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参数对FCC汽油烯烃度的影响
FCC汽油生产国IV标准清洁汽油

√ 优异的降烯烃和保辛烷值能力 X 较低的脱硫率—71% 较低的脱硫率—
Time on stream (h)
饱和烃
烯烃
芳烃
硫 (ppmw) 370 105
RON 91.5 91.0
产率 (wt%) 98.5
原料 产品 (500 h)
45.3 56.1
39.6 21.5
15.1 21.8
高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
进一步用复合酸处理,使B酸位 适度增加,孔道疏通
SAPO-11的孔径调变
SAPO-11的孔径调变 SAPO-11的孔径调变
传统水热合成
H2O
正硅酸乙酯(TEOS) Si(OH)4
Si(C2H5O)4
水-醇合成
C2H5OH H2O
TEOS Si(C2H5O)4
Si(C2H5O)n(OH)4-n
具有烯烃异构和芳构功能的复合催化剂
21-独山子研究院-FCC汽油加氢后辛烷值损失问题的探讨116-120

FCC汽油加氢后辛烷值损失问题的探讨董元成姚丽群王文波方义(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研究院新疆独山子 833600)摘要:介绍了独山子石化公司FCC汽油加氢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加氢汽油RON损失的主要原因,指出汽油组成、工艺参数及催化剂选择性是影响研究法辛烷值损失(ΔRON)高低的主要因素,并对这几个因素对ΔRON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FCC汽油加氢辛烷值损失烯烃工艺参数1 前言《车用汽油》标准(GB17930-2006)于2006年12月6日正式颁布实施,该标准对国Ⅲ汽油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了更为严格的限定。
与国Ⅱ标准相比,国Ⅲ汽油主要变化是硫含量由原先的≯500µg/g修改为≯150µg/g,烯烃含量由≯35.0v%修改为≯30.0v%,苯含量由≯2.5v%修改为≯1.0v%,国Ⅲ汽油标准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执行[1]。
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建设了一套40万吨/年FCC汽油加氢装置,已于2009年11月正式投用。
该套装置采用单反重馏分加氢工艺,即FCC汽油首先进入分馏塔,切割为轻、重馏分,重馏分经加氢脱硫后与轻馏分混合进金属纤维膜脱硫醇装置,脱硫醇后出装置调和成品汽油[2]。
从运行期间的数据看,加氢混合汽油硫含量由600µg/g左右降至200µg/g左右时,△RON损失达到2.0~3.0,辛烷值损失较大,严重影响装置的经济效益。
本文拟对影响△RON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减少辛烷值损失相关的研究和生产工作提供借鉴。
2 实验部分2.1 试验原料FCC汽油、高纯氢、氮气、10%的NaOH溶液。
2.2 试验装置200mL加氢试验装置、200L蒸馏试验装置、分液漏斗、气相色谱仪、硫氮分析仪。
2.3 试验方法以200L蒸馏试验装置将FCC汽油切割为不同馏分段的轻馏分(LCN)和重馏分(HCN),以HCN为原料,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加氢精制,精制后的样品以10%的NaOH溶液洗涤过虑,然后与LCN混合,得到加氢混合汽油。
催化裂解反应温度对低碳烯烃汽油产率的影响

中进行快速加热为过热水蒸气,然后再将过热水蒸汽通入经过预热炉预热后再通入反应室中,经过预热的过热水蒸气再从反应室底端的进出料管口迅速喷出,接着从反应室底部反向吹动上升,目的是尽量让反应室中的催化剂变为流动状态。
在加入原材料时, 将水蒸气与经过双柱塞泵原油在管线内接触后混合,然后将带有原油的水蒸气再经过预热炉预热后从进料管口快速喷出,将雾化与气化后的原油与催化剂接触反应。
在原料全部加入后继续用水蒸气反应10min 。
将裂解后的油气经过冷凝而分离得到液态产品, 气体产品用排水法或者排空气法收集。
1.3 实验方法及温度条件设置本文总结了两个方案:(1)油剂比、水油比、空速分别控制在6、0.4和13.0h -1且保持恒定不变。
将反应温度设置在540~680℃,探究不同温度对FCC 汽油催化裂解的影响。
(2)油剂比、水油比、空速分别控制在5.5、0.3和10.0h -1且保持恒定不变,将反应温度控制在540~600℃,探究不同温度对FCC 汽油催化裂解的影响。
2 温度对催化裂解反应低碳烯烃产率的影响2.1 方案1结果如图1所示,当反应的温度升高时,其汽油转化率、乙烯产率也随之增加。
与此同时,丙烯的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当反应的温度达到580℃左右时丙烯产率达到最大值。
同时,当温度由540℃上升到600℃时,汽油转化率由21.55%上升到31.02%。
而乙烯与丙烯的产率总量由7.01%上升到11.50%。
图1 反应温度对汽油裂解反应的影响图2与表1为反应温度对目的产物选择性与主要气体组成成分的影响[2]。
试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逐渐增高时,催化反应与裂解反应的反应速率也随温度增高而加快,进而使汽油0 引言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石油消耗量的增加,研究者将目光逐渐转移到将催化裂化、蒸汽裂解等石油化工过程所产生的低价值烯烃转变为丙烯、乙烯方面研究。
丙烯与乙烯两者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材料,世界各国对其都有很大的需求,已经成为目前石油行业最有市场价值的两类化工原料。
FCC汽油降烯烃技术进展

FCC汽油降烯烃技术进展张艳霞(济南大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教研室,山东济南,250022)摘 要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对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限制越来越严格,针对近期的发展动态,从催化裂化(简称FCC)技术、醚化技术、芳构化技术和烷基化技术等方面介绍了FCC汽油降烯烃生产技术的进展。
同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FCC汽油 降烯烃 催化剂 FCC技术 醚化 芳构化 烷基化中图分类号:TE626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59(2004)03-0189-03 21世纪是经济发达环境清洁的新时代。
然而,由于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车用汽油消费量与日俱增,汽车尾气排放引起的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环保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我国汽油产品中的烯烃含量严重超标,而烯烃含量的88%来自FCC汽油。
因此,降低FCC汽油中的烯烃含量的技术近年来倍受关注。
1 FCC汽油降烯烃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1.1 选择降低FCC汽油烯烃的催化剂1996年,Grace Dvison公司开了名为RF G的FCC催化剂[1],其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可以使FCC 汽油烯烃含量减少8%~12%,而对于干点在190℃以下的汽油,则烯烃含量可降低15%~18%,同时辛烷值和低碳烯烃产率不会下降,焦炭选择性基本不变。
目前,该催化剂已在5套FCC 装置上应用。
Akzo Nobel公司开发的TOMCobra 的催化剂新技术[1],它可以增加氢转移反应使烯烃饱和,还可以选择的将汽油中的烯烃裂化成液化气。
日本鹿岛炼油厂使用了该催化剂技术后[2],在RON不变的情况下,汽油中烯烃含量减少了约9%。
国内中石化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开发研制的G OR催化剂已分别在洛阳、高桥、燕山石化公司的FCC装置上应用[3]。
洛阳石化总厂的试验中,汽油烯烃由44.6%下降到28.8%。
燕山石化使用G OR催化剂使汽油烯烃含量由52%~55%降到45%~48%。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石化研究院研制开发了降低新疆原油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新型催化剂LBO-12[4]。
操作参数对FCC过程中干气产率及组成的影响

H-
反应温度从370℃增加到620℃时,干气产率将从
o.26%增加到7.54%。在FCC反应过程中,有关干
气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催化裂化初始反应
过程中,生成的干气来自于催化剂上的B酸质子化
烷烃,生成五配位正碳离子,该正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操作参数对FCC过程中干气产率及组成的影响
万方数据
第4期
魏晓丽等.操作参数对Fcc过程中干气产率及组成的影响
35
表2 MLc-500催化剂的主要物化性质
项目 化学组成("),%
RE203 A1203 Na20 比表面积/m2·g“ 孔体积/cm3·g“ 磨损指数,%
数据
项目
表观密度/g·cm_3 2.7 重金属含量(Ⅻ),%
55.9
V
数据
试验是在由美国Kayser技术公司设计、美国 xytel公司制造的小型固定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上 进行的。原料油为大庆减压蜡油,进油量2 g,质量 空速3~15 h一。。 2.2试验方法
试验时,先将一定量催化剂装入反应器内。原
料油经预热后,由注塞泵注入到装有催化剂的流化 床反应器内,进行催化裂化反应;然后用氮气对催 化剂和液体产物进行汽提;再通入空气对催化剂进 行烧焦再生。反应产物经冷凝冷却系统分离成气 体产物和液体产物。气体产物通过在线色谱分析 得到裂化气详细组成。液体产物通过离线色谱仪 进行模拟蒸馏,得到汽油、(轻)柴油和重油馏分。 沉积了焦炭的催化剂经在线烧焦,通过C0。在线 分析仪测量烟气中CO。的含量,得出焦炭产量。 2.3原料及催化剂
2007年4月
石油炼制与化工 PETROI.EuM PROcEssING AND PETR0cHEMICAI。s
应用RICC-Ⅱ+GOR-Ⅱ催化剂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

应用RICC-Ⅱ+GOR-Ⅱ催化剂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朱光兰【摘要】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在催化裂化装置上应用"RICC-Ⅱ+GOR-Ⅱ催化剂"进行汽油降烯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CC汽油烯烃含量降低7%~15%(体积分数),与单纯使用GOR-Ⅱ催化剂相比,汽油产率提高5.45个百分点,汽油辛烷值损失0.5~1个单位,馏程变化很小,芳烃、烷烃略上升,汽油质量合格.RICC-Ⅱ与GOR-Ⅱ催化剂混合比例控制在(2~3):7~8较适宜.【期刊名称】《河南化工》【年(卷),期】2010(027)014【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FCC汽油;降烯烃;RICC-Ⅱ催化剂;GOR-Ⅱ催化剂【作者】朱光兰【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河南,南阳,4731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6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害物对大气的污染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各国相继立法制定了日益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对汽油的硫、烯烃、芳烃、苯和氧含量等质量控制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高,会使发动机进气及供油系统的沉积物增加,并导致尾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增加,降低汽油中烯烃含量可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的排放量。
欧Ⅳ标准(2005年)规定烯烃含量不大于 18%(体积分数),国Ⅱ标准汽油(2006年)规定烯烃含量不大于 35% (体积分数),2010年将实施的国Ⅲ标准汽油规定烯烃含量不大于 30%(体积分数),乙醇汽油组分油烯烃含量不大于 33%(体积分数)。
我国汽油的主要特点是高烯烃低芳烃,催化裂化汽油 (以下简称FCC汽油)占 70%以上,由于其它汽油调合组分烯烃含量较低,我国汽油中的烯烃 80%~90%来自FCC汽油,因此,降低 FCC汽油烯烃含量满足汽油质量指标的重要途径。
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所产汽油为乙醇汽油组分油,由 FCC汽油和芳构化汽油组成。
催化裂化工艺操作对汽油烯烃含量的影响

HC C n a c a u s e d a ma g e o t he t h u ma n l i v i n g e n v i r o n me n t . Ca al t y t i c d e v i c e( F CC) a s he t ma i n p r o d u c i t o n e q u i p me f t o fg a s o l ne i ,s ho u l d
he t Na t i o n a l S t a n d a r d s Co mmi t t e e i s s u e d he t De c i s i o n o n De c e mb e r 1 8 ,2 0 1 3 Fi v e . s t a g e p e t g a s o l i n e n a t i o n a l s t a n d a r d . Co mp re a d wi t h hef t o u r t h s t a g e o ft he n a t i o n a l s an t d rdf a o r a u t o mo i t v e g a s o l i n e ,t he c o u n t r yV s t a n d a r d wi l l b e g a s o l i n eo l e i f n c o n t e n t f r o m t hef ou r t h
b e c o mb i n e d wi t h he t i r o wn c i r c u ms t a n c e s ,t o i f n d wa y s t o r e  ̄c e o l e o s ,t o a d a p t o t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t r e n d o f c l e n a g a s o l i n e . Ke y wo r d s:c a t a l y t i c c r a c k i n g ;g so a l i n e;o l e i f n
调整工艺参数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

调整工艺参数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黄富【摘要】Measures for the 2 500 kt/a catalytic cracking unit,such as increase catalyst activity,lower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reduce the feed preheat temperature,increase hydrocarbon partial pressure,use more catalyst inventory in the second reaction area,termination agent injection,high catalyst oil ratio,long reaction time,higher gasoline dry point etc. have been taken with a result of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atalytic cracking gasoline olefin content by 8.1%. The influences of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FCC gasoline olefin content are also analyzed.%在2500 kt/a催化裂化装置上,通过提高催化剂活性、降低反应温度、降低原料预热温度、提高烃分压、提高二反区催化剂藏量、注入终止剂、提高剂油比、延长反应时间、提高汽油终馏点等技术措施,能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8.1%,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FCC汽油烯烃含量的影响原因。
【期刊名称】《炼油与化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催化裂化;催化剂;汽油;烯烃;工艺参数【作者】黄富【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一部,四川成都6119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6.21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司2 500 k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由反应再生单元、热工单元、烟气脱硫单元、分馏单元、吸收稳定单元和产品精制单元组成。
催化裂化操作参数对降低汽油烯烃的影响

0(( (02 (/5 3(%
031 ((/ 3%$ 33$
((/ 30$ 34( 501
剂油比 3 . 4 7 3 . / 的操作条件下进行催化裂 5%% 6 、 化反应, 产品分布及汽油烯烃含量见表 0。由表 0 可以看出, 转化率依辽河油、 胜利油和大庆油的次 序提高, 汽油产率依次增大。大庆油的汽油烯烃含 量最高, 辛烷值最低; 辽河油的汽油芳烃含量最高, 辛烷值也高。辽河 !"# 和胜利 !"# 掺 $%& !’ 的 ! 值相近, 烯烃含量亦相近。
表&
项
催化剂平衡活性与汽油烯烃含量的关系!
平衡剂的微反活性 目 5( 6 ( 55 6 ( 7>> :( 6 ’ 58 6 : 7>? 5: 6 ’ :( 6 8 7>: 55 6 5! 5(’ :? 6 7:
提升管出口温度 " B
采用大庆 #$% 掺 !() #* 的混合油为原料 油, 在反应压力 ( 6 ’5 @0A、 提升管出口温度 5(( B 、 剂油比 : 6 ( C : 6 ’ 的操作条件下, 对比评价三种催 化剂, 结果见表 7。由表 7 可以看出, 与常规裂化 催化剂 1#+2! 相比,$%*+- 和 $%*+, 催化剂具有 较好的氢转移反应活性, 所产汽油烯烃含量较低。 在相同操作条件下, 烯烃含量 (色谱法) 降低 ’! C 液化气和汽油产率明显提高, 干气产 ’> 个百分点, 但焦炭产率有一 率较低, 干气中氢气 " 甲烷比下降, 定增加。 ! " # " # 催化剂活性 表 5 为催化剂平衡活性与汽 油烯烃含量的关系。从表 5 可以看出, 在相同的反
性质、 催化剂性质、 反应条件、 汽油馏程等对汽油烯烃含量的影响, 提出了工业生产装置降低催化裂 化汽油烯烃含量的措施。研究发现, 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与氢转移指数 (异丁烷 % 丁烯及异丁烷 % 异丁烯) 呈线性关系, 氢含量高、! 值大的原料油, 汽油烯烃含量较高。使用降烯烃催化剂、 提高催 化剂活性、 提高剂油比、 降低反应温度、 延长反应时间、 提高烃分压、 提高汽油终馏点等有利于降低 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原料 裂化催化剂 汽油料 烯烃 操作条件
影响汽油芳烃、烯烃含量分析的几个因素

影响汽油芳烃、烯烃含量分析的几个因素摘要:针对我厂汽油特点,依据BG/T 1113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分析汽油的芳烃、烯烃含量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影响因素。
关键字:汽油;芳烃;烯烃;含量;影响因素一、国际车用汽油发展趋势随着国际上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重视,各国对车用燃料油的尾气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高,首先汽油中的芳烃是造成汽车尾气排放有害物污染环境的源头。
汽油中芳烃对汽车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排放有很大影响。
芳烃燃烧在尾气中易形成致癌性物质,并增加燃烧室积炭,导致尾气排放物增加,气缸结炭。
因此降低汽油中芳烃含量,可减少汽车尾气的相对排放量和尾气中多环有机物的含量。
苯是人们公认的一种致癌物质,挥发性很大,是汽车尾气排放中数量居首的有机毒物。
它还会降低三效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因此限定汽油苯含量是减少蒸发排放和尾气排放的最直接手段。
汽油中的烯烃(尤其是二烯烃)的热稳定性与抗氧化性差,容易在喷油嘴、进气阀处发生氧化和缩合反应,形成胶质和树脂状污垢,并会吸附周围的颗粒物质,在长期高温作用下,这些黏稠油垢会逐渐变硬,形成积炭,使发动机正常工作受到影响。
汽油中烯烃含量高,会使NOx排放增加,并使生成O3的反应加快,烯烃的燃烧生成物还会形成有毒的二烯烃。
因此,油品中烯烃含量的降低,对汽车发动机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都起很好的作用。
目前国际上对清洁汽油质量发展趋势就是低硫、低苯、低芳烃和低烯烃化。
我国在2014年1月1日车用汽油正式升级为国(IV)汽油,2018年1月1日将执行国(V)车用汽油,国V质量的车用汽油对烯烃指标要求的更加苛刻,所以汽油中芳烃、烯烃含量的分析备受关注。
本文重点讲一下影响汽油芳烃、烯烃分析的几个因素。
二、我厂汽油特点及调和方案我厂的汽油调和主要有以下组分:一套、二套ARGG (重油催化裂化)精制汽油、重整汽油、异构石脑油、重整抽余油、MTBE等。
其中各个组分指标如下:表1:我厂调和组分油指标组分油名称重整汽油一套ARGG精制汽油二套ARGG 精制汽油研究法辛烷值 RON 94.5 92.8 92.7马达法辛烷值 84.7 81.6 81.6硫含量,% 0.003 0.012 0.012芳烃含量,%(v/v) 57.5 15.4 13.4烯烃含量,%(v/v) 1.1 30.2 42另外,异构石脑油、重整抽余油都是低烯烃、低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
操作参数对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影响

料油。这说明氢量高、! 值大的原料油, 裂化转 化率高, 汽油产率高, 汽油中烯烃含量也较高。对 于同一种类型的原油, 如果进料中掺入渣油, 或将 减压蜡油的终馏点提高, 原料的 ! 值降低, 在工业 生产中将导致再生温度升高, 剂油比减少, 汽油烯 烃含量增加。
密度 ) * ・ +, - ( 残炭 ) & (氢) )& ! 特性因数 ! 馏程 ) 6 初馏点 $%& (%& 5%&
表&
项
催化剂平衡活性与汽油烯烃含量的关系!
平衡剂的微反活性 目 5( 6 ( 55 6 ( 7>> :( 6 ’ 58 6 : 7>? 5: 6 ’ :( 6 8 7>: 55 6 5! 5(’ :? 6 7:
提升管出口温度 " B
采用大庆 #$% 掺 !() #* 的混合油为原料 油, 在反应压力 ( 6 ’5 @0A、 提升管出口温度 5(( B 、 剂油比 : 6 ( C : 6 ’ 的操作条件下, 对比评价三种催 化剂, 结果见表 7。由表 7 可以看出, 与常规裂化 催化剂 1#+2! 相比,$%*+- 和 $%*+, 催化剂具有 较好的氢转移反应活性, 所产汽油烯烃含量较低。 在相同操作条件下, 烯烃含量 (色谱法) 降低 ’! C 液化气和汽油产率明显提高, 干气产 ’> 个百分点, 但焦炭产率有一 率较低, 干气中氢气 " 甲烷比下降, 定增加。 ! " # " # 催化剂活性 表 5 为催化剂平衡活性与汽 万方数据 油烯烃含量的关系。从表 在相同的反 5 可以看出,
表%
项
不同催化剂的产品分布和汽油烯烃对比
目 1#+2! $%*+$%*+,
FCC汽油降烯烃技术进展_屈叶青

FCC汽油降烯烃技术进展屈叶青(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南岳阳 414012)摘要:概述了FCC汽油的特点,分析了FCC汽油降烯烃的方法应该具有的技术特征,介绍了FCC汽油降烯烃催化剂和助剂的开发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FCC新工艺,主要是MGD工艺、MIP 工艺、FVI工艺、TSRFCC工艺和FDFCC工艺等。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催化剂;助剂中图分类号:TE624.8文献标识码:A全球环保法规的不断加强,使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和发展汽车工业的矛盾日益突出,并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2009年12月31日起,全国汽油将执行国Ⅲ标准[1](主要指标是烯烃含量不大于30.0%,硫含量不大于150µg/g)。
燃油清洁化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之一。
汽油中的烯烃一方面会增加发动机尾气排放中的CO和NO x,加重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易在汽油发动机的喷嘴和进气阀等高温部位发生氧化和缩合反应,最终形成胶质和树脂状积垢。
这些积垢能吸附周围环境中的颗粒物质,从而变成坚硬的积炭,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2]。
因此,在汽油产品生产方面,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开发和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催化剂并注重组合工艺技术的应用以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FCC汽油的特点国外清洁汽油的生产主要是从“配方”这一根本问题人手,重整汽油约占1/3,烷基化、醚化、异构化等清洁汽油组分约占1/3,其他约1/3为催化裂化汽油,即从工艺装置结构上符合清洁汽油的生产要求,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外汽油的烯烃含量问题和辛烷值问题。
而国内汽油组分中,催化裂化汽油所占比例在80%以上。
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硫和烯烃来自催化裂化汽油组分。
因此,很难效仿国外加工路线,一是很难提供足够的重整原料,二是需要增加大量资金投入,同时还要闲置部分催化裂化装置。
近年来,以生产清洁汽油为目的,降低FCC 汽油烯烃含量的技术开发主要集中在工艺技术以及催化剂、助剂的研究开发方面。
FCC汽油催化裂化降烯烃反应规律的考察_李文深

第30卷第3期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V ol.30N o.3 2010年9月JOU R N AL OF L IA ON IN G SH IHU A U N IV ERSIT Y Sep.2010文章编号:1672-6952(2010)03-0013-05FCC汽油催化裂化降烯烃反应规律的考察李文深,刘洁(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摘要:采用微反)色谱联合的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剂油质量比对原料油催化改质的产品分布、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和丁烯)产率和改质汽油族组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原料油经催化改质后,烯烃质量分数大幅度下降,由原料中的42.6%降至13.4%,满足汽油新标准的要求,而异构烷烃和芳烃质量分数有较大幅度增加,分别由原料中的28.4%、18.2%增至40.4%、35.7%,可以预测F CC汽油在降低烯烃质量分数的同时,辛烷值不会降低,并且还会增加低碳烯烃的产率,可达25%左右。
此外,提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增加剂油质量比均有利于降低改质汽油的烯烃质量分数,增产低碳烯烃。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催化改质;降烯烃;低碳烯烃中图分类号:T E624.4文献标识码:A do i:10.3696/j.issn.1672-6952.2010.03.004Investig ation on Olefin-Decrement Reaction Ruleof FCC G asoline by Catalytic CrackingLI Wen-shen,LIU Jie(School of P etr ochemical T echnology,L iaoning S hihua Univ er sity,F ushun Liaoning113001,P.R.China)Receiv ed6A p r il2010;r evised4M ay2010;accep ted10J une2010Abstract:T he effects of r eaction t emperat ur e,reactio n time and mass r atio o f catalyst to oil on pr oduct distributio n,yields of light o lefins(including ethylene,pro py lene and buty lene),and g ro up co mpo sitio n of gaso line upgr aded w ere investig ated by using micr o-reacto r and g as chr omatog ra ph integ rated metho d in catalytic r eformulating.T he experimental r esult s show that o lefin content in g asoline decreases from42.6%in r aw mater ial to nearly13.4%,which is me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 f newg aso line standar d.T he co ntents of iso-alkane and aromat ics are ma rkedly incr eased fr om28.4%and18.2%t o40.4%and35.7%,respectiv ely,w hile the octane number o f gasoline is not r educed.M eanw hile,higher y ields o f lig ht olefins(25%)are also obtained after FCC gasoline being refo rmulated under labo rato ry conditions.In additio n,higher reactio n temper atur e, longer reactio n time,and hig her mass ratio of catalyst t o o il a re beneficia l to decr ease o lefin content of F CC gasoline and increase the yields o f lig ht olefins.Key words:FCC gaso line;Catalytic upgr ading;O lefin decreasing;Light o lefinsCor respo nding autho r.T el.:+86-413-6861667;fax:+86-413-6861667;e-mail:lj138********@163.co m我国在2003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汽油标准(GB17930)1999),新标准规定了汽油中烯烃的体积分数不大于35%,研究法辛烷值不小于90,芳烃的体积分数不大于40%[1-2]。
影响汽油芳烃、烯烃含量分析的几个因素

影响汽油芳烃、烯烃含量分析的几个因素摘要:针对我厂汽油特点,依据BG/T 1113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分析汽油的芳烃、烯烃含量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影响因素。
关键字:汽油;芳烃;烯烃;含量;影响因素一、国际车用汽油发展趋势随着国际上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重视,各国对车用燃料油的尾气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高,首先汽油中的芳烃是造成汽车尾气排放有害物污染环境的源头。
汽油中芳烃对汽车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排放有很大影响。
芳烃燃烧在尾气中易形成致癌性物质,并增加燃烧室积炭,导致尾气排放物增加,气缸结炭。
因此降低汽油中芳烃含量,可减少汽车尾气的相对排放量和尾气中多环有机物的含量。
苯是人们公认的一种致癌物质,挥发性很大,是汽车尾气排放中数量居首的有机毒物。
它还会降低三效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因此限定汽油苯含量是减少蒸发排放和尾气排放的最直接手段。
汽油中的烯烃(尤其是二烯烃)的热稳定性与抗氧化性差,容易在喷油嘴、进气阀处发生氧化和缩合反应,形成胶质和树脂状污垢,并会吸附周围的颗粒物质,在长期高温作用下,这些黏稠油垢会逐渐变硬,形成积炭,使发动机正常工作受到影响。
汽油中烯烃含量高,会使NOx排放增加,并使生成O3的反应加快,烯烃的燃烧生成物还会形成有毒的二烯烃。
因此,油品中烯烃含量的降低,对汽车发动机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都起很好的作用。
目前国际上对清洁汽油质量发展趋势就是低硫、低苯、低芳烃和低烯烃化。
我国在2014年1月1日车用汽油正式升级为国(IV)汽油,2018年1月1日将执行国(V)车用汽油,国V质量的车用汽油对烯烃指标要求的更加苛刻,所以汽油中芳烃、烯烃含量的分析备受关注。
本文重点讲一下影响汽油芳烃、烯烃分析的几个因素。
二、我厂汽油特点及调和方案我厂的汽油调和主要有以下组分:一套、二套ARGG (重油催化裂化)精制汽油、重整汽油、异构石脑油、重整抽余油、MTBE等。
其中各个组分指标如下:表1:我厂调和组分油指标组分油名称重整汽油一套ARGG精制汽油二套ARGG 精制汽油研究法辛烷值 RON 94.5 92.8 92.7马达法辛烷值 84.7 81.6 81.6硫含量,% 0.003 0.012 0.012芳烃含量,%(v/v) 57.5 15.4 13.4烯烃含量,%(v/v) 1.1 30.2 42另外,异构石脑油、重整抽余油都是低烯烃、低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
提高汽油烯烃含量试验结果的精密度

提高汽油烯烃含量试验结果的精密度摘要: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重视,对车用燃料油的尾气排放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成品油质量也随之不断地升级。
其中,汽油中烯烃含量如果过高,会使NOx排放增加,并使生成O3的反应加快,烯烃的燃烧生成物会形成有毒的二烯烃,而二烯烃的热稳定性与抗氧化性差,容易在喷油嘴、进气阀处发生氧化和缩合反应,形成胶质和树脂状污垢,并会吸附周围的颗粒物质,在长期高温作用下,这些粘稠油垢会逐渐变硬,形成积碳,使发动机正常工作受到影响和加重空气污染。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提高汽油烯烃含量试验结果的精密度,为油品质量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吸附柱;烯烃;荧光指示剂吸附法;建议1、前言汽油烯烃含量作为油品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销售企业出入库必检项目,该项目准备工作时间长,试验条件要求苛刻,虽然销售企业的化验室都能够开展此项目,但试验结果(注1)的精密度较差,有些企业因检验过程中的操作存在问题,导致试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影响油品验收入库和交接工作,加大企业运营成本,降低运营效率。
现将近几年在使用GB/T 11132-2008《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进行检验分析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仅供参考。
2、测定原理在玻璃吸附柱内填充硅胶,在吸附的分离段装有荧光指示剂染色硅胶。
将试样注入吸附柱中,试样被硅胶吸附,再加入异丙醇,使试样脱附,在吸附柱顶端加压,使试样顺柱向下移动,根据汽油中各种烃类的吸附能力的强弱,分离成饱和烃、烃类和芳烃,荧光染料也和烃类一起选择性分离,在紫外灯光作用下显示不同的颜色,根据吸附柱中各种烃类的色带长度计算烃类的体积分数。
3、测定意义测定石油馏分中的饱和烃、烯烃和芳烃的体积分数,对了解汽油调和组分,例如直溜汽油、热裂化汽油、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裂化汽油等的质量特征很重要;对催化重整原料石脑油的测定,可了解其烃类的组成;发动机燃料质量指标的控制要求。
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研究进展

第35卷第10期辽 宁 化 工Vol.35,No.10 2006年10月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October,2006专论与综述 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研究进展 李 锋,宋 华,刘全夫(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摘 要: 介绍了降低催化裂化(FCC)汽油烯烃含量反应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的方法。
针对我国FCC汽油中烯烃含量高及汽油调和组分中FCC汽油所占比例过大,导致成品汽油中烯烃含量高的现象,可调整优化FCC技术,并采用新型降烯烃催化剂。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需对汽油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多建催化重整、烷基化和异构化装置,减少成品汽油中FCC汽油的比例。
关 键 词: 催化裂化;汽油改质;降烯烃;催化剂中图分类号: TE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06)10057904世界各国为了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控制而不断提高对燃料油规格的要求。
我国清洁汽油燃料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催化裂化(FCC)汽油中烯烃含量高(约50%)及汽油调和组分中FCC汽油所占比例过大(约80%),导致成品汽油中烯烃含量过高。
由于烯烃化学性质活泼,挥发后和大气中NO x混合在一起,经太阳紫外线照射形成光化学烟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同时烯烃易在发动机及其进气系统形成胶质和积炭,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1]。
目前由于我国催化重整、烷基化、异构化和含氧化合物生产的装置所占比例很少,大幅改变汽油各调和组分比例有困难,因此降低催化裂化汽油馏分中烯烃含量是尽快解决我国汽油中烯烃含量高的问题的一条重要而现实的途径。
解决FCC汽油烯烃含量过高的问题,首先应从FCC技术着手,优化或改造FCC反应工艺;另外,对FCC汽油进行后改质处理及采用降烯烃催化剂也是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的有效途径。
1 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基本原理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大分子的重油、渣油在催化剂的酸性表面上,通过正碳离子反应生成一次产物,然后一次产物中的不稳定汽油在催化剂活性中心的作用下进一步反应,包括裂化、氢转移、芳构化和异构化等。
降低FCC汽油烯烃的措施

=8/>? @/ABC6D 公司也开发了用于降低 $%% 汽 油烯烃含量的专用催化剂 &$=。该催化剂已用于 使用后汽油烯烃含量降低 3 E )( 个百 0 套 $%%!, 分点, 并且能保证气体烯烃收率和汽油辛烷值不 降低。 )*F 选择降低烯烃的助剂 降烯烃助剂对烯烃应有足够的催化转化能 力, 一般使其裂解为小分子气体烯烃、 或转化为芳 烃等。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炼制研究所开发有
。 9:: 轻汽油 ( C( D ’((E ) 经过
深度 醚 化 后, 总 烯 烃 含 量 由 *F G HI/ 降 低 到 氧 含 量 增 加 * G BI/ , 并且抗爆指数由 .( G F*/ , 增加 C G *. 个单位。 B* G CC 提高到 BJ G BI, 但是, 近年来对汽油中醚含量有较大争议, 美 国加州已禁用 &$K" , 理由是 &$K" 对地下水有 污染, 其气味恶化了司机的工作环境。因此对大 规模的 9:: 汽油醚化应持慎重态度。 .G. 9:: 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 在脱除硫、 氮 9:: 汽油在加氢精制的过程中,
[B]
C
小
结
我国汽油组成中 9:: 汽油目前占 JI/ 以上, 并且近期很难大幅度下降。因此生产清洁汽油还 应该围绕着 9:: 汽油做 “文章” 。 目前, 降低 9:: 汽油烯烃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是对 9:: 本身进行改造, 将改善 9:: 操作条件与 使用降烯烃催化剂或降烯烃助剂结合起来。从目 前技术水平看, 烯烃含量能降低十几个百分点, 很 难超过 二 十 个 百 分 点。 对 于 加 工 重 油 的 一 些 汽油烯烃体积分数在 H(/ 左右, 9::+, 9:: 本身 很难满足要求, 并且汽油中硫含量也很难降低到 合格水平。 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对汽油的组成和杂 质含量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 以后应考虑 多建催化重整、 烷基化和异构化装置, 以减少成品 汽油中 9:: 汽油的比例, 从而降低其烯烃含量。 另外, 对 9:: 汽油进行精制, 在保证汽油辛烷值 不降低的同时, 脱硫降烯烃应该是技术发展的方 向。比如根据 9:: 汽油的特点, 对轻汽油进行醚 化, 有效脱除烯烃, 并提高其辛烷值; 对重汽油加 氢脱硫。醚化轻汽油与加氢重汽油调合后, 既能 满足烯烃、 硫含量要求, 又能保证辛烷值不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参数对FCC 汽油烯烃度的影响蔡目荣 丁福臣 易玉峰 靳广洲(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摘 要 在XTL-5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试验装置上,考察了操作条件对汽油烯烃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分别构造了两个表示烯烃含量大小和氢转移反应强弱的参数 烯烃度和氢转移指数。
还探讨了反应温度和剂油比等操作条件对FCC 汽油烯烃度的影响规律及机理。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 烯烃汽车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汽车保有量还会逐年增加。
但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城市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控制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
汽油作为当今运输业的主要燃料,其质量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
国内外的有关部门都在不断提高汽油质量要求,使汽油逐步变成 绿色燃料!。
无铅、高辛烷值、高含氧量、低烯烃、低芳烃和低蒸气压是当今汽油发展的方向。
国外不少国家和地区规定的汽油标准对烯烃含量有严格的限制,比如美国、欧盟和日本,这是因为汽油烯烃含量过高会引起环境污染及汽油质量下降。
面临严峻的环保形势,我国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底发布了 GB17930-1999车用汽油 新标准,规定汽油烯烃含量不能超过35%( )。
2000年7月开始,新标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大城市已经开始试行,并在2003年推广到全国范围内使用[1,2]。
中国石化集团要求从2003年起,够向北京等三大城市提供的汽油达到 ∀类标准(烯烃含量#20%),2006年要求达到∃准(烯烃含量#10%)[3]。
国内的石油资源短缺,为主,决定了必须走石油深加工的路子,烷基化、醚化和叠合等二次加工能力相对较低,使汽油在成品汽油中的配比高达80%( )化裂化装置掺炼大量渣油和采取大回炼比操作,产品不饱和度大,致使成品汽油烯烃含量一般在( )以上,超过了新车用汽油标准的规定。
因此,FCC 汽油烯烃含量是一个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实验部分[4]1.1 原料油与催化剂实验用的原料油和催化剂分别为大庆减压蜡油、LANET-35,其主要性质参数如表1、表2。
表1 大庆减压蜡油的性质项 目减压蜡油相对分子质量418密度(20%),g/cm 30.8726粘度,mm 2/s 80%11.1100% 6.9凝点,%47残炭, ,%0.09碱性氮, ,10-6296族组成, ,%饱和烃75.2芳烃19.2胶质 5.5沥青质0.1 元素组成 ( ,%)C86.61H13.77S 0.21N0.083表2 LANET-35催化剂的性质344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41.2 实验仪器设备XTL-5型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常减压简易蒸馏装置;GC-4000气相色谱仪;PE气相色谱仪(PERKI N ELMER公司生产,简称PE色谱仪)。
1.3 实验方法1.3.1 催化裂化试验在XTL-5型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上,以减压蜡油为原料,催化剂采用LANET-35平衡剂。
在三种不同反应温度下,通过调节原料油预热温度和再生剂温度来改变剂油比,考察不同操作条件对FCC汽油组成的影响,试验操作条件变化如表3所示。
装置催化剂填装量为4kg,进料泵进油流量为1.2kg/h。
当试验装置在设定条件下运行平稳后,开始进行标定,时间为2h。
表3 催化裂化试验控制剂油比的操作条件试验编号123456789再生剂温度,%670650630670650630680660640原料预热温度,%370350330370350330380360340反应器温度,%上490505520中500515530下5105255401.3.2 焦炭产率计算在试验过程中收集催化剂再生系统生成的烟气样品,进行CO、C O2含量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和标定时间内生成的烟气总量,由下式计算焦炭产率:Coke=V烟气(U CO+U CO2)&1222.4&W I&1000式中:Coke为焦炭产率, %;V烟气为标定时间内烟气生成总量,L;U CO为烟气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U CO2为烟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W I为标定时间内的进油总量,kg(I=1,2,3∋∋9)。
1.3.3 液体产物切割与汽油族组成分析用简易蒸馏装置将催化裂化液体产品分割为汽油(约204%)、柴油(压力为13.3Pa条件下80.5~ 201%,常压下204~350%)和重油馏分。
FCC汽油PONA族组成采用PE气相色谱仪分析, TL9800S色谱数据工作站采集数据,最后用汽油PONA 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而得到的。
2 实验结果与讨论本试验主要考察了工艺因素对FCC汽油烯烃含量的影响,因此定义一个表示汽油烯烃含量的参数 烯烃度,即FCC汽油中的烯烃与烷烃、环烷烃的体积含量之比。
催化裂化反应是一个由众多的一次和二次反应组成的集总反应。
根据催化裂化反应机理,二次反应中的氢转移反应对FCC汽油烯烃含量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氢转移反应的一般历程为:烯烃接受一个质子形成一个正碳离子,然后再从供氢集团(环烷或环烯)夺取一个氢,生成链烷烃。
根据此反应机理,FCC汽油中链烷烃和烯烃的理论摩尔比为1(2,而实际摩尔比都高于此理论值。
由此可见,汽油的烯烃含量与氢转移反应密切相关,为表征催化裂化反应中氢转移反应的程度,特定义一个氢转移指数 HT,表示FCC汽油中链烷烃和烯烃的摩尔比。
氢转移指数HT越大,表示氢转移反应越强。
2.1 操作参数对FCC汽油组成的影响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催化裂化试验结果及反应参数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操作条件下催化裂化汽油族组成及参数NP( %)IP( %)O( %)N( %)A( %)HT烯烃度Coke, %4.3525.1644.577.3818.280.6621 1.2082 2.205.1727.0243.347.5716.680.7427 1.0900 3.714.3627.0940.827.2419.100.7705 1.0551 4.115.7326.4349.08 5.9712.710.6553 1.2872 2.384.8325.3946.36 6.6616.410.6519 1.2571 3.415.8126.7143.10 6.9117.300.7545 1.0931 4.23 4.3723.1848.94 5.2118.100.5629 1.4939 2.95 4.3423.5148.37 6.8116.810.5758 1.3956 3.68 4.7224.8843.37 6.1020.860.6825 1.2148 4.36注:NP 正构烷烃;IP 异构烷烃;O 烯烃;N 环烷烃;A 芳烃。
根据以上结果,分别对FCC汽油烯烃度、氢转移指数与反应温度、剂油比做图1~图4。
从图1~图4可以看出,FCC汽油烯烃含量、烯烃度和氢转移指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在相同反应温度下,随剂油比增加,氢转移反应加强,汽油的烯烃含量和烯烃度降低;在相同剂油比条件下,随反应温度降低,氢转移反应增强,汽油烯烃含量和烯烃度降低。
这是因为,氢转移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双分子反应,降低反应温度和增加剂油比都有利于氢转移反应。
另外,降低反应温度和增加剂油比还可以降低热裂化反应进行的程度,使汽油烯烃含量降低。
而且,温度越高,剂油比对汽油烯烃度的影响越大。
这是因为,高温下热裂化反应在催化裂化反应中的比例加重,增加剂油比可以显著增加原料油分子与催化剂的接触几率,不但可以使氢转移反应活性增强,同时还可以降低热裂化反应程度,从而降低汽油烯烃含量。
345第33卷 第5期 操作参数对FCC汽油烯烃度的影响从FCC汽油烯烃度和氢转移指数的关系可以看出,汽油烯烃度随氢转移反应的增强而递减,说明用氢转移反应机理来解释汽油烯烃含量的变化是合理的。
通过对焦炭产率与剂油比、反应温度间关系的考察,可以发现:在相同反应温度下,剂油比增加,焦炭产率升高;而在相同的剂油比条件下,焦炭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2 结 论通过考察操作条件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采用烯烃度和氢转移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催化裂化过程中操作条件对FCC汽油烯烃含量的影响;(2)FCC汽油的烯烃度随着剂油比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降低反应温度和提高剂油比有利于降低FC C汽油烯烃度。
通过优化催化裂化操作条件,可以适当降低FCC汽油的烯烃度;(3)剂油比的增加,会导致焦炭产率的明显增加;(4)FCC汽油中的烯烃含量主要受氢转移反应的影响,促进氢转移反应可以降低汽油烯烃度。
参考文献1 陈肖青.我国汽油的现状与发展.石油化工动态,1999,7(4):16~202 仇延生.汽油的烯烃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石油炼制与化工,2000,31(4):40~453 赵文中.汽、柴油质量标准的提高对炼油企业效益的影响.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1,17(3):41~454 Mott Ragmond,R oberie Terry.Zhao Xinjin,NPRA,A M-98-11收稿日期:2004-03-23收修改稿:2004-06-18编辑:杨 兰(上接第343页)宜,经一年多脱硫效果很好,完全可满足生产需要,相比之下为最理想的选择对象,继续使用该种脱硫剂。
工艺设置上,可在线不停车切出旁路换脱硫剂。
因CO2中基本不含硫,工厂也可配合其它技术开发特种用途的CO2产品,增加总体效益。
4 结 论(1)对SHE LL渣油气化为龙头,在斯纳姆尿素装置上,所增设的C O2原料气精脱硫技术及工艺流程装置是成功的。
(2)选用的特种氧化铁精脱硫剂从使用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可满足一个生产周期需要。
(3)保证工业运行中的伴热及保温效果,杜绝因饱和水从气相冷凝析出对脱硫剂产生的影响,可进一步延长使用时间。
(4)生产中要控制好前系统的工况,防止C O2中H2S含量大幅波动。
脱硫剂装填要尽量均匀。
作者简介李永吉:男,1962年生,1983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能源化工系。
高级工程师,从事化肥生产工艺技术工作。
已发表多篇论文。
收稿日期:2004-01-17收修改稿:2004-05-13编辑:杨 兰346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4atomic e mission detectoc(GC AED).Mercaptan and disul fides were easily re moved,only alkylthiophenes were more diffcult to be removed by hydrodesulfurization.Opti miza tion of catalyst and operation conditions(temperature,pressure, ratio of hydrogen and oil)depends on the contents of alkyl thiophene in gasoline with hydrodesulfurization.Sulfur com pound types of mercaptan,thioether,and tetrahy dro thio phene in ga soline were easily be re moved by ad sorption de sul furiza tion,but disubstiuted thiophene was dif ficult.For solvent e xtrac tion desulfurization,because ben zothiophene)s construc tion is very similar with the solvent,it there fore was the easiest one to be rem oved,but ter a nd tetra methyl thiophenes with space hindering property were very difficult to be re moved.GC AED technic is a pro posed tool for the selec tion of processes according to sulfur c ompound type distribution.KEY WORDS:gas chromatography atomic emission detector(GC AED),gasoline,sulfur compound type dis trib ution,hydrodesulfurization,adsorption desulfurization,solvent e xtraction desulfurizationA P PL IC A T IO N O F H EA TB Y P A SS S P L IT R A NG EC O N TR O L IN C O N T R O LL IN G F R A C T IO N A TO R P R ES S U R EZhang Yanxia(China Petroleum EastChina Design Insti tute).C HEMICAL ENG INEERI NG OF OIL&GAS,VO L. 33,NO.5,pp340~341,2004(ISSN10073426,IN C HI NE SE)ABSTRAC T:The principle of bypass split range c on trol in controlling frac tionator is described,and iffiuences on fractionator pressure operaton of condenser design,con trol valve size and heat bypass piping are discussed.Experi en tial value of heat bypass piping and c ontrol valve design is given.The application caes of heat bypass piping split range control is revie wed.It is proved that for some fraction ators containing non condensed gas bypass split range con trol system can control the frac tionator pressure steadily,en sure product quality and reduce engineering investment.KEY WOR DS:fractionator,heat bypass,split range control,c ondenser,c ontrol valve,improve,piping designT HE F IN E D ES U L F U R IZ A T IO N O F C A R B O N D IOX ID E R A W G A S IN S N A M P R OG E TT I TE C H N OL OG YLi Yongji(Jiujiang Company,SINOPEC).C HEMIC AL E NG INEERI NG OF OIL&GAS,VOL.33,NO.5,pp342~ 343,2004(ISSN10073426,IN C HI NESE)ABSTRAC T:As high H2S contents(about2~3ppm)is in CO2feed gas of imported Shell residual oil gasifica tion process in Jiuijang Fertilizer Plant,a fine desulfurizaton sys -tem is added in the present process for steady running and without equipment corrosion.After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discussing,a desulfurization tower,a liquid separator and a filter have been installed in series between CO2compressor sections,a specific ferric oxide desulfurizer T703is cho sen to use in the system.The result sho ws that the H2S con tent in the outlet of desulfurization to wer is less than0.1ppm(v) and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of the tower is less than0.04 MPa.The desulfurizer T703has good strength,that is,it can fully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one production pe riod of the plant,and with lo w cost.KEY WORDS:Snamprogetti technology,carbon diox ide,fine desulfurization,technology design,application sit u ationE F F EC T OF O P ER A T IO N PA R M E TE R S O N OL EF IN C O N T E N T IN FC C G A SO L IN ECai Murong,Ding Fuchen,Yi Yufeng,Jin Guangzhou (Chemical Engineering Depatrment,Beijing Institure of Petroche mical Technology).C HE MICAL ENG INEERING OF OIL&GAS,VOL.33,NO.5,pp344~346,2004(ISSN 10073426,IN C HINESE)ABSTRAC T:In this paper,experiments were per formed in the XTL5riser reac tor pilot plant to study the in fluence of process operation parameters on olefin content in FCC gasoline.Two parameters,olefincity and hydrogen trans fer index,were built to express the content of olefins and the degree of hydrogen transfer reac tion.Rules and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reac 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ration of catalyst to oil on olefincity were explored.KEY WOR DS:FCC,gasoline,olefinS Y N T HE SIS A N D US E OF A M P S/A M/A M C14S C O P OL Y M E R Chen Hao1,2,Wang Jinan1,Lu Maoshen1,Gao Youri1, Wang Hongchao3,Wang Xingzhong1(1.Exploration and De 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Zhongyuan Oil Field B ranch, PetroChian;2.Geoche mistry Research Institute,Guangzhou, China Science Instiute;3.Well Drilling and Oil Recovery Department,Zhongyuan Oil Field Branch,PetroChian).C HEMICAL E NGINEER ING OF OIL&G AS,VO L.33,NO. 5,pp347~349,2004(ISSN10073426,I N C HINESE) ABSTRAC T:The AMPS/AM/AMC14S copolymer is syn thesized by initiated polymerization.This paper compre hen sively studies the synthesis condition including AMPS/ AM dosage,reaction temperature,reaction time,monomer puri ty,monomer concentration as well as removing oxygen and etc..The e xperiment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polymer with>12characteristic viscosity and>97%translation ra tion can be achieved when it takes more than8hours under 40%for reac tion,10%~15%total monomer concentra tion,0.01%~0.02%initiation agent concentration and pH3Oct.2004,Vol.33,No.5 C HEMIC AL ENGINEERING OF OIL&G AS。