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20202021赛季将有重大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BA2020-2021赛季将有重大变化
2019年09月29日11:33 体育专栏作者:苏群我有话说
CBA原本走在平稳发展的大路上,但因为中国男篮在世界杯上的惨败,眼前突然出现了十字路口,而且亮着红灯。
中国所有在做篮球的人——不管是教练、运动员、官员还是媒体——都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世界杯败得太突然,就像小行星撞上了地球,首当其冲的是职业联赛CBA。
为什么是CBA,而不是中国篮球金字塔别的层级?因为CBA最直观,暴露得最彻底,看得见摸得着,而且人数少,动起刀来最容易。
9月24日,CBA各俱乐部投资人或代表在深圳开会,董事会就外援政策的改变征求意见,同时宣布对球员限薪和青训会有重大举措。
征求意见的内容包括:
外援政策——本赛季,外援注册人数从2人增加到4人,不再限制赛季中外援更换次数,每场比赛报名可从四名外援中任选两名外援上场比赛(延续上赛季外援上场规定,2人四节六人次,第四节单外援);未来或者改为四节四人次,或者放开限制。
球员限薪——2020-2021赛季开始,实施国内球员限薪,包括,1、设置国内球员基础工资和奖金总额;2。
、设置单人顶薪限额;3、设定国家队特别奖励机制,完成国家队任务之后再激活相关奖励条款。
加强青训——加大俱乐部青训投入,在2020-2021赛季开始,规定CBA俱乐部青训最低投入费用,俱乐部青训梯队数量及各梯队队员人数。
用行政手段强制加强青训力度没有问题,因为在体教分离的现状下,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只有通过青训,而让各俱乐部自觉投入、通过市场来引导并不现实,时间也不等人。
限薪也是大势所趋,即使没有世界杯惨败,CBA也一直在寻求限薪的办法,控制联盟整体支出,以免各俱乐部投入失控,导致联盟崩溃。
但外援政策到底是放还是收,始终没有定论。
这就是为什么董事会让深圳新世纪俱乐部投资人梁志斌召集各队开会,征求意见。
到10月16日,CBA将召开投资人大会,就外援政策的改变拿出最后结论。
你们可能注意到我的用词——是“改变”,而不是“改革”——因为在我看来,改革必然有着明确的积极意义,但外援政策到底怎么改、会带来正面还是负面效应,没有一个压倒性结论。
背景
世界杯兵败已经差不多20天了,世界杯结束也接近两周,球迷铺天盖地批评中国男篮,主教练李楠和以周琦、郭艾伦为代表的球员成为众矢之的,但为什么中国篮协迟迟没有公开发声?
他们当然不会闲着,而且比谁都难受。
史上第一次丢失奥运会直通券,需要反省、总结,而且不是对世界杯的表现写个总结报告就可以过关,必须拿出整改措施,对未来中国篮球的发展有规划方案。
无论是总结还是整改方案,都需要汇报上级,通过了才能公诸天下。
这当然是非常浩大的工程。
中国篮球整了几十年没明白的事,改了几十年没有动了的土,想在这短短的半个月就解决了?
三年来,姚明是“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典型,他一直受到上级的支持,大刀阔斧,在亚运会包揽四金后,体育总局的会议上中国篮协被称为“惟一改革成功的协会”。
只需要一次世界杯出线,中国篮球就可以踏上继续改革的金光大道。
但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你可以用专业的眼光去分析到底为什么为失败,是偶然的失利还是必然会输,但大多数人——包括球迷和领导——看的是结果。
胜利和失败,正确和谬误,在篮球场上有时候就像一次绝杀或被绝杀。
中国篮球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命运,很可能就在对波兰队最后的那短短12秒钟甚至是7秒钟,被彻底改变。
姚明
中国队输球以后,我第一个担心的是姚明,担心他不再受到信任,改革受挫。
体育总局领导公开表示会继续支持姚明,支持他大胆改革,这是一个非常利好的信号。
但实事求是地说,姚明已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自如地推进他的改革,因为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太大。
原本可以稳妥推进的领域,或许被强制要求加速,由市场来导向的领域,或许就会有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
第一个受到冲击的是CBA,它就像没有大气层保护的月球,无法独善其身。
按照原有的轨道,CBA应该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职业联盟,它从中国篮协的行政体系中剥离,由董事会投票做重大的决定。
可是公众舆论将中国男篮兵败定性为“不够努力”、“态度不端正”、“没有压力”,在我看来这次兵败已经由“技术性失利”变性为“道德性输球”。
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把刀就对准外援政策。
表面上看要改的是外援人次,实际上对准的是国内球员。
限or放
领导也是看手机评论的,斯科拉一句“CBA外援应该放开”,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量评论“应该给CBA的中国球员一点压力”,极大地影响了未来外援政策的走向。
外援到底应该放还是限,这是一个纯技术性命题。
前几年的主流意见是限,所以第四节改成了强制单外援,辽宁队夺冠是这一措施的最佳体现。
我们的国内球员在同外援的大量对
抗中提高了防守能力,即使世界杯失利,他们的防守效果也应该予以肯定。
但外援让我们的后卫关键时刻失去球权,不会打最后5分钟。
所以,第四节单外是对现状的折衷和平衡。
当世界杯失利被抬升到职业道德的高度,放开外援的舆论卷土重来,甚至开始压倒限外援的声音。
这种舆论一旦被行政权力肯定,CBA市场化的运行就面临转轨。
如果上面要求你改外援政策,你改不改?
金字塔
我第三次放出这张“中国篮球金字塔”图片,这是我一个字一个字粘贴上去的,每次看到它,就会心生莫名的悲哀。
姚明纵使有2米26的高大身躯,也做不了这么多事,动不了这么多层的土。
姚明的权力范围,其实就是“专业青训”往上的三层半,其他层只能力所能及地渗透。
现在,这三层半也面临来自外部的压力。
每一个喜欢看我们国家自己篮球比赛的人,仔细回忆一下,在世界杯之前,CBA是不是一片兴旺?你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加油,为王哲林还是郭艾伦应该当MVP辩论,不再盯着外援是麦迪还是马布里,季后赛关键战役一票难求。
我们的英雄是重夺冠军的易建联,让人敬佩的是拖着伤腿、断了牙齿坚持上场打总决赛的李根和可兰白克,未来因为阿不都沙拉木和赵睿这些年轻球员的精彩表现而格外让人期待。
为什么一夜之间,中国球员变得“不够努力”、“没有压力”了呢?
CBA当然不是完美的职业联赛,它的水平受各方面原因限制,但CBA在一点一点变好。
球迷只喜欢看精彩的比赛,姚明却在担心CBA的未来,在他看来,CBA的主要矛盾是俱乐部的投入越来越大,再往后,有失控的危险。
所以,世界杯前中国篮球的主要矛盾是CBA 的工资飞涨和限薪需求。
限薪
据我的了解,目前CBA大多数俱乐部外援工资和国内球员工资各占一半。
一支普通的球队,两名外援税后200万美元、含税支出达到400万美元很平常,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3000万。
如果你要达到八强水平,全队工资没有一两个亿是不可能的,有个别球队——不一定是八强——已经达到三亿。
正如我在《连NBA都做不到的事,CBA就更难了》里面写的那样:老板们坐一起是利益共同体,各自回家又成了对手。
限薪是集体需求,但回到办公室,你不给高价人家根本不来。
姚明想改的就是这个,可是要在CBA做到全面和公正的财务检查,根本不可能,很多球队拒绝查帐。
除了“顶薪制度”,限薪还没有具体措施出台,CBA又开始流行“外援备胎”。
广东、首钢、新疆等强队都签了三外援,尽管同时只注册两人。
他们的苦衷在于:CBA比赛密度大,外援伤不起也换不起,如果只有两个外援,遇上伤病或者用起来不顺手,若干比赛只能单外援,等着被吃。
在过去,各队都会提前和经纪人挂号,遇上问题一个招呼新外援就来了,下了飞机就上场。
后来严查工作签证,换外援搞掂工作签证长则一个月,短则一两周。
你不签一个“备胎”,一个赛季的努力就可能因为那一两个星期打水漂。
我很早就在解说中呼吁,CBA联盟应该主动和外交部沟通,为外援设立绿色通道,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外汇,要知道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国有资产。
现在强队们为了保险起见,纷纷去签一个“备胎”,这是CBA董事会不作为的结果。
世界杯让这一现状愈发不可收拾,如果全面放开外援,各队开支将极大上升,你想限薪又没有完善的财务检查制度,崩溃是时间问题。
多米诺骨牌
你会发现我们的话题越扯越远了,明明是世界杯惨败,怎么就变成了CBA要崩溃?
这正是世界杯输球的“多米诺效应”,而CBA只是可能倒下的第二张牌,中国篮球回到管办分离之前的模式,并非没有可能。
国家队输球,是中国篮球金字塔从下到上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体教分离是根源。
人才在CUBA和专业青训这一层分流之后,专业这一层又面临球员身份“双轨制”,体育局球员和体系外自由球员的流动能力、收入水平不一样。
你限制了国内球员的流动,实力弱小的俱乐部(并不等于财力弱小)只好用外援填补,这是外援成本飞升的起因。
为了限薪出台“顶薪制度”保护弱小俱乐部,却又伤害了国内尖子球员的利益。
现在回想起来,你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会在兵败后呼吁理性批评中国男篮,建议中国篮协出台“精英计划”,加强金字塔顶层建设,让“大国家队”多和欧洲、南美强队交流。
我太了解这些球员了,他们很努力,只是水位太低船不够高,或许努力得不够科学,而环境制约了他们的上限。
你用外援去冲击他们,要知道中国只有二三百人是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他们根本经不起冲击,因为我们的金字塔尖是细源之水,体教分离的屏障把大部分有天赋的人很早就淘汰了。
就这二三百人,你要剥夺他们的饭碗,让他们悔恨选择了专业篮球这条道路,以后还有谁会来CBA?没有CBA,国家队从哪里选人?
中国篮球面临史上最无方向的变局,接下来半个月,至关重要。
本文来自公众号@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