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密级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声乐初学者换声点的解决手段
系别音乐系
专业名称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年级 2011级
学生姓名肖思
学号 1150641007
指导教师赵丽娟
二零一五年四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浅谈声乐初学者换声点的解决手段》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本人严格遵守学术规范,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不含其它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 : 年月日
文献综述
概述
在声乐初学者学习声乐发声的时候,往往会遇到换声点不知如何转换声部的问题,真假音的转换在声乐练习上是必修课。

我国教育改革的30年来,特别是艺术教育改革为声乐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声乐工作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方法,并与世界上著名声乐大师近距离交流。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声乐教学把人声划分三个声区或两个声区的训练方法,是否存在换声点以及真假声如何混合等问题。

近几年,对无声换声点混声训练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正文
在罗娜《浅谈声乐者应注意哪些问题》中,笔者强调人的声音线条,人都是有自然声区,而所谓自然声区就是用自然舒服的方式发出的声音,一般就是我们说的中音区,打好中音区的基础,用正确的呼吸和共鸣的方法练习中音区。

声音是一种声音流,经过胸腔产生胸腔共鸣,最后声音上到头腔,产生头腔共鸣。

喉咙位置不对,或者没有用腔体,声音不是发白,就是会发闷。

笔者着重强调声音正确的发声。

余开基的《声乐卷》大量叙述了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同时随着科学的发展,网络技术也给推动声乐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人们可以从网络上了解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恩里科·卡鲁索、声乐教育家弗兰切斯科·兰培尔蒂、扎科莫·劳里-沃尔皮等世界著名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的声乐教育理论和声乐演唱和声乐演唱方法。

20世纪80年代国门打开之后,许多声乐艺术家在北京举办了大型音乐会,使一大批声乐工作者有机会与世界上著名声乐大师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因此,在声乐学习中产生了不同的方法和理论,其中一部分学者主张采用完整的、统一的、无换声点、一步式混声训练方法,并从生理和心理分析的角度,
对无换声点混声训练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

这是声乐教学理论和实践认识上一大发现。

笔者通过世界声乐的交流,并从中了解声乐促进各国交流,文化交流。

施国新的《试论歌唱换声点的移位》文章中,强调在声乐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遇到这样的问题,同样的技术要求,同样音高的换声点,在碰到不同的制约因素时,同一个歌唱家会出现不同的演唱效果,这是因为在歌唱家演唱实践中,把换声点曲解为一个固定不变的音高,导致声源体与共鸣体之间产生不和谐耦体,造成声音的不统一,因而给声音转换带来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换声现象”不是孤立在于某个特定音高的点上,而是常持续出现在某一特定音区。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清晰的明白换声点对于演唱者的重要性,换声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歌唱的时候,根据歌曲,找到适合自己的换声点。

在魏玉亭女士所写的《中国民族唱法中女高音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技法探讨》中提到:真假声结合的问题是很多女高音在学习中演唱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

如果真假声完美的结合,演唱时的声音会上下统一,音色圆润,音域不仅宽,而且应用自如。

所以,解决真假声的结合是民族唱法中女高音演唱的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笔者首先在理论上分析并阐述了真假声结合演唱的重要性,然后又探讨了唱好现代民族声乐作品运用真假声结合演唱的重要性。

接下来则对具体解决真假声结合的方法问题,用了大量的篇幅将几年来演唱和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系统的提出和归纳了多种训练方法。

根据真假声在民族唱法女高音中的运用时间及运用方式的不同,提出民族唱法女高音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方式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后论述了真假声结合结合演唱在民族唱法中的重要性。

总结
此次通过这些参考文献的研究和对比分析对声乐初学者换声点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此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到了很到声乐知识,了解到声乐的奥妙,同时作为一个声乐初学者,从中得到了许多发声法,以及在遇到换声点的问题时得到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魏玉亭,《中国民族唱法女高音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技法探讨》[D]中国知网,2009
[2]余开基,《声乐卷》[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3]施国新,《试论歌唱换声点的移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4]朴美花.《论声乐中的换声点》[J].才智.2011(11)
[5]王鸿俊.《浅谈歌唱换声点的解决》[J].艺术研究.2004(9)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声乐演唱来丰富生活,提高修为。

大部分声乐初学者在演唱声乐作品时,中低声区音色圆润,困难并不是太大。

然而绝大部声乐作品的不仅有中低声区,而且有相当多的部分,特别是作品的高潮部分其音域都是超过了人的正常音域的高音区,中低音区尚能驾驭,然而到了高音区大部分人就出现了声音嘶哑黯淡,音色不优美,甚至声嘶力竭的喊叫式演唱,这就产生了声乐演唱的换声问题。

能否解决声乐演唱中的换声点问题,对于声乐初学者至关重要,甚至成为声乐初学者能否坚持声乐学习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换声点,产生原因,现状,解决手段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more and more people choose to study vocal music to enrich life, enhance. Most vocal beginners in singing vocal music works, low acoustic area timbre round, difficult and is not too big. However most vocal music works not only have low acoustic area, and there are quite a number of parts, the work especially the climax of the vocal range is more than the normal range of treble, low tone can harness, yet most people came to the treble voice hoarse, not beautiful timbre, and even sing hoarse yell of type, this leads to change the sound of singing.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sound change point in the vocal music, is vital for vocal music beginner, even becomes the key issue in the vocal music the beginner can vocal music learning.
Key words:Change point of voice, reason, the status quo, solution,
目录
前言 (1)
一、换声点及其产生原因 (1)
(一)换声点的定义 (1)
(二)换声点产生的原因 (1)
二、换声问题的现状及重要性 (2)
三、解决声乐初学者换声点的几个手段 (3)
(一)气息支撑 (3)
1、正确的吸气 (3)
2、气息的保持和运用 (3)
(二)声带的完全闭合 (4)
1.低喉位的保持 (4)
2.高舌位的保持 (4)
(三)口咽腔的充分打开 (5)
(四)采用科学的混声方法 (6)
1.哼鸣练习 (6)
2.声音管道的练习 (7)
3.真假声互换连接、转换练习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前言
在声乐演唱艺术的学习过程当中,“换声点”问题是声乐初学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换声点”问题对每一个声乐初学者来讲都是一个难点,无论高音、中音、还是低音,在声乐学习过程当中都必须面临换声点的解决,换声点解决不好就无法获得优美的音色,也无法驾驭风格多变的声乐作品。

大部分初学者在演唱时中低声区尚能驾驭,音色也能做到相对圆润,但是到了高音区就会产生音色的改变,驾驭困难。

但是换声点的问题在当下的声乐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声乐初学者,往往会忽视换声问题,二盲目的“喊唱”,音色黯淡,肢体和共鸣腔状态僵硬,碰到了声乐学习的第一个瓶颈。

本文将以声乐学习中的“换声点”问题为切入点,就“换声点”产生的原因、换声点问题的现状以及如何解决“换声点”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一些见地,力求引起声乐初学者和声乐老师的重视,以期达到提高歌唱艺术的目的。

一、换声点及其产生原因
(一)换声点的定义
声乐演唱中的换声点是声乐初学者在学习声乐演唱的过程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重要问题,也是声乐学习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换声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对一个人的演唱技术和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讲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所谓换声点是指演唱者从以自然音区向高音区转换的转换点。

以换声点为界,换声点以下的音区是自然音区,主要以真声演唱;换声点以上的音区为假声区,主要以假声演唱。

真声是声带的整体振动,而假声是声带的部分振动。

从听觉上假声又可以分为纯假声,和混合了部分真声的所谓“混声”。

介于真声和假声之间的换声点是连接真假声的关键点,也是声乐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换声点产生的原因
换声点是在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概念,它的不是某个人一时兴起的主观臆造,而是有它自身的道理的。

人自身共鸣腔体的特殊构造决定了换声点必然产生。

人的身体就像一个构造复杂而且合理有序的乐器,和其他乐器一样,人体同样存在着发音体和共鸣腔。

人体的共鸣腔大致分为三部分,他们分别是胸腔、咽腔、和头腔,它们三者是互相联系而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1自胸腔到咽腔,再到头腔共鸣腔体逐渐变小,而声音要优美贯通,就必须将这几个腔体进行有机的融合,让共鸣在腔体间合理分配。

换声点的解决就是将以真声为主的胸腔共鸣和以头腔为主的头腔共鸣进行有机的混合,这种混合得到的声音便成为“混声”,但这种混合是严格的比例要求的。

声乐演唱要想的到辉煌的混声,就必须要将声音送入头腔,并且要和胸腔共鸣进行有机的融合,这就决定了换声点存在的必然性。

二、换声问题的现状及重要性
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说,绝大部分人在唱中音区音色圆润明亮,但是到了高音区就会出现难度,音色、连贯程度等各方面都不尽如人意。

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有着切身的感触,老一辈的歌唱家都曾遇到过换声点的问题,例如:歌唱家郭兰英、马玉涛、王昆等。

以歌唱家王昆为例,延安时期的王昆,在演唱时以真声为主,尽管这种演唱音响洪亮,但这种声音是不长久、不能持续的。

在演唱高音时,王昆与大多数初学声乐的人一样遇到了声音嘶哑黯淡、音色不优美、演唱费劲的问题。

但是王昆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以及向其他歌唱家和老师的虚心请教,王昆最终解决了换声问题,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歌剧表演艺术家和声乐教授,同时王昆教授也是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重要的奠基人。

科学合理地用嗓,对声乐初学者的声乐学习道路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以男高音为例,一唱到f 2 或# f 2 时声音就嘶哑、黯淡、音色改变,甚至会出现声嘶力竭的喊唱、身体僵直、颤抖等现象。

这是因为,这个区域已到了人声的换声区,如果长时间以本嗓喊唱将会声带小结、息肉严重者还会导致失声,后果非常严重。

当代伟大的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先生曾经说过:“从一个声区到另外一个声区的转换,是最难掌握的技巧之一。

”由此可见,对于与歌唱家来说换声问题尚且如此重要和难于掌握,那么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说则更是重中之重。

1刘媛.声乐换声技巧探究.[M].铜仁学院学报.2007(5)
三、解决声乐初学者换声点的几个手段
(一)气息支撑
扎实稳健的气息支撑是解决声乐初学者换声点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遍阅古今中外有关声乐演唱的书籍,气息都被摆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由此可见气息是学习演唱的基础和前提。

有稳健、扎实、强大的气息支撑,才能有完美结实的声音。

脱离了气息支撑的声音便是无根之草、无源之水,是不长久不可持续的。

歌唱的气息包括正确的吸气、气息的控制和保持、气息的正确运用等方面。

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讲打下扎实的气息基础,是日后正确解决换声点问题的前提。

对于气息的训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地吸气
正确的呼吸方法时气息运用的前提和基础,现在通用的歌唱呼吸方法有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后一种方法是前一种方法的延伸、发展和升级。

对于初学者来讲,正确的吸气方法的训练应该遵循系统、有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先从腹式呼吸法学起,循序渐进的发展为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才是可行之道,急于求成则会揠苗助长,其效果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大部分老师在讲解吸气方法时会让学生体会闻香味的方法,这也确实是一种非常值得借鉴的正确的,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吸气时,学习者可以试想自己在闻一种沁人心脾的味道,慢慢的通过腰腹肌肉的运动,将气息吸入。

正确的感觉是将气息吸到腰腹周围。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开始练习时一定要坚持用鼻子吸气,这样有助于将气息吸的更深。

如此经过长时间的耐心练习便可以掌握正确的吸气方法,有了腹式呼吸法作为基础,在之后的练声或者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可以尝试胸、腹腰等部位肌肉同时主动运动将气息吸入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2、气息的保持和运用
正确的将气息吸入,只是做到了掌握气息运用的第一步,而接下来的气息的运用和保持才是声乐初学者最难掌握的技术。

正确的将气息吸到腰腹周围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说并不是太难掌握,但是一张嘴演唱的时候,腰腹部的肌肉就用不上劲了,气息就像撒开口的气球,马上就跑光了。

因此气息吸下来之后,关键的问题是将气息保持住并进一步运用到演唱过程中去。

要正确的保持住气息,就需要训练吸气肌群和呼气肌群的协同配合。

对于呼吸而言,人腰腹部的平滑肌有两组一组负责吸气,歌唱中称为吸气肌群;另外一组负责呼气,称为呼气肌群。

歌唱中气息的保持指的就是吸气肌群和呼气肌群的内外对抗处于势均力敌的相对平衡状态。

而演唱中气息在运用时则是将气息呼出,气息摩擦声带使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

此时呼气肌群的主动运动占上风,但是吸气肌群同样在积极的对抗,由于两组肌肉烦人对抗,这时候的小腹部的感觉是硬的,这样的科学运动便形成了气息的正确保持和运用。

(二)声带的完全闭合
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说,保持声带的完全闭合状态则是解决换声点问题需要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

声带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时才能发出优美的声音,若声带没有完全闭合则会导致声带漏气,出现破擦音。

要做到声带的完全闭合,应该做到两点:低喉位和高舌位。

声带是一段连接喉头另一端连接在舌根的一组平滑肌,高舌位和低喉位指的是喉头和舌头向相反方向的运动状态。

舌头和喉头向相反方向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声带拉紧,使声带处于完全闭合的状态。

完全闭合是声带有规则振动的前提,换声点的解决则更需要声带的完全闭合,因为只有声带完全闭合了才能与气息达到相对平衡,产生优美动听的高音。

1、低喉位的保持
低喉位是人在充分吸气时,喉头自然向下拉伸的一种自然状态。

喉头自然下拉是人体的自然调节的一种机能,目的是为了充分扩张咽喉和气管的通道,让气息自由的进入。

打哈欠是一种自然运动,但是它的运动状态恰恰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并且合理借鉴的一个重要问题。

打哈欠导致两个结果:一个是喉头被充分吸下来;第二个是气息被深深的吸入。

这两种状态的保持非常有利于正确的歌唱,尤其是对换声点的解决特别有用。

喉头向下拉伸是通过吸气的自然状态而完成的,是被“吸”下来的,这里需要纠正的一个误区是“压喉头”的问题,很多初学者不明白喉头向下是自然状态,而是人为的把喉头压下来,这是不对的。

人为的压喉头会导致声带畏缩,声音紧,不自然。

正确的做法是借鉴打哈欠的感觉将喉头自然的吸下来并保持,在这种状态下演唱才是科学的状态。

保持喉头的低位置,从而使声带完全闭合,加上扎实稳健的气息支持就能进行换声训练。

2、高舌位的保持
高舌位是保持声带完全闭合状态的另外一个前提,大部分初学者,甚至部分声乐老师都忽视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在进行声乐训练和声乐演唱的时候,初学者从中低声区往高声区行进的时候舌头会下意识的往后缩,越往高音区缩得越厉害。

绝大部分人都忽视了这个问题的存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声带的畏缩,没有完全闭合,声带不闭合就没有完美的音色,声音尖锐不扎实。

正确的做法是在中低声区演唱时,应该将舌头放平舌尖抵在下牙齿上,越往高音区走舌头应该抵的越紧,甚至要以下牙齿为支点,舌面要向上向前拱起。

凡是注意到这个问题,并成功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在演唱上都取得优美的音色。

例如意大利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莫纳柯,他较早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通过探索和学习解决了该问题。

大家可以通过视频资料去观察和学习莫纳科的演唱,他在演唱时舌头始终是放平并且抵住牙齿的,因此他完美的解决了换声点的问题,得到了辉煌优美的音色。

报界评论说:莫纳柯的演唱像‘黄金小号’一般。

晚年的莫纳柯嗓音仍然势头强劲,他在七十年代演唱的《丑角》,即使是正当盛年的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伟大的歌唱家也感到望尘莫及。

(三)口咽腔的充分打开
在进行换声点的训练时,要有意识的将口咽部的肌肉向四周扩张,形成口腔和咽腔的管道,为换声让开通道,让声音进入头腔,形成共鸣通道的“关闭”或者“面罩”。

这个运动过程包括口腔后部上下方向的扩张,喉头向下,舌头向前,软腭积极兴奋的向上抬起,后咽壁垂直方向的拉紧。

关于喉头向下与舌位向前在前面已经展开论述过了,在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接下来,首先说说口腔的张开,口腔打开的时候是口腔后部的扩张,具体的说是后槽牙向上下两个方向做反向的运动。

具体的要求是,上口盖要积极主动的向上抬起,类似于啃东西的动作。

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下巴的自然放松,不要用下巴去压制喉头,造成喉头紧张,声音瑟缩不自然,在换声的时候声音会卡到喉咙,给换声点的解决造成麻烦。

而正确的张开口腔则能给共鸣让开通道,让声音顺利进入头腔产生头腔共鸣。

其次,软腭要积极兴奋的向上抬起,充分发挥软腭在换声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

控制软腭的两组肌肉分别是腭帆提肌和腭帆
张肌,在两组肌肉的配合下,软腭可以进行升降和松紧的变化,这样的运动可以打通声音到鼻腔的通道,充分发挥鼻腔共鸣的作用。

以强有力的鼻腔共鸣为支点,可以引发头腔以及其他腔体的共鸣,而丰富、辉煌头腔共鸣的产生,是换声点问题解决的最终目的。

再次,我们要学会运用后咽壁的力量,合理运用咽壁的力量能更好的保持喉头的稳定性,获得坚实优美的声音。

咽壁力量的练习可以借鉴“咽音”唱法,咽音唱法50年代传入我国,并在声乐界传播开来。

对咽音唱法的教学研究曾经成功的帮助我国的一些歌唱家解决了换声点问题。

例如:郭颂、马玉涛、胡松华等老一辈歌唱家都曾从咽音唱法中获益。

我国最早对咽音唱法进行全面研究的人是王宝璋教授,1990年王宝璋教授在北京举行了“咽音唱法运用于歌唱培训班”,使声乐学习者开始逐步认识到了咽音训练的重要性。

后来曾给王宝璋教授干过助教的中央音乐学院的王福增教授也是成功的运用咽音训练解决初学者换声点问题的大师。

咽音唱法运用于歌唱,可以有效的解决中低音区和高音区的统一问题,对于换声点问题的解决有着快速的效果和立竿见影的作用。

2(四)采用科学的混声方法
换声点问题的解决必须要结合科学有效的混声唱法的训练,所谓混声就是真假声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而得到声音的一种演唱发法。

人声的发音是通过气息摩擦声带使声带产生振动而产生的,声带的整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真声,而声带的边缘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假声。

通过混声训练将真声和假声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是解决换声点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其具体的做法是:
1、哼鸣练习
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说哼鸣练习是一剂特效药,通过哼鸣练习可以迅速找到并保持声音的高位置。

3在进行哼鸣练习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闭口哼鸣;另外一种是开口哼鸣。

两种哼鸣方式各有利弊,闭口哼鸣位置感强、共鸣丰富,可以比较快速的确定声音的高位置。

但是闭口哼鸣也有弊端,就是闭口哼鸣比较容易导致口腔和喉头肌肉僵硬,声音不自然。

开口哼鸣相对于闭口哼鸣共鸣不丰富,位置感也没有那么强,但是开口哼鸣也有其长处,就是口腔状态相对放松,声音
2 牛国声.《如何解决歌唱艺术中“换声点”的问题》[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3 王鸿俊.《浅谈歌唱换声点的解决》[J].艺术研究.2004(9)
自然。

哼鸣练习一定要把握两个原则:一个是声音高位置的确定;二是高位置的保持。

声乐初学者可以根据老师的建议将两种哼鸣方法进行结合训练,将二者扬长避短,起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2、声音管道的练习。

好的声音都是严格的管道共鸣,声音必须是在胸腔、咽腔、头腔形成的管道中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协调,声音才会优美圆润,此时产生的共鸣才是上下贯通的共鸣。

只有在管道内部进行换声练习和训练,得到的声音才是真正科学的混声。

声乐初学者在进行混声训练是做的第二个准备就是共鸣管道的训练,具体的做法是在哼鸣的基础上多练习“U”母音和“O”母音,这两个母音是管道感最强的两个母音,也是换声以后音色最感人的两个母音,所以练好这两个母音是换声点问题解决的音色基础。

这个训练不宜太难,跨度也不宜过大,以下列练声曲为例:
1=C 2/4
1 2 3 4 ︱ 5 4 3 2 ︱ 1 —‖
U U U
O O O
从c1开始,半音上行——下行练习,根据自己的音域逐渐向高音区扩展。

练习的时候注意气息和口型的稳定性,音量不宜过大,声音要集中。

3、真假声互换连接、转换练习
真假声连接呼唤练习就是用科学的混声方法将真声和假声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混声,从而解决换声点问题的一种练习方法,真假声互换、连接可以通过“八度”练习来实现,4以下列练声曲为例:
1=C 4/4
1—︱ⅰ———︱ 1— 0 0 ‖
Yao o——— o—
从c1开始,半音上行练习,根据自己的音域逐渐向上扩展。

两个音一上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