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最新研究进展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线莲最新研究进展综述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即花叶开唇兰,别名金蚕、金线兰、金石松、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等,是兰科开唇兰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主要分布于亚洲的日本、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和尼泊尔等国。金线莲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药材,有清凉解毒,滋阴降火,消炎止痛之功效。对无名肿痛、发烧、止泻、蛇伤均有显著疗效,且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金线莲株型小巧,叶型优美,叶脉金黄色,呈网状排列,是观赏价值极高的室内观叶珍品。随着研究的深入,金线莲的优良品质突显,日益受到世人青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就金线莲各项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一、生物学特性及资源分布

金线莲为陆生兰,多年生草本,高4~18cm,根茎细软,茎圆筒形,先端直立,基部匍匐状,茎节明显;叶互生,叶柄基部呈鞘状,叶片卵形或圆卵形,长1.5~3.5cm,宽1~3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上表面黑紫色,有金黄色脉网,下表面淡紫红色。金线莲的花期在福建一般为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开花时间多在午夜,气温22~25℃、相对湿度86%~95%时开花多,高地比低处开花早,后开的花不稔;花为完全花,总状花序具有1~6朵松散的花,花序梗长

8~13cm,被柔毛,花苞片淡紫色,卵状披针形。除药用外,金线莲兼具赏叶和观花之功用,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室内花卉珍品。

金线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即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江西、海南、云南、四川、贵州以及西藏南部等省区,其中以闽、浙、赣为主产地,台湾省亦产,但植物种不同,为台湾开唇兰(A.formosanus)。金线莲属中阴性植物,性喜温凉潮湿环境。研究人员从多点实地调查发现:其垂直分布幅度较广,海拔300~1200m 均有分布,尤以海拔300~600m的中低丘陵区分布较多;并非在所有常绿阔叶林下、山涧等阴湿处都有金线莲生长和分布,而只有具备植被覆盖较好、乔木层主要建群种为壳斗科、荫蔽度为60%~80%、林内凉爽、土壤腐殖质丰富、水湿条件优越、林中常云雾弥漫、空气相对湿度85%~95%的小环境才适合野生金线莲生长,尤喜生长于山涧常绿阔叶林下枯枝落叶层、沟边、岩缝、石壁、树兜等阴湿处。

二、药用价值

金线莲素有“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全草入药,

在民间治疗范围较广。《福建药物志》载:其性味平、甘,具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之功效,主治咯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乳糜尿、血尿、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急惊风、毒蛇咬伤等,民间多用于小儿高烧不退、惊风。《浙南本草新编》记载:其味淡,性微温,祛风湿,舒筋络,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全国中草药汇编》谓其全草药用,味甘、性平,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的功效,可治疗肺结核咯血、糖尿病、肾炎、膀胱炎、重症肌无力、遗精、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惊风、妇女白带以及毒蛇咬伤等症。《中国本草原色图谱》记载:台湾金线莲性平微寒,味甘,无毒,具有解热、清火、降血压功能,主治肝脾病、肺痨病、遗精、遗漏诸病,兼治胸痛、胰痛、咳嗽、血虚、血热、吐血、肝火、小儿发育不良及毒蛇咬伤等。近年来,金线莲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及肿瘤等疑难病症方面,日益引起医药界的重视。金线莲在福建、台湾等省和东南亚地区被视为珍稀名贵药材,特别在台湾省更是倍受青睐,被称为“药中之王”。

三、成分分析及生理活性研究

虽然民间和医药界十分重视金线莲的医疗作用与保健功能,但迄今为止,尚未见关于金线莲有效化学成分分析的系统研究报道。现有的对金线莲的成分分析的报道仅限于一般的营养成分,而较少涉及其药用有效成分。应用传统预试法对金线莲进行预试验的结果表明,金线莲含有生物碱、氨基酸、糖类、皂甙、甾体等成分。研究人员从金

线莲中提取的生物碱,对实验动物有强烈的镇痛作用,比吗啡强10~40倍,其主要成分是isoselagine,但伴随有“震颤”的毒性,无法应用于临床。因此,改变isoselagine部分结构,使它成为有用的镇痛剂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此外,对金线莲强心甙类成分薄层层析的结果表明,野生、组织培养和栽培的金线莲均含有强心甙类成分,这为金线莲之强心功效提供了依据。

对金线莲中微量元素、氨基酸及糖类、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含量(μg/g)分别为:锌75.5,铁8.49X103,铜17.40,锰554.0,铬12.3,钙5.56X103,镁2.66X103,钼13.3,钴3.4,硒0.36±0.04;氨基酸总量达8.74%。其微量元素含量、氨基酸总含量以及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国产西洋参和野生参。对金线莲糖类的分析结果显示,多糖含量占13.326%,低聚糖为11.243%,还原糖为9.739%,表明金线莲中多糖含量较高,而许多中草药中含有的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野生及组培金线莲均含有种类齐全的维生素且含量较高,特别是VC的含量,经4个月培养的金线莲组培苗,其VC含量可达22.878mg/100g。在金线莲的生理活性方面也有一些研究报道。研究人员在证实金线莲的降血糖作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寻其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对金线莲的不同提取物进行筛选实验,分别用金线莲全方水煎液、石油醚提取物、丙酮提取物及以上溶剂提取后的水提物进行小鼠降血糖作用的药理研究,结果表明,金线莲降血糖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提物中,验证了民间利用金线莲水煎剂可治疗糖尿病的功效,并认为金线莲的降血糖机制不是通过直接刺激胰岛素β细胞释放胰岛素来实现的。关于金线莲降血糖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小白鼠研究金线莲的药理作用表明,野生、栽培、组培的金线莲均有明显的安定、镇

痛及抗炎作用,进一步验证了金线莲的临床疗效。

四、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目前,对金线莲的研究主要还是在形态组织学、成分分析等水平上进行,关于金线莲的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报道尚不多。曾雅娟等[18]在2001年首次报道金线莲的核型并进行分析,提出金线莲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2X=40=38m+2sm,属于“2A”型,表明这是较整齐的对称核型,在进化地位上处于较原始的地位。金线莲是兰科金线莲属植物,在分类地位上处于较原始的地位,核型分析结果与分类上的结果一致,从而为金线莲的组培、育种工作提供更为详细的遗传背景。研究人员对组培金线莲进行酯酶同工酶研究,以考察组培金线莲与野生金线莲在遗传本质上有否差异。结果显示,组培金线莲的酯酶同工酶谱与野生金线莲相同,证明组培金线莲经4年的继代、分化和生长,在控制酯酶同工酶的遗传基因上未产生变异,从而为组培工厂化生产药用金线莲植株提供了遗传学依据。

在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兰科植物均与真菌共生,金线莲也不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