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修改全专业报告《西安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报告》.doc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功能混合利用,根据性 质定位在空间和功能方面 进行合理的混合配置。
5.2.6 场地交通规划 2.住区停车系统规划应符 合下列要求:
1)机动车停车应满足节 约用地要求,优先采用地 下停车和立体停车方式;
2)按照《陕西省城市规 划管理技术规定》合理确 定机动车停车位数,控制 机动车室外停车数量比 例。住宅室外地面停车数 量占项目总停车辆的比例 不应超过 7.5%;
6.2.11 应合理开发利用地 下空间。地下空间宜采用 措施引入天窗采光和自然 通风,应充分利用地下人 防设施进行平战结合。设 计。人员经常使用的地下 空间应设置完善的无障碍 设施。
6.3.1 建筑物体形系数、窗 墙面积比、围护结构热工 性能、屋顶透明部分面积 等,应符合现行陕西省《居 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61-65 的规定。有条件 的建筑可提高围护结构的 节能标准,计算设计建筑 的采暖负荷等效指标的降 低幅度。
5.3.2 场地水环境 2. 应 保 护 湿 地 和 地 表 水 体,严禁破坏区域水系, 保持地表水的水量和水 质; 4.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设 计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 植草沟等绿色雨水基础设 施,补充和涵养地下水资 源,营造良好的水文生态
执行情况及证明材料索引
审图意见
规范条文 环境,下凹绿地率不宜低 于 30%;
6.1.2 建筑设计应根据周 围环境和场地条件,综合 考虑场地内外的声、光、 热等因素,权衡各因素之 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合理 的建筑布局、朝向、形体 和间距。建筑朝向宜采用
执行情况及证明材料索引
审图意见
规范条文
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当 建筑处于不利朝向时,应 进行补偿设计。
6.2.9 居住建筑设计应为 绿色出行提供便利,设有 使用便捷的自行车停车设 施,且有遮阳防雨和安全 防盗措施提高了公共空间 的舒适度。
审图意见
规范条文
8.1.6 屋顶和东、西外墙隔 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 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 范》GB50176 的要求。 8.1.7 室内空气中的氨、甲 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 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 量标准》GB/T18883 的有 关规定。
执行情况及证明材料索引
审图意见
2.水资源利用应符合下 列要求:
1)应对区域水资源状 况进行详细调查,结合城 市水环境专项规划,对水 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使 用;
2)应根据使用要求, 对区域用水水量和水质进 行估算与评价,合理确定 节约用水定额和用水分配 方案;
3)应采取适宜的水处理 技术和设施,加强水资源 循环利用,提高城市再生 水资源利用率。
7.1.1 不得采 用国家和 地 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 材料及制品。 7.1.3 建筑造 型要素应 简 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与结构专业结合)
8.1.1 主要功 能房间的 室 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 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 规范》GB50118 中的低限 要求。
8.1.2 主要功 能房间的 外 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 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 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 规范》GB50118 中的低限 要求。
6.3.2 墙体保温隔热设计 应符合下列要求:
2 外墙出挑构件及附 墙部件等部位的外保温层 宜闭合,避免出现热桥; 5 非供暖房间与供暖房间 的隔墙和楼板应设置保温 层。
二、一般性条文
执行陕西省《居住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J61/T81-2014
规范条文
执行情况及证明材料索引
5.2.2 场地规划 3.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
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 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 域、湿地和植被,采取生 态恢复或补偿设施;4.ຫໍສະໝຸດ 块规划指标应符合 国家或当地有关规定;
5.2.3 场地功能布局 2.场地规划应考虑适度
1 居住建筑 1.1 建筑专业 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一、强制性要求
规范条文
执行情况及证明材料索引
4.1.1 项目选 址应符合 所 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
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
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4.1.2 场地应 无洪涝、 滑 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 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 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 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 害。 4.1.3 场地内不应有排放 超标的污染源。 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 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 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5.1.1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 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 定。
4)机动车停车场应含一 定比例的电动车车位和充 电站指标;
5)应合理布置自行车停 车处,自行车停车处距建 筑出入口距离不宜超 150m。应在轨道交通站点 和公交站点周边布置自行 车停车设施。
5.2.7 场地资源利用 1.能源利用应符合下列
要求:
2)应优先利用太阳能,
审图意见
规范条文 对区域太阳能资源进行调 查和评估, 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5.3.1 场地生态环境 2. 场 地 设 计 应 与 原 有 地 形、地貌相适应,保护和 提高土地的生态价值,场 地内建筑布局应有与地形 现状保留树木有机结合;
3.应合理确定绿地率,新 城及中心城住区不应小于 30%,旧城住区不应小于 25%,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 积:新区建设不低于 1.0 ㎡,旧区改建项目不低于 0.7 ㎡;
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 质量标准》GB3096 的规 定。宜对用地周边的噪声 环境现状进行检测,并对 项目实施后的环境进行预 测,噪声环境模拟设置应 符合附录 D 中 D.0.5 的要 求。
6.1.1 居住建筑设计应按 照被动措施优先的原则, 优化建筑形体和空间布 局,促进天然采光、自然 通风,合理优化围护结构 保温、隔热、遮阳等性能, 降低建筑的供暖、空调和 照明系统的负荷,改善室 内舒适度。
5.3.3 场地风环境 ★2.建筑布局和形体应营 造良好的风环境,保证舒 适的室外活动空间和室内 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减 少气流对区域微环境和建 筑本身的不利影响。建筑 布局宜避开冬季不利风 向。建筑的布局不宜形成 完全封闭的围合空间,宜 结合地形特点采用错列 式、斜列式、自由式等排 列方式;
5.3.4 场地声环境 5.用地声环境设计应符
5.2.6 场地交通规划 2.住区停车系统规划应符 合下列要求:
1)机动车停车应满足节 约用地要求,优先采用地 下停车和立体停车方式;
2)按照《陕西省城市规 划管理技术规定》合理确 定机动车停车位数,控制 机动车室外停车数量比 例。住宅室外地面停车数 量占项目总停车辆的比例 不应超过 7.5%;
6.2.11 应合理开发利用地 下空间。地下空间宜采用 措施引入天窗采光和自然 通风,应充分利用地下人 防设施进行平战结合。设 计。人员经常使用的地下 空间应设置完善的无障碍 设施。
6.3.1 建筑物体形系数、窗 墙面积比、围护结构热工 性能、屋顶透明部分面积 等,应符合现行陕西省《居 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61-65 的规定。有条件 的建筑可提高围护结构的 节能标准,计算设计建筑 的采暖负荷等效指标的降 低幅度。
5.3.2 场地水环境 2. 应 保 护 湿 地 和 地 表 水 体,严禁破坏区域水系, 保持地表水的水量和水 质; 4.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设 计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 植草沟等绿色雨水基础设 施,补充和涵养地下水资 源,营造良好的水文生态
执行情况及证明材料索引
审图意见
规范条文 环境,下凹绿地率不宜低 于 30%;
6.1.2 建筑设计应根据周 围环境和场地条件,综合 考虑场地内外的声、光、 热等因素,权衡各因素之 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合理 的建筑布局、朝向、形体 和间距。建筑朝向宜采用
执行情况及证明材料索引
审图意见
规范条文
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当 建筑处于不利朝向时,应 进行补偿设计。
6.2.9 居住建筑设计应为 绿色出行提供便利,设有 使用便捷的自行车停车设 施,且有遮阳防雨和安全 防盗措施提高了公共空间 的舒适度。
审图意见
规范条文
8.1.6 屋顶和东、西外墙隔 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 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 范》GB50176 的要求。 8.1.7 室内空气中的氨、甲 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 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 量标准》GB/T18883 的有 关规定。
执行情况及证明材料索引
审图意见
2.水资源利用应符合下 列要求:
1)应对区域水资源状 况进行详细调查,结合城 市水环境专项规划,对水 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使 用;
2)应根据使用要求, 对区域用水水量和水质进 行估算与评价,合理确定 节约用水定额和用水分配 方案;
3)应采取适宜的水处理 技术和设施,加强水资源 循环利用,提高城市再生 水资源利用率。
7.1.1 不得采 用国家和 地 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 材料及制品。 7.1.3 建筑造 型要素应 简 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与结构专业结合)
8.1.1 主要功 能房间的 室 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 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 规范》GB50118 中的低限 要求。
8.1.2 主要功 能房间的 外 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 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 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 规范》GB50118 中的低限 要求。
6.3.2 墙体保温隔热设计 应符合下列要求:
2 外墙出挑构件及附 墙部件等部位的外保温层 宜闭合,避免出现热桥; 5 非供暖房间与供暖房间 的隔墙和楼板应设置保温 层。
二、一般性条文
执行陕西省《居住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J61/T81-2014
规范条文
执行情况及证明材料索引
5.2.2 场地规划 3.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
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 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 域、湿地和植被,采取生 态恢复或补偿设施;4.ຫໍສະໝຸດ 块规划指标应符合 国家或当地有关规定;
5.2.3 场地功能布局 2.场地规划应考虑适度
1 居住建筑 1.1 建筑专业 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一、强制性要求
规范条文
执行情况及证明材料索引
4.1.1 项目选 址应符合 所 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
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
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4.1.2 场地应 无洪涝、 滑 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 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 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 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 害。 4.1.3 场地内不应有排放 超标的污染源。 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 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 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5.1.1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 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 定。
4)机动车停车场应含一 定比例的电动车车位和充 电站指标;
5)应合理布置自行车停 车处,自行车停车处距建 筑出入口距离不宜超 150m。应在轨道交通站点 和公交站点周边布置自行 车停车设施。
5.2.7 场地资源利用 1.能源利用应符合下列
要求:
2)应优先利用太阳能,
审图意见
规范条文 对区域太阳能资源进行调 查和评估, 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5.3.1 场地生态环境 2. 场 地 设 计 应 与 原 有 地 形、地貌相适应,保护和 提高土地的生态价值,场 地内建筑布局应有与地形 现状保留树木有机结合;
3.应合理确定绿地率,新 城及中心城住区不应小于 30%,旧城住区不应小于 25%,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 积:新区建设不低于 1.0 ㎡,旧区改建项目不低于 0.7 ㎡;
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 质量标准》GB3096 的规 定。宜对用地周边的噪声 环境现状进行检测,并对 项目实施后的环境进行预 测,噪声环境模拟设置应 符合附录 D 中 D.0.5 的要 求。
6.1.1 居住建筑设计应按 照被动措施优先的原则, 优化建筑形体和空间布 局,促进天然采光、自然 通风,合理优化围护结构 保温、隔热、遮阳等性能, 降低建筑的供暖、空调和 照明系统的负荷,改善室 内舒适度。
5.3.3 场地风环境 ★2.建筑布局和形体应营 造良好的风环境,保证舒 适的室外活动空间和室内 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减 少气流对区域微环境和建 筑本身的不利影响。建筑 布局宜避开冬季不利风 向。建筑的布局不宜形成 完全封闭的围合空间,宜 结合地形特点采用错列 式、斜列式、自由式等排 列方式;
5.3.4 场地声环境 5.用地声环境设计应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