应用 【思考探究】
1.抛物线定义的实质可归结为“一动三定”,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 抛物线定义的实质可归结为“一动三定”,一个动点,设为M; 一个定点F,即抛物线的焦点;一条定直线l,即为抛物线的准线;一个定 值,即点M与点F的距离和M到l的距离之比等于1.定点F不能在直线上,否 则,动点M的轨迹就不是抛物线. 2.如何通过抛物线定义实现距离转化? [提示]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准 线的距离,因此,由抛物线定义可以实现点点距与点线距的相互转化,从 而简化某些问题. 3.如何利用抛物线定义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最值问题? [提示] 在抛物线中求解与焦点有关的两点间距离和的最小值时,往往用 抛物线的定义进行转化,即化折线为直线解决最值问题.
方向也随之确定.
基础自测
1.抛物线x=-18y2的焦点坐标是(
)
A.(-2,0) B.(2,0)
C.(0,312)
D.(0,-312)
答案:A
2.抛物线x2=4y的准线方程是( ) A.x=1 B.x=-1 C.y=1 D.y=-1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归纳总结课件
得xy′′==3-x-4x45-y5+3y4+,8.
把(x′,y′)代入方程 y=x-2 并整理,得:7x-y-14=0,
即直线 l2 的方程为 7x-y-14=0.
(3)设直线 l 关于点 A(1,1)的对称直线 l′,则直线 l 上任一 点 P(x1,y1)关于点 A 的对称点 P′(x,y)一定在直线 l′上,反 之也成立.
①当直线与圆相离时,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是 d+r, 最小距离是 d-r,其中 d 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②当直线与圆相交时,设弦长为 l,弦心距为 d,半径为 r, 则有(2l )2+d2=r2.
③当直线与圆相交时,设弦为 AB,则 |AB|= 1+k2AB·|xA-xB|, |AB|= 1|k+ABk| 2AB·|yA-y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设 l1:A1x+B1y+C1=0,l2:A2x+B2y+C2=0. ①l1 与 l2 相交⇔A1B2≠A2B1, 特别地 A1A2+B1B2=0 时⇔l1⊥l2; ②l1∥l2⇔A1B2=A2B1,且 A1C2≠A2C1; ③l1 与 l2 重合⇔A1B2=A2B1 且 A1C2=A2C1. 4.两条直线的交点
当|C1C2|=|r1-r2|时,两圆内切; 当|r1-r2|<|C1C2|<r1+r2 时,两圆相交; 当|C1C2|<|r1-r2|时,两圆内含. 10.空间直角坐标系 (1)右手直角坐标系 ∠xOy=∠xOz=135°,∠yOz=90°,x 轴、y 轴、z 轴的正 半轴分别指向右手拇指、食指、中指.
作点 P(x,y,z)的步骤与方法:从原点出发沿 x 轴正(x>0) 或负(x<0)方向移动|x|个单位,再沿 y 轴正(y>0)或负(y<0)方向移 动|y|个单位,最后沿 z 轴正(z>0)或负(z<0)方向移动|z|个单位.
第二章 解析几何初步(二)圆
.
;此时直线 l:x+y
21.已知圆 x2+y2=4 与圆 x2+y2﹣4x+4y﹣12=0 交于 A,B 两点,则|AB|=
.
22.已知圆 C1:x2+y2+2x+8y﹣8=0 和圆 C2:x2+y2﹣4x﹣4y﹣2=0 相交于 A,B 两点,则直线
AB 的方程是
,线段 AB 的长度是
.
23.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 A(1,﹣2),B(0,5),C(﹣3,﹣4). (1)求过 B 点且与点 A,C 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 (2)求三角形的外接圆方程.
A.外切
B.内切
C.相交
D.外离
16.已知直线 l:y=x+m 与曲线
A.
B.
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C.
D.
17.若圆 x2+y2﹣2kx﹣4=0 关于直线 2x﹣y+3=0 对称,则 k 等于( )
A.
B.﹣
C.3
D.﹣3
第4页共8页
第二章 解析几何初步(二)—圆
18.若直线 l:y=kx+3﹣k 与曲线 C:y=
相交:d<r ;相切:d=r;相离:d>r ②代数方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判断.
由
消元,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相交:△>0; 相切:△=0; 相离:△<0.
第1页共8页
第二章 解析几何初步(二)—圆 5.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1)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设两圆圆心分别为 O1,O2,半径分别为 r1,r2,|O1O2|=d 利用两圆的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判断 ①外离(4 条公切线):d>r1+r2 ②外切(3 条公切线):d=r1+r2 ③相交(2 条公切线):|r1﹣r2|<d<r1+r2 ④内切(1 条公切线):d=|r1﹣r2| ⑤内含(无公切线):0<d<|r1﹣r2|
《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第2章-平面与直线
第二章平面与直线一、直角坐标系、放射坐标系以及直角坐标系中的向量计算1.直角坐标系和放射坐标系(1)定义5.1:i ,j ,k 以O 为起点,为单位向量且两两垂直,则O ;i ,j ,k 为空间的一个以O 为原点的直角标架或直角坐标系,记为{O ;i ,j ,k }。
如果向量形成右手系,则成为右手直角标架或右手直角坐标系。
i ,j ,k 称为该直角坐标系的基向量。
(2)定义5.2:不要求i ,j ,k 为单位向量且两两垂直,只要求不共面,则称为仿射标架或放射坐标系。
(3)定理5.1:v =x i +y j +z k ,称(x ,y ,z )为向量v 在该坐标系{O ;i ,j ,k }下的坐标,记为v =(x ,y ,z )。
(4)定义5.3:规定P 的坐标为向量→OP 的坐标,向量→OP 称为P 点的定位向量或矢径。
(5)8个卦限(逆时针,上层,右下角),x 轴为一半长。
2.直角坐标系中的向量运算(1)线性运算(仿射可)①a ±b =(a 1±b 1,a 2±b 2,a 3±b 3);②λa =(λa 1,λa 2,λa 3);(2)内积(仿射不可)①a ·b =a 1b 1+a 2b 2+a 3b 3;②|a |=232221a a a ++;③cos∠(a ,b )=232221232221332211b b b a a a b a b a b a +++++++;cosα=2322211a a a a ++;cos 2α+cos 2β+cos 2γ=1;·向量a 与x、y、z 轴的夹角称为向量a 的方向角,其余弦称为a 的方向余弦。
·把与三个方向余弦成比例的三个数(该向量的坐标),称为该向量的一组方向数。
(3)外积(仿射不可)a ×b =(a 2b 3-a 3b 2)i +(a 3b 1-a 1b 3)j +(a 1b 2-a 2b 1)k (4)混合积(仿射不可)(a ,b ,c )=321212131313232c b b a a c b b a a c b b a a ++3.距离公式和定比分点公式(1)距离公式21221221221z -z y -y x -x )()()(++=P P (2)定比分点公式(坐标形式):P 1P=λPP 2λλλλλλ++=++=++=1z 1y y 1x 212121z z y x x ;;·中点公式:⎪⎭⎫⎝⎛+++2a ,2a ,2a 332211b b b ·重心公式:⎪⎭⎫⎝⎛++++++3c a ,3c a ,3c a 333222111b b b 4.题型①向量运算二、平面方程1.平面方程(1)平面的向量形式的点法式方程:N ·(P -P 0)=0平面的坐标形式的点法式方程:A (x-x 0)+B (y-y 0)+C (z-z 0)=0——平面法向量[垂直]N =(A ,B ,C )(2)平面的一般式方程(普通方程):Ax+By+Cz+D=0(A ,B ,C 不能同时为0)平面的一般式方程(向量形式):N ·P+D=0定理6.1:平面方程是三元一次方程,反之三元一次方程必表示平面。
解析几何全册课件(吕林根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1)交换律:
(2)结合律:
(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O
A1
A2
A3
A4
An-1
An
这种求和的方法叫做多边形法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向量减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A
B
C
上一页
返回
例2 试用向量方法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必是平行四边形.
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设
为直线上的点,
6、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由题意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定理1.5.4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7、其它相关定理
则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定理1.5.6 已知三个非零向量
,则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
上一页
返回
空间一点在轴上的投影(Projection)
§1.6 向量在轴上的射影
解
根据题意有
所求方程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根据题意有
化简得所求方程
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4 方程 的图形是怎样的?
根据题意有
图形上不封顶,下封底.
解
以上方法称为截痕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以上几例表明研究空间曲面有两个基本问题:
线为
的连
的中点
对边
一组
设四面体
证
e
e
e
AP
e
AD
e
AC
e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第二章相关知识点与题目
第二章 空间解析几何§1、向量的“三积”1、 数量积:cos a b a b θ⋅=几何意义:向量a 在b 上的投影线段的长度2、 向量积:sin a b a b θ⨯=几何意义:以,a b 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3、 混合积:设111222333(,,)(,,)(,,)a x y z b x y z c x y z ===,,()(sin )sin cos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θθϕ⎡⎤=⨯==⎣⎦()111222333x y z a b c x y z x y z ⨯= *其中θ为,a b 的夹角,ϕ为(),a b c ⨯的夹角。
一、已知3a b +与75a b -垂直,4a b -与72a b -垂直,求(),a b ∠。
分析:本题用到向量的变形形式,找出,,a b a b 之间的关系即可。
解: 由题意可知 (3)(75)0a b a b +⋅-=(4)(72)0a b a b -⋅-=⇒ 222271615073080a ab b a a b b +⋅-=-⋅+= 联立两式得 21=2a b b ⋅ 21=2a b a ⋅ =a b ⇒ 716cos 150θ+-=1cos 2θ=[](0,)3πθθπ=∈二、证明:对任意4个向量,,,a b c d ,有()()()(),,,,,,,,0b c d a c a d b a b d c b a c d +++=分析:本题主要运用了点乘,叉乘,混合积的运算法则,以及恒等式。
证: ()()()a b c a c b b c a ⨯=⋅-⋅ ()2.2.13()()()()()()()(),,,,,,,,a b c d a c d b b c d a c d a b c d b a c a d b b c d a⨯⨯⨯=⨯-⨯=-=-- ()()()(),,,,a b c d c a d b b c d a ⇒-⨯⨯⨯=+ ()()()()()()()()()(),,,,,,,,a b c d c d a b c a b d d a b c a b c d a b d c b a c d a b d c⎡⎤⨯⨯⨯=-⨯⨯⨯=-⨯-⨯=-+⎣⎦=+ ()()()()=,,,,a b c d b a c d a b d c ⇒⨯⨯⨯+()()()()()()()(),,,,,,,,0b c d a c a d b a b d c b a c d a b c d a b c d +++=-⨯⨯⨯+⨯⨯⨯=三、在右手直接坐标系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为(1,2,0)(1,3,4)A B -(1,2,3)(0,1,3)C D ----,求它的体积。
_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2
1.设l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条直线,且倾斜角为45°,你能写出该直线的方 向向量吗? 提示:(1,1).
2.如果a =(-1,2)是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你能写出l的一个法向量吗? 提示:(2,1).
已知直线l经过点A(-1,3)与B(2,0),则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________,斜 率k=________,倾斜角θ=________. 解析:―A→B =(3,-3)=3(1,-1),
知识点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 (1)定义:给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条直线,如果这条直线与x轴 相交 ,
将x轴绕着它们的交点按 逆时针 方向旋转到与直线重合时所转的 最小正角 记为 θ,则称θ为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2)范围:直线的倾斜角θ的取值范围是0°~180°,并规定与x轴平行或重合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
2.2 直线及其方程
2.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 数学抽象
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 直观想象
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及法向量,并能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 数学运算
求直线的方向向量或法向量
[例4] 已知直线l经过点A(1,2),B(4,5),求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和法向
量,并确定直线l的斜率与倾斜角.
[解]
―→ AB
=(4-1,5-2)=(3,3)是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由法向量与方
向向量垂直,法向量可以为(-1,1).因此直线的斜率k=1,直线的倾斜角θ满
1.利用斜率公式求直线的斜率应注意的事项
_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2
A.-
3 3
B.
3 3
C.- 3
D. 3
解析:∵k1=tan 30°=
3 3
,
又l1⊥l2,∴k1·Hale Waihona Puke 2=-1,∴k2=- 3 .
答案:C
3.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y-1=0平行,则m的值为
A.-8 C.2
B.0 D.10
()
解析:由已知,得4m-+m2 =-2,∴m=-8.
顺次连接A,B,C,D四点,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 解:由题意A,B,C,D四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 由斜率公式可得kAB=2-(5--34) =13 ,kCD=-0- 3-36 =13 ,kAD =-3-0-(-3 4) =-3,kBC=36- -52 =-12 . 所以kAB=kCD,由图可知AB与CD不重合,所以AB∥CD,由kAD≠kBC,所以AD与 BC不平行. 又因为kAB·kAD=13 ×(-3)=-1,所以AB⊥AD,故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
(2)若l1∥l2,则有AB11BC22- -AB22BC11= ≠00, , 即32- m2m-(18m≠-02,)=0, 即mm22- ≠29m,-3=0, 即mm= ≠33或 且mm= ≠- -13, , ∴m=-1.故当m=-1时,直线l1与l2平行. (3)若l1与l2重合,则有AB11BC22- -AB22BC11= =00, , 即32-m2m-(18m=-02,)=0, ∴mm= =33或 或mm= =- -13, , ∴m=3. 故当m=3时,直线l1与l2重合.
当两条直线都没有斜率时,它们互相平行或重合;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 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它们互相垂直.
解析几何尤承业前四章部分习题答案
解析几何(尤承业)前四章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平面几何基础1.证明:若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
证明:设直线l1的斜率为k1,直线l2的斜率为k2。
若k1=k2,则有k1x+b1=k2x+b2,即(k1-k2)x=b2-b1。
由于k1-k2=0,所以方程化简为0x=b2-b1。
由于任何实数乘以0都等于0,所以此方程有解,即二者平行。
2.已知直线l1的斜率为k1,直线l2经过点A(a,b)且与l1垂直,求直线l2的方程。
解:由直线l1的斜率为k1,可知l1的斜率为k1的直线上任意一点(x1,y1)与原点(0,0)的斜率为k1,即有y1/x1=k1,即y1=k1x1。
由于直线l2经过点A(a,b)且与l1垂直,所以直线l2的斜率为-1/k1。
设直线l2的方程为y=-1/k1 x + c,代入点A(a,b)可得b=-1/k1*a+c,即c=b+a/k1。
所以直线l2的方程为y=-1/k1 x + b+a/k1。
3.已知直线l1过点A(a,b)和点B(c,d),求直线l1的方程。
解:由于直线l1过点A(a,b)和点B(c,d),所以直线l1的斜率为直线AB的斜率。
设直线l1的方程为y=kx+m,代入点A(a,b)和点B(c,d)可得方程组: b=ka+m d=kc+m将第一个方程乘以k,得到bk=ka^2+km,再用第二个方程减去这个等式,可得d-b = kc-ka^2+km-km,即d-b=k(c-a)。
所以直线l1的方程为y=(d-b)/(c-a)x + (ad-bc)/(c-a)。
第二章:直线与圆1.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y=ax+b,圆C的圆心为O(h,k),半径为r,求直线l与圆C的交点坐标。
解:设直线l与圆C的交点为点P(x,y),代入直线l的方程可得y=ax+b。
将这个方程代入圆C的方程(x-h)^2+(y-k)^2=r^2中,得到(x-h)^2+(ax+b-k)^2=r^2。
展开后整理得到一个二次方程,即x^2+(a^2+1)x-2ah+(b-k)^2-r^2=0。
大学解析几何第二章
b
t
通过
r
r t
ur
xte1 y t
ur
xt
uur
e1
e2 a t
uur
y t e2 b
a t b
叫做曲线的
向量式参数方程,其中t 为参数。
其坐标式参数方程为
x y
xt y t
,
a
t
b
例3 一个圆在一直线上无滑动地滚动,求圆周上一定点的轨迹
该定点的轨迹为旋轮线或摆线(cycloid)外摆线_3.avi
(a=4b)四尖点星形线(astroid)
(2)一个半径为r的小圆在半径为R的大圆外无滑动地滚动,小圆周上一个 定点P的运动轨迹称为外摆线(epicycloid)心脏线左尖.avi
其参数方程为
x
y
R R
r cos r sin
r cos R r
r
r sin R r
r
,
特别当R=r时可以得到心脏线(cardioid)
一、空间曲线的方程
空间曲线C可看作空间两曲面的交线.
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
F(x, y,z) 0 G( x, y, z) 0
特点: 曲线上的点都满足
方程,不在曲线上的点不
能同时满足两个方程.
x
z
S1
S2
C
o
y
下一页
返回
一、空间曲线的方程
设 F1 x, y, z 0 , F2 x, y, z 0是两个曲面方程,若它们相交于曲线 L .
其参数方程为
x 2R cos (1 cos )
y
2R
sin
(1
cos
)
(3)把线绕在一个固定的圆周上,将线头拉紧后向反方向旋转,以把线从 圆周上解放出来,使放出来的部分成为圆的切线,则线头的轨迹所形成 的曲线叫做圆的渐伸线或切展线(involute)
解析几何第二章第一二节
0 2,
z
( M ( x, y, z )) M (r, , z )
z .
x
o
r
P(r , )
y
如图,三坐标面分别为
圆柱面; 为常数 半平面; z 为常数 平 面. 柱面坐标与直 角坐标的关系为 x r cos , y r sin , z z.
y
y
作业:P52
3,5,7
§2 平面的方程
1.1平面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 1.2 两平面的相关位置 1.3三平面恰交于一点的条件
M 0 ( x0 , y0 , z 0 ) ,向量 1 ( X 1 ,Y1 , Z1 ) 和向量 ) 2( X 2 ,Y2 , Z 2,其中 1 与 2 不共线, 求由点 M 0 和 1 2 确定的平面 的方程。 z M x , y , z 在平面上 点 2 M M0 M 0 M 与v1 ,v2 共面 e3 e 2 1 v1 // v2 o y e1 M 0 M , v1 , v2共面,则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 x , 使得: M 0 M v1 v2 .
三元二次方程:Ax By Cz Dxy Eyz Fzx Gx Hy Kz L 0 若A B C 0, D E F 0,整理得:
2 2 2
x y z 2b1 x 2b2 y 2b3 z c 0;
2 2 2
( x b1 ) ( y b2 ) ( z b3 ) b1 b2 b3 c .
2. 如果取u, v (a≤u≤b, c≤v≤d)的一切可能 取值,向量 r ( u, v ) x( u, v )e1 y( u, v )e2 z(u, v )e3 的终点 M 总在一个曲面上;反过来, 在这个曲面上的任意点M总对应着以它为 终点的向量, 且该向量可由u, v的值通过 (a≤u≤b, c≤v≤d)完全决定; 那么我们就把上式叫做曲面的向量式参 数方程,其中u, v为参数.
[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知识梳理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1.数轴上的基本公式(1)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对应关系直线坐标系:一条给出了原点、度量单位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或说在这条直线上建立了直线坐标系。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对应法则:点P ←−−−→一一对应实数x 。
记法:如果点P 与实数x 对应,则称点P 的坐标为x ,记作P(x),当点P(x)中x >0时,点P 位于原点右侧,且点P 与原点O 的距离为|OP|=x ;当点P 的坐标P(x)中x <0时,点P 位于原点左侧,且点P 与原点O 的距离|OP|=-x 。
可以通过比较两点坐标的大小来判定两点在数轴上的相对位置。
(2)向量位移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通常叫做位移向量,简称为向量。
从点A 到点B的向量,记作AB 。
线段AB 的长叫做向量AB 的长度,记作|AB|。
我们可以用实数表示数轴上的一个向量AB ,这个实数叫做向量AB 的坐标或数量。
例如:O 是原点,点A 的坐标为x 1,点B 的坐标为x 2,则AB=OB-OA ,所以AB=x 2-x 1。
注:①向量AB 的坐标用AB 表示,当向量AB 与其所在的数轴(或与其平行的数轴)的方向相同时,规定AB=|AB |;方向相反时,规定AB=-|AB |;②注意向量的长度与向量的坐标之间的区别:向量的长度是一个非负数,而向量的坐标是一个实数,可以是正数、负数、零。
③对数轴上任意三点A 、B 、C ,都有关系AC=AB+BC ,可理解为AC 的坐标等于首尾相连的两向量AB ,BC 的坐标之和。
(3)数轴上的基本公式在数轴上,如果点A 作一次位移到点B ,接着由点B 再作一次位移到点C ,则位移AC叫做位移AB 与位移BC 的和,记作:AC AB BC =+ 。
对数轴上任意三点A 、B 、C ,都有关系AC=AB+BC 。
已知数轴上两点A(x 1),B(x 2)则AB=x 2-x 1,d(A,B)=|x 2-x 1|。
空间解析几何-第2章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ppt
例 2 求过点(1,1,1),且垂直于平面x y z 7和
3x 2 y 12z 5 0的平面方程.
解 n1 {1,1,1}, n2 {3,2,12}
取法向量
n
n1
n2
{10,
15,
5},
求此平面方程.
解 设平面为 Ax By Cz D 0,
aA D 0, 将三点坐标代入得 bB D 0,
cC D 0,
A D, B D, C D.
a
b
c
将A D, B D, C D,
z
c
a
b
c
代入所设方程得
o
法向量 n {A, B,C}.
Ax By Cz D 0 平面的一般方程
平面一般式方程的几种特殊情况:
(1) D 0, 平面通过坐标原点;
D 0, 平面通过 x轴;
(2)
A
0,
D
0,
平面平行于 x轴;
类似地可讨论 B 0, C 0 情形.
(3) A B 0, 平面平行于xoy 坐标面;
解析几何
第2章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2019/9/2
§2.1.1 平面的方程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z
n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
M0
M
于一平面,这向量就叫做
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o
y
x
法线向量的特征: 垂直于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已知 n { A, B, C}, M0( x0 , y0 , z0 ),
解析几何第四版吕林根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二章
第二章 轨迹与方程 §2.1平面曲线的方程1.一动点M 到A )0,3(的距离恒等于它到点)0,6(-B 的距离一半,求此动点M 的轨迹方程,并指出此轨迹是什么图形?解:动点M 在轨迹上的充要条件是MB MA 21=。
设M 的坐标),(y x 有2222)6(21)3(y x y x ++=+- 化简得36)6(22=+-y x 故此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36)6(22=+-y x此轨迹为椭圆2.有一长度为a 2a (>0)的线段,它的两端点分别在x 轴正半轴与y 轴的正半轴上移动,是求此线段中点的轨迹。
A ,B 为两端点,M 为此线段的中点。
解:如图所示 设(,),A x o (,)B o y .则(,)22x yM .在Rt AOB 中有 222()(2)x y a +=.把M 点的坐标代入此式得:222()x y a +=(0,0)x y ≥≥.∴此线段中点的轨迹为222()x y a +=.3. 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乘积等于定值2m ,求此动点的轨迹.解:设两定点的距离为2a ,并取两定点的连线为x 轴, 两定点所连线段的中垂线为y 轴.现有:2AM BM m ⋅=.设(,)M x y 在Rt BNM中 222()a x y AM++=. (1) 在Rt BNM中222()a x y BM -+=. (2) 由(1)(2)两式得:22222244()2()x y a x y m a +--=-.4.设,,P Q R 是等轴双曲线上任意三点,求证PQR 的重心H 必在同一等轴双曲线上. 证明:设等轴双曲线的参数方程为x ct c y t =⎧⎪⎨=⎪⎩11(,)P x y ,22(,)Q x y ,33(,)R x y .重心H 123123(,)33x x x y y y ++++5.任何一圆交等轴双曲线2xy c =于四点11(,)c P ct t ,22(,)cQ ct t ,33(,)c R ct t 及44(,)cS ct t .那么一定有12341t t t t =.证明:设圆的方程22220x y Dx Ey F ++++=.圆与等轴双曲线交点(,)c ct t,则代入得2222220.c Ec c t Dct F t t++++=整理得:24322220.c t Dct Ft Ect c ++++=可知(1,2,3,4i =是它的四个根,则有韦达定理1234t t t t ⋅⋅⋅=242(1)1c c-=.8. 把下面的平面曲线的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 ⑴32x y =; ⑵ ()0,212121>=+a a yx ; ⑶()0,0333>=-+a axy y x .解:⑴⎪⎩⎪⎨⎧==ty t x 32令θ4cos a x =,代入方程212121a y x =+ 得θθθ42212212121sin ,sin cosa y a a a y ==-=∴参数方程为⎪⎩⎪⎨⎧==θθ44sin cos a y a x . ⑶令,tx y =代入方程0333=-+axy y x得()031233=-+atx x t()[]03132=-+⇒at x t x3130t at x x +==⇒或当0=x 时,;0=y 当313t at x +=时,3213tat y += 故参数方程为⎪⎪⎩⎪⎪⎨⎧+=+=3231313t at y t at x .§2.2 曲面的方程1、 一动点移动时,与)0,0,4(A 及xoy 平面等距离,求该动点的轨迹方程。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章末总结课件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 = 4,
得൞
1 =
1 =
4 5
, 2
5
൞
2 5
, 2
5
4 5
,
5
2 5
−
,
5
=−
=
∴ || =
=
4 5
5
(
+
4 5 2
)
5
2 5
5
+(
+
2 5 2
)
5
(1 − 2 )2 + (1 − 2 )2
= 4.
方法归纳
(1)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几何法为主,解题时应充分利用圆的几何性
(2)解圆锥曲线的性质问题时,一般要灵活地应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方程及
其图形.
4.
2
已知双曲线: 2
−
2
2
= 1(>0,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 , 2 ,点是右
支上一点,连接1 与轴交于点,若|1 | = 2||(为坐标原点), 1 ⊥ 2 ,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解析] 设(−, 0),则直线的方程为 = 3( + ),即 3 − + 3 = 0,
因为直线 3 − + 3 = 0恰好与圆 2 + 2 = 2 相切,
所以圆心(0,0)到直线 3 − + 3 = 0的距离等于半径,即
则|| = + =
3
= 4则 = 8,
2
因为直线过点(2,1),所以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4
2
1
+ = 1,所以 = 4, = 2,
解析几何答案廖华奎王宝富第二章
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习题1.求通过两点(2,3,4)A 和(5,2,1)B -的直线方程。
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为(3,1,5)AB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234.315x y z ---==-- 2.在给定的仿射坐标系中,求下列平面的普通方程和参数方程。
(1)过点(1,2,0),(2,1,4),(3,1,5)----; (2)过点(3,12)-和z 轴;(3)过点(2,0,1)-和(1,3,4)-,平行于y 轴; (4)过点(1,5,4)--,平行于平面3250x y -+=。
解:(1)平面的方位向量为12(1,3,4),(4,1,5)v v =--=--,所以平面的参数方程14,23,45.x y z λμλμλμ=--+⎧⎪=--⎨⎪=-⎩平面的普通方程为121340,415x y z+---=--即19111330.x y z ++-= (2)平面的方位向量为12(3,1,2),(0,0,1)v v =-=,所以平面的参数方程33,1,22.x y z λλλμ=+⎧⎪=+⎨⎪=--+⎩因为过z 轴,所以也可选经过的点为(0,0,0),那么参数方程也可以写为 3,,2.x y z λλλμ=⎧⎪=⎨⎪=-+⎩平面的普通方程为3120,01x y z-=即30.x y -= (3)平面的方位向量为12(3,3,5),(0,1,0)v v =-=,所以平面的参数方程23,3,15.x y z λλμλ=-⎧⎪=+⎨⎪=-+⎩平面的普通方程为213350,01x y z -+-=即5370.x z +-=(4)平面的方位向量平行于平面3250x y -+=,方位向量(,,)X Y Z 满足320X Y -=,因此可以选为12(2,3,0),(0,0,1)v v ==。
所以平面的参数方程12,53,4.x y z λλμ=-+⎧⎪=-+⎨⎪=+⎩平面的普通方程为1542300,01x y z ++-=即3270.x y --=3.在直角坐标系中,求通过点(1,0,2)-并与平面1:220x y z ∏+--=和2:30x y z ∏---=均垂直的平面方程。
高中数学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2.2圆与圆的方程2.2.3第二课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高一数学
25 16
12/9/2021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三页。
方法归纳(guīnà)
根据两圆相切的条件得到圆心距和半径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 关键,但要注意是何种形式的相切.
12/9/202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3.已知圆x2+y2-4ax+2ay+20a-20=0. (1)求证(qiúzhèng):对任意实数a,该圆恒过一定点; (2)若该圆与圆x2+y2=4相切,求a的值.
5
5
-2=0 被圆截得的弦长是 2 r2-d2
=2 32-16=2 145. 55
12/9/2021
第十三页,共三十三页。
两圆位置关系(guān xì)的判定
圆 x2+y2+4x-4y+7=0与圆 x2+y2-4x+10y+13
=0 的公切线的条数是( D )
A.1
B.2
C.3
D.4
(链接教材 P83 例 7,例 8) [解析] 两圆的圆心距 d= (-2-2)2+(2+5)2= 65, 半径分别为 r1=1,r2=4,则 d>r1+r2,即两圆相离,因此它 们有 4 条公切线.
12/9/2021
第十页,共三十三页。
2.已知圆C1:x2+y2+2x+3y+1=0,圆C2:x2+y2+4x+3y+2=0
,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C
A.外切(wài qiē)
B.外离
C.相交
D.内切
解析:圆 C1 的方程配方,
得 (x+ 1)2+ (y+3)2=9, 24
圆心坐标为 (- 1,-3),半径长 2
+ F2= 0,
联立方程组x2+ y2+ D1x+ E1y+ F1=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轨迹与方程
平面曲线的方程
曲线与方程: 定义:当平面上取定了标架之后,如果一个方程与一 条曲线有着关系: (1)满足方程的(x,y)必是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 (2)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坐标(x,y)满足这个方程; 则这个方程称为这条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称为 方程的图形。 曲线的方程常表示为: F(x,y)=0 或 y=f(x)
解
设 M ( x , y , z ) 是球面上任一点,
根据题意有
| MM0 | R
2 2 2
x x0 2 y y0 2 z z0 2 R
所求方程为 x x0 y y0 z z0 R 2 特殊地:球心在原点时方程为 x 2 y 2 z 2 R 2
注:第二种解法中,设y=tx+b,实际上是在椭圆上取 一定点(0,b),作以(0,b)为中心的直线束,而这时的椭圆 的参数方程恰为直线束中的直线与椭圆交点的一般表 达式。由于这时过点(0,b)的y轴的斜率不存在,因此需 补上点(0,-b),或把它看成当t→时的交点。
例6
化方程
y2(2a-x)=x3
此即为圆柱面的向量式参数方程。
P
r ( r cos )i ( r sin ) j uk (6)
其坐标式参数方程为
x R cos y R sin z u
z
r M
(7)
Q
x
o o
y
P
(6),(7)中的 u , 为参数,其取值范围分别是
曲面的坐标式参数方程 因为径矢 r ( u, v ) 的分量为 x(u, v ), y(u, v ), z(u, v )
所以曲面的参数方程也常写成
x x ( u, v ) y y ( u, v ) z z ( u, v )
( 3)
表达式(3)称为曲面的坐标式参数方程。
由
x x0 2 y y0 2 z z0 2 R2
z z 0 R 2 ( x x 0 ) 2 ( y y0 ) 2 z z 0 R 2 ( x x 0 ) 2 ( y y0 ) 2
得上、下半球面的方程分别是:
由上述方程可得球面的一般式方程为:
解:如图,有 r OM OQ QP PM
例2 求以z轴为对称轴,半径为R的圆柱面的参数方程。
z
OQ ( R cos )i QP ( R sin ) j PM uk
所以 ( 6)
r M Q
x o o y
r ( r cos )i ( r sin ) j uk (6)
(1 )曲面 S 上任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 (2 )不在曲面 S 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方程;
那么,方程 F ( x , y , z ) 0 就叫做曲面 S 的方程, 而曲面 S 就叫做方程的图形.
例 1 已知 A(1,2,3) , B ( 2,1,4),求线段 AB 的 垂直平分面的方程.
2
a
b
解得
在第二式中取t=0,得x=0,所以舍去第一式,取 2 2 2 b ( b a t ) 2a 2bt 从而 y 2 x 2 2 2 b a 2t 2 b a t
在法二中,若令u=-t,则得椭圆的另一种表示式为
2a 2bu x 2 2 2 b a u ( u ) 2 2 2 y b(b a u ) 2 2 2 b a u
是球面方程.
曲面的参数方程
双参数向量函数
在两个变数
u, v
的变动区域内定义的函数 r r ( u, v )
或 r (u, v ) x(u, v )e1 y(u, v )e2 z(u, v )e3
称为双参数向量函数, v ), y(u, v ), z(u, v ) 其中 x( u, 是变向量 r r ( u, v ) 的分量, 它们都是变数 u, v 的函数。
例2 求两坐标面 xoz和 yoz 所成二面角的平分 面的方程。 解:因为所求平分面是与两坐标面 xoz和 yoz 有等距离 的点的轨迹,因此 M ( x , y , z )在平分面上的充要条件是
| y || x |,
即 x y 0 与 x y 0
例 3 建立球心在点 M 0 ( x0 , y0 , z 0 ) 、半径为 R 的球面方程.
例1、求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 |OM|=R 解: x2+y2=R2 普通方程 例2、已知两点A(-2,-2),B(2,2),求满足条件 |MA|-|MB|=4的动点的轨迹。 y 解:方程可表为|MA|-|MB|=4 化为普通方程为 xy=2 (x+y2) xy=2 故曲线为 o
x
矢性函数 当动点按某种规律运动时,与它对应的径矢也随着 时间t的不同而改变(模与方向的改变),这样的径矢 称为变向量,记为r(t)。如果变数t(atb)的每一个值 对应于变矢r的一个完全的值(模与方向)r(t),则称 r是变数t的向量函数,记为r=r(t) (atb). 矢性函数的分量表示 设平面上取定的标架为{O;e1,e2},则向量函数可 表示为 r(t)=x(t)e1+y(t)e2 (atb). (1)
z M S o
(2)
x
y
当 u, v 取遍变动区域的一切 值时,向径
OM r (u, v ) x( u, v )e1 y( u, v )e2 z( u, v )e3
的终点 M x(u, v ), y(u, v ), z(u, v ) 所画的轨迹一般为一张曲面。
(i , CP ) ( ) 2
则
︵ 又因为 |OA|=AP=aθ, 所以 OA=aθi, AC=aj 从而点P的向量式参数方程为 r=a(θ-sinθ)i+a(1-cosθ) (<θ <+) x a( sin ) 其坐标式参数方程为 ( ) y a(1 cos ) 这种曲线称为旋轮线或摆线。
注2:在曲线的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的互化时,必须注 意两种形式的方程的等价性,即考虑参数的取值范围。
曲面的方程
曲面的实例: 水桶的表面、台灯的罩子面等. 曲面在空间解析几何中被看
z F (x,y,z) = 0 S o x y
成是点的几何轨迹.
曲面方程的定义:
如果曲面S 与三元方程F ( x , y , z ) 0 有下述关系:
y O x
CP ia cos( ) ja sin( ) 2 2 (a sin )i (a cos ) j
例4 已知大圆的半径为a,小圆的半径为b, 若大圆不动,而小圆在大圆内无滑动地滚动, 动圆上某一定点P的轨迹。
a 4b,
参数方程为
x a cos 3 y a sin
z M S o x y
曲面的向量式参数方程
定义:若取 u, v(a u b, c v d ) 的一切可能值, 由(2)表示的向径 r ( u, v ) 的终点 M 总在一个曲面上,
反之,在这个曲面上的任意点 M 总对应着以它为 终点的向径,而这向径可由 u, v(a u b, c v d ) 的值通过(2)完全决定, 则称(2)式为曲面的向量式参数方程,其中 u, v 为参数。
其中x(t),y(t)是r(t)的分量,它们分别是变数t的函数。
向量式参数方程
r(t)=x(t)e1+y(t)e2 (atb).
表示的径矢r(t) 若取(atb)的一切可能值,由(1) 的终点总在一条曲线上;反之,在这条曲线上的任意 点,总对应着以它为终点的径矢,而这径矢可由t的某 一值t0(at0b)通过(1)完全确定,则称表达式(1) 为曲线的向量式参数方程,其中t为参数。 坐标式参数方程 曲线 的参数方程常可以写成下列形式:
3
x y 例5 把椭圆的普通方程式 化为参数方程。 2 1 2 a b
法一 法二
x a cos y b sin ( )
2 2
2பைடு நூலகம்
2
设y=tx+b,代入原方程得 x ( tx b) 1 2 2
2a bt x 0, x 2 b a 2t 2
x x(t ) (a t b) y y(t ) 称为曲线的坐标式参数方程。
O
y
A
P(x(t),y(t))
r(t) r(b)
r(a)
B
x
例3、一个圆在一直线上无滑动滚动,求圆周上一点 P的轨迹。 解: 取直角坐标系,设 y 半径为 a的圆在x轴上滚 动,开始时点 P 恰在原 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滚 动,圆与直线的切点移 P a C 到 A 点,圆心的位置移 θ a r x 到C点,这时有 O r=OP=OA+AC+CP 设θ=(CP,CA),于是向量CP对x轴所成的有向角为
解
设 M ( x , y , z ) 是所求平面上任一点,
根据题意有 | MA || MB |,
x 12 y 22 z 32
x 2 y 1 z 4 ,
2 2 2
化简得所求方程 2 x 6 y 2 z 7 0.
例1 求中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球面的参数方程。 解:设 M ( x , y , z )是球面上任一点,
M 在 xoy 坐标面上的射影为 P , 而 P 在 x 轴上的射影为 Q ,又设在 坐标面上的有向角 ( i , OP ) , OP 与 OM 的交角 POM , 则 x r OM OQ QP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