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博物馆作为一座文化传承的宝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保护和管理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运行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将介绍博

物馆藏品管理的基本原则、流程和措施,以确保对博物馆藏品的有效

保护和传承。

一、基本原则

1.专业性原则: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应该依据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

对文物的科学保护、研究和利用。

2.安全性原则:博物馆对藏品的管理必须注重安全,保护藏品免受

损坏、丢失甚至盗窃。

3.合理利用原则:博物馆对藏品的利用应合理进行,包括展览、研究、教育等方面,最大程度地展示藏品的价值。

二、流程

1.收藏:博物馆收藏的对象应符合博物馆的收藏范围和要求,并遵

循合法、合规的手续。

2.清理与登记:收藏到博物馆的藏品需要进行清理和登记,记录相

关信息如藏品名称、尺寸、年代等。

3.分类与编目:博物馆对藏品进行分类、编目,以便于管理和检索。

4.保管与陈列:博物馆对藏品进行专业保管和陈列,确保藏品的安

全和展示效果。

5.文献管理:博物馆应建立文献管理系统,记录藏品的相关文献信息和研究成果。

6.借出与调拨:博物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藏品借出给其他机构展览或进行文物交流合作。调拨则是将藏品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一个机构。

7.损毁与修复:博物馆在藏品损毁或破损后,应进行及时的修复与保护。

三、措施

1.保管设施:博物馆应建立适当的保管设施,包括恒温、恒湿的环境系统、防火、防水等。

2.安全措施:博物馆应采取安全措施,包括安装监控设备、保安巡逻、防止盗窃等。

3.科研与研究:博物馆应加强对藏品的科研研究,提高对藏品的认知和保护水平。

4.公众教育:博物馆应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大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5.制定管理规范:博物馆应制定管理规范和操作手册,确保管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6.人员培训:博物馆应加强对藏品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7.紧急预案:博物馆应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结语

博物馆的藏品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依托科学的管理手段

和专业的人才,才能确保对藏品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只有将保护和利

用相结合,才能使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和传承。希望各级

博物馆能够加强对藏品管理的重视,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藏品的安全和价值。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博物馆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为了准确鉴别藏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加强藏品的保护管理,确保藏品的安全,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条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博物馆应根据本馆的性质和任务搜集藏品。藏品必须具有历史的或艺术的或科学的价值。藏品必须区分等级,一般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一级藏品必须重点保管。 第三条博物馆对藏品负有科学管理、科学保护、整理研究、公开展出和提供使用(对社会主要是提供藏品资料、研究成果)的责任。保管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 第四条藏品保管是博物馆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业务工作,应由馆长分工负责领导。必须设立专门保管部门或配备专职保管人员。保管人员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并保持相对稳定。

第五条保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刻苦钻研业务,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对于接触有毒药品、尘埃的保管工作人员,应比照当地有关工种享受相应的劳动保护福利待遇。 第六条为保证藏品安全、进行科学研究或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文化部文物局可以调拨或借用全国文物系统所属各博物馆的藏品;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调拨或借用本行政区域内文物系统所属各博物馆的藏品,其中一级藏品的调拨、交换,须经文化部文物局批准。 第二章藏品的接收、鉴定、登帐、编目和建档 第七条征集文物、标本时,必须注意搜集原始资料,认真做好科学记录,及时办理入馆手续,逐件填写入馆凭证或清册,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鉴定,确定真伪、年代、是否入藏并分类、定名、定级。鉴定记录应包括鉴定意见及重要分歧意见。凡符合入藏标准的,应连同有关原始资料一并入藏。各种凭证每年装订成册,集中保存。 第八条登帐 (一)藏品总登记帐是国家科学、文化财产帐,设专人负责管理,永久保存。登记时要严格按照文化部文物局规定的格式,逐件、逐项用不褪色墨水填写,字

博物馆管理办法

博物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博物馆管理工作,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博物馆,是指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利用或主要利用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设立的博物馆为国有博物馆。 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设立的博物馆为非国有博物馆。 第三条国家扶持和发展博物馆事业,鼓励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博物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博物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事业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博物馆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应当根据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文物等资源条件和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统筹兼顾,优化配置。鼓励优先设立填补博物馆门类空白和体现行业特性、区域特点的专题性博物馆。 第四条国家鼓励博物馆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 博物馆依法享受税收减免优惠,享有通过依法征集、购买、交换、接受捐赠和调拨等方式取得藏品的权利。 第五条博物馆应当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传播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 化知识。 在博物馆参观或开展其他活动,应当爱护博物馆设施、展品和周边环境,遵守公共秩序。 第六条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博物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博物馆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七条县级以上文物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博物馆行业组织建设,指导行业组织活动,逐步 对博物馆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八条县级以上文物行政部门对发展博物馆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团体或个人,应 当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博物馆设立、年检与终止 第九条申请设立博物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固定的馆址,设置专用的展厅(室)、库房和文物保护技术场所,展 厅(室)面积与展览规模相适应,展览环境适宜对公众开放; (二)具有必要的办馆资金和保障博物馆运行的经费; (三)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一定数量和成系统的藏品及必要的研究资料; (四)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五)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和消防设施;

博物馆藏品保管试行办法

博物馆藏品保管试行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博物馆藏品是国家宝贵的文化财产,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加强博物馆藏品的保管工作,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以更好地为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服务。 第二条博物馆藏品必须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藏品应分为一、二、三级。对一级藏品应重点保管;保密性藏品、经济价值贵重的藏品,在保管上应采取特别措施。 第三条博物馆对藏品负有科学管理、保护、整理研究和提供使用的责任。保管工作要求做到: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细、保管妥善、查验方便。 第四条藏品保管是博物馆一项经常的重要工作,必须健全岗位责任制。由馆长分工负责领导,设立专门保管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并办求稳定,加强队伍的培养,保证必要的物质设备。 第五条保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守岗位,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做到又红又专。 二、藏品的接收、鉴定、登帐、编目、建档 第六条进馆的文物、标本,必须注意搜集原始资料,认真做好科学记录,及时逐件填写入馆凭证或清册,一并交保管部门接收。然后,由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分级。凡符合入藏标准的,应填写入藏凭证,及时登帐、编目、入库。各种凭证应装订成册,集中保存。 第七条鉴定小组由领导、业务人员和专家组成,负责对入馆文物、标本进行认真鉴选。要求对文物、标本确定真伪、年代、是否入藏并划分等级,做好详细记录。鉴定记录应包括鉴定意见及重要分歧意见,由专人负责整理,专件存档。 第八条登帐 1. 总登记帐是国家的文化财产帐,应设专人负责,不得兼管藏品库房。登记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规定的总帐格式,逐件、逐项用不褪色黑墨水填写,字迹力求工整。如有订正,应用红墨水划双线,并由经手人在订正处盖章。总登记帐应妥善保存。 2. 藏品计件:单位藏品编一个号,按一件计算。成套藏品按整体编一个号(其组成部分可列分号),也按一件计算,在备注栏内注明其实际数量,以便查对。 3.藏品计量单位:一律按照国务院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公布的《统一公制计量单位中文名称方案》和国家标准计量局、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一九七七年七月二十日《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办理。 4.藏品时代:历史文物写考古文化期或历史年代,有具体年代的写具体年代,并加注公元纪年。革命文物一律用公元纪年,具体年代不明的写历史时期。 5.藏品现状:应写明完残情况及重要附件等。 6.藏品来源:写直接来自的单位(人),并注明“发掘”、“采集”、“征购”、“拨交”、“交换”、“捐赠”、“旧藏”等。凡出土文物,要写清楚出土的时间、地点和发掘单位。革命文物要写清楚与使用者或保存者的关系。 7.总帐的藏品登记号,还应写在藏品的适当部位或标签上,并回注在入馆凭证或清册上。 第九条编目、建档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无删减范文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一、概述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是指为了保护、管理和利用博物馆的藏品 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承 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因此,科学、规范、高效的藏品管 理办法对于博物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藏品管理的原则 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科学性原则: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藏品管理,确保对藏 品进行准确记录、分类和鉴定。 2. 安全性原则:确保博物馆藏品的安全,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损失、盗窃和破坏。 3. 连续性原则:对藏品进行定期检查、修复和更新,保持藏品 的保存状态和历史性。 4. 公众性原则:在保障藏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藏品资源,提供给公众进行展览、教育和研究。

5. 合作性原则:与其他机构和研究者合作,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推动藏品管理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发展。 三、藏品管理的内容 为了有效管理博物馆的藏品,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藏品收集与登记 1.1 收集范围:确定博物馆的收藏范围和方向,明确何种类型的藏品适合收集。 1.2 辨识与鉴定:对收集的藏品进行辨识、鉴定和估价,确保藏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3 登记与档案:建立完善的藏品登记档案,对每一件藏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名称、文物编号、采集时间、来源等信息。 2. 藏品保护与修复 2.1 环境控制:采取必要的环境控制措施,如控制温湿度、光照等,保护藏品不受潮湿、高温、紫外线等因素的损害。 2.2 安全防范:建立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安全警报等,确保藏品不受盗窃、破坏等威胁。 2.3 修复与保养:对损坏的藏品进行修复和保养,确保藏品的完整性和可展示性。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一、引言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承载着保护、研究和 展示各类珍贵文物的重要使命。为了更好地管理馆藏文物,确保其 安全、完整并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价值,博物馆应建立一套科学且可 行的藏品管理办法。 二、范围和适用对象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博物馆,包括国家级、地方级和私人 博物馆。文档覆盖了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收藏、鉴定、登记、保管、文献资料、展览和出借等。 三、收藏管理 1. 收藏策略:博物馆应根据自身定位和收藏特点,制定明确的 收藏策略,明确收集的范围和档案等级。 2. 收藏计划:博物馆应制定长期的收藏计划,根据馆藏现状和 发展需求,合理安排收集新文物的时间和方式。

3. 文物鉴定:博物馆应建立专业的鉴定团队,确保收藏的文物 真实性和价值,严禁收藏赝品和违法文物。 四、登记与保管 1. 文物登记:博物馆应对新收集的文物进行详细登记,包括基 本信息、来源、历史背景和重要性等,确保文物档案的完整性。 2. 文物保管:博物馆应建立安全、稳定和适宜的文物保管设施,包括恒温、湿度控制、防火和防盗等措施,确保文物的安全性和持 久性。 3. 文物保养:博物馆应制定文物保养计划,定期检查、清洗和 修复文物,确保其保存状态良好。 五、文献资料管理 1. 文献整理:博物馆应建立文献资料库,记录文物相关的研究 成果、文物鉴定报告、出版物和相关图片等。 2. 文献保管:博物馆应采取措施保护文献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包括数字化保存和定期备份等。 六、展览管理

1. 展览策划:博物馆应根据馆藏和展览需求,设计合理的展览方案,确保展览内容的科学性和吸引力。 2. 展览保安:博物馆应安排专业的保安人员,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展览文物的安全,设立防护屏障、视频监控等。 3. 观众管理:博物馆应为观众提供良好的参观环境和便利的服务,包括指示牌、导览图、参观指南等,确保观众的安全和舒适。 七、文物出借管理 1. 出借审批:博物馆应建立文物出借审批流程,确保出借文物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严禁违规出借。 2. 出借保险:博物馆应为出借文物购买保险,确保在出借期间文物的安全。 3. 出借合同:博物馆应与出借方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出借文物的期限、条件和责任等。 八、结语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是博物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基础和保障,它的科学与严谨对于保护文物的安全和完整性至关重要。博物

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制度

随着馆藏的不断增加,藏品库房工作需要加强规范管理。健全的库房管理规章制度,是文物藏品科学管理依据和准则,也是文物藏品有秩序地得到完善保护的保证。 一、库房基础标准 馆藏文物应置备铁柜存放;文物库房、展室应安装防盗报警系 统和空调、抽湿等防范自然损坏的设施。 二、库房藏品管理 2.1库房文物要做到帐目清楚,物帐相符,排放整齐,位次明 确,提用方便。年终要全面清点、统计所管文物数字(包括库存、外借等),做到件件有着落,库底清楚。藏品要按科学方法分类 上架,妥善收藏。对评级文物、馆藏精品设立专库或专柜,重 点保管。 2.2藏品出入库必须办理出库、入库手续。对藏品的数量和现 状,必须认真核对,点交清楚。藏品出库后,由接收使用部门 负责保管养护,保管部门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使用部 门应尊重藏品保管部门的意见,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应及时 予以纠正。 2.3建立健全各类藏品的保护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每年 均应从博物馆的业务经费中划出适当比例,用以更新和添置必 要的藏品保护、藏品收藏设备,改善库房条件,减少、防止自 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对藏品的损害。 2.4库房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参考温湿度:冬季温度 保持在10℃—18℃,夏季不高于25℃,日夜温差不得超过8℃; 库房内的相对湿度以50%—65%为宜,湿度差不得超过5%。 三、库房安全防卫 3.1严守库房机密,建立《库房日志》。非库房管理人员未经负 责人、馆长许可,不得进入库房。经许可者由库房管理人员陪 同入库。库房一般不接待参观。 3.2藏品应有固定、专用的库房,专人管理。发现不安全因素 或发生文物损伤及时处理并报告行政主管部门。发生火灾、藏

博物馆管理办法:博物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博物馆管理办法:博物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1. 引言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拥有重要的社会使命和 责任。为了保护和管理博物馆的藏品,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有必要 制定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来规范博物馆的运营和管理。本文将介 绍博物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旨在帮助博物馆有效地管理和运营。 2. 规章制度 2.1 藏品管理规定 •藏品的收集和鉴定流程:规定博物馆收集新藏品的条件和程序, 要求对藏品进行鉴定和评估。 •藏品的保护和保存规定:规定博物馆如何保护和保存藏品,包括 控制环境条件、采取防火防灾措施等。 •藏品的借出和展览规定:规定藏品的借出和展览程序,包括审批 流程和安全措施。 •藏品的修复和保养规定:规定博物馆对损坏的藏品进行修复和保 养的程序和标准。

2.2 参观管理规定 •参观时间和门票规定:规定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和门票价格,包括免费开放的条件和日期。 •参观秩序和安全规定:规定参观者的行为规范,包括禁止吸烟、禁止触摸展品等,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参观导览和解说规定:规定博物馆提供的导览和解说服务的流程和标准,包括导览的语言和时长要求。 3. 管理流程 3.1 藏品管理流程 1.收集与鉴定流程: –收集藏品的条件和程序:博物馆通过捐赠、购买或调拨等方式获取藏品,需要制定明确的收集条件和程序。 –藏品的鉴定和评估流程:鉴定专家对新获得的藏品进行鉴定,评估其价值和重要性。 2.保护与保存流程: –环境控制流程:博物馆需要控制藏品存放区的温度、湿度、灯光等环境条件,以保护藏品免受损坏。

–防火防灾流程:博物馆应制定灭火计划和应急预案,确保火灾和其他灾害发生时能及时响应和处置。 3.借出与展览流程: –借出程序:博物馆通过借出藏品参与其他展览活动,需要制定借出程序,包括审批流程和保险要求。 –展览策划流程:博物馆策划自己的展览活动时,需要制定展览策划流程,包括主题确定、画面设计、展品布局等。 3.2 参观管理流程 1.参观时间和门票流程: –开放时间:博物馆制定每天的开放时间,并公开在网站和其他渠道上。 –门票价格:博物馆制定各类参观者的门票价格,如成人票、学生票等。 –免费开放条件和日期:博物馆确定免费开放的条件和日期,如节假日、特殊展览等。 2.参观秩序和安全流程:

博物馆安全管理制度啊

博物馆安全管理制度啊 博物馆安全管理制度啊 第一条文物必须经过鉴定、分类、登记、编目后,方能同“入库凭证”一起入库,保管接收人必须与登记移交人当面点清。入库凭证必须由移交人、接收人和保管部负责人签字,一式二份,移交人和接收人各执一份留档备查。 第二条文物入库后,保管员必须按科学方法分类上架,妥善保管。一级藏品、保密性藏品、经济价值贵重的藏品,要设立专库或专柜,重点保管。 第三条库房应有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光(紫外线)、防空气污染等设备或措施。库内及其附近应保持整洁,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腐蚀性物品及其他有碍文物安全的物品,并严禁烟火,库房区无人时,应切断所有电源开关和总闸。 第四条严守库房秘密。非库房管理人员未经主管领导和保管部负责人许可,不得进入库房。经许可者由库房管理人员陪同入库。库房内一般不接待参观。进入库房一律不准带入个人提包和食品。除库房管理人员外,其它人员进出库房均应办理登记手续。 第五条内部需要提用藏品时,必须填写出库凭证。一级藏品、保密性藏品、经济价值贵重的藏品须经局(馆)领导批准,其它藏品须经保管部负责人同意,方可办理提用手续,用毕应及时归还。 第六条藏品出库后,借用部门要以确保安全为原则,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藏品管理。纤维质地的文物要特别加强保管,每年提取的次数不宜过多,每次陈列的时间不宜过长,并应减少或避免紫外光照射。未用于陈列的藏品,必须及时归库。 第七条保管部门必须对藏品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使用部门应尊重保管组的意见,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应及时予以纠正。 第八条外单位提用藏品时,一般应在局(馆)内进行。提取藏品须经局(馆)领导批准,由有关保管人员承办并负责藏品的安全,用后立即归库。

美术馆藏品管理制度

美术馆藏品管理制度 1、业务部负责对藏品的征集、接收、鉴定、评诂、登帐、编目、建档和保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2、每年根据藏品征集方向,编制征集计划和经费预算。 3、藏品保管必须具备专门的库房、专职技术人员和安全设施。做到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 4、根据美术馆馆藏主题和征集规划开展藏品征集工作。藏品征集由专家委员会鉴定、评诂。征集后及时办理入藏手续、支付征集费用、发放收藏证书、登记入帐、编目,建立馆藏档案、积累相关文献等。 5、藏品按种类科学分类入库上架,做好入库登记手续。库房专人负责,藏品专人保管。 6、馆内需要提用藏品,须向业务部提出申请,报馆长审批,并填写提用凭证,办理提用出库手续。用毕后及时核对归库。 7、藏品出馆从严掌握。馆外单位借用藏品,须向本馆提出申请,经研究后报主管部门批准。藏品出馆应与借用单位依法签订借用协

议,明确藏品现状、借用期限、用途以及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馆外研究人员和藏品捐献者因展览、研究之需提用藏品,应提供便利。

8、藏品出库期间,专业保管部门应对藏品使用、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保证藏品安全。 9、建立库房日记、出入库登记、双锁双匙、双人进出制度。因工作需要非库房管理人员进入库房,须经业务部同意并由管理人员陪同。 10、已入库的藏品,经鉴定不够入藏标准的,或已入藏的藏品经再次鉴定,确认不够入藏标准、无保存价值的,或因腐蚀损毁等原因无法修复并无保存价值的藏品,经专家委员会评估认定后,向主管部门申请退出馆藏并注销。 11、定期进行藏品核查和库房安全检查。 12、管理人员因工作调动、离职学习或退休,须办妥清点交接手续。 13、藏品如有损坏或遗失,按规定查处。属于自然损坏的,应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修补完好;属于人为损坏或遗失的,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或行政处罚;属于违法的,需提交司法机关处理。 . . .

博物馆管理办法

博物馆管理办法 一、背景介绍 博物馆作为保护珍贵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场所,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为了规范博物馆管理,提高展览品保护水平,促进文化传承和 科学研究,制定了博物馆管理办法。 二、博物馆管理机构 1. 指导机构:设立专门的国家文化遗产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协调 和监督各级博物馆的工作。 2. 管理机构:各级行政区划设立博物馆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包括展览策划、藏品保护、文化交流等。 三、博物馆藏品保护 1. 藏品登记:博物馆应建立科学的藏品登记制度,记录每一件展品 的详细信息,并进行定期检查和修复。 2. 环境保护:博物馆应提供适宜的展品保存环境,包括恒温、恒湿、光照等要求,保证展品不受损害。 3. 安全策略: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系统,包括监控、报警 等设施,确保展品免受盗窃和损坏。 四、博物馆展览管理

1. 展览策划:博物馆应依据学术研究和文化需求,科学策划展览内容,突出主题,并保证展览的专业性和教育性。 2. 展品陈列:博物馆应根据展览主题和空间限制,合理陈列展品,展示其艺术和文化价值。 3. 参观安排:博物馆应设立参观规划,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和路线,确保观众的安全和参观体验。 五、科研与学术交流 1. 科研项目:博物馆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通过考古、文献、文物鉴定等手段,深入研究和理解展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术交流:博物馆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文化交流活动等,提高博物馆的学术影响力。 六、公众教育与服务 1. 教育活动:博物馆应举办各类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培训、互动展示等,提升观众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2. 社区服务:博物馆应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服务活动,深入社区开展文化普及和传承工作,促进文化多样性。 七、违规处理与监督机制 1. 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管理办法的博物馆,应进行严厉处罚。包括罚款、暂停开放、吊销许可证等措施。

深圳文物和艺术品收藏管理办法

深圳市文物和艺术品收藏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文物和艺术品的收藏工作,根据国家文物和艺术品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深圳市文化事业建设费及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深圳文化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文物和艺术品收藏工作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手续完备。不得征集来源不明、权属不明或不合法的文物和艺术品。 第三条本办法的收藏单位特指深圳市属博物馆、美术馆、画院等文博和美术机构。 第二章收藏对象和重点 第四条文物和艺术品收藏的主要对象和重点。 (一)有重要国家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的中国历代文物和艺术品; (二)反映深圳本地历史及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历史的重要文物以及重要艺术品等相关文献资料; (三)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深圳创新文化品格的重要历史文物、民俗收藏和重要艺术品; (四)具有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和鉴赏价值、反映地域地质现状、演化、自然环境及变迁的古生物、矿物和现生生

物标本;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优秀艺术品; (五)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实物和现当代重要艺术品及重要文献等; (六)其他在国内外文物和艺术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作品等。 第三章经费来源 第五条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将文物和艺术品收藏项目列为常规项目,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文物和艺术品收藏。 第四章职责分工 第六条文物和艺术品收藏实行“谁收藏、谁负责”的原则,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收藏工作流程和经费使用,收藏单位对文物和艺术品的价值及合法性负责。 (一)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审核收藏单位的年度文物和艺术品收藏计划和资金需求,批复资助标准和金额,负责文物和艺术品收藏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估和审计工作。 (二)市财政委员会主要负责文物和艺术品收藏经费的资金拨付和使用监督。 (三)市文体旅游局主要负责初审收藏单位的年度文物和艺术品收藏计划和资金需求,监督收藏流程和年度收藏情况。

博物馆学笔记:藏品管理流程

博物馆学笔记:藏品管理流程 第四章(四) 一、藏品接收与登记 (一)接收 接收,即由保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按入馆凭证或清册对文物、标本等物件进行核收。 在工作方法上应注意三个具体问题: (1)分清来源,区别处理。 (2)按书面凭证逐件清点验收。 (3)与文物、标本等物件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要同时接收过来。 (二)登记 这是博物馆对入藏的文物、标本等物件进行逐件、逐项记录的工作。博物馆对入馆的藏品必须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博物馆藏品管理的要求,以登记账册、卡片等形式进行准确的记载。

藏品登记是检查藏品数量和质量的依据。对于国有博物馆而言,登记首先是确定国家藏品产权的依据。其次是为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博物馆藏品保管状况提供必备的业务依据。藏品登记又是认识藏品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一件件藏品的逐项登记,不仅可以掌握本馆藏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对藏品有了科学的认识。 藏品登记工作,主要包括登记藏品总登记账,建立藏品登记的辅助账册和藏品登记卡片等内容。 藏品登记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制度性都很强的工作,要有专人专职负责。登记藏品总登记账的人,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工作岗位要相对稳定,不可经常更换登记总账的人员。 登记藏品总登记账,书写一定要工整、美观,不仅用字要标准,而且标点符号的使用也要标准,并且账面要整洁,这样才能使总账更具有长久保存的价值。

二、藏品分类与库内管理 (一)藏品分类 藏品分类就是划分藏品类别,是按一定的原则方法,根据藏品性质或形式上的同和异把藏品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具有同一特征的藏品聚集一起,不具有这一特征的藏品区别出去,另行归类的过程。 藏品分类法应该简单明了;藏品分类的类目必须概念明确;类目设置及其标号,不仅要合乎规律,还要做到容易记忆,便于使用。 藏品分类必须遵循科学原理,符合逻辑关系,结合我国文博系统的藏品实际情况,来拟定科学、合理的藏品分类法。 藏品分类应该有发展的观点。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藏品的内容、种类将随时间推延而不断发展,所以藏品分类法的类目将不断充实增加,不存在任何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分类法。 国内常见的分类办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按藏品质地分类,即以构成这件藏品最基本的质地为根据而分类。

博物馆接受实物藏品捐赠管理办法

博物馆接受实物藏品捐赠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鼓励捐赠,规范捐赠及受赠行为,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共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根据《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捐赠是指国内外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捐赠人)自愿无偿向XX博物馆提供实物藏品的行为。 第三条捐赠应当是自愿和无偿的,禁止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活动。 第四条捐赠应当遵循法律、法规,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XX博物馆接受的捐赠及其增值为社会公共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损毁。 第六条对XX博物馆捐赠有突出贡献的捐赠人,应予以表彰。需进行公开表彰的,应当事先征得捐赠人同意。 第七条捐赠藏品种类包括:捐赠藏品种类包括金银器、铜器、铁器、陶器、瓷器、泥胎器、珠宝、玉器、石器、珐

琅器、玻璃器、骨角牙器、竹木器、纸质品、纺织品、皮革制品、音像制品、图书文献及其他。 第二章捐赠预评估 第八条捐赠预评估是指XX博物馆在收到捐赠人捐赠申请后,在接受捐赠前对捐赠项目开展的综合评估。 第九条预评估重点内容: (一)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二)是否符合XX博物馆藏品体系; (三)捐赠接受必要性; (四)捐赠人背景; (五)捐赠实施可行性; (六)捐赠用途是否涉及商业营利性活动; (七)捐赠是否涉嫌不正当竞争和商业贿赂; (八)捐赠方是否要求与捐赠事项相关的经济利益、知识产权、科研成果、行业数据及信息等权利和主张; (九)是否附带政治目的及其他意识形态倾向; (十)是否损害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十一)XX博物馆认为必要的其他内容。 第十条XX博物馆捐赠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单位财务、资产等部门,以及相关业务部门,及时对捐赠申请提出评估意见。必要时,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及有关监管部门参与评估。

文物保护管理制度

文物保护管理制度 文物保护管理制度 《文物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文物收藏单位要建立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为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的这一规定, 《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对这一规定进行了必要的细化,规定了馆 藏文物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一、接收制度。《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了文物收藏单位取得馆藏文物的方式,取得文物必须依照法定方式进行。实际上馆 藏文物来源合法是《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规定的基本道 德准则之一。因此,规定文物收藏单位必须建立文物接收制度是十 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保证馆藏文物来源的合法性,从而避免馆藏 文物因来源不合法而被其他人追索;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文物收藏 单位成为来源不法的文物的销赃渠道。 二、登记制度。文物收藏单位对进出本单位的文物进行必要的登记,是掌握文物数量和流向的基本方法。文化部1986年发布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对文物登记有具体的要求。该办法对文物 登记在藏品总登记账、藏品分类账和藏品的定名、计件、计量单位、时代、现状、来源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并且,该办法还明确: “藏品总登记账是国家科学文化财产账,设专人负责管理,永久保存。” 三、编目制度。为分别收藏和展览,文物收藏单位还必须对馆藏文物进行恰当的分类,并编制目录。《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规定:“博物馆必须建立藏品编目卡片。编目卡片是反映藏品情况的基本 资料,是藏品保管和陈列、研究的基础工作”。并且对馆藏文物编 目应包含的内容作了详细规定。 四、档案制度。文物档案是馆藏文物必要信息的记录,建立文物档案是国际博物馆界对文物收藏单位的基本要求。《国际博物馆协 会职业道德准则》第二条明确规定,做好档案是博物馆管理的最低

5.藏品管理

5.藏品管理 藏品管理 是博物馆为了鉴别藏品价值、确保安全、充分发挥其作用,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对藏品进行的科学的管理工作。藏品管理是对藏品进行收藏、保护、整理、研究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藏品的永久保存,并为提供利用创造条件。 藏品管理内容 ①实物管理:全过程管理及严密的监督、监管。 ②信息管理:科研管理及相关业务管理。 ③事务性工作:人员、业务的工作组织与协调、资源 藏品管理意义/目的 ①藏品管理是博物馆的主要业务,也是博物馆发挥其收藏职能的重要基础工作 ②进行藏品管理有利于为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博物馆内、博物馆外) ③进行藏品管理有利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 ④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进行藏品管理有利于文物的长久保存,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具有长久的历史意义。藏品管理原则和要求 1.藏品管理的原则 三十二字方针: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细、保管妥善、科学保护、查用方便、加强研究、制度健全。 2、要求 ①制度健全 博物馆管理制度必须健全而又严密,令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做到手续清楚、职责分明,以确保工作的高效和藏品的安全。 ②账目清楚 藏品登记是履行财产登记手续,要做到账目清楚,其一要求字迹清楚,不能随意涂改。其二,要根据国家文物局规定的栏目内容逐项认真填写,确保准确无误。 ③鉴定确切 鉴定就是对文物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自然标本还需鉴定出科、属、种,并定名。鉴定确切既有利于防止鱼目混珠,给博物馆管理工作增添负担,还能避免珍贵文物的流失。 ④编目详细 编目工作是使藏品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进行藏品的编目工作,需要订出编目方法和编目细则,达到编目详细而又有科学条理的要求。 ⑤保管妥善 要做到妥善保管藏品,首先要配备专业的安保人员,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其次,保存藏品的场所应有安全保护措施和必要设备。再次,藏品应该按科学方法分类上架,有利于有针对性的进行保管工作。应该对文物分级,一级文物重点保护。最后应该建立健全藏品的保护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并严格加以遵守。 ⑥查用方便 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藏品的安全检查,二是对文物的检索提取。因此,文物分类、分库保存,还需要建立藏品的方位卡、库藏卡、检索卡,以便工作人员在检索、提取藏品时使用。 ⑦科学保护 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藏品管理的24字方针

藏品管理 藏品管理是博物馆为了准确鉴别藏品的价值,确保藏品的安全,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对藏品所进行的科学管理。藏品管理有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包括接收、鉴选、分类、定级、登帐、编目、建档、入库、保管、提用、注销、统计等项任务和内容。 藏品意义 博物馆为了准确鉴别藏品的价值,确保藏品的安全,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对藏品所进行的科学管理。 藏品是博物馆开展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藏品管理是博物馆一项重要业务工作。博物馆要使藏品能够长久妥善保存下去,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必须认真做好藏品管理工作。藏品管理方法,既要科学严密,又要简便易行,要求做到: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 管理方法 接收凡是新入馆的文物和标本,必须按照入馆凭证或接收单据,随同原始科学记录等有关材料,一并交给藏品保管部门,办理接收手续,并在《入馆文物、标本原始登记簿》上进行登记,这是博物馆进行藏品管理工作的开始。 鉴选藏品保管部门对新入馆的文物和标本,要用科学的方法,对文物、标本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作出正确的鉴别,确定真伪、年代、地区、作者和来源,定出科学名称,评定它在历史上、科学上和艺术上的意义和价值。并按照本馆藏品的入藏标准,进行必要的选择,确定新入馆的文物和标本是否入藏。 分类经过鉴选,确定入藏后的文物和标本,为了便于妥善管理和提供使用,必须进行科学分类。博物馆的藏品,种类繁多,质地不同,性质各异,分类办法一定要科学,要规范化,以适应现代化技术的需要。藏品分类方法,一般应采取以质地为主,兼顾职能、性质三者相结合的原则。库房保管应以质地做为分库的根据,检索、使用藏品可按专题内容制卡编目方法提供检索、使用,以解决藏品保护和使用中所出现的矛盾。 定级博物馆应在科学鉴定的基础上,根据藏品价值的大小,划定不同的等级。藏品定级工作,必须依据国家统一制定的藏品定级标准进行划分。根据中国博物馆的藏品情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