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九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第二课时
《过故人庄》
1.解题:过,。故人,。
2.这首诗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3.作者是怎样写这件事的?
首联:(起)写
颔联:(承)写
颈联:(转)写
尾联:(合)写
4.诗人为何还想来赏菊花?
5.尝试背诵诗歌。
6.这两首田园诗在写作风格方面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2.感知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曾多次上奏朝廷,力主抗夸,恢复中原。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后来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5.背下这首诗
第十课时
《西江月·遣兴》
1.了解文学常识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最早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
2.通过诗中形象及语言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学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饮酒》
一、布置预习
1.陶渊明(365-427)字,别号,晚年更名,卒后谥号,著名诗人。其诗质朴自然,意远词淡,韵味隽永。
2.孟浩然(689-740)诗人。继陶渊明、谢灵运、谢脁之后,开盛唐诗派之先声。与并称“王孟”。其诗多以山水田园为主要描写对象,多表现隐居的闲适、羁旅的愁思,不事雕琢、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奇妙自得之趣。《过故人庄》是作者隐居鹿门时到一位山村友人家做客时所写。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课题:诗词九首
教师个性化设计、学法指导学生笔记
《诗词九首》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体会诗意。
3.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九首诗。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2.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教学难点
1.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尾联抒情 ,点明诗的主旨:我暂且离去了,但不久会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诺言。前三联是写景叙事,作为铺垫,最后才点明主旨,即 。
4.小结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3.领读全词,让学生试读。
4.补充解释
5.诵读、理解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上片的内容?(什么时间?什么情景?)
(2)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6.总结
凡双调的词,内容重点大多在下片。这首词也是如此:它上片写月明之景表达词人轻松、喜悦的心情,其实只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
6.背诵《望岳》。
第六课时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2)解诗题。
出门遇上大雪,借宿在芙蓉山一农夫家里。
2.自学,初步感知。
(1)对照注释默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2)自学诗中的生字。
(3)朗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4.学生轻声自由读全诗,再指名读,齐读全诗。
5.精读,理解诗句。
(1)思考品味:第一、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思考、讨论、回答:第三、四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6.品读咀嚼第二句诗,在人鸟绝迹的环境中,在雪花纷飞的寒冷江面上,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垂钓的画面,又给人以怎样的感受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觉得这位老人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
韦应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着世袭特权,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卫队中的一员,过着骄奢腐化的生活。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深受震撼,发奋读书,27岁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心情。
诗中的“舟自横”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
此外,读词也要注意词中的关键性字眼,过去叫做“炼字”。这首词中“忽见”二字就炼的好,集中表达了词人喜出望外之情。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独坐敬亭山》
1.解题
敬亭山:
独坐:
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2.根据提示自学古诗
(1)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别人交流。
(2)解释词语
尽:孤云:
闲:厌:
3.探究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三、延伸拓展
你还喜欢哪首写景诗?请你把它抄在下面。
二、学习新课
(一)师生互动,学习《饮酒》
1.朗读诗歌,《饮酒》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前四句写,后六句写。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虽然居所(庐:村房、陋屋。如:三顾茅庐),环境(人境:人们聚居的地方。俗世),但诗人却。
3.诗人的隐居生活都有哪些乐趣?
7.背诵诗歌
三、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第八课时
《江雪》
一、复习:默写《望岳》《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滁州西涧》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江雪》
1.初读课文,正音辨字。
2.学生析题、简介作者,其他同学和教师补充。
柳宗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课时
(一)《望岳》
1.齐读本诗二遍
2.介绍作者
3.补充注释
岱宗

齐鲁
青未了
夫如何
造化
钟神秀

荡胸
决眦

会当

绝顶

第五课时
理解诗的意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接下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5.小结
这首诗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写景抒情,交相辉映,通篇写望而不著一个望字,含蓄蕴藉又自然开朗。始终在研词炼句方面颇见功夫。
第九课时
《题李凝幽居》
1.解释题目
题目是作品的眼睛,读诗先读题,题目是什么意思?
题中“题李凝幽居”中的“题”字的意思是 ,“幽居”的意思是 。
2.朗读领会
3.讨论理解诗意
首联写 。诗人沿着一条杂草丛生的小径走去,寻访友人幽居之处;小径通向荒芜的小园,周围很少有人居住。暗示了李凝的 身份。
颔联写 。
颈联写 。
他的词艺术风格多样,格调豪放,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内容上多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而以为主。著有《稼轩长短句》。
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上饶带湖期间写的,记一次夜行的经历,比较容易读懂。
日暮:
柴门:
苍山远:
贫:穷。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3.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意境。
(2)看书并思考: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色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
5.练习背诵古诗。
第七课时
《滁州西涧》
1.介绍作者
韦应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诗意
3.体会作者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