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中的动点问题解题策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目标:
1、了解空间动点集合的类型 2、探索“动点问题”的解题思路
问题一: 动点P满足如下条件时
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 空间中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 两不同平面公共点的集合 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为定值(大于定点间的距离)
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小于定点间的距离)
平面内到定直线距离等于到定点(不在定直线上)距离
课时检测2 四棱锥P-ABCD,AD⊥面PAB,BC⊥面PAB,底面ABCD为梯形,AD=4, BC=8,AB=6,∠APD=∠CPB,满足上述条件的四棱锥的顶点P的轨迹是 A.圆 B.不完整的圆 C.抛物线 D.抛物线的一部分
P B
分析:∵AD⊥面PAB,BC⊥平面PAB ∴AD∥BC且AD⊥PA,CB⊥PB
2010北京卷第8题 2013年北京卷14题 、
连结SO,则动点P的轨迹是△SCD的中位线FG。
G P
F
D
C
O
E
A
B
应用“位置关系定理” 转化
课时检测1 平面α的斜线AB交α于点B,过定点A的动直线l与AB垂直,
且交α于点C,则动点C的轨迹是 ( )
A.一条直线 B.一个圆 C.一个椭圆
D.双曲线的一支
l A
α
B
C
课时检测2 四棱锥P-ABCD,AD⊥面PAB,BC⊥面PAB,底面ABCD为梯形, AD=4,BC=8,AB=6,∠APD=∠CPB,满足上述条件的四棱锥的顶点P的轨迹是
C
∵∠APD=∠CPB ∴tan ∠APD =tan ∠CPB
∴PB=2PA
A
D
P(x,y)(
在平面APB内,以AB的中点为原点, 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A(-3,0)、B(3,0),设P(x,y)(y≠0),则
(x-3)2+y2=4[(x+3)2+y2](y≠0) 即(x+5)2+y2=16(y≠0) ∴P的轨迹是(B)
且 A1E=BF,P为EF的中点,则点P的轨迹是___________ D1
E点与A1重合,F点与B重合,P点在? A1
E
侧面ABB1 A1的中心
E点与B1重合,F点与C重合,P点在?
A
P D
侧面BB1C1C的中心
C1 B1
C F B
小实验
延津县高级中学2014年高考备考专题系列
z
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D1系 C1
圆 球面 直线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延津县高级中学2014年高考备考专题系列
问题二:已知正方体ABCD —A1B1C1D1的棱长为1,M在棱AB上,且
AM= 1 点P在平面ABCD内运动 3
P到直线A1D1的距离与点P到点M的距离
的平方差为1,则点P的轨迹为_________.
D1
C1
D1
C1
F
A1
A1 B1
()
A.圆 B.不完整的圆 C.抛物线
D.抛物线的一部分
P
C B
A
D
延津县高级中学2014年高考备考专题系列
课时检测
1平面α的斜线AB交α于点B,过定点A的动直线l与AB垂直,且交α于
点C,则动点C的轨迹是 ( )
A.一条直线 B.一个圆 C.一个椭圆
D.双曲线的一支
α B
l A
C
延津县高级中学2014年高考备考专题系列
B1
D
C
P
D
C
E
P
A
M
B
A
M
B
PF2 PM 2 1 PF2 EF2 PE2 1 PE2
两式结合可得PE PM
PE为P到直线AD的距离
PM为P到定点M (不在AD上)的距离
延津县高级中学2014年高考备考专题系列
问题三: 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A1B1,BC 上的动 点,
A
B
解题策略小结:
应用“位置关系定理” 转化 建立“坐标系” 计算
依据“曲线定义” 判定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动点,愿我
们在人生道路上合理的利用定理,确定属于 自己的坐标,形成美丽的人生轨迹。
解题策略小结:
应用“位置关系定理” 转化 建立“坐标系” 计算
依据“曲线定义” 判定
课后参考题目:
教材必修二p124B组第3题、 2012江西卷第10题、 2013安徽卷15题
问题四:如图,在正四棱锥S-ABCD中,E是BC的中点,P点在
侧面△SCD内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PE AC ,则动
点P的轨迹与△SCD组成的相关图形最有可能的是 ( )
S
S
S
S
P
P
P P
D
C
D
C DS
C D
C
A
B
C
D.
S
D A
P
C E B
分别取CD、SC的中点F、G,
S
连结EF、EG、FG、BD.设AC与BD的交点为O
设P点坐标为( x, y, z)
A1 E
B1
A1E BF
设E(1,m,1) 则F(1 m,1,0)
P D
Cy
A
F
P为E, F中点可得 x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 11m y m1
2
2
z1 2
消去m得:2x 2y 3 0(z 1)
2
建立“坐标系”进行计算!
延津县高级中学2014年高考备考专题系列
1、了解空间动点集合的类型 2、探索“动点问题”的解题思路
问题一: 动点P满足如下条件时
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 空间中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 两不同平面公共点的集合 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为定值(大于定点间的距离)
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小于定点间的距离)
平面内到定直线距离等于到定点(不在定直线上)距离
课时检测2 四棱锥P-ABCD,AD⊥面PAB,BC⊥面PAB,底面ABCD为梯形,AD=4, BC=8,AB=6,∠APD=∠CPB,满足上述条件的四棱锥的顶点P的轨迹是 A.圆 B.不完整的圆 C.抛物线 D.抛物线的一部分
P B
分析:∵AD⊥面PAB,BC⊥平面PAB ∴AD∥BC且AD⊥PA,CB⊥PB
2010北京卷第8题 2013年北京卷14题 、
连结SO,则动点P的轨迹是△SCD的中位线FG。
G P
F
D
C
O
E
A
B
应用“位置关系定理” 转化
课时检测1 平面α的斜线AB交α于点B,过定点A的动直线l与AB垂直,
且交α于点C,则动点C的轨迹是 ( )
A.一条直线 B.一个圆 C.一个椭圆
D.双曲线的一支
l A
α
B
C
课时检测2 四棱锥P-ABCD,AD⊥面PAB,BC⊥面PAB,底面ABCD为梯形, AD=4,BC=8,AB=6,∠APD=∠CPB,满足上述条件的四棱锥的顶点P的轨迹是
C
∵∠APD=∠CPB ∴tan ∠APD =tan ∠CPB
∴PB=2PA
A
D
P(x,y)(
在平面APB内,以AB的中点为原点, 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A(-3,0)、B(3,0),设P(x,y)(y≠0),则
(x-3)2+y2=4[(x+3)2+y2](y≠0) 即(x+5)2+y2=16(y≠0) ∴P的轨迹是(B)
且 A1E=BF,P为EF的中点,则点P的轨迹是___________ D1
E点与A1重合,F点与B重合,P点在? A1
E
侧面ABB1 A1的中心
E点与B1重合,F点与C重合,P点在?
A
P D
侧面BB1C1C的中心
C1 B1
C F B
小实验
延津县高级中学2014年高考备考专题系列
z
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D1系 C1
圆 球面 直线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延津县高级中学2014年高考备考专题系列
问题二:已知正方体ABCD —A1B1C1D1的棱长为1,M在棱AB上,且
AM= 1 点P在平面ABCD内运动 3
P到直线A1D1的距离与点P到点M的距离
的平方差为1,则点P的轨迹为_________.
D1
C1
D1
C1
F
A1
A1 B1
()
A.圆 B.不完整的圆 C.抛物线
D.抛物线的一部分
P
C B
A
D
延津县高级中学2014年高考备考专题系列
课时检测
1平面α的斜线AB交α于点B,过定点A的动直线l与AB垂直,且交α于
点C,则动点C的轨迹是 ( )
A.一条直线 B.一个圆 C.一个椭圆
D.双曲线的一支
α B
l A
C
延津县高级中学2014年高考备考专题系列
B1
D
C
P
D
C
E
P
A
M
B
A
M
B
PF2 PM 2 1 PF2 EF2 PE2 1 PE2
两式结合可得PE PM
PE为P到直线AD的距离
PM为P到定点M (不在AD上)的距离
延津县高级中学2014年高考备考专题系列
问题三: 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A1B1,BC 上的动 点,
A
B
解题策略小结:
应用“位置关系定理” 转化 建立“坐标系” 计算
依据“曲线定义” 判定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动点,愿我
们在人生道路上合理的利用定理,确定属于 自己的坐标,形成美丽的人生轨迹。
解题策略小结:
应用“位置关系定理” 转化 建立“坐标系” 计算
依据“曲线定义” 判定
课后参考题目:
教材必修二p124B组第3题、 2012江西卷第10题、 2013安徽卷15题
问题四:如图,在正四棱锥S-ABCD中,E是BC的中点,P点在
侧面△SCD内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PE AC ,则动
点P的轨迹与△SCD组成的相关图形最有可能的是 ( )
S
S
S
S
P
P
P P
D
C
D
C DS
C D
C
A
B
C
D.
S
D A
P
C E B
分别取CD、SC的中点F、G,
S
连结EF、EG、FG、BD.设AC与BD的交点为O
设P点坐标为( x, y, z)
A1 E
B1
A1E BF
设E(1,m,1) 则F(1 m,1,0)
P D
Cy
A
F
P为E, F中点可得 x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 11m y m1
2
2
z1 2
消去m得:2x 2y 3 0(z 1)
2
建立“坐标系”进行计算!
延津县高级中学2014年高考备考专题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