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摘要:青霉素于40年代初首次用于临床,几年后就从链球菌中分离到了青霉素酶,以后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超广谱新品种的大量应用,β-内酰胺酶的种类、底物谱和耐药程度均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不能不引起格外的重视。

关键词:细菌,β-内酰胺酶,耐药

任何生物都试图适应周围环境并生存下去,细菌个体小,易变异,拥有耐药能力,这是自然界的法则。科学界有一种理论叫“中性突变漂变学说”,以“中性突变”为基础的分子进化学已逐渐形成。这个学说认为,在分子水平上看,大部分基因突变对于生命体的生存既不产生有利效应,也不酿成不利后果,因此,这类突变在自然选择中是“中性”的。在亿万年中,生物体内的基因不断产生中性突变,他们不受自然选择的支配,而是通过随机的偶然过程(即遗传漂变)在群体中固定下来或是被淘汰,结果就造成了基因和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实现了分子的进化。在药物选择性压力下,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被筛选出来,得以泛滥。为了对β-内酰胺酶有一个教深入了解,现将β-内酰胺酶的研究综述如下。

1 β-内酰胺类药物作用机理

肽聚糖合成的最后一步是被称为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即PBPs)的转肽酶形成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D-丙氨酰-D-丙氨酸结构上的相似使得它们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图一)。β-内酰胺核不可逆地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的Ser403单元结合,使其失活,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此外这个结合可能还激活细胞壁中的自溶酶。

图1 青霉素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使酶失活

2 β-内酰胺酶起源

β-内酰胺酶是指能催化水解6-氨基青霉烷酸(6-APA)和7-氨基头孢烷酸(7-ACA)及其N-酰基衍生物分子中β-内酰胺环酰胺键的灭活酶。

β-内酰胺酶来源于细菌细胞壁合成酶(即PBPs),是由于细菌合成PBPs的过程中的基因的变异而造成的(图2)。β-内酰胺类药物在这类酶的作用下,使β-内酰胺环水解开环,而β-内酰胺环是与PBPs结合的活性功能部位,因此β-内酰胺环的破坏使其失去了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的功能。

图2 PBPs突变为酶后可结合青霉素并将其破坏

3 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有两种作用机制。

第一,绝大多数常见的β-内酰胺酶有一个依赖丝氨酸发挥作用的机制,并且根据氨基酸序列组成分为三类(A,C和D)。通常它们的活性位点具有一个狭窄的纵形沟状结构,在沟的底部形成了一个空腔(氧阴离子袋),这种疏松的构造容易弯曲,便于结合底物。由于β-内酰胺环上的羰基碳在结合β内酰胺酶活性部位的丝氨酸时发生了不可逆的反应,结果使其成为开环物,进而重建了β-内酰胺酶。这类酶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单内酰环类抗生素都有活性。

第二,是一类不大多见的β-内酰胺酶,被称为金属类β-内酰胺酶,或B类β-内酰胺酶。它们的特点是利用一个2价金属离子,绝大多数为锌离子,分别与组氨酸或半胱氨酸结合,或同时与二者结合,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羰基碳的酰胺键相互作用,使其不能发挥作用。这类酶主要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发挥作用,但对单内酰环类抗生素无效。

4 β-内酰胺酶分类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β-内酰胺酶分为染色体介导酶和耐药质粒介导酶二大类,以其水解对象可分为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广谱酶和超广谱酶四种。

染色体介导酶有K1型,P99型及D31型,染色体基因决定细菌对抗生素固有耐药性。

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用等电聚焦法分型有TEM型(TEM-1,TEM-2),OXA型(OXA-1~3),PSE型(PSE-1~4),SHV-1,HMS-1等标准酶,均为G-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肠杆菌属、绿脓杆菌等产生。

近代研究证明在院内感染病人中产生质粒介导酶的耐药菌,其产生耐药性大多是在接触抗生素后获得的,并通过耐药基因的转移而播散,也可由基因表达而传至下代。至今β-内酰胺酶的数量已超过200种。

根据Bush –Jacoby-Medeiros的最新分类法[l],β-内酰胺酶按照各自的底物和抑制轮廓分为4组,根据各自的氨基酸序列分属于A、B、C、D共4种分子类别(表1)。

表1 β-内酰胺酶分类

β-内酰胺酶分类

组别分子类型优先选择的底物

被抑制情况

代表酶克拉维酸EDTA

1 C 头孢菌素--革兰氏阴性杆菌的AmpC,MIR-1

2a A 青霉素+-革兰氏阳性菌的青霉

素酶

2b A 青霉素,头孢菌素+-TEM-1,2,SHV-1

2be A 青霉素,窄谱和广谱

头孢菌素,单环类

+-

TEM-3~26,

SHV-2~6,产酸克雷

伯氏菌K1

2br A 青霉素±-TEM-30~36

2c A 青霉素,羧苄西林+-PSE-1,3,4

2d D 青霉素,氯唑西林±-OXA-1~11,PSE-2

2e A 头孢菌素+-普通变形菌头孢菌素

2f A 青霉素,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类

+-

阴沟肠杆菌NMC-A,

粘质沙雷氏菌Sme-1

3 B 多数β-内酰胺类(包

括碳青霉烯类)

-+

嗜麦芽黄单胞菌L1,

脆弱拟杆菌CcrA

4 未知青霉素-?洋葱假单胞菌青霉素

第l组是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头孢菌素酶,分子量大于30kD,pI>7.0,分子类别C

类。大部分由染色体介导,但近年来发现也可由质粒介导[2~5]。

第2组为可被克拉维酸抑制的内酰胺酶,为数量最多的一组,一半以上由质粒介导。根据对青霉素、头孢菌素、肟类β-内酰胺、氯唑西林、羧苄西林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索的水解活性分为2a、2b、2be、2c、2d、2e共6个亚组。最近发现的不能被克拉维酸抑制的TEM 型酶和染色体介导的A类碳青霉烯酶分属于2br和2f亚组。除2d的分子类别为D类外,其余各亚组分子类别均为A类。

第3组酶的作用需要金属离子如Zn2+的参与,故称为金属β-内酰胺酶。分子类别属B 类,不被克拉维酸抑制,但可被乙二胺四乙酸(EDTA)抑制。由于本类酶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广泛耐药性,是现代抗菌化疗中尚未突破的一个难点,也是针对细菌耐药机制研究开发新的有效抗菌药的重点之一[6]。

第4组包括少量青霉素酶,不被克拉维酸抑制,除1种酶外,均由染色体介导。本组分子类别未知。

5 β-内酰胺酶基因的表达调控

细菌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突变可引起广泛耐药,按突变位置不同可分为2类。

第1类突变发生于结构基因上,其结果是导致新酶的产生,如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由质粒介导的TEM和SHV型超广谱酶通过结构基因上单点或多点突变衍生出大量的新型超广谱酶,造成临床治疗的困难[7],此类突变涉及到内酰胺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

第2类突变发生在结构基因以外的区域,多数为启动基因或调节基因,后者的改变往往造成结构基因的过度表达,使产酶量大增而导致耐药[8-9]。目前一般认为这种对产酶量的基因调控模式除以上启动基因或调节基因的突变以外,还包括启动基因的插入序列增强启动能力[10]、多拷贝质粒[11]和基因复制[12],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引起β-内酰胺酶的大量产生。此类基因调控模式最具代表的酶为C类头孢菌素酶AmpC。

C类β-内酰胺酶具有很强的可诱导性,产酶株在不接触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只产生少量的酶;如有诱导作用的抗生素存在,可使酶产量显著上升,因而这种酶又称诱导酶[10]。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13,14],ampC是AmpC的结构基因,在AmpC的合成过程中主要有ampD、ampG

和ampR 3种调控基因参与(图3)。

ampR与ampC相邻地排列在染色体内,并呈异向转录。ampR编码产生1个3lkD的调

图3 AmpC酶的产生和调控机制

ampD与ampG位于操纵子部位,分别编码产生AmpD和AmpG蛋白,当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后,在转糖酶的作用下肽聚糖长链的基本结构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断键,降解为N-乙酰葡萄糖醛-N-乙酰胞壁醛三肽(T)[15],在具有透性酶活性的AmpG帮助下,T作为信号肽从周质渗透人胞浆,进入胞浆的T有两条去路:第一,具有酰胺酶活性的AmpD蛋白可特异性地与T上的L-丙氨酸结合发生脱酰化反应,最终使L丙氨酰-D-谷氨酰-消旋二氨基庚二酸三肽(I)从T游离出来,I又可作为原料参与胞壁质的合成[16];第二,AmpR蛋白在没有诱导剂存在时,是AmpC合成的抑制子;但在信号肽T的诱导下,则起激活子作用,激活ampC转录,合成AmpC酶[10]。

由此可见,ampG、ampD和ampR 3种调节基因在AmpC合成的基因调控中各自发挥了不同的作用。ampD编码产生的AmpD蛋白维持T与I在数量上的平衡,即控制着ampC转录信号的强弱;当ampD基因突变,产生有缺陷的AmpD蛋白,大量的T激活AmpR,从而引起ampC 过度表达,使产酶量大增引起耐药,见表2。

表2 ampG、ampD和ampR 3种调节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的作用

调控基因编码蛋白蛋白作用

ampD AmpD 该蛋白具有酰胺酶活性,可特异性地与T上的L-丙氨酸结合发生脱酰化反应,最终使L丙氨酰-D-谷氨酰-消旋二氨基庚二酸三肽(I)从T游离出来,I又可作为原料参与胞壁质的合成。维持T与I在数量上的平衡,即控制着ampC转录信号的强弱

ampG AmpG该蛋白具有透性酶活性,可使T作为信号肽从周质渗透人胞浆

ampR AmpR AmpR蛋白在没有诱导剂存在时,是AmpC合成的抑制子;但在信号肽T的诱导下,则起激活子作用,激活ampC转录,合成AmpC酶

这种因ampD基因突变导致的β-内酰胺酶大量产生被称为去阻遏突变[17],此种耐药机制多见于阴沟肠杆菌,在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中这种突变机率高达10-4~10-6,从而造成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严重耐药[18]。ampG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可造成T进入胞浆的困难,使T 失

去诱导产酶的作用,从而降低β-内酰胺酶的诱导量。如果ampR基因突变,产生有缺陷的AmpR蛋白,则这种缺陷蛋白本身就丧失了调控ampC基因转录的能力,因此,不论其它调节基因是否正常,也不管诱导剂是否存在,都不能对AmpR蛋白发生影响[6]。某些大肠埃希氏菌和宋氏志贺氏菌仅有ampD和ampG,缺乏ampR,但却有极高的产酶力,此种现象在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中达18%,对此,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细菌通过基因的水平转化获得1个有效启动子从而激活酶的合成。

如上所述,C类酶的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调节基因上,通过对产酶量的调控引起细菌耐药。另外,也有报道表明突变可发生于结构基因上,但一般认为后者编码产生的β-内酰胺酶尽管在pI等性质上有变化,但其水解抗生素的动力学性质不变,因此,这种突变对于耐药性而言无实际临床意义[19]。最近有报道产自阴沟肠杆菌GCl的AmpC酶其结构中有一类似于TEM型酶的Ω环结构(此结构为TFM酶突变好发区),此酶水解头孢呋辛的速率是其原型酶P99的100倍[20]。

尽管A类酶的突变更多地发生在结构基因上(表3),但近年来本类酶在调节基因上的突变也越来越频繁地被发现,提示各类β-内酰胺酶的基因调控方式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

表3 各类酶基因突变易发生的位点

酶的分子类型该类酶的基因突变易发生的位点

A A类酶的突变更多地发生在结构基因上,但近年来本类酶在调节基因上的突变也越来越频繁地被发现

B B类金属β-内酰胺酶也可通过启动基因上的多点突变产生耐药,但本类酶更多的是通过启动子区上的插入序列(IS)为转录开始提供强启动信号,从而造成β-内酰胺酶的高效表达

C C类酶的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调节基因上,通过对产酶量的调控起

细菌耐药

Fournier[21,22]对产酸克雷伯氏菌突变株的研究表明突变株对氨曲南的MIC较原型株大100倍,产酶量增加75倍;DNA测序分析未见结构基因有扩增和重排发生,而在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10位的pribnow盒有点突变发生,由此作者认为启动基因的点突变导致结构基因的过渡表达,引起菌株大量产酶。另外,许多产染色体介导的A类酶的菌株中发现有类似于前述C类酶中的AmpR调节蛋白,如InliR、NmcR和SmcR,它们都由位于β-内酰胺酶结构基因上游的调节基因编码产生,即imiR编码产生ImiR,nmcR编码产生NmcR,smeR 编码产生SmeR。但三者的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在相对位置上有所不同,其中nmcA与nn·cR 为部分重叠基因,这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排列有限基因组的方式,也有较高的表达效率,可防止过多的无效表达。如前所述,AmpR在诱导剂存在时为正调控(激活子),无诱导剂时为负调控(抑制子);而NmcR和SmeR不管有无诱导剂存在都为正调控方式,但调节基因编码NmcR和SmeR的水平则依赖于诱导剂的存在,这一点与AmpR相同,不过,ImiR、NmcR和SmeR这些凋节蛋白都缺乏类似于SXXK、KTG、SDN的结构域单元,因此认为它们并不与β-内酰胺相互作用。smcR相对较低的表达水平可能是由于调控基因中缺乏SD 序列,即核糖体结合位点(RBs),而后者对翻译水平可产生较大影响。

B类金属β-内酰胺酶也可通过启动基因上的多点突变产生耐药,但本类酶更多的是通过启动子区上的插入序列(IS)为转录开始提供强启动信号,从而造成β-内酰胺酶的高效表达。令人惊奇的是,在含有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的脆弱拟杆菌中,超过80%的菌株在启动子区上都有不同的插入序列。目前已被明确的插入序列有IS942、IS1186和IS435l,其中lS942和IS1186有高效表达金属β-内酰胺酶的能力,而IS4351只具有中效表达能力;此类插入

序列极少存在于不含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的脆弱拟杆菌中。

6 结束语

耐药性是一个与特殊抗生素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所以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不应该是以限制使用抗生素为首,而是要对抗生素合理应用。控制策略建议:

(1)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控制菌株的传播。

(2)确定身体的某个部位或体液中的细菌是定制的还是真正被感染的。对定值细菌不需治疗,对感染细菌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3)下策才是限制使用抗生素(主要是限制使用: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和亚胺配能等高潜在耐药性的抗生素)。

在合理利用抗生素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快对细菌耐药的研究和新药物的开发,未雨绸缪,为更多人和动物谋福利。

参考文献

[1] Bush K.Jacoby GA.Medeiros AA.A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β-1actamase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mo1ecular structur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5,39:1211 [2] Gonzalez LM,Perez-Dlaz JC.Ayala J.et al.Gene sequence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FOX-1 from Klebsiella pneumoniae,a new AmpC-type plasmid-mediated β-lactamase with two molecular variant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4-38:2l50

[3] Tzouvelekis LS,Tzelepi E.Mentis AF.et a1.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plasmid-mediated β

-lactamase with chromosomal cephalosporinase characteristics from Klebsiella pneumoniae.[J].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3,31:645

[4] Tzouvelekis LS.Tzelepi E,Mentis AF. Nucleotide sequence of a plasmi-mediated cephalosporinase

gene(blaLAT-1)found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l994,38:2207 [5] Horii T,Arakawa Y.Ohta M,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a plasmid-borne and constitutively

expressed bla MOX-1 gene encoding ampC-type β-lactamase [J].Gene.1994,l39:93

[6] 李家泰.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75

[7] Knox JR.Extended-spectrum and inhihiror-resistant TEM-type β-lactamases: mutation,

specificity,an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5,39:2593 [8] Mabilat C,Goussard S.Sougakoff W.et a1.Direct sequencing of the amplified structural gene

and promoter for the extend-broad-spectrum β-lactamase TEM-9(RHH-1)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J].Plasmid,1990,23:27

[9] Nuesch-Inderbinen MT,Hachler H.Kayser FH.New system based on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for accurate comparison of resistance levels conferred by SHV β-lactamase.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5,39:1726

[10] Goussard S,Sougakoff W,Mabilat C,et a1.An ISI-like element is responsible for high-1evel

synthesis of extend-broad-spectrum β-lactamase TEM-6 in Enterobacteriaceae.[J]. Gen Microbiol,1991,137:268l

[11] Martionez JL.Vicente MF,Delgado—Iribarren A,et al.Small plasmids are involved in

amoxicillion-clavulanate resistance in Escherichia,[J] Antimicrob Agents hemother,1989,33:S95

[12] Reguera JA.Baquero F.Perez-Diaz JC.et al.Synergistic effect of dosage and bacterial inoculum

in TEM-1 mediated antibiotic resistance.[J].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1988,7:778

[13] Tuomanen E.Lindquist S,et a1.Coordinate regulation of β-lactamase induction and

peptidoglycan composition by the apm operon.[J] Science,1991,251:201

[14] Lodge JM.Piddock LJV.The control of class l β-lactamases expression in

Enterobacteriaceae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J].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1,28:167 [15]Holtje JV,Tuomanen EII.The murein hydrolases of Escherichiia coli;properties.functions and

impact on the coures of infections in vivo.[J].J Gen Microbiol,1991,137:441

[16] Podglajen I,Breuil J,Collatz E.Insertion of a novel DNA sequence.ISll86 upstream of the

silent carbapenemase gene cifA,promoter expression of carbapenem 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Bacteroides fragilis,[J].Mol Microbiol,1994,12:105

[17] Korfmann G. sanders CC,Moland ES.Altered phenotypers associated with ampD mutations in

Enterobacter cloacae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l,35:358

[18] Korfmann G.Wiedemann B.Genetic control of β-1actamase production in Enterobacter

cloacae.[J].Rev Infet Dis,1988,10:793

[19] Marre R,Aleksic s.Beta-lactamase types and beta-lactamase resistance of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 with chromosomally mediated ampicillin resistance.[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1990,9:44

[20] Nukaga M,Haruta S,Tanimoto K,et a1. Molecular evolution of a class C β-1actamase extending

its substrate specificit y.[J].J Biol Chem,1995.270:5729

[21] Fournier B.Arlet G.LaGrange PH,et al.Klebsiella oxytoca;resistance to aztreonam by

overproduction of the chromosomally encoded β-lactamase,[J].FEMS Microbiol Lett,1994.116:3l

[22]Fournier B,Lu CY,LaGrange PH,et a1.Point mutation in the Pribnow box.the molecular basis

of β-lactamase overproduction in Klebsiella oxytoca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5·39;1365

-内酰胺酶来源分析

β-内酰胺酶来源分析 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的产生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最常见的机制,在各种耐药机制中占80%。β-内酰胺酶是由多种酶组成的酶家族,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这些酶的基因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或质粒中。至今β-内酰胺酶的数量已超过200种,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ESBL)已超过50种。 β-内酰胺酶是指能催化水解6-氨基青霉烷酸(6-APA)和7-氨基头孢烷酸(7-ACA)及其 N -酰基衍生物分子中β-内酰胺环酰胺键的灭活酶。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β-内酰胺酶分为染色体介导酶和耐药质粒介导酶二大类,以其水解对象可分为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广谱酶和超广谱酶四种。质粒是一种密闭环状双股螺旋结构的DNA,存在于胞浆内,也是具有遗传功能的基因成分,质粒带有各种基因,包括耐药基因,但不是细菌存活所不可缺少的组成物质。染色体基因决定细菌对抗生素固有耐药性,近代研究证明在院内感染病人中产生质粒介导酶的耐药菌,其产生耐药性大多是在接触抗生素后获得的,并通过耐药基因的转移而播散,也可由基因表达而传至下代。 β-内酰胺酶掺杂于饲料中或直接喂食的可能性:可操作性几乎为零。 1.成品饲料的保存条件下(温度和氧化),β-内酰胺酶会很快失活。 2.β-内酰胺酶直接喂食:β-内酰胺酶在进入动物胃肠道后,会在胃酸,及各种胃肠道内 的蛋白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胆汁,糜蛋白酶等等)作用下水解失活,而不能进入血液循环。即便有微量β-内酰胺酶进入血液循环,其也会在肝脏解毒分解失活或经肾脏排出。 内源性β-内酰胺酶 —— 本身存在于动物体内的β-内酰胺酶:微乎其微 β - 内酰胺酶是由细菌产生的酶类,生成后存在于细菌内,通过水解或非水解方式破坏进入菌体内的β - 内酰胺环,导致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失活,这是大多数致病菌对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主要机制。因此,产生β - 内酰胺酶的耐药菌在保持其本身结构完整时,是不会将其自身的β - 内酰胺酶释放至宿主(动物)体内的;而当产生β - 内酰胺酶的耐药菌被宿主细胞(如白细胞或淋巴细胞)吞噬破坏后,细菌内的β - 内酰胺酶会释放至动物体细胞内(如白细胞或淋巴细胞),而动物细胞内部的蛋白酶会自动识别作为异体蛋白的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摘要:自从弗莱明在1929年报道了青霉素的抗菌作用,80多年来,各种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许多抗菌药物灭活酶(如窄谱、广谱、超广谱、金属β 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等)的产生,以及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药物通透性的下降导致许多细菌对已经成熟的早期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因而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因此,药物化学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它们进行结构改造,取得了很大进展。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构改造进展 1、青霉素类 通过结构改造,青霉素类已由原来的不稳定、窄抗菌谱的天然青霉素发展出了耐酸、耐酶、广谱、强效的新型半合成青霉素。 1、1耐酸青霉素 药物学家们发现天然青霉素V有耐酸性,它的结构与青霉素G的差别是6位酰胺基上是苯氧基,为吸电子基团,可降低羟基上的电子云密度,从而阻止了侧链羰基电子向β-内酰胺环的转移,增加了对酸的稳定性。所以药物学家们根据同系物原理设计合成了在酰胺基α位引入O、N、X等电负性原子的衍生物,如阿度西林、非奈西林和丙匹西林,有很好的抗酸性。 1、2耐酶青霉素

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之一为β-内酰胺酶促使青霉素发生分解而失效。在研究中发现三苯甲基青霉素对β-内酰胺酶非常稳定,设想可能是由于三苯甲基有较大的空间位阻,阻止了化合物与酶活性中心的结合。又由于空间障碍限制酰胺侧链R与羧基间的单链旋转,从而降低了青霉素分子与酶活性中心作用的适应性,加之R基比较靠近β-内酰胺环,也可能有保护作用。但三苯甲基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极低,无临床使用价值。于是合成了侧链体积较大的半合成青霉素,得到具有耐酶性质的青霉素,如甲氧西林及萘夫西林等。 1、3广谱青霉素 青霉素G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却几乎无抑制作用,所以抗菌谱窄。研究者发现青霉素N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化学结构与青霉素G的差别仅在侧链含有D-α-氨基己二酰胺,这提示改变侧链扩大抗菌谱,考虑到青霉素N侧链上的取代性质,首先有氨基侧链的一系列半合成青霉素,在苄青霉素的侧链引入α-氨基得到氨苄西林。氨苄西林对革兰阳性、阴性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临床上使用的第一个广谱青霉素。 随后发现用羧基和磺酸基等代替氨基时得到衍生物羧苄西林和磺苄西林,它们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对铜绿假单胞细菌和流感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抗菌谱进一步扩大。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氨苄西林的氨基上引入杂环取代的酰胺基时,由于能迅速穿透革兰阳性菌的细胞膜,作用强而迅速,为抗菌谱更广的青霉素衍生物,如:哌拉西林、阿帕西林和美洛西林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一、概述 革兰阴性菌是我国细菌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近年来,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最重要的耐药机制是细菌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大部分β-内酰胺酶,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在临床抗感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临床治疗多种耐药细菌感染的重要选择。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种类和规格繁多,临床医师对该类合剂的特点了解不够,临床不合理使用问题较突出。为规范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临床应用,延缓其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特制定本共识。 二、主要β-内酰胺酶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 β-内酰胺酶是由细菌产生的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大类酶。β-内酰胺酶种类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有根据β-内酰胺酶的底物、生化特性及是否被酶抑制剂所抑制的功能分类法(Bush分类法),将β-内酰胺酶分为青霉素酶、广谱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和碳青霉烯酶等;根据β-内酰胺酶末端的氨基酸序列特征的分子生物学分类法(Ambler分类法),将β-内酰胺酶分为丝氨酸酶和金属酶。目前引用较多的是基于上述2种方法建立的分类方法。见表1。 表1:β-内酰胺酶的分类和3种主要酶抑制剂的作用 功能分类分 子 分 型 主要底物 可被抑制 代表性酶 克 拉 维 酸 舒 巴 坦 他 唑 巴 坦 1 C 头孢菌素类- - - AmpC,ACT-1,CMY-2,FOX-1,MIR-1 2a A 青霉素类+ + + 青霉素酶 2b A 青霉素类,窄谱头孢菌素类+ + + TEM-1,TEM-2,SHV-1 2be A 青霉素类,超广谱头孢菌素类,单环酰胺类+ + + TEM-3,SHV-2,CTX-M-15,PER-1,VER-1 2br A 青霉素类- - - TEM-30,SHV-10,TRC-1

B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

B-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 牛乳中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部分乳制品企业2010年无抗奶目标的提出,抗生素残留问题成为影响乳制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青霉素作为β- 内酰胺类药物是治疗牛乳腺炎的首选药物,是牛奶中最常见的残留抗生素。由于国内多数乳品企业对抗生素残留超标的牛乳采取降价收购的原则,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不法奶站为了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人为的使用一些生物制剂去降解牛乳中残留的抗生素,生产人造“无抗奶”。2005年至今,已有数家公司公开宣称出售分解牛乳中残留抗生素的解抗剂。迄今为止,还没有针对这种人造“无抗奶”的相应检测方法、检测标准,无法从源头上监测、把控原奶质量。 奶制品中三聚氰胺问题出现后,检科院按照国家局科技司的安排,对奶制品中可能的添加物进行了调查。经过前期的调研工作,初步判断市售解抗剂的主要成分是β-内酰胺酶,它是由革兰氏阳性细菌产生和分泌的,可选择性分解牛奶中残留的β- 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为我国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该酶的使用掩盖了牛奶中实际含有的抗生素。β-内酰胺酶能够使青霉素内酰胺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导致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耐药性增高,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抵抗传染病的能力,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微生物方法和理化方法均利用β-内酰胺酶能够裂解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形成青霉噻唑酸的原理检测乳制品中是否添加解抗剂。 一、理化方法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1、间接法 方法原理:利用β-内酰胺酶能够酶解青霉素的原理,向牛奶中添加一定量的青霉素,如果牛奶中存在一定浓度的β-内酰胺酶,那么青霉素经β-内酰胺酶酶解后浓度会减少,从而判断牛奶中是否存在β-内酰胺酶。 实验步骤:称取20 g试样,在4℃、16000rpm条件下离心10 min。取下层清液10 g于50 mL塑料离心管,并将塑料离心管置于37℃水浴锅中振荡孵育30 min。向孵育后的离心管中加入无水乙醇15 mL。振荡提取30 min后离心,将上层清液过滤纸后收集于梨形瓶中。减压浓缩蒸发掉乙醇。向旋蒸后的梨形瓶中加入10 mL磷酸盐缓冲液(pH=8.5),涡旋1 min后调节pH为8.5。以1 mL/min的速度将提取液通过经过预处理的Oasis HLB固相萃取柱,用2 mL磷酸缓冲液(pH=8.5)淋洗萃取柱,再用2 mL水淋洗。最后用3 mL乙腈洗脱。将洗脱液在40℃下氮气吹干,用0.025 M磷酸盐缓冲液(pH=7.0)定容残渣至1 mL,待上机测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4.6mm×150mm×5μm; 流动相甲醇/0.004 M磷酸二氢钾(pH=4.5)=40/60; 检测波长 268 nm 讨论:该方法只能给出定性结论即牛奶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而无法给出确切定量结果即牛奶中含有β-内酰胺酶的量(U/ml);前处理方法相对复杂、费时。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比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酶抑制剂,提升抗菌能力 文张永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科教授) 基层医院2013年5月20日D11版 【问】氨曲南属于窄谱抗生素,有哪些药理特点?其临床适应证是什么? 【答】氨曲南是单环类β-内酰胺抗生素,主要针对革兰阴性(G-)菌。对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效,但对不动杆菌、产碱杆菌以及革兰阳性(G+)菌和厌氧菌无效。该药化学结构特殊,对β-内酰胺酶稳定,毒性低;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仍可选用该药。临床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脑膜炎、严重感染、院内感染、免疫缺陷者感染,以及不能使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患者。如合并有G+菌感染,应加用林可霉素或克林霉素。 【问】头霉素与二代头孢菌素,氧头孢烯类与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谱有什么不同?对临床适应证有何影响? 【答】头霉素与二代头孢菌素、氧头孢烯类与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上的不同在于:头霉素、氧头孢烯类对各种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由于头霉素和氧头孢烯类对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常适用于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问】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有什么作用?舒巴坦、克拉维酸和三唑巴坦(他唑巴坦)在透过血脑屏障方面有何差异? 【答】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以保护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免受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破坏,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效果。而且扩大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如原来对产酶葡萄球菌无效的药物,在联用后对产酶葡萄球菌有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脆弱类杆菌等厌氧菌的抗菌活性较弱,但联用后的复合制剂对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舒巴坦、克拉维酸和三唑巴坦对β-内酰胺酶都有抑制作用,但以三唑巴坦最强,其次为克拉维酸,舒巴坦最弱。在血脑屏障穿透力方面,舒巴坦比三唑巴坦更易透过,而克拉维酸基本不能透过。所以克拉维酸的复合制剂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问】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这5种复合制剂在抗菌谱、临床适应证及不良反应方面有何异同? 【答】在抗菌谱方面,对厌氧菌的差别不大,对需氧菌有所不同。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肠杆菌科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雷菌等没有抗菌作用;其他3种药物不仅对肠杆菌科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且优于前两者,对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雷菌、不动杆菌等葡萄糖不发酵菌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由于抗菌谱不同,临床适应证也就不同。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主要应用于肠杆菌科或肠杆菌科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由于克拉维酸的抑酶作用优于舒巴坦,阿莫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防治分析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防治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相关防治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分析60例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患者的具体流行情况以及控制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30例(50.0%),有效25例(41.7%),无效5例(8.3%),总有效率为91.7%。结论应尽可能防止同β-内酰胺酶感染或者定植相关的危险因素,如果出现β-内酰胺酶感染,应该及时有效的采取头霉素类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对感染进行控制。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levan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and clinical effects for 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bacterial infection. Methods Summary and analysis were made on specific prevalence condition and control status in 60 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bacterial infection patient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60 cases,there were 30 excellent effective cases (50.0%),25 effective cases (41.7%),and 5 ineffective cases (8.3%),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1.7%.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avoid risk factors of β-lactamases infection and planting. Timely and effective implement of cephamycin and carbapenem drugs is essential to suppress β-lactamases infection. 【Key words】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Bacterial infection;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本研究总结分析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具体流行情况以及控制情况,以探讨分析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相关防治措施以及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ICU中收治的60例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患者,其中男40例,女20例,病程1~30 d。 1. 2 方法 1. 2. 1 细菌学检查培养标本分别源自于静脉导管、粪便、疱疹液、脐部分泌物、气管插管、尿液、脑脊液以及血液等;其采集方法均在无菌操作下进行,把标本放置于无菌瓶或者是培养基中,立刻送到细菌室进行培养鉴定。其中,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纸片扩散法进行。通过双纸片协同试验判断β-内酰胺酶,其判断标准为:若含克拉维酸复合剂与三代头孢的抑菌圈比单药三代头孢抑菌圈扩大超过5 mm,则认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阳性[1]。 1. 2. 2 β-内酰胺酶防治对策①充分对抗菌药物的适应证进行掌握。滥用抗生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版)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2020年版) 一、概述 革兰阴性菌及少数革兰阳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最重要机制是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部分β-内酰胺酶,避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水解而失活。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简称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是临床治疗产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重要选择。我国临床使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种类和规格繁多,临床工作者对该类制剂的特点了解参差不齐,临床不合理使用问题比较突出。 二、主要β-内酰胺酶及产酶菌流行情况 β-内酰胺酶是由细菌产生的,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大类酶。β-内酰胺酶种类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两种: 一、是根据β-内酰胺酶的底物、生化特性及是否被酶抑制剂所抑制的功能分类法(Bush分类法),其将β-内酰胺酶分为青霉素酶、广谱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碳青霉烯酶等; 二、是根据β-内酰胺酶末端的氨基酸序列特征的分子生物学分类法(Ambler分类法),将β-内酰胺酶分为丝氨酸酶(包括A类、C类酶和D 类酶)及金属酶(B类酶)。目前引用较多的是1995年Bush等基于上述二种方法建立的分类方法,2019年Bush等又将该分类表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表1)。其中临床意义最大的是下列三类β-内酰胺酶: 表1 常见β-内酰胺酶分类及特点,常见酶抑制剂抑酶活性

1、ESBLs主要属2be\2br\2ber类酶,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及单环酰胺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其对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水解能力弱。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最为常见。根据编码基因的同源性,ESBLs可分为TEM型、SHV型、CTX-M 型、OXA型和其他型共5大类型。 2、AmpC酶属C类酶,通常由染色体介导,可以被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诱导。部分由质粒介导,常呈持续高水平表达。其对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水解能力强,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水解能力弱。该酶主要存在于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普鲁菲登菌属、黏质沙雷菌属和摩根菌属等细菌,非发酵菌中主要见于铜绿假单胞菌。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可分为CMY-2组、CMY-1组、MIR-1/ACT-1组、DHA-1组和ACC-1组等。 3、碳青霉烯酶是指能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一大类β-内酰胺酶,分别属于Ambler分子分类中的A类、B类和D类酶。A类、D类为丝氨酸酶,B类为金属酶,以锌离子为活性中心。A类碳青霉烯酶可由染色体介导,也可由质粒介导。前者包括SME、NMC和IMI酶等,后者包括KPC和GES酶等。KPC酶是近年来肠杆菌科细菌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对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内的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最主要机制,我国最常见的是KPC-2,其对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水解能力相对较弱。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委员会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其预防与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1],但国内外缺少相关问题处理的指导性意见。《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和《医学参考报感染病学频道》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以对ESBLs相关问题的处理提供指导。 一、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相关概念 1. β-内酰胺酶及分类:β-内酰胺酶是指能催化水解6-氨基青霉烷酸和7-氨基头孢烷酸及其N-酰基衍生物分子中β-内酰胺环酰胺键的灭活酶,产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其分类见表1。 表1 β-内酰胺酶的功能分类和分子分类 Bush分类Ambler 分类 β-内酰胺酶特性 1 C 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产生,能水解三代头孢菌素,不被克 拉维酸抑制。对碳青霉烯类以外的所有β-内酰胺类 抗生素耐药 2 A、D 大多数酶可以被克拉维酸所抑制 2a A 青霉素酶包括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产生的青霉素酶,引起细菌 对青霉素类高度耐药 2b A 广谱β-内酰胺酶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包括TEM-1、SHV-1等 2be A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引起细菌对氧亚氨基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2br A 耐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酶、除一个是SHV衍生酶 之外,其余均为TEM型衍生酶(IRT)2c A 羧苄西林水解酶 2d D 邻氯西林(苯唑西林) 水解酶 不易被克拉维酸所抑制 2e A 头孢菌素酶可以被克拉维酸抑制 2f A 可以水解碳青霉烯类的丝氨酸酶、可以被克拉维酸 所抑制 3 3a、3b、3c B 金属酶或碳青霉烯酶金属酶、引起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和其它所有β-内酰 胺类抗生素耐药、不能被克拉维酸所抑制 4 染色体介导的耐抑制剂的青霉素酶

金属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垦匾唑堕苤查!!!!堡箜!!鲞筮!塑!坐』垦望£i!!垒21:!!!!!∑!!:!!:塑!:!金属13一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曹孟淑张德平 【摘要】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在I临床的广泛使用,其耐药率逐年上升,在越来越多的耐药细 菌中发现了金属酶,而金属酶对几乎所有的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本文就金属酶的流行病学、种类、检测 及意义等方面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金属酶;流行病学;分类;检测 ’金属J3一内酰胺酶(metallo—beta—lactamases,MBL)又称金属酶,是~类活性位点含有金属离子的G一内酰胺酶。这些酶能够有效水解除单环类抗菌药物以外的几乎所有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使得致病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耐药,耐药基因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并在革兰阴性菌尤其是临床铜绿假单胞和其它非发酵菌中广泛传播。因此产金属酶细菌引起的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临床上变得越来越重要。 1金属酶产生的流行病学特征 自从1988年Bush将含金属离子的G一内酰胺酶定为金属酶以后,日本首先发现了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金属酶(imipenem,IMP)L1J,1991年出现IMP—l在革兰阴性菌中播散,随后新加坡、韩国和欧洲也出现了产金属酶的菌株,而欧洲则最早报道VIM酶心],2000年以后中国台湾和香港、加拿大、美国陆续报道了不同类型的金属酶,2001年中国广州首次报道了产IMP一4的柠檬酸杆菌[3]。所以从目前看来产金属酶的细菌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产金属酶的细菌不仅波及范围广泛,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有爆发流行的趋势,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流行菌株可能不同。如1997~1998年间意大利发生产VIM一1型的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的爆发流行[43;2001~2002年日本研究耐药革兰阴性菌发现l类整合子携带的IMP一1是日本的主要流行菌株[53;韩国2000~2001年从全国28家医院收集了对亚胺培南(IMP)不敏感的细菌,其中60.7%的医院中可检测到产MBL的细菌,其中假单胞菌MBL检出率11.4%,不动杆菌检出率14.2%[6]。国内对金属酶研究的文献不多,已有的文献中研究例数也不多,尚不能说明其发生情况和流行规律。 早期的研究发现蜡样芽胞杆菌、亲水性气单胞菌属、气味黄杆菌、戈氏军团菌、脆弱拟杆菌、黄单胞 作者单位: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呼吸科菌可产生金属酶,最近发现铜绿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黏质沙雷菌和其它肠杆菌属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弗氏枸橼酸菌等均可产生金属酶。由于质粒介导的金属酶可在不同的菌株间传播,造成耐药菌种也逐渐增多,到2004年底已发现了近30种不同亚型的金属酶,它们之间有着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的特征。 Hirakata等[71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报道了产IMP型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产IMP型金属酶的致病菌有四个高危因素:①延长住院时间,②抗肿瘤化疗,③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④留置导尿管,主要的来源是尿路;抗生素治疗时间和剂量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产酶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感染相关的死亡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采取预防措施对控制产酶细菌的传播是必要的,而使用单一抗生素治疗这类致病菌引起的感染还不够。2003年美国进行了环境因素的研究发现产VIM的细菌来自受感染部门的洗涤槽、听诊器,不是来自工作人员的手。所以一旦消毒储存器和加强卫生预防措施,耐药问题可以大大减轻∽]。 2金属酶的种类和特征 金属酶是一个异基因家族,不同的酶相互之间的一级结构表现出低水平的序列相似性,但三维结构呈现高水平的相似性,综合起来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①能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②对单环类药物敏感;③对螯合剂敏感;④对锌离子有依赖性。到目前为止共发现了4个不同家族的金属酶,其中IMP和VIM酶是两类最主要的获得性金属酶,近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发现了新的金属酶。 2.1IMP家族到2004年底IMP家族共发现了10余种不同亚型的金属酶,包括IMP一1到IMP一16。IMP一1是最早发现的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的金属酶,水解底物较广泛,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但不能水解单环类药物。blaIMP一1是由易变的基因盒携带,插入到质粒或染色体来源的整合子上。目前在大肠埃希菌中也发现  万方数据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型及研究进展

综述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型及研究进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 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酶,由于作用底物广泛而称之,并可在菌株间转移和传播[1、2]。ESBLs主要由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尤其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代表。肺炎克雷伯菌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由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时有发生[3]。自1983年在德国首次报道分离出SHV-2型ESBLs以来,全世界许多地方不断有新的ESBLs检出[4]。目前,产ESBLs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率有增加的趋势,产ESBLs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交叉耐药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给临床感染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难题。 1.ESBLs的定义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酶,由于作用底物广泛而称之[5]。有人将ESBLs 理解为以下几条:主要由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在体外试验中可使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的抑菌圈缩小,但并不一定在耐药范围;加入克拉维酸可使其抑菌圈扩大;临床对β-内酰胺类药物(包括青霉素和头孢类)耐药,但对碳青霉素类药物敏感;由质粒介导,往往由普通的β-内酰胺基因(TEM-1、TEM-2、SHV-1)突变而来。 2.ESBLs的耐药机制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点: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使抗生素不能或很少透入细菌体内到达作用靶位;灭活酶或钝化酶的产生,如β-内酰胺酶使抗生素的作用下降;与抗生素结合靶位(亲和力)的改变,使抗生素的作用下降;其他,如主动外排系统等。对于ESBLs的近年来发现,其多种耐药性的产生与其质粒编码的ESBLs有直接关系。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产ESBLs菌增加很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ESBLs菌流行的报道,国内也有许多地区产ESBLs菌的报道[6]。因此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广谱头孢菌素类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产生的选择性压力是导致产生ESBL革兰阴性杆菌增加的主要原因。由于ESBLs是质粒编码的,能通过接合、转化和转导形式,使耐药基因在菌间扩散,使敏感菌变成耐药菌

β-内酰胺酶及其活力测定法

β-内酰胺酶及其活力测定法 培养基胨15g甘油50g氯化钠4g0.1%硫酸亚铁(FeSO4·7H2O)溶液0.5ml枸橼酸钠5.88g20%硫酸镁(MgSO4·7H2O)溶液1ml磷酸氢二钾4g肉浸液1000ml 混合上述成分,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0~7.2,分装于500ml锥形瓶内,每瓶80ml,在115℃灭菌30分钟。 酶溶液的制备 取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CMCC(B)63301]的斜面培养物,接种至上述一瓶培养基内,在25℃摇床培养18小时后,取此培养物接种至其余各瓶培养基内,每瓶接种10ml,同时每瓶加入无菌青霉素4500单位,在25℃摇床培养24小时,再加无菌青霉素2万单位,继续培养24小时,再加无菌青霉素2万单位,继续培养24小时,离心沉淀菌体,调pH值至约8.5,用滤柱滤过除菌,滤液用无菌操作调pH值至近中性后,分装于适宜容器内,在10℃以下贮存,备用。 酶活力测定法 青霉素溶液 称取青霉素钠(钾)适量,用磷酸盐缓冲液(pH7.0)溶解成每1ml中含青霉素1万单位的溶液。 青霉素酶稀释液 取青霉素酶溶液,按估计单位用磷酸盐缓冲液(pH7.0) 稀释成每1ml中约含青霉素酶8000~12 000单位的溶液,在37℃预热。 测定法 精密量取青霉素溶液50ml,置100ml量瓶中,预热至37℃后,精密加入已预热的青霉素酶稀释液25ml,迅速混匀,在37℃准确放置1小时,精密量取3ml,立即加至已精密量取的碘滴定液(0.01mol/L)[精密量取碘滴定液(0.1mol/L)10ml,置100ml量瓶中,用醋酸钠缓冲液(pH4.5)稀释至刻度]25ml中,在室温暗处放置15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1mol/L) 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空白试验 取已预热的青霉素溶液2ml,在37℃放置1小时,精密加入上述碘滴定液(0.01mol/L)25ml,然后精密加青霉素酶稀释液1ml,在室温暗处放置15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 按下式计算: E=(B-A)×M×F×D×100 式中 E为青霉素酶活力,(单位/ml)/小时; B为空白滴定所消耗的上述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容量,ml; A为样品滴定所消耗的上述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容量,ml; M为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浓度,mol/L; F为在相同条件下,每1ml的上述碘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青霉素的单位数; D为青霉素酶溶液的稀释倍数。 [附注] 磷酸盐缓冲液(pH7.0) 取磷酸氢二钾7.36g与磷酸二氢钾3.14g,加水使成1000ml。 醋酸钠缓冲液(pH4.5) 取冰醋酸13.86ml,加水使成250ml;另取结晶醋酸钠27.30g,加水使成200ml,两液混合均匀

金属β-内酰胺酶综述

金属类β-内酰胺酶 β-内酰胺酶是革兰阴性杆菌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大部分系活性部位带丝氨酸残基的酶类,也有一小部分是活性部位为金属离子的酶类,称为金属β-内酰胺酶(metallo-β-lactamase,MBL),简称为金属酶。金属β-内酰胺酶,属Bush分类3群,Ambler分类B类,该群酶最大特点是可以水解碳青霉烯类等抗生素,而对哌拉西林和氨曲南影响较小。酶活性中心需金属锌离子的参与而发挥催化活性,故称为金属β-内酰胺酶。底物为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一大类β-内酰胺抗生素,其活性不被常见的β-内酰胺酶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等所抑制,但可被离子鳌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菲咯啉或硫基化合物抑制所抑制。金属β-内酰胺酶可由染色体和质粒介导,可在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粘质沙雷菌、肠杆菌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水气单胞菌和不动杆菌、脆弱类杆菌属、等细菌中检出此类酶。 一、发现和分布 第一个报道的金属酶是从蜡样芽孢杆菌( Bacill us cereus) 中发现的,该酶为锌依赖酶。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日本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鉴定出第二种锌依赖青霉素酶L1 型酶,随后又从嗜水气单胞菌和脆弱拟杆菌中鉴定出多种能水解亚胺培南的金属酶。这些酶都由染色体基因编码。该类金属酶分布在蜡样芽孢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脆弱拟杆菌、气单胞菌属和戈氏军团菌中,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在临床上都极为罕见,而且都是单株散发的。1991年日本学者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了第一种质粒介导的金属酶( IMP21) ,不久又从脆弱拟杆菌中发现了一种可转移金属酶,这两个酶的发现意味着金属酶已经从单株散发向随机分布过渡。现在已报道了10多种可转移金属酶: IMP21~8 和VIM21~3,分布在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和肠杆菌科细菌中,地域分布上已经不再局限于日本,现已分布至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多个国家(见表1)。 二、生化分类和生化性质 1995 年Bush 等将金属酶全部归入功能类型3群,主要分类依据为:能被金属螯合剂螯合,不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三唑巴坦抑制。当时没有再作进一步分类。随着金属酶报道的增多,1997 年Rasmussen 和Bush 将金属酶按功能分成三个亚群:3a、3b 和3c 。 1) 3a 亚群绝大多数金属酶属于3a 亚群。其特点是底物谱宽,水解青霉素的速度与水解亚胺培南的速度相近或更快,还能有效水解头孢菌素,因此,3a亚群金属酶是β-内酰胺酶中最危险的单一酶种。许多3a 亚群酶需添加Zn2+才能达到最大活性或被激活,提示该亚群与Zn2+的亲和力低。 2) 3b 亚群分布于气单胞菌中,包括亲水气单胞、杀蛙气单胞、温和气单胞和简达气单胞菌。特点是底物特异性高,优先水解碳青霉烯,弱水解青霉素(A2h 除外) 和头孢菌素,不水解nitrocefin ,因此不能用nitrocefin 纸片法检出。等电聚焦电泳和凝胶柱层析时必须用亚胺培南作底物才能检测到。能被EDTA抑制,加EDTA 后,再加Z2+又可恢复酶活性。高浓度Zn2+可增加酶活性而在低浓度时酶活性受抑制。当Zn2+在15μmol 或更低时,至少有3 种3b 酶的活性受抑制。

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研究进展

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3-04-25T09:14:06.8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刘瑞菡1,2 董亮3 [导读] 产ESBLs的菌株可造成严重的医院交叉感染和院外耐药菌的扩散,甚至引起爆发流行。 刘瑞菡1,2 董亮3(通讯作者) (1武汉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2孝感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北孝感 432000) (3孝感市中心医院输血科湖北孝感 432000)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044-0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丝氨酸蛋白酶的衍生物,它能够水解青霉素、广谱及超广谱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且能被克拉维酸抑制。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代表。ESBLs基因由质粒介导,可通过接合、转化和转导等形式在细菌间扩散,给临床抗感染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目前,ESBLs已成为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1.ESBLs类型 自1983年德国学者首次从臭鼻克雷伯菌中发现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SHV-2[1]以来,ESBLs种类已超过200多种。其类型可以分为TEM 型、SHV型、OXA 型、CTX-M 型、其它型等5类。其中TEM 和SHV型酶是临床较常见的。 1.1 TEM 型ESBLs:最早发现的TEM-3型对头孢噻肟耐药[2]2005年发现的TEM-94[3]对头孢泊肟和头孢噻肟耐药。还有小部分是抑制剂耐药性酶(IRT)。2005年F.Robin等[6]报道了一种新型的抑制剂耐药性酶TEM-109(CMT-5),它同时具有TEM-6的特性和TEM-33(IRT-5)对抑制剂的耐药性它代表了一种新型ESBLs的出现。 1.2 SHV 型ESBLs:SHV家族中第一个SHV型ESBLs是SHV-2。SHV-2发生了Gly-238-Ser位点的突变,增加了对氧亚氨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和水解能力。卢月梅等[4]同对新型β-内酰胺酶SHV-59的研究发现,其发生了A1a 134-Val和Pro 269-ku位点的变化,携带SHV-59基因的菌株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对头孢噻肟中介,对其他药物均敏感。 1.3 OXA 型ESBLs:对酶抑制剂均耐药或仅低度敏感,特别是对青酶烷类抗生素(包括苯唑西林及相关复合制剂)有高度水解活性[5],主要涉及铜绿假单胞菌[6]和鲍氏不动杆菌[7-8]。2004年Poirel L.等首次在肠杆菌科的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了OXA型ESBLs[9],该菌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1.4 CTX-M 型ESBLs:Bauerufeind等[10-11]首次报道CTX-M 型ESBLs,对头孢噻肟高水平耐药,对头孢他啶相当敏感,周建英等[12]用头孢他啶治疗产CTx-M-l4型ESBLs大肠埃希菌造成的细菌性腹膜炎时发现其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头孢噻肟,而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相当。这为利用头孢他啶治疗产CTX-M型ESBLs的细菌的感染提供了试验依据。 1.5 其它类型的ESBLs:如VEB、GES、BES、CME、PER等,大多数容易水解头孢他啶,且呈区域性流行。GES型对头孢他啶和头孢西丁耐药,BES对氨曲南、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高度耐药,PER型主要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流行。 2.ESBLs的检测方法 产ESBLs的菌株可造成严重的医院交叉感染和院外耐药菌的扩散,甚至引起爆发流行。所以准确检测ESBLs至关重要,及早检测ESBLs 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抗感染措施,为其他的治疗和预防打下基础。目前检测方法主要分为表型确认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两大类。 2.1 表型确认试验:最经典的为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二者是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检测ESBLs的标准方法,其主要原理是ESBLs水解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活性可被酶抑制剂所抑制。此后又研究出了Etest法、Vitek法、三维实验法(TD)双纸片、协同扩散法等快速简便的方法,特别是Etest法、Vitek法已经商品化,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 分子生物学的检测:主要有PCR、核酸杂交、DNA指纹和基因序列分析。PCR法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核酸杂交法过于繁复,费时费力,目前已较少应用;DNA指纹法是检测SHV变种的一种快速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但不能确定SHV 型ESBLs的存在;基因序列分析法是基因型鉴定的标准方法,目前已可方便地进行全长基因检测。 3.对ESBLs的治疗与预防 3.1 对产ESBLs菌株引起的感染的治疗: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轻、中度感染町选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也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头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疗效不佳时可改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体外敏感性较高或感染部位浓度较高时可以选用,但需密切观察。 3.2 对ESBLs的预防:1.提高标本的送检率,早期发现多重耐药菌株,及早合理使用抗生素。2.加强对ICU的监控,调查各科室感染ESBLs的情况,对感染产ESBLs菌的患者进行隔离,严格消毒,控制产ESBIs菌在医院内的扩散。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快速准确检测产ESBLs菌株,及时与临床联系,减少经验用药和盲目用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有效地治疗疾病和控制ESBLs菌株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Knothe H,Shah P,Kremery V,et a1.Transferable resistance to ee-fotaxime,eefoxitin,eefamandole and eefuroxime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 dserratia marcescens[J].Infection,1983,11:3l5-317. [2] Paterson D L, Ko W C, Von Gottberg A, et al. Antibiotic therapy for Klebsiella pneumoniae bacteremia: implications of production of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J].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4, 39(1): 31-37. [3] Anna Baraniak,Janusz Fiett,Agnieszka Mro wka et a1.Evolution of TEM-type Extended spectrum laetanmses in Clinical Enterobacteri-aceae Strains in Poland[J].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05,1872-1880. [4] 卢月梅,张阮章,何林,等.一种新型13-内酰胺酶SHV一59的发现[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09(15):965~969. [5] Thomson K,Moland E.Version 2000:the new13-lactamases 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 at the dawn of the new millennium [J].MicrobInfect,2000,2(10):1225-1235.

详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

详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 详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一、概述 革兰阴性菌是我国细菌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近年来,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最重要的耐药机制是细菌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大部分β-内酰胺酶,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在临床抗感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临床治疗多种耐药细菌感染的重要选择。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种类和规格繁多,临床医师对该类合剂的特点了解不够,临床不合理使用问题较突出。为规范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临床应用,延缓其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特制定本共识。 二、主要β-内酰胺酶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 β-内酰胺酶是由细菌产生的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大类酶。β-内酰胺酶种类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有根据β-内酰胺酶的底物、生化特性及是否被酶抑制剂所抑制的功能分类法(Bush分类法),将β-内酰胺酶分为青霉素酶、广谱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和碳青霉烯酶等;根据β-内酰胺酶末端的氨基酸序列特征的分子生物学分类法(Ambler分类法),将β-内酰胺酶分为丝氨酸酶和金属酶。目前引用较多的是基于上述2种

方法建立的分类方法。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及单环酰胺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其对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水解能力弱。这类酶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及他唑巴坦等抑制。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最为常见。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发现了200余种ESBLs。根据编码基因的同源性,ESBLs可分为TEM型、SHV型、CTX-M型、OXA型和其他型共5大类型。 头孢菌素酶(AmpC酶)通常是由染色体介导,对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水解能力强,但其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水解能力弱,克拉维酸钾不能抑制其活性,他唑巴坦和舒巴坦有部分抑酶作用,氯唑西林抑制头孢菌素酶作用强。该酶主要存在于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普鲁菲登菌属、粘质沙雷菌属和摩根菌属等细菌。染色体介导的头孢菌素酶可以被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诱导和选择。近年来,质粒介导的头孢菌素酶陆续被报道,主要出现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沙门菌属细菌中,常呈持续高水平表达,可通过质粒广泛传播。根据其与染色体介导的头孢菌素酶的同源性,可分为CMY-2组、CMY-1组、MIR-1/ACT-1组、DHA-1组和ACC-1组等。 碳青霉烯酶是指能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一大类β-内酰胺酶,分别属于Ambler分子分类中的A类、B类和D类酶。A类、D类为丝氨酸酶,B类为金属酶,以锌离子为活性中心。 A类碳青霉烯酶可以由染色体介导,也可由质粒介导,前者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