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

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

1. 背景介绍

泄漏问题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潜在风险,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人身伤

害以及财产损失。为了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建立一套

完善的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2. 泄漏检测流程

2.1 泄漏检测设备购置与维护

为了准确检测泄漏情况,企业应购置高质量的泄漏检测设备,并进

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泄漏检测方案制定

针对不同的泄漏风险点,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泄漏检测方案。方案需

包括检测频率、检测方法、检测人员及责任等内容,以确保泄漏问题

能够及时被发现和解决。

2.3 泄漏检测实施

根据泄漏检测方案,企业应按照预定的频率和方法进行泄漏检测工作。检测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熟悉检测操作流程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检测过程的安全可靠。

2.4 泄漏检测记录

每次泄漏检测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方法、结

果等内容。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泄漏问题溯源和责任追究的依据。

3. 泄漏修复流程

3.1 泄漏报告与通知

一旦发现泄漏情况,相关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通知相关部门

和人员,确保泄漏情况及时得到处理。

3.2 风险评估与控制

发生泄漏后,企业应立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泄漏对环境、人员和

财产的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防止进一步扩大

泄漏范围和影响。

3.3 泄漏修复工作

泄漏修复工作包括紧急抢修和长期修复两个阶段。紧急抢修阶段需

迅速止血、封堵泄漏源,并进行现场清除和处理。长期修复阶段则需

进行彻底的泄漏源修复和环境恢复工作。

3.4 泄漏修复记录

对于每次泄漏修复工作,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修复时间、方法、效果等内容。这些记录不仅可供后期查证和总结经验教训,也可用于

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交流。

4. 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的评估与改进

为了确保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企业应定期对该制度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可包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泄漏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修复效果等方面。评估结果可作为改进管理制度的依据,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5. 结语

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地预防和解决泄漏问题,才能保障企业的形象和利益,同时也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不断完善和改进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是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浙江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要求(试行)

浙江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技术要求(试行) 1、总则 1.1 在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从事LDAR相关工作,应遵循本技术要求。企业自行开展LDAR作为内部管理的,参照执行。 1.2本要求适用于: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511)、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14)、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710)、合成材料(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0)、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1)、合成橡胶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2)和合成纤维单(聚合)体的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3)等行业生产过程中全部或局部装置采用连续性生产工艺、涉及VOCs排放的企业,采用LDAR技术进行泄漏与修复管理。 1.3间歇性生产的制药、农药等精细化工企业及油品和化学品码头、罐区,以及其他有VOCs无组织排放的企业可参照《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HJ 733-2014)和本要求开展LDAR工作。 1.4 LDAR技术的管理和实施除应符合本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各设区市环保主管部门可根据地方特点,另行制定本辖区内的技术要求,但各项技术要求原则上应严于本要求。 2、编制依据 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 (4)《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 (5)《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国办发〔2014〕21号); (6)《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环发〔2012〕130号); (7)《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1号); (8)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环发〔2014〕177号)。 2.2 浙江省相关政策 (1)《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浙政发〔2013〕59号); (2)《浙江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整治方案》(浙环发〔2013〕54号)。 2.3 参考技术文件 (1)《泄漏和敞开液面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HJ 733-2014); (2)《石化装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泄漏检测规范》(QSH0546-2012); (3)《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测定方法-火焰离子化侦测法》(台湾NIEA A706.73C); (4)《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测定方法》(台湾NIEA A706.72C); (5)美国EPA Method21排放系数。 3、术语和定义 (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制度 *********公司

项目名称: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制度文件类型: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编制单位:*********公司

目录 1、总则 (1) 2、编制依据 (2) 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2) 2.2 相关政策 (2) 2.3 参考技术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 (4) 4、建立和完善泄露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 (6) 4.1 挥发性有机物管理机构与职责 (6) 4.2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7) 4.3 实施长效管理 (7) 5、检测要求 (8) 5.1 检测环境条件 (8) 5.2 检测方法 (8) 5.3 仪器设备要求 (8) 5.4 结果处理 (13) 5.5 安全防护要求 (13) 5.6 检测范围、对象 (14) 5.7 泄露检测频次要求 (14) 6、泄露认定 (16) 6.1 泄露修复定义值 (16) 6.2 泄露及修复分级 (16)

6.3 企业管理控制要求 (17) 6.4 第三方检测机构管理要求 (19) 7、泄漏修复管理 (20) 7.1 修复时限 (20) 7.2 各方职责 (20) 8、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规定 (22) 8.1 VOCs生产管理要求 (22) 8.2 挥发性有机液体储运的VOCs排放控制要求 (22) 8.3 废水收集、处理、储运设施的VOCs排放控制要求24 9、附表 (25)

1、总则 1.1 企业开展LDAR作为内部管理,应遵循本技术要求。 1.2 本要求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全部或局部装置采用连续性生产工艺、涉及VOCs排放的,采用LDAR技术进行泄漏与修复管理。 1.3 罐区等有VOCs无组织排放的,参照《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导则》(HJ733-2014)和本要求开展LDAR工作。 1.4 LDAR技术的管理和实施除应符合本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泄漏管理制度

泄漏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推动公司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生产现场泄漏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泄漏导致的潜在的风险,防止和减少由泄漏引起的事故,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工艺管道、设备、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和危险化学品公用工程管道的防泄漏安全管理 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企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94号 《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企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鲁安监发〔2014〕131号 转发《关于加强化工企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泰安监发〔2014〕74号) 《化工企业生产装置泄漏管理导则》 4、术语和定义 4.1泄漏 包含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化学品混合物的原料、中间产物、终产物以气体或者液体的形式,通过多种类型的连接点,例如法兰、螺纹连接等,或通过容器、反应器、换热器、塔器、管道、压缩机、机泵、法兰、阀门、管件、仪表和特定类型的工艺设备的缺陷,非计划不受控制的进入外界环境。 4.2泄漏源 含有危险化学品的设备、管道本体,设备之间、设备与管道之间的连接部件。 4.3泄漏检测与修复

使用专用测量仪器,对生产装置的泵、搅拌器、轴密封、阀门、接头、安全阀、管线开口、采样系统、仪表系统及其他设备的泄漏位置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超过排放限值的部位进行修复。 4.4泄漏管理清单 公司建立的,具有泄漏风险的泄漏源的列表,包括泄漏源的名称、位置、类别、类型等信息,公司有关管理人员根据清单,对泄漏源进行周期性的检查、检测和维护。 5、管理职责 5.1公司总经理是泄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泄漏管理的全面工作,制定泄漏管理的工作目标,保证资金投入,统筹安排、严格考核。 5.2分管经理协助总经理完成泄漏管理的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落实资金到位,严格落实泄漏考核规定,推广防泄漏先进监测监控措施的成功经验。负责设计、施工阶段防泄漏措施的落实工作。 5.3设备科是公司泄漏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化工企业泄漏管理的有关规章、标准要求,加强对各车间泄漏现场的监督管理,指导各车间建立健全泄漏管理档案。 5.4安全科为泄漏管理监督单位。 5.5各车间是本单位防泄漏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全面负责本单位日常防泄漏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并建立各种泄漏档案。 6、泄漏风险管理 6.1泄漏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本公司泄漏源可能释放出名录规定属于第2类第3项有毒气体(氯甲烷),第3类第1项低闪点液体(环氧丙烷),第3类第2项中闪点液体(甲苯、异丙醇)。根据安全评价的分析结果 公司涉及GB18218-2009中危险化学品的设备设施已构成重大危险源。 通过危险度评价,在不考虑其他任何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氯甲烷储罐输送管道和输送泵的危险度为Ⅰ级,即“高度危险”;醚化釜的危险度均为Ⅱ级,即“中

燃气安全管理制度

燃气安全管理制度 燃气使用管理制度篇一 为确保燃气的安全使用,维护保障商场的正常经营秩序和利益,防止因燃气使用不当发生火灾,特制定本规定: 1、气使用部门定期对燃气管道及燃气具进行安全检查,杜绝因设施及设备的损坏、带故障运行造成的安全隐患,发现损坏、锈蚀立即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2、燃气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由所在部门对其进行燃气安全操作培训,作到'二知三会'。 一知:燃气安全使用规定二知:燃气具构造 一会:燃气安全操作使用二会:保养维护燃气具 三会:发现隐患,处理意外险情 3、涉及使用燃气的部门,须设有专职安全员,负责燃气的日常管理。 4、燃气具必须由专职操作人员使用,任何与燃气操作无关或与之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燃气操作间。 5、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对燃气管道、阀门、开关、计量表、灶具私自拆改,使用燃气具严格按照先点火后开气的顺序进行操作。 6、定期清洗燃气操作间的排烟道,避免因排烟道积油、积

污过多而引起的火灾事故。 7、燃气操作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发现燃气外泄时,要采取应急措施,开窗、开排风扇,加大通风量,严禁吸烟、开灯、动火。 8、每日班前、班后燃气使用部门要对燃气操作间进行安全检查并要有文字记录。 9、对安保部门配置于燃气使用区域内的消防器材需妥善保管,不得挪做它用,对闲置燃气灶具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 燃气安全管理制度篇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切实保障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规章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企事业单位(含股份公司地区分公司,以下简称企业)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和贯彻“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理念,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监督机制,采用先进适用安全技术、装备,抓好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坚持安全生产检查,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加大事故隐患整改和重大危险

LDAR泄露检测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

LDAR泄露检测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

目录 1项目由来 (3) 2编制依据 (3) 3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4) 3.1企业简介 (4) 3.2企业环保手续履行情况 (4) 3.3企业公辅工程基本情况 (6) 3.4生产工艺流程........................................................................................................................... .. (7) 3.5原辅材料理化性质及毒性 (14) 4LDAR项目技术方案 (16) 4.1图纸审核 (16) 4.2泄漏识别................................................................................................................................. .. (16) 4.3泄漏检测与修复点位预估...................................................................................................... . (17) 4.4设备编号 (18) 4.5泄漏检测................................................................................................................................. . (20) 4.5.1检测仪器..................................................................................................................... . (20) 4.5.2检测所需试剂......................................................................................................... .......... (25) 4.5.3检测频率.................................................................................................................. .......... (25) 4.5.4检测步骤......................................................................................................................... (25) 4.6泄漏修复 (27) 4.7检测质量控制 (28) 5项目质量保证与控制............................................................................................................ . (30) 5.1LDAR质量管理体系................................................................................................... .... (30) 5.2数据记录..................................................................................................................... (31) 5.3软件平台 (33) 6LDAR项目申报 (35) 附件。。。。。。。。。。。。。。。。。。。。。。。。。。。。。。。。。。37

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

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 1. 背景介绍 泄漏问题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潜在风险,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人身伤 害以及财产损失。为了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建立一套 完善的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2. 泄漏检测流程 2.1 泄漏检测设备购置与维护 为了准确检测泄漏情况,企业应购置高质量的泄漏检测设备,并进 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泄漏检测方案制定 针对不同的泄漏风险点,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泄漏检测方案。方案需 包括检测频率、检测方法、检测人员及责任等内容,以确保泄漏问题 能够及时被发现和解决。 2.3 泄漏检测实施 根据泄漏检测方案,企业应按照预定的频率和方法进行泄漏检测工作。检测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熟悉检测操作流程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检测过程的安全可靠。 2.4 泄漏检测记录

每次泄漏检测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方法、结 果等内容。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泄漏问题溯源和责任追究的依据。 3. 泄漏修复流程 3.1 泄漏报告与通知 一旦发现泄漏情况,相关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通知相关部门 和人员,确保泄漏情况及时得到处理。 3.2 风险评估与控制 发生泄漏后,企业应立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泄漏对环境、人员和 财产的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防止进一步扩大 泄漏范围和影响。 3.3 泄漏修复工作 泄漏修复工作包括紧急抢修和长期修复两个阶段。紧急抢修阶段需 迅速止血、封堵泄漏源,并进行现场清除和处理。长期修复阶段则需 进行彻底的泄漏源修复和环境恢复工作。 3.4 泄漏修复记录 对于每次泄漏修复工作,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修复时间、方法、效果等内容。这些记录不仅可供后期查证和总结经验教训,也可用于 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交流。 4. 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的评估与改进

泄漏检测与修复制度管控方案

泄漏检测与修复制度管控方案 一、目的 为了加强有机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降低企业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加强对本公司VOCs管理进行管控,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对VOCs无组织排放的排查管控提供了排查流程和奖惩管理依据,适用于**公司及全资、控股子公司VOCs无组织排放管控管理。 三、定义 (一)VOCs 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 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 Pa 且具有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 (二)无组织排放 大气污染物不经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三)泄漏检测与修复 泄漏检测与修复是指对工业生产全过程物料泄漏进行控制 的系统工程。该技术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仪器,定量或定性检测生产装置中阀门等易产生VOCs泄漏的密封点,并修复超过一定浓度的泄漏点,从而控制物料泄漏损失,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简称LDAR。 (四)FID 火焰离子化检测仪,是一种高灵敏度通用型检测器,几乎对

所有的有机物都有响应,而对无机物、惰性气体或火焰中不解离的物质等无响应或响应很小。 (五)泄漏密封点 净检测值超过泄漏控制浓度的密封点,简称泄漏点。 (六)严重泄漏密封点 按照净检测值达到或超过10000μmol/mol的泄漏点,简称严重泄漏点。 四、职责HSE管理部 1、负责制定、修订公司《泄漏检测与修复制度管控方案》,并监督执行; 2、负责制定公司VOCs无组织排放指标,并监督执行; 3、组织VOCs环保专项检查,通报并督促问题整改; 4、参与对影响空气质量的环境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并督促整改; 5、负责VOCs排查管控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6、参与审核VOCs治理的环保技术项目; 7、根据法律法规、标准的更新情况,识别公司VOCs排放方面的合规性风险,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反馈意见和建议; 8、与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对接有关VOCs监管方面的工作。 (二)生产部 1、参与审核VOCs治理的环保技术项目; 2、负责制定VOCs无组织异常排放情况下的生产调度措施,并组织处理; 3、负责协调各装置通过工艺调整减少VOCs无组织排放。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目的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深入推进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的全过程。 责任 EHS部:负责联系第三方检测单位统计本公司监测点位数量并进行挥发性 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各车间:负责配合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各车间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 术语 挥发性有机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在表征 VOCs 总体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以 TVOC 表示)、非甲烷总烃(以 NMHC 表示)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 无组织排放 fugitive emission :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包括开放式作业场所逸散,以及通过缝隙、通风口、敞开门窗和类似开口(孔)的排放等。 泄漏检测与修复 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泄漏检测与修复是指对工业生产全过程挥发性有机物物料逸散、泄漏进行控制的系统工程。该技术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仪器,定量检测易产生挥发性气体泄漏的场所和所有挥发性气体排放源,从而控制VOCs逸散、泄漏排放,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简称LDAR。

天然气检漏管理制度

天然气检漏管理制度 1. 引言 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天然气泄漏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天然气检漏管理制度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2. 检漏管理目标 天然气检漏管理制度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控制,降低天然气泄漏的发生频率和泄漏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健康。 3. 检漏管理原则 为了实现检漏管理目标,制定如下几条检漏管理原则: 3.1 安全第一 天然气检漏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操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安全。 3.2 预防为主 注重对天然气泄漏的预防工作,通过规范操作、加强设备维护和定期检查等措施,预防泄漏事故的发生。 3.3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建立健全的天然气泄漏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泄漏事故,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泄漏事故扩大化。 3.4 全员参与 天然气检漏管理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3.5 依法依规 天然气检漏管理工作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严格遵守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检漏工作合法、规范和科学。

4. 检漏管理措施 4.1 设备建设 加强天然气检测设备的建设,确保设备的齐全、完好,并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2 安全检查 定期进行天然气系统的安全检查,检查管道、阀门、连接器等关键部位是否存在泄漏风险,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4.3 泄漏监测 建立天然气泄漏监测系统,对天然气管道、储气罐等关键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泄漏迹象。 4.4 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天然气泄漏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和部门的职责和应对措施,确保在泄漏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和处置。 4.5 培训和教育 定期组织天然气检漏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和操作检漏设备。 5. 监督和评估 5.1 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天然气检漏管理监督机制,对检漏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和整改意见。 5.2 数据分析 对检漏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的原因和规律,为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检漏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6. 总结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天然气检漏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天然气泄漏检测和管理水平,有效降低泄漏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健康。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全员参与,依法依规进行,并通过监督和评估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天然气资源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ldar检测泄漏标准

【LDAR检测泄漏标准】 一、背景介绍 LDAR(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是指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是用于监测和管理工业设施中有害气体和化学品泄漏的方法。LDAR检测泄漏标准是对这一技术的实施和执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旨在保护环境、维护人员健康,以及确保工业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二、国际标准概述 国际上关于LDAR检测泄漏的标准主要包括美国环保署(EPA)制定的40 CFR 第60.18标准和欧盟的IPPC指令(96/61/EC)等。这些标准通常包括泄漏定义、监测方法、泄漏排放限值、记录与报告要求等内容,旨在规范企业的泄漏管控行为。 三、中国标准现状 中国针对LDAR检测泄漏的标准主要由国家环保部门制定和发布,其中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此外,各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也会发布相应的地方法规和行业标准,以适应区域性和行业性的特殊情况。 四、标准内容要点 1. 泄漏定义:明确定义了何为泄漏,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的泄漏范围和标准。 2. 监测方法:规定了LDAR的监测方法,包括常规巡检、红外线监测、超声波检测等技术手段。 3. 泄漏排放限值:对各类有害物质的泄漏排放限值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保证排放在可接受范围内。 4. 记录与报告:要求企业建立完整的泄漏检测记录,并定期向相关环保部门报告,以便监管和追溯。 五、标准执行与监管 对于LDAR检测泄漏标准的执行和监管,国家环保部门负

有主要责任,地方环保部门负责具体的监督检查工作。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监督,推动企业认真履行泄漏检测的责任,共同维护环境和公共利益。 六、标准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发展,LDAR检测泄漏标准将会朝着更加严格、科学、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未来标准可能会更加注重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减少人为巡检的局限性,并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提高泄漏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七、结语 LDAR检测泄漏标准的实施对于环境保护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标准制定、执行和监管,可以有效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泄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LDAR检测泄漏标准能够不断完善,为构建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氯碱生产中泄漏检测与修复的技术方案及控制措施

氯碱生产中泄漏检测与修复的技术方案及控制措施 摘要:泄漏检测修复(LDAR)技术是国家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贯彻落实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2014年 12月17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印发《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的要求,笔者提倡在氯碱行业全面开展LDAR工作,逐步减少设备、工艺管线泄漏点,以 达到国家环保部门要求的控制氯碱企业无组织有机挥发物排放,净化空气、节约 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氯碱企业;泄漏检测;泄漏修复;技术方案 1泄漏检测与修复范围和内容 1.1范围 针对氯碱企业生产装置的阀门、法兰、连接件、泵、泄压设备、储罐人孔、 呼吸口等密封处,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 1.2内容 (1)根据PID图、平面图、工艺说明、动静设备台账等资料对需要进行LDAR 的装置区、储罐区的密封点进行建库、编号,并现场确认。(2)根据定义的泄漏浓度,对已经确认编号的密封点,采用检测仪器进行VOCs泄漏检测,发现VOCs泄漏点,并给出定量检测的浓度值。 (3)按照规范规定,及时对泄漏点进行修复。(4)将检测的数据录入LDAR信息 管理系统内,并进行密封点、泄漏点分类统计,对装置密封点排放量进行评估。(5)对已经修复好的泄漏点进行复检,并记录复检结果,录入LDAR信息管理系统,计算修复后的密封点排放量。 2泄漏检测与修复实施步骤 2.1资料收集 所收集资料包括企业基本资料、政策与法规、LDAR技术3部分,主要内容和 用途见表1~表3。 2.2检测方法及仪器 2.2.1检测方法 参照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环保署(EPA)定义的《方法21—挥发性有机物泄 漏检测》(以下简称“《方法21》”)中的要求,逐个检测有机物料工艺线路上的泵、压缩机、阀门、连接器、开口管线等设备和管阀件的泄漏排放浓度。 检测数量须满足:处于运行状态的泵、压缩机全测,调节阀不少于在运行总数 的50%,手阀、连接器、开口管线、卸压设备的检测数量视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根据《石油化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规定,在泄漏排放源表面测得VOCs 浓度值超过2000μmol/mol就表示存在泄漏。 2.2.2检测仪器、设备 红外热像仪:非接触式检测设备,通过探测物体本身散发的红外光并将其转化 为电信号,进而在显示器上生成热图像。有机物气体分析仪(Phx21):采用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技术,专为《方法21》设计。防爆相机:可近距离拍摄装置、管件密 封点。 2.2.3泄漏量估算方法 氯碱企业生产过程中无组织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物,也夹杂有少量有机物,排放点多且分散,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变化较大。研究表明,氯碱企业VOCs 排放总量中,管线组件和储罐的泄漏排放约占76%。

泄漏检测、报告、处理、消除闭环管理制度

泄漏检测、报告、处理、消除闭环管理制度泄漏是指未经授权或不当地透露机密信息或敏感信息的行为。泄漏事件对组织和个人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包括财务损失、信誉受损、法律责任等。因此,为了保障信息安全,建立一套完整的泄漏检测、报告、处理和消除闭环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泄漏检测阶段 1. 定期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组织应定期对系统、网络、应用程序等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以排除潜在的泄漏隐患。 2. 异常流量监测:通过网络监控和入侵检测系统,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发现异常流量情况。 3. 用户行为监控:建立完善的用户行为监控机制,对员工在系统和应用程序中的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发现不当的信息访问行为。 二、泄漏报告阶段 1. 泄漏事件报告流程:组织应建立完善的泄漏事件报告流程,规定泄漏事件的报告渠道、报告人员、报告时限等相关要求。 2. 泄漏事件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泄漏事件的发生时间、发现途径、泄漏内容、泄漏影响评估等详细信息,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调查。 三、泄漏处理阶段

1. 事件初步处理:组织应立即对泄漏事件进行初步处理,如停止外泄、调查事实等,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泄漏。 2. 应急响应:根据泄漏事件的严重程度,组织应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进行相关调查和处理,确保泄漏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四、泄漏消除阶段 1. 溯源和修复:通过对泄漏事件的调查和分析,尽快找出泄漏的源头和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2. 影响评估和整改:对泄漏事件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审查和总结:对泄漏事件的整个处理过程进行审查和总结,提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泄漏检测、报告、处理和消除的闭环管理制度。 五、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醒 1. 泄漏知识培训:组织应定期对员工进行泄漏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泄漏行为的敏感性和防范意识。 2. 泄漏风险提示:通过各种内部宣传途径,对员工进行泄漏风险的提示和警示,提醒员工时刻保持对信息安全的高度警惕。 六、责任追究和奖惩机制 1. 泄漏责任追究:对涉及泄漏事件的员工进行责任追究,根据泄漏的严重程度和后果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罚和纠正措施。

管道水压、气压、气密或泄漏试验管理规定

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管道水压、气压、气密或泄漏试验管理规定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联合石化施工现场,设计压力400Pa [绝压]-42MPa [表压],设计温度为-196°C-850°C的金属管道施工。 二、开工条件 (一)管道系统全部按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安装完毕; (二)管道支吊架的形式、材质、安装位置正确,数量齐全; (三)焊接及热处理工作已全部完成,无损检测结果和热处理结果符合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 (四)焊缝及其它应检查部位没有隐蔽; (五)试压用的临时加固措施安全可靠,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隔断、且盲板加置正确,标识明显,记录完整; (六)待试管道上的安全附件及仪表元件等已经拆下或加以隔离,参与试压的系统内的阀门全部开启; (七)合金钢管道的材质标记明显清楚,不锈钢管道的试验用水符合规范要求; (八)试压用的检测仪表的量程、精度等级、检定期符合要求(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表的最大量程应为被测最高压力的1.5~2倍,压力表不得少于两块,且装于被测管道的不同位置); (九)有经批准的试压方案,并经技术交底,安全措施齐全到位; (十)下列施工资料已经审查:

1、管道组成件、焊材的制造厂质量证明书; 2、管道组成件、焊材的校验性检查记录; 3、对于剧毒介质或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MPa的管道,其弯管加工记录,管端的螺纹和密封面加工记录; 4、管道系统隐蔽工程记录; 5、管道的焊接工作记录及焊缝布置、射线检测布片图; 6、无损检测报告; 7、焊接接头热处理记录及硬度试验报告; 8、静电接地测试记录; 9、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文件。 三、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施工程序 (二)关键控制环节 1、确认试压条件; 2、停压检查; 3、恢复管道原有状态。 四、质量标准及检验 (一)本工程主要执行以下标准规范

法兰泄漏管理制度及流程

法兰泄漏管理制度及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法兰泄漏管理制度及流程是一个企业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在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法兰泄漏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建立健全的法兰泄漏管理制度及流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探讨法兰泄漏管理制度及流程的重要性、建立的方法、实施过程以及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食堂燃气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

食堂燃气安全管理制度 食堂燃气安全管理制度 食堂燃气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食堂燃气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食堂燃气安全管理制度1 为了加强燃气防火安全的管理,避免发生事故,根据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制度: 1.对燃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防火安全知识,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上岗。 2.值班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燃气用具安全防火及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度及交接班制度。 3. 值班工作人员不得擅离职守,不准饮酒、睡觉,要加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隐患。 4.燃气调压站、燃气表房、餐厅、职工食堂的燃气阀门房间,应由专人管理负责,不准当仓库、休息室,并设有明显的标志牌。房间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严禁烟火,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5.燃气管道、调压站、锅炉房、燃气热水器、厨房(、阀门等燃气设施,都要由专业人员负责检修,严禁非专业人员检修或拆卸。 6.要经常检查各管道节门及燃气设施,防止燃气泄漏。在燃气设施附近,禁止一切火种。 7.检修泄漏燃气部位时,应按检修操作规程,应使用铜质工具,穿不易产生静电的衣服,并要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防止产生火花引起事故。 8.严禁私自拆、装、移、接燃气管和燃气设备,严禁乱拉乱接胶皮管,接用燃气设备。 9.严禁在本项目范围内使用和贮存液化石油气罐。

食堂燃气安全管理制度2 为保证食堂膳食工作安全进行,保障全体师生及职工的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特制定本制度。 一、所有员工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经常参加消防知识普及讲座,按照学院后勤部的要求积极参加消防演习。 二、所有员工必须熟悉消防知识,熟悉灭火方法,做到发生煤气泄漏或火灾时能有效、迅速处理。 三、食堂煤气管道应按消防重点部位做到定点、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管理,结合食堂的实际情况制定处理煤气泄漏、火灾事故应急方案。 四、每个员工必须熟悉煤气管道的走向及各开关的位置,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从容处理。 五、树立防患于未然意识,任何员工必须严格按照煤气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不得违反。 六、食堂设置专门的消防安全员。职责是检查煤气使用安全,检查消防器材是否能正常使用,提醒员工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每餐下班前仔细检查煤气关闭情况并做好记录,若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七、厨房人员上班前不要急着开电灯(包括电器开关),应先闻一闻是否有煤气味。如嗅到煤气味,不得开电闸,以免引起着火或者爆炸。 八、在使用煤气前,应先打开风机将炉内的废气(余气)抽走,确保无煤气泄漏后方可点着火种,打开燃气灶气阀,调好风量(风门)使煤气完全燃烧。 九、熟悉安全操作规程,使用厨具应按炉具使用说明书和指示标志操作。 十、下班前应关好炉灶总开关,并检查有无泄漏做好记录,确认无任何异常后方可离开。 十一、定期(每月)检查煤气设施,及时发现问题并做相应处理。 十二、煤气设备附近不能堆放易燃、易爆及有腐蚀性的物品;不能堆放杂物及用管道作受力点;不能封闭、遮盖煤气设备,保持管道设施

泄漏检测管理制度01

泄漏检测管理制度 XXXX集团有限公司XXXX集团有限公司

泄漏检测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X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预防控制和管理泄漏,防止煤化工事故的发生,实现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全资、控股的煤化工企业(以下简称各企业)。 第三条编制依据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企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94号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TSG D9001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 50493-2009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AQ/T 3034-2010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 AQ/T 3046-2013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 AQ/T 4208-2010 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 第四条管理原则 (一)化工泄漏管理主要包括泄漏检测与维修和源设备泄漏管理两个方面。 (二)要通过预防性、周期性的泄漏检测发现早期泄漏并及时处理,避免泄漏发展为事故。

(三)配备监测仪器、培训监测人员、建立泄漏检测目录、编制泄漏检测与维修计划、验证维修效果等。 (四)源设备泄漏管理工作包括:泄漏根原因的调查和处理、泄漏事件的评定和上报、泄漏率统计、泄漏绩效考核等。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 第五条集团公司制定泄漏管理制度,指导各企业不断改进和加强泄漏管理。 第六条企业按本规定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全面负责泄漏管理。 第七条企业设备管理部门是泄漏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泄漏管理制度;负责本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考核管理。 第八条企业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泄漏的分级指导及泄漏处理。 第九条企业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前期设计资料审查统领,从源头上保证密封设计达到相关要求。 第三章术语和定义 第十条泄漏是指生产物料、中间产物、终产物以气体或液体的形式,通过多种类型的连接点(例如法兰、螺纹连接等,)或通过容器、反应器、换热器、塔器、管道、压缩机、机泵、法兰、阀门、管件、仪表和特定类型的工艺设备的缺陷,非计划不受控制的进入外界环境。 第十一条化工企业泄漏的表现形式。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泄 漏主要包括物料的逸散性泄漏和各种物料的源设备泄漏两种形式。

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管理制度 *********公司 项目名称: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制度文件类型: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编制单位:*********公司

目录 1、总则 (1) 2、编制依据 (2) 2.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2) 2.2相关政策 (2) 2.3参考技术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 (4) 4、建立和完善泄露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 (6) 4.1挥发性有机物管理机构与职责 (6) 4.2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7) 4.3实施长效管理 (7) 5、检测要求 (8) 5.1检测环境条件 (8) 5.2检测方法 (8) 5.3仪器设备要求 (8) 5.4结果处理 (13) 5.5安全防护要求 (13) 5.6检测范围、对象 (14) 5.7泄露检测频次要求 (14) 6、泄露认定 (16) 6.1泄露修复定义值 (16) 6.2泄露及修复分级 (16) 6.3企业管理控制要求 (17)

6.4第三方检测机构管理要求 (19) 7、泄漏修复管理 (20) 7.1修复时限 (20) 7.2各方职责 (20) 8、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规定 (22) 8.1VOCs生产管理要求 (22) 8.2挥发性有机液体储运的VOCs排放控制要求 (22) 8.3废水收集、处理、储运设施的VOCs排放控制要求24 9、附表 (25)

1、总则 1.1企业开展LDAR作为内部管理,应遵循本技术要求。 1.2本要求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全部或局部装置采用连续性生产工艺、涉及VOCs排放的,采用LDAR技术进行泄漏与修复管理。 1.3罐区等有VOCs无组织排放的,参照《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导则》(HJ733-2014)和本要求开展LDAR工作。 1.4LDAR技术的管理和实施除应符合本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