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进修学院董学平
一、文本解读的现状和成因
我不想对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提过高的要求,那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在文本解读方面教师也是有较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材的文本类型各种各样,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广,表现手法多样,想要每个文本都能解读得很深,每句话都理解得很到位,每个概念都能准确阐释,要求是十分高的。拿鲁迅的作品来说,要想达到鲁迅研究专家如钱理群先生那样的水平,无疑是对老师的苛求。许多古典的、现代的诗词,要求教师达到写鉴赏辞典的水平,也是不现实的。我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推脱语文老师的责任,而是在于当我们讨论“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这个话题时,我们取一种更实际的态度,以探求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一个基本立场。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文本解读上我们教师还是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需要正视的。依据自身近10年的教学经历和十多年的教研工作经历,从对教师的观察和对自身的反思来看,有一些普遍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一个是受应试的影响。比如考试答案的标准化、唯一性,潜移默化,使教师的思维方式趋向单一化、绝对化、简单化、概念化,于是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就会把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多层丰富内涵的文学作品坐实理解,解读得很单一,很绝对。解读《孔乙己》,就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第二个是知识结构上的欠缺。基础学科如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大学里学过一些,但学得比较少、比较浅,以后系统接触少,造成应对一些具体问题时的捉襟见肘。比如关于文学作品的知识,如文学的特性、文学教育的功能价值,以至某种文学体裁的相关知识(如格律)等,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有欠缺,结果造成理解和欣赏上的问题和困难,比如普遍感到诗歌难解读就是一种表现。还有文学读解理论,与文本解读密切相关,从传统的作者理论,到以后的文本理论,再到现在的读者理论,教师知之甚少,就会造成读解上的困难。另外,像训诂知识,对文言文的教学很有用,最近读了训诂学大师陆宗达先生的《训诂简论》和黄灵庚教授的《训诂学与语文教学》,觉得很受用,发现课文中许多字词我们的理解
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陆宗达先生的例子。《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看来并不相关的话,为什么要放在一起,联成一个章节呢?陆宗达先生从《史记孔子世家》中找到了依据:“定公五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原来这一章是孔子自述定公五年整理诗、书和制定礼、乐,教育学生的心情的。“学而时习之”是就“退而修诗、书、礼、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是指“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说的。“朋”在这里是学生,黄灵庚教授也是这个结论,郑玄有注:“同师曰朋”。“人不知而不愠”则是就孔子“不仕”说的,而“人不知”、“人知之”在《论语》里经常表示有没有人推荐做官的意思。可见这三句话是有联系的,孔子正是通过这三句话来表明自己当时的境遇和心情的。因为孔子一生的事业,最重要的是整理“六经”,即所谓“述而不作”,使古代文化得以流传后世,这是他不可磨灭的功绩。还有孔子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这也是他对社会的重大贡献。所以编辑《论语》者把这一段话放在《论语》的篇首是有其用意的。
另一个例子是黄灵庚教授说的,《桃花源记》中有句话:“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在这里如何理解?“慨叹惋惜”对不对?讲“惋惜”显然讲不通,难道桃花源中的人惋惜自己与外人间隔,想出去?这与下文“不足与外人道也”矛盾,与作者的意图更是相左。黄教授通过训诂,得出“叹惋”即“惊叹”,是同义复语。古书常常“惋愕”连用。这样就把文章讲通了。
第三个原因是教师的写作经验的缺乏带来的解读问题。解读作品表面看是“眼力”的高下,实际上是“腕力”的强弱。眼高不一定手高,但手高往往能带来眼高。语文教师不仅要读懂作品的内容,还要鉴赏作品的好坏,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缺少写作经验,自身写作素养不高,是很难看出作品的堂奥的。解读一个文本,必须把握住“这一个”文本的独特性,没有实际的写作经验,就看不到作品的好处妙处,解读只能是泛泛而谈。
举例来说。朱自清《背影》这篇文章,之所以感人至深,既与本文父爱的独特性有关,也与作者传达情感的技巧密不可分。本文父爱的独特性表现在,这是一个刚刚死了母亲、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却始终把儿子当做还得保护的孩子而百
般呵护的父亲;父亲在买橘子这件事上表现出的是“艰难而愉快”、“力不能胜而心甘情愿”;还有,我是在父亲主动化解父子矛盾(“忘却我的不好”),并认为“大去之期不远”的情况下谢了这篇文章。所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才有了这一个同样表现了父爱却不同于其他父亲的“这一个”形象。
再从表现形式来看,本文表现主旨的角度,蓄势、跌宕、高潮、回叙等传达情感的手法,对人物语言的选择(言简意深)、作者自身情感表达的处理、语言的平实与情感的深沉的统一、衬托手法的运用,等等,才有了动人的“背影”。这些地方,教师要具备解读的“眼力”,经验告诉我,教师非有写作的体验(当然也离不开大量的阅读体验)不能深刻体悟。
造成教师浅读误读的其他值得一提的原因还有,有的教师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不强。比如不能把一个完整的文本切分开,找不到文本的“关节点”;有的能切分开却不能关联整合起来,几个部分是“散架”的;有的能把握住文本中作者情感的出发点,但不能把握最后的落脚点,比如《石缝间的生命》,有的教师对作者的情感的把握,仅仅停留在为石缝间倔强的生命而感动(这是开头一段就提到的),这只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情感出发点,落脚点在最后一节:“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从消极的“不致”进而到积极的“敢于”,作者的情感是一步步深化的;“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从感动上升到人生哲理的感悟、睿智的思考。
另外,教师花在文本阅读上的时间少,阅读文本时对言语形式的揣摩不够,也是造成问题的不容忽视的原因。
二、案例分析
1、关注言语形式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相互依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林莉《小巷深处》)
要注意这段文字言语形式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我回来了”之后紧跟“我已经回来了”;“那条小巷”之后紧跟“那条深深的小巷”;三处连用“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