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急腹症患者胃肠减压的护理改进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急腹症患者胃肠减压的护理改进【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护理改进后对外科急腹症患者减轻痛苦的效果体会。方法:通过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从胃管的选择、留置长度、置入方法、固定方法等较传统方法做出了一系列改进。结果: 78 例急腹症患者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新的护理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胃肠减压的效果,减少病人反复插管的痛苦,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腹症;胃肠减压;护理改进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26-02

留置胃肠减压管是普通外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 它是利用负压

吸引装置,通过导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和张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1】。外科急腹症患者手术前常需留置胃管,运用胃肠减压措施可降低术后腹胀,减轻吻合口张力,还可通过抽吸胃液,了解吻合口张力,促进胃肠功能早日恢复。胃肠减压是否恰当、有效,关系到胃肠功能恢复和由此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78名急腹症患者,其中脾破裂32例,肝破裂3例,肠破裂3例,上消化道穿孔28例,肠梗阻12例。

1.2 方法

1.2.1胃管的选择

建议选择18至20号胃管。硅胶胃管因组织相容性较大,管道透明,管壁柔软,侧孔较大,价格便宜且留置时间长,避免了经常更换胃管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橡胶胃管,在临床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往成年人多采用14至16号胃管,但从长期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用14至16号胃管,常易导致术后病人堵管(特别是急腹症病人术前并未禁食,更易堵管),从而导致反复插管,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易损伤吻合口,造成吻合口漏。而选用18至20号胃管,因管腔更粗,侧孔更大,较易吸出胃内容物,避免了上述现象。

1.2.2胃管留置长度

传统留置胃管的长度是患者前额发迹至剑突,长度约为45-55cm。通过临床观察,此长度在胃贲门或胃体部,有时侧孔还在食管下段内,术后胃肠减压效果不佳, 不易吸出胃内容物,部分患者有腹胀不适感。通过改进得出结论:置入长度为前额发迹至剑突,加10

至13cm为宜,可达胃窦部,有效进行胃肠减压【2】。

1.2.3胃管的置管法

常规备齐用物,用液体石蜡纱布润滑胃管前端15cm~20cm,一手持纱布托胃管,一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插入,当胃管通过咽喉部时(14cm~16cm),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当病人吞咽时,将胃管迅速推进,从胃管插入鼻腔至胃内。但采用此法,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至插管失败。所以,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是成功的关键。用

饮水同时插胃管法(同上)可分散病人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减轻

胃管对咽喉部刺激,通过吞咽反射使胃管易进入食管而不易误入气管,但对消化道穿孔、肠梗阻、不明诊断的腹痛、腹部外伤、昏迷无吞咽反射者禁用。对于清醒敏感者,在插管的同时吞咽20ml~

30ml的石蜡油,不仅可产生吞咽动作,使胃管下滑,还可使石蜡油附着于食管和胃粘膜上,减少胃管对粘膜的摩擦和刺激。【3】

1.2.4 胃管的固定

胃管留置是一项基本的护理操作,传统的胃管固定方法采用两条普通的医用布胶带固定于鼻翼及脸颊,但这种方法存在胃管易滑脱、移位、局部皮肤损伤、舒适性差等缺点,临床上常出现胃管非计划性脱出或由于患者不适引起意外拔管的现象,给患者造成诸多不适,并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改进后用4cm×1cm胶布,胶布的一端留1cm长贴在鼻翼上,其余3cm平分为左右0.5cm宽,分别从左右两侧螺旋形缠绕胃管固定,此法固定效果好,美观,且在患者雾化时不宜脱开(如果采用胃管缠绕固定,在患者雾化时,因胶布与胃管接触面积小,易致胃管滑脱);将胶布反折成0.2cm宽的胶布条(或取一截绷带搓成细棉绳),在近鼻孔处系住胃管打结,左右分别将胶布条或棉绳条绕过两侧耳廓,系一活结,此法适用于患者面部出汗较多胶布不宜粘贴时固定【4】。

1.2.5 连接管

为了便于与胃管连接,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前端制作了一个连接

管,此管腔内径较胃管内径细小,在负压吸引时,尤其是胃内有大块食糜时,很容易堵管,影响吸引效果,需将此连接管取下,能够更好地保证吸引效果。

1.2.6负压吸引

胃管要妥善固定并保持通畅,负压吸引要避免吸力过大将胃管头端小孔吸于胃粘膜上,影响吸引效果,还可能损伤胃粘膜,应每隔2至3小时将负压吸引器放气一次,调整负压,并通过翻身调整胃管头端位置。胃管要定时挤压,避免堵塞,及时倾倒负压引流器内的引流液,防止引流器内液体过多过重拽出胃管。

2 结果 78例急腹症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3 总结通过临床护理中得出:急腹症病人宜选用较粗胃管,置入长度要深,妥善固定并取下吸引器前端连接管,及时倾倒引流液调整负压方可进一步确保吸引效果,减轻病人痛苦,提高胃肠减压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岩,孙春梅,张剑.胃肠减压的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111.

[2] 常秀梅.外科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的探讨[j].黑龙江医药,2011,24(3):471-472.

[3] 王淑瑛,阎会琴,陈文. 胃肠减压鼻胃管置入方法的改进[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09):826-827.

[4] 钟丽红.鼻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22例[j].中外医学研究,

2011,09(14) : 126-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