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教案

《认识钟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小时、分钟和秒钟,学会读写钟表的时间,以及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小时、分钟和秒钟,学会读写钟表的时间。
2. 学生能够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小时、分钟和秒钟,学会读写钟表的时间。
难点: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教学课件学具:学生钟表模型、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实际情景,如:“小明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晚上9点钟睡觉,他每天学习多长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钟表。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板书,讲解小时、分钟和秒钟的概念,以及如何读写钟表的时间。
同时,通过举例说明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已知现在的时间是3点20分,请问50分钟后是几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情景中运用钟表知识,如:安排时间、计算时间等。
六、板书设计钟表的认识小时:1小时=60分钟分钟:1分钟=60秒秒钟:读写时间:时分秒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我的的一天”的短文,包括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等时间。
答案:略(1)3点20分加上30分钟是多少?答案:3点50分(2)1小时40分钟是多少分钟?答案:100分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钟表,掌握读写时间的方法。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认识钟表》教学教案2

《认识钟表》精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时、分、秒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2. 学会通过观察钟表,读取正确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分、秒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2. 学会认识各种类型的钟表。
3. 练习读取时间,并进行时间推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钟表的读取方法,能正确判断时间。
2. 教学难点:理解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以及在不间情况下,如何进行时间推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看钟表模型,加深对钟表的认识。
2.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时间接龙、猜时间等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互相练习读取时间,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钟表模型、挂图等教具。
2. 准备时间接龙、猜时间等游戏材料。
3. 准备分组合作的任务表格。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构成。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钟表的读取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取时间方式。
2. 教师举例说明在不间情况下,如何进行时间推算。
四、游戏教学(10分钟)1. 教师组织时间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读取时间。
2. 学生分组进行猜时间游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分组合作(10分钟)1. 教师布置分组合作任务,让学生互相练习读取时间,并完成时间推算。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反思自身的学习过程。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练习读取时间,并进行时间推算。
2. 观察生活中的钟表,记录下不间的情况。
2. 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评价(课后进行)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PPT课件

3. 电子表的显示屏上有个“:”,它两边的数字分别表示 不同的意义,“:”的右边显示的是“00”时,左边是几就 是几时。
24
7 认识钟表
认识整时
课前导入
溜溜圆,光闪闪,两根针,会动弹, 一根长,一根短,嘀哒嘀哒转圈圈。
(打一物)
谜底:
26
探究新知
观察右图,钟面上 有什么?
左边是上课时间,应为上午, 右边是睡觉时间,应为晚上。
41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分针 时针
小学学科网 小学学科网
小学学科网 xuek小ee学du学.c科om网
表示7时或(7:00)
42
7 认识钟表
练习十九
复习旧知
认识钟面
分针 时针
44
认识钟面
有12个数。
15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9时 1时 12时
16
易错提醒
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12:00
17
易错提醒
错解分析:
本题错在没有找准时针和分针。 较短的针是时针,较长的针是分针。 表面上分针正指着12,时针指着6就 是6时。
18
易错提醒
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12:00上的时刻。
表示7时
这是电子表的一种。
32
你会用电子表示法 表示7时吗?
7 :00
在再圆点点先两的写个后7圆。面点写。 上两个0。
33
8:00
3:00
6:00
34
这是小明的一天。 刷牙
7他时看的书时的候时他候在 做是什几么时呢呢??
9:00
35
小明在做什么呢? 分别是什么时间?
《认识钟表》课件

《认识钟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钟表》。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的构成,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几分,会用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的构成,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几分,会用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的构成,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几分,会用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难点:用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挂图、卡片、小钟表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小钟表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个动画片,让学生观察动画片中的角色是如何看时间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钟表。
2. 自主探究(10分钟)(1)学生观察钟面,了解钟面的构成,认识时、分、秒。
(2)学生通过学生用书,学习如何看整时和几时几分。
(3)学生分组讨论,学会用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钟面的构成,认识时、分、秒,讲解如何看整时和几时几分,讲解如何用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4.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钟面构成:时、分、秒看时间:整时、几时几分计时法: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七、作业设计答案:8:00早上八点、12:00中午十二点、17:30下午五点三十、20:00晚上八点。
答案:8:00 8、12:00 12、17:30 17.5、20:00 20。
数学一年级上人教版7认识钟表课件(共29张PPT)

12
11
1
10
2
9
3
8
4
用手跟着表针 转一转?
7 65
一、认识钟面
11 12 1
10
2
9
3
8
4
用手跟着表针 转一转?
7 65
一、认识钟面
11 12 1
10
2
9
3
8
4
用手跟着表针 转一转?
7 65
一、认识钟面
11 12 1
10
2
9
3
8
4
早上7时你们在 干什么?
7 65
一、认识钟面
11 12 1
10
2
9
3
8
4
7 65
一、认识钟面
11 12 1
10
2
9
3
8
4
7 65
一、认识钟面
11 12 1
10
2
9
3
8
4
7 65
一、认识钟面
11 12 1
10
2
9
3
8
4
上午10时你们在 干什么?
7 65
一、认识钟面
11 12 1
10
2
9
3
8
4
7 65
一、认识钟面
11 12 1
10
2
9
3
8
4
7 65
一、认识钟面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认识整时
一、认识钟面
我有个好朋友, 会跑没有腿, 会响没有嘴, 它会告知我, 什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睡, 请你猜猜看,
我这个好朋友是什么?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PPT课件(7篇)

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是几时?
快7点了。
7点过了一点
接近七时可以说大约七时
说一说钟表上大约是几时?
大约七时
大约九时
对比下面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时间都是10时,为什么一个是有太阳的,一个是有星星、月亮的呢?小朋友做的事也不同呢?
一个是上午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
大约九时
九时
大约四时
6:00
7:00
9:00
14:00
12:00
2
(2)7时小明的妈妈在干什么?小明在干什么? (3)第3幅图的9时是什么时候的9时?
晚上7时妈妈在洗衣服,小明在做作业。
9时是晚上9时。
选一选。(1)小学生,早上大约( )起床,晚上( )睡觉。① 6时 ② 7时 ③ 12时 ④ 9时(2)周末我10时睡觉,妈妈比我晚睡1小时,妈妈是( )睡觉。① 9时 ② 10时 ③ 11时 ④ 12时
2.我会识拓展
1.按规律完成钟表图,并写出时间。
7:00
9:00
11:00
1:00
2.图出时针和分针。
6时
10时
3时
知识拓展
【例】时钟一时敲1下,二时敲2下,从1时到5时一共敲了多少下?
发散思维
1+2+3+4+5=15(下)答:从1时到5时一共敲了15下
认识钟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
激趣导入
猜一猜
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激趣导入
钟表店
激趣导入
小组合作
仔细观察钟面,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什么?
小组合作
说一说:
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人教版

《七、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面的组成部分,了解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4.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从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及整时。
教学难点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谜语:溜溜圆,光闪闪,两根针,会动弹。
一根长,一根短,滴答滴答转圈圈。
(打一物品)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中的“它”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1.认识钟面。
出示实物钟。
(1)请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长针、短针、数字。
)(2)明确: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3)仔细观察:都有哪些数字,是怎样排列的?(有1~12,是按从小到大顺时针转圈排列的。
)(4)可引导说出长针、短针都是按数字的排列顺序运转的。
(5)这2根针是怎样走动的?哪根针快哪根针慢?(朝着同一方向走,分针快,时针慢。
)2.认识整时。
多媒体出示3个钟面:师:谁能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并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看的?整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的指向各有什么特点?(分针都指向12,8时时针就指向8,3时时针就指向3,6时时针就指向6。
) 同桌互相讨论:你准备怎样认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请大家用自己手中的学具钟拨出7时、11时。
3.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1)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方法。
(板书:8时、3时、6时)(2)介绍数字表示法。
出示8∶00电子钟,要求学生观察电子钟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问:这是什么?这种表示法有什么特点?(3)小结: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个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练习。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二)探索新知,合作探究
活动4:区分中拓展认识 出示两幅对比情境图。 师:小明9时在看书,他睡觉是在什么时间? 师:同样是9时,为什么小明做的事情不同? 学生讨论后交流: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晚上的9时。 【设计意图】通过两幅情境的对比,帮助学生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区分上午 与晚上的时间,为后面24记时法的学习做好铺垫。
《认识钟表》
01 说教材 04 说学法
02 说教学目标
03 说教法
05 说教学过程
06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内容:《认识钟表》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 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板块,让学生 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 结构:认识钟面→整时的认、读、写(钟面和电子表)→时间观念建立
二、说教学目标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要求: 理解常见的量,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总结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时间的两种表示形式。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 习惯,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智慧平板
练习1:连一连 练习2:拨一拨 练习3:画一画 练习4:说一说 练习5:写一写 【设计意图】通过5种不同形式的练习题,从多个角度加以强化和巩固,帮助学生 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结合智慧平板的使用,进一步清晰地掌握学生在每个 方面的课堂学习情况,更具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讲解,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 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 落到细节处。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认 识 钟 表教案整理

第七单元 认 识 钟 表教学设计第1课时 认 识 钟 表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84~85页内容及第86~87页练习十九。
内容简析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
教学目标1.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认识整时。
2.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
3.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养成守时、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
教法与学法1.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学生通过动手拨一拨,连一连,和认一认等活动,来认识钟表和整时,并在生活中认识钟表。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复习:认识钟表,形如学习:认识整时。
会做形如:看钟面写时间。
延学:认识钟表。
解答形如:游戏导入法:同学们,你们做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吗?游戏规则:一人扮老狼,捂着眼睛面朝着墙,其余同学扮小羊站在老狼背后。
游戏开始后,小羊开始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九点了或七点了。
”小羊继续问:“老狼老狼几点啦?”老狼大声说:“十二点啦!”这时小羊四散跑开,因为老狼一报十二点就意味着追捕开始了。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游戏吧!(游戏开始)师:这个游戏是与时间有关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间,认识钟表吧!(板书课题)【品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好玩、好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为了让他们尽快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通过游戏活动......,.一下子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谜语导入法: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预设生齐说: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认识钟表》说课稿

《认识钟表》说课稿《认识钟表》说课稿1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钟表》,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第7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是认识钟表的初始课。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会认、读、写整时。
2)在经历制表、认表、记录时间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钟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按时作息。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对特殊时刻的认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我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和理解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我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利用迁移,深化提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课堂的学习活动成为对他们原有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三.说教学过程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构建了自主探索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升、交流评价”。
1.质疑激趣同学们,你们都几点起床?你是怎么知道时间的?这里有12个数学宝宝,你能把它们送到钟表的家吗?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
认识钟表教案15篇

认识钟表教案15篇认识钟表教案1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84-85页)认识整时。
【教材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因此大多数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只是粗浅的,感性的.教材安排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学情分析】: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的时间。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3、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从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认识钟面及整时【教学准备】:钟面模型、学生学具钟面、课件。
【教学策略】:动手拨一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1、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预设生齐说: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师说谜语:嘀嗒嘀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谁猜到了这是什么?生可能说:闹钟, 师可引导说:钟表(板书:钟表)2、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
师:请同学随老师一起到钟表王国去看一看吧!(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钟表,生看)(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各种各样)师:你们觉得钟表王国有趣吗?3、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寻找其中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猜谜语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在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利于孩子们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认识钟表 人教版

在课件显示出课本书中的练习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简单纠正。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一)(课件显示处中标图片进行以下知识的认识)
(1)分针 特点:又细又长
(2)时针 特点:又粗又短
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它们把钟面上均匀地分成12个大个大。
在这种面上的时针指的是几(钟面上的数字),那它表示的几时。
今天我们主要学会认读的是整时,所以分针一直指的都是12,也表示分针指12的都是整时。并
小结
四、课堂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钟面上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的显示屏上有个“:”它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二、探究新知(二):(通过课件显示相关情景图:)
认识电子钟表
这一电子钟表上显示的时间为7:00,读7时。
数字7和00之间有个“:”,在这“:”右边的两个00,表示整时,左边是7,表示7时。
钟表上的整时与电子表上的整时是一样的,也有两种表示法:一个是电子表法,也就是表示时间的时候“几:00”来表示,还有一种方法是“几时”。通过连一连的方法来验证以上方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巩固练习:(课件显示课本书中的一幅图:小明一天)
让学生分组,分别组内讨论并选出组代表回答问题:
首先让学生代表认读钟表上的时间并这个时间段里小明在做什么,然后让其他组同学判断这位同学回答的对还是错,有错纠正,没错就鼓励同学。
《认识钟表》教学教案

《认识钟表》精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时、分、秒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会读写整时和半时,以及认识分和秒的读写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分、秒及其关系。
2. 读写整时和半时。
3. 认识分和秒的读写方法。
4. 钟表的认识与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分、秒的概念,整时和半时的读写,分和秒的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分和秒的读写方法,以及钟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钟表模型,直观地了解时、分、秒的关系。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各种钟表相关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钟表模型,加深对钟表的认识。
五、教学准备:1. 钟表模型若干个。
2. 钟表图片若干张。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4. 练习题若干份。
5. 计时器。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钟表。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观察钟表模型,了解时、分、秒的构成,自主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讲解演示:教师通过钟表模型和课件,讲解时、分、秒的概念,演示整时和半时的读写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钟表模型的操作,练习读写整时和半时。
5.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各种时、分的组合,让学生快速读写。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时、分、秒的关系及读写方法。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请根据钟表模型,填空完成下列句子。
(1. 当时针指向3时,分针指向_____。
(2. 当时针指向6时,分针指向_____。
(3. 当时针指向9时,分针指向_____。
2. 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1. 一个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_____小时。
(A. 1 B. 2 C. 3 D. 4)(2. 分针走一小格是_____分钟。
《认识钟表》教案(精选5篇

《认识钟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认识钟表。
主要包括钟表的构造、钟面上数字的分布、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以及简单的时间读取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钟表的构造,正确读取时针、分针所表示的时间。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及其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重点:钟表的构造,读取时间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实物钟表、挂图、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实物钟表,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构造,提出问题:“钟表上有什么?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2. 新课导入(1)讲解钟表的构造,引导学生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2)讲解钟面上数字的分布,以及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3)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学会读取时间。
(2)讲解读取时间的方法,强调时针、分针所表示的时间。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绘制钟表,并标出每个数字。
(2)教师出示一些时间,学生用自己绘制的钟表进行读取。
教师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钟表的认识及时间读取方法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2. 板书内容:(1)钟表的构造:时针、分针、秒针(2)钟面上的数字:112(3)时间读取方法:看时针、分针的位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一个钟表,标出每个数字。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钟表、挂图、课件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对钟表有了直观的认识,学会了读取时间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钟表的认识是否巩固,对时间读取方法的掌握是否熟练。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如日晷、水钟等,激发学生对数学历史的兴趣。
《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认识钟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时、分、秒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会读写整时和半时,以及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学会读写整时和半时。
难点: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钟表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钟表。
2. 教学钟表的认识:(1)介绍钟表的各个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表盘等。
(2)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演示如何读写整时和半时。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钟表模型进行观察和操作。
(2)教师出示一些时间,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指出对应的位置。
(3)学生互相练习,加深对钟表的认识。
4. 课堂练习:(1)填空题:钟表上有_____个数字,它们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等。
(2)选择题:当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6时,钟表上显示的时间是_____(A. 3:00B. 3:30C. 4:00)。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学习钟表的心得体会。
(3)教师出示一些实际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1. 抄写钟表的各个部分名称。
2. 练习读写整时和半时。
3. 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家里的钟表,了解经过的时间,并进行记录。
4.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钟表的认识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准确地读写时间。
3. 了解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把握,以及对按时作息的好习惯的养成情况。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认识时钟》教案15篇

《认识时钟》教案15篇《认识时钟》教案1 教学目的:1.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教学过程:一、导入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你知道它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时钟〕二、认识钟面〔一〕观察钟面1.组织小组玩钟,提出观察任务。
〔1〕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小钟?边玩边看边说,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说给同桌听,开场玩吧。
2.学生自主玩钟,小组内进展交流。
3.小组汇报玩钟时的观察结果。
〔1〕刚刚小朋友观察了钟,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字;格子;针;〔学生可能答复:有针、有数字格子等〕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一短一长,一粗一细〕又短又粗的叫时针,又长又细的叫分针。
请你指出钟面上的时针、分针。
〔2〕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上台介绍时针、分针。
〕〔3〕请你试试拨动钟后面的齿轮看看,你会发现什么?〔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4.小结:通过小朋友玩钟,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
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长又细,拨动钟面上的齿轮,还发现了钟面上的时针跑得慢,分针跑得快。
都从1到12的顺序转的。
三、认识整时1、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认识,请看钟面,你知道如今是几时吗?〔3时〕你是怎么知道的?3时,分针指到几?时针指到几?〔师将3时的钟面贴在黑板上〕师出示5时、6时、9时、12时的钟面图,请学生说一说——分针指到几?时针指到几,是几时?然后将图贴在黑板上。
2、整时的特点和认整时、方法这几个钟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时,看看他们有什么一样点?〔分针都指到12〕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看整时的方法吗?生: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和指示物;2.能够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表盘等元素;3.能够按照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读时刻;4.能够简单应用所学知识,判断简单的时间先后顺序。
二、教学重点1.了解钟表上的时针、分针、表盘等基本元素;2.能够按照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读时刻。
三、教学难点1.初步认识钟表的结构和指示物;2.能够正确读取钟表上的时间。
四、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唤起学生对钟表的基本印象,简单谈论人们生活中对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钟表的好奇和兴趣。
B. 学习1.展示钟表,介绍钟表的结构和指示物。
学生边观看边听老师解说。
2.通过教师手持钟表模型,展示时针和分针的运动方式,让学生模仿时针和分针的动作。
C. 实践1.设置时间,让学生模仿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读出时间;2.给出时间,让学生模仿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调整到正确的时间点。
D. 巩固设计一些钟表时间练习题,让学生根据题目判定时间先后顺序,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总结学过的内容,强化对钟表的认识和读时能力。
六、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册相关练习;2.自制钟表模型,模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熟练读取时间。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直观的钟表展示和实践操作,辅以练习巩固,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表、掌握读取时间的基本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互动性,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认识钟表》的教案,希未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7 《认识钟表》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7 《认识钟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会读写时间。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钟表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时间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对钟表的内部结构和读写时间的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钟表,并掌握读写时间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读写时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会读写时间,特别是整点和半点的时间读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钟表和读写时间。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模型、电子钟、挂图、卡片等。
2.学具:学生钟表模型、练习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类型的钟表,引导学生关注钟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如: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游戏,让学生亲自操作钟表,观察和记录时间的变化。
如:小组成员互相拨钟表,比一比谁拨得快、准。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时间卡片,让学生快速读出时间。
如:3时半、4时15分等。
同时,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如:妈妈做饭用了30分钟,爸爸散步用了40分钟等。
(最新)人教一年级数学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1、认识钟面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
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如:8时或8:00《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1.比较大小。
(1)25+1525+51 (2)35+66+35 (3)76-1276+12 (4)60-1460-412.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197≈ 408≈ 569≈ 887≈373≈ 521≈ 678≈ 999≈254≈ 358≈ 467≈ 733≈3.口算出下面各题的得数.4.列式计算598+204= 307+448= 240+380=572-353= 860-390= 473+218=276+361=348+587= 743-489=5.小熊现在上学了,在上学的路上它已经走了55米,离学校还有35米,小熊每天上学要走多少米?6.小象说:妈妈,我今年3岁,妈妈你多大了?大象妈妈说:你出生时我29岁。
你能帮小象算算象妈妈今年多大了么?7.小红为地震灾区捐款489元,小东捐款321元,他们一共捐款大约多少元?8.环卫阿姨3月收集瓶子588个,4月收集瓶子432个,3月比4月大约多收集多少个?《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1.比较大小38+2845+23 72-1429+2947-1864-15 70997090408429 10000-90091003800-4003700-300 735+308245+7522.脱步计算34+20+3 58+30+6 17+60+957-20-3 76-40-8 63÷7-203.商店里上星期卖出圆珠笔42支,比卖出的钢笔多24支,卖出的圆珠笔和钢笔一共有多少支?4.王老师到书店买了8本同样的故事书,付出50元,找回18元.一本故事书要多少钱?5.小明家养8只山羊,棉羊的只数是山羊的4倍,小明家有多少只羊?6.二年级三个班一共交了229件绘画作品,其中,二年级一班交了72件、二年级二班交了81件,二年级三班交了多少件?7.桌子259元椅子148元①桌子的价钱比椅子大约贵多少元?②爸爸带500元,买一套桌椅,够吗?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一、单元课标要求及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二、单元教材、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学生认识整时的情境题材,教材在这一情境中根据小朋友生活与学习的习惯安排时间,以供学生认识钟面。
编写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会看钟表,并会认读整时的时间;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钟表,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采用直观教学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学习。
三、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能区分时针和分针。
2.学生能在钟面上拨出给定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
借助教具和学具,学生认识整时,通过活动,学生感知整时,建立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构造,正确认识整时。
教学难点:概括认识“整时”的方法,渗透一天有24时。
五、单元教学措施:
1.认识钟表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中教师要“借用学生的原认知”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2.生认知过程中重视直观演示。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六、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整时
第二课时认识钟表练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