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城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

专业:汉语言文学

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于潜

【摘要】“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在高处、远处才能领略大概,就像一条倔强的山脊线连成的天际线。使我们知道天地之大,天地之限,领略那永恒的生命文化仪式。要寻得潜流,就要做减法,减法更重要,也更艰难。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大胆取舍是一种心理高度,更是品鉴高度,需要锐利斧钺开山劈路。”文章以——余秋雨《中国文脉》为例,浅析文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一、“审美文化”概念的提出

“审美文化”是中国学者提出的美学范畴,它最早出现在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中。

《现代美学体系》作为新时期以来较早成形的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构筑了一个包含八个分支学科的理论框架,即审美形态学、审美艺术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教育学、审美设计学、审美发生学、审美哲学。其中审美社会学依作者的说法旨在“研究审美活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美学分支学科,它吸收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围绕审美文化进行社会学的研究。”[[1]]就是说,作者将审美文化视为审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而这一点,在该书的第五章“审美文化”中得到进一步的确认。

对于“审美文化”的概念,该书是这样界定的:

文化作为大系统无所不包,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子系统便是审美文化。所谓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审美社会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详细点说,审美文化是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的。第一是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包括各种艺术作品,具有审美属性的其他人工产品,如衣饰、建筑、日用工艺品等,经过人力加工的自然景观,以及传播、保存这些审美物化产品的社会设施,诸如美术馆、影剧院等等。第二是审美活动的观念体系,也就是一个社会的审美意识,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标准等。第三是人的审美行为方式,也就是狭义的审美活动。这种独特的人类行为方式,通过审美创造和审美鉴赏两种行为,不断地将审美观念形态客体化,又把物化的审美人工制品主体化,形成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感兴。

从这一定义出发,该书对于审美文化的构成与特性、审美文化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一方面将审美文化的三个基本构成因素即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进一步展开,并对审美文化自律性与他律性及其辩证关系进行了

分析;另一方面又对审美文化的三种行为方式即审美生产、审美调节和审美消费相互连接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描述。最后着力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类生活方式变化的背景使审美文化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一是通俗艺术与严肃艺术相互对抗;二是艺术的传统与反传统相互冲突;三是现代科技给审美活动带来了重大变化。

在此之前,“审美文化”在汉语系统中还是一个不经见的概念,国内学术界、美学界也似乎尚未使用这一概念,可以认为这是叶朗先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个具有现代意义并辐射和涵盖整个审美和艺术活动的总体性概念。

二、寻求“审美文化”概念的国外学术渊源

“审美文化”概念的横空出世,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到国外的学术思想中去寻求相应的事实。搜寻的目光最早投向了原苏联。代表这一取向的是金亚娜发表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两篇文章:《审美文化的概念和结构》和《苏联的审美文化研究》[[3]]。前文列举了80年代中期苏联审美文化研究的若干最新成果,特别是对于这些成果中关于“审美文化”的定义作了介绍。后文概述了苏联的审美文化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到七、八十年代臻于繁盛的状况,也对其中的长短得失作了客观公允的分析。从以上两篇文章的介绍来看,苏联学者对于“审美文化”的理解,总的说来倾向于对人类社会生活中所有审美现象进行整体把握和全面概括。1984年莫斯科出版的《简明美学辞典》中“审美文化”辞条的表述大致可以代表这一倾向:“审美文化是社会其他领域审美方面的总和,或者人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创造和消费的审美价值的总和。”有的苏联学者还对审美文化的构成进行了深入探讨,如Γ.瓦西列斯库列图表说明,审美文化是下列三个组成部分的统一:“作为审美意识和整个审美文化基础的审美感和审美情感;作为审美观和审美信念基础的美学知识;各种活动及其形式审美因素赖以表现的技能、方法和创作熟练技巧。”[[4]]另外国内在同一时期出版的一些辞典开始收入“审美文化”辞条,其中引用或翻译苏联学者的有关观点也大体相近。

三、国内学术界关于“审美文化”概念的讨论

“审美文化”概念的问世,在国内学术界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不乏共识,也颇多歧异。一种意见认为,把审美文化等同于文化中的艺术和美学部分,这“完全是多余的和没有意义的,因为它的实质是在用一个更时髦的名词代替过

去人们说的美学和艺术。”从而主张把审美文化视为文化发展到比较高级阶段上的文化,在这一阶段,整个文化领域中的艺术和审美部分的自治程度和完美程度的增加,其内在原则就开始越出其自治区,向文化的认识领域和道德领域渗透,对人们的伦理和认识、社会生活、教育模式、生产与消费方式、装饰、服装、工作、群体与职业等领域同化和改造。“第二种意见认为,“审美文化是一个现代概念,是体现了现代性的重要范畴”。如果历史地考察审美活动的话,那么可以发现,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审美活动经历了从分化到去分化的发展历程。第三种意见认为,审美文化是审美的文化或文化的审美,审美文化是历史运动的产物,是对当代文化的规定性的表述,它包含或整合了传统对立的严肃文化与俗文化,但展现为流行性的大众文化形态,不是在价值判断意义上,而是在文化形态的意义上,可以把审美文化指称为大众文化。

综括以上诸种意见,可以见出它们在基本问题上存在着共识,都承认一个互为因果的事实,当今审美文化的兴起推动了审美向文化的扩张,或者说正是审美向文化的扩张促成了当今审美文化的兴起。但是在审美如何向文化扩张、审美文化如何改变人们的审美和艺术活动的问题上却见解各异,对于审美与文化归并合流的趋势的理解和阐释一是保持传统的、经典的、精英的立场,一是亮出现代的、开放的、世俗的姿态。对于这两种意见,我们认为,与其将它们视为两相对立、彼此抵触的,倒不如将它们视为互相连续、互为补益的。从前者到后者的过渡和递变,恰恰昭示了人们对于审美文化的认识趋于全面化和深化。

四、对于“审美文化”概念的界定

正是在参照和吸收以上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审美文化”是在文化研究兴起的学术背景下,从文化的视角来考察审美和艺术活动的总体性概念。首先,“审美文化”是一个现代概念,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称某一时代或时期审美和艺术的特指概念,而是指称所有时代或时期审美和艺术的泛指概念。就是说,当人们在现代条件下形成了“审美文化”的概念,再用这一现代概念去界定以往的审美和艺术,从而以往的审美和艺术便获得了一个命名。布尔迪厄说过,命名是一种不可小视的权力,命名赋予了事物存在的权利。审美和艺术亦然,它必须凭借一定命名获得存在的权利,“审美文化”概念就起到这种“正名”的作用。

其次,审美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性概念。常言道: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关于历史事件的分分合合,国外学者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