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农业
1、魏晋南北朝: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均田制 土地制度:均田制(土地国有) (1)时间:北魏至唐中期 (2)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巩固统治 (3)内容:北魏时,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 民一定量的土地,百姓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服徭役和兵 役。隋唐时推迟服役年龄,甚至可以输绢代役。 (4)意义:是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的封建土地制度, 保证国家的徭役征发和赋税收入;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 展;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推动北方少 数民族汉化。 (5)瓦解原因: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的频繁
海河
涿郡(北京) 三点
广通渠
四段 洛阳 黄河
五河 江都(扬州)
江南河
长 安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余杭(杭州)
观察商业大都市的 布局,你认为隋朝 开通大运河对唐商 业的繁荣有何影响?
三、商业 2、隋唐时期 (2)表现: A、长安洛阳、扬一益二、西域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频繁
扬一益二是一个术语。唐 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 以扬州,益州(成都)为 两个中心。安史之乱以后, 北方经济地位下降,长江 流域地位上升。扬州、成 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 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 长安,洛阳。所以有"天 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 成都物产富饶,所以当时 谚语称"扬一益二"。
跟踪训练
(2015·福建文综)《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 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 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 材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考情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 ( 1 )全国Ⅱ卷,2,唐中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 2 ) 2017· 全国Ⅲ卷,26:唐代土地制度 ( 3 )2016· 海南卷,6:精耕细作的目的 ( 4 ) 2016· 海南卷,1:中西交流(铜镜、葡萄) (5 ) 2014· 海南卷,6:唐中后期丝绸之路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经济重心南移、唐代的土地制度和丝绸之路。 2.备考策略: (1)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盛行,抓住这一制度的影响,分析这 一时期分裂割据局面和文化艺术发展的原因。 (2)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学习过程中注意从政治制 度的成熟、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文化的辉煌来归纳其表现, 形成历史阶段特征的规律性知识。
2019届高三历史复习
பைடு நூலகம்
板块三 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魏晋至隋唐时期
3.3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
厦门三中 薛明石羡
阶段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统一走 向分裂,又由分裂逐渐走向大一统的时期。 政治上:国家分裂割据、政权频繁更迭是这一时期的基本格 局;许多国家制度承秦汉启隋唐,呈现过渡性特点;民族融 合进人高潮,推行“汉化”成为各少数民族不约而同的选择; 士族制度是这一时期突出的社会政治现象。 经济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断撞击、融合;北方农耕经 济遭到一定破坏;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开发,江南的经济地 位逐渐上升;在士族制基础上,汉代以来的田庄经济迅速发 展。 思想文化上:呈现出包容异质和张场个性的时代特征。北方 民族大融合及三教鼎立,给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因素;科技 成就继续领先世界,文学承上启下,艺术大放光彩,为隋唐 文化的高度繁荣奠定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手工业。题干材料中涉及的昌
南镇即景德镇,同时题干提供的信息表明这里因瓷器而名扬天
下,故D项符合题意。景德镇成为“瓷都”是在宋代,排除A项; B项在材料中未提及;C项错在“海内外”。
三、商业
1、魏晋南北朝时期(草市形成) (1)社会动荡,商业发展受一定影响,货币作用减小,物物交 换为主要交换手段 (2)北方发展时起时伏 (3)南方有小幅发展,商税成为东晋南朝主要来源
2、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新有生产工具曲辕犁,耕田工具 完备,一直为后世沿用
唐代以江东犁为代表的曲辕犁的发明,是我国农业 史上划时代的大事。至此,我国的耕犁才基本定型。 ——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
3、曹魏时期,出现灌溉工具翻车;唐朝时出现水转筒车
二、手工业的发展
1.冶金: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 2.丝织:唐朝时出现缂丝法,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 图案风格
阶段特征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空前繁盛的时期。 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享誉海 外;典章制度完善、先进,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 度的成熟。 经济上:政策不断调整,内外交通发达,经济空前 繁荣;安史之乱后,出现第二次北民南迁高潮,南 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 思想文化上: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多元发展、全面 繁荣,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影响了亚洲文明的发展, 形成了中国文化圈。
解析 深。答案 ①定时空:唐代。②关键信息:“波斯锦” D
等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
二、手工业的发展
3、制瓷:制瓷工艺臻于成就,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精品:唐三彩、秘色瓷
越窑青瓷荷叶带托茶盏 浙江宁波博物馆
唐代邢窑白瓷皮囊式壶
五代秘色瓷莲花碗 苏州博物馆
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绣品
据莫高窟139窟晚唐 壁画女供养人衣图案 所绘的凤衔花枝图案
(2014·海南高考)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 “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 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 明(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1)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草市”,设草市尉管理; 2)特征: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地处交通便利,政 府管理 • 意义:(1)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后来演进为 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 • (2)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商业 2、隋唐时期 (1)发展原因: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大运河开凿、政 策开明 正面: 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 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 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 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 纽,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 和工商业的发展,。 侧面: 修建时大规模动用人民劳 动力,使民众生活相对困 苦,最终导致隋朝灭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