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人格与人格倾向性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人格和人格倾向性知识点总结
考察什么是人格,人格的分类,重点考察人格的特征有哪些?
人格是个体独特而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个体的人格包括内部的心理特征和外部的行为方式。

广义的人格大于个性,狭义的人格指性格和气质。

本书采用狭义:人格等同与个性。

人格的特征:
整体性(整合性):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

是按照一定的内容、秩序、规则统一起来的系统,不整体就会产生分裂人格。

稳定性和可塑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不是不能移。

个人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不能表征他的人格,只有在行为中比较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才能表征它的人格。

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社会性和生物性:生物因素只给人格发展提供可能性,社会因素才能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如果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人的正常心理就无法形成和发展。

个格即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

人格决定命运。

人格的心理结构包括两大部分: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

人格倾向性是指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也决定着人对认知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它们很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每个倾向性成分之间不彼此孤立。

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而需要是人格倾向性乃至整个人格积极性的源泉。

因此人格倾向性又被认为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

人格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的表现出的心理特点。

是人格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之间不彼此孤立。

而是互相渗透,相互影响,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

人格心理特征调节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的变化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格倾向性。

人格倾向性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
人格倾向性的分类: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

它反映了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
为稳定的要求。

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因为需要永远具有动力性,不会因暂时的满足而停止,因为有些需要是周期的,不断的。

需要又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个体必须通过认识过程完成一定的任务。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形成的原因。

人们从事任何一种活动都是有一定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人的动机。

可以是有意识的,可以是无意识的。

引起动机必须有内部条件和外在条件。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建立。

如果说人的各种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各种源泉和实质。

人的动机就是各种源泉和实质的具体表现。

当需要在强度上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存在时,就会产生动机。

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

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总之驱动有机体产生一定的行为的外部因素。

凡是个体趋向诱因而得到满足是正诱因。

逃离或躲避诱因而得到满足,就是负诱因。

兴趣: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人的兴趣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

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

正是有需要,才会产生兴趣。

在生理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兴趣是暂时的。

稳定的兴趣是建立在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常常会引起更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

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

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对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

理想:是指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中的奋斗目标又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基础,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因此是可以实现的。

理想是受家庭教育,学习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社会正相关,家庭和学校先增后减。

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为的人格倾向。

信念具有坚信感,它表现为个人确信某种理论和某种观点或某种事业的正确性和正义性,对它抱有确信无疑的态度,并且力求加以实现。

信念不仅是认识,而且具有深刻的情绪体验,信念是知情意的高度统一。

信念具有稳定性,确定后难以改变,不是不能改变。

个体确立的信念,只有反复实验并确认是错误的,才能可能改变。

信念使得个性稳定且明确,并且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它是个人行为最高的调节器。

制约着个人整个心理面貌。

各个倾向性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